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打哈气流眼泪 会出现一层水雾,用微粒观点解释

书后习题选择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书后习题选择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材P9讨论】
无色、无味、气体,不溶于水
无色、无味、气体、可溶于水(比如生活中有碳酸饮料,打开瓶口,就有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来)
能支持物质的燃烧
不能支持物质的燃烧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分别盛有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的集气瓶中盛有的是二氧化碳,另一瓶是氧气。
【P10练习与应用】
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1)铁生锈
铁生锈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铁
(2)石蜡熔化
固态石蜡转化液态石蜡,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3)纸张燃烧
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燃烧后剩下的灰烬主要是碳,有新物质生成
(4)酒精挥发
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5)水变成水蒸气
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6)潮湿的衣服被晾干
实质是液态水被蒸发为气态水的过程
(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
实质是固态水变为液态水的过程
(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实质是气态水变为液态水的过程
(9)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粮食酿酒生成了新物质乙醇
(10)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区别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依据)是看在变化中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外形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而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变化中的现象(包括颜色变化、气体生成、发光放热等)都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帮助我们进行判断,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依据。
比如水的三态变化、石蜡的熔化都是物质状态的变化,铁丝弯曲、玻璃破碎等都是形状的变化,这些就都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则是石蜡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无色、无味、液态、熔点0℃,沸点100℃
饮用、浇灌农作物、洗衣服
白色固体,咸味
调味品、生理盐水
白色固体,甜味,可以燃烧
作导线、镀铜、雕塑等
4.颜色、味道、气味等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食物是否变质。比如鸡蛋、肉变质有腐臭气味,蔬菜变质后叶子就变黄了。
【上一篇】
【下一篇】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理由是?_百度知道
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理由是?
提问者采纳
我有答案要吗
理由是什么
说了,再说
是因为早上
提问者评价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你比旺仔都爽歪歪
来自:作业帮
其他类似问题
化学变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习题(题目)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习题(题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擦玻璃时,有时往玻璃上呵气,玻璃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这是因为口..
擦玻璃时,有时往玻璃上呵气,玻璃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这是因为口中呵出的温度______的水蒸汽遇到温度______的玻璃后放出热量,______成雾状小水珠蒙在玻璃上形成的.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往玻璃上呵气,从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而玻璃的温度较低,当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时,液化放热,形成小水珠附在玻璃上,形成雾.故答案为:较高;较低;液化.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擦玻璃时,有时往玻璃上呵气,玻璃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这是因为口..”主要考查你对&&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特点:液化放热。 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当气体的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所有的气体都可以液化,其中温度降到足够低是指气体的温度下降至沸点或沸点以下。小同的气体液化的温度不同。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分离物质。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大多数的气体液化,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煤气以及气体打火机用的燃气,就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们液化,必须同时降低温度才行。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冬天手感到冷时,可向手哈气,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被锅内喷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还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过程要放热。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送入浴池,使池中的水温升高是利用液化放热来完成的。“白气” 1.含义:“白气”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是看不见的。当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例如:冬天,从口中中呼出的“白气”;烧开水时从壶嘴喷出的“白气”;夏天,我们看到冰棒冒的“白气”;冰箱门打开时冒出的“白气”;飞机的白色尾气。 2.分类:“白气”现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冷物体冒 “白气”;另一类是热物体冒“白气”。尽管它们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但水蒸气的来源却不同。例如: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 (来源于冰棒之外)遇冷液化而成;烧开水时,壶嘴冒 “白气”是从壶中产生的水蒸气(来源于壶内)遇到壶嘴外附近的冷空气液化而成的。切记:共同的特点都是水蒸气要遇冷。
发现相似题
与“擦玻璃时,有时往玻璃上呵气,玻璃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这是因为口..”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1814203174225874171015493840830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气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