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道损有余而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之道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补有余!后半句和”弱肉强食”!各位有什么看法?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天道,就像是把弦绷在弓上射箭一样,弦位高了就要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抬高一些。多出来的时候,就要加以减损,不足的时候,就要加以补足。天道,是减损有余的,用来补给不足的。但人之道却不是这样,总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有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补给天下不足的呢,只有能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道者才能做得到。所以,开悟的道者不会储藏财物,而是把多余的财物用来帮助别人,他们越这样做,反而越是会拥有财物。越是给予别人,自己反而越多。
道的创造总是利于万物,而不是去伤害它们。开悟的道者无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去与人相争。&
老子《道德经》七十七章中说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其注解为: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意译则为: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以上我们明显了解到,早在几千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就洞察了人类社会的特性,即是“
损不足以奉有余”,也即是现今马克思所指的“剩余价值理论”的来源,资本家的“有余”是透过工人的“损不足”而来。
&&&&弱势群体不断将自己的微薄“资本”转让给强势群体,以供他们达到富贵而有余的物质享乐状态。当我了解到这一本质的时候,我开始对贫穷的“妓女”表示同情,她们除了上天赐予给她们的身体作为可以获取生存的资本外,没有任何可利用的资源来满足这最低的生存要求,同时她们绝大多数是不愿意做这种被社会所不认同,被社会所歧视的工作。农民亦然,当土地不值钱的时候,每个农民都被分到土地,而当土地值钱的时候,土地又被收归国有(名义上)。由于资源占有的贫乏,甚至不能占有任何的资源,弱势群体的尊严一直被蹂躏、被践踏。
&&&&谈到尊严,自然会想到鲁迅笔下的孔已己,这位唯一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在后来人对他的评价时多持否定态度,但我却不这样看,尽管孔已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似乎有点过度虚荣,然他何尝不是在为自己的人格独立而努力呢?何尝不是为了获取尊严而甘愿特立独行呢?
所以说,我还是很苟同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即具有阴暗的一面,也具有阳光的一面。所以我们看待任何人、任何事都得坚持马克思所说的辩证的观点。正如当今社会的发展似乎势头良好,每年的GDP的增速都近百分之十,社会的表象看起来也很和谐,一片歌舞升平的气象,而弱势群体的资源占有究竟有多少,无数的弱势成员背井离乡,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少数既得利益群体却占就国家的绝大部分资源。据一份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上亿资产的人大概1300多,而900多都是高干子弟,当然没有将其他几百人是否与权力拥有者有瓜葛的因素考虑在内。了解这一切,我心很痛。真的应了老子那句话“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8:22:33&)
2913字(2515/39)
( 14:27:30)
19字(29/0)
( 10:11:34)
( 09:25:02)
165字(14/0)
( 09:06:12)
( 08:24:06)
37字(34/0)
( 08:03:34)
( 22:34:34)
12字(17/0)
( 22:21:44)
17字(60/0)
( 21:43:35)
47字(31/0)
( 21:28:44)
70字(103/0)
( 21:25:14)
77字(21/0)
( 20:58:49)
30字(24/0)
( 20:12:23)
57字(71/3)
( 23:39:09)
116字(61/1)
( 00:29:27)
71字(47/0)
( 21:25:25)
54字(19/0)
( 21:15:25)
60字(19/1)
( 19:11:42)
228字(37/0)
( 19:57:48)
102字(30/0)
( 19:52:23)
98字(46/1)
( 19:55:13)
84字(24/0)
( 19:50:45)
76字(21/1)
( 21:52:13)
58字(20/0)
( 19:38:48)
81字(31/0)
( 19:37:16)
18字(27/0)
( 19:32:51)
76字(33/0)
( 19:25:01)
40字(20/0)
( 19:19:24)
93字(46/1)
( 20:02:06)
13字(28/0)
( 19:08:49)
44字(31/0)
( 18:47:58)
22字(42/3)
( 23:10:27)
27字(14/0)
( 19:10:01)
25字(16/1)
( 19:42:18)
13字(31/0)
( 18:56:06)
18字(28/1)
( 22:26:48)
15字(17/0)
( 18:45:09)
16字(10/0)
( 18:40:40)
16字(38/0)
( 18:40:21)
15字(49/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天知道孙有余而补不足下句是?_百度知道
天知道孙有余而补不足下句是?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事故虚剩实 ,不足剩有余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83.60.99.*
这个是最好的解释。。。
中的勒沙特列原理
因为宇宙是和谐的
通俗的说就是&截&富济贫
218.25.176.*
2B...回去翻翻道德经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自然法则是,损减有余的去补偿不足的
人类社会则是用不足的去补有剩余的
是老子《...
所谓礼,就是截断长的接续短的,减少有余的补充不足的,表达敬与爱的文明,并养成坚持仁义的美德。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曹禺的《雷雨》
y531008c &
出自老子《道德经》 原七十七章 天之道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贰珐蹿貉讷股寸瘫丹凯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可参见.cn/...917574)
曹禺的《日出》
xiaowen086&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