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有个视频讲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的东莞到玻利维亚快递发现了波托西银矿,随后进行开采, 忘记那个视频名字了

下次自动登录
现在的位置:
    1519年4月,西班牙贵族荷南多·科尔蒂斯,率领约600名步兵和200名印第安人,携带14门大炮、16匹战马,分乘11艘船,登陆北美洲的墨西哥东海岸,进攻特拉斯卡拉人。没想到对方竟然派人来和谈,要求双方结盟去攻打阿兹特克人,原来双方有世仇。就这样,科尔蒂斯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一路收编对阿兹特克人不满的部族,组成联盟杀向特诺奇蒂特兰(今天的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该城当时有20-30万人口,是美洲最大的城市之一。当1919年9月,科尔蒂斯的队伍杀到墨西哥城附近时,已经从区区几百名西班牙士兵,扩展到包括10万多名印第安部族在内的庞大队伍。此时恰逢阿兹特克人信奉的羽蛇神预言要返回,阿兹特克人将这支军队当成了羽蛇神的队伍,盛情请入了墨西哥城。国王蒙特祖马二世(年)把科尔蒂斯迎进王宫后,科尔蒂斯设计逮捕了蒙特祖马,并以他的名义实行统治,勒索金银珠宝。1520年6月,蒙特祖马二世在于其他反对派部落谈判时,被阿兹特克人杀死。科尔蒂斯一伙乘夜雨仓惶出逃,其中一名患有天花的西班牙人被打死,瘟疫在城内迅速蔓延。两周之内,阿兹特克人纷纷倒下。一年后,墨西哥城人口锐减一半,阿兹特克文明至此败亡。
印加帝国——欧洲人带来的死亡瘟疫
    日,科尔蒂斯再度率兵攻入墨西哥城,大肆烧杀劫掠,阿兹特克的新君王瓜特穆斯被擒,成为西班牙人的傀儡。科尔蒂斯将这块新殖民地命名为新西班牙。1522年科尔蒂斯征服了今天的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地区,他被国王任命为新西班牙总督。科尔蒂斯开始奴役印第安人挖掘金银矿。西班牙人为了收缴黄金,甚至用油烫瓜特穆斯的双脚,1525年他被西班牙人绞死。1530年后,西班牙殖民者陆续发现了苏提皮科银矿、米却肯银矿。1534年,科尔蒂斯北上抵达北美洲西海岸,将其命名为加利福尼亚。
科尔蒂斯的传奇经历,影响了他的朋友弗朗西斯科·皮萨罗。1522年,这个47岁的西班牙文盲,从一位探险家那里知道了秘鲁印加帝国。1524年11月,皮萨罗开始了第一次雄心勃勃的远征,结果两条船还没有抵达秘鲁,就在哥伦比亚迷航了。1526年,皮萨罗开始了第二次远征,成功抵达秘鲁海岸。当他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庞大帝国时,自感实力不足,只得返回。1528年春,皮萨罗回到西班牙游说国王查理五世,任命他为“新卡斯提尔”总督,负责征服印加。 1532年5月,皮萨罗得知印加内战的消息,感到时机成熟,决定孤注一掷。他以黄金、荣耀为诱饵,选出180名亡命之徒,去征服人口约为1200万的印加帝国。
    1532年9月,皮萨罗带领177人和62匹马,向秘鲁内陆卡哈马卡城挺进。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30岁)和一支约有4万人的军队驻在该城。11月15 日,皮萨罗的部队到达卡哈马卡城外。此时的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刚刚在内战中杀死前任国王,对这些不速之客十分敏感,立即派使者前去交涉。皮萨罗假意向国王致歉,并邀请阿塔瓦尔帕赴宴,印加王竟慨然允诺。当印加王进入谈判地点时,等待他的是一名西班牙神父和翻译。神父向印加王递上一本圣经,并询问他是否愿意皈依基督教,并效忠西班牙国王。愤怒的印加王将圣经狠狠掷在地上,西班牙骑兵立即冲杀过来,从未见过马匹和火炮的印加卫士仓惶逃窜,结果阿塔瓦尔帕被俘。印加帝国实行中央集权制,控制了国王即控制了帝国。
    被俘的印加王此时最担心大权旁落,他的异母兄弟会趁机篡夺王位。因此他决定利用西班牙人的贪婪,不惜用重金尽快赎回自己的自由之身。印加王向皮萨罗提出,愿意用黄金填满囚室以赎身。印加王要求搜罗金银的命令很快传遍了全国。几个月时间,价值1500万比索的黄金白银便填满了石屋(总计黄金13265磅,白银26000磅)。但背信弃义的皮萨罗却在收到钱后翻脸,乘印加内乱之机,于日绞死了印加王。11月15日,皮萨罗的军队开进印加首都库斯科,他扶植了一个新的印加王作傀儡。1535年1月,皮萨罗建立利马城,为作为秘鲁的新首都。1538年西班牙人发生内讧,皮萨罗虽然获胜,但3年后被余党暗杀。
滴血的美洲白银——欧洲资本主义根源
    1545年(明嘉靖24年),一个名叫狄耶哥·瓦帕的印第安人,在秘鲁波托西(Potosi,今属玻利维亚)西南3公里的赛罗里科山(Cerro Rico)上,发现了储量惊人的银矿,西班牙人随即蜂拥而至。波托西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东南1460公里,是个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区小镇。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居然发现了世界最大的银矿,这是欧洲强盗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自波托西银矿发现后,西班牙人首先雇用附近村庄的居民开矿。由于海拔高、条件恶劣,西班牙人采用强迫手段,征用年轻印第安男子赴波托西。采用最原始的“鼠洞开采法”,驱使矿工们深入竖井中,经过长时间的挖掘,再把装在麻袋里的矿石绑在背上,爬上地面。一旦失足便会摔得粉身碎骨。恶劣的高强度劳动,导致大批劳工死亡。
    最初,西班牙人采用印第安人的炼银术,将银矿石与铅矿石掺和烧炼,用铜制吹管提高熔炼温度,但是这种方法效率很低。后来风箱熔炼、汞齐化炼银法等新技术传入了美洲。“汞齐化法”是将白银矿粉掺入水银之中,通过不断搅拌,使白银和水银结合,与其他杂质分离。再将糊状物倒入水池沉淀,最后将银汞合金倒入炼炉加热,使水银蒸发分离。蒸发水银用冷却罩回收,炉内剩下的便是白银。早期美洲银矿使用从西班牙进口的水银,价格非常昂贵。1563年,秘鲁万卡韦利卡(波托西西北1250公里)发现了大型水银矿,年产超过210吨。于是汞齐化法在美洲大规模普及,秘鲁白银产量突飞猛进,年产量超过200吨。由于矿工要接触剧毒的汞蒸气,大批劳工致残致残死,一般活不过四年。后来连大批非洲黑奴,都被运至这里开矿,充当“人骡”。波托西因此被称为“地狱的入口”。在16世纪以前,全世界60%的白银产自这里。据估计,从年近300年间,西班牙殖民者共从这里攫取了4.5万吨白银。白银在波托西皇家造币厂铸成银币后,运至西班牙塞维利亚,再与亚洲贸易。西班牙人踏着矿工的尸体一夜暴富。而巍峨的赛罗里科山,经过几百年的开采,已经被凿得千疮百孔。至今在波托西仍留有8000多口令人窒息的竖井和隧道。
    西班牙人的运气远不止此。1548年1月(明嘉靖27年),西班牙人胡安·德·托洛萨,在墨西哥中部的萨卡特卡斯地区(墨西哥城西北500公里),发现了圣伯纳贝(San Bernabé)银矿。接着又相继发现了贝塔格兰德和阿尔巴拉达等银矿。到1550年,萨卡特卡斯地区的银矿已达34处,与南美洲类似的疯狂采掘再次上演。1558年,西班牙人又在墨西哥城西北290公里的瓜纳华托(Guanajuato),发现了巴伦西亚纳等四大银矿。这样从墨西哥城—瓜纳华托—萨卡特卡斯,形成一条南北贯通的运银通道,被称为“银之路”。
    1565年4月,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同年6月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中国货物,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港。回程时再将数以吨计的美洲白银运回菲律宾,用于到中国福建漳州月港、澳门等地购买商品。这条长达14300公里的太平洋航线,创造了全新的中国——菲律宾——墨西哥——西班牙贸易链,被称为“太平洋丝绸之路”,使全球贸易体系显现雏形。西班牙人使用的木制帆船,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平均载重300吨以上,由西班牙人雇佣中国工人在马尼拉制造。而由大帆船传入中国的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等美洲高产粮食,导致中国出现了人口爆炸。此后300年,中国人口由明朝前期的1亿人左右,暴增至清朝末期的4亿人。
    此外,葡萄牙人还开辟了澳门—印度果阿—里斯本,澳门—长崎航线,大量日本白银流入中国和欧洲。到18世纪初以后,南美银矿逐渐枯竭,墨西哥成为世界最大的白银产地,占美洲白银总产量的67.5%。据墨西哥经济史学家迭戈.洛佩斯.罗萨多,对年间墨西哥铸币产量的研究。在近300年间,西班牙控制的墨西哥殖民地,共铸造了比索白银(约合5.8397万吨),比索黄金,543893比索铜币,折算相当于7万吨以上的白银。已经远远超过秘鲁的白银产量。正是美洲银矿支撑了亚洲——美洲——欧洲贸易体系,并使西班牙能够控制中国出口商品的很大部分。
霸权易主——无敌舰队的覆灭
    16世纪早期,西班牙的呢绒、丝绸、制革、武器和造船业都有了较大发展。当时塞维利亚是欧洲的毛纺中心,有作坊1.6万家,纺织工人达13万人,沿海众多城市发展为通商大埠。然而从美洲掠夺的金银财宝,使西班牙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国。据统计,仅年间,西班牙海军从美洲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突然涌入的巨额贵金属,使得欧洲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英国涨了3倍,法国涨了2.5 倍。成本过高使得西班牙人不愿意再将资金投入生产,反而把英国、法国当成生产基地,致使本国工商业陷入萧条。西班牙人做起了贸易商,将英、法、德、意制造的商品贩运至亚洲、美洲牟利,自己过起了奢侈生活。这给欧洲工商业提供了发展良机。
    那时,英国结束英法百年战争后,国力进入上升期,1545年,英国出现了首艘侧舷安装火炮的舰船。舰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更加膨胀了英国夺取殖民地的勃勃野心。1567年,西班牙出兵镇压尼德兰革命。157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与法国皇帝结成联盟,共同对付西班牙。她暗中扩充海军,并指使私掠集团去袭击西班牙运金船队。1578年,英国海盗头子德雷克、霍金斯和雷利等人组织的海盗集团,袭击西班牙的南美殖民地,1581年返回英国,带回了价值 50万英镑的巨额金银财宝。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Philip II)虽然怒发冲冠,但决定采用暗杀手段除掉伊丽莎白,再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扶上英国王位。为此,他在英国开始进行颠覆活动。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随后被伊丽莎白一世所囚禁。1587年,当英国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怂恿下谋刺伊丽莎白时,伊丽莎白女王乘机处死了玛丽。腓力二世谋杀不成,便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
    当时英国的海军实力并不强大。而西班牙为保障其在海外的利益,建立了一支拥有146艘战舰、1100余门大炮、数万名士兵的强大舰队。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号称“无敌舰队”。1588年5月,腓力二世命令西多尼亚公爵率领无敌舰队从里斯本出发,远征英国。舰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 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英国对于西班牙的军事动向早就一清二楚。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了迎战,已将皇家海军、各大船主、商人以至海盗们的舰船统统集中起来,共有舰船197艘,火炮2000门,水兵14500人,步兵1500人,组成强大舰队,任命霍华德勋爵为舰队司令,以海盗出身的德雷克与霍金斯分任副司令。英国的战舰性能虽不如西班牙,但由霍金斯做了改进,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轻型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出师不利,出发不久即遭风暴袭击,损失了一半船只。7月29日,舰队进入英吉利海峡。此时,英国舰队竟在敌人毫未觉察的情况下尾随而来;并在31日击沉西班牙舰船3艘,揭开海战序幕。8月6日,英国人派出6艘装满易燃品的船只,火烧西班牙舰队。西班牙人向西北溃逃,英舰队乘胜追击。两军在格利沃利讷海域展开决战,西班牙舰队损失惨重,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弹尽粮绝的西班牙舰队,又在海上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1588年10月, “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惨败。而英舰却没有太大损失,阵亡的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这次海战实质上是后起殖民主义国家,与老牌殖民主义国家之间的一场决战。西班牙因“无敌舰队”的覆没而急剧衰落。在此之前,西班牙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发现新大陆到只用几百人就征服了美洲、环球航行、大败土耳其舰队、发现并开采白银矿、遍布全球的贸易点和殖民地、16世纪末甚至吞并了葡萄牙。这些成就让西班牙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是不可能被击败的;而无敌舰队的毁灭则把这种自信击的粉碎。英国击败了最强大的对手,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开始进行海外殖民扩张。
资本与科技——工业革命的火种
    自16世纪后期,大量南美洲贵金属,通过西班牙人的船队流入欧洲,导致欧洲金银货币贬值,商品价格迅速上涨,新贵族依靠使用廉价劳动力和高价出售商品获利,促进了欧洲制造业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商品经济规模壮大,零散的资本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商业要求,股份制随即应运而生。
    日(明万历2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权组建世界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BEIC,殖民印度和鸦片战争罪魁),通过出售股票筹集金币组织武装船队,沿着葡萄牙人达·伽马在1499年发现的欧印航线,绕经南非好望角,远赴“遍地黄金的亚洲”进行商品贸易和殖民掠夺。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在阿姆斯特丹成立。1609年,荷兰成立了世界第一家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同年还成立了欧洲第一家近代银行——阿姆斯特丹银行。荷兰由此以欧洲霸主之姿,登上世界历史舞台。英荷葡法等国相继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世界跨国公司的早期雏形。然而这些由军队和炮舰武装起来的商团,实际成为欧洲向亚洲殖民扩张的主力军。161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苏特拉设立贸易站。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据我国台湾岛,1661年被郑成功率2.5万大军驱逐出境。
    重商主义使得欧洲资产阶级势力日益增长,原有的君主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要求。1688年(清康熙27年),英国新贵族们通过军事政变,废黜了国王詹姆斯二世,逐渐确立起资产阶级主导的君主立宪制,用议会约束君主王权,以国家力量保护自由贸易和本国工商业发展。由于经历过三次英荷战争和英法战争,使得英国财力窘困。1694年,英王威廉一世在银行家们的建议下,组建了世界第一个国家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发行银行券,以年利8%向民间筹集金币。这种纸质银行券,就是后来的英镑,但此时它还不能算是货币。1702年,安妮继位为英国女王。五年后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奠定了大英帝国的基础。1717年,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艾萨克·牛顿(被苹果砸到的那位),将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英镑17先令10又二分之一便士,从此英镑与黄金价格挂钩。这便是金本位制的雏形。
    以黄金为后盾的纸质货币(英镑),使得英国伦敦成为与阿姆斯特丹媲美的欧洲金融交易中心。资金流通量增加,导致借贷利率很快下降。在不到20年内,便从 7-8%下降到4%以下。利率的下降减少了工商业的投资和经营成本。借助于英国海上霸权保护的自由贸易体系,资本像火柴一样点燃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捻子。这个捻子便是技术进步。1660年,41名学者组成了英国皇家学会,探讨物理-数学知识。日,44岁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艾萨克·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首次用数学方法阐释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形成了统一的力学体系——经典力学。1702 年,牛顿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直至1727年逝世(享年80岁)。牛顿、胡克、莱布尼茨、欧拉、波义耳、惠更斯、哈雷、伯努利等一大批适时出现的科学巨匠,极大地推动了欧洲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的发展,实现了人类自然科学理论的飞跃,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但是实现技术进步的,并不是这些理论派人物。
【上篇】【下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外部的引用: 2 条
郑永年:国家资本主义应对欧美战略大转移 & 求索阁
辛亥百年祭&中国人完全不了解的近代史(十一) & 求索阁
百度站内搜索
同分类最新文章银本位制是什么?银本位制是如何确立的?揭银本位制与钱荒的关系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两种类型。银两本位是以白银重量&两&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银币本位则是国家规定白银为货币金属,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成和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白银;银币和白银可自由输出或输入,以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
  银本位,又称银本位制
  y&nběnw&i,y&nběnw&izh&
  [silver standard] 用白银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通货的基本单位由定量的银规定的货币本位制。
  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但在充当货币商品方面,黄金远胜于白银。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先是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20年代后又为金本位制所取代。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还保留银本位制。
  银本位是一种金融货币制度,它是以某一固定重量的银币或银块作为经济单位标准的。欧洲从拜占庭帝国灭亡(15世纪中叶)开始直至19世纪,都是使用银本位制度。16世纪在南美洲西班牙殖民地(今玻利维亚)发现波托西银矿,西班牙大量铸造银币,称为比索(Peso),因为一比索等于八个皇冠币的价值,又称八片币(Pieces of eight)。自此银币成为这四百年间国际贸易通用的货币。
  中国自汉代开始制造不少银器和银锭,但作为流通货币是由宋朝开始,在元朝时流行元宝,明朝时因为和西班牙、葡萄牙贸易,银币大量流通,亦使中国成为使用银本位的国家。
  1704年开始,英国殖民地西印度群岛及同时期的西班牙殖民地亦开始铸造及使用金币。1717年,当时任职英国皇家铸币局总监的艾萨克&牛顿制定金、银和当时英国钱币(mint)的兑换比率,令英国实际上以黄金作为货币标准。拿破仑战争以后,英国开始铸造金币并于1821年并正式确定使用金本位。&
  在我国货币史上,白银自汉代已逐渐成为货币金属,到明代白银已货币化,中国真正成为用银之国。虽然也通行铜钱和纸币。明朝社会的商业氛围浓厚,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其丰富,花销也七零八碎,由俭入奢起来。但实行的是银两制,以金属的重量计值,属于称量货币制度,没有踏进
  货币制度阶段。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颁行《币制则例》,正式采用银本位,以&元&为货币单位,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成色是90%,名为大清银币。但市面上银元和银两仍然并用。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公布《国币条例》,正式规定重量七钱二分、成色89%的银元为我国的货币单位。&袁大头&银元就是这样铸造成的。但银元和银两仍然并用。日,国民政府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元&,总重26.6971克,银八八、铜一二,即含纯银23.493448克。银本位币每元重量及成色,与法定重量、成色相比之下公差不得超大型过0.3%,并规定一切公私交易用银本位币授受,其用数每次均无限制。同年4月,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发行全国统一的银币&&&孙中山头像&银元。1935年国民政府又实行所谓币制改革,宣布废止银本位。
  明朝制度
  自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遣使臣托梅&皮雷斯(Tome Pires)抵达广州以后,欧洲商人相继扬帆东来,欧洲、美洲与中国的直接贸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到了可观的规模。中国对外贸易由于获得广阔的新市场而急剧扩张,其内容也在相当程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巨额海外白银流入中国,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转向货币经济的步伐,对中国银本位和货币财政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立发展
  明代中国与美洲间的贸易航线起点是福建月港(今龙海海澄)、厦门和广州等地, 以马尼拉为中转口岸, 终点在墨西哥阿卡普尔科(Acapulco);澳门则扮演了中欧贸易枢纽的角色。
  1565年
  西班牙海军将领米盖尔&洛佩斯&德&利雅实比(Miguel Lopez de Legaspi )率舰队自墨西哥出征菲律宾;1571年在马尼拉建立殖民首府;1585年设都护府,归新西班牙总督区(今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地区)遥领。当时菲律宾群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本地物产甚至难以维持殖民当局开支,利雅实比给新西班牙总督的报告就称殖民当局能从当地所得的&唯有肉桂而已&。而中国所产手工业品价廉物美,在欧、美及南洋各国素负盛誉。菲律宾殖民当局欲获资本原始积累之利,唯有从事对华转口贸易一途,甚至日用消费品也不得不就近仰仗中国供给。在菲律宾立足甫定,西班牙人就于1575年从马尼拉派遣两名传教士和两名军官前往漳州,希望与中国缔结商约。为吸引华人来菲移垦经商,殖民当局也对华人商旅、华货采取了一些保护、奖励、优待措施。
  在此前后明军御倭战争亦进入最后阶段。 至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自嘉靖二年(1523年)&争贡之役&(注:嘉靖二年(1523年)六月,日本左京兆大夫内艺兴遣倍宗设抵宁波;未几,右京兆大夫高贡遣僧瑞佐偕宁波人宋素卿亦至。由于宋素卿贿赂宁波市舶太监赖恩,宴会时得以坐在宗设上座,其货船虽然后至,但先于宗设货船受检。宗设怒杀瑞佐,焚其船只,追宋素卿至绍兴城下,沿途劫掠而去,明备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战死,浙中大震,史称&争贡之役&。事后,给事中夏言奏倭祸起于市舶,乃裁闽、浙两市舶司,惟存广东一处。)以来荼毒中国沿海多年的&倭患&平息,为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疏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明廷重开中断四十余年的海外贸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前提。
  1565年
  &圣巴勃罗号&从菲律宾返航美洲,从而开辟了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往返航线。1574年(万历二年),两艘马尼拉大商帆满载中国丝绸、棉布、瓷器等货物驶向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标志着着名的马尼拉大商帆贸易正式投入运营。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贸易线活跃于1574年至1815年,历时240年之久。 受马尼拉贸易厚利吸引,福建漳、泉二州商人纷至沓来。隆庆五年(1571年)马尼拉殖民首府建立之初,华人仅有150多名。万历十年(1582 年),龙其虑总督在马尼拉市区东北部巴石河畔开设了专门的华人社区--八连(Parian)。日,菲利普二世训令菲律宾总督,准许对中、葡、日等国商人输入的粮食、军需品、军需品制造原料等物资予以免税待遇,进一步刺激了中菲贸易的发展。到16世纪90年代,马尼拉华人数目已达二万余人,而包括军队在内的西班牙人仅有2000名。关于对华贸易的重要性,年间任菲律宾最高法院院长、代理总督的安东尼奥&德&莫伽(Antonio de Morga)感叹道:&倘若没有中菲贸易,菲律宾群岛便无法维持。&依靠对华转口贸易, 马尼拉成为亚洲最大贸易中心之一。
  此外1580年,西、葡两国合并,根据合并时订立的《八项和平条款》,原葡萄牙各属地(包括澳门)可以自由地同西班牙各属地(包括马尼拉)贸易,西班牙各属地则不拥有对等权利。两艘澳门商船于当年抵达马尼拉,澳门--马尼拉航线投入运营。澳门至马尼拉的葡船装载的货物以中国货为主,其次是日本、印度产品;返程时装运的绝大多数是白银。1610年,横行南海的荷兰人与西班牙人达成妥协,转向抢劫中国商船,仅1617年一年就有11艘中国商船在南下马尼拉途中遭到荷兰人劫掠。南下菲律宾的中国商船帆樯日稀,澳门--马尼拉贸易则迅速扩大,年间几乎独占了中国和马尼拉之间的贸易。
  输入马尼拉的中国货物有生丝、丝织品、天鹅绒、绫绢、绸缎、棉布、麻织品、珠宝、工艺品、钢铁锡铅制品、硝石、火药、食品、家禽、家畜等,尤以纺织品为大宗。由于西属美洲市场需求甚殷,中国丝织品和棉织品很快跃居马尼拉大商帆输往美洲货物榜首,并一直保持到大商帆贸易的终结。直至18世纪末,中国丝绸等商品仍占墨西哥进口总值的63%。对华贸易的兴盛,使太平洋贸易量一度超越大西洋贸易, 这从贸易投资方向可见一斑: 年间, 美洲投入对欧贸易资金为150万比索,而对东方贸易资金为165万比索。&
  贸易顺差
  直至明初,中外贸易仍以奢侈品为主。自南宋以来,中国大量购买海外珍宝、香料、药材,造成长期贸易逆差,金、银、铜钱大量外流,成为一个严重问题。历朝均严禁金属出口,但效力不大。西人东来后,中国日用消费品获得了广阔的新市场,中国对外贸易商品构成发生本质变化,国际收支随之逆转。
  至晚明时,较之中国,欧洲在火器、钟表、&打簧器&、呢绒、船舶、玻璃等生产部门已占优势;但在国际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日用品生产方面,中国商品则拥有千百年间发展起来的精湛工艺,质量优良,风靡欧、美和日本市场。此外,部分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部分由于宋明之间中国白银需求增长一直快于供给增长,明代白银购买力相当于宋、元时期的两倍。而美、欧正处于&价格革命&时期,导致中国商品以白银为计量单位所表示的相对价格极为低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价格优势。当时墨西哥市场上中国丝织品价格是西班牙同类产品的1/3,在秘鲁是1/9,在东南亚是荷兰同类产品的1/3,在欧洲是欧洲产品的1/4-1/3。墨西哥市场欧洲麻织品几乎比中国同类产品贵8倍。1621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以每磅4盾的价格采购一批台湾生丝, 运到欧洲市场后售价为每磅16.8盾,毛利率达320%。
  由于欧洲商品难以与价廉物美的中国货竞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后来跻身对华贸易的荷兰人、英国人都不得不用硬币购买中国商品,巨额对外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到19世纪初鸦片贸易兴起前夕。自阿卡普尔科返航马尼拉的大商帆运载的主要是用以购买中国货物的白银。西属美洲流往马尼拉的白银开始每年约100万比索,后来达200-300万比索,有时甚至超过400万比索。年间, 输入马尼拉的美洲白银共计4亿比索之多,其中绝大部分(亦有1/2、1/4之说)又转输中国。有些外国学者则估计美洲白银总产量的1/3-1/2都流入了中国。此外,还有部分输入欧洲的美洲白银通过贸易转运澳门,然后流入中国内地。中外历史文献中有关美洲白银流入中国的记载比比皆是。W. L. Schurz在《马尼拉大商帆》中记载,西班牙人多次抱怨&中国商人把从新西班牙运来的白银几乎全部运走了&;一位西班牙海军上将则惊叹道:&中国国王能用来自秘鲁的银条修建一座宫殿。&仅1631年一年,由菲律宾输入澳门的白银就达1400万两,大约相当于永乐元年至宣德九年(年)大明王朝30年鼎盛期内中国官银矿总产量的2.1倍,是万历年间明朝国库岁入的3.8倍。1593年1月、 1595年7月和9月,西班牙国王三次颁发敕令,规定每年从墨西哥运抵菲律宾的白银以50万比索为限,企图遏止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但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敕令成为一纸空文,甚至菲律宾殖民地总督本人也公然违反敕令,携带大量美洲白银进入菲律宾。
  主要国家
  美洲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之大,一度使欧洲贵金属输入量锐减。美国经济史学家汉密尔顿就曾指出,与年间相比,年间美洲黄金输入欧洲数量减少92%,白银减少61%,这一减少与中国--美洲贸易扩大有关。由于美洲白银通过菲律宾大量流入中国,17 世纪上半期某些西班牙人竟建议放弃菲律宾殖民地。
  流入中国的海外白银另一个主要来源地是日本。日本不仅用白银购买中国货物,而且用白银交换中国钱币。日本白银流入中国,年代早于美洲白银,流入途径有民间走私贸易和葡萄牙人开展的转口贸易两途。有明一代,中日关系一直谈不上热络,倭患频仍和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更使两国关系落到冰点以下,明廷因而将对日贸易悬为厉禁,隆庆元年重开海禁时仍将日本排除在外。然而,商人的趋利本性最终使这种制裁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纸虚文,走私贸易屡禁不止,成为中日直接贸易的主要形式。在西班牙人征服菲律宾之前的嘉靖年间,正当中国白银需求日增之际,中日走私贸易已经使不少日本白银流入中国。尽管如此,中日直接贸易毕竟因为明廷的禁令而受到很大制约。与明廷和日本沿海各大名均有良好关系的葡萄牙人遂乘虚而入,利用中日两国给予的优惠待遇,在中日贸易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入据澳门后就主动招引日本人赴广东方面贸易,最终建立了以澳门和长崎为轴心的葡日贸易网络。中国学者全汉升、李龙华估计,16世纪最后25年间,日本生产的白银半数外流,其中大部分为葡萄牙商人运走,每年数量达50-60万两;到17世纪前30年,每年运出100多万两,有时高达200-300万两。 葡萄牙历史学家在17世纪初估计葡萄牙大商帆每年从日本输出的白银价值超过100 万金币。而根据日本学者新井白石调查,仅庆长六年至正保四年(即明万历二十九年至清顺治四年,西历年)的47 年间, 日本白银输出总量即达7480余万两,大半输入中国。日本白银外流中国数量之大,使日本政府为之不安。为减少白银外流,日本政府于年两度颁布法令,限制中国赴日商船数量和贸易额。
  白银流入中国,并非仅有贸易一途,欧洲人在中国、日本、欧洲之间开展的套汇业务也是一条重要渠道。16、17世纪间,中国、日本、欧洲三地金银比价存在较大差价,中国金银比价为1∶5.5-7,日本为1∶12-13,欧洲为1∶10.6-15.5,欧洲商人将日本、美洲白银输入中国套换黄金,可获利一倍以上。
  制度条件
  明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动了银本位的确立。
  供给方面
  在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白银成为本位货币的物质前提是国内市场白银存量足够满足流通之需。在西方世界,早在古希腊时期,金银铸币就已广为流通。而在中国,虽然早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就铸行了白金币, 但白银一直未能摆脱辅币地位,甚或主要用于贮藏。自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币制以来,外圆内方的铜币历经朝代更迭,盘踞本位货币宝座长达一千多年。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中国金银矿藏相对贫乏。根据明、清史籍所载银课收入数字计算,自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以来百余年间,中国白银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0万两左右,清代前期约20万两左右,较之美洲、日本、 欧洲只不过是个零头而已。而且我国银矿品位不高,开采往往得不偿失。据全汉升统计,明代中国银矿含银量在0.003%-12.5%之间,一般在1%以下;而同期秘鲁波托西银矿含银量为50%,新西班牙银矿含银量为5%-25%。《明史&食货志&坑治》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嘉靖二十五年(即西历1546年)七月命采矿,自十月至三十六年,委员四十余,防兵千一百八十人,约费三万余金,得矿银二万八千五百,得不偿失。&梁方仲就此指出:&中国向来是一个产银不多的国家。自近代与欧洲各国通商以来,银的供给,大部分依赖外国的来源;本国产量,殊不重要。&
  不仅如此自唐宋以来,&钱荒&的记载不绝于史,流通中货币不足成为长期制约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瓶颈&。为补钱币之不足,政府只得以谷、帛等其它商品充当流通媒介,实际上实行了钱币、谷帛的平行本位制,金银主要用于贮藏。本质上并不适宜充当货币的谷帛长期与钱币并行,即使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唐朝鼎盛年代也是如此,重要原因就是金属货币短缺。但由于钱重物轻,民间交易优先使用钱币,政府又不得不出面强制推广代用货币。仅在唐朝,开元二十年(732 年)和二十二年(734年)、德宗贞元二十年(804 年)、 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和八年曾先后多次下诏禁止交易只用钱币。宋朝则三令五申,并在边境设卡,严禁铜钱外流。宋代纸币制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克服硬币不足的困难,满足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元代虽然名义上以白银作为价值尺度,但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发行至元宝钞以来就一直使用不兑现纸币,实行了全世界第一个纸币本位制度。然而古代纸币制度终因其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而在元末崩溃,明太祖虽发行了大明宝钞,但不久就名存实亡。明代中叶以后,中国商品生产和交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钱荒有增无减,对大宗交易所需的高价值交易媒介--白银需求增长则更快。因铸钱铜料不敷使用,明政府不仅数次下令销毁民间铜器铸钱,南京太仆寺甚至将大内旧铜器47万余斤也用于铸钱,并允许将前朝旧钱投入流通。罗掘至此,明初至万历初200年间铸钱数量也仅有1000万贯, 而北宋除开国初期每年铸钱少于100万贯外,百余年间每年铸钱都在100 万贯以上, 熙宁六年(1073年)后每年铸钱竟达600万贯。商品经济发展与钱币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由此形成的通货紧缩效应严重阻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白银源源流入中国,消除了国内银矿资源贫乏的制约,使这一矛盾最终得以化解。
  在需求方面,首先出口市场的迅速扩大,使手工业发达的南直隶南部(今苏南、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又通过联锁效应进一步带动了北方和广大内地的经济发展。今日相对贫穷的赣南,当时是通往广东外贸口岸的商道,百业兴旺。对外贸易对明季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之大,从中国商品外销与内销规模比较中可见一斑。众所周知,苏杭丝织业与松江棉织业是明代后期商品率最高、产值最大的两个产业部门,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一书提供的资料,当时苏杭民间机户年产丝绸约20万匹,价值白银16万两;松江棉布运销量为2000万匹,价值白银300万两,两项合计316万两。而根据中国学者张铠计算,17世纪初,不计荷兰人经台湾输往日本、东南亚的中国商品以及葡萄牙商人运销果阿、欧洲的中国货物,每年仅直接出口菲律宾和由葡萄牙商人输往日本的中国商品价值即达白银427-487万两。
  其次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一种稳定的通货,但明政府发行的宝钞和铜钱币值都不稳定。就宝钞而言,洪武八年(1375年)发行的宝钞,到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实际价值就跌落到面值的5 %-16%,后世所发行的宝钞实际价值就更加低落。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一贯宝钞竟然只能兑换一文铜钱。就铜钱而言, 明朝中叶以后,钱法日趋紊乱,腐朽的统治集团将滥铸劣币、大钱,获取&铸息&作为一条搜刮人民、缓解财政危机的财路。从钱币重量上看,据叶德辉《书林清话》记载,明末钱重由1钱2分改为1钱,后又减至8分,南京所铸,有轻至4分以下者。从成色上看, 天启年间铜钱成色由规定铜七铅三降为铜铅各半,甚至铜二三而铅砂七八。凭借这种手段,天启年间南京铸钱年获利达12万两白银,&铸息&达60%以上,而万历以前铸息通常为20%-30%。加之私人盗铸猖獗、政府货币政策变动无常,致使宝钞和铜钱信誉都不高。隆庆初年高珙就指出:&钱法朝议夕更,迄无成说,小民恐今日得钱,而明日不用,是以愈更愈乱,愈禁愈疑。&苏州市民就曾发起席卷苏南各州县的拒用天启钱运动,持续10个月之久。海外白银源源流入,提供了一种供给随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并摆脱政府干预的稳定通货。
  白银为本位币、铜为辅币的货币体制确立后,历经明、清两朝和民国初期,直至1934年美国政府实施《购银法案》,提高银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被迫于1935年11月实行法币改革时方才废除。
  制度确立
  早在周代中央财政&九赋&之中的&关市之赋&已经征收帛布,但直到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已相当发达的唐、宋以后,各朝仍以实物为正赋,货币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依然只占小部分。直至明代推行一条鞭法,白银成为正赋,财政制度才发生了根本转变,其中对外贸易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首先对外贸易的发展,直接增加了政府的货币收入。在明初朝贡贸易中,明政府对外国贡船夹带的私货一律免税,加之回赐一般大大超过贡品价值,朝贡贸易对明朝财政实际上是一种负担。其后,朝贡贸易日趋衰落,民间贸易兴起。弘治、正德年间,明政府对民间贸易进口货物实行&抽分&制度,抽取一定比例的货物作为进口税。至迟到万历初年,各通商口岸已先后对入口番货改征货币。尽管走私猖獗,入口货物&其报官纳税者,不过十之一二&,但官府舶税收入仍然相当可观,仅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一个港口,万历二十二年舶税收入就达2.9 万余两。在某些对外贸易发达的地区,对外贸易市舶收入甚至成为当地财政的支柱。自正德以来,广东文武官员俸禄已多以市舶收入代支。嘉靖初年废广东市舶司后,自两广巡抚以下当地各级官员屡屡上疏请求重开,所持论点即是粤中公私诸费多资市舶商税。
  更为重要的是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中国迟迟难以确立先进的货币财政制度,与钱荒的影响不无关系。明代巨额对外贸易顺差消弭了困扰中国数百年之久的钱荒,从而间接推动了货币财政制度的确立。
  唐代税收兼用钱币和谷帛,而穆宗长庆年间户部尚书杨于陵针对钱荒提出的对策之一就是&今宜使天下两税、榷酒、盐利、上供及留州、送使钱,悉输以布帛谷粟&,实质上是企图以财税制度的倒退来减少对钱币的需求,从而缓解钱荒。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 统一以钱征税。由于钱币本已不足,实行两税法又增加了对钱币的需求,致使钱重物轻现象日趋严重。至穆宗长庆元年(821年),40年间, 米一斗由200文跌至50文,绢一匹由400文跌至80文,纳税人实际负担成倍增长,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唐廷最终不得不于长庆元年废除两税法。元代课征赋税已广泛使用纸币,明太祖鉴于元末的恶性通货膨胀,倒退为实行实物财政制度,田赋以征收米、麦为主,附征丝、麻、棉等土产及货币,前者称本色,后者称折色,百姓还要承担徭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实物财政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从明朝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陆续扩大征收折色,减征本色。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明廷允许南京、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福建将原征米麦400万担折纳&金花银&100余万两。正德元年,官方又正式承认&银差&,允许部分徭役折征银两。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进行历史性的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推行浙江巡按御史庞尚鹏等人所创的一条鞭法,一切赋税、徭役统一折银缴纳,标志着中国货币财政制度最终确立。一条鞭法为清朝所承袭,并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条鞭法没有像两税法一样引起物价暴跌而失败,原因就在于白银不断内流,尽管实行一条鞭法加大了对白银的需求,白银供给依然较为充裕。而一条鞭法发端于对外贸易发达的浙江、广东、赣南等地,也决非偶然。
  一条鞭法的全面推行,表明明朝中央政府正式承认了白银的本位货币地位。货币财政制度本身是在已相当发展的商品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而一切税课、力役折银缴纳,又直接扩大了白银货币的使用范围,同时大大削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更多的农民得以摆脱土地的束缚去从事工商业,进一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也间接扩大了白银货币的使用范围。凡此种种,都使白银本位币的地位更加巩固。
  古罗马
  古代作家庞波尼乌斯曾经记载说,罗马于公元前289年设立负责制币的三人委员会(Ⅲviri aere arentoauro flando feriundo),委员由年轻贵族担任,监督公共货币的制造。大概这一时期罗马的货币制造情况比较混乱,需要国家进行规范和监督。从公元前269年或者268年起,罗马开始统一管理意大利的制币事务,只有坎佩尼亚地区的加普亚可以用罗马的名义制造银币。这样就形成了&罗马一坎佩尼亚&双货币系统,或者&前第纳里乌斯&货币系统。罗马的重阿司币主要在本土使用,两德拉克玛银币专供在意大利南部的对外贸易使用,而国家承认的法定货币仍旧是青铜币。所以就像马克思指出的那样,金币和银币在古罗马最初是作为外国商品流通的。
  罗马人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2年)初期屡战屡败,所以意大利南部不少城市纷纷倒戈。公元前216年,坎佩尼亚地区投降了迦太基将军汉尼拔,并发行自己的标准货币。罗马人遂于公元前212年左右创立新的第纳里乌斯银币标准。
  第纳里乌斯银币体系有第纳里乌斯(denarius)、奎纳里乌斯(quinarius)和塞斯特提乌斯(sestertius,或者简译为塞斯退斯)三种银币,罗马从此确立了银本位制度。
相关阅读&&&&&&&&&&
Copyright (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玻利维亚波托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