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孩子13岁男孩在外认识了坏孩子军团,不好好学习几,不进家?怎,办?

13岁男孩因打架被学校劝退&其父四处讨说法
  本报记者 从玉华
  6月29日,天下着小雨,楼楼推着单车,站在广州珠江中学(北区)校门口的不锈钢栅栏外,他希望能像别的同学一样,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参加当天的英语期末考试。
  尽管他的座位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没有同桌;尽管考试可能只拿到零分,可他仍想回到课堂,“哪怕是这学期的最后一分钟”。
  他的请求被学校拒绝了。事实上,这个13岁的初一男生已经快半年没坐在教室里了。
  复不了的学
  楼楼的书架上摆了不少书,《双城记》、《莎士比亚戏剧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昆虫记》、《小天使海蒂》、《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当他背靠书架,有些腼腆地说自己几乎读完了这些书时,很难把这个孩子的形象与“打架”、“开除”、“离家出走”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
  可正是这个见到陌生人总是低着头、看起来很斯文的男孩,刚进广州珠江中学(南区)上初中的第四天,就跟同桌发生了争执,并动手把对方的嘴角打破了。同桌缝了两针,他主动下跪向同桌道歉,还写了3份检讨。
  3天后,校长对楼楼家长说,这孩子打人“太专业”了,检讨写得不深刻,字写得不好,连“字数都不够”,先把孩子领回去,跟家长沟通好了再说。
  接下来楼楼每天去学校,都被保安拦在校门外头。
  这是他第一次失学。
  做生意的父亲王先生吓唬他:你不好好读书,就去守我公司的仓库。“害怕守仓库”的楼楼,在一个夜晚离家出走了。
  王先生托关系跟校方多次沟通,半个月后,学校答应让楼楼从南校区转到几公里外的北校区。珠江中学在广州颇有名气,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广州六中于2001年创办的一所国有民办初级中学,南北两校区同属一个校长管理。
  楼楼清楚地记得复学后第一天进珠江中学(北区)的场景。早读课下了之后,是美术课,内容是“认识立体图”。老师把一束光打在5、6、7、8几个数字上,看起来,“像一个人走在长长的走廊里,走廊很宽,很远,很美”。
  他喜欢这所学校。
  尽管他的座位被暂时安排在最后一排,孤零零地背靠一排大柜子,他认为那是因为“班上的人数是奇数”。
  他喜欢班主任,描述说那是个“和善的漂亮女老师”。中午,班主任会给他补课,他背不上课文时,老师带着他在走廊里,一人背一句孔子的《论语》,“一下子就记住了”。
  几天后,楼楼因为“表现良好”从最后一排调到了第二排,有了新同桌。
  他还交了新伙伴,别班的、外号叫“乌龟”、“蚯蚓”的男生,他们一起打篮球、一起说男生之间的话题。放学了,他们相约在车棚,等着一起踩单车回家。
  可他的拳头又一次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因为跟一个初三的同学争一块篮球场地,双方发生争吵,打了一架,并双双被记大过处分。
  楼楼又被调到最后一排,回到以前的座位。很快这个敏感的男孩发现,他越来越“孤立”了。
  分小组讨论时,大家常常撇开他。他在南校区打人的消息也传到这间教室里了,有男生问他:“听说你一拳能把人下巴打垮?”他常常不及格,同学们议论他“怎么成绩这么差,拖全班的后腿”,“走后门来的”……楼楼说,他尽力希望表现好,但大家都认为那是“装出来的”。
  还有这个孩子看不见的一些力量在积聚。学校称,班上一些同学的家长认为楼楼“太调皮,干扰到了我们的孩子”,写联名信抗议。
  打架后,楼楼又离家出走过一次,惊动了“110”。这些都让学校很“头疼”。
  楼楼的父母已离异数年。校方找到楼楼母亲,与她签署了一份“协议书”,劝楼楼退学。
  过完春节,再开学时,保安在校门口拦下楼楼,理由是“校长说,你已经退学了”。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楼楼始终进不了学校。
  他又失学了。
  坏孩子?
  书架上所有的书里,楼楼最喜欢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因为“情节太吸引人了”。
  书中男主角也是个13岁男孩,调皮捣蛋,进出不走大门,而从楼上窗口爬,抱着避雷针上上下下。他厌恶家里老套古板的文明规矩,以及教会办的主日学校的那一套行为规范。他不停地反抗,最终冒险成功,冲破种种桎梏,成为一座小岛的主人。
  现实中的楼楼也调皮,但谁也不说他是个“坏孩子”。
  父亲眼里,他“很活跃”,从小好运动,人缘不错,在小区里有很多好伙伴,再说,“哪个男孩小时候没打过架呢?”
  弟弟眼里,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哥哥”,偶尔他会动拳头,但那是别人欺负自己时,哥哥迫不得已的“正义的举动”。
  家庭教师眼里,他很懂礼貌,给老师倒水、送老师下楼,还问老师的生日是哪天,表示要送上“我最喜欢的高达机器人”。他思维活跃,老师讲到“旧金山”,他马上会问它在哪里,为什么叫金山;讲到美国和朝鲜的军事冲突,他听得两眼发光……当然,他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讲他不感兴趣的英语、数学时,老师不停地提醒他,他会笑着说:“你别威胁我哟!”
  即使在代表学校接受采访的校教务处雷主任眼里,楼楼也不是个坏孩子。他说,未成年的孩子,没有一个是坏的,老师眼里,都是好孩子。
  可这个“并不坏,只是不乖”的孩子,还是失学了。
  王先生认为这种失学属于“开除”。雷主任坚持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他们不会也从没有开除过学生。至于是否算“劝退”,雷主任说,那需要查一下辞源、词典再答复,“中国字意思太丰富了”。
  当楼楼再一次穿越保安和铁栅栏,站在校园里时,已经是非常戏剧性的一幕了。
  他是跟着镜头走进学校的。3月中旬,广州几家电视台、报社记者站在学校栅栏外,报道此事。镜头里楼楼在哭泣,学校旁边菜场买菜的众多路人,挎着篮子停下来,安慰楼楼,指责学校“不能因为学生打架就开除呀”。
  镜头里,校长拿出协议书和家长联名信,表示楼楼母亲与学校签有协议。协议规定,学生如果纪律不好或成绩不好到一定程度,学校可作警告、劝退处分。劝退楼楼是学校的决定,因为楼楼“调皮得已经影响了别的孩子”。
  记者想看协议书和联名信的具体内容,校长拒绝了。这位校长还对记者说:“这样的学生我们没法儿教了”,“那学生读不读书无所谓,因为他爸爸会赚钱”。
  这两句话在电视上播出后,引起争议,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话出自“一个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之口,有失水准。校方事后解释,是因为记者提了很多不客观的问题,激怒了校长,而镜头却只保留了这两句。
  那次返校,在久违的操场上,楼楼看到了正上体育课的伙伴,他们还互相远远地“打了招呼”,这让楼楼心里“很温暖”。
  父亲的心里却温暖不起来。王先生的手机上一直保存着校长的短信:“不是学校不给孩子学习的机会,是你们太宠爱孩子,让孩子性格怪异、脾气粗暴、心理偏激……事发后,你们做长辈的并没高度关注,教孩子深刻反思。”
  “怪异”、“粗暴”、“偏激”这些字眼是一直“以楼楼为荣”的王先生无法接受的。“难道一个孩子是恶魔?十恶不赦到学校一定要把他赶出去?”
  半年来,王先生十余次去区教育局投诉此事。
  区教育局向学校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认为学校劝退学生的做法违反《义务教育法》,希望整改。
  区教育局还组织了一次教育局、派出所、家长、校方四方参与的协调会,可最终没有达成协议。因为学校表示,随时欢迎楼楼回到学校,但他们要进行“个性化”教育,即让楼楼脱离课堂,在另一间屋里进行单独教学,然后再看下一步怎么办。
  而王先生不认同这样的方式,他认为这是一种歧视,孩子应该“有尊严地”回到他的课堂,跟同学们在一起。
  尽管学校与家长有分歧,但“随时欢迎”的表态,让楼楼还是决定回学校。
  6月8日,楼楼进到校园,他被德育主任安排在一间办公室,并给他出了几道数学题。德育主任拉上窗帘,说:“别让同学们看到你,很多同学不希望你回来。”当第二堂课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都要下楼做操时,楼楼飞跑到车棚,骑单车离开了学校。这位德育主任说,她当时留都留不住,“显然孩子怕见他的同学”。
  楼楼低着头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当时确实是自己主动离开的,因为“想回的是原来的教室”。
  回到何处
  失学拉锯这半年中,楼楼变了。
  他常常跟两只叫“露西”和“琳达”的狗,一整天待在房间,不跟家人说一句话。这两只狗的名字是父亲取的,来自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玩笑》。
  他害怕出门,怕别人问他为什么不上学,怕别人在电视上看到过自己。“只有流氓、小混混是不用上学的,可我不是!”他说。
  父亲安慰楼楼:“长大了,你会明白现在这些坎坷,都是你人生宝贵的财富。”
  半年来,这位父亲放着生意不管,不停地四处讨说法。他坚定地认为,楼楼必须“有尊严地回到他的教室,下学期跟班上二年级”,这是给这个13岁的孩子上的“坚持公正、维护权益,最重要的一课”。
  而校方也意识到,劝退的做法并不合法,从法律上,楼楼应该回到他的课堂。但学校一再坚持,从情理上,这所学校不适合他,楼楼回来“合法不合情理”。
  “楼楼不是石头,而是处于成长关键时期敏感有自尊心的孩子。回到教室,学业跟不上,同学排斥他,楼楼真的不为所动、不受伤害?就算国家领导人发话了,让楼楼坐在这里,可那实际上也是弊大于利啊。”雷主任用痛心的语气解释道,“从道义上讲,这个父亲是赢了,可他实际上又输了。”
  至于劝退的“协议书”,雷主任表示,这只是学校就孩子的教育细节,与家长达成的一份“备忘录”,比如说,要按时上学,迟到多少次有什么处罚等。“这样的协议书在很多学校都有。”校方不愿多谈这份“协议书”,表明的态度是:不要过分纠缠于此。
  而那份曾被学校作为依据的“家长联名信”,王先生和中国青年报记者始终都没有见到,也不知内容为何。对此雷主任表示,确实有这样的联名信,但“出于对楼楼的保护”,“我们不说未成年人的不足之处”,因此这个话题也没有更多可谈的。
  同样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理由,学校拒绝媒体采访楼楼的同学,也拒绝回答任何“楼楼怎么干扰别的同学”这样的细节问题。
  雷主任强调,“这所学校并不适合楼楼”。不适合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这所民办中学的学生都是通过考试择优入学的,而楼楼是后门“塞”进来的,他的功课远远跟不上,在把分数看得很重要的学生中间,学习不好的同学就是“异类”。
  楼楼父亲表示,不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雷主任则回应,素质教育也不等于不要成绩,“再说,楼楼有受教育的权利,别的同学也有受教育的权利,谁能保证楼楼回到教室,不再伤害别人?为什么不退一步海阔天空?”
  他建议,适合楼楼的学校有很多,比如学业压力不那么重,或没什么人知道“楼楼的事”的学校,可以让这孩子“重新开始”。
  在学校看来,王先生是个“好面子的偏执的家长”,他总是以自己的方式要求学校。“楼楼这样的学生有很多,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但楼楼父亲这样的家长是学校遇到的第一个。”
  在一间闷热的会议室里,雷主任说:“我们呼吁这个家长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耽误孩子。即使对学校有什么不满,可以起诉到法院,但必须先把孩子放在一所学校里再说,孩子不能再等了。”
  王先生拒绝承认自己是出于面子考虑,他强调:“我要让孩子平等有尊严地回到课堂。我愿意牺牲我的一切,捍卫国家赋予孩子应有的权利,哪怕是我的生命!”
  风波尚未结束。一些家长拿着报纸,到学校问“这是怎么回事”。学生间也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楼楼应该回来,人总是会变好的”,还有好几个学生,结伴冲到校长办公室,表示“不希望楼楼回来”。老师间则在商量,怎样回答学生提出的“对楼楼事件的看法”。
  走在广州街头,中国青年报记者问不大说话的楼楼,你是愿意回到以前的教室,还是转学到新学校?“都可以,我只想上学!”他干脆地回答。
  潮热的风吹着他稚嫩的脸,吹起他身上的红色T恤,背上的“HAVE A GOOD
TIME”(度过快乐时光)的字样随风鼓涨。“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记者问。楼楼摸着背,笑了:“写的什么?我英文差,不知道。
相关的主题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尹建莉新博文:要吃饭了,孩子玩电脑不想下机,家长怎么办?
这篇文章是我在尹建莉老师的博客中看到了,文章很长,但真的很有用,转过来。时常看看。
给家长的一道测试题
前两天在微博中发过一条测试信息:
周末,两个初中生各自在家玩电脑,都在午饭摆上桌时不愿下线。一位妈妈叫孩子两次,看孩子不愿下线,愉快地把饭碗端给孩子,让他一边玩一边吃,不让孩子别扭;另一位妈妈叫孩子两次,看孩子不愿下线,不再吱声,吃完饭收拾掉饭桌,把剩下的饭倒进垃圾桶,惩罚孩子,不给他吃饭。大家觉得哪个方法好?
测试题提出的两种选择非常典型,代表家长面对孩子玩电脑的两种心态:让孩子玩得高兴,家长心中无任何负面情绪,无任何惩罚行为;让孩子玩得内疚,家长心中有负面情绪,有或明或暗的惩罚行为。
许多朋友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并简述了自己的理由,也有一些朋友提出了另外的观点。比如既不选一也不选二,孩子不过来吃饭,既不给他端过去,也不倒掉,把饭留着,他自己想什么时间吃就什么时间吃。这其实不是个新选择,仍然是上面两种方法中的一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家长心理上有无惩罚性而归属于第一或第二种。总之,大家提出的第三种办法基本上只是在细节上有所调整,原则没超出这两种。
看过大家的留言,感觉选第二种的似乎更多些,那我们就从第二种说起。
请做出这一选择的家长先回答一个问题:
同样的情境,换一个前题,孩子不是因为玩电脑而顾不上吃饭,是因为思考一道数学题或读一本书而沉迷,不愿意过来吃饭,那么你会用哪一种方法呢?&
如果你还坚持第二种,并且你的选择真的很诚实,认为按时到饭桌上吃饭比一切都重要,那么你的“家规”就变成了至高无尚的家法。由这个细节可以看到,你的家庭生活中很少有随性和变通,一个简单的生活细节都不可以偶尔打破,那么所谓的给孩子自由、给孩子尊重之类的教育理念在你的家庭生活中都很少有存在的空间。“自由”是教育中的法宝,这已形成共识。在缺少自由的家庭生活中,你的孩子应该会变得越来越听话,能遵循你所订立的各种规则,一板一眼、事事听命于家长,令你满意。但你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不要打算你的孩子将来比你强,他的能力绝不会超越你,他的幸福感绝不会比你多。当他在所有的生活细节上都不可以打破你所设定的规则时,他的人生也一定不会超越你所能为他提供的条件和框架。
这样固执的家长应该是少数,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因为换了情境细节而改选第一种,那么请说出理由,为什么孩子因为学习废寝忘食,就可以得到妈妈亲自送上热饭的关爱;因为玩电脑游戏,就受到不给吃饭的冷酷对待?
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学习功课和玩电脑是两件相反的事,分别代表有价值和无价值,受到的待遇自然不同——这样一种判断非常有代表性,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但很多人的想法就代表正确吗?这就说到了问题的关键——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玩耍?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蔑视童年的价值,认为童年只是成人的准备阶段,当下的生活要服务于未来。所以很多人对于儿童玩耍很不在意,经常随意阻拦,在他们心目中,“玩耍”只是儿童的一种年龄属性,没有价值属性,玩不玩,玩什么都是一样的。甚至有人认为学习和玩耍根本就是冲突的,犹如减肥和吃美食相冲突一样。我亲耳听到一位家长对6岁的孩子说:“要上学了,以后再不能买玩具了。”
事实是,玩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非常重要。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早已证实,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儿童首先是在玩耍中去认识、模仿和体验各种常识的。剥夺玩耍,不仅是剥夺童年的快乐,更是在剥夺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
天下所有的儿童都需要玩耍,就像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母爱一样。美国教育家杜威对娱乐休闲的功能给出评价:“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能力、娱乐的能力、有意义地利用闲暇的能力,都是公民效率的重要成分,比其它能力训练累加在一起更加重要。”&他对蔑视玩耍的行为提出批评:把休闲玩耍的需求看成是需要加以抑制的,这是绝对错误的,会造成恶果。如果教育不能提供健康的休闲活动,那么被抑制的本能就要寻找各种不正当的出路。所以在教育中,为学生提供休闲的享受是一项非常严肃的责任。这不仅是为了学生眼前健康,更是为了对他们的习惯形成永久性的影响。
“没有玩耍就没有成长”这样一种论断,是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是被无数的实践反复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这一观念在中国得到确认和推广却是近些年的事。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中国人一直以来不重视娱乐休闲,恰恰相反,中国人是非常会玩耍的一个民族,不论贫穷还是富有,代代儿童并不缺少玩耍,也不缺少玩伴,哪怕是从小需要干活的苦孩子,在劳动之余也要找小伙伴捉个迷藏。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在理论上对玩耍的重要性形成定论,没有用文字把它提炼出来。相反,人们熟稔的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以至于很多人把玩耍和成才对立起来。尤其在当下,孩子们的玩耍和功课严重对立,人们只看到孩子在被迫学习中所获得的一点成绩,却看不到放弃必要的玩耍所遗留的长久的隐患。假如这种对立一直存在下去,未来的中国社会才真有可能是令人“徒伤悲”的。
即使不考虑未来社会那么远,一个孩子在书桌前度过时间的长短也并不能决定其成绩高低。因为学习是件需要智力和情绪双轨并行来发展的事,成绩和孩子的情绪、情感完全呈正相关。如果孩子玩耍不足,其情绪和智力都会处于糟糕的状态,他的成绩也将会处于正常水平线下,出现磨洋工、不专注、理解力差等问题——我们从很多孩子身上都可以观察到这种情况,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孩子被评价为“挺聪明的,就是不好好学习”——这些状况如果一直在恶性循环中延续下去,会变成一个人一生都去不掉的缺点,使其永远地失去成就大事的气质。
认识不到一种东西的重要,就不会对它给出足够的关注和礼遇。以前,很多家长不理解阅读的重要,对“看闲书”很鄙视,会有家长粗暴地把孩子从外面借回来的小说烧了。经过很多年很多人的努力,阅读的重要性现在已得到普遍的认可,如果孩子因为读一本好书而沉迷,当下应该不会有家长采取处罚性行为。但和阅读同样重要的玩耍却还处于被排挤的尴尬境地中。事实上,正如阅读于教育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玩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都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正餐,而不是有没有都行的小酒小菜。用学习来挤占儿童的玩耍,相当于既要孩子长个子,又不给他吃饱饭,是一种自相矛盾的错误做法。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我承认玩耍很重要,也愿意孩子有足够的玩耍时间,只是不希望他玩电游。如果他玩别的,比如打篮球、下棋,我就会持有第一种选择。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应该也不少,其话语的潜台词其实已给电游定性:电游不是健康游戏。这就说到另一个关键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电游?
历史上可能没有哪一种游戏像电脑游戏那样被妖魔化、污名化。“网瘾”概念的确立就是这种贬低性被合理化的一个极致现象。
在我们的话语里,“瘾”总是和不健康的嗜好以及有害、病态的后果联系着,凡可能导致成瘾的东西,都应该是被戒绝的或应该严格控制的。所以世上有烟瘾、酒瘾、毒瘾,没有“学习瘾”、“发明瘾”、“工作瘾”。既然当下有“网瘾”之说,可见人们已为其定性为麻醉品,即便没有海洛因那么恐怖,至少像烟酒一样是有可能荼毒少年儿童的东西,所以很多家长对它怀有憎恶和提防之心。
我认识一位妈妈,她其实完全不了解电游,对电脑也很陌生,她儿子上中学时,她就因为电脑跟孩子发生很多次冲突,即使她儿子已读到了硕士,每个假期孩子回家,都会因为电游的问题闹得母子间不快。这位妈妈对电游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宁可儿子看一晚上电视,也不愿他玩一晚上游戏。
事实是生活在当下,想禁绝孩子玩电游几乎不可能。虽然现在大部分家长不会做得像上面这位家长这么极致,尤其年青一代家长,因为他们很多人自身就是电游爱好者,能对电游给出适当理解,允许孩子适度玩。不过,人们还是忧心忡忡,心存顾虑,电游可成瘾的思想已深入骨髓,很多成年人即便自己发自内心喜欢游戏,也会一边玩着一边内疚着,所以他们面对孩子玩电游的态度,是忐忑不安的,就像一个酒鬼看着自己的孩子开始学喝酒一样,心情复杂,充满忧虑。
有一次我在地铁上看到一对母子,听他们上车后的对话是从始发站要坐到终点,和我的行程一样。小男孩八、九岁的样子,上车后跟妈妈要手机玩,妈妈不给,小男孩在座位上扭来扭去的,坐不住,再次跟妈妈要手机,妈妈有些不快地和孩子讲条件,说只允许玩十五分钟,小男孩答应了,妈妈才把手机掏出来。十五分钟很快过去,行程还不到一半,妈妈要把手机收回来,孩子乞求再玩五分钟,说话间眼睛和手不曾离开手机片刻。妈妈不愉快地警告孩子五分钟后必须停止玩耍,然后看着表,五分钟后,像个秉公执法的城管一样,毫不留情地从孩子手中拿过手机,装进包里。孩子一脸无可奈何,又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无聊至极,然后一腔情绪地抱怨车走得太慢,抱怨车厢太热等等。孩子玩手机时眼神中的专注与单纯,和手机被要走后眼中的怨恨与散乱对比十分鲜明,妈妈则像控制住一个酒鬼的贪杯一样,颇有成就感的样子。
当人们对电游还怀有如此偏见时,看到测试题中的第一种做法,自然会认为这是没有原则的溺爱,如同孩子学吸烟给他递上火、想吸毒送上钱一样,是对坏行为的奖励,后果是让孩子陷入网瘾,变得堕落。
其实,电游就是个游戏,它和烟酒没有可比性,和毒品更相距十万八千里。究其本质,和打篮球、下棋、捉迷藏没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只是它作为一种玩具,更复杂,更有趣,更有吸引力。每一款被年轻人普遍欢迎的电游是一种设计精良的产品,集趣味性、丰富性、创造性及互动性于一体。教育一直以来特别强调孩子的动手能力,电脑等各类电子产品恰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动手工具。
一个3岁的孩子可以很快掌握电脑的一般操作,如果玩到6岁,他多半就是个高手,可以超越家长的水平。而且在玩耍过程中,孩子的智力也会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比如出品,具。玩家要从石器时代起步,去创建一个强大文明的帝国。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自己的部落迅速强大起来,战胜别的竞争对手,玩家需要像一个真正的领袖那样,面对政治、、、生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情况,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对一些微小的暗示有敏锐的反应,并要用耐力和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孩子们在玩的时候,有观察、有判断、有反应、有期待,在一个模拟的世界中真实地参与了不一般的社会生活——这不就是杜威倡导的“做中学”吗?
我曾听台湾一位研究脑神经科学的教授讲到一件事,上世纪年代,台湾军方飞行员在新飞机试飞中频频出事故,事故调查中发现,飞行员注意范围狭窄、空间感觉能力差、应急处理能力不强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教授所在的研究所被委托进行相关研究,协助军方遴选适合的飞行员。研究所人员运用脑神经及心理测试手段,经过对许多候选人的多方面测试,最后帮助军方挑选出几位合适的飞行员,事实证明他们的挑选是非常成功的。教授说事后他们对这些挑选出来的飞行员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爱好,玩电游,是电游高手。
而且电游符合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不需要场地,不需要打电话约人,不需要换衣服,随时随地可以和各种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一起玩,既是一种社交途径,也可以独自玩。目前来看,确实没有哪一种玩具有这样的优势。
至于说有些电游中有暴力、色情,这些不是电游的本质;就像色情和暴力不是图书的本质一样。不让孩子读坏图书和避免孩子玩坏游戏一样,必须要在允许阅读和允许游戏的前提下去解决,而不是取消阅读、取消游戏。除了呼吁有关部门加强游戏审查,同时要想办法引导孩子,帮他选择健康游戏,比如向孩子推荐一些好玩的游戏,或和孩子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加强正面价值观引导等。儿童天然地对邪恶的东西有抗拒和抵触,如果他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他是不会轻易受到坏东西诱惑的。
电游当然有一些缺点,比如长时间坐着不动,孩子会缺少运动,眼睛也会疲劳。这些问题和阅读带来的问题大体相同,需要家长想办法帮孩子去解决,比如发展孩子的运动爱好及其它兴趣等。孩子总要有可玩的东西,如果不让他玩电游,你能为他提供一种更有趣、更容易普及的玩耍吗?
世上应该不存在只有益处而毫无弊端的游戏,好与坏是相对而言的,所有的相关讨论都是在概率的范畴里进行。如何判断一种游戏的优劣,我认为有三点核心判断:第一,孩子的参与程度高不高;第二,孩子投入的主动判断多不多,第三,是否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三条可以套用在一切游戏中。比如,电脑和电视都是通过屏幕来提供娱乐,但电视没有互动性,看电视不需要参与,不需要判断,人在电视机前呆的时间越长,大脑越懈怠,所以它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观察到一些孩子会玩得过度,分析这种情况,我认为板子不应该打到电游上,而应该追究到整个社会在对待“玩耍”的变态行为。一方面是成人对电游有太多的偏见,这对儿童反而形成负面刺激;二是游戏的目的本来只是娱乐,现在,除了电脑游戏,几乎所有的儿童娱乐项目都成为培训内容:游泳班、唱歌班、绘画班、羽毛球班……现在,如果一伙孩子有机会在一起开展某项活动,多半是参加某个比赛去了。没有玩耍,只有课程;没有娱乐,只有名次。当所有的玩耍被功利地利用,变成一项项任务时,电游成为“纯玩耍”的最后一块净土,其魅力自然也就独一无二。当成年人高高在上地指责孩子沉迷于电脑时,有多少人反思过,到底我们为孩子提供了怎样一种生存和成长的条件?
新一代人被带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其实非常被动,世界要给他一些什么,是由不得他自己选择的。当下的孩子们,他们像人类发展史上任何一代新人那样,伸开双手接受世界为他准备的种种时,生命中必然的经历和喜乐却成为错误和问题,甚至是疾病。事实上,真正令人纠结的不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们的行为不符合成年人的有用原则和功利原则。设想现在电脑还没有被发明,孩子们最喜欢的是打球或唱歌,在当下的价值观下,打球和唱歌也将被妖魔化。
我确实亲眼见过这样一位妈妈,她正在读高中的孩子对电游不感兴趣,酷爱打篮球,每天想到球场打一会儿。她希望孩子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上,给孩子规定每次只能玩半个小时,但孩子经常一玩就忘了时间,每次超时都要被妈妈说一顿,有几次这位妈妈甚至追到球场上,不顾孩子在同伴前的面子,强行把孩子带回家,母子俩为打球的事发生过很多次冲突,这位妈妈到后来一说起篮球,就恨得咬牙切齿。听她的口气,宛如她儿子正在吸食一种叫“篮球”的毒品。
2010年月,各媒体纷纷报道,卫生部正在进行调研,确定“网瘾”的诊断标准,拟将网瘾改称为“病理性上网”,一旦诊断标准确立,“病理性上网”就是一种病。年又在报纸上看到已有医院开设“网瘾基因检测”项目,价格不菲——现在,事关儿童的事,只要打着“医学”的幌子,不怕没市场。可是,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
所有的“戒网瘾医院”、“戒网瘾学校”或相关的“训练营”都是伪概念之下的骗人机构,是一种邪恶的时代产物。这样评价它们一点也不过分,无论它获得了怎样的许可证书,披上什么科学马甲,罩上什么荣誉光环,本质都是愚蠢和邪恶的,因为他们只能做两件事——赚钱和伤害儿童。
前面关于玩耍及电游正面价值和功能的阐释,可能会缓解很多人对电游的顾虑,改变一些家长对电游的态度,但不少人仍然会有这样的担心:现在功课压力很大,孩子玩得过度了,耽误了功课学习怎么办,到底该如何把控管制和放手的度呢?
这就说到第三个关键问题,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如何让孩子学业和游戏双兼顾?
这个问题,我想先以我女儿圆圆为例说一下。
很多人以为圆圆是标准三好生,做事从来都是令家长或老师满意的。这其实是误解,就拿玩电游来说,她从大约十岁就开始玩。这一点我其实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写到过。刚玩的时候,可以一口气在电脑前坐七个小时,顾不上吃饭。把饭碗送到电脑前,正是当时我的做法。她大学读工科专业,功课压力很大,课余还要参加乐队排练、看电影、看小说、买时装、谈恋爱等等,再加上玩电游,时间上经常捉襟见肘,忙得不可开交。现在她已在美国一所常春藤盟校读硕士,还见缝插针地玩。仍然经常有这种情况:我上网通过看她后半夜还没睡,问她在干什么,她给我一个抠鼻的尴尬表情及文字:这两天不小心玩多了,今天得熬通宵写作业,明天上午就要汇报呢。我往往会送她一颗猪头和一个呲牙笑的表情,然后赶快走开,不再打扰她。
当然希望她时间安排得合理,学习、生活、娱乐几不误,一切井井有条。但我知道完美的状态很难实现,因为我自己即使人到中年,也始终没学会把一切都安排得那么好。比如我从小喜欢晚睡晚起,近几年虽然从各种养生信息中接受了人要早睡早起的观点,却做不到,总是到要睡觉了,才发现已睡得太晚。既然自己都做不到事事安排合理,那我也不要这样去要求女儿,大家都活得随性点吧,轻松愉快难道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吗。而且,有太多的研究表明,人的身体健康和情绪息息相关,如果我为了完成“早睡早起”等合理目标,而经常跟自己闹别扭,或跟圆圆闹别扭,那样是否更伤害我们的健康?我坚定地相信愉快的心情是最好的养生,所以基本上能坦然地和自己及家人的各种缺点和谐相处——这份坦然可能让我们在一些小事情上表现不完美,但它并没有降低我们的人生质量和幸福感。圆圆读本科时有一个室友,自控力十分好,每天作息时间严格,生活规律,大二就参加GRE考试,取得了1400多分的优异成绩(满分)。但一个宿舍个女孩,自我管理上做得完美的,也只有这一个孩子。总体而言,六个女孩各有各的精彩,都很出色,到目前为止,她们之间即使在学业上,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玩耍和学业兼顾的问题上,如果家长在心中已预设了一个完美目标,即孩子从一开始玩游戏,就能天天把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该玩的时候玩,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或者最多花一年半载的时间,就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这样的目标之下,你十有八九会失望,绝大多数孩子可能永远没有这一天。
事实上,孩子能做到“大致齐”就已经很好,允许平时安排得不理想,甚至哪几天或哪段时间特别不理想,只要总体上能兼顾好玩耍和学业即可——这个简单的目标能否正常实现,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只要家长态度拿捏得当,孩子基本上都可以实现良好的自治。而所谓“拿捏得当”,做到了也并非难事,核心即“不管是最好的管”。
这个理念是我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首次提出的,它可以套用到对孩子学习、游戏等的一系列管理中。“不管”,不是不负责任的放任自流,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而是无为而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作为,却是最有效最长远最有力的一种方法,可谓是教育的一种最高境界。
这一境界的心理学基础是:人的天性是向上向善的,在正常的环境中,每个人在善恶表达上,一定是优先表达善的一面。只有在变态的环境中,恶才会被刺激出来。这都是人类基因自我保存和延续的一种本能反应。所以家长不必担心自己不管孩子,孩子就会一路下滑,一直滑到“网瘾”中——有这样担心的家长,主要是对这一心理学基础有相反的理解,认为人的天性是向恶的,当孩子出现一点不好的苗头时,如果不去管住他,他会越来越差劲。由于人性向恶的理解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在这种理解基础上的一切教育行为都会带有负面暗示,结果往往是越管越不如意——这就是严格的父母往往教育出不如意孩子的深层原因。
游戏、学习和吃饭、喝水、睡觉一样,都是人的天性,是本能的需求。在正常生态环境中,未成年人都有自我调适的动机和力量,而且年龄越小,调适功能越强大。也许他们会不时地玩得过了头,也许他们短时期内在学业上不如人意,只要家长信任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友好善意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无任何负罪感地去玩,孩子有能力慢慢协调好游戏和学业的关系。我女儿圆圆在初一初二狂玩游戏时,一度也影响了学业,我从未因此训过她。在中考和高考前一年,她都自觉地把游戏盘打包到纸箱中,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并非只有圆圆能做到这一点,父母亲如果完全信任孩子,从不用负面眼光看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孩子能从小尽情地玩耍而从不因此被训斥和鄙视,那么他将来对工作和学习的认真和热情也会像对待玩耍一样,投入并富于激情。这一点,从很多身心健康的成功者身上都可以观察到。
来自成人的外部控制,特别容易打扰这种自我调适,导致其心理秩序紊乱,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所谓“网瘾”,往往是儿童自我管理功能和选择功能受到破坏的一个后果。深究一下这些孩子的家庭生活,几乎都可以看到家长的错误管制及游戏之外的问题。
教育和其它事情的最大区别是,要实现长远大目标,必须经常以牺牲当下小目标为代价。处处管制孩子,让他必须以成人的意愿来生活,这种强制性的做法当然有可能取得一些当下的效果,但是否隐含着更久远的问题呢?
我听某著名大学一名学生跟我讲,他班里有一位男同学,入学成绩非常高,人也很聪明,但入学第一年就出现挂科现象,整天疯玩电游。到二年级开始不去上课,老师做工作也没用,他父亲到校陪读四个月,当爹的每天晚上就在宿舍把三张椅子拼起来睡觉,极为辛苦,亦不能根本上改善儿子状态。男同学留过一级后,仍然不能完成学业,学校只能对其进行劝退。这个男同学曾对宿舍同学讲,他现在其实并不喜欢电游,上中学时是真喜欢玩。但父母一直对他管得太严了,尤其高中几年,请来的家教老师占满了他所有的课余时间,几乎没摸一下电脑,也没有任何其它娱乐,他现在只想把所有失去的玩耍补回来。
分析这个男孩子的情况,“补回来”只是他自己所能归纳的原因。真正让他无法完成学业的,一方面是长期以来不能释放的玩耍需求积压在内心所形成的反弹力;另一方面是父母的控制太强有力,他没机会练习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所以这方面能力也就丧失了。他在电游上的放纵,其实是一种力不从心,是自我无力感的表现。
相比“控制”,纵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员相处模式。爱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它比不停的给予更让人幸福。这一点对儿童教育、婚姻维护都是适用的。想长久维持的东西,必须给出足够的空间。尤其对于孩子,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同意他们去做一切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不会惯坏孩子,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成长越健康。孩子的好与差,不在于管或不管,而在于环境变态不变态。不正确的管制,本身就是变态的一种,比不管还要糟糕得多。
我知道有些家长在和孩子纠结一段时间后,感觉无能为力了,就满脸失望地说“不管了”。这是对“不管”的误解。不管和放弃关爱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在不打扰的基础上想办法发展孩子的正面潜能。比如建立良好的亲子信任关系,培养孩子爱阅读的兴趣,经常带孩子出去旅游,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同伴交往圈子,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等等。总之,一定要进行正面改善,而不跟孩子形成对抗和冲突。家长最多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但计划如何制定一定要听取孩子的建议,如何执行则要交给孩子。
我的亲戚朋友们看到我女儿圆圆学业成绩一直不错,玩耍一点不比别人少,生活能力也不差,惊奇她怎么可以做到什么都不误。我承认人的天赋禀性有一些差异,但这差异并不是全部的决定因素。圆圆之所以显得能量更充足一些,除去天时地利等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她的能量从不需要消耗在和家长的斗争中,不需要浪费在过度的自我纠结中,而是全部用于自我成长上。我承认我没有能力让圆圆像她读本科时那个室友一样,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我至少没给她添乱子。并非这个过程我没有一点焦虑和纠结,但我把心思用于自我约束和自我学习上,当我明白了,孩子的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我在学习和反思中获得的最受益的道理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面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学习适应和调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长的力量——这也是我本文中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一点。
第二种选择为什么不好?
把饭倒进垃圾桶,这个动作于家长来说真是痛快,但想象一下这个行为的野蛮粗俗吧。如果有谁认为“粗俗野蛮”的评价有些过分,那么把自己置换到孩子的角色上体会一下,你还会为这种做法而叫好吗?
教育手段如果不包含有善意和悲悯情怀,又怎么能指望孩子学会爱和同情呢?冷酷的手段确实能立竿见影地让孩子变乖,但冷酷本身也一定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儿童是从榜样那里学会如何对待他人的,如果有朝一日他表现出对其他人、对父母或对自己冷酷,请你不要吃惊,也不要委屈。
我知道很多人一旦置换角色,就会吃惊地发现这确实不是好方法。那么请勇敢地剖析一下,为什么你的第一反应是选择第二种做法?答案只有一个:因为他是“我的孩子”——这就是你思维中的症结,以前一直不曾意识到它的存在,现在它显现出来了——即在你的潜意识中,你一直不曾和孩子真正平等过,你是把自己置于一个操纵者和领导者的位置上了,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甚至是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给家长带来的往往是满足,尤其看到孩子服从的时候;但它给孩子带来的,则是委屈感,是心头积累的恨意。
我看到留言中还有家长认为应该强行直接关机,该吃饭就吃饭,没什么商量的余地。这种方法属于直接控制,行为十分简单,但也十分粗暴。提出这种建议的家长,如果你真的经常这样做,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孩子发生“网瘾”、成绩不佳、逆反心理严重或消沉等系列负面行为的概率将会非常高,你眼下简单、高效的处理行为换来的,很可能是越来越令你感觉棘手的孩子的行为问题,在此特意提醒。还有的说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饿,也不吃饭,直到孩子下线。这是一种通过自残来给孩子施加压力的行为,亦不可取。
现在动不动发生青少年自杀的事件,人们总是喜欢归昝于“生命教育缺失”——这种陈词滥调不但于事无补,而且欲盖弥彰。如果一个孩子和父母亲关系良好,想到父母时内心是温暖的而不是冰冷的,他绝不会自杀。这一点,可以从无数的案例中找到证明。
在写这篇文章时,正好又发生了美国校园枪击案,人们又开始一窝蜂地把矛头对准枪支问题。可以想象,假设这事发生在中国,人们一窝蜂地又会把板子打到“教育体制”或“学校道德教育缺失”上——我在这里无意去探讨美国的枪支管制问题或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我想说的是,个人拥有枪支可能确实是问题,但事实上厨房的菜刀也可以杀人,工具总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握在谁的手中。那些既没有美国枪支,又没有中国教育体制的国家,他们的少年犯和小混混又是什么造成的呢——遇到这些问题,可不可不要搞得那样形而上,可不可以具体地追问一下,如此残酷的年轻人,他到底遭遇了怎样的家庭生活?他的父母到底是如何跟他相处的?有媒体报道说这个枪手是自闭症,这可能会引起自闭症传播者的不安,因为这会毁坏这个群体的形象。但看过报道后,我认为他不是什么自闭症,所以请担心的人放心。拼凑一下媒体漫不经心提到的一些有关他的家庭生活的信息和细节,不难看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比如,他的妈妈不高兴时,会用枪指着这个男孩的头……请想象一下当时这个孩子的感觉吧。枪击案发生后,枪手的哥哥第一个反应是,他妈妈肯定被打死了,这个判断绝不是空穴来风。
话语本身没有错,问题是如何理解“”“”“”“”,这种浅薄的理解只能产生一些浅薄的教条,不知让多少人踏入误区。中国传统虽然也讲究严格家教,但这严格多半是基于家长的以身作则,即便有时候打孩子,爱和温情仍然是主导气氛。所以,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大家庭模式是我们的传统。美国人现在通过立法不打孩子,那种美国式的你是你我是我的冷漠的家庭相处方式确实很独特,但有多少美国老人有儿有女,却在孤独中死去(并不绝对,请不要以个例来反驳)。现在,美式做法是很多中国家长有意无意奉行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年以后,你希望面对的是怎样的孩子呢?
即使抛弃一切教育、社会等各方面的分析,单是作为父母,看到孩子玩得高兴,为了让他玩耍吃饭两不误,把饭碗端给他,这难道不是一种正常的本能吗?妈妈和爸爸应该是孩子想到了就觉得最温暖、最可靠、最可以放松的那个人,而不应该是严厉的执法者和令人压抑的君主。给孩子送一碗饭和溺爱没有一点关系,因为爱和溺爱根本不是一回事。溺爱往往是包办,本质是成年人爱自己;爱则是理解和接纳,本质是爱孩子。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多少都不会让孩子变坏,得到爱越多的孩子,成长得越健康。一碗饭是送到孩子手上还是倒进垃圾桶,这看起来如此小的一件事,对孩子的影响却会深刻而久远。
附记:说说和这道测试题有关的一点小事
这道测试题中的两种做法,是我上月中旬和某知名高校的一名教授在某个官方举办的教育论坛上分别给出的。
教授在学界属于权威人物,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现已退休但仍在贡献余热,出现在很多和家庭教育有关的场合。当时我和教授都作为主讲嘉宾坐在台上,发言并接受大家的提问。下面是一百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老师、校长以及教育局工作人员。当时有人问到孩子上网不肯下线这个问题,我的建议讲完了,大家似乎没什么反应;教授用掷地有声的口气建议把饭倒进垃圾桶,博得了一片掌声。固然我知道在演讲中想要赢得掌声,经常不需要深刻的思想,只需要煽动的语气就够了,这符合心理学的“广场效应”,但面对当时的掌声还是有些吃惊。因为下面这些校长、老师、教育局长,都是来北京参加培训的,回去后都准备在当地开办家长学校,这是政府准备推行的一个全国性的项目……而教授当时提出的令人瞠目结舌的建议或观点还不止这一条。
在教育界,很多专家学者著作等身,名声在外,讲起来一套一套的,感觉很有见地。一旦拿一个具体的事件来让他处理,就开始露马脚。面对一些儿童问题,他们不能像一位真正的专家面对一个系统工程那样,做总体性的、建设性、长远的周全思考,只能给出简单、浮浅甚至粗暴的解决办法。
做教育的人,面对一些问题,虽然没有人会故意支歪招,目的都是好的,但专业水平和思维质量却不在一个层面上。有的人看到皮毛,有的人看到细胞,有的人看到基因,所能给出的建议自然也有高有低,有的真治病,有的真坑人。我在这里表达批评,不针对任何个人人格,只针对其专业水平。如果语气比较尖锐,那是对他们可能引起的误导表示不满。教育误人,有时比庸医误人还厉害啊。
大道理谁都会讲,浅陋的馊主意谁都出,重要的是你的建议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是杀鸡取卵的还是放长线钓大鱼的,是负责任的还是只为博取附和的,是具有操作性的还是只能纸上谈兵的。著名歌星费翔说过一句话:“粗制滥造谁都会,真正的艺术必须靠细节取胜。”教育也是一门艺术,也是要用细节来说话的——回到开始的测试题上来,选一还是选二,这是个极小的生活小细节,却是一块教育试金石。
有些网友的留言非常好,令我惊喜,这里摘录几条,和大家分享:
@珈慧:猛一看哪种都不合适。细一想倒饭菜只能更激起并强化孩子和母亲之间的怨恨使亲子关系趋向冷漠。如果不得不选那就送饭。再一想孩子有一个能让他废寝忘食的爱好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这个爱好非得是看书学习而不能是玩游戏任何时候都要先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是大原则。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坏孩子军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