初三化学实验题题求解 空白部分!

当前位置:
>>>请从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五种气体中,按要求..
请从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五种气体中,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题中的空白处:(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 ____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_________ .(3)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_________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 _________ .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河北省期中题
(1)SO2;(2)O2;(3)N2;(4)CO2.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请从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五种气体中,按要求..”主要考查你对&&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氧气的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氧气的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
氮气:&&& 氮气,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且通常无毒。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12%(体积分数),是空气的主要成份。常温下为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209.86℃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用来制取对人类有用的新物质。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不易溶于水(3)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1g/L,密度比空气略小&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也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途: (1)焊接金属时做保护气 (2)灯泡中填充氮气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食品包装袋中充有氮气以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3)医疗上可以在液氮冷冻麻醉的条件下做手术(4)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5)制造氮肥和硝酸 (6)有些博物馆把贵重罕见的书画,墨宝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圆筒中,既可以避免氧化变质,又可防止虫蛀霉变。氮的化学性质:1. 氮化物反应 氮化镁与水反应:Mg3N2+6H2O=3Mg(OH)2↓+2NH3↑ 在放电条件下,氮气才可以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N2+O2=放电=2NO 一氧化氮与氧气迅速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 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 五氧化二氮溶于水,生成硝酸,N2O5+H2O=2HNO3 2. 氮和活泼金属反应 N2与金属锂在常温下就可直接反应:6Li+N2===2Li3NN2与碱土金属Mg、Ca、Sr、Ba在炽热的温度下作用:3Ca+N2===Ca3N2 N2与镁条反应:3Mg+N2=点燃=Mg3N2(氮化镁) 3. 氮和非金属反应 N2与氢气反应制氨气:N2+3H2===(可逆符号)2NH3 N2与硼要在白热的温度才能反应:2B+N2===2BN(大分子化合物) N2与硅和其它族元素的单质一般要在高于1473K的温度下才能反应。氮气用途——汽车轮胎1.提高轮胎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氮气几乎为惰性的双原子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气体分子比氧分子大,不易热胀冷缩,变形幅度小,其渗透轮胎胎壁的速度比空气慢约30~40%,能保持稳定胎压,提高轮胎行驶的稳定性,保证驾驶的舒适性;氮气的音频传导性低,相当于普通空气的1/5,使用氮气能有效减少轮胎的噪音,提高行驶的宁静度。2.防止爆胎和缺气碾行 爆胎是公路交通事故中的头号杀手。据统计,在高速公路上有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轮胎发生故障引起的,其中爆胎一项就占轮胎事故总量的70%。汽车行驶时,轮胎温度会因与地面磨擦而升高,尤其在高速行驶及紧急刹车时,胎内气体温度会急速上升,胎压骤增,所以会有爆胎的可能。而高温导致轮胎橡胶老化,疲劳强度下降,胎面磨损剧烈,又是可能爆胎的重要因素。而与一般高压空气相比,高纯度氮气因为无氧且几乎不含水份不含油,其热膨胀系数低,热传导性低,升温慢,降低了轮胎聚热的速度,不可燃也不助燃等特性,所以可大大地减少爆胎的几率。 3.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使用氮气后,胎压稳定体积变化小,大大降低了轮胎不规则磨擦的可能性,如冠磨、胎肩磨、偏磨,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橡胶的老化是受空气中的氧分子氧化所致,老化后其强度及弹性下降,且会有龟裂现象,这时造成轮胎使用寿命缩短的原因之一。氮气分离装置能极大限度地排除空气中的氧气、硫、油、水和其它杂质,有效降低了轮胎内衬层的氧化程度和橡胶被腐蚀的现象,不会腐蚀金属轮辋,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也极大程度减少轮辋生锈的状况。 4.减少油耗,保护环境 轮胎胎压的不足与受热后滚动阻力的增加,会造成汽车行驶时的油耗增加;而氮气除了可以维持稳定的胎压,延缓胎压降低之外,其干燥且不含油不含水,热传导性低,升温慢的特性,减低了轮胎行走时温度的升高,以及轮胎变形小抓地力提高等,降低了滚动阻力,从而达到减少油耗的目的。空气污染:&&& 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换言之,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而其存在造成之现象,就是空气污染。换言之,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正常的增量就产生空气污染的情形。空气污染治理:1. 空气污染及来源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很多。目前量多且危害严重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 (NO2)、一氧化碳(CO)和可吸入颗粒物等。如下表所示:
2. 空气污染的危害 ①酸雨:SO2、NOx等气体形成酸雨。 ②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的释放,加速臭氧分解。③其他危害:空气污染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影响了农作物生长,破坏了生态平衡。 3. 空气污染的防治 ①改善燃料结构,尽量充分燃烧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②对化石燃料进行脱硫、脱氮处理,工厂的废气要经过处理再排放。③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④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提高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空气质量级别:
PM2.5(1)什么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影响。(2)PM2.5的性状: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能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3)PM2.5的来源: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的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机动车尾气,燃烧)、挥发性有机物等。(4)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室内空气污染: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超标.进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有害物质包括甲醛、苯、氨、放射性物质等。定义:&&&& 氧气,空气主要组分之一,比空气重,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无色、无臭、无味。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3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标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的氧气。(2)三态变化:氧气(无色气体)液氮(淡蓝色液体)固态氮(淡蓝色雪花状)(3)工业产生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2.氧气的化学性质:(1)化学性质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2)助燃性,氧化性①与金属的反应:2Mg+O22MgO3Fe+2O2Fe3O4②与非金属的反应:C+O2CO2(O2充分)2C+O22CO(O2不充分)③与化合物的反应:2CO+O22CO2CH4+2O2CO2+2H2OC2H5OH+3O22CO2+3H2O易错点:(1)误认为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氧气可以帮助可燃物燃烧,具有助燃性,它本身不能燃烧,不能做可燃物。(2)误认为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化学反应。(3)误认为燃烧都需要氧气燃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但有一些燃烧不需要氧气,如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4)误认为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其中包括物质与氧气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也包括物质与其他含氧物质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也是氧化反应。(5)误认为氧气与液氧性质不行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与液氧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因为它们二者的分子构成相同,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6)误认为含氧的物质都能制取氧气。制取氧气需要含氧的物质,但不是所有的含氧物质都能用来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用途: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比空气重,可用于灭火 2.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它做制冷剂或人工降雨 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4.植物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中毒: &&&&&& 二氧化碳中毒是人吸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所出现的昏迷及脑缺氧情况,一般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时,人即有轻度中毒反应;当超过3%时,开始出现呼吸困难;超过6%时,就会重度中毒甚至死亡。 (1)征状中毒主要征状有:头痛、头愫晕、耳鸣、气急、胸闷、乏力、心跳加快,面颊发绀、烦躁、谵妄、呼吸困难,如情况持续,就会出现嗜睡、淡漠、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2)补救 打开门窗、通风孔,抢救者才可进入。将病人救出后,在空气新鲜处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吸氧(避免高压、高流量、高浓度给氧,以免呼吸中枢更为抑制),开始1~2L/分,随病人呼吸好转逐渐增大给氧量(4--5L/分),以至采用高压氧治疗。(最好是纯氧) 吸入兴奋剂:多种兴奋剂交替、联合使用,如洛贝林、山梗菜碱等。 防止脑和肺水肿:应用脱水剂、激素,限制液量和速度,吸入钠的份量亦应限制。 对症治疗:给予多种维生素、细胞色素C、能量合剂、高渗糖,以防感染。 抢救同时要留意有没有其他有毒气体存在,如一氧化碳等。
发现相似题
与“请从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五种气体中,按要求..”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50228126406933906111642814351初中化学课学完以后,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空白内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____AlZnFeSnPb(H)Cu____AgPtAu(2)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是____.试举出实际应用的实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乐乐题库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知识点 & “初中化学课学完以后,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习题详情
17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3.8%
初中化学课学完以后,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空白内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试举出实际应用的实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e+2HCl=FeCl2+H2↑.(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初中化学课学完以后,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空白内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____AlZnFeSnPb(H)Cu____AgPt...”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解答;(2)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考虑并举例写出反应的方程式;(3)根据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来写化学方程式.
解:(1)金属活动性顺序是:K&Ca&Na Mg Al&Zn&Fe&Sn&Pb&(H)&Cu Hg Ag&Pt&Au;(2)金属与酸反应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酸不能是浓硫酸、硝酸;Fe+2HCl=FeCl2+H2↑;(3)铜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铜和银,反应的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故答案为:(1)Mg,Hg;(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Fe+2HCl=FeCl2+H2↑;(3)Cu+2AgNO3=Cu(NO3)2+2Ag.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熟练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及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条件并熟练书写反应的方程式是解题的关键.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初中化学课学完以后,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空白内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____AlZnFeSnPb(H)Cu__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初中化学课学完以后,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空白内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____AlZnFeSnPb(H)Cu____AgPt...”主要考察你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具体如图所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有:1.表明了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前强后弱).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活动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就比较容易获得电子变成原子,其活动性就越弱.需要注意的是: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参加反应时,现象就越明显、越剧烈.2.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氢前置换氢).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需要注意的是:(1)金属必须是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h)前面的金属;(2)酸应是盐酸、稀硫酸(即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如2na+2H2o=2naOH+H2↑),其余金属则不能(这点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3.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即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前置后,盐可溶,k、ca、na不能够).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需要注意的是:(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不与溶液中的盐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这点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虽然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例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例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另外,利用金属与酸或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是否发生,通过具体的实验及其现象的分析,反过来可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具体的推断方法是这样的:1.利用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如,把铁和铜分别放在稀盐酸中时,铁的表面上有气泡冒出,这说明铁位居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前面;而铜的表面无明显的现象,这说明铜位居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后面;由此可推得铁活泼性比铜的要强.2.利用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如,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钉表面上出现了一层红色物质(即铜);由此可推得铁活泼性比铜的要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实验现象和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其它的反应类型”等相关问题关联起来,进行综合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命题方式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来分析、推断、选择或解答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些置换反应是否发生、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应用、生活中有关金属的实际问题,或者是反过来考查,或者是对所给的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的表达进行判断,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提炼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我们身边生活中常用、常见金属及合金的有关知识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从生活、电视、网络中了解到的有关金属及合金的信息,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爱心提示:要想做好这方面的题目,除了学好教材中的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以外,还要做到以下两点:1.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留意、理解、搜集和熟记我们身边经常用到和见到的金属及合金的有关知识,以及最新的有关金属方面的科技前沿信息,等等.2.要特别注意灵活运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或变化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用途或变化规律),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分析、推断和解答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相关问题,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与“初中化学课学完以后,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空白内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____AlZnFeSnPb(H)Cu____AgPt...”相似的题目:
合金A由四种单质组成,已知:①合金A中不含K、Ca、Na;②气体B可燃;③气体G为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产物之一,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合金A由哪些单质组成(用化学式表示):&&&&、&&&&、&&&&、&&&&;(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下列哪种溶液&&&&浓盐酸浓硝酸浓硫酸浓氢氧化钠溶液
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减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金属活动性顺序:Y>X>Z相对原子质量:Y>Z>XX、Y、Z可能是Hg、Zn、CuX、Y、Z可能依次是Cu、Zn、Hg
“初中化学课学完以后,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2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乙表面产生气泡,甲表面无明显现象;将甲、丙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甲表面有银析出,丙表面无明显现象.下列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3现有X、铜、镉(Cd)三种金属,把X和镉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镉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析出,而X表面没有变化.则X、铜、镉的金属活性顺序为&&&&
该知识点易错题
1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2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将混合液过滤,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初中化学课学完以后,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空白内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____AlZnFeSnPb(H)Cu____AgPtAu(2)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是____.试举出实际应用的实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初中化学课学完以后,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空白内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____AlZnFeSnPb(H)Cu____AgPtAu(2)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是____.试举出实际应用的实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请从氢气、氧气、氮气、氦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6种气体中,按..
请从氢气、氧气、氮气、氦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6种气体中,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题目空白处:(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3)延长食物保质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4)可用于填充节日气球的是_____________;(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气体是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上海期中题
(1)SO2(2)O2(3)N2(4)He(5)CO2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请从氢气、氧气、氮气、氦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6种气体中,按..”主要考查你对&&二氧化碳的用途,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氧气的性质,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氧化碳的用途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氧气的性质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二氧化碳用途: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比空气重,可用于灭火 2.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它做制冷剂或人工降雨 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4.植物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中毒: &&&&&& 二氧化碳中毒是人吸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所出现的昏迷及脑缺氧情况,一般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时,人即有轻度中毒反应;当超过3%时,开始出现呼吸困难;超过6%时,就会重度中毒甚至死亡。 (1)征状中毒主要征状有:头痛、头愫晕、耳鸣、气急、胸闷、乏力、心跳加快,面颊发绀、烦躁、谵妄、呼吸困难,如情况持续,就会出现嗜睡、淡漠、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2)补救 打开门窗、通风孔,抢救者才可进入。将病人救出后,在空气新鲜处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吸氧(避免高压、高流量、高浓度给氧,以免呼吸中枢更为抑制),开始1~2L/分,随病人呼吸好转逐渐增大给氧量(4--5L/分),以至采用高压氧治疗。(最好是纯氧) 吸入兴奋剂:多种兴奋剂交替、联合使用,如洛贝林、山梗菜碱等。 防止脑和肺水肿:应用脱水剂、激素,限制液量和速度,吸入钠的份量亦应限制。 对症治疗:给予多种维生素、细胞色素C、能量合剂、高渗糖,以防感染。 抢救同时要留意有没有其他有毒气体存在,如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 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换言之,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而其存在造成之现象,就是空气污染。换言之,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正常的增量就产生空气污染的情形。空气污染治理:1. 空气污染及来源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很多。目前量多且危害严重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 (NO2)、一氧化碳(CO)和可吸入颗粒物等。如下表所示:
2. 空气污染的危害 ①酸雨:SO2、NOx等气体形成酸雨。 ②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的释放,加速臭氧分解。③其他危害:空气污染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影响了农作物生长,破坏了生态平衡。 3. 空气污染的防治 ①改善燃料结构,尽量充分燃烧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②对化石燃料进行脱硫、脱氮处理,工厂的废气要经过处理再排放。③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④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提高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空气质量级别:
PM2.5(1)什么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影响。(2)PM2.5的性状: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能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3)PM2.5的来源: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的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机动车尾气,燃烧)、挥发性有机物等。(4)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室内空气污染: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超标.进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有害物质包括甲醛、苯、氨、放射性物质等。定义:&&&& 氧气,空气主要组分之一,比空气重,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无色、无臭、无味。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3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标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的氧气。(2)三态变化:氧气(无色气体)液氮(淡蓝色液体)固态氮(淡蓝色雪花状)(3)工业产生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2.氧气的化学性质:(1)化学性质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2)助燃性,氧化性①与金属的反应:2Mg+O22MgO3Fe+2O2Fe3O4②与非金属的反应:C+O2CO2(O2充分)2C+O22CO(O2不充分)③与化合物的反应:2CO+O22CO2CH4+2O2CO2+2H2OC2H5OH+3O22CO2+3H2O易错点:(1)误认为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氧气可以帮助可燃物燃烧,具有助燃性,它本身不能燃烧,不能做可燃物。(2)误认为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化学反应。(3)误认为燃烧都需要氧气燃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但有一些燃烧不需要氧气,如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4)误认为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其中包括物质与氧气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也包括物质与其他含氧物质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也是氧化反应。(5)误认为氧气与液氧性质不行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与液氧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因为它们二者的分子构成相同,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6)误认为含氧的物质都能制取氧气。制取氧气需要含氧的物质,但不是所有的含氧物质都能用来制取氧气。定义及化学式: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氡等气体的总称,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故又称它们为“惰性气体”。2.名称及化学式: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1. 物理性质: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其他,难溶于水。 2. 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3. 用途:①做保护气,如焊接金属的时候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②做电光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能颜色的光。③氦气用于制造低温环境。④氙气可用于医疗麻醉。⑤用于激光技术等。 稀有气体与电光源:氖和氩可用在霓虹灯里。在细长的玻璃管中充入稀薄的气体,电极装在玻璃管的两端,放电时产生色光。灯光的颜色跟灯管内填充气体种类和气压有关,跟玻璃管的颜色也有关。
氮气:&&& 氮气,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且通常无毒。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12%(体积分数),是空气的主要成份。常温下为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209.86℃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用来制取对人类有用的新物质。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不易溶于水(3)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1g/L,密度比空气略小&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也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途: (1)焊接金属时做保护气 (2)灯泡中填充氮气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食品包装袋中充有氮气以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3)医疗上可以在液氮冷冻麻醉的条件下做手术(4)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5)制造氮肥和硝酸 (6)有些博物馆把贵重罕见的书画,墨宝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圆筒中,既可以避免氧化变质,又可防止虫蛀霉变。氮的化学性质:1. 氮化物反应 氮化镁与水反应:Mg3N2+6H2O=3Mg(OH)2↓+2NH3↑ 在放电条件下,氮气才可以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N2+O2=放电=2NO 一氧化氮与氧气迅速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 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 五氧化二氮溶于水,生成硝酸,N2O5+H2O=2HNO3 2. 氮和活泼金属反应 N2与金属锂在常温下就可直接反应:6Li+N2===2Li3NN2与碱土金属Mg、Ca、Sr、Ba在炽热的温度下作用:3Ca+N2===Ca3N2 N2与镁条反应:3Mg+N2=点燃=Mg3N2(氮化镁) 3. 氮和非金属反应 N2与氢气反应制氨气:N2+3H2===(可逆符号)2NH3 N2与硼要在白热的温度才能反应:2B+N2===2BN(大分子化合物) N2与硅和其它族元素的单质一般要在高于1473K的温度下才能反应。氮气用途——汽车轮胎1.提高轮胎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氮气几乎为惰性的双原子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气体分子比氧分子大,不易热胀冷缩,变形幅度小,其渗透轮胎胎壁的速度比空气慢约30~40%,能保持稳定胎压,提高轮胎行驶的稳定性,保证驾驶的舒适性;氮气的音频传导性低,相当于普通空气的1/5,使用氮气能有效减少轮胎的噪音,提高行驶的宁静度。2.防止爆胎和缺气碾行 爆胎是公路交通事故中的头号杀手。据统计,在高速公路上有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轮胎发生故障引起的,其中爆胎一项就占轮胎事故总量的70%。汽车行驶时,轮胎温度会因与地面磨擦而升高,尤其在高速行驶及紧急刹车时,胎内气体温度会急速上升,胎压骤增,所以会有爆胎的可能。而高温导致轮胎橡胶老化,疲劳强度下降,胎面磨损剧烈,又是可能爆胎的重要因素。而与一般高压空气相比,高纯度氮气因为无氧且几乎不含水份不含油,其热膨胀系数低,热传导性低,升温慢,降低了轮胎聚热的速度,不可燃也不助燃等特性,所以可大大地减少爆胎的几率。 3.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使用氮气后,胎压稳定体积变化小,大大降低了轮胎不规则磨擦的可能性,如冠磨、胎肩磨、偏磨,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橡胶的老化是受空气中的氧分子氧化所致,老化后其强度及弹性下降,且会有龟裂现象,这时造成轮胎使用寿命缩短的原因之一。氮气分离装置能极大限度地排除空气中的氧气、硫、油、水和其它杂质,有效降低了轮胎内衬层的氧化程度和橡胶被腐蚀的现象,不会腐蚀金属轮辋,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也极大程度减少轮辋生锈的状况。 4.减少油耗,保护环境 轮胎胎压的不足与受热后滚动阻力的增加,会造成汽车行驶时的油耗增加;而氮气除了可以维持稳定的胎压,延缓胎压降低之外,其干燥且不含油不含水,热传导性低,升温慢的特性,减低了轮胎行走时温度的升高,以及轮胎变形小抓地力提高等,降低了滚动阻力,从而达到减少油耗的目的。
发现相似题
与“请从氢气、氧气、氮气、氦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6种气体中,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57254228611838412921682055617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三化学酸碱盐试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