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考研了,求英语大神f2全网通来帮写几篇文章,100分一篇……愿意的留个QQ,多谢多谢,大概四五篇的样子…

在物理系读书的感受如何?
按投票排序
127 个回答
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物理系的人总是有种骨子里透出来的自傲(面对其它专业的学生,数学系除外)。这种自傲可以让男生无视自己没有妹子(找不到妹子)的事实。2
在物理系读书,可以享受被学霸虐的快感,比如我中学时一直在智商上虐别人,到大一就被一堆真学霸虐了。在物理上被虐也就罢了,回到宿舍打魔兽也被虐T . T3
自己有nerd属性的话,可以在班里遇到很多更nerd的人。比如我本科某同学在学院大厅里走着走着,忽然想起一个问题,然后从上衣口袋里熟练的掏出一根粉笔,在柱子上算了起来……此君现在中科院,好久没联系了,也许出国深造去了。
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例子是某好友,和上例中的nerd一个宿舍的(物以类聚),在毕业散伙饭上喝醉了,然后我的前上铺(和他是好基友)问他一个问题,他醉醺醺的用手指当笔算,算了很久很久……所以物理系的醉鬼是最好打发的。4
物理系的人讨论任何问题都很认真,比如我们宿舍看某武侠枪战片,某女侠利用不断的前空翻来躲避敌军的枪林弹雨,于是我们就辩论起来前空翻和直接跑中弹的概率问题。辩的不亦乐乎(好吧,其实我输了,但是我嘴硬……)。类似的辩论很多。5
sheldon性格的人真的有,除了喜欢女性外(但是不去追,因为浪费时间),其他方面和sheldon差不多。6
四年下来,真喜欢物理的和叶公好龙的就分出来了。有个nerd为了专心写本科毕业论文(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可能比很多硕士论文还要强),愣是不考研(不想保本校的研究生,想去XXX所,那个所特别难考),弄完毕设之后,和考研失败的同学一起复读考研……然后又没考上(挂的英语还是政治不太清楚)……于是又复读一年。他年龄也不小,家里托关系给他找了某国企的工作,给他压力很大(另外估计也对他不找女朋友不满)。他顶着压力继续考。某次跟我聊天时说,如果不行的话,那在物院图书馆做个图书馆管理员也好,只要能继续做物理。他喜欢的方向是理论物理,只要一只笔和一堆纸就可以了。他不太擅长考试,但很喜欢啃英文文献(大二时就啃量子场论),后来他终于考上了那个所。他在人人网上发了一个状态:「人家研究生毕业时,我才读研,人家博士毕业时,我才刚研究生毕业。人家毕业后在社会混了几年,我才刚博士毕业,人家事业如日中天时,我才刚进社会。人家干啥总是比我快,由此可以知道,当他们死的时候,我的事业正好如日中天。」好吧,在物理系读书,认识了这批人,也值了。……………………………………………………………………………………PS:1我说的情况并不是各大学物理系的普遍情况,只是我的所见所闻。而且即使在我所在的班里,非nerd还是很多的,比如我。但是nerd确实存在,我相信在北大清华更多。2 针对最后一条,很多知友指出,同龄人死的时候,nerd也活不久了。注意,此君什么都比人家慢,因此死的也慢。3 做基础学科是很严酷的,不仅竞争残酷,而且最后一辈子下来感觉做的东西都没太大意义,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个定律的。最后的nerd的经历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严酷性,只有乐观到变态的人,才坚持下来了。其他人比如我,已经退出。
有天坐电梯,不小心按了2楼和1楼两个按钮,电梯里只有我一个人。中途有个老师进来,看了下按钮那,说,你有两个态啊。
大家都说得挺多的, 好多都提到了数学系和物理系的区别, 大部分我都挺赞同的. 可是有关物理系的一些其他感受, 我的感觉和大部分答案都不一样. 我的关注点和大家不太一样, 大概不关注考研和转行这样的事情, 而更偏学术一点. 所以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另外我也想把现在的这些看法记录下来, 看看过几年后再回过头看是什么感觉. 有关课程压力, 进入大学的第一门物理课是普通物理的力学和狭义相对论. 对于我来说这门课既不算容易也不算困难, 很平淡地学完了. 第二学期想挑战一下自己, 就修了量子力学, 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 之后花在学校的专业课上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课程给我总体的感觉是, 极少有老师能把物理专业课教得很好, 越是艰深的课越是如此. 他们的课给我的感觉是: 如果我之前没有提前学过绝逼是听不懂的, 但我如果之前学过的话又没有听课的必要了. 所以从大二开始我就没有去上过课, 只是去考试了... (很庆幸物理专业课都不用点名或者签到. ) 有人说"大学"的意思就是说"大家自己学". 至于作业, 也经常有不会写的. 不过我很少为此烦恼. 因为我感觉大部分不会写的原因是由于题目出得不好或是根本没什么意思.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抄同学的作业混过去... 当然我不是说在物理系读书就不需要听课或者不需要老师, 只是说遇到一个好的老师需要运气. 我虽然不去上课, 但和老师的交流还是很频繁, 经常去找老师答疑或者讨论问题. 可能我觉得这样效率更高一点. 有关物理. 我觉得很多物理工作者对物理的看法是: "你们小时候觉得物理就是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掌握世界背后运行的规律什么的. 太naive了! 那是科普! 真正的物理是繁杂的公式, 艰深的理论! 智商不够还是趁早转行. ""物理是很高大上的! 你连张量范畴和群上同调都不懂, 还好意思说自己是物理学家?" 我个人很反感这个看法. 我觉得物理是简单的. 哪怕是很繁琐的计算背后想法都是简单的. 物理有些地方确实涉及很抽象的数学, 但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是必须的. (最近比较火的一个做AdS/CFT做不下去给自己打脸的文章: . 人们之所以做这些东西, 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吃饭. 只有开了新坑, 才有新人往里面跳, 才能有经费拿. ) 我之所以会这样想和我所接触到的人有关. 因为在清华, 所以经常可以接触到杨振宁爷爷. 如果你读过杨爷爷的文章, 就会发现他的文章非常清晰好读, 容易懂. 在清华的高研, 接触到的都是杨爷爷的学生: 张首晟, 翟荟... 平时一起讨论问题的也是这些大老板的博士生和博士后. 这些人都很犀利, 而且我个人以为他们对物理的taste都比较正, 简单的问题从来不会弄复杂(高中竞赛水平的电像法就可以发Science: ), 做报告时自己不是真的搞懂的话绝对不可能蒙混过关. 我很庆幸能这么早就和这些senior的人接触, 他们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有关物理系. 我周围的人和我的感觉是, 现在物理系一个很不好的氛围是跨学科交流太少. 某种程度上说, 各种自然科学的实质都是数学建模. 在各个领域, 最杰出的工作往往是对自然现象或是数学结构最简单而又深刻的观察. 化学, 生物, 计算机, 经济学... 这些领域中的很多想法对于物理的研究都具有启发性. 每次有人去Stanford这些学校交换或者做暑期项目时, 回来以后都会感慨在国外的一些物理系, 跨学科交流就做得比较好, 不同领域的人交流非常频繁. 不知道为什么在中国各个领域的人都老死不相往来. 张首晟每年都会在清华高研主持主题为"科学与创新"的报告, 找一些本科生向他介绍比如密码学, 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各种他感兴趣的话题. 老张要求他的博士生七成时间搞好物理, 三成时间去拓宽视野, 了解各个领域最有意思的内容, 这是很有道理的. 有关物理系的学生. 我觉得绝大部分物理系的学生都有一种误区, 像Sheldon一样的误区, 认为读物理就应该是nerd. 很多人批评做科研的人就只会"死读书", 其实这种批评并没有错. 我觉得数学家大概可以"闷身发大财", 但物理学家就很难. 有志于物理科研的人, 应该多认识senior的人, 建立自己的学术圈. 这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 这是个信息时代, 谁掌握的信息多, 谁就抢占了制高点. 接触到的大牛多, 交换到好的idea多, 自然更容易产生新的idea. (当然自己首先要是大牛. )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有人甚至说"诺贝尔奖是有血统的". 其次, 大牛们的经验意味着更少的弯路和更多的机会. 当年杨振宁介绍张首晟去UCSB. 正是因为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了恰当的地点, 后来在那里老张搞出了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 再次, 功利地说, 美国是一个人情社会. "你牛是因为一个大牛说你比较牛. " 当年老张评tenure的时候Anderson写信反对, 最后是Laughlin力挺, 老张才拿到了tenure... 大家说的所谓"成功学", 其实在什么领域都是适用的. 除此之外, 有人还指出现在物理系的学生很容易纠结于形式体系和计算, 缺乏对基本问题的思考, 说白了就是"不够民科". 我就有这个问题. 非平衡态统计力学教材的第一页写下了Boltzmann输运方程, 大部分人的关注点是如何解Boltzmann方程, 而不是为什么是Boltzmann方程. 一个所谓非平衡态统计力学的专家, 往往实际上只是Boltzmann方程专家. 确实需要Boltzmann方程专家. 但如果物理系培养的全是这样的人, 很难真正做出新的物理来. 物理学中有大量最基本的问题人们还没有完全弄明白, 教科书往往总是回避这些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 应当对这些问题保持警惕. 有关大牛. 刚进入物理系的时候确实感觉牛人比较多, 有学的多的, 有做题多的... 有高三就把Srednicki的QFT看完的大牛, 也有学分绩98, 专业课从来不低于99的大牛. 对于这些人, 一直觉得难以望其项背, 大概永远是无法超越了. 不过正如上面所说, 接触到的人多了, 渐渐觉得没有赶上这些人的必要. 问这些人一些基本问题, 得到的答案经常是"不知道". 不说这样最终会不会成功, 自己不一定要走同样的路. "反正, 爬山只要一条路. "
感谢邀请。我回头想了想,真的没什么特别的。我觉得很多学科,大家无非就是研究两样东西:规律和方法。物理也不例外。但是大家总会觉得物理系的人跟其他系的有那么一点点不同。大概是物理系怪胎(没有贬义)比例是比较多一点,那我们就来说说这些怪胎吧。其实,说物理系有一些特别的人,不如说是特别之人选择了物理。这些特别的人,有的就是大家眼里的大神,他们的性格,跟一部分所谓的被大家鄙视的民科,其实没有多大区别。或许由于某些机缘和运气,进了一所好大学的物理系,有好的老师在前面引导,那他们的热忱,专注,甚至偏执疯狂,就让他们变成了大神。如果没有这样的机缘,没有人告诉他们正确的思考方式,科学精神,或许有一天就变成了民科。大家普遍说物理系的人更加自傲自负,也不如说是自傲自负的人选择了物理。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是被甄选的那些窥探世界本源的人,才会走上这条路。不过也有一些人,是进了物理系之后才变成了freak。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既相信自己学习的学科是崇高的,是在摘取天上的星星,但是他们又做得不那么出色,以致于不能继续做下去。这时候才发现,自己仰望了太久的天空,不知如何在地上行走。他们总是摔跤,被别人瞧不起,人家会说:你看那个人,当初不是还说要摘星星吗?现在星星没摘到,连路都不会走了。听起来很心酸。真的很心酸。这时候,他们既觉得自卑,因为他们的确忘了怎么走路了,星星也摘不了了,也仍然自负,愚蠢的人不懂摘星星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但他们知道那么一点点。所以这些人看起来,就显得既一无所成又认死理。其实我倒是建议,本科阶段学物理,不要把物理神圣化,其他很多学科何尝不是讲述了世界的真理?何尝不是需要思考?不需要把自己想得太苦逼,觉得自己做的就是世界上最难的,最接近truth的事情。其实大家都远远没有到探索真理的地步。那除此之外在物理系是什么感受呢?有一群人跟你一起傻傻地仰望星空,真的很幸福。
流量党小心有图。-----------------------------------------------------随便讲几点勾勒一下吧。1.他们是谁。在物理系可以遇到一大拨真心喜欢本专业的人(不喜欢的人根本不会选物理这种找不到工作的专业好嘛)。真心喜欢物理的人大多对知识性话题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不会把自己好奇心局限于一域。这一点让人非常愉快。所以其实会真正喜欢物理的人大多也对物理之外的抱有好奇心。参照费曼。
2.他们讨论的主要话题。有这么一个段子:初中时讨论宇宙起源时间起点空间本性,高中时一起质疑相对论量子物理,大学时讨论电动力学这道题怎么算,研究生时讨论下一顿饭吃什么。想一想说的还真是贴切。到本科生大家都讨论的是比较实际的学术问题了,比如这个重整化是怎么回事,那个变换有什么意义,那个方程怎么推导的。这个阶段脑洞乱开的物理生已经比较少了。3.他们上课的样子。
学渣根本抢不到靠前座位,只能看着学霸们在前面听的津津有味。偶尔会看到低年级的同学乱入,以少年班物理向的为主。记得大三上热统课上有五个大二少年班的来上,最后四个都得了90+。大三下时就开始向大二的小师弟请教一些量子场论的东西了。量子力学课上还遇到一个初中生模样的小同学看书看得津津有味!一般的少年班也只比我们小三岁好么,这家伙看起来比一般的少年班学生还要小三岁。4.期末考试时的他们。这个时候学霸学渣们都开始认真复习了。该看书的看书该刷题的刷题。讲个期末复习的故事。线性代数是小A大一时学的。不得不说这门课的老师教的很差,他是刚从美国回来的年轻老师,只知道自顾自地念书,所以小A一学期就只上了他头三次课,其余都敲掉了。然后他期中考试挂掉了,一直拖到期末考线代前四天才终于勉强能把作业完成。这必须严重伤害了一个以未来物理学家自居的本科生的自尊心啊(当然是在面对考试周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尊心被伤害了...)连线性代数都学不好以后还好意思在物理界混么。于是呢,名副其实的学渣也开始要决定拼个你死我活了。结果最后四天刷完了四本习题集,其中一本北大编的题集写得很好,于是他又刷了两遍。期末考试时就觉得怎么每一道题都这么眼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理系的学生们大多相信这个世界上的问题既可以用巧妙优雅的方法解决,又可以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当没时间优雅的时候大家就会选择粗暴一点。啊,对了,他期末线性代数得了满分,课程总评也拉到A+了。但是遇到一些思维太发散的老师我们复不复习还真的差不多。比如大一力学课有一个题目是:某学生站在三教二楼扔了一颗粉笔,正好砸在某力学老师头上,学生狡辩到,我不是故意的,这是科里奥利力偏移了粉笔的轨道才砸到你的。请问学生是不是在扯淡?并证明之。
呃,怎么说呢,真是有趣的问题!完全靠自己的知识储备去估算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第三教学楼的高度、学校的经纬度、空气阻力的影响,当然还有最关键的科里奥利力带来的轨道偏移量到底是多大啊。这就是古典物理开始的地方啊。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是和古代航海学有关的一个。你在港口看见一首帆船从地平线外缓缓驶入,然后你手上拿着船的建造图纸,请根据你能观测到的东西,想办法估算船的行驶速度和到港时间。 呃,怎么说呢,真是有趣的问题!我是欧洲中世纪的码头管理员么?5平时学习时的他们。他们有永远也看不完的专业书,永远也学不完的专业课。高数-线代-复变函数-概率论-计算方法-数理方程-群论-微分几何-....
力热光电-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计算物理-高等量子力学-高等统计力学-广义相对论-更高等量子力学,呃,不对,叫量子场论-... 放心,一辈子都学不完的。就算只看量子场论,还是,一辈子都学不完的。我导师就是给量子场论打补丁的,估计这辈子是打不完的。大家学到高年级的时候就会选择一个子方向,比如凝聚态,学到基础的量子场论和群论就不用再学更深了,不然就没时间做科研。6.空闲时的他们。某小A喜欢旅行和看书,于是他三分之一的空闲时间在旅行,三分之一的空闲时间在看闲书。和自然科学相关的闲书,比如比较喜欢的四本为什么喜欢旅行呢?
和喜欢物理的原因一样啊,因为怀抱着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好奇。7.临近毕业的他们。由于我校比较奇葩,王牌专业竟然是物理这种基础科学专业。于是偌大的物理学院就混入各类大神。读完本科后,大家都是爱干嘛干嘛去了。希望大家都心满意足地来,要离开物理界的话也心满意足的走。尽心而来,尽兴而去,未尝不是人生快事。和上面那位THU的知友说的类似,据我系统计,本校物理专业100个人里最终有90+都会转行。最近几年转CS,EE,金融的最多。比如和我一个省考来的同学就去S大读CS了,而我也转到EE了,或迟或早大多都会转行的。暂时就这么多吧,想到再补充。错别字见谅。
你会觉得:数学系:数学都是太复杂的无用的证明,你们自已去玩吧,我们只要能应用就行了经管系:连概率论都学不会,一群渣渣,抱着一本科普读物当圣经(经济学原理)大学是来混人际关系的吧,不过男女均衡真好啊工科各系:你们的大物……(做嘲笑状)我们高中就学会了哦,不久之后我们就会转系来和你们抢饭碗了洗干净脖子等着吧文科&美院:物理不学数学太渣不过妹子好多好羡慕……医学院:喔喔就是那个传说中超苦逼但是妹子巨多的系么物理系:噢噢噢我大物理系钻研宇宙之奥秘洞察量子之虚无真乃天下第一系啊哈哈哈哈……========================================实际情况:在物理系,你念的不是本科,而是高中!!!证据如下:1.你所学的课程里,数学物理计算机,生物化学文史哲,样样都不少;2.课程繁重程度也堪比高中,物理系在繁重程度上在所有学科里排前五妥妥的;3.距离做研究/应用的距离也堪比!!学完四大力学了吗?别想了研究还差得远呢。接下来我们把四大力学名字前面分别加上“高等”后再学一遍!4.成绩是重点而且比其他任何系都重要!!!因为你的知识根本不足以干点什么出来!!!(当然你要是学了其他专业的专业课就另算了)5.经过如高中般苦逼的高四高五高六高七之后,你将获得由物理系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呢,然后你就可以选专业了!工科经管等专业方向自不必说,甚至是数学系也可以选!!如果你十分厉害的话,选物理系也不是不可以哦~当然你可以直接去就业,拿着物理系高中毕业证去吧,说不定会有中学收留你当老师的……一些细节:这里的人的称呼一般是:姓+神,比如说赵四就叫赵神,当然也有名+神,具体看姓名里哪个字有代表性关于单身率:我们知道,高中的单身率一般是高于本科的,所以你懂得……关于憨厚的男生:高中平均开化程度较低这很正常关于学霸:看到学霸要行礼,称呼要用学霸or神!如果他还装弱不承认(尤其在考试后)such as”这次又没考好“,“肯定挂”那么就只有一句话可以说了:“祝你美梦成真!!!”经常出现的场景:B:“哦,A神”A:“hi,B学霸”B:“哦,A神又在嘲笑我了“A:”什么呀,像你这样的大学霸,我才是被嘲笑了“B:”我这样的人能被称为学霸?只有像A神这样能考九十九的才是真正的大学霸,以及,我是学渣谢谢”A:“学堂班大神你不要这样嘲笑我们,我才是学渣好不好,你这样嘲笑别人你是会遭天谴的你知道吗?”B:“我郑重申明:我不是学霸,我是学渣!你要是再说我是学霸……”C:"HI,B学霸“B:"……”
进物理系前,常用表情:进物理系后,常用表情:进物理系后,常用表情:
我在quora上最高票的一个答案:Q: How to date a physicist?A: Be a mathematician.
长文慎入。昨晚刷夜有点困的时候写的,有点悲观。大家将就着看。本人平时还是很乐观向上的。本人的叙述擅长开一个递归回朔,请做好准备。================================X迷迷糊糊从睡梦中醒来,摁开手机,用五秒钟的等待时间思考了一下Touch ID和人生的关系,以及自己为什么会在一个冻的要死的空调下醒来。答案当然不会是42。搜寻熟悉周围以后扫了下表,10点,看了下窗户外面,黑的,想起来好像是下午五点从实验室回到宿舍小睡了一会儿。刷了下邮件,只有例行的邮件列表提醒和几封垃圾邮件。还有一个漂亮学妹
的知乎邀请。“物理系是一种什么感觉”x觉得自己不是典型的物理系学生,或者以一种上帝视角而言,X是一个奇葩,或者geek。但是geek这个词已经被那些愚蠢的连常微分方程都不会解的战五渣占领了,他们用现成的软件--甚至不用手动编译--刷个rom,越狱,或者root--这帮子家伙甚至大部分不知道root权限对于unix意味着什么--他们称自己为geek,其伪发烧行径还包括但不限于买一个数倍价格经过包装ui的openwrt路由器来追求记客精神,或者在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又一步烂片中用一个高中生都会做的高频线圈侮辱全世界物理学家的智商并且拐骗无知妹子。对于这种只求骗妹子geek精神,x同学深深的表示,请带上我。X决定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想到妹子,x同学一阵郁闷。女神已经四个月不理自己了,并且未来四个月可能还会不理。前三个月x还经常给自己的兄弟求安慰,x问大神hdq同学,为什么y还是不理我,我都改了好不好,大神说覆水难收啊。x说我不信,hdq说,不信你妹,熵增容易熵减难你不懂?x说,哦,我明白了,没事。你忙。作为一个小本,x听说过很多大神的故事,身边也有几个在合肥某所技校的某个找不到工作学院被称为大神的同学,但是总觉得把别人当做大神而不是可以学习超越的对象是一种坐井观天的表现,但是x真的认为好基友hdq是大神。这主要是因为x打任何rts游戏都永远打不过hdq。且不论其大一在同一学期开学免修电磁(“我考的一般吧”,于是以100分扣了两分的成绩成为物院唯一一个免修电磁成功的),学期末在大二专业课电动力学的免修考试中拿a后果断放弃成绩的无耻学霸行为,或者帝国三排行全球一千的手速,或者高一刷完理力高二魔都物理竞赛理论第三省队被黑这种竞赛狗之间流传甚广的段子,单就最近选专业的时候的事情,x就觉得hdq才是真大神。那是一个淮南普通的夏夜,雾霾之外的冷月模模糊糊的,x咀嚼着啤酒花,问hdq,y还是不理我怎么办?hdq答,不知道。x说你给我想个办法啊,hdq说,我这有个办法,不知道你要不要做,x说你知道为了她我什么都愿意做,hdq说,那好,你去试着改写相对论吧,别笑,高中我就是这么想的,为了我初中女神。当时x就特别崇拜hdq,相比之下自己高中学物理竞赛主要是为了给女生讲题的历史真的弱爆了。专业选择当天,x还是在犹豫理论还是等体(注:高温等离子体,主要方向可控核聚变),女神y像往常一样姗姗来迟,坐在x身后不远。x发短信给女神,“少年,我们一起造太阳吧”。虽然这是在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下说出的非常尴尬的话,但是x觉得这一定是自己活了二十年说过的最浪漫的话。y似乎抬头看了x一眼,没回复。于是x以数学学渣的身份跪着选择了理论物理。后来从y的闺蜜处得知,y经过hdq和x的半年的灌输,差点选了等离子体。最后去了凝聚态。x不经感叹,果然易变女人心。说起数学学渣,其实数学不好的理由很多,归结下来无外乎,智商低下不读书,长得丑没有沈佳宜。虽然x的女神y就是一个数学门门95+的物院学霸女神,自从认识y以后,x的择偶标准就添加了一条,“必须可以手解常微分方程”,当然,会点python就更好了,而且很久以前y是答应过给x辅导数学的。但是对于女人这种非线性复杂的数学系统,x永远搞不清楚输入输出的关系,过去和未来的关系。话说回来,x数学差的理由和会写代码的理由处于同样一个原因,因为x字很乱。字很乱的理由就更多了,这就和x在一边吃着夜宵一边打着小说叙述逻辑就像粘在一起的蒸蛋是一个道理或者x的语速是普通人的三倍以及英语永远噘不清是一个道理。当然字很乱的后果有很多,其中包括给y寄的越洋明信片遭到物理学院1/4女生(也就是她们寝室)女生的耻笑,以及x从小到大每次考试主课加下来都有那么一二十分扣的莫名奇妙的。也包括初中因为侮辱老师眼睛所以和语文英语历史政治老师闹翻,其直接后果是到了高中在字终于可以被改卷老师读懂的情况下英语名列全班倒数第三,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一分别是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的儿子。当然xx并不想给你们抱怨他是一个偏才,因为x硬是可以在英语倒数第三的情况下总分全班第一,而且到了高二发生了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就是x惊恐的发现,语文老师的时候只要在交卷前五分钟把六个选择题答案重现翻看一遍,胡改一气,就可以保持一年的语文选择题全部正确,于是x在两年没有交过语文作业的情况下语文一直保持在至少全部十五、甚至奇葩的达到了理科班前二十。初中语文老师曾经对x下过一个论断,你高考一定会因为字烂而少几十分甚至上百分,这个论断不幸成真,x很给初中班主任面子的高考得了0分,以某省22万名的成绩来到了合肥某高校。当然在合肥某高校,保送从来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不过x就比较奇葩,是oi(信息学竞赛)走物理口保送的,当然比起来众多双省一,x的一把二等奖和鸟用没有的科技创新奖也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x还是很喜欢给别人炫耀这件事情,因为终于成功的给初中那个和自己过不去数年的班主任一个漂亮的回击,“劳资一个字不写照样上大学”(注:合肥某高校保送生面试只有笔试,oi竞赛以码农为主要部分)。可数学不好到了大学还是不好,其实数学不好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字烂,初中把几何的图画成了近乎黑色,把A抄成b,一会儿就算晕了,高中把长长的解析几何式子写的歪七扭八,大学其他还好,看看书水半晚上题也能混个八九十,线代和多变量微积分可糟了,公式写的一大,就乱七八糟。于是及格了事,只有一次例外,就是在高中居然认识了一个比自己字还乱的小姑娘(此处略去一万字)。说来说去,物理系奇葩还真挺多的,比如吧,以下的几个x的好基友,住x隔壁的yf同学,x和他的日常对话主要是,yf:“唉你知道不bj把lug的vpn服务器从M$的线路换到哪哪哪了”“哎lug的gitlab又挂了”“最近我折腾nginx的反向代理折腾好久”,“哎我准备在科大云上折腾个os x server”,“homebrew 居然有二进制包发行了”。包括丫前天到今天已经编译了整整三天openwrt了。x和yf同学每次出去吃饭都是一人一台MacBook打开,开始愉快的写代码。或者另一朵奇葩d同学:“你知道不,我最近又约了安大一女孩,学音乐的,特别有feel”“我老家那同学好像把我当男朋友了,现在天天给我寄吃的”,我问他,你把那同学怎么了,“出去玩嘛,就td了,居然是c”当然又过了一个月d同学表示爱上了老同学要和身边十数个女孩断绝联系。x表示压力很大。还有两个高中同学,在苯丙酮尿症大学就读物理学专业,其一l同学,特点在于比x更加独特的对女生的口味,“我只要学工科的,但是前几个月谈了个信电的,分手了”“为什么?”“因为我后来了解到她是被调剂进去的”。当然此君和我喝醉了以后比较有特点,“你又喝多了”“没有”“来,背麦克斯韦方程组”“E的散度,E的散度。。。”还有一个同学,刚刚以留级的方式转入天体物理方向,此君追一个高考“语文考砸了,还好上七百了”的同学已经持续了至少三年,上次和他聊,他要和女生“建立一年缓冲期”。此君自从转入天体物理以后“每次去超市我都看一下奶粉价格,以后不一定买的起啊”当然还有另一个x同学,我们无妨称之为x1,x1就更奇葩了“我最近开始做低温等离子体了,我看了几篇论文有个不错的idea”“我最近开始做低温绝缘体了,我看了几篇论文有个不错的idea”“我最近开始做光伏了,我看了几篇论文有个不错的idea”“我最近爱上了一个学姐,我遇到她以后三分钟就给她表白了,但是有个小姑娘约我去黄山”“我找到了初恋的感觉,学姐一边呆着去”“我最近在忙着租房子”。“我和我妹子申了三个国创”同样的x表示压力很大。对了,还有y同学,“你不要对我好”“为什么”“不好”“为什么不好”“因为这样我会很骄纵”其实x也拉着小伙伴做国创,不过就更奇怪了,因为x想做两个项目,就找到了两拨人,分成了三个国创申请,全部是计院的导师,偏生x一个不长眼把项目申请在了物院低下,于是被本位主义了,有x名字的那个是唯一没有通过的。说到实验室,可就是一段故事了,x的学科成绩一直比较独特,一般分为两挡,60-65以及85-95。建议gpa和成绩是完全的非线性,x于是参加了很多比赛以及早早进入了实验室,第一个实验室是做高温等离子体计算的,老板刚从美利坚回来,百人,于是经过初步讨论决定x从事cuda开发,但是由于老板水土不服,包含GTX TITAN的服务器配置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可以用了,x和yf同学一块给服务器配置了openvz内核,于是x-windows挂了,于是老板作为GNU教成员坚持认为只有从源码安装的gentoo才是pure linux,x作为外貌协会异教徒果粉,坚持只有拥有好看自带桌面背景的fedora-gnome才是好用的linux,于是爆发了激烈的冲突,结果是拧不过大腿的x向gentoo屈服,但是上手gentoo简直不能忍,于是x就跳槽了。x跳槽了以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自由选择服务器发行版和kernel的老板,于是x和yf同学在服务器配置后两周内将服务器kernel和发行版更换了至少十五次,主要矛盾在于yf同学认为redhat稳定压倒一起,x认为redhat的gnome太老,只有有gnome3.8的fedora或者ubuntu才是好linux,鉴于x十分痛恨从源码安装这种事情。最后服务器就在拉锯战中不断重装重装。对了,忘了说了,x的新实验室是跟着做网络的老板做无人机也就是四轴的多机协同配合和远程数据链。但是作为emacs一生黑,x十分想在无人机上安装linux,这样就可以用vim了,老板作为x的操作系统老师,觉得rtos稳定压倒一切,鉴于大家穷,我们就放弃vxworks用ucos吧,x坚持认为没有nginx和django以及cuda加速的无人机不是好无人机,只有能用Tesla架构跑online的流体力学和运动模拟以及slam的四轴飞行器才是好飞机,于是最后决定用tegra k1+open source飞控的形式符合双方口味。说到物理引擎,x最近似乎一直在思路跑偏,先是开学用一个月去尝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飞控是否靠谱,然后又开始写流体力学模拟被Nvidia蛋疼的线程同步拍死在沙滩上,后来抛弃了自己写的的刚体运动引擎,用PhysX+OpenGL写了飞机的运动模拟,告诉老板自己是在搭建飞控的测试环境,后来直接换用Unity做飞行控制display了,x的小伙伴和老板都表示你这样一个星期换一次思路压力很大。呃,突然想起来x似乎是学理论物理的,而三天后就要考复变了,x居然花了整整一天去尝试在OS X里面编译一个ros的玩意。编译了3/4的ros的包的x表示,全世界在os x上成功编译这货的人绝对不超过一千个,因为当x终于忍痛割爱抛弃了os X万能主义开了个虚拟机后,整个安装过程持续了长达五分钟。作为一个奇葩,x表示压力很大,要考试了还没有预习,女神还不理我,代码还没写完。x表示压力很大,暑假交流去波士顿,房子还没有照,签证不知道能不能送到。看了新出了电影,x给平时一起看电影的几位同学发短信,几位妹子分别表示有男朋友/要考试/要陪舍友去看。x表示压力很大,寒假在北京gre时候,在中关村大风过后的天气指着满天繁星给y讲,这是巨蟹这是双子,在天上挨得很近,永远在一起,可刮风那天没有牵起你手,为你写脚本刷课,瞒着你买了周杰伦演唱会票让舍友让你去看,为你很多很多,都成了x一个人的自我安慰自我满足,后知后觉该好好生活。X表示压力很大,给同学写的网站本来上个月二十五号就应该交付,x硬是上个月25号才开始学django。x表示压力很大,16号要跟老板出差,代码还没有写。x表示压力很大,不想写代码、不想写作业、不想考试、不想去美国、想在家里养只哈士奇,抱着想看世界杯,不听话就吃狗肉。哦对了,突然想起来,x是学理论物理的,为什么会在实验室给raspberry做虚拟机镜像?========================真人真事,请勿转载。不想被人肉。
作为一个在 物理系摸爬滚打几年并准备研究生将继续呆在物理系奋战的妹子,我还是认认真真的答一下题主这个问题吧。1、男女比例不均衡,男多女少,物理系的男生普遍比较腼腆。2、女生大多比较朴素,大一大二不怎么爱打扮,大三会忽然发生质的变化,(我们班的情况,原因未知)。3、学习呈两极分化,学习好的不管量子力学,还是其他学科都会坐在最前面津津有味的听,然后问是否听懂,部分情况也会说,其实啥也没明白。学习不好的有很多是被调剂到物理系的,所以真真的一点学不下去,很痛苦的样子。4、老师比较负责,时常热情的提醒你上学期这门课程的挂科率。然后在考试前又会笑嘻嘻的告诉你其实试卷很简单。对考试作弊等情况深恶痛绝。(ps:妹子我考试的时候纸卷放歪了,就被某老师的狮子吼给吓得魂飞魄散。)5、物理学的课程没有外界很多人想的那么难,或者说一般考试都不会考的太过于困难,但是老师讲课内容难度很大,有时候班上几乎无人能听懂,但是考试只要认真复习就能过。至于为什么挂科率普遍较其他学院要高很多,妹子也不知道挂科的人有没有认复习过。还是挂科的人没有认真的复习过.......6、当告诉别人自己学物理的时候,总会被贴上很厉害的标签,实际上学物理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厉害的,大多时候也会对着书本上复杂的公式定律在风中凌乱。7、相较其他学院的妹子们,我们学院的妹子普遍不爱逛街,所以,大多时候没人陪我逛街,没人陪我逛街!!!!!8、夸夸物理学院的老师吧,物理学院有很多老师都特别专注于学术研究,只要一谈到他们研究的东西,一个个的都十分兴奋,能拉着你讲老半天。表面古板,实则非常和蔼,好相处,不世故。有时候会让你觉得是不是搞研究的都会相对单纯,他们的快乐往往不是建立在那些功利和物质上的。当然,物理学院很容易出男神老师,长得帅,态度严谨有学问。啧啧啧......9、物理学院的学生往往会被告知将来可能不太好就业,特别是我们这种学物理学的学生。但是对于当初是因为特别喜欢物理才来物理学院的学生来说,也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至于队伍里本身就没有兴趣的同学难免怨天尤人。10、读研率普遍很高,很高......11、物理系很容易出一些风格迥异的学生或者老师,大多比较固执,是真的很固执,不知道是不是学物理的人的特点。12、虽然有时候觉得学物理确实挺乏味的,但是还是会因为自己是物理学院的一个成员而感觉到很自豪、很满足啊。13、我爱物理系!!欧耶。&0&
作为国内某应用物理系(已改名为物理系,又改名为物理与天文系)毕业生,谈谈大学记忆中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片段1:大一有一门原子物理课,据说老师是杨福家的爱徒,第一天上课同学们都怀着敬仰的心情期待老师的出现。未几,教室走进一时髦女郎,记得发型是三十年代上海名媛的波浪卷,穿深蓝还是深紫色的皮毛大衣,走到讲台中央,把大衣一脱,露出里面的深V,说,上课。多年以后,我想吐槽生活大爆炸的是,也有物理学家外表是PENNY类型的。片段2:量子力学的老师永远穿着黑色布鞋和类似学工穿的蓝衣,最后一堂课用不确定原理证明了生物尺寸的数量级。我当时就没听懂,所以现在更不可能回忆起他是怎么证明的,只记得好像看变戏法一样,哔一下,就证明出来了。片段3:考数学物理方法的时候,某女生坐在我隔壁桌,我刚解答完第一题(记得一共4-5题),转首瞄了一眼,她已经在解答最后一题了。从学霸到学渣真是分分钟的事情。片段4:毕业前,丁肇中来我们学校找合适的学生参加他的AMS(阿尔法磁谱仪实验计划)项目,据说是去西部某个深矿井里面找暗物质,不知道现在找到了没有。片段5:我已经毕业10几年了,上个月同学聚会,了解到某同班同学至今尚未毕业,嗟乎。以后想到了再慢慢补充吧。
除了读了四年物理本科,也在数学系摸爬滚打近两年,虽然这两个都是理学系,却让我有截然不同的感觉。大学时候在系里读书最困难的就是每天都得面对15比1的男女比例(幸好我们班那仨姑娘都还不错)这个事实。大学时候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去蹭数学系的课,但是每次都是听两节就回来了,思路不太一样,而且姑娘普遍比较难看(看到不少人反对数学系姑娘难看这点,这个是分届分学校的。恰好我们那届的人比较难看)。大学时候喜欢跟同学争论问题,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一次一朋友失恋一周年,叫上我跟另外一好友去吃烤串。点了二斤白酒,喝着喝着就开始讨论物理问题,还争得面红耳赤。争到兴起,又要一斤。。大学时候喜欢鄙视链,最高的设为数学,其次是物理与文学,然后分别是社科类,经济学,工科(只要用到物理的就算)=商科。后来慢慢淡了,只要认真的人就值得尊敬,不论什么学科。大学时候喜欢同化不学物理的人,每次遇到旁听物理课的人都会过去攀谈,跟他们聊天,交到不少同好好友。但时间久了,也不大喜欢跟他们扯一些民科式讨论。不过我比较宽容,只要对方不是那种姿态特别高的,我还是会掰开揉碎给他们讲概念的。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冬天去麦记自习(盆地冬天只有麦记与星记有暖气能自习。),带着一本曾谨言的量子力学,对面一帅哥看到就凑过来聊天,开始就跟我说一些很宏大的理论物理科普,大约我解释了一些东西后他云山雾罩的似乎刷新了三观(其实人家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几乎那一个下午都在东扯西扯,长了很多见识。物理偶尔也能帮我交到新朋友。大学时候火了一部《The Big Bang Theory》,瞬间物理系成了香饽饽,搭讪的被搭讪的听我是物理系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耳朵君。。大学时候物理教授喜欢吹牛逼。有的吹他当年如何如何,有的上课讽刺中医,有的吹量子力学历史。这个是学校风气,导致我们系几乎没有培养出一个正八经做理论物理的踏实的人。(我毕业那年,从一环路东那边技校挖来了几乎整个弦论组,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老师有水平,牛逼也不怎么吹,实打实的。)记得512大地震的时候,我们上电磁学。摇了好几下,班里还没人动,老师依旧上课。后来有人喊了一句地震了,这个人学核工程的。于是在老师的指挥下,大家有次序的逃生,老师最后走的。后来出国读书,因为腐国传统,理论物理划到了数学系里面,我才觉得物理系是别有风味的。再也见不到为了一个概念见仁见智的讨论了,数学系的人上来给你一群不知所谓的概念,光解释概念就要很久,他们还不好好解释,反而怪罪别人不懂数学就不要乱讲。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学物理的人都是去请教问题,而且一般来说问题都是看不懂数学名词与符号,里面蕴含的物理我们其实很熟悉。数学系的教授偏凶,没有笑容,不懂规矩。更有甚者,说话很不客气,也不拿正眼瞧人,不仅不正眼瞧学生,也不正眼瞧同事,一副我很屌的表情。面对与做物理的人说的数学名词,有的人非得说这个是不对的,引起歧义的,还往往不屑讨论。一次seminar散会后咖啡屋非正式交流,一个做modular form的专家就很不屑我们那群做理论物理的人讨论问题,他就在旁边背对着我们冲咖啡很不屑我们交流,我们再三挽留他才勉强坐下来,还坐在主席的位子大侃数学,随后我们就散会了。。。不过这些人还是值得尊敬的,他们至少严肃的对待他们的学问。至于适不适合育人教书,他们没多少必要考虑,毕竟还是有很多脾气很好三观正常的人。
物理系男生寝室の日常。转自人人回到28楼···看到楼道里哼神 赤膊挥舞着皮带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追打肩哥 ···官配就是好啊,画面太美==================================================复习普物复习不下去了,水知乎正好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感觉终于有一个问题能让我献上我的处女答了。好开心。有很多牛人,各门功课都能让你感受得到智商这个设定满满的恶意,妹子好少等等。凡此种种,却有其实,但并非只有物理系才有吧。不过物理系还是有很多私货的。1.物理系男生关系出奇的好。初来物理系时,最深的印象就是满眼望去的汉子。与大紫金港铺天盖地满屏的身边带着一个妹子的汉子们不同的是,这边的男生旁边只有男生。从刚刚开学的军训期,汉子间浓浓的情谊就慢慢酝酿。可能是因为觉得妹子太少的原因,身边有很多人干脆就不跟妹子来往了。不过,不来往是跟系里的妹子,跟自家妹子还是要每天一次视频的(怒跪人生赢家o r z)。久而久之,自然男生间的感情就很好。恩,在物理系洗了一年的脑后,我觉得,倒不是女生少,主要是物理系的男生太赞了!(捂脸)2.课业压力大其实很多院系的课都是很难的,不过个人感觉物理系的课程难度更大一些。主要是因为,知识本身很难理解,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太强,使得课程体系内的每一个点都很重要,所以在一个学期间,课程压力是一以贯之的。不能像一些课程一样,考前刷PPT能收获奇特的效果。当然,学神、学霸是感受不到的;只有我这种发现离考试只有8天了,课本还有3章没看时才能感受到的...蓝过T T而且,物理知识很有意思,把概念、公式到运用到解题上本身就足够难;去理解概念、公式背后的东西,需要更多阅读、思考和时间。到现在,还是不能直视电跟磁之间的内在の联系,实在是想到就是心酸。3.有着非常独特的氛♂围我不知道是每个学校的物理系都是如此,还是只有我亲爱的物理系比较不同。在我生活的这地方,我生活中接触到的同系的人,很难用一个词去形容这里,形容他们,如果有,我想那个词也只能是多元。列举下我的男神女神们:有高中时期就自修完四大力学,对物理曾无限热爱,思考问题体系感超强的男神一;有竞赛金牌,却超级爱玩电子、编程,会拍摄会剪辑的男神二;有高中做OI进物理系打算走生物方向会3门语言的男神三;还有每天dota,三国杀,沉浸二次元不能自拔但却有着难以置信物理直觉的男神四;还有有一堆妹子,儒雅到爆的男神五;还有唱歌超赞,你怎么都不会觉得他这么萌居然会是学物理,天天文艺的男神六;好多好多。对,还有数学很好,但却逗到你实在想不到她居然可以严肃地做展示然后拿第一的女神,很多很多,每个人都那么不一样,有着那么不同的爱好、作息、思维方式,但是却愉快的生活在一起:DOTA,刷题,学渣哭瞎在厕所看学神虐学渣,学霸沉默话也不多看学神虐学渣。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系里的老师、辅导员都那么大气地鼓励你走自己的路。所以物理系的同学总是很难辨别,有被人认成社科的,有被人认成经管的,有被人认成电子的、土木的。但他们就都是物理系的。4.还有一个特点前面的几位大神都说了。好多人都不做物理了。对啊,就是大部分人都不做物理了..没有那么夸张,往常的数据大概留下来做物理的人在1/4到1/3之间。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物理的。但是物理学好了对很多专业都很有帮助,比如直接点的工科,不那么直接点的社科和经济(没错,我在图书馆看到过一本书叫《金融物理学》)Orz。所以到了大三,有人在看量子场论,宇宙学,研究微分几何,量子信息;有人会看别的比如....《5年高考,3年模拟》(额,其实应该是其他专业B格比较高的书,我也没读过...也不知道)然后到了研究生,做物理的要读研,不做物理的也要读研...当然去当高中老师应该不用读研吧。所以在物理系念书也是有点小令人蓝过的,它的氛围实在是太自由了,以至于曾经跟你一起吃饭、睡觉、念书的基友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在大学还没念完的时候,就渐渐走上了跟你不一样的道路。或者转系,或者选不同的seminar方向,或者实习、出国、延期,走上不同的道路。然后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曾经一起读基原的小伙伴突然看起了心理学的paper,一起打dota的那个少年如今已经沉浸在代码的世界不能自拔;再转身看着自己,桌上摆着已经是第四年再次拿起的《数学物理方法》,听起熟悉的声音谈起近三年这门课的挂科率,忍不住想起初中时念过的那句词“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然后哭晕在六教的厕所里。以上。
没错,我每天晚上自习到三教熄灯翻窗户出楼的时候,心里是自豪的。走在28楼前的马路上,见头顶星斗棋布如Thomson电子模型,一方夜幕上分明写满了北大精神。曾谨言老师说九十年代的学生不如八十年代刻苦,难道不是么?看看教室里随处可见的红包书、 GRE,这就是我们的追求么?long-time曾经拍着我的肩膀说:“物理系的同学多少都有点理想主义。如果在八十年代,我们这样的人都会有女朋友的,不为别的,就因为那是诗歌的年代。”也许我们是落伍了。也许社会不再需要我们这样的不切实际了。当我在周围红宝书的海洋中奋力独举一本Feynman物理讲义的时候,失落是空前的。而当终于有 一天轮到我亲手把俞敏洪同Landau一起放进书包的时候,那就是一种亵渎大师的罪恶了。若不是还有物理系这座小小的避风港,周围还有这些执著的同学和仁厚的先生,我真会觉得自己像一个可怜的幽灵,夜深人静之时,为着前世的梦想,孤独地飘浮在古老、 静谧的三教。全文可见: ,我一直很喜欢的文章,以前跟作者Fang还在MSN有联系,后来就失联了。到斯坦福的时候也忘记他了。
我在北大物理学院,谈及“感受”只是个人体验,或有局限,仅供参考。如果读书指的是狭义的课业学习,在物院你会觉得心思宁静若水:教科书里的物理理论完美无瑕,透过一系列略微繁琐令人迷惑的数学推导,那就是清晰而深刻的结论。学完以后你觉得指导世界运行的规律就应该是这样简洁明了。如果把读书的含义略作扩充,把研究探索和平日生活也囊括其中,则又是别样的感受。 大部分学生从大二或更早开始本科生科研工作。少部分人是单纯的物理学爱好者,他们对某个领域有浓厚兴趣,想要不顾一切地做下去(比如 做高能的……)大多数人则到处打听哪些老师影响因子高、带的学生拿到的offer好。但不管是哪类人,他们讨论课题的时候的那种认真专注,废寝忘食,还有溢出来的聪明劲,再别的地方都不那么容易看到。转述一个从老师那听到的故事,作为论据。“有一位校友带着他研究人类学的妻子去参加同学聚会,他的妻子回来之后评价说,以前她很崇拜自己丈夫,觉得他很聪明,见到他的同学后,发现他不是最聪明的;其次,她很惊讶居然有这么一帮人,跟社会其他的人很不一样。”再来说生活,在北大物院,你会有极大的自由度。尽管课业压力相对较大,你仍然可以通向无限分岔的未来。物理学院本身专注于比较狭义的物理学术,不乐意提供给我们在此之外的资源,但身在北大的平台就意外着只要你主动追求,总是有机会等着你。北大物院的毕业生在出国申请结果上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毕业生的出路绝对是最为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往日的大神校友们姑且不提,近几年我们能看到,物院的本科毕业生中有去罗德岛艺术学院学设计的、有去读TOP MFE的、有做公务员的、有做航天的、有写科幻小说的、有去念经济学、社会学Phd的,也有人去GS IBD、McKinsey。在这里学习生活两年之后,我发觉我的志趣已经不在物理研究。而当我开始准备转行,参加面试或者和朋友聊天,被问到有没有后悔念物理系的时候,我从来都告诉他们,没有。除了物理培养了思维模式、量化能力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这里读书,感觉真的很棒。
题主问的是物理系的读书感觉,很多人写男女比例失衡,坐后排什么的,这都是理工科专业的普遍特点,这些就不吐槽了。题主,不管你问这个问题是处于好奇,还是高考完了想选择物理系,我这个读了4年物理本科的就跟你说说物理系的状态。本人本科985学校物理类专业,其实你不能笼统的问物理系,在中国有近代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应用物理专业等等吧,不过都差不多。先说说同学的状况吧。读物理系的同学普遍有以下几类:1单纯型。这些人属于读多了爱因斯坦牛顿的故事,或者想做一个钱学森那样的人,然后立志学习物理,或者是读了一些课外读物,什么时间简史啊,什么量子史话啊,然后就觉得物理学很有意思(呵呵),想以后立志于此。2兴趣型。这些人属于高中物理比较好,很多都获奖,可能在班里属于别的小伙伴还一直半解的时候这些人就知道答案了,所以这些人一般自信心爆棚,觉得自己以后肯定可以学好物理,选择物理系。3稀里糊涂型。也不知道哪个专业是做什么的,就随便写几个自己知道的,就选了物理了,然后稀里糊涂的就上了。4被调剂型。这一类型的人也很多,本来选的其他专业,后来就稀里糊涂的被调剂过来了。先说说答主自己的情况,答主属于高中理科比较好的,尤其数学物理,那时候也比较单纯觉得其他的专业好像很“水”就选择了物理这个专业。我觉得我的想法代表了很大部分人。先反思自己的想法吧。中国以前有句话“学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就是被这些影响,而且总觉得物理数学容易出人才,要么你随便想几个天才什么爱因斯坦啊,牛顿啊,霍金啊,庞加莱啊,欧拉啊,不是数学家就是物理学家,那时候自己也想成为这种人(现在想想“呵呵”),所以总觉得这个专业不错(现在想想更是“呵呵”)。而且高中的时候自己属于数学物理课经常会有一些很快的很好的解答被同学老师投以羡慕的眼光(就好像你刚在知乎答题就有100个赞一样),所以自我感觉良好,就选择了这个专业,现在想想就是幼稚。还有我觉得中国的学问注重“道”的方面,不注重“术”的方面,更可悲的是我们以“道”为荣以“术”为小聪明。比如我们认为我们的“周易”很牛逼,不管是计算机还是量子力学的知识好像里面都提到了(求别打脸),比如我们的中医也是以各种辩证施治,各种阴阳五行为基础。但是我们的“术”的方面就不重视,又比如我们过分注重各种的道德思想治国之术,等等吧,在我们看来这些都是“道”的思想是最牛逼的学问。这种思想很荼毒人心,在现在也造成一个坏的影响,就是让大家觉得“科学家”好像比“工程师”牛逼。现在想想自己当年选专业也是受到这种的影响,总是认为土木工程啊,计算机啊,建筑学啊,这些都是“术”的方面,不够高大上,都是小儿科的知识,很“数学物理”比起来就是微不足道。什么各种经济管理啊,感觉学的知识都很“虚”都是骗人的(现在想想当时的理解真是肤浅)。所以就报考了物理系。好吧,说了自己这么多就说说物理系的特点吧:1课程很多,而且难度都很大,四大力学什么的都不说了,有句话不是说么“量子力学量力学”,哎记得上量子的时候老师就说“如果你觉得你懂了,其实你还是没懂”。不提了。而且实验也比较多,其次各种编程也要学,数学知识要求比较高。还记得那时候数学物理方法学起来很麻烦。2考研率出国率成功率都很高(相对其他学科)。不要以为考研率高是好事,为啥高?牛逼学校的都出国学去了,所以招收的多,而且也说明没人喜欢学这个(不热门)。为啥出国率高,同理外国人也不喜欢学这个,所以他们也招收了很多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弥补。从一定角度说这可不是好事。我知道像是经济管理类的考研成功率都很低,因为竞争压力大啊,人才都往那边跑,成功率自然低。3就业不是很好。在中国学物理的就业太难了,我同学有一些在北大读博士,据说就业也就很一般。关键是没有应用啊。物理这个方向偏向理论的,和实际相差比较大,除非去研究所,或者学校教书才比较对口。有人说我学的凝聚态物理,拜托,那些材料学院的人家研究的可比你细致多了,怎么竞争过人家。有人说我学的是光学方向,先不说物理光学的理论性偏强,难道你不知道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叫做“光学工程”吗?我觉得物理就业不好很大原因在于物理要求的基础知识太多了,太杂了,什么都学很难在某一个方面有所突破(牛逼人除外),而且所学的很难和应用挂钩。计算机专业的只要学好编程几年下来就可以有突破,通信的也是,单片机只要研究几年也可以达到烂熟于心了,物理给人感觉就是学了太多的“道”。好还是不好,很难说。4毕业后去其他方向发展的很多。包括考研去其他方向(金融,计算机,经管),出国读相关的方向(偏重微电子的),主要是这个专业的前景不明朗。而且除非大牛,否则转专业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5当然,你会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高中时候不会的题目是很少数,大学的时候除非这种类型的你见过,否则会解出来属于牛人。而且很多概念很难真正理解(尤其是量子力学),老师说过,物理读完硕士才算是入门。计算机本科毕业就可以编写很不错的程序了,对计算机系统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了,说白了还是物理太博大精深了吧。6老师还说过一句话:物理这门学科,要么不学,要么就学到博士,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所以除非是物理方面有特长,或者是是家境殷实的,否则读物理确实不是很讨好的专业。学的难,毕业也不容易,而且就业也不是很好,如果从这么方面来说性价比比较低。7当然也有好处,物理作为宇宙第一学科,真是包罗万象,你也是什么都会懂一点,当然只是懂一点,都能扯一点。当然你也可以YY自己学的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们想出来的学问,当然也只是可以YY一下麻醉自己一下而已。当然回到村子里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知道你是学物理的之后,总是认为你是研究核武器的,哎。无语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希望可以给你建议。高考完了,希望广大的高考学子可以慎重选择自己的专业,男怕入错行啊。
在物理系读书后,我就爱上了哲学。我觉得物理和哲学有太多相同,我每天曾经沉浸在量子力学和老庄之中不能自拔,我为薛定谔家的猫感到疯狂,对波尔和爱因斯坦的争论如痴如醉,对心学和贝尔不等式迷茫,对意识如何突破相对论思索。跨越了思维和物质,我感觉到了无垠的星空在对我微笑。仿佛就要抓住那存在在神秘精神世界里莫可名状的一丝灵性。终于有一天,我妈对我说,你是傻逼吗?
看了些回复,大家对“物理系”似乎脸谱化的严重。本科时候,物理系,名牌大学,其中60%的人是调剂进来的,另外40%中其中可能有一半人是选学校而非选专业进来的。也就是说真的想做物理的只有20%(实际上毕业后真的最后做物理的比例比这更低)。我当时属于这20%,非常理想主义,但要是说到nerd,就不大认同了。物理系的同学大部分都不nerd,有音乐天分极好的,有体育天分极好的,也有泡妞天分极好的,当然也有游戏天分极好的。nerd的少,大部分人只是很kind而已。其实从统计上讲,和其它系的人差不多。唯一符合大家认知的就是女的实在太少。我们系当时只有6个女生,其中两个,在第二年转系了一个,升到高级的学院的一个。毕业时就剩4个。同其它系一样,我们也学习、游戏、打球、K歌、通宵、泡妞(当然是去其它学院或其它系找了,哈哈)。只是从比例上讲,打游戏的似乎多了点。但是我知道即使一些女生多的系,情况也差不多,似乎这是大环境使然而已。从学习上而言,学物理的确需要极强的天分和智商。但很多高中时顶尖的人,不是因为在竞争中被打了下来,而是因为自身的原因。也许是在大学里迷失了,懒惰了,浪费了。我们系当年保研直博有20个名额,到最后符合条件的人竟然只有十六七个,根本不需要竞争,如果你想做,你就能继续做下去。而且我们当时学习是非常和气的,不懂的都会教,不行的都给抄,太烂的考试时都给帮。中国的学术圈,也跟我们当年所想的想去甚远,反正没有其它圈子那么乱,这是个相对干净的圈子,但资源集中和差异严重。这导致了很多博士生、博士后甚至青年教师开始时很艰难。基础学科研究,因为完全依靠国家和学校补贴,无法在外面赚外快(如果你认为家教算一种的话那只有这一种),导致青年人做研究时,大部分都得考虑很多现实的问题。这是一个充满理想的高中毕业生无法预知的。很多人转行了,本科、研究生大部分去了工科,有能力的自己创个小业。博士毕业,在04、05年时去高校还简单,但到了10年后就很难,因为大多坑占满了。基本上一半人也转行了,有些去了金融,有些去了IT企业。这里有个很中肯的建议,如果你家境不好,请谨慎选择基础学科专业,无论学校多么好,这与理想无关,因为你面临的现实事情,实在太多。当然有些,在国外游历了几年,做几期博后,经济上只能说过得去,也能写点文章,做点自己喜欢的研究,然后欧洲美国到处逛逛,但毕竟要落叶归根,到12、13年回国时,发现境况大不一样了。名校根本进不去,211、985也很难,只有少数的不知名学校会招些人。大部分去了这些高校,前途未卜。大学时的学霸,据我了解,目前在一个高中。目前学术方面,做的不错的一个同学在美国,发了PRL、Nature。没有评判好坏,只是陈述现实。我个人也转行了。整个人也经历了蜕变。除非非常喜欢,我不会建议自己的儿女,未来选择这个专业,读个博士。也许并没有外界所想的那么苦行僧,但的确会失去很多人生的经历。顺便说下我以前的研究方向是big bang里Sheldon和Lernard各自的一部分。国内科研人员的生活,远没有他们那么自在和享受,因为我曾住过五年,小强老鼠满地爬的地方。
多谢 女神邀约~冒着明天《激光物理》这门课要咳咳的危险来写我的知乎处女答。进物理系第一年:艾玛这不就是高中做过的嘛,难得有点不认识的,妥!进物理系第二年上半:艾玛好像微hold不住……!进物理系第二年下半:艾玛这是啥!艾玛这又是啥!我要洗了滚……进物理系第三年:果然真的要离开这个领域了呢,还是好好珍惜最后两年吧……咦但是好像能学懂一丢丢了……身边有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除了吃饭以外都在刷题的银河级学霸(对,真的没有洗澡这一项你没看错),也有期末等LOL载入的时候看一眼书然后怒拿一A的真神。不过大多数人也还是半靠努力半靠小聪明地读着。热爱物理的早早进了导师组,SCI发的风生水起;失去兴趣的有迷茫的也有坚定准备转行的。隔壁经院的人在卫生间讨论银监会今天又出了个新政策,物院的人讨论密度泛函和量子场论。其实学了三年下来,觉得平心而论物院本科的课程还远不到拼智商的程度,再难的课想拿A总是有办法拿到的。但是当人面对一个自己要花100%气力和花70%气力+一点小聪明的行当,我是会选后面一个的。估计身边的同学是自己这一辈子生活的圈子里平均理科商水平最高的一个了……情商倒还真是跟隔壁院不好比。将来女儿要是找一个物理系的蓝盆友我一定是支持的,但是要是一个一直做物理的我是不大支持的……要是儿子找一个物理系的妹子……我不会养出这种儿子……
知乎有这么多大神在这里回答必须诚惶诚恐。行系礼!谈到在数学系读书感受的,有好多套到物理头上也差不多能用。诸如智商碾压,学神卖萌应当是差不多的。数学系要学大雾,我们也要学好多数学课(一般说来难度高于工科)。至于有人用高数线代和数分高代来作区分……呵呵,我能说我知道人大的文科专业也有学数分高代的么。基科人学淑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物理系的孩子除了想转行的,就是爱物理的。爱物理的孩子们花好长时间想问题,和爱物理的孩子讨论物理是非常愉快的事情。大物理系有一种黑经管的风气,尽管有不少人报了经双。前系主任薛大大名言:“那些书(指经济)我看都能看得懂,还学它有什么意思?”学理的孩子和学工的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相互之间需要思维转换。总体来说在各种专业中气质高冷,(我认为最高冷的当然是数学)有的同学在转工的时候会有“逼格略降”感。缺少热爱物理的妹子。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我在物理系呆了一年感受也没到位,就要转到别的系去了还真是挺流连的。没上完全套大雾(当然我们的课不叫大雾,叫做“基础物理学原理”或者“费曼”)感到人生留有遗憾。还是很喜欢物理的,如果我转系之后能生存下来将来一定要回来选四大之一之二。==============论基科的孩子们如何发现组织。。。不知道楼层中间有没有雾院的楼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酷派大神x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