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密度计算题计算题,求解答过程

物理计算题的步骤,我太明白,老师说,总对总,分对分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物理计算题的步骤,我太明白,老师说,总对总,分对分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你老师说的是把数据代入公式时的吧,他的意思是各物理量要对应对应对应对应对应对应对应对应对应对应对应对应对应对应对应对应对应,如求的是总电阻,就得用总电压除以总电流。如果求的是支路的分电流,就得用此支路的电压除以此支路的电阻。请点击采纳,不明再追问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计算题的完整解答过程一般可以分为5个步骤,依次为:1、审题;2、分析物理情境;3、根据物理规律列出计算式或建立方程组;4、统一单位后代入数据并计算;5、检验或讨论结果。解题时需要书写的只是3、4两个步骤的内容,但其他三个步骤是保证顺利、正确解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下面分别进行说明。1、审题
审题就是弄清题目的含义,了解题目所涉及的物理现象、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目标。
审题必须仔细,不要看错题意,不要遗漏条件,也不要领会错目标的含义。
审题时,对一些隐含着某种条件的关键字眼,特别要引起重视。如:“轻”绳、“轻”棒、“轻质”滑轮,意味着质量不计;“缓慢”移动或“缓慢”转动,意味着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不计,可以当成平衡状态;电场中的“电子、质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重力忽略不计;电场中“悬浮”的带电粒子,电场力恰好与重力平衡;复合场中带电粒子作“匀速圆周运动”,则电场力与重力平衡,洛仑兹力恰好提供向心力;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小球”相接触,分开后所带电量相等,等等。
对一些物理过程的临界状态,要知道相应的临界条件。如:
物体沿可动的斜面或曲面到达“最高点”时,物体与斜面或曲面的相对速度为零;子弹“恰好”穿透木块,意味着子弹穿出木块时相对速度为零;木块沉入水中“最深”处,速度为零;物体在粗糙斜面或水平面上“即将”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物体即将与接触面脱离瞬间,弹力为零,等等。另外,对一些字面上相差不大,但实际含义不同的词句要注意区分。如:“ 2 秒内”与“第 2秒内”;温度“升高100度”与“升高到100度”;体积“增加 2倍”与“增加为2倍”等。2、分析物理情境,确定解题思路所谓“物理情境”是指题目所叙述的物理内容。要顺利解题,首先必须正确分析物理情境,明确问题所涉及的物理现象、物体所处的状态和经历的过程,以及这些现象、状态和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选用合适的物理公式或数学公式进行推理和计算。如果缺少这种分析,或者分析不正确、不全面,就会产生不符合题意的错解。不少同学对一些较难的题经常做错,或者感到无从下手,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善于正确分析题目的物理情景,因而理不顺思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例1、如图所示,长为L= 1 米,质量为 = 1 千克的木板A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板的A端有一质量为m= 1千克的小金属块C。 现以水平恒力F= 20牛作用于C上,使C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到板的B端。 已知金属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此过程中力F对金属块所做的功。对本题的物理情境分析如下:
金属块在恒定外力F和木板对它的摩擦力作用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同时木板在金属块对它的摩擦力作用下,也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两者运动方向相同,但金属块的加速度较大,因而比木板运动得更快。当金属块到达木板的B端时,两者的位移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这个过程中,外力F对金属块做了正功。因为F是恒力,因此做功可用功的公式计算。但需先求出金属块的位移S(相对地面)。为此,必须先分别求出金属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再利用两者位移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求出运动时间t。有了金属块的加速度和运动时间,即可求出位移 S,进而可求出F所做的功。
在情境分析的过程,要注意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现实的物理问题都是比较复杂的,而中学要求解决的都是一些“模型化”了的问题。所谓模型化,就是将现实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理想化,忽略其次要的因素,只抓住其主要的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这是简化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学物理的所有推理、计算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理想模型的基础上的。
理想模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物体、物质的理想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匀强电场、匀强磁场、恒定电流、均匀细棒、等等。第二类是关于物理条件的理想模型:如“光滑”接触面,不计摩擦力; 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一些微观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不计重力;“轻质”小球、“轻”绳、“轻”棒等不计质量和重力;“缓慢”移动忽略速度和加速度;气缸绝热忽略热量的传递;理想电流表忽略内阻;理想电压表内阻无穷大;等等。第三类是关于物理过程的理想模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振动、简谐波、弹性碰撞等等。这些都是教材中明确阐明了的物理模型。
另有一些模型,教材中没有阐述,是由老师通过讲解例题向学生介绍的,也应记住,在解题时学会应用。例如:
①、一个木块用轻质细绳悬挂,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木块和子弹一起从最低点摆起。
这个过程中,由于子弹进入木块的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在这段时间里木块及子弹的位移也忽略不计。子弹击中木块,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分量守恒。子弹与木块相对静止后一起摆起,机械能守恒。
②、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一质量为M的小车,小车上放有一质量为m0的铁块。另一质量为M的小车以水平速度与静止小车发生碰撞。
这个过程中,由于碰撞时间很短,这段时间里小车表面对铁块的摩擦力的冲量可以忽略,因而铁块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就是说,两个小车的总动量守恒,附加物铁块不参与碰撞。
③、某空间区域同时存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和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小球恰好在竖直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在这个问题中,洛仑兹力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电场力始终在竖直方向。电场力与洛仑兹力的合力不可能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因而不可能恰好提供小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小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要求电场力恰好被重力平衡。这样,合外力就是洛仑兹力,恰好提供小球所需的向心力。
对于这类物理模型,同学们必须在解题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细心体会和积累正确应用的经验。由于物理问题千变万化,对于物理情境的分析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也因题而异。只有通过不断的解题实践,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高。3、根据物理规律列式或建立方程组
在情境分析的基础上,就可以根据物理状态需要的条件(如平衡条件等)和物理过程遵循的规律(各种定律、定理和公式等),建立方程或方程组。在建立方程时,要注意突出式子或方程的物理意义,每个式子或方程都与一种状态或一个过程相对应。要尽可能保持物理定律或物理公式原有的形式,不要随意改变,以免模糊或掩盖了物理意义。并且对于所用的物理定律、定理等,最好写出它们的名称,这样更有利于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些同学做物理题时,往往象小学生做算术题一样,只求算出结果,既不认真进行情境分析,计算过程也不重视突出物理意义,只是盲目地乱套公式。有的同学直到高考前都分不清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这是不少同学的通病,也是他们之所以提不高解题能力,学不好物理的重要原因。例2、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m1 和m2 ,中间夹一压缩的轻质弹簧(与木块不相连),用细绳捆住。烧断细绳,弹簧将两木块弹开。设m1 弹开后的速率为v1
,求m2 弹开后的速率。分析与解答:
本题是比较简单的动量守恒问题。
设所求速率为v2,取m1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得:
m1v1+m2(-v2)=0
(1)解得:
v2=m1v1/m2,这里,方程(1)的物理意义很明确:等式左边为弹簧弹开后系统的总动量,等式右边为系统的初动量(为零)。系统在弹簧弹开前后的总动量守恒,都等于零。
有的同学,甚至某些参考书上,往往照下面的方式列方程:
m1v1=m2v2
(2)也可解出:
v2=m1v1/m2尽管答案相同,但这种解法中,方程(2)的物理意义不明确,其表面含义为弹开后两木块的动量相等。这就与实际的物理规律相矛盾。类似的解题方法不纠正,长此以往,就会扰乱思想,造成对知识的理解产生偏差或错误。4、统一单位、代入数字并计算列出式子或方程后,就可以代入数字计算。在代入数字计算前,首先必须将题中的各种数据统一单位制。因为所有的物理定律、定理和公式,都是在同一个单位制中才成立的。单位不同一,公式就不成立。例如牛顿第二定律:F=ma,如果力的单位用“牛顿”,质量单位用“千克”,加速度单位用“厘米/秒2”,则等号就不成立。
在高中,绝大多数物理公式都采用国际单位。少数公式要求统一单位,但不一定要采用国际单位。
其次,“代入数字”和“计算”作为两个步骤,必须严格分开,不要边代数字边计算,这样很容易出错。就是说,在代入数据时,应当按照公式的形式,将已知数替换公式中相应的字母,公式中原有的系数和指数原样照写。即使很简单的计算,也不能在代数字的同时进行。
解物理题要求书写的“计算过程”,规范格式为三步:第一步为字母表达式(包括方程);第二步为代入数字后(但尚未计算)的式子;第三步为计算结果。数字计算的具体过程不必书写。对于已知数为字母的计算题,第二步可以省略。但第一步字母表达式是不能省略的。有些同学书写解题步骤时,不写字母表达式,直接写出代入数字的式子和最后的结果。这样步骤就不完整。不仅考试中要扣分,而且也影响解题能力的提高。在代入数字的时候,还必须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同一性。就是说,代入的数字必须是每个物理量本身对应的数字,切不可张冠李戴。这种错误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生,但在电路计算,特别是有关变压器和远距离输电的计算中,不少同学常犯这类错误。例3、在远距离输电系统中,已知发电机的电能经过升压变压器升压后,以5000伏特的电压输送。输送的电功率为 100千瓦。输电线的总电阻为 100欧姆,求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
有的同学是这样解答的:根据欧姆定律先求出输电线上的电流强度:再根据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可得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这里,损失的电功率超过了输送的总电功率。这是不可能的。
有的同学又是另一种解法:根据电功率的公式,可得:同样的答案,显然也是错误的。
上述两种解法,代入数字时都违反了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同一性。
第一种解法,在应用欧姆定律计算输电线上的电流时,代入的电阻数值是输电线的电阻,但代入的电压 5000 伏特并不是输电线上的电压,而是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上的电压,实际上是副电路(包括输电线和目的地的降压变压器)上的总电压。因此计算出来的电流强度数值是错误的,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数值也是错误的。
第二种解法,代入的电阻数值是输电线的电阻,但代入的电压也不是输电线上的电压,因此求出的结果就不是输电线上的功率。实际上,这两种解法中求出的所谓“电功率”是没有物理意义的。
所以在代入数字时,必须注意各个物理量的同一性。
本题的正确解法如下:根据输送的电功率(就是副电路上的总功率)和总电压,可以求出副电路上的电流强度。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输送的总功率的 40 % 。
这个解答中,第一式中代入的功率是总功率,电压是总电压,因此计算结果就是总电流;而第二式中,代入的电流是总电流,也就是输电线上的电流,电阻是输电线的电阻,因此计算出的功率就是输电线消耗的功率。5、检验或讨论结果
在解题过程中,由于数学变换的结果,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在数学上有意义,但在物理上不合理,必须舍弃;也可能计算过程由于粗心而出现错误。因此对结果进行检验或讨论也是有必要的。解题步骤中不需要写出检验的具体过程,但讨论得出的结论必须在题解中注明。检验的方法,可以转换一种思路和方法,或者调整一下计算的顺序,重新计算进行核对。有时也可以根据常识或检验加以判断。例4、将一物体竖直上抛,抛出点离地的高度为105 米,初速度为20米/秒。求从抛出到落地所需的时间。g取10 米/秒2。分析与解答:
从抛出到落地,位移为-105米。根据位移公式列方程,得:
S=v0t-(1/2)gt2代入数字得: -105=20t-(1/2)×10×t2解得:
t2=-3 秒显然,答案-3 秒是不合题意的,应舍弃。例5、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表达式为:g=GM/R2。 若设重力加速度为10米/秒2, 地球半径为6400千米,引力恒量为6.7×10-11牛·米2/千克2。求地球量M。某同学解答如下:地球质量为600千克,这个答案显然违背常识。经过检查,发现在代入数字时,将万有引力恒量中指数 “-11”错写成 “11”, 导致计算结果缩小了1022倍。地球质量的真实值约为 6×1024千克。由此可见,在计算完毕后,认真检验或讨论答案是否正确合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计算题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初二物理,计算题,解答20.21题,求过程。_百度知道
初二物理,计算题,解答20.21题,求过程。
提问者采纳
清楚追问哈 & 希望采纳 &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21.解:由题知该货车重量G250000N该货车质量m=G/g=25000kg=25t>20t
故该货车能通桥22.解:1.由于物体匀速运则该物体受力平衡即物体所受拉力F=f摩=0.2mg=20N
2.物体受拉力F=mg=100N
初二物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物理计算题,求解答过程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计算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物理计算题,求解答过程_百度知道
物理计算题,求解答过程
用写手写道题目(4)(求写详细些)
提问者采纳
解:(1)水容器底部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2)A密度:ρA=mA/VA=2kg/(1×10-3m3)=2×103kg/m3(3)由于A密度于水密度,所放入,A沉.水面升高度△h=VA/S=1×10-3m3/(2×10-2m2)=0.05m编辑器原标没能够显示参考: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计算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1年高考海南物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
B.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C.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
D.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
【解析】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一定增加。选D
【点评】本题考查静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电势能的关系。难度:容易。
.如图,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为定值电阻,、为开关,与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与均闭合,现将断开,则
A.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小
B.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大
C.V的读数变小,A的读数变小
D.V的读数变小,A的读数变大
【解析】外电路总电阻变大,干路电流变小,路端电压(即的读数)变大。R2与电流表串联电路电压变大,所以的读数变大。所以选B。
【点评】本题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电路分析。难度:容易。
.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分别置于绝缘支架上,各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球的带电量为,球的带电量为,球不带电且离球和球很远,此时球、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现使球先与球接触,再与球接触,然后将球移至远处,此时、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仍为,方向不变。由此可知
【解析】由已知条件,据库仑定律有&& ①球3先与球2接触后,带电量各为,球3再与球1接触后,带电量各为,然后将球3移至远处,此时1、2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仍为F,则,&&& ②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本题选D。
【点评】本题考查库仑定律及有关计算。难度:容易。
4.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和,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两者的高度差为。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悬挂一质量为的重物。在绳子距端的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的钩码,平衡后绳的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为
【解析】物理关系,几何关系,所以,选C
【点评】本题考查力的平衡和力的分解。难度:容易。
.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等于零.不为零,方向向右
.不为零,方向向左.不为零,较大时方向向左,较小时方向向右
【解析】隔离物块,受压力(为斜面倾角),因匀速运动,受摩擦力。隔离斜劈,求压力和摩擦力的水平分量,二者大小相等,皆为,方向相反,所以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0.
【点评】本题考查隔离法解题和力的平衡。&难度:容易。
6.如图,EOF和为空间一匀强磁场的边界,其中EO∥,FO∥,且EO⊥OF;为∠EOF的角平分线,间的距离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边长为的正方形导线框沿方向匀速通过磁场,t=0时刻恰好位于图示位置。规定导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为正,则感应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刚进入磁场时,用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即为正,排除C、D。A、B区别在线框左边离开磁场后,有没有一段时间电流及电动势不变。当右边全在磁场中运动时电动势不变,所以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感应及图象,难度: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面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给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解析】物理学史,事实。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知识,难度:容易。
8.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在~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在~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在~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解析】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时刻,,错误;第秒的位移为,在~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正确;在~内,物体的位移为,所以平均速率为,正确;~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皆为负),所以做正功,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图象和位移、路程、功等,&难度:中等。
.一质量为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时起,第秒内受到的水平外力作用,第秒内受到同方向的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
.第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
.第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第秒内与第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
【解析】逐项判断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代入得正确;
.第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错误;
.第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第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所以错误;
.第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为,第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为,第秒内与第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牛顿定理,功和功率,加速度和速度、位移等,难度:中等。
.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图中的正方形为其边界。一细束由两种粒子组成的粒子流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从点入射。这两种粒子带同种电荷,它们的电荷量、质量均不同,但其比荷相同,且都包含不同速率的粒子。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入射速度不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一定不同
.入射速度相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
.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同的粒子,其运动轨迹一定相同
.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粒子,其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一定越大
【解析】根据,得半径,入射速度相同的粒子半径一定相等,又入射点和入射方向相同,所以圆心相同,所以运动轨迹一定相同,B正确;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而,因比荷相等,所以周期相等,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粒子,其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一定越大,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圆心、轨迹、时间等,难度:难。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答题出,不要求写出过程。
.如图: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一的交流电源相连,副线圈并联两个小灯泡和,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正常发光时电阻为可,已知两灯泡均正常发光,流过原线圈的电流为.,可计算出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流过灯泡的电流为。
【解析】副线圈的为,根据,所以所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输入功率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灯泡b的功率为,根据,灯泡b的电流为.
【答】,。
【点评】本题考查交流电,变压器。难度:容易。
.年月日,我国成功发射第颗北斗导航卫星,建成以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将包含多个地球同步卫星,这有助于减少我国对导航系统的依赖,由运行周期为小时的卫星群组成,设北斗星的同步卫星和导航的轨道半径分别为和,向心加速度分别为和,则。(可用根式表示)
【解析】根据= 得,所以:=;根据,代入数据,得:=。或者根据,得:=.=。
【答】,或或
【点评】本题考查万有引力与圆周运动,难度:中等。注意北斗导航卫星(同步卫星,周期24h)与GPS导航卫星(周期12h)的含义。
四、实验题
.图是改装并校准电流表的电路图,已知表头的量程为内阻为.是标准电流表,要求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完成下列填空。
图中分流电阻的阻值应为。用、和表示
()在电表改装完成后的某次校准测量中,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由此读出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此时流过分流电阻的电流为(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1)并联电路电阻与电流成反比,,所以,读入数据得。
()电流表的电流为,流过分流电阻跑的电流为,读入数据得.
【答】,,。
【点评】本题考查改装并校准电流表的实验,考查了实验原理,电流表读数及电路分析。难度:中等。
.现要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的砝码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试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用表示点到导轨低端点的距离,表示与的高度差,表示遮光片的宽度,表示、两点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点时的瞬时速度。用表示重力加速度。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若将滑块自点由静止释放,则在滑块从运动至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与的关系式为。
()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每次均令滑块自同一点(点)下滑,测量相应的与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答题卡上对应图位置的坐标纸中描出第和第个数据点;根据个数据点作直线,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保留位有效数字。
【解析】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动能的增加量为。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解得,与s的关系式为=。
【答】(1),,。
(2)图象如图。据图象求出,。
【点评】本题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考查实验原理,数据处理(做图象,求斜率)。&难度:中等。
.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若在点以初速度沿方向抛出一小球,小球会击中坑壁上的点。已知点与水平地面的距离为圆半径的一半,求圆的半径。
【解法1】解题过程和结果如下:
作图:作⊥为垂足,如下图。
(2)列式: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①,②,已知③,寻找几何关系:因为在Rt△cOd中,∠cOd=300,所以④,
(3)解:从②③得⑤,④⑤代入①得=,解得⑥。
(4)验证:将数字计算出来,,则:,
另外,,得,所以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平抛运动规律和几何方法,难度:中等。
.如图,和是两条竖直放置的长直光滑金属导轨,和是两根用细线连接的金属杆,其质量分别为和。竖直向上的外力作用在杆上,使两杆水平静止,并刚好与导轨接触;两杆的总电阻为,导轨间距为。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导轨电阻可忽略,重力加速度为。在时刻将细线烧断,保持不变,金属杆和导轨始终接触良好。求
()细线烧断后,任意时刻两杆运动的速度之比;
()两杆分别达到的最大速度。
【解析】(1)根据初状态静止,有,设MN加速度为,M’N’加速度为,在t=0时刻将细线烧断时,,向上,,向下,在将细线烧断后,设安培力为,因为MN受安培力向下,M’N’ 受安培力向上,二者大小相等,则,向上;,向下,所以在任意时刻两杆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因此在任意时刻两杆运动的速度之比为。①
(5)两杆达到最大速度时,皆受力平衡,对M’N’有,感应电动势,电流,安培力,所以,得&& ②联立①②解得,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感应,受力分析,牛顿定律及数学运算等。难度:较难。关键是分析到:向上运动,向下运动,列式和计算时,加速度和速度都是:对,向上为正,对,向下为正。
六、选考题:请考生在、、三题中任选二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二题计分。作答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计算题请写出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模块试题(分)
()(分)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个给分,选对个给分;选错个扣分,最低得分)。
.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
.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
.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
()(分)如图,容积为的容器内充有压缩空气。容器与水银压强计相连,压强计左右两管下部由软胶管相连。气阀关闭时,两管中水银面登高,左管中水银面上方到气阀之间空气的体积为。打开气阀,左管中水银下降;缓慢地向上提右管,使左管中水银面回到原来高度,此时右管与左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已知水银的密度为,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不变。求气阀打开前容器中压缩空气的压强。
【解答】(1)BC& A
(2)根据,解得。
【点评】本题考查空气湿度和气体状态方程。&难度:中等。
.模块试题(分)
()(分)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处的质点沿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个给分,选对个给分;选错个扣分,最低得分)。
.周期为.振幅为
.传播方向沿轴正向.传播速度为
()(分)一赛艇停在平静的水面上,赛艇前端有一标记离水面的高度为,尾部下端略高于水面;赛艇正前方离赛艇前端处有一浮标,示意如图。一潜水员在浮标前方处下潜到深度为时,看到标记刚好被浮标挡住,此处看不到船尾端;继续下潜△,恰好能看见。求
()水的折射率;
()赛艇的长度。(可用根式表示)
【解答】(1)
(2)做光路图如下图
(i)水的折射率n=;
(ii)赛艇的长度。,几何关系,解得。
【点评】本题考查波的图象和光的传播(几何光学),难度:较难。
.模块试题(分)
()(分)年月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和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和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和(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和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别是和。
()(分)一质量为的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和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的木块以大小为的水平初速度从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返回后在到达点前与物体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求
()木块在段受到的摩擦力;
()木块最后距点的距离。
【解答】(1)、,,
(2)(i)系统动量守恒:;系统能量守恒:;解得。
(ii)系统动量守恒:,系统能量守恒:。解得=。
【点评】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难度:较难。
()解:()设木块和物体共同速度为两物体从开始到第一次到达共同速度过程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得:①②,由①②得:③。
()木块返回与物体第二次达到共同速度与第一次相同(动量守恒)全过程能量守恒得:④。由②③④得:。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物理力学计算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