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v五路闪光灯晶体管收音机电路图集图

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4.5V,R1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4.5V,R1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求:(1)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2)正常工作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由电路图可知,电路中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的电压.(1)①电流表量程是0~0.6A,当电路电流为0.6A时,电阻R1两端电压U1=IR1=0.6A×5Ω=3V,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U-U1=4.5V-3V=1.5V<3V,可以保证电压表安全,此时电路电流最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滑最小=U滑I=1.5V0.6A2.5Ω;②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电压表最大示数3V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U-U滑′=4.5V-3V=1.5V,此时电路电流I′=U滑′I′=1.5V5Ω=0.3A<0.6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滑′=U滑′I′=3V0.3A=10Ω;因此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2.5Ω≤R滑≤10Ω;答: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2.5Ω≤R2≤10Ω.(2)电源电压一定,电路电流越大,电路总功率越大,电路最大电流是0.6A,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是P最大=UI最大=4.5V×0.6A=2.7W;答:正常工作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是2.7W.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4.5V,R1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主要考查你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V;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是Ω;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是A。
单位使用:使用欧姆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I的单位是A,U的单位是V,R的单位是Ω。解析“欧姆定律”: &&&&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和核心内容,是贯穿整个电学的主线,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要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1)欧姆定律中的关于成正比、成反比的结论是有条件的。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条件就是对于同一个电阻,也就是说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条件就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2)注意顺序,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有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同样也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2.要知道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单位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可变形为U=IR和R=,但这三个式子是有区别的。(1),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它反映了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这个外部原因和导体本身的电阻这个内部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2)U=IR,当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它的电阻成正比。不能说成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的大小由电源决定,跟I、R无关,此式在计算比值时成立,不存在任何物理意义。(3),此公式也是一个量变式,不存在任何物理意义。不能误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公式中的I、U、R都要用国际单位,即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符号A;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符号V;电阻的单位为欧姆,符号Ω,且有。 3.要明白定律的适用范围 (1)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液体导电,对于气体、半导体导电一般不适用。(2)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电路中只接有电阻器、电热器、白炽灯等用电器的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路、日光灯电路等,则不能直接应用。
4.要理解欧姆定律的注意事项(1)物理量的同一性。叙述欧姆定律时,在两个 “跟”字后面都强调了“这段导体”四个字,它是指对电路中同一导体或同一电路而言。所以在运用欧姆定律等进行计算时,必须注意同一性,即I、R、U必须是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中的物理量。在表示I、U、R 时,注意脚标的一一对应。(2)物理量的同时性。由于电路的连接方式发生改变,开关的断开或闭合,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都可能使电路中总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引起电路中电流和各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注意在同一时刻、同一过程中的电压、电阻与电流的相互对应,不可将前后过程的I、R、U随意混用。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公式可进行有关计算。解题的方法是:(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看清电路的组成(串联还是并联);(2)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并在电路图上标明;(3)针对电路特点依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4)列式解答。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尺。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则电阻R2的阻值为____Ω。
解析:闭合开关s,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 R1与R2中的电流之和,即;电流表A2测R2中的电流I2,则,电源电压,则=15Ω
如何判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1.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各元件的作用例如:开关在电路中并不仅仅是起控制电路通断的作用,有时开关的断开和闭合会引起短路,或改变整个电路的连接方式,进而引起电路中电表示数发生变化。2.认清滑动变阻器的连入阻值例如:如果在与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的导线上接有电压表,如图所示,则此变阻器的连人阻值就是它的最大阻值,并不随滑片P的滑动而改变。 3.弄清电路图中电表测量的物理量在分析电路前,必须通过观察弄清各电表分别测量哪部分电路的电流或电压,若发现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上,则该电压表的示数是不变的。 4.分析电路的总电阻怎样变化和总电流的变化情况。 5.最后综合得出电路中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暗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暗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亮
解析:题中L、R1、R2三元件是串联关系,R2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L 变暗,其两端电压变小,电压表测除灯L以外的用电器的电压,电源总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所以选C项。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表的示数变化范围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把变化问题变成不变问题,把问题简单化。根据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情况,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应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有关计算。
例1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
解析:把滑片在A点和B点时的电路图分别画出来,如图乙、丙所示,应用欧姆定律要注意I、U、R的同一性和同时性。滑片在A端时, 0.3A;滑片在B端时 =0.1A。
答案:0.3~0.1A欧姆定律知识梳理: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现象:&&&& 导线不通过用电器而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称为短路,要是电源被短路,会把电源烧坏。还有一种短路,那就是用电器被短路。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显然电源未被短路。灯泡L1的两端由一根导线直接连接。导线是由电阻率极小的材料制成的,在这个电路中,相对于用电器的电阻来说,导线上的电阻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图中与L1并联的这段导线通过灯泡L2接在电源上,这段导线中就有一定的电流,我们对这段导线应用欧姆定律,导线两端的电压U=IR,由于R→0,说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0,那么与之并联的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U→0,在L1上应用欧姆定律知,通过L1 的电流,可见,电流几乎全部通过这段导线,而没有电流通过L1,因此L1不会亮,这种情况我们称为灯泡L1被短路。&&&& 如果我们在与L1并联的导线中串联一只电流表,由于电流表的电阻也是很小的,情形与上述相同,那么电流表中虽然有电流,电流表有读数,但不是L1中的电流,电路变成了电流表与L2串联,电流表的读数表示通过L2的电流,L1被短路了。例:在家庭电路中,连接电灯电线的绝缘皮被磨破后可能发生短路,如果发生短路,则会造成(&& ) A.电灯两端电压增大 B.通过电灯的电流减小 C.电路中保险丝熔断 D.电灯被烧坏
解析由于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电阻非常小,由 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将非常大,所以保险儿丝将熔断。
注意防雷:1.雷电现象及破坏作用&&&&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根据,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压非常高,放电时会产生很大的电流,雷电通过人体、树木、建筑物时,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我们应注意防雷。避雷针就可以起到防雷的作用。2.& 避雷针&&&& 避雷针是金属做的,放在建筑物的高处,当电荷传至避雷针尖上时极易沿着金属线流入大地。这一电流通道可使云层和建筑物间的正、负电荷中和,使云层放出的电荷完全通过避雷针流人大地而不会损坏建筑物。电功率的计算公式:1. 定义式:P=W/t2. 常用公式:P=W/t=UIt/t=UI,即P=UI并、串联电路的总功率:1.并联电路的总功率因为P1=I1U,P2=I2U P=IU=(I1+I2)U=I1U+I2U,所以P=P1+P2 即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并联电路电功率的分配:因为P1=I1U,P2=I2U,所以又因为,所以即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2.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因为P1=I1U,P2=I2U P=IU=(I1+I2)U=I1U+I2U,所以P=P1+P2 即串联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电器的电功率之和。串联电路电功率的分配:因为P1=I1U,P2=I2U 所以又因为,所以灯泡铭牌问题 & “铭牌问题”是电功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热点问题,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读懂用电器的“铭牌”。如图:灯泡上的铭牌。“PZ”是“普通照明灯泡”中 “普”和“照”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灯泡的型号。另外可知:U额=220V,P额=25W。例:甲、乙两灯泡分别标有“220V 40W”和 “110V 40W”字样,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220V电路中,比较两灯的亮度,则(& ) A.甲灯亮B.乙灯亮 C.一样亮D.无法判断
解析:灯的亮度决定于灯的实际功率,串联时电流相同,根据P=I2R,电阻大的实际功率大,灯更亮一些。根据有。,R乙=,所以,甲灯更亮一些。
公式法计算电功率:1. &&&& 这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此公式适用于各种用电器和电路。2. P=UI&&&& 这是电功率的决定式,即电功率是由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积来决定的。此公式适用于所有电路,它是“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的理论依据。该公式表明,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等于实际电压与实际电流的乘积。常常借助于用电器的铭牌用此公式来计算用电器的额定电流,进而计算用电器的电阻;当然这个公式的最大用处还是用来计算各类用电器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或电路的总功率。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4.5V,R1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37277713424903268320186225186212正在验证您的用户状态...
热点查询:
问题>>行测问题解答详情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1=5欧,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A,20欧’’,电源电压为4.5V并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求①为保护电表,则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为多少? ②当滑动变阻器R2为8欧式,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没有解决您的疑问?请
近期热点问题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京佳邦立教育有限公司(河南利华高等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E-mail:wangxiao@jingjia.org当前位置: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 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是3V ,则
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 V B.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 .5VC.向右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变小D.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变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期中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主要考查你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1.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灯座、小灯泡、电压表。 2.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3.实验步骤:(1)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将电压表并联在灯L1两端,测出Ll两端电压U1。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电压表量程应首选“0~3V”。 (3)合上开关后,将电压表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4)用电压表分别测出L2两端电压U2、电路总电压U总,记下电压表示数,并填入表中。
4. 结论:串联电路中U总=U1+U2用去表法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 由于电流表、电压表这些测量仪表的加入,使电路的分析成为学习的难点。初学时可先将这些测量仪表用等效法去掉,分清电路的基本构造后,再把电表添在原处,弄清电表所测物理量。&&& 去表法主要用于分析含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复杂的串、并联电路。例1:在图示的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B.C.D.解析:先用“去表法”(将电流表看成导线,电压表看成断路)简化电路,可看出此电路为两个电阻串联的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电流处相等。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电阻两端的电 压,测电路的总电压,故有,两个电流表分别测电路中两点的电流,是相等的,有。
发现相似题
与“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211877052669622891294574360516数字电平转换电路高电平2.5转换成4.5V,无电压时电路输出0V,选取什么器件,该怎么连接电路_百度知道
数字电平转换电路高电平2.5转换成4.5V,无电压时电路输出0V,选取什么器件,该怎么连接电路
对频率响应无要求,只要能转换就行了,越简单越好
提问者采纳
0000005秒(0,对于74HCT125来说.5μS),输入2V以上即视为高电平(工作电源电压5V)。而且即使你有频率方面的要求,而输出高电平却接近电源电压(5V),它的速度也足够了,其响应延迟时间最多不超过0用缓冲器74HCT125就可以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三极管集电极输出后接一个反相器就可以实现了一个三极管加一个反相器就可以实现了.5V的电压,注意需要调整集电极上的电阻,已获得4。2.5V接三极管基极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明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4.5V(保持不变)
探究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按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变阻器调到最大值,闭合开关.
(2)小明通过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请你分析下面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实验时选择的是Ω电阻.
探究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
(2)断开开关,再分别改接10Ω、15Ω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中,小明把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移动,为了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1.5V,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填“左”或“右”)移动;变阻器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小明在此实验过程中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3)小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重新设计了电路,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3V,得到了与表二相同的数据,也完成了实验探究.小华与小明的电路相比不同之处是.
提 示 请您或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移动手机注册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短路电路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