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杯欧洲区欧洲有哪些儿童很便宜的机器人

欧洲智能儿童机器人法国接受“做人”培训(图)
[]&[字号:
来源:新华网
“儿童机器人”正在展示它的抓取能力。
“儿童机器人”正在展示它的抓取能力。  新华网巴黎7月1日电 (记者李学梅) “他”个子不高,浑身缠满了电线,虽貌不惊人,身价却高达1100万美元――这就是欧洲新近研发的智能“儿童机器人”iCub。1日,iCub来到位于法国罗讷省布龙的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分所,开始了为期4年的“做人”培训。  iCub出自欧洲科研人员进行的一个5年项目,目的是研发出一个可灵活模仿人类活动的小机器人。iCub身高104厘米,长就一双钢臂,头、手和胳膊可自如活动。
其手指中还藏有传感器,可感受到触摸。不过,iCub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平台,能像孩子一样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逐渐掌握自己身体的运动机能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能力,最终实现与他人交流。  iCub项目负责人彼得福特多米奈对媒体表示,他们将培养机器人的语言能力,对周边环境的感知、反应速度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他还说,iCub现在的智力相当于一个18个月大的幼儿,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教育”,让“他”拥有4岁儿童的智力。
(责任编辑:郑江)[]
09-07-02 11:29?
09-06-30 16:31?
09-06-28 09:33?
09-06-25 03:48?
09-06-23 15:07?
09-06-22 19:17?
09-06-19 03:05?
09-06-15 10:35?
07-08-03 13:35?
07-08-07 02:21?
热点标签:
|&&&&</span
网吧里的惊人一幕,竟拍照片炫耀……【组图】扒一扒各国的医疗机器人(有图有真相),机器人总动员免费观看,qq群机器人怎么弄,晨风机器人最新破解版,酷q机器人官网,宝莱坞机器人之恋 - 今日新闻
当前位置: >
【组图】扒一扒各国的医疗机器人(有图有真相)时间: 19:08:28来源:E药互联网研究
原标题:扒一扒各国的医疗机器人(有图有真相)
  目前在机器人使用的众多领域中,医疗机器人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细分市场,但作为单位价值最高的服务型机器人,它是当前机器人行业和医疗行业的发展最热点。
  什么是机器人?通俗地描述就是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厌其烦、不惧疲劳、甚至可能损伤或牺牲自己仍不折不扣完成任务的“人”。我们甚至能让机器人只做事、不需要思考。就像那句名言:Just Do It!。
  目前在机器人使用的众多领域中,医疗机器人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细分市场,但作为单位价值最高的服务型机器人,它是当前机器人行业和医疗行业的发展最热点。2012年底全球医疗机器人销量是1300多台,市场规模达到60亿美元,预计到2016年将增长到119亿美元,2018年将快速发展到160亿美元(约合1000亿人民币)。
  接下来扒一扒各国的医疗机器人~
  丹麦作为这个领域出色的领跑者,对使用机器人持最开放态度,看看研究了哪些机器人?
  这款名为SILBOT的机器人是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它通过对老年人脑力的训练,使他们保持思维的敏捷和意识的清晰,维持他们思考判断的能力并增强记忆力。
  医护人员们发现日益频繁的血样提取花费了较宝贵的分析时间,因此这款名叫GiboSort的智能机器人就发挥作用啦!它由一家在奥登赛的丹麦公司发明,可用于不间断地选取血液样本,也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MiR 100是一款可以在医院间按照既定路线运行的运输机器人,由MiR公司研发,负责在医院和养老院间的内部运输药品等,为医护人员节省了时间。这款机器人有一部内置导航计算机,可以轻松自如地穿越门道,上下电梯和绕过人群!简直不能再智能了!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全球最先进的服务型机器人之一 —— Care-O-bot,来自丹麦公司Universal Robot。这款机器人有一只机器人臂,可以完成简单的动作,比如拿取一杯水或者食物,也可以完成较高难度的任务,比如帮助病人离床或进行康复训练。研究者们也正试图将德国公司Fraunhofer一款服务老年人的机器人的功能运用于这款机器人中。就像一个贴身管家,研究者们希望这位“无面”助手可以导航,协助老年人管理自己的起居生活,提供生活计划,并且认识“他”的主人。
  去年10月21日,习大大一行来了英国名校帝国理工学院,参观了该校的数据科学研究所(Data Science Institute)并戴着3D眼镜观看了哈姆林中心的医疗机器人展示。有一款名叫i-Snake且形状像蛇的手术机器人给习大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i-Snake是Imaging-Sensing Navigated And Kinematically Enhanced的缩写。从名字可以看出来,这款机器人不仅具有图像感应导航功能,运动能力也有加强,是专为微创手术设计的。
  它可将集成图像(integrated imaging)和感应器与可互换仪器(interchangeable instrument)结合起来,用于做腔内和经腔手术。这款机器人的机械设计受到了生物学的启发,不仅可以灵活地运动,还能达到其他仪器到不了得解剖部位,精确度和灵活度也是大大提高。i-Snake一直在不断改进中,目前很多手术都用它来进行解剖路径导航。
  i-Snake只是哈姆林中心三类医疗机器人中的一种——手术机器人(surgical robot),此外哈姆林中心还有辅助机器人(Assistive Robot)和微纳米机器人(micro/nano robot)。哈姆林中心的辅助机器人也有很多功能,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远程诊疗、术后恢复以及身体机能训练还有各种可穿戴机器人。微纳米机器人主要用于胃肠、神经、心脏、血管、儿科和整形外科等手术的微创环节。
  此外除了这三类机器人之外,哈姆林医疗机器人中心还有一款脑机接口设备(Brain Computer Interface)。这款设备可以实现大脑和机器的直接、线上交流,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将使用者的意识输出或转化成行为。
  日本也是全球机器人发展最快的国家,日本当前的机器人研发,在许多方面丰富和提高了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无论在日本漫画还是什么领域,总能看到未来仿人机器人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故事。他们可以与人交谈,帮助人类,甚至拯救世界。源于这些年长时间的传播熏陶,所以日本人对仿人机器人的态度也是非常开放滴~
  此款自动送药机器人HOSPI-R(Rimo Telepresence robot)是松下公司在2013年推出的。HOSPI-R由远程电脑控制,在投产时会将医院的建筑路线存在机器人的脑袋里,并且同时运动精密的侦测感应系统和自动导航系统,让机器人可以自行规划送药和行进路线。它不仅能够识别障碍物和人,还能够精确地避开,甚至可以自己乘坐电梯到达不同楼层。机器人有一个20寸大小的屏幕,屏幕上显示的笑脸不仅让接触它的人有愉快的感受,还能显示他们当前所进行的工作。这款送药机器人也配置了防护机制,以防药品在运送途中遭遇撞击或意外。想要拿到药品,需要医生或者护士的ID卡才能打开,内部的药品也以液体或者固体做区隔存放在不同的位置。
  医院也有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自己吃饭的病人,所以便有了这款喂饭机器人“My Spoon”,在饭点儿,它可帮助残疾人利用嘴巴、手或脚控制一个操作杆吃饭。人们可以使用下巴或肩等部位推动棒状操作杆,就可以对机器人的手臂进行操作,机器人手臂前端装有叉和勺子,能够将食物自动夹起,并送到操作者嘴边。豆腐等软性食品则可以用勺直接舀起,饭菜送到嘴前,上层的叉子还会感应缩回,不会伤到使用者的嘴巴,靠着喂食机器,颈部以下瘫痪的病人、肢体不便的老人,也能自行进食。
  Hybrid Assistive Limb(HAL)是一种机械外套,行为辅助机器人的一种,可以探测大脑致使人体运动所产生的神经电流,随后通过马达驱动绑在身上的机械骨架促使人体开始运动。辅助机器人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护理机构。
  这个毛茸茸的海豹宝宝,名叫Paro,身长57厘米。2013年,日本启动了机器人项目,应用于养老护理。Paro就是专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其他健康问题的人们设计的机器人。Paro的皮毛下安装了众多感应器,如果人们对它爱抚,它会表现出很享受的样子。虽然它不能行走,但是它可以分辨不同人的语音,也会在听到主人说话时有反应。Paro目前已经被用在日本、欧洲和美国部分养老院。除了让人开心,它还能安抚和镇定人们的情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经常会在黄昏时分和日落后感觉焦躁不安,想要到处走动,就是所谓的“日落现象”。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让患者抱着Paro,乱走的现象就有减少,这也意味着降低了患者的摔跤风险。而且据意大利、丹麦和美国的经验表明,有Paro帮忙的养老院与其他养老院相比,老人们所需的服药剂量减少了。
  在美国,达芬奇机器人已经非常普及,在包括社区医院在内的全国5000多家医院里,达芬奇机器人的装机量已经达到2200多台,只要是略具规模的医院,肯定会配备达芬奇机器人。
  达芬奇机器人由三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以麻省理工学院(原名斯坦福研究学院)研发的机器人外科手术技术为基础。IntuitiveSurgical随后与IBM、麻省理工学院和Heartport公司联手对该系统进行了进一步开发。FDA已经批准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成人和儿童的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头颈外科以及心脏手术。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
  以色列
  以色列ReWalk Robotics公司开发的Re Walk的外骨骼产品是迄今唯一一款也是首款获得FDA批准的外骨骼产品。Re Walk技术采用了体感芯片,捕捉患者的肢体动作,帮助行走。通过电池驱动关节部位的电机,组成电动腿部结构,在行走过程中可以感应患者重心的变化,模仿自然行走的步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步行速度。患者还能自行完成安装和拆卸。
  国内医疗机器人的研究起源于九十年代,典型的系统如北航和海军总医院联合研制的脑外科手术机器人,获得了CFDA的认证,已经完成了几千例的临床手术。2003年实现了北京到沈阳之间的远程机器人导航脑外科手术。
  此外哈工大在腹腔镜、骨科、介入手术等领域开展研究,中科院自动化所、沈阳所、深圳院等在血管介入、骨科等领域开展研究,天津大学在腹腔镜、显微外科等领域开展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在软组织穿刺、颅颌面外科等领域开展研究,复旦、浙大等也都在医疗机器人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机器人在手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精准性上远远超过了外科医生,所以医疗机器人在未来的前景还是非常的可观。
  来源:蟠桃会
声明:本网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所有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仅学习交流,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渝ICP备号-1 渝网警备87程序支持:日本机器人有望解决儿童看护难题--百度百家
日本机器人有望解决儿童看护难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儿童看护难?机器人来帮忙。
儿童看护是一项很难的工作,有时候你不得不为此投入大量精力。为了让人们可以从照顾孩子的辛苦中解脱出来,日本成立了一个名为“RoHo Care”的机器人技术日托中心,旨在利用机器人和无人机技术,代替人类看护。
最近,RoHo Care的日本教育专家和机器人技术专家,研发出了一款儿童看护专用机器人Or-B——名字源于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艾萨克o阿西莫夫笔下的科幻机器人Norby。
Or-B可以不厌其烦的向孩子们讲故事,声音可男、可女或是中性。其内置的“天线宝宝”、“面包超人”等节目,还能快速化解孩子们发脾气、哭泣等情况,转移他们的注意力。Or-B还可以作日志,记录孩子们每天的变化,再配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有望为不同的孩子提供定制专属服务。即使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也能通过Or-B眼部位置的摄像机随时观看,确保放心。
除此之外,Or-B还有不同的颜色变化,比如孩子们休息时,它会发出微弱的蓝光;维护纪律时,则发出红光。
据悉,这款机器人将在今年夏季接受测试,有望在2018年上市。不过,他的价格也不菲——至少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5万),大多数个人买家应该难以支付,托儿所倒是可以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RoHo Care的还和一家无人机技术公司开展了合作,欲利用无人机为孩子们提供保护、监视等动态服务。无人机将不仅可以阻止陌生人的闯入,还能够领着孩子们散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7万
阅读:11万
阅读:10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当我们对制造业越来越不待见的时候,是否忘记了制造业解决了1亿多...
机器之心 Synced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当前位置:> > >
欧洲设计出陪伴住院儿童的卡通小机器人
欧洲新闻网3月28日报道。欧洲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个名叫小卡斯帕(Little&Casper)的卡通形象机器人来陪伴罹患癌症的住院儿童。目前该机器人正在里斯本的医院里进行试验。卡斯帕能玩能说、有复杂的感应器、艺术影像装备和导航体系,因此可以自动移动,辨认年轻患者并绕开障碍物。医生表示,儿童使用个人电子设备容易导致儿童独处,令人忧虑,而卡斯帕表现很好。机器人可以推动社会交往。  该研究项目的目标是研究如何使社会机器人学应用于儿科诊所的教育和娱乐活动。研究人员表示,希望儿童与小机器人建立与宠物或者朋友一样的关系,希望卡斯帕能在不到三年时间里在欧洲其他医院成为真正的陪伴机器人。
发表评论: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你的位置:
> 亲子机器人酝酿新机遇,还有哪些坎待跨越?
发表于( 17:17) 本文标签:
浏览量:1次
机器人在猴年春晚伴舞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围棋人机大战也牵动了电子产业界的神经。不管如何,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热潮四起。即便是儿童市场,不少智能硬件厂商在继儿童手表之后正筹备打造一款智能亲子机器人。不过,从儿童手表到亲子机器人,这其中有哪些门槛待跨越?其未来的市场前景如何?
机器人掀热潮 厂商提前布阵亲子机器人
“去年是机器人技术积累元年,今年应该是机器人市场爆发元年。”深圳市嘀嗒互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嘀嗒互动”)副总李俊称,多个权威机构预测,到“十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年产值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
在李俊看来,在消费类市场,机器人未来可能会成为消费入口,而儿童、老年人和年轻人的需求都各不相同。他表示,机器人的背后,是数千亿元体量的儿童娱乐教育消费市场;老年人的需求在于陪伴、护理等;年轻人则偏重连接娱乐、社交的一切场景。而嘀嗒互动所针对的正是儿童这一市场。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笔者看到有很多款针对儿童的机器人在售卖,价格从399元到4998元不等。对此,李俊表示,三四百元的机器人,基本都是故事机,真正有智能技术、具备云端服务的儿童机器人大多在800元以上。李俊透露,嘀嗒互动的亲子机器人将在8月份上市,价格将在800-1200元,也许更高。
据李俊介绍,嘀嗒互动推出的亲子机器人将面向3-12岁的儿童,定位于陪伴成长类,主打儿童成长的语言、音乐、社交等八大多元智能。“从具体的功能来说,在人机互动方面将有多种互动模式、多元智能的内容、监控智能控制、生活智能控制,儿童玩具控制也将有多种多元控制模式,如安全模式、学习模式、娱乐模式、睡眠模式,不同的模式下机器人的状态不一样。” 李俊毫不避讳的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嘀嗒互动的机器人将以托马斯形象呈现。“我们是托马斯中国区智能产品唯一的合作伙伴。《TOMAS&FRIENDS》是一个世界级品牌,广为12岁以下的儿童所接受。”李俊说,从调研数据来看,在功能和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好的ID可以让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提升31%。他透露,在外观设计上,还会结合时下的二维码技术,给每一个机器人分配一个身份标识的二维码,通过二维码将承载更多的东西。
据了解,深圳五洲无线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阿巴町”也即将在今年Q2推出娱乐机器人产品,主打陪护功能。“目前产品已经在研发设计中,我们的产品主要面向3-12岁儿童,将具备语音互动、环境感知、物理输入及反馈、图像输入等。”五洲无线董事长刘庆龙如是说。
除了以上两家企业即将推出亲子机器人以外,不少智能硬件厂商也在积极布阵。相信到今年下半年将可以看到各种不同形态的亲子机器人面市。目前,对于亲子机器人尚没有确切的定义,估计大部分的亲子机器人会采用MTK的芯片,搭载Android系统。
从儿童手表到亲子机器人,有多少坎要跨越?
虽然儿童手表和亲子机器人都属于智能硬件产品,不过,从儿童手表到机器人依然存在一定的跨度。刘庆龙亦坦言,儿童手表到机器人的确有跨度。不过他信心满满地称,阿巴町是个提供婴童产品的品牌,有信心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先驱。
“现在做任何机器人产品,均需要厂家具备较强的云端开发、上层系统开发及嵌入式测控、角色交互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等综合设计能力。”刘庆龙指出,通过简易拼装而产出的产品,目前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现在的机器人产品需要基于目标用户的场景化需求而定制对应的应用。
刘庆龙进一步称,机器人的门槛对原有的传统行业来讲,是从云到端、终端系统、终端硬件、机电、传感、结构设计、交互设计、用户运营等多个维度的整合,所以这种整合是模块化合作还是自己完成十分重要,也自然就形成了门槛。
“可以从头做到尾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他说。李俊表示,从产业链来看,机器人产业上游涉及传感器、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系统;中游是生产装配制造商;下游是系统集成和商用。“控制系统是核心也是难点,它直接决定了机器人性能。”他解释称,机器人控制系统主要是控制运动位置、姿态和轨迹,操作顺序及动作时间,具有编程、软件菜单操作、人机交互界面、在线操作提示等功能。总体而言,国内机器人控制器硬件平台与国外差距微小,但因控制理论等基础弱,软件相差甚远,特别是控制算法和二次开发。未来机器人将趋向多关节、多自由度柔性化方向发展,位移精准度要求更高,将对控制器提出更高要求。
刘庆龙认为,亲子机器人尚未形成产业链,因此还谈不上产业链的问题。“首先,多核心的系统尚无标准,也没有专门体系化向这个领域开发的突出公司,大家在做的事情还是比较基本的解决机电问题、传感器与制动器问题、语音引擎的问题,更别谈AI。”他认为,除了AI之外,其余的环节都可以突破,“目前已经有在语
音识别、语义分析、环境识别、制动输出、行进机电组织、云脑等领域有积累的企业。但AI部分还仅仅停留在数据堆积阶段,现在的AI还没有存在自主组合逻辑或自有学习的成功企业,我们更应该针对用户需求来创造多元的逻辑服务。”
对于亲子机器人来说,目前尚没有可参考的产品,也没有可遵循的标准,单就其产品形态来说就多种多样。李俊告诉记者,单是模具就是一个头大的问题,机器人没有像手机、手表那样形成公板公模,每一个机器人的产品形态都不一样,在自主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可能每天都会碰到新的问题。他直言,嘀嗒互动的做法是让供应商深度参与到全程开发中,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实际上,除了以上那些门槛,功耗也一直是业界面临的一大难题。“一个新的产品一定是一边检验一边优化,我们现在比较理想的一个场景状态是,能不间断的有效陪伴小朋友3-5小时。”李俊说。
对于一个新的产品,价格在市场教育的初期无疑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李俊称,目前亲子机器人的价格多在800-1200元,因此价格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产品能满足家长和小孩的需求。刘庆龙认为,亲子机器人的价格点应该在300-3000元,即从语音机器人开始、到真正能做适当制动的产品段,不能高也不能低。
“未来,机器人会有很多形态,是不是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能否感知用户的喜怒哀乐,包括对小朋友面部表情的识别、语音语调的识别等,都是我们思考的方向。” 李俊如是说。
亲子机器人,儿童市场的下一个爆品?
儿童手表之所以能引爆市场,在于其有准确的完整的功能。而家用娱乐机器人市场,尽管在过去的一年涌现了数百个新品,但真正让消费者记住的产品寥寥无几。
对于亲子机器人来说,会成为继儿童手表之后的下一个爆品吗?
刘庆龙称,家用娱乐机器人的定位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产品就是平板电脑带两个轮,这种产品很难在成人领域获得大的需求,因为消费者觉得不值。而家用机器人中扫地机获得了一定的销量,这证明其还是捕捉到了部分用户的需求。在他看来,亲子机器人有极大的几率成为下一个市场热点。
“亲子机器人是介于幼教和智能玩具产品中间的一类产品,其极大程度的解决孩子的陪伴、娱乐、教育、互动、通讯等多重功能,只要产品做好,价格合适,必然有极大的市场空间。”他举例说,如何让中国6000万留守儿童获得远程的关爱、数字时代的信息化教育、心理疏解等,这就是需求。
“今年会出现家喻户晓的陪伴机器人产品,明年这个领域将有产品的独角兽。”刘庆龙如是说。
李俊同样十分看好亲子机器人的市场发展前景。“如果说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的流量入口,那么亲子机器人很有可能是未来家庭消费的入口。”他认为,智能手表和亲子机器人是儿童与外界的一切入口,“未来,亲子机器人会为我们带来无限可能:陪伴、作业、游戏、跳舞、唱歌等,可能更像家人,甚至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 个人觉得赞好文章 点个赞您已经赞过了+1
猜你感兴趣&&&&&&&&&&&&&&&&&&&&&&&&&&&&&&&&&&&&&&&&&&&&&&&&热点资讯[]&&&&[]&&&&[]&&&&[]&&&&[]&&&&[]&&&&[]&&&&[]&&&&[]&&&&[]&&&&
4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CNET报道,Samsung Pay(三星支付)在韩国境内可以直接在自动取款机取钱。韩国居民目前可以使用三星支付直接在ATM机上取款而不需要银行卡。目前只有韩国的友利银行支持此项业务。 同时,三星还添加了礼品卡和会员卡的服务,会员可以
4月20日上午,深圳市副市长陈彪与出席此次展会的国美董事会主席张大中,及其他厂商代表一同为开幕仪式剪彩。
日本日立公司最新发布了一款代号为EMIEW3的新款人形机器人,它具有多语种应对、跌倒爬起、主动提供帮助等功能,可承担导购、接待等任务。 日立公司发布新闻公报称,EMIEW3是继2005年和2007年发布的两款EMIEW系列机器人后的最新型号。它身高90厘米,重约15千
对已经在寒冬中挣扎三年的白酒行业来说,今年的日子会比往年好过些。从上市酒企公布的一季报来看,营收和净利润出现双位数增长的酒企不在少数。三年的寒冬期也在倒逼酒企进行转型,通过各种转型举措,酒厂也逐步完成了与经销商、消费者关系的重构。 时代巨轮
4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VentureBeat报道,虚拟助手机器人创业公司X.ai在B轮融资中获得2300万美元,Two Sigma Ventures领投。新融资将用于支持X.ai的个人助手技术的开发,招聘更多的数据科学家,提升客户获取率,以及针对企业客户进行宣传推广。 该创业公司并
4月28日消息,一年一度的GMIC大会于今日开幕,在下午的全球智能机器人大会上,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创始人兼CEO余凯发表了开场演讲,认为人工智能将成就第四次产业革命。余凯称人工智能将成为世界上的新物种,人类花3到6个月可以学到的技能,在未来5到10年都会被
在15日举办的2016中国企业服务峰会上,国际知名人工智能专家颜水成就人工智能现状和未来做了专题演讲,这是他入职360公司担任360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后的首次对外演讲。这次演讲首次向外界披露了360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三大神秘进展。这些科技新进展让现场听众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机器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