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死去的亲人公路两端大车旁躺着10来贝亲人的尸体

唐山大地震30周年-新网 可能是中国最好的新闻话题聚合网
唐山大地震30周年-新网
唐山大地震30周年
警 30年前惊天浩劫大自然有过征兆
&&&&&&& 编者按:今天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30年前的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唐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高达11度,百年城市毁于一旦。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4204人成为孤儿。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举世罕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唐山大地震”现在已成为一段悲恸的历史。这场灾难,究竟留给今天的人们多少清晰的图像、难忘的瞬间、沉重的警示和震撼人心的细节?其实这一切都深藏在唐山人的内心深处,深藏在唐山每一个市民的回忆里……&&&&&&&& 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42分53.8秒,如有四百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十六公里的地壳中猛然爆炸,唐山——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顷刻间被夷为平地。这似乎是一场无法预料、无法阻止的浩劫,可是,大自然又确实警告过。正是这些大自然的警告,使得那些于灾难发生之后重新搜集起它们的地震学者们毛骨悚然并陷入深思。&&&&&&& 唐山市蔡家堡、北戴河一带的打渔人:鱼儿像是疯了。7月20日前后,离唐山不远的沿海渔场,梭鱼、鲶鱼、鲈板鱼纷纷上浮、翻白,极易捕捉,渔民们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好运气。&&&&&&& 唐山市赵各庄煤矿陈玉成:7月24日,他家里的两只鱼缸中的金鱼争着跳离水面,跃出缸外。把跳出来的鱼又放回去,金鱼居然尖叫不止。&&&&&&& 唐山以南天津大沽口海面,“长湖”号油轮船员:7月27日那天,不少船员挤在船舷边垂钓。油轮周围的海蜇突然增多,成群的小鱼急促地游来游去。放下钓钩,片刻就能钓上一百多条。有一位船员用一根钓丝,拴上四只鱼钩,竟可以同时钓上四条鱼。鱼儿好像在争先恐后地咬鱼钩。&&&&&&& 唐山地区滦南县城公社王东庄王盖山:7月27日,他亲眼看见棉花地里成群的老鼠在仓皇奔窜,大老鼠带着小老鼠跑,小老鼠则互相咬着尾巴,连成一串。有人感到好奇,追打着,好心人劝阻说:“别打啦,怕要发水,耗子怕灌了洞。”&&&&&&& 抚宁县坟坨公社徐庄徐春祥等人:7月25日上午,他们看见一百多只黄鼠狼,大的背着小的或是叼着小的,挤挤挨挨地钻出一个古墙洞,向村外大转移。天黑时分,有十多只在一棵核桃树下乱转,当场被打死五只,其余的则不停地哀嚎,有面临死期时的恐慌感。26、27两日,这群黄鼠狼继续向村外转移,一片惊惧气氛。&&&&&&& 大自然确实是在警告人类。人类有时也收到了大自然的信息,可这些信息是那样的不可捉摸。&&&&&&& 在北京、唐山,半夜,不少人家中关闭了的日光灯依然奇怪地亮着。在通县,有人发现一支卸下的20瓦日光灯管在闪闪发光。
大毁灭前的27”深夜
&&&&&&& 27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日子。在唐山林西矿矿区,飘来了一股淡黄色的雾。这是一股散发着硫磺味的“臭雾”,它障人眼目,令人迷茫。人们被那股异味熏糊涂了,他们已经看不清这世界的面目,更弄不清大自然正在酝酿着一场什么样的悲剧。人们眨着大惑不解的眼睛,迷迷蒙蒙地,不知不觉地走到了7月27日深夜。&&&&&&& &唐山市郊栗园公社茅草营大队王财:深夜12点钟看完电影回家,看见出门前总赶不进院子的四只鸭子,依然站在门外,一见主人,它们齐声叫起来,伸长脖子,张开翅膀,摇摇晃晃地扑上前。王财走到哪儿,它们追到哪儿,拼命用嘴拧着他的裤腿。&&&&&&& 滦南县东八户大队张保贵:7月27日深夜,久久睡不着,老听见猫叫。他以为猫饿了,起来给它喂食,猫不吃,依然叫声不绝,并乱窜乱跑。&&&&&&& 那一夜,唐山周围方圆几百公里的地方,人们都听见了长时间的尖厉的犬吠。&&&&&&& 丰南县毕武庄公社李极庄大队刘文亮:7月27日夜里,他是被狗叫吵醒的。当时,他家的狗在院内使劲挠着他的房门。他打开门放狗进来,狗却要把他拖出屋去。&&&&&&& 唐山市遵化县刘备寨公社安各寨大队张洪祥:他家的狗也不停地狂叫起来,一直叫到张家的人下了床,狗在张洪祥的兄弟的腿上咬了一口,像要引路似的,奔向屋子外。&&&&&&& 大厂回族自治县陈福公社东柏辛大队李番:他亲眼看见他家的母狗把7月15日生的四只小狗,一只一只从一个棚子里叼了出来。&&&&&&& 夜越来越深了。这是一个充满喧嚣的夜,7月28日就在这不安的气氛中来临了。1时30分,抚宁县大山头养貂场的张春柱被一阵“吱吱”的叫声惊醒,全场415只貂,像“炸营”似的,在铁笼里乱蹦乱撞,惊恐万状。&&&&&&& 与此同时,丰润县左家坞公社扬谷塔大队饲养员陈富刚,在一个马车店里正起来喂料。他发现骡马在乱咬乱踢乱蹦,怎么吆喝也不管用。3点多钟,60辆马车的100多匹马全部挣断了缰绳,大声怪叫着,争先恐后跃出马厩,在大路上撒蹄狂奔!&&&&&&& 与此同时,唐山地区昌黎县虹桥公社马铁庄大队的李会成亲眼看见:邻居家的二百多只鸽子突然倾巢而出,飞入房顶上空,盘旋着,冲撞着,久久不肯下落!&&&&&&& 显然,在唐山地震前,许多人都接收到了大自然的警告信号。但是这些信号具有“不唯一性”——天气闷热也会使鸡犬不宁,连日多雨也会使井水突涨,人们也正是用最寻常的经验解释了那些“异常”。知识使人类变得敏锐和坚强,知识也使人类变得聋盲和脆弱。197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的《地震情报通报》中,刊印了一张幽默照片——一只闭眼张口、惊恐惨叫的黑猩猩,照片上方写着:“为什么我能预报地震,而地震学家们不能?”
惨一场电影让千余师生成亡魂&&&&&&& 1976年的暑假,唐山矿冶学院(现在的河北理工大学)暑假比平常放得晚。因为在7月27日学校放电影《决裂》,所有学生都打算看完这部革命题材的电影后,第二天才回家过暑假。然而,一场浩劫让这些学生的亡灵永远留在了校园。1261名师生死于那场灾难,一夜之间,让当年唐山三所高校中规模最大的矿冶学院损失了三分之一的精英。&“如果不看电影,就不会死这么多人”&&&&&&& “当时我和大哥埋在里面,一时出不来,接着就听到外面很多人的呼喊声。我还纳闷,怎么都出去了?后来才知道呼喊声都是从废墟底下传出来的,所有人都被埋了。”&&&&&&& &亲身经历30年前那场大地震时,刘贯一才17岁,其父母都在河北理工大学任教。当时作为教职工子弟的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地震之后,唐山人见面第一句问候语就是:“你家碍着谁没?”刘贯一说:“这其实就是问对方家里有没有亲人去世,这种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一家人能完好无损的几乎不存在。”骨折4天后才发现
&&&&&&&&&如果那年能够按正常时间放暑假,也许学校就不会死那么多学生。刘贯一记得很清楚,那年暑假比平时来得晚,由于7月27日的晚上学校要放电影,全校的师生都留下来,准备在28日下午才离开学校过暑假,没想到灾难不期而至。 &&&&&&& &27日的晚上,刘贯一和几个朋友没看完电影就回家睡觉了。“那天天气出奇的热,我很久都没睡着,翻来覆去直到很晚才迷迷糊糊睡过去。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屋子里就颠簸起来,摇晃得厉害。我当时住在学校职工宿舍楼的三楼。在剧烈的颠簸中,我看到外面有很强很亮的光,后来才知道是地光,虽然当时是凌晨3点多,但在地光的照射下,我能很清晰地看到外面的楼房,似乎都在摇晃之中。” &&&&&&& 刘贯一和大哥住在一起,两人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中。所幸的是,两人住的房屋是老式木结构的,加上屋子里一些衣柜等家具的支撑,让两人有了生存空间。刘贯一笑着说:“当时我和大哥埋在里面,一时出不来,接着就听到外面很多人的呼喊声。我还纳闷,怎么都出去了,就我哥俩被埋?后来才知道,并不是那样,呼喊声都是从废墟底下传出来的,所有人都被埋了。” &&&&&&& 由于压在身上的东西不是很重,刘贯一和大哥很快从废墟中爬了出来。“当时我的右手肿了,可我都顾不得了,赶紧从废墟之中扒救还活着的被困者。”据刘贯一回忆,当时自己的右手腕实际已经骨折了,但直到4天之后,自己上北京向家人报平安信的时候才被发现。上京报信一路绿灯&&&&&&& 上北京报信的那段经历,刘贯一还记忆犹新,学校有个车库,有一辆大轿车虽然车顶扁了,车窗也没了,但还能开。当时学校里的伤员多,大轿车就成了把伤员送往北京的救命车。7月31日,我随着车子上北京向家里人报平安信,一路上车子畅通无阻,没有油的时候,进一个加油站就给加,也不用给钱。进到北京城,也是一路绿灯,交警看到也不拦。车子的那个形状,所有人都知道是从灾区唐山来的。也正是这个原因,车子并没有中途停下放我下车,而是一路开到了积水潭医院,当我帮着把伤员送进医院的时候,我的右手很疼,一名热心的医生问我怎么回事,后来帮我一看,才知道右手腕骨折了。(信息时报)
精神病好了 正常人疯了
&&&&&&&&&巨大的死亡、无边的废墟,仅仅几秒钟,每一个清醒着的唐山人都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当正常人精神几乎崩溃的时候,唐山精神病医院的病人似乎却正常了。&&&&&&& 李忠志是唐山精神病医院的一名药剂师,地震的时候他睡在药房里。地震震落了药房的天花板,也抖落了各种药瓶,玻璃渣子撒落一地。“人在恐惧中顾不了那么多了,我随手扯出一块布围着光光的上身,就爬出废墟。出来后,医院空旷的院子里只有我一个人,四周死一般的寂静,我甚至能听到划破的手滴血的声音。医院的东面‘贼亮贼亮’的,远处开滦煤矿600米深的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大井架也倒了,煤矿可是说过它能防原子弹的呀。”&&&&&&& &爬出废墟,李忠志发现一个女精神病人和他打了个招呼后就无影无踪了。这个女病人时疯时癫的,这会儿她跑到哪儿去了呢?后来,在重新登记精神病人的时候,李忠志又见到了她,这时才知道她跑回了家,把她父母从废墟中扒了出来。&&&&&&& 而其他幸存的精神病患者,地震后的头三天,显得出人意料的沉默、听话。没有了铁栏杆,没有了约束带,他们居然还能平静安然地并排坐着,他们仿佛一夜之间痊愈了。&&&&&&& &在那三天里,唐山的部分健全人却反而精神失常了。人们把那些目光呆滞、语无伦次的亲属送到精神病院的废墟上来。这些遭受过强烈刺激的可怜的人,嘴里念叨着惨死的亲人的姓名,浑身颤抖不已,有人两耳塞泥,有人总想往电线杆上撞。&&&&&&& &地震过后,人的表现竟是如此的不同。(广州日报)
派兵十万唐山救灾
&&&&&&&&&日的解放军《简报》载:“参加救灾部队共计10万人,包括北京军区、沈阳军区、空军、海军、铁道兵、工程兵等部队。截至8月10日,共救出群众12245人……”&&&&&&& &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吴德是唐山人,曾担任唐山市委书记,他听说地震的消息后抱头痛哭:“唐山没了,唐山不存在了,100多万人啊。”&&&&&&& 上午10点,北京军区副参谋长李民率领先头人员,在唐山机场着陆。11时,河北省委、省军区先头人员到达。12时,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萧先进、副政委万海峰和河北省委书记刘子厚、马力,省军区司令员马辉、煤炭部部长萧寒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唐山。&&&&&&& &14时,三架飞机从沈阳载来了沈阳军区指挥机关人员和辽宁省医疗队。16时,5架飞机分别从大同等地运来了矿山救护队。7月28日中午,除唐山驻军之外,第一支进入唐山的部队,河北省军区驻滦县某团和北京军区坦克某师步兵团一营,赶到了唐山市。震后一天,某摩托化部队先头团开进唐山……在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支援下,唐山打响防疫灭病的攻坚战,创造“大灾之后无大疫”奇迹。(南方都市报)
七岁小姑娘 心系毛主席&&&&&&& 30年前的那天凌晨,在中国唐山市地壳下12公里深处,长期聚集的能量骤然爆发,相当于数百枚原子弹在城市底部爆炸,一场人类历史上惨烈的灾难降临了,唐山在转瞬间成为废墟。震后的一组统计数字为:丧生者242769人,15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妻子失去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4204个10岁以下的孩子没有了双亲。自日之后,24万亡灵有了一个共同的祭日。每年这时,唐山举城皆哀。回忆起这个惊魂瞬间,亲历者感到的已不仅仅是痛苦。
&&&&&&& 何慕贤 72岁 唐山机械车辆厂退休职工 “那天蚊子特别多,翻来覆去睡不着,不知什么时候感觉地上下‘噔噔’跳了三下。”何慕贤惊醒了,她看见窗外闪过一道红色的光,接着又是蓝色的光,“我以为是打雷下雨,没想到是地震。”何慕贤的老伴冲出窗子跳到屋外。&&&&&&& &等何慕贤明白过来,房子已经塌了,她被埋住了,小女儿在她的两腿之间夹着,儿子在侧旁躺着。“我想,天塌了啊,地陷了!我活到42岁,钱没少挣,还没吃没喝啥呢,就这样死了,太亏了。”小女儿那年7岁,挣扎着喊:“天安门塌了吗?毛主席被砸了吗?”
&&&&&&& 张庆洲 47岁 唐山作家 当时在外地的张庆洲赶回唐山,“街道一下子变窄了,尸横遍野啊”,张庆洲不敢相信这是他离开了才两天的家乡,“家没了,家乡没了,大姐没了……”张庆洲说,从此他的眼泪好像再也流不干。他永远忘不掉沿着枕木进入唐山城的一幕:“我看见了5具尸体,上面一个歪歪扭扭的字条。”平时喜欢收集素材,张庆洲很好奇,仔细看了那张字条:“叔叔阿姨,我受伤了,我走了,请把我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埋葬吧。”这一幕,扎了根,长在了张庆洲的脑海里,怎么也拿不掉。&&&&&&& 好多男女光着身子在大街上站着,我一下子懵了。
&&&&&&& &王世雄 69岁 曾在唐山电厂工作 那阵王世雄在唐山电厂上白班,“我爱人11点出去上夜班。我在公园里看人家下棋,然后喝点小酒就睡着了,地震的时候啥也不知道。”酒醒过来的时候,王世雄模模糊糊地看到家里什么都倒了,想开灯电也断了,外面有人喊,他就一边夹一个孩子冲出去了。过了十几分钟王世雄爱人回来。&&&&&&& “我骑车出去一看,外面房子基本上倒了,到市里一看,更是被吓着了,全平了。”&唐山那时候有两个大万人坑,说是万人,其实有十几万人。黑夜突然行动,推车一推到大坑,一层人一层石灰,怕第二年春天发病疫。&&& &&& &&&&&&& 金景海 55岁 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委主任 “如果不是那几天肠胃出了问题,我可能随母亲、妹妹同时死去了。”&&&&&&& 日凌晨3时38分,金在唐山市人民医院门诊接受了一位护士的药物注射,他在两分钟之后走出了工字楼,又两分钟后,他已距离家门很近了,“突然,我摔倒在了地上,想爬却爬不起来,大地好像没有了吸引力。”&&&&&&& “我看到了一道光,紫色的光”,多少年后,金景海都要强调,“那道光,不是蓝色的。”金景海在裂开的马路中跌跌撞撞回到家:家没了,妈妈和妹妹死了。“打击太大了,我当时就傻了。”他连续三天不能闭眼,不停地哭,“后来,一个大哥递给我一瓶酒说,喝了忘掉吧。”从此以后,金景海每日必饮酒,否则痛苦难安。(南方都市报)
囚犯都没跑 大喊要救人&&&&&&&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一连串清脆的枪响刺破了28”凌晨的死寂和沉闷,枪声来自唐山市看守所地震废墟的上空。几个刚从废墟里钻出来的头上流着血的武警战士和管教干警,一挺朝天射击的机枪。枪声,发出的是严厉的警告!这里原本是一个戒备森严的看守所,突然间拉着电网的高墙和铁笼般的监房倒塌了。&&&&&&& “站住!谁也不许动!”灾难没有让武警战士在这非常时刻放弃职守,虽然只穿着裤衩和背心,但他们紧握手中的钢枪,像一尊尊不屈的雕塑。&&&&&&& 回忆起30年前的那个凌晨,当年担任看守所外围警戒任务的武警中队一班长赵增廉,至今还心有余悸。&老赵的后怕是有道理的,地震过后就连市政府也被埋在废墟之中,不仅建筑物和生命遭受了灭顶之灾,而且原有的社会秩序也随之荡然无存。如果犯人集体越狱,凭着当时的状况根本无法阻止。&&&&&&& 余震不断,果然犯人们逐渐骚动起来。&&&&&&& 这时,有犯人站了出来高声喊道:“管教,我们要去救人。”武警和管教似乎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余地。“好!救人!但如果有人想趁机逃跑,就地正法!”一个手臂上全是血的警察使劲地向空中举了举冲锋枪。&犯人被编成了三个抢险组,这是一个在武装警备监视下的特殊抢险队伍。黑暗中,囚犯们很快投入抢险战斗。满手是血,满脸是汗,囚犯们小心翼翼地抱出那些被砸伤的孩子,背出那些吓呆了的老人。每当扒出遇难者的尸体,囚犯们都忍不住发出轻轻的叹息,甚至有人还会伤心落泪。&&&&&&& &强奸犯王某以前是医生,他自告奋勇站了出来,指挥众人抢救伤员,这个断肢的怎么接,那个断腿的如何绑;有个犯人被砸坏了膀胱,被尿憋得死去活来,惨叫声不断划破夜空,格外凄厉。因为必须有管子才能导尿,可四周一片废墟,到哪儿去找管子啊,眼看无计可施,一个犯人二话没说就凑了上去,用嘴帮他吸出尿和血……&&&&&&& &这里不再有警察和犯人的区别,只有死人和活人、救人的人和需要救助的人。&&&&&&& 地震带给人们的无疑是毁灭,可是那些犯人却获得了新生,当他们奋不顾身抢救别人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据说,后来有不少犯人改了自己的生日—&#日。(燕赵都市报)
急只穿内裤到北京向党中央报灾情
&&&&&&& 唐山大地震之后,在交通、通讯基本都中断的情形下,只穿着一条内裤的李玉林从唐山这座孤城4个小时赶到了北京中南海,第一个向中央反映了唐山的灾情,使全国性的救援行动在震后6个小时就得以迅速进行。然而,李玉林却没有顾得上回家抢救自己的亲人,后来他得知,他的14位亲人在这场世纪灾难中遇难。作为长子,李玉林的兄弟们有三四年不能原谅他的举动。30年过去了,这个救了无数唐山人的汉子每每回想起来就辗转难眠:“我对得起天地良心,但对不起14个亲人。”
&&&&&&& 唐山地震那年,42岁的李玉林是开滦唐山矿工会副主席、党委委员。28日凌晨3点多,从梦中惊醒的李玉林首先看见了红色的地光,然后变白了,绿色的窗帘都被映白了。接着是地声,过后又是海潮声,那是整个唐山倒塌的声音。&&&&&&& 李玉林家的房子所幸没有倒,踹开房门一看,楼梯断了,外面什么都没有了,他的第一反应是:“矿井下好几千人不知道怎么样了?”&&&&&&& 光脚只穿了条三角裤的李玉林拔腿就往矿上跑。冲到矿上,看见井架都成了麻花,再看市委大楼,也不见了。李玉林冒出了一个念头:只有部队才能应付眼前的局面,而能调动部队的只有党中央。&李玉林转身就往回跑,恰巧矿上那辆红色的救护车这时开了过来,车上是崔志亮等3人。凌晨4点多,这辆救护车上了去中南海的路。&&&&&&& 李玉林在部队当过驾驶员,他分析,地震后越是结实的钢筋水泥桥损毁越严重,因此最可靠的路线是走木头桥。正是李玉林的这个正确判断,使他们走上了当时能够出唐山的唯一道路。&&&&&&& &早上8点多一点,李玉林他们到了国务院接待站。工作人员给只着内裤的李玉林穿上衣服,准备向中央领导汇报。&&&&&&& &在中南海等着他们的是几位副总理。李玉林一行刚走入紫光阁,几位副总理就小跑着迎了上来,跑在最前面的纪登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一把抱住李玉林,李玉林当即哭了:“唐山平了,100多万人都压着……”&&&&&&& 他们到来之前,中央没有关于唐山地震的任何具体情报,李玉林他们为全国对唐山的救灾工作抢出了整整一个白天的时间。&&&&&&& &陈锡联问李玉林,能不能画一张唐山市草图,标出当时还可以进唐山的路口。李玉林迅速地画了一张地图,除了各个道路出入口,还大致标明了各机关、厂矿。在李玉林的建议下,解放军、全国各大煤矿救护队和各个省市医疗队立刻紧急奔赴唐山,中央救灾会议边进行边落实了这些具体措施。&&&&&&& &临走的时候,中央领导坚持把他们送出大门,要他们转达唐山人民要坚强起来,“这句话像昨天说的”。&&&&&&& &报完信从北京回来,李玉林才知道,他家里有14人在地震中遇难,作为长子,他的兄弟们有三四年不能原谅他先去报信而没有抢救亲人的举动。30年过去了,李玉林每每回想起亲人就辗转难眠:“我对得起天地良心,但对不起14个亲人。”&&&&&&& 李玉林的英勇行为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后来作的近千场报告,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现在,李玉林的3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基本不用他再操心。种花养鸟之外,李玉林花了5年时间写了一本回忆录,书上当然有当年飞车北京的壮举,但在回忆录里这只是一小部分,70多年的经历有太多东西要翻阅了。
小伙传话救了40万人&&&&&&& &唐山大地震前夕,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组组长汪成民也高度关注着华北震情的发展。当时,以汪成民为代表的国家地震局一批年轻同志坚持认为唐山、滦县一带会有大震,但他们的意见始终得不到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汪成民做了一次“越轨”行为,也正是这次“越轨”行为使距唐山市仅115公里的河北省青龙县躲过了这场大祸。&&&&&&& 日,全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唐山召开,那个会有三百多人参加,会上并没有关于震情的议题,而是向先进的观测点学习,互相介绍经验。汪成民16日晚上才从北京赶到会场,要求在大会上做震情发言。当时主持会议的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没同意,让他在晚间座谈时说,但强调不能代表地震局,并通知开会的人晚上可以去听,也可以不去听。&&&&&&& 汪成民于是利用17日、18日晚间座谈时间,通报了华北震情的发展。汪成民的谈话例行了当时的惯例,谈国际形势,谈国内形势,谈政治,谈最高指示,到了最后,他才讲了京津唐渤张地区集中出现了异常现象,认为&#日到8月5日,唐山、滦县一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 &青龙县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当时还是一个22岁的毛头小伙,听到汪成民的预测通报后,认为很重要,就将汪的讲话记录在了笔记本上。他没有想到,20年后,他的笔记本成为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在联合国总部的会议厅展出。&&&&&&& 会后,王春青火速赶回县里,将汪的讲话告诉了县里的领导。县领导冉广岐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真的地震了,对群众交代不了!”他当即拍板,7月25日,青龙县向县三级干部800多人作了震情报告,要求必须在26日之前将震情通知到每一个人。&&&&&&& 经过动员,青龙县进入了临震状态,学校全部搬到了操场上课,商店也搬到了防震棚里售货,机关单位改在了防震棚办公,县里的有线广播反复介绍着防震知识。&&&&&&& &由于提前有准备,在大地震中,虽然青龙县有180000间建筑物被毁坏,完全倒塌的超过7000多间,但全县近40万人,在大地震中仅一人死亡,且死于心脏病突发。而唐山则有24万余人死亡,即便相邻的迁安、迁西两地,人员伤亡也极为严重。
孤儿早婚寻依靠 家庭重组急匆匆
&&&&&&& 那一天,似乎整个世界变了,乱石,砖瓦,倒在路边的尸体,看不到几个活人,幸存者们下意识地朝有人声的地方靠去。无论孤儿,还是为人父母者,所有人都需要依靠。为找寻一个家,孤儿李宝霞早早地结婚了,失去了配偶的李枝金和戴秀兰也迅速举行了婚礼。而许多和他们情况相似的幸存者们,如今,他们好吗?
■ 找家的孤儿早婚为了有个依靠&&&&&&& 唐山地震,留下了4204个孤儿。他们如何重建内心,以摆脱地震所带来的永久孤独?学者王子平等人所做的一项研究中,1000多名孤儿中,早恋孤儿占42.1%,而早婚者占已婚孤儿中的24.4%。
&&&&&&& 现在,李宝霞已经很少在梦里梦见父母了。“还是在孤儿院的时候,常梦见。”那时候,李宝霞总会梦见母亲那张脸,蜡黄的。然后是父亲的鼻子和嘴,上面都是血。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李宝霞成为孤儿,被送往邢台育红院。1981年,初中毕业的李宝霞被送回唐山,在冶金矿山机械厂的一个车间上班。20岁时嫁给了比她大3岁的田福利。“我们的同学中,大多都是21岁左右结婚的。”李宝霞说,“我们的想法都是,提前有个家,也好有个依靠。”但婚后的生活并不像她想的一样。&&&&&&& &婚后她和公婆住在一起,怀孕时,李宝霞行动不便,还要去托儿所接公婆家的孩子,或者要辅导他们功课;饿了,没人帮她做碗饭吃。有一次,李宝霞在公公婆婆的床底下发现一箱已经烂掉的橘子,她难过了很久。她知道他们把单位发的橘子藏在床底下,为的是不给她看到。李宝霞后来生了个女儿,和丈夫搬了出去住,她觉得,公公婆婆重男轻女。女儿田甜6周岁时,李宝霞想让她早点读小学。但她中午无法照顾孩子吃饭,下午又不能及时来接田甜,便又向已经退休的公公婆婆提出了照管的请求。公公婆婆没答应。&&&&&&& &李宝霞从此之后对公婆再也不称爸妈了。她决定自己来解决。每天早上6:30,李宝霞起床,做好中午饭,放在暖气上。中午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她用半小时花费在从单位到家的路上。回到家后,用10分钟和女儿吃完饭,然后再睡一刻钟,并提醒田甜到时叫醒她。下午5:30下班之后,6:00到家做饭,吃完饭就8:00了,李宝霞就上床睡觉了。“妈妈总跟我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没有父母,你只能靠自己。”现在田甜说。&&&&&&& 李宝霞说,孤儿都是这样的,有了困难也从来不向同学、老师求助,自己很好强,不愿意求人。“我们的同学中80%的人都是这样。”(新京报)
■ 重组的家庭废墟上的婚礼不容易&&&&&&& &地震一瞬间造成大量家庭解体,也必然带来震后唐山重组家庭的集中。根据学者徐金奎等人的1184份有效问卷显示,80.1%震后重组家庭在结合时间上绝大多数集中在一年之内;30.7%的人则是在半年内匆忙地组建家庭。
&&&&&&& 李枝金今年72岁了,他精力充沛,面色红润,他说,“我赶上了这一辈子最好的时光。”他觉得人生没有什么缺憾了。大儿子吕薛义的闺女今年大学毕业,小儿子也给他添了一个胖孙子,一家8口和和美美。&&&&&&& 30年前唐山地震,当他从贵州工地赶回家时,整个家都夷为平地,妻子和3个孩子全都埋在地下,他甚至连家人的尸体都没看到。5个月后,同样是在地震中失去丈夫的戴秀兰经人介绍认识了他,一个星期后,她带着17岁的儿子吕薛义嫁给了他,一年后,李枝金和戴秀兰的儿子全顺出生了。&&&&&&& 李枝金很快就重新适应了一家之主的角色,继子似乎很听话。吕薛义当上蜂窝煤厂厂长时,李枝金交代他说,“千万不要干违法乱纪的事。”父子之间的交流,往往是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通常都很正式,过于严肃。父亲神态威严,儿子俯首帖耳,有点双方刻意维持的痕迹。对父子感情,吕薛义表述得有些牵强,他说:“毕竟,不是亲生的,有些话还是不好说的。”&&&&&&& 这几乎是所有重组家庭面临的困境:如何沟通,并从心底认可,而真正成为一家人。据有关方面统计,到1986年年底,震后重组家庭共有8000余户,重组后又解体的有2300户左右,占重组家庭总数的29%。李枝金家庭、父子之间,算是最和睦的例子了。(南方都市报)
废墟上创造奇迹 建起最坚固城市&
&&&&&&& 唐山前后经历了四次变化:震前的老城,震后“窝棚城”,再后来的“简易城”,恢复重建的新城。现在的唐山是全国最坚固的城市,她的抗震度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相比。&&&&&&& &今年7月一个晴朗的午后,58岁的徐国牛在家门口晒太阳,从口袋里摸索出纸和烟丝裹起土烟,裹好便点燃吧嗒吧嗒抽起来。 “我的眼睛看不见东西已经22年了。”他记忆中的唐山,还是22年前遍地是工地的情形。他看不到,如今的唐山,已经出现了10层以上的大厦,新式的高楼相邻而立,锃亮的宝马奔驰各种名车随处可见。■ 窝棚城市路边搭“窝棚” 骤然回到原始时代
&&&&&&& “唐山前后经历了四座城市。”河北省建设厅办公室主任程才实说,他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担任唐山市建委办公室副主任。他所说的四座城市,一座是地震前的老城市,一座是地震后的“窝棚城市”,一座是再后来出现的“简易城市”,一座是恢复重建的新城市。&&&&&&& 地震对唐山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一本《瞬间与十年》的书中这么描述:“路北区唯有凤凰山顶的凉亭茕茕孑立,俯视着遍布全城的断壁残垣,昔日楼房林立的新市区除个别建筑物尚未倒塌外,基本上都已趴架落地;路南区基本倒平,院墙散落,放眼望去,唯见遍地瓦砾。”&&&&&&& 在这样的废墟上,人们搭起了“窝棚”,用木棒、竹竿、席子、油毡、塑料布等等材料在路边、公园、空地支起防震棚,“人们骤然回到了‘构木为巢’的原始时代”, 程才实说。■ 简易城市砖头压油毡 简易房冬冷夏热&&&&&&&& 1976年入冬前,“窝棚城市”消失了,市民们住进了简易房。&&&&&&& &“砖垒个一米这么高,上面架起木板,房顶也都是木制的,再铺一层油毡。”47岁的市民鲁万北说,这就是简易房,他和妹妹在这样的简易房里住了3年多。“一间简易房12平米,吃饭睡觉都在那里面。”商店、学校、工厂也都搭了简易房,“登上凤凰山,俯首看唐山,遍地简易房,砖头压油毡”就是那时候唐山的写照。程才实介绍,当时市区的简易房一共有42万间。&&&&&&& &临时的简易房居住却并不方便,鲁万北说:“房顶太薄,冬天冷,夏天又热。”徐国牛也有同感,“冬天太冷,房顶都结冰了,夏天不敢进屋啊,就在外面待着,歇凉快了才进去睡觉。”那时候没有暖气,冬天烧煤取暖,中毒、着火是经常的。简易城市存在了10年,一直到1986年市区有98%的居民搬进了新房。&人们就是居住在简易房里,开始了唐山的重建。■ 新城建设原地重建 农村包围城市
&&&&&&&&&唐山的重建曾经有两种争论,原地重建和易地重建。程才实说,易地重建,可以避开市区地下的断裂带,可以解放出原路南区及京山线所压的数亿吨煤炭,可以节省清理废墟需要的费用。可是如果这样,“唐山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整体的城市就消失了,而这个唐山市是有百年历史为世界所知的工业城市,曾生产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和第一袋水泥。”经过种种考虑,人们选择了原地重建。&&&&&&& 日,3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技术人员参与制订的《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了国务院的批准。&#年下半年大规模的重建开始了。”程才实说,“唐山重建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当时,整个市区被废墟所覆盖,而且到处都是简易房,市区建设无从下手。”于是建设者先在郊区没有废墟的地方建设了一些小区,然后进行“搬迁倒面”,把住在市区简易房的居民迁出去,“才能在失去家园的地方重建家园。”就这样,唐山重建大军一边清理废墟,一边拆除简易房,一边建设新房,进行了将近10年。&&&&&&& 新华道西头的赵庄便是最早动工、最早有人搬入的小区之一。徐国牛和鲁万北都是住在赵庄小区。徐国牛住的房子是被称为“板楼”的“内浇外挂”式楼房,“外面这个墙体都是一块一块接上去的。这样快啊。这个墙板在工厂里做好拿过来,两边建起塔吊,一块一块往上接。里面再搭起模板浇灌水泥,几天就能起一层楼。抗震也能保证,8级以下的大地震不倒。”&& &&&&&&& 唐山地震后的重建也是从在郊外建设这样的“内浇外挂”式住宅楼以及新华道这样的主干道向外延伸开始的。到处都在施工 晚上听见振动器响
&&&&&&& 搬到赵庄以后,鲁万北每天都沿着新华道上下班。“每天骑车去上班,看到的都是工地、废墟和简易房。那时候,到处都在施工,干得热火朝天,白天黑夜地接着干,晚上睡觉也能听见振动器的声音。”&&&&&&& 根据《唐山市志》记载,最多的时候一共有11万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个援建单位的工人在唐山施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施工现场投入的大塔吊200多台,载重车辆2500多辆。&&&&&&& 今天,依然能看出当年快速建设的痕迹,每一栋楼都是方方正正的“火柴盒”,小区与小区之间也显得千篇一律。可是当年,这些问题都被忽略了。程才实说“这是历史的人做的历史的事,他们时刻想着让居民尽早迁入新居。”百货大楼盼了两年 市民围着看&&&&&&& 日开业的百货大楼是新华道上较早完工的大楼,鲁万北说:“百货大楼建了两年,期盼的感觉也有两年,上下班来回总看看好了没有。”&&&&&&& “百货大楼1979年就开始筹备了,由于包括钢材等物资短缺,建这个楼进行得比较艰难,断断续续盖了两三年的时间。”百货大楼董事长谢仁义说:“这个大楼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使用面积7000多平方米,唐山建市以来最大的商业楼,标志着唐山商业恢复建设的开始。”&&&&&&& “百货大楼开业当天,唐山很多市民很早就到外面等着。开业开始的那几天,不得已分批进入。其实当时里面商品都是计划内的,也不多,但已经觉得挺了不起了。”谢仁义说。鲁万北也去参观了一下百货大楼,“我特地去看看,其实也就是三层,但就觉得挺壮观了。”&&&&&&& &百货大楼开业之后,新华道两边其他的楼房也渐渐完工了。十年建一城 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程才实认为唐山重建分为三个大的阶段:1978年初至1979年7月,搞试点找路子;1979年下半年至1984年底,大规模建设;1985年之后,完成扫尾工程。到1986年,唐山建成面积达101.38平方公里,建设抗震性能较好的3至8层住宅楼5972栋及部分平房,建筑面积达121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9.3平方米。&&&&&&& 日,1万多名唐山各界人士聚集在纪念碑广场举行唐山抗震10周年纪念大会,程才实说:“正式宣告唐山重建基本结束。&#年11月,唐山市政府因为震后重建工作而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 今日唐山有点现代城市的感觉了&&&&&&& &鲁万北说,近几年,“新华道变堵了,刚建时觉得挺宽的,现在怎么觉得这么窄呢?路上车子太多了,有一次我坐车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被堵了半个多钟头。”&&&&&&& “唐山有点现代城市的感觉了”,鲁万北说,就这五六年,新华道两旁增加了很多门面房,唐山变得繁华了。“苏宁电器、国美什么的都有了,买大件东西就不用都到百货大楼了。”去年,鲁万北家就在苏宁电器买了一个微波炉。唐山开始繁华的同时房价也跟着涨起来了,前几年还是每平方米1000多元,现在已经接近4000元了。鲁万北说:”儿子快到成家的年龄了,我们就愁着这房子没钱买了。” (南方都市报)
险 本报评论员父亲埋废墟下12小时
&&&&&&& 30年前的那个漫长的黑夜,对于唐山人来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恶梦。对于本报首席评论员张京徽来说同样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梦魇,他的父亲亲历了那个漫长的黑夜,被埋在废墟下12小时,甚至听到旁边几个女人喉咙里卡了几下咽气的声音。昨日,张京徽的父亲、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任俊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30年前的那个黑夜,讲述了他对生命全新的认识。
瞬间三人被活埋&&&&&&& 记者:你是湖北人,大地震发生时为什么会在唐山呢?&&&&&&& 任俊华:那一年,我32岁,还在湖北空军某部服役,因为工作上的需要,日我出差到了唐山,那时的唐山虽然算不上繁华,但是也是一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城市。&&&&&&& 记者:地震的当天晚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任俊华:那天晚上,我住在唐山市中心的新华旅社,旅社是一幢四层楼高的老式建筑。我住的一楼那间房里一共住了4名旅客,因为大家相互间都不认识,11点左右,就上床睡觉了。大约到了夜里三点钟左右,一阵强烈的摇晃伴随着巨大的“咔咔”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一瞬间,屋顶一整个的塌了下来,担在了我床边的断墙上,就这样,在我床的上方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空间,我和被甩过来的两名旅客在这个空间里活了下来。几秒钟的时间过后,一切都平静了下来,但是,在片刻的宁静之后,各种撕心裂肺的惨叫声由各个方向传来。&&&&&&& 记者:你当时心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任俊华:活下去,想方设法地活下去!震感消失后,我们的周围变得一片漆黑,和我在一起的两个同伴开始绝望起来,嘴里不停的念着:“我还有老婆孩子,不能就这么死了。”我当时比较冷静,就告诉他们,我是解放军,你们放心,毛主席和解放军一定知道了这里的情况,一定会来救我们的,我们一定能活着出去。
听到女人咽气声&&&&&&& 记者:当时你们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都干了些什么?&&&&&&& 任俊华:我们当时感觉口渴得非常厉害,在黑暗中摸到了地上不知从哪来的几个桃子和一支牙膏,我们三个人就把桃子分着吃了,当时感觉还是很渴,于是,就有一个同伴提议把牙膏也吃了。我当时想,万一我们一时半会不能出去,那么这牙膏还可以用来在饿得不行的时候救命用。于是就劝阻了大家吃牙膏。&&&&&&& 大地震过后,还不断地发生着余震,为了能让我们三人所在的这个空间更安全,我们开始摸索一些碎砖块来支撑塌下来的屋顶,大家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相互鼓励协作,相互支持对方的生命信念。当时,我们还能听到旁边几个女人的叫声,但是叫了一会后,就听到她们喉咙里卡了几下,咽了气。
对生命尊重珍视&&&&&&& &记者:你们被埋了多长时间?最后是怎么出来的?&&&&&&& 任俊华:地震的时候是大约夜里三点钟,我们是到了第二天的下午三点才被救了出来,一共被埋了12个小时。说起我们被救,还有几分传奇色彩。和我一起被埋的两人中,有一个人是唐山周边县上的人,他的同事在他在新华旅社住下后就出城回家了,到了半路,地震就发生了,那个同事立刻又赶回来新华旅社,发现我们三人还活着。他找了把小锤挖开了一个洞,救出了我们。&&&&&&& 记者:经历过此次劫难,给你留下了什么?&&&&&&& 任俊华:让我全新的认识了生命的意义,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我心里现在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本报记者 施律
家里人三天三夜没合眼&&&&&&& &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张京徽只有两岁,年幼的他还不知道什么是地震,什么是死亡,他只依稀记得好久没有见过爸爸了,看着全家人哭红的眼睛,他也只有跟着悲泣。&&&&&&& 在焦急和惶惶中,除了年幼不懂事的张京徽睡觉之外,家里其他人没有一人合过眼睛,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大门,希望那个熟悉的身影能突然站在门口。&&&&&&& &31日,地震发生三天后,全家已经陷入了彻底的绝望,可太阳刚刚出来,一个手缠绷带、满身是伤的男子站在了屋外,一位眼尖的邻居大喊起来:“京徽,你爸爸!你爸爸回来了!”&全家人像发了疯似的冲上去,紧紧拥抱在一起。邻居把不大的四合院围得满满当当,争相询问京徽爸爸这段残酷的经历。&&&&&&& &随后几天,不时有余震发生,北京也时有震感,害怕之下,全家搬到湖北宜昌躲避。刚到宜昌时,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京徽爸爸就不由自主的颤抖,有时候甚至会跳起来,后在家人悉心照料之下心理阴影才逐渐散去。两个月以后,京徽爸爸身体康复,全家人又搬回北京。本报记者 施律&实习记者 张翔
祭 请设地震公祭日唐山人需要哭墙&
&&&&&&& 唐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唐山人民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豪迈精神,以及今天唐山所创造的种种经济奇迹令世人称赞;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则是,英雄也是血肉之躯,也有情感寄托。30年了,唐山在经济起飞的同时,普通人向遇难亲人、朋友寄托哀思的情感也愈发强烈,经历了苦难的无数家庭和个人需要寻找一个心灵慰藉的港湾。于是,有关公祭的话题不可避免地闯入人们的视野。网民热议7·28公祭&&&&&&&& 28”到来了,有关如何纪念这段历史的讨论,却早已在网上热热闹闹地开张。&&&&&&& 在百度“唐山吧”里,就有不少这样的帖子,28我们该组织一些什么样的活动?”这些帖子发出之后引来了无数跟帖。&&&&&&& 一位网名“yozone”的朋友发帖说:“我目前的想法是,最好组织大家在27号晚上在广场露营,一起迎接28日的朝阳,也是迎接我们新唐山的明天。”&&&&&&& 另一位网民则呼吁说:“为什么不能把7月28日定为唐山的哀悼日呢?”他在帖子中动情地写道:&#日是唐山值得哀悼的日子,有多少人在这一天哭泣啊,有多少人忘不了这一天啊,为什么我们不在这一天为地震死去的人们哀悼呢?”甚至有网民直截了当地提出,“应该将7月28日设为唐山大地震遇难同胞公祭日。”&&&&&&& 网络上的意见代表了不少唐山市民的想法,民间有关设立唐山大地震遇难同胞公祭日的呼声越来越多,已经有当地的政协委员以提案的方式向上反映民情。&&&&&&& 在公祭流行的今天,唐山大城震这样一个世界灾害史上罕见的历史事件,30年后没有一个公祭日,对于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24万亡灵和他们的家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秉性率直的唐山人大胆地提出了公祭设想。一位网名“旁观扼腕”的人呼吁说:“不要什么搭台,也不要什么唱戏,切忌哗众取宠。设立一个唐山大地震哀悼日,只为缅怀故人、悼念亡灵、告慰逝者。” 万堆祭火映照现实&&&&&&& 在日本广岛,有一堵原子弹爆炸死难者纪念墙。&&&&&&& 在耶路撒冷,有一座象征犹太人苦难历史的哭墙。&&&&&&& 不止一人想到了,唐山需要一堵墙,哭墙或纪念墙。 &&&&&&& 然而,就在唐山的网民在为设立公祭日而呼吁时,有关唐山大地震的另一条消息也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一家当地民营企业于2002年出资兴建的,刻有4000多个大地震遇难者姓名的大地震纪念墙由于至今手续不全,被唐山市规划局视为非法建筑,正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这则新闻再次不经意间触碰到了唐山人30年来一直萦绕在心间的一段隐痛。“这家公司收费刻遇难者名字的做法是否妥当暂且不议,大地震纪念墙在运作中会引来那么多关注,在人们的争议声中还是有数千亲属把遇难者的名字刻到纪念墙上,它恰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过去我们没有为这些遇难者亲属提供一个完整和集中的公祭场所。对很多找不到亲人遗迹的幸存者来说,太需要一个这样的缅怀场所和时间了。”唐山市政府一位退休领导告诉记者。&&&&&&& 这位老人介绍说,在唐山修建抗震纪念碑时,曾经有人提议在广场上辟出一块地方建立祭祀性建筑,让人们有一个寄托哀思的地方。这个提议遭到了否决,理由是,建立纪念碑和纪念馆,出发点是为了充分展示人类和自然抗争,加入祭祀场所与整个广场建筑的气氛不和谐。地震墙虽然存在争议,但它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迎合了一些群众的心理需求。&&&&&&& 一位选择在纪念墙刻上逝去亲人名字的唐山市民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只知道亲人已经遇难,至于遗体被掩埋在哪里,却成为谜团和他心中永远的遗憾。后来他找遍了几个大的集中掩埋场,也没有打听出一鳞半爪的消息。听说现在的纪念墙这一带当时掩埋的遇难者最多,便决定选择这里作为寄托哀思的场所。&&&&&&& 震后30年还没有公祭日和公祭场所的唐山,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 唐山市民会为你描述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撼人场景:每逢清明或是28”期间,各家各户都会在街头巷尾烧纸钱,整座城市的街头巷尾会有万堆祭火。这些零散的祭祀活动不仅会造成安全隐患,谁看了都会心情沉重。
发现个体生命价值
&&&&&&& “百万唐山人有同一个祭日,却没有一个祭奠的地方”,一位唐山老人慨叹道。&&&&&&& 其实,在形形色色的意见当中,公祭的形式和场所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网上公祭、心灵的告慰都是很好的祭奠形式,问题在于,有这样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公祭日的设立,会彰显在新唐山城市建设中对民俗和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在地震墙事件的讨论当中,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有人建议地震纪念墙应该由政府牵头来建,参照巴黎公社墙等模式,义务将所有遇难者名字全部刻在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上;有人建议在市郊另辟园地,建立大型主题公园和祭祀场所,真正把它当作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来做。&&&&&&& 而另一方面,民间有关公祭的呼声仍在高涨。&&&&&&& “过去我们一直宣传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说唐山人民从废墟上站起来重建家园的豪情等等,唐山大地震成了集体的苦难和集体的记忆,对个体的苦难和家庭的苦难提及少,然而对经历这场劫难的人来说,身边个体生命的消逝才承载着他们永久而真切的哀思。今天我们重提公祭,也是发现家庭的苦难和尊重个体生命价值。”
您登陆后才可以点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开大卡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