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诚品官方网站网企业网站可以让别人自己修改怎么弄

当前位置 & &
& 被修改的互联网信誉
被修改的互联网信誉
15:57:01&&出处:&&
编辑:ChrisR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3-26][03-17][02-25][02-08][01-29][01-28][01-14][01-12][01-11][12-30]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凡客诚品上怎样修改或取消订单_凡客网教程_购物指南网
您身边最实用的购物信息网站!
最新公告: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购物常识专题
?&&&?&?&&&?&?&&&?&?&&&?&?&&&?&
&&&&&&&&&&
购物常识栏目
【】【】 |
| 【】【】【】【】【】 |
| 【】【】【】 |
凡客诚品上怎样修改或取消订单
&&&热&&&&&★★★
来源: 互联网 标签:
凡客诚品上怎样修改或取消订单
如需修改订单或取消订单,可在网站“”中进行相应操作。
&&& 注:1、订单在配货前可进行修改,在出库前可以取消;
&&&&&&& 2、通过修改订单功能可变更订单商品信息,也可修改配送地址或支付方式。
购物指南网推荐:
更多关注:
本文链接:/gwcs/changshi/1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
Email:网站备案号:粤ICP备号网站站长:深圳市狮创设计中心(简称狮创)成立于2008年,我们专注于用户体验及产品创新领域,为客户提供所有关于人机产品的概念设计、产品规划、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服务。我们将所有这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独一无二的有机整体,一起与客户打造全球化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产品体验。
六年来,我们发展成为拥有10多名专业设计团队的创新型设计服务公司。 我们专注于用户体验设计,为客户提供设计研究、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为一体的专业设计服务,帮助客户产品实现用户体验价值突破。
我们广泛涉足移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未来教育等不同领域,沉淀出自己的设计方法和工作流程。
我们专业、敬业,富有激情和创意,尊重并深入理解每一位客户的理念,并致力于运用我们的设计能力将其充分实现。
我们坚信优秀的产品是商业和艺术以及精湛技术的完美结合,期待与您合作打造一流的产品用户体验!!
深圳狮创设计专注于UI设计及品牌视觉系统整合综合性设计。狮创作为一家专业的品牌包装设计公司,以成就品牌传奇为己任,及其独特的创作理念“思行合一”而著称于行业,由多位来自不同领域有着十多年实战经验的网站设计专家和UI设计精英组成的核心团队。
狮创设计用敏锐、专业的博弈、国际化的视野造就了其独一无二的创作方式,并形成了狮创冒险、创新、追求卓越的团队文化,从创立至今为多个品牌突破一个又一个UI设计的创作极限。
狮创设计的视觉及无限的原创力,使其能有效而迅速地应对各种品牌定位和UI设计的挑战,同客户一起打造有生命和竞争力的强势品牌,与著名集团品牌合作,其中包括:洲际国旅、华百安、牧羊人、太极软件、合凯科技等知名品牌,为其品牌及产品的开发、完善、革新、再定位等发展方面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成绩享誉行业。
Shenzhen Shi Gen Design Center (referred to as Shi Gen) was founded in 2008, we focus on the user experience and product innovation, to provide all the concepts about design, product planning,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 visual design services for customers. We will all these perfectly together to form an organic whole the one and only, together with customers to create global influence and vitality of the product experience.
In six years, we become the innovative design Service Corporation has more than 10 professional design team. We focus on the user experience design, to provide professional design services design, interaction design and visual design as one of the customers, to help customers realize the value of a breakthrough product user experience.
We extensively involved in mobile Internet, health care, the future education in different areas, precipitation of design and working process itself. Our professional, dedicated, passionate and creative, respect and understand each customer's idea, and is committed to using our design capabilities to its full implementation. We firmly believe that good product is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business and art and exquisite technology, look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you to create first-class products user experience!!
Shenzhen Shi Gen design focus on UI design and brand visual system integra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sign. Shi Gen as brand packaging design company in a professional, to achieve brand legend as its mission, and creation idea of "unique thinking and acting" is famous in the industry, the core team is composed of leaders from different fields with more than 10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web design experts and UI design elite. The lion a design with keen, professional game, international vision makes the creation of the one and only way, and the formation of a lion and adventure, innovation,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team culture, from the creation date for multiple brands through another UI design creation limit. A design and visual lion originality infinite, so that it can rapidly and effectively deal with all kinds of brand positioning and challenges of UI design, together with customers to create a life and competitive brand, cooperation, and the famous brand including: intercontinental travel, Hua Bai an, the shepherd, software, he Kai Tai Ch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well-known brands, providing solutions to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its brand and product improvement, innovation, re positioning,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is known industry.
设计总监(铁匠)
Technical Director
技术总监(熊俊杰)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视觉总监(马宁)
Visual director
华百安智能家居A8
POSTI TIME:
CleanMyPhone V1.0
POSTI TIME:
ECOP for iPad
POSTI TIME:
海吉星车载UI
POSTI TIME:
王晓慧钢琴音乐会
POSTI TIME:
E+ for iPhone
POSTI TIME:
MicMedia player
POSTI TIME:
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品牌化的网站界面设计、网站策划、网站建设与研发等。
为 WINDOWS / MAC / OS / LINUX 等提供个性化的软件界面设计方案。
为移动设备、平板电脑、移动产品等终端提供交互流程及界面设计服务。包括IOS、Android、Win等多平台。
为你提供优质品牌策划服务,平面设计,画册设计,VI设计,LOGO设计,海报设计,喷绘设计...
农历新年即至,在这个时间点上做盘点也已是惯例;在盘点的名单中,作为2014年最热的概念,O2O自然入选。
不过,在这个概念之下,还有大量的服务环节颠覆成果有待解答,特别是&到家&服务,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以家政服务为例,春节来临时正是服务的高峰期,用户服务需求量大、而服务人员因各种原因短缺,如此则容易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
但,对于家政服务O2O领域来说,这是2015年中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同样的难题,O2O怎么办?
经过这一年的发展,很多用户已经习惯通过手指的点击来选择所需要的服务;对于O2O创业者来说,这值得欣慰。
58到家CEO陈小华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表示,58到家服务虽然推出时间并不长,但是通过家政保洁的服务,已经形成了用户习惯,并且在延伸服务上取得了很好的拓展。&通过家庭保洁的高频应用,挑起了用户在低频服务的需求,比如搬家、深度清洁等需求。&陈小华称。
对于平台而言,通过由高到低的路径来切入服务本身,在一定意义上对用户习惯的养成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但是在年关这个节点上上,传统机构的顽疾在互联网时代是否能被缓解呢?平台服务提供企业又是否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传统服务的高峰期,我们的家政保洁业务也是饱和的,&阿姨帮CEO万勇透露,家政保洁的线下业务受到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在年底不得不低调运作,&我们已经停止在保洁业务上的推广&。
由此可见,虽然互联网标榜的技术、数据等概念是传统服务业所不具备的,但是传统家政领域所遇到的问题依然会爆发。
据了解,传统家政服务业应对年底的服务高峰期、人员荒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中,最直接了当的方案是加收费用、用加倍的薪水来挽留服务人员。这种方案并不适合于互联网时代的O2O服务:如果通过野蛮的调价行为进行调节,无疑将严重伤害用户的体验。
网易科技跟踪了几家家政服务平台,了解到它们年底都没有出现调价行为;这几家平台认为,服务是O2O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而价格并不能成为用户选择服务本身的唯一因素。
e袋洗CEO陆文勇向网易科技表示,由于订单的暴增,e袋洗不得不选择每天限单,原因很简单:就是要满足用户的服务要求,&过多的订单对于整个服务链条来说都是超负荷的,质量就无法保障。&
陆文勇称,传统洗衣的顽疾将通过互联网的改造被彻底颠覆,标准的定价、高品质的服务是互联网思维的要点;对此,陆文勇将限单的模式与小米模式进行对比,认为&(这种)模式虽然简单粗暴,但实际效果明显。&
可见,互联网通过数据等手段,能简单判断服务的状况,从而进行一些调节;相比之下,传统产业由于数据的缺失,在业务高峰期只能通过人力的堆积来满足服务的需求,这种无法调节的服务本身很容易出现问题。
O2O:放大需求 放大要求
&在任何时间段,用户对于服务的要求是不变的,&小马管家CEO马晨飞称,但是互联网思维下的O2O服务,必须给用户带来超预期的服务期待;他认为,小马管家在此前推出的1元上门清洁卫生间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
服务的质量成为考察O2O最切实的因素。对于这一批被O2O服务所圈住的用户来说,价格的因素被大幅稀释,对服务质量的需求成为关键因素。
平台型的家政O2O服务抢了过去社区家政服务小店的生意,放大并改变了一部分用户寻找服务的需求,但是对于庞大的家政服务市场来说,这还远没有达到高峰。一项研究数据表明,2013年北京市有近95万户家庭(保守计算)对家政服务有需求,如果以一个月一次的频率计算,一年所需服务的次数达1100多万次,而现在的创业公司最多能完成的月订单也就1万多单,这个市场的需求完全没有被激活。
对于创业的O2O家政平台来说,在模式的轻重上就有了考量,无论是e家洁、云家政、阿姨帮、58到家的平台模式,还是小马管家走差异化的重模式,所拥有的保洁阿姨数量远不及线下机构。
对于O2O是否能彻底改变传统家政服务业态,马晨飞认为,互联网O2O需要改变的是服务本身,没有服务的O2O是独腿行路。
与此同时,在&去中介化&的概念驱使下平台型企业纷纷进行O2O化的转型,对于以58、赶集为首的信息提供商来说,在服务体验为王的今天,忽略服务就等于放弃用户。在以往,58一直提供信息服务为主,信息服务本身完全没有黏性,而在推出58到家之初,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曾多次表示58到家要革自己的命。
赶集网CEO杨浩涌表示,现阶段O2O服务创业基本出现在高频领域,但是并不意味着低频领域的机会就没有,&O2O能放大用户需求,需求被放大之后,整个O2O服务就可以产生互动。&也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分类信息网站而言,从信息服务向O2O服务转型,与其所是必须、倒不如说是这个时代给了他们一次重生的机会。
但是,对于O2O创业公司来说,他们并没有信息服务的基因、却充满互联网基因,这容易对线下服务本身存在偏见,并出现类似&将用户下单反馈的行为引流至线上即完成整个链条&的认知,这是对服务本身的重视度不够,无疑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陆文勇和万勇都举出小米的例子来看待O2O服务。陆文勇认为,O2O服务必须是单品极致的做法,而万勇则认为&小米模式的核心是体验&。
无论是极致体验还是体验经济,都是服务本身所延伸的;移动互联网引爆了O2O大潮,而在浪潮拍打下,谁在裸泳将一目了然。
用户需求是一定正确的吗?或者说每个需求的优先级都不尽相同,我们又改如何来给用户需求排序呢?我们来看看知乎里面别人是怎么回答的吧。
根据迭代的侧重点排序@深圳张弓
1、影响产品核心价值的需求;-- 生存基础
2、能明显增加市场营销力度的;-- 增加销量
3、客户投诉或建议最多的需求;-- 防止客户流失
4、用户操作频率最高的模块;-- 改善易用性,增加客户黏性
不是&用户需求的排序&,而是&产品功能的排序&@苏杰
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问题。基本思路如下,
0. 前置任务,确认产品原则(可展开)
1. 确认需求价值
1-1. 确认阶段产品目标,讲直白点就是KPI:用户数?收入?&&(如有多指标,给指标加权,可展开)
1-2. 评估每个功能(背后满足的需求)对指标的贡献,可以简单用1~5分级,这是价值的半定量结果
2. 确认功能成本
2-1. 用各种方法确认相对成本(如Team Estimation Game、Planning Poker,可展开),注意,这里是要各个功能的成本比例和排序,并不用评估到具体的&人天&
3. 确认性价比 = 价值/成本,得到初步排序
4. 识别功能类别,个人比较习惯用KANO模型(可展开)
4-1. 分类-基础、期望、亮点、无差别、反向
4-2. 分别对待:基本功能必做、实现个别低成本的亮点(大公司做法不同,可展开)、期望功能按性价比排序、无差别功能别做(无差别功能的低成本判断方法,可展开)、反向功能权衡利弊(往往是多目标的冲突处理,可展开)
4-3. 得到优化过的排序
5. 其他实际情况的考虑
5-1. 内外部依赖关系:合作部门?公司?某功能必须要谁做?&&
5-2. 功能组合的完整性,模块依赖什么的
5-3. 其他朋友说到的老板需求什么的
6. 如太极,把招式忘掉,追求&如何拿到结果&
由团队共同决定@JoAnna
1. 团队的KPI
2. 产品的已有定位
3. 大盘和竞品分析
4. 用户集中的反馈
根据产品数据分析确定排序@粥小夏
根据产品的核心功能和产品的数据分析报告来确定最终的需求优先级排序
用户的需求只是产品迭代的部分依据,并不是产品的最终走向
产品经理要通过分析用户需求来决定产品迭代,但无论如何所做的一切迭代都不能脱离产品最核心解决用户的痛点的需求点。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粥粥整理自知乎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本文链接。
东东推荐:越来越多公司切入在线教育,过去一两年间有退出的,也有倒下的,还有新进入的。在线教育其实也细分不同的模式,来看看在线教育都有什么门派吧。
延续2013年的发展势头,2014年互联网教育更加火爆。有退出的,也有倒下的,还有新进入的。各种探索模式色彩纷呈,各种流派争奇斗艳。
此流派探索者一般都有互联网相关行业的从业经历,对传统教育耿耿于怀,欲用互联网这个利器颠覆传统教育,策略是另起炉灶。他们秉持&人人教、人人学&的理念,号称&让传统学校关门、让传统教师失业&,其探索模式一般是建一个平台或网校,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开课,免费是他们的武器,学习内容则五花八门,可以称之为泛教育。
此流派探索者一般都有教育从业经历,主张基于现有学校体系或教育培训机构,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尽管是基于现有学校体系和教育培训机构,但这一流派秉持的观点还是认为,必须重构教学组织方式,即重新构建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其探索的初级形式是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高级形式是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此流派探索者既有知名高校,也有大的互联网公司,他们秉持拿来主义、抄近道,直接将国外有影响的慕课、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互联网教育探索模式搬到中国来。尽管受到热捧,但也受到尖锐批评,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远离首创者初衷&&连通主义教学理念,尽管基于互联网进行教学,但仍然维系传统的讲课模式,没有转变学习方式,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面对质疑,探索者也进行了一些改变,但仍离不开网络视频讲课。
此流派探索者大多背景不深、掌握资源不多,但他们眼睛向下,比较接地气,迎合教师、学生的现实需求。有的从教师角度入手设计自己的产品,将所谓的好老师讲课过程录下来,制成网络视频课程,或者研发一些教学用的APP和数字课件;有的从学生角度入手设计自己的产品,做出数字题库、作业神器、答题神器等。但否定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认为这是将传统教育搬到互联网上,是用信息技术强化应试教育。看衰者还预言,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政策落地,迎合派的努力将很快付之东流。
此流派探索者一般来自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和其他行业跨界者,他们秉持的理念是&宁可死在转型的路上,也不活在成功的过去里&,这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内在要求。可能是由于基因的原因,他们的转型步履蹒跚,效果有限。因为传统教学模式总是挥之不去,无法摆脱提分、讲授教学套路,存在新瓶装旧酒的问题。另外左手搏右手,转型力度也越走越弱。而其他行业跨界者则运用资本的手段,直接收购互联网教育企业,但他们对互联网教育的理解和识别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此流派探索者主要是各省包括部分地市由官方出面建的本地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他们下文件征集本地教师的教学视频或数字课件放在平台上,让本地学校、教师选用。但问题是,这些内容一是陈旧二是还是以教师讲授视频为主,摆上去之后基本无人问津。有个别地区则要求本地学校、教师只能选用他们平台上的,不得使用其他地方的,但这种垄断能够维持多久呢?
此流派探索者一般没有教育从业经历,但有互联网流量资源或有通往学习人群的渠道。他们视数字教育资源为商品,认为互联网教育就应该象电子商务一样来运作。其探索模式一般是建一个&货架子&式的平台,让教师、企业或其他教育机构在上面销售视频课程、课件或网络教学工具等数字教育资源,号称是&教育的淘宝&。前期他们的动作幅度比较大,近期无论是动作还是声音都越来越小。
此流派探索者一般是互联网技术出身,视大数据为圭臬,认为大数据可以实现个性化教育。他们在宣传自己的产品特点时,总是将大数据摆在重要位置。但问题,一是网络环境下如何教、如何学的模式都没有确定,如何用数据来指导教学呢?二是没有相当长的网络教学时间和相当大的学习人群所形成的数据积累,大数据从何而来?此外,还有数据失真、个性化教育如何实施等问题。所以,现阶段宣传用大数据指导学生学习,可能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此流派探索者一般来自于教育装备企业和教材出版企业,在国外有各种教育用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等,在国内主要是电子书包,即将学习资源装进终端设备里。目前全国不仅有多地、多校开展电子书包实验项目,还有人在制定行业标准。不过&云计算&对这种探索模式有点儿冲击,因为网络终端与平台分离似乎是大势所趋的发展方向。电子书包另一个问题是其内容是灌输的、预设的、死的、产品型的东西,不是探究的、生成的、活的、在线服务的东西。
此流派探索者主要指的是关注互联网教育的VC、PE和天使投资。有人统计,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投资规模达到了180亿元人民币。此流派相当一部分探索者的投资策略是:我也不懂互联网教育,也没有功夫研究,更没有成功模式可以比对,我就是看人,方向、模式错了,也没有关系,掉头转向,接着再干。龚海燕互联网教育探索的失败,让大家对这一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也产生了怀疑。互联网教育探索需要疯投派,只是希望他们再专业一点儿、再勤奋一点儿、多学习一点儿就更好了,因为投资人的投资导向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探索走向。
2015年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参与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探索,形成更多的流派,众人拾柴火焰高。未来互联网教育将逐步走向成熟,分歧将逐渐缩小,共识将逐渐增多,公认的、有效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将脱颖而出。
东东推荐:在线教育在2014年被炒得火热,大量资本涌入。2015年的在线教育又会如何发展,来看看国外大牛总结的16个趋势,各位看官对2015年的在线教育又有什么看法呢?
2014年,在线教育有人提前倒下出局,有人挥鞭策马向着星辰大海驶去;2015年,活着的要继续前行,新入者要对把趋势看清!在经历了2014年的变革和血雨腥风后,2015年在线教育有哪些不可忽视的新趋势呢?
以下是国外大牛总结的16个我们不能忽视的学习趋势!
1.不断升级的社交媒体及网页技术
2.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学习工具、渠道、载体等)
3.社交化及智能化的学习内容管理
4.通过多种设备进行学习(需要带上自己的设备)
5.学习工具设计同时支持PC端及移动端设备
6.利用各类工具快速、便捷地制作电子化学习文件展现个人的想法
7.交互式电子书不断涌现
8.直播及转播网络研讨会
9.开放式教育资源可重复使用、自由搭配
10.大量在线课程免费开放
1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混合型学习形式,学生通过观看在线教学视频的方式来学习课程,而作业则是通过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来完成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偏向个性化,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老师通过指导而非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
传统课堂(教师在讲台上讲授)
翻转课堂(教师在一旁指导)
12.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可通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实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展,并督促其学习。
13.游戏化的学习方式
14.数字化技术使得学习情境更加逼真
15.提供多个维度的评估方式,更准确、全面地反应学习情况
16.根据大脑认知规律而开发、设计学习工具
一起来回想一下这16个学习趋势吧:
1.不断升级的社交媒体及网页技术
2.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学习工具、渠道、载体等)
3.社交化及智能化的学习内容管理
4.通过多种设备进行学习(需要带上自己的设备)
5.学习工具设计同时支持PC端及移动端设备
6.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各类工具快速、便捷地制作电子化学习文件展现个人的想法。
7.交互式电子书不断涌现
8.直播及转播网络研讨会
9. 开放式教育资源可重复使用、自由搭配
10.大量在线课程免费开放
11.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混合型学习形式,学生通过观看在线教学视频的方式来学习课程,而作业则是通过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来完成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偏向个性化,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老师通过指导而非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
12.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可通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实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展,并督促其学习)
13.游戏化的学习方式
14.数字化技术使得学习情境更加逼真
15.提供多个维度的评估方式,更准确、全面地反应学习情况(包括评分指标、电子学习档案、学生互评、学习状况分析)
16.根据大脑认知规律而开发、设计学习工具(旨在刺激大脑,最大化开发潜能)
增哥导读:创业者怎么打造团队是一个永远谈论不完的话题,创业者的责任是确保范围内的工作越来越优秀,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
此前说了创业者的心态,创业实际上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工作,创业若要成功,首先要分清楚你是怎样的人,未来公司的模型。
如果你的创业项目是一个人即可胜任的,那么专心做产品即可,不必理会我的这篇文章。这样的创业者一般都是自给自足型的,也不大愿意去融资。我知道的,比如temple run的创始人是一对夫妇,Instapaper的创建者是一个人,而且后来他们的规模已经足够大,还是选择不扩张团队。
我也佩服whatsapp的团队,截止被收购时,他们的团队也就50人。想想有些刚刚融资的小团队,就招呼了一大帮人进来做事。如果不是计件类的工作(比如一个人能赚1万块,要赚100万就必须100个人),盲目找人只是糟糕的开始。
招人就涉及到团队,团队就要良好的管理。如何组织一个优秀的团队,如何让每个人都能发挥他们各自最大的作用,是每个创业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打造团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愿景。
企业往哪儿去,不仅是告诉大家方向,而且也是在帮助员工自己找到方向。一个人一旦看到未来10年后的目标,自然也会努力去做到。
如果一个企业找不到业务方向,总是为了生存而挣扎,员工自然也觉得茫然。最后就会动力不足。或者一个创业者自己不清楚方向,又没有和员工一起探讨和发现,最终这些人也会离散。
找到方向是成功团队的第一步。此后才涉及到团队建设。
优秀的团队建设必须以产品为导向,不能有冗员。这要求创业者必须思考清楚,我们为何要做事?我们要做的是什么?一旦大家都清楚,公司的未来,那么大家都会集思广益,给出到达未来的最快路径和最好办法。如果不清楚,或者创业者自以为清楚,大家也就乐得不管:给工资就成,在哪里不是干活呢。
方向清楚,没有冗员,之后就是明确职能给足弹性。你的员工一定不是最优秀的,但通过整个团队,各自进步,会彼此促进,成为最优秀的。
在我看来,一个合格的团队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大家的价值观一致。这个包括短期和长期的。互相补台是起码的。
第二,团队的所有责任是团队成员共同承担的,不只是每位团队成员承担自己分内的责任而已;要带动整个团队向前和大家力气往一处使,为自己做出更多的事而骄傲。相信我们是一个团队。相信这种成功会让我们每个人都取得成功。相信这种经历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
第三,团队成员对团队的使命怀抱一种共享的承诺感,不只是单单对于达成目标存在各别的兴趣;我们一定要完成目标而非浅尝辄止。我们要成事而非仅仅努力过了。坚信要做到的事才能最终做到。
第四,团队的绩效表现不仅是取决于团队成员的个别贡献,更取决于所有团队成员的集体贡献;必须都要想着做得更好而非完成任务,及格即可的思想下没有团队可言。
第五,团队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响应上级的命令或要求。团队必须主动向上,成功才会势不可挡。
第六,我们要有一支团结一致的优质团队。我们分开来都不够优秀,但合在一起大家努力的时候,就要迸发活力,创造奇迹:不是因为我们,而是信赖和仰仗我们自己的优秀的团队。
完成工作从来不是创业者的职责所系。因为任何人你把他叫过来给他活他都能完成,但质量怎么样就不知道了。创业者的责任是确保范围内的工作越来越优秀,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
Nancy导读:关于凡客,关于陈年,你了解多少?关于创业,关于电子商务,你又了解多少?
一直非常不愿意指名道姓地叙述往事,但上周末一篇刷遍微信朋友圈的文章(《陈年:凑热闹的公司都会烟消云散》),终于使我忍不住,决定也是时候实话实说。
本文尽量客观地记录事实及个人的想法,但因为牵涉到的事情有的长达10年前,难免有错漏,就当我老人痴呆症吧。
一、我和陈年相识于2005年
我和陈年大哥相识于2005年,那时候Blog还是新生事物,新浪博客还没出生,我当年在网上随意搜索,发现国内比较知名写blog的地方有两个,于是选择了其中汇聚了很多IT业界和媒体人士的网站:,在那里开了账户并建立自己第一个网上的窝,于日写下第一篇文 章《一个被淹没的城市与我&&记&卡特里娜&飓风的重灾区新奥尔良(New Orleans)》。
那时候我们都自称Blogger,而不是博主博客之类,因为大家都是平等的话语权,以文会友。大家开始留意到有个名叫&爱搞搞&的家伙,陈年是其中之一,他还特意写了篇《爱搞搞这样的小孩》。
受到大人物的点名,这让我受宠若惊,更加卖力地写作,每天挖空心思地想题材博点击率。
其实donews当年不单单是一个blog平台,它对小人物的创业支持历历在目,可谓当前流行的所谓创业孵化器先驱,后来我因为自己的写作狂热,开发了中国第一个离线blog写作及备份工具,成就另外一个失败的创业作品,因为篇幅关系,以后再写文章探讨那个项目吧。
二、陈年安排我见敦煌网CEO王树彤
反正blogger之间在donews上混熟了,我们因为去北京发布那个软件的关系,终于在2005年12月底亲眼见到了各位大牛,当然少不了陈年。
在北京我们希望到处取经,通过donews平台的人脉,拜候了不少当年也同样是初创的小企业,名单详见《2006北京互联网创业者印象》,现在回顾,一番唏嘘。
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提到的&敦煌网&王树彤,我因为之前在ebay上做过网上小贩,对电商有极深刻的认识,很想过去拜会敦煌网,看看是否有合作的可能,在网上查到资料说敦煌网的CEO和陈年是卓越的旧同事,于是我向陈年大哥提出让他帮我介绍,他帮我通过第三者引荐让我见到了美女CEO王树彤,却叮嘱我说不要说是他介绍的,我当时很纳闷,心里还以为他们是旧......那种,多年以后上网八卦,原来雷军、他和王树彤之间在是否出售卓越网方面有不同的见解,王是反对出售那方,大概是因为在那件事上大家有隔阂吧。
回想陈年当年为了我这个一面之交的新网友,竟然大费周折帮我联系安排,心中充满感激之情,同时也可以看出那时的他是多么珍惜友情,也乐意结交新朋友。
三、我在eBay做互联网电商的故事
1、纵向横向
我是2003年开始在网上卖东西,那时候刚到美国,从一个做任何事都首先讲究人际关系的国内环境,认识到自由自在的美国互联网,我有种海阔天空任鸟飞的感觉。
因为去美国前,我突击学习了英语,然后还参加当时比较尖端的IT技术培训,考取了微软2000的MCSE(微软网络工程师)和MCDBA(微软数据库管理员)证书,在互联网上做个小商贩,也就是现在时髦的电商,显得轻而易举。
因为美国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各种大卖场遍布全美的连锁店比比皆是,比如卖服装的Nordstrom、Macy's、Jc penney,卖杂货的Warlmart、Target,卖数码产品的Best Buy等等,无条件退款的方便及垄断的经营模式,令这些商业巨头当年对网上销售根本不屑一顾。
网上销售比例很小,当时的美国网上销售平台主要有eBay,雅虎和亚马逊,eBay是其中最大的,于是我选取了它。
刚开始,我卖带麦克风的耳机,因为那时候大家的电脑还是用笨重的台式机为主,MSN和网上游戏流行,需要沟通而又不影响身边的人的设备就是耳机及数据线上颗粒状的麦克风。
耳机直接从珠江三角洲的厂家入货,刚开始用空运的方式,后来用船运按立方计算的方式来运输。
在eBay的销售非常顺利,于是我不断扩张耳机的花样品种,同时做到eBay上最大的耳机销售电商,连大品牌都在eBay上都不够我销售量大,因为我的价格比它们便宜一半不止。
但我很快发现了大问题,就是销量上不去!
比如我本来卖100个耳机一个月,我去工厂多订了十个品种,按照我的思路,那应该销量能增加到1000个一个月。
可事实上,却只有110个,也就是说,增加同一品类的花色品种并不能带来销量的提升。
每个品类的纵向受制于顾客总数,哪怕我已经把上eBay买耳机的客户吃掉一大半,但基于通过这个渠道买耳机的客户总数就是那么多,所以增加耳机款式品种对于总体销售额来说基本没啥作用,因为对价格不敏感的人,就是说不缺钱的主,他们会选择在大卖场买名牌耳机,也不会来eBay向我买,哪怕我的耳机质量选择的是最好的名牌耳机代工厂,比很多大卖场的中低价耳机质量更好。
要提升销售总额才行,怎么办呢?
既然纵向不行,就发掘横向呀!也就是不在同一个品类上磨蹭,多开发其它品类,不单卖耳机,我还要卖别的,反正销售技术已经掌握了,增加品类就能提升营业额。
那卖什么好呢?
因为eBay当时采用拍卖机制, 别人的真实销售数据你也拿不到,于是专业力量发威了,用IT技术手段抓取了eBay上各个品类的实时销售数据,程序连续跑几天一周的,把几十上百万条数据倒入SQL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原来eBay所有品类里面,有两样的销售量最大:手机配件和人造首饰!
2、合作伙伴
我决定两个品类同时出击,但我对手机没兴趣也不在行,自己人在美国,作为试水,先买点手机耳机空运过来吧。我找了个亲戚合作,心想他是男的又是从事电子元器件行业,对数码产品肯定比我在行,把美国当时两三个最大的手机运营商网站也给了他,告诉他选货时候要根据这些手机型号去备货。
他也很快找到厂家,发给我品种图案,我按照自己对电脑耳机销售情况的理解选择了手机耳机,也是当时这边市场上罕见的款式。
货到,一上架就有人买,开心。
但是,买家收到货立马发邮件过来:
耳机和他的手机型号不适配!用不了!
人家还说了,很喜欢这款式,不想退款,只想我给他发能用的耳机就行。
可我没有,进的第一批货里面各种花色品种,偏偏型号能用的只有不到10%,原来我那亲戚不知是英语还是啥问题,自己没去下功夫钻研品种,把我布置给他的任务转布置给厂家帮忙选型号,厂家对个小客人当然没上心,就按照他们平时出货量大的型号去配,但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手机的型号是不同的,于是就把我给害了。
考虑到手机配件的时效性,而我又缺乏一个技术上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于是我只好放弃。
多年后回顾,发现当年我的判断仍然正确,在eBay最大的电商就是当年我追踪到的那家,名字叫Eforcity,由三个华人年轻小伙子于2000年创立,目前,总部在洛杉矶,珠三角一带还有分公司,光在美国总部就雇佣员工高达200人。
那家公司三个合伙人各抓一头,其中一个是手机发烧友,所以,创业的过程中,合作伙伴很重要,你看到了别人成功,可行性分析也显示能做,但没有运气碰上好的合作伙伴,还是做不成。
手机配件做不成,那我退而求其次,做人造首饰,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这方面,我应该不用求助别人了吧。
3、存货危机
在网上查资料,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是在义乌,人造首饰最大批发市场是福田市场,于是带上现金直奔当地,在那里住了一个星期都没逛遍每个铺面,选择太多了。
首饰品种很多,比如胸针、手链、项链、耳环、戒指、脚戒指等等,每样款式繁多,加起来千变万化,这为存货管理和网上销售带来巨大的困难。
首先是库存管理:
人造首饰都是按1打12个包装,而且为了迎合顾客对颜色的需求,每一打同样的款式,可能会有3到6个颜色,假如有100个品种,可能就会有3~600个不同的东西,而我估计不算颜色,我最少有500~1000种品种。
要为每一种东西编代码,登记进货价、数量、在仓库摆放位置等等。
还要打标签,每个零售包装上贴上标签,以便发货时候快速匹配。
批发拿货一般都要有最低量的限制,普通来说5打起,于是仓库里货品堆积的成山,连清点都是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
其次是售前管理:
假如是在传统小商店,我把100种东西拆了大包装往货架上一摆就完了,但网上销售却复杂得多。
首先,假设颜色是4种,它意味着我得拍4x100=400种物品照片;
而为了促销,我一般会为每个物品拍摄不同角度的4张照片,于是100个品种我得挑出4x400=1600张照片;
而拍照不是拍1张得一张,你得慢慢摆拍慢慢挑,所以拍的时候起码要拍5000张不止!
无论是上面的库存还是售前售后,我的品种加上颜色的话上千个都不止,管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接着是销售管理:
很努力地用上一切IT手段分析销售情况,比如:
什么时候上什么品种比较好,比如一周7天,一天24小时,自己开发定时上拍卖广告的小程序;
同一时段买家是什么样的人,这将导致其买了A,有可能也会买B,于是我们自己在页面上做关联品种推荐广告,自己开发独家广告程序等等;
然后是发货管理:
要对应eBay成功销售记录,然后去看实际付款,再打印邮寄标签准备发货;
拿着标签要找到对应的货物所在,面对上千个品种,不同批次的摆放,头都大;
还要和客人各种环节沟通,及时处理问题。
慢慢地,发现因为品种太多,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存货也越来越多,仓库里从一目了然到乱摆乱放,根本是力不从心的感觉。
4、利润与成本分析
翻看当年的经营记录,营业额构成如下:
21%是商品成本;
20%是邮费;
22%是eBay费用;
10%其它固定支出及税费;
30%是没算人工成本的毛利
假如按照这个比例,要通过不断提升销售额,大到30%足够扣除工资以后,才算有投资回报。
本来卖耳机我自己单打独斗,而为了扩张品类,从决定做人造首饰开始,当时在美国和中国全职半职的小团队连我总共达到4.5人!
问题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eBay费用的比例急剧上升:
& 广告成功率越来越低:
由于当年eBay采取拍卖机制,每上一次拍卖广告listing,就收一次钱,而并不是每次登出去的东西都卖得出去,假如不好卖的,那么登出去就白花钱了。 我本来登10个广告卖出2个的话,成功率就有20%,假设每个广告$0.1,10个广告总额$1,这2个成功销售分摊成本就每个5毛钱,但假如成功率变成 只有1个,那么它的成本就是$1,而在我总体费用里面,本来eBay费用占比22%,就会一下子跳升到44%,我原先的30%所谓纯利扣除新增加的22% 的损失后,只剩下8%!
& eBay收费越来越高:
作为当年最热门的网商平台,其地位就类似今天的淘宝,店大欺客,尤其作为上市公司,为了保证季度年度的业绩高额增长,以刺激股价,这种收费越来越高,导致其收费在我这种小电商的经营成本比例里比重越来越大。
& 滞销商品连上架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已经作了售前调查,但真正进货后发现义乌的货还是和本地市场有差异,比如胸针,美国女人喜欢比较大的夸张的款式,而义乌货普遍比较小,人家不买,还有绘画设计水平比较落后,同样是一朵花,义乌的货就是别扭。
对于这类货,只好不登广告,因为假如登的话,会继续拉低上面提到的成功率。但没有曝光的机会,就如石沉大海般永远待在货架上。
&仓库里存货猛增
滞销货品品种逐渐积累到80%的程度,也就是说80%都是卖不动的。
从上面的货物成本来看,本来货物只占销售额21%的比例,假如只有20%卖得出去的话,21%除以20%=105%,也就是货物真正成本已经占销售额全部还不止!
每天通宵达旦地分析数据,情况越来越坏,这使我不得不正视现实。
在一番计算后,按照eBay的收费和我库存首饰的成功销售比例分析,我得出了不幸的结论:
这样做下去的话,做得越大亏得越多!
因为畅销或叫卖得出去的品种在电商平台eBay不断提高listing广告费用后,本身的利润率越来越薄,而2:8比例的原则下,20%的销售品种根本不可能承担80%的滞销品种的购买及库存成本。
我尝试过其它除了eBay以外的网上销售渠道,比如yahoo和亚马逊,但当年这两个以静态网上商店形式的卖场虽然成本低,但根本没有人气,我的扩张无效。
薄利多销并不适用于任何时候,假如你的存货过多,大部分都是卖不出去的滞销货物的时候,为存放及管理这些&不良资产&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会拖垮整个生意模式的运营。
对 于低价商品,成本稍微提升都会带来致命伤,因为不同暴利奢侈品,你没有多少回旋余地招架得住急升的成本,那时候我没有把自己的人工成本计算入内,而对于一 个成熟的发达国家来说,人工成本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工资上升过快,就很容易导致微利企业的倒闭,这种现象在当今中国市场屡见不鲜。
经常会看到很多所谓做到很大的公司突然倒掉,其实这种突然在当今强悍的数据分析技术帮助下,是可以提前预见,只是企业的领导人重不重视,有没有投入足够的财力人力物力去建立一个强大的企业数据大脑。
良好的商品流通商业模式不单要看重销售总额和利润的增长率,还要注重商品流转天数和资金周转率:
假如平均商品流转天数不断增加,证明你的存货不好卖了,这个后果会在一段时间后才显示出它的巨大危害;
当存货量增大,资金周转率下降,企业现金流最终会断掉,所谓周转不灵就是这个意思。
我不想拖到周转不灵才结束,于是2004年底,我选择自动结业,在销售额做到最高,仓库塞满存货的时候,我的电商生涯宣告失败!
后来看新闻,2008年2月,eBay上的power seller,就是以在eBay上全职卖东西的大卖家们联合罢工抗议,因为eBay不断杀鸡取卵的方式,导致电商根本没有什么长期生存的机会。
所以,在近年中国网上销售红火的日子里,不少同学对网上销售蠢蠢欲动的时候,我都会提出忠告:看好你的存货!别赚了一堆存货在仓库,现金却越来越少!
做电商有钱途吗?
对于小投资者,尤其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的同学来说,只要你卖有形的产品,只要你自己压货,我认为最终成功的机率非常小。
网上销售需要用到很多的IT技术,以我的专业背景都吃力,假如传统行业的老板自己不懂,靠雇人,是没有竞争力的。
回头看当年eBay上的电商,能做到最大的也只有上面提到的那个Eforcity,没有别的了,而他们的销售品种是手机配件,吃到了智能手机近年突飞猛进的甜头,而且再怎么说也是数码产品类,品类品种相对于传统商品还是比较少,销售及库存管理比较容易。
eBay也成功地从电商平台转了方向,平台并不是它真正的动力来源,下面具体再分析。
五、凡客作为电商犯的错
看完我做eBay电商的失败经历,你就明白凡客曾经走过的路程,我认为凡客就是一个我当年失败案例的放大版。
根据《凡客&告别&电商困境:回归品牌常识》这篇文章的描述: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2年中国B2C网站交易市场规模报告》中,凡客占中国B2C市场份额的1.2%,位于天猫、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当当、国美、唯品会之后,排名第十。&
&凡客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唯一自主品牌电商,其他九家均为平台型或渠道型电商不同。&
这个独特之处恰恰是凡客的致命伤!
因为别人都不用压货,而凡客自己压货!所以它最先倒下。
而在陈年自己反省及网上其它人撰写的文章里面,他将自己那段时间走的弯路归纳成两点:
产品质量很差,导致滞销;
为增加销售额盲目扩张,连地拖扫把都卖;
我不知道是为了宣传,为了照顾企业形象还是他真的这样认为,假如这是他真实的认知的话,我觉得这个企业前途堪忧。
我曾经归纳过eBay上的销售模式,它是一张饼,只有横向没纵深,你想通过单品做大做强是异想天开,我认为凡客也是如此。
但不同的是,我当年根据数据及时调整策略,宁愿急流勇退愿赌服输,我认输离场。
而陈年却说是被雷军&骂醒&,好像从来不曾看过企业经营数据,对于一个一万多员工的企业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我估计,或许凡客对IT技术不重视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本来进销存管理已经是一套非常成熟的技术,作为大企业,销售库存统计必不可少,每天的货物平均周转天数,资金周转率等等,凡客应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做到对以上关键数据的实时追踪。
六、2014年再见陈年
因为个人生活的改变,2010年开始,我基本停止了blog的写作,也没再关注互联网业界,去年,我决定重新开始,多年没接触国内市场,我觉得应该回去看看,也拜访一下旧朋友。
8月我回国了,也上了北京,提前联系了一些人,但陈年联系不上,刚好有天在微博上看到凡客召开免烫衬衫的发布会,于是@了过去给公关部的人,没想到立刻就得到回应,邀请我去参加,急急忙忙过去,因为我想趁这机会见到大哥顺便约个时间登门拜访叙旧。
冒充自媒体得以溜进会场,好不容易等到散会,我挤了过去厚着脸皮和被围在人群中的陈年打招呼,问他还记得我不,8年不见,他竟然还记得,说我瘦了,会场乱哄哄,我没办法,问了下他们公司的人,都说新品发布,陈年非常忙,我想另找时间再说吧。
因为不懂规矩,在会场上我还错拿了一件东西,后来临离开北京,我想不如亲自送过去,没预约也不好打搅陈年,我就当是参观一下凡客公司。
不同于别的大公司,凡客除了客服,竟然连公司总机电话都没有,在网上查不到,我想打个的士过去吧,肯定有前台,把东西交给秘书或前台都行。
山长水远坐着的士来到北京郊区亦庄,下车我就傻眼了,有两个保安露天摆个桌椅在大院门口,非让我叫被访者打电话下来值班亭确认,才能放我进去。
凡客公司我一个不认识,报陈年名字也不灵,我说你让前台小姐帮我下来签收也行啊,答案是:NO!
我还从来没见过保卫那么森严的制度,连美国911那会都没有。
本来仅仅想悄悄地来,悄悄地走,结果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打陈年手机,我只有这个8年前的号码,那天之前打过,要不是没人接要不是关机,没想到那天恰好陈年自己接了,我告诉他过来只是想送样东西,假如他没空,请他派个人下来取也行。
他说他很忙,但还是派了个小伙子下来取。
交接完,又呆了,滚滚黄土我回不去,亦庄没见的士,手机是临时借朋友的,也没装打的软件,只好又求这小伙子帮忙,最后才得以坐上的士回酒店。我还让那小伙子把陈年助理的微信给我方便以后联系。
七、凡客仍然存在的问题
1、凡客CEO身边圈子越收越窄
从过往打过的几次交道来说,我认为陈年是讲义气的性格,他的手机号码起码自2005年至今未变,说明他非常念旧,难能可贵,而且他近期的宣传,都一再提到小 米创始人雷军,兄弟情意结在他心中占的比例非常重,但我觉得这样的性格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劣势,因为人老了总会不自觉地缩小了自己的社交圈 子,而创新这个创业的驱动器却往往是从年轻人里产生。
亦庄的闭门羹让我感受到陈年近年的转变,他已不再是那个能写《爱搞搞这样的小孩》或是热心安排网友见自己不方便接触的旧人的那个他,可想而知普通客户,或者小合作伙伴,又有多少机会能面对陈年,坦诚地说出自己心目中真心所想?
&谈笑纳斯达,往来无白丁&或许是成功者的标志,但毕竟,目前从资本角度看,巨额融资的凡客还没能上市让所有股东套现赚钱,所以还不能够论为成功者。
一个天天说自己被同龄兄弟骂醒而改变企业经营方式的CEO,或许能暂时博得大家的同情,但深思一层,为什么那么大的曾经上万人企业,以前就没有其他人提过类似的建议呢?
假如有,但不被接纳,因为对方不是成功人士知名人物或好兄弟吗?那么,今天改了一个错,明天仍然还会有别的更多的错。
假如没有,那就更可怕!为什么别人不和你推心置腹?
就像我,虽然加了他助理的微信,也经常和这个美丽可爱的小女生在微信上婆婆妈妈互动,但我会真的通过她去向陈年反映我对凡客的真实感受及建议吗?
老实说,不会。因为我已经努力过两次了,而这个企业和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凭什么要去像个怨妇般反复纠缠诉说衷肠啊?!
我还算是曾经和陈年有着那么一点点私下交到的人都有这般感受,我想其它人就更加不敢多说一句。
创业的路迂回曲折,过去听不进&小人物&的意见,封闭自己的CEO将来会听得到吗?
作为一个创业者,我觉得最可怕的是自认为自己已经什么都懂了,如果身边不会再有反对意见的话,又怎能不走弯路呢?
我也经常提醒自己,在创业的路上,身边绝对不能一言堂,我不需要做偶像,也不需要脑残粉,恰恰是那些不同的声音才是最宝贵的,哪怕人家说得不对,起码也能时刻警醒自己。
2、以产定销的思维落后
从 8月29日凡客开的白衬衫发布会至今,在网上经常看到陈年到处&反省&凡客走过的所谓&大平台弯路&,同时标榜现在的衬衫产品质量多么好,但从以上的分析 可以看到,凡客从来都没做过&电商平台&,而是只做一个自己压货的大电商,这就是为什么阿里巴巴和京东能上市的原因,它们是真正的平台,它们没有存货危 机!
但凡客最近的营销思维,好像沉迷在产品质量如何好上,这好比强调以产定销必胜的观点一样,只要有好质量,酒香不怕巷子深。
但,这并不是时装界行业应该有的态度,衣物这种相对数码产品属于石器时代的品类,实用只能吸引地摊货爱好者,所有含有品牌溢价的经营思路首先要挑逗的是顾客精神层面的心理需求,而不是满足功能性基本诉求。
3、和目标客户的隔阂
无论有多少篇讨论凡客的文章在业界人士朋友圈刷屏,也抵不上产品和真正目标用户的&肉帛相见&。
自从参加完凡客免烫衬衫发布会后,我多次在自己的导弹群(都是我的长期读者)里提到凡客,于是也有人因此得知这衬衫而去购买,我也趁机作过调查,结果如下:
真正对免烫衬衫有需求的人从事职业为企业财会人员、保险外勤大客户销售人员,环境造就需求;
地点集中在北上广深,这和着装习惯一致;
已婚男士的衣服大多由太太购买,凡客的宣传吸引不了80后的太太;
不少人还是因为我的推广才知道凡客推出了免烫衬衫,因为大家的印象里凡客产品就是&卖得贵的地摊货&;
互联网销售推广并不是万能仙丹,我觉得凡客要加强研究怎样才能把产品信息快速推送到真正会掏钱购买的目标客户群,而且在大数据趋势之下,能直接得到客户的第一手资料才是最值钱的资产。
大部分互联网上起哄看凡客热闹的人,未必是真正买免烫衬衫的人!
八、对凡客的建议
只批评而无建议是没有意义的,下面准备分析一下凡客的将来。
我认为凡客还有翻身机会,但需要重症治疗,解药分远期大格局和近期小调整两方面。
远期的大格局是参考eBay,先来看看下面的eBay十几年股价走势:
上图由高到低包含eBay、亚马逊、雅虎和Best Buy。
最低的雅虎和Best Buy没啥说的,15年如一日,就是混饭吃。有谁知道雅虎还曾经有类似eBay的电商平台业务呢?它没做好,被亚马逊和eBay甩出九条街。
Best Buy是传统的店面形式,也是属于被&电伤&的受害者。
值得探讨的是蓝线最高的eBay和下面绿色的亚马逊,从股价增长趋势上,亚马逊是连创新高稳健向上,而eBay于2004还是05年左右曾经创出新高,然后暴跌,好不容易于2013年才重新爬回峰顶。
光看表面,貌似亚马逊不及eBay,实际上,作为大卖场电商平台来说,人人都知道亚马逊做得更好,那么股价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是eBay在2002年用15亿美刀收购了由伊隆&马斯克创立的Paypal贝宝,伊隆因此拿着自己分得的巨款创立了3个公司,一个发射火箭的SpaceX,一个电动汽车特斯拉,还有一个做太阳能安装的SolarCity。
在2002年,15亿美金是一笔巨款,但是十几年后的今天,Paypal成为eBay最值钱的资产,仅仅根据2013年数据,Paypal为eBay贡献了41%的营业额,假如没有了Paypal贝宝这个网上支付巨头,eBay的股价至今都不可能回到家乡。
回归主题,为啥要扯eBay呢?和凡客有啥关系?
我认为凡客目前剩下的优势是这两个:
1、 投资者都是业内知名VC,假如放弃这个公司,前期投入就打水漂,而这数字以亿美刀为单位,花出去的巨资堆积出目前的凡客品牌,好歹也有那么一点社会知名 度,所以哪怕作为一个壳公司,还是值得再来一次资本运作,我猜这也是为什么凡客在去年底再次获得巨额融资,假如不是那笔钱,凡客已经因周转不灵而倒掉;
2、从2007年创立至今,凡客的社会受欢迎程度高低起伏,但总有那么一丝好感或认知曾经存在于老客户心中。
以上两个必备条件构成了凡客可能有机会抓住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学eBay趁早收购一个网上信用卡之类的核心业务,然后在新业务上取得盈利模式,补贴目前看来不可能有长远大发展的品牌电商模式。
其实,这个解药不单针对凡客,所有的互联网电商平台或品牌电商都只能朝着这条路进发。
近期小调整方面,还是加强作为品牌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电商的业务。
1、建立老客户档案
互联网金融需要大数据分析,其基础都需要加强数据分析能力,不知道凡客目前保留的300人里面有多少比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从我导弹群称赞凡客免烫衬衫的小伙伴口里,并没有听到他们提到凡客公司和他们的直接互动。
Direct Mail(定向直销)这美国是很成熟的技术,如果根据客户特性直接推销产品都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上面夸免烫衬衫的客户,如何才能在第一次销售以后,取得对方联系方式,然后定期针对性直接推销,这些工作从技术上都是很容易实现。
2、挖掘年轻设计师,扶植其品牌
衣服到了当今这个年代,已经成为易耗品,经营利器第一需要款式,第二需要款式,第三还是款式,任何世界大品牌背后都有灵魂设计师,哪怕是貌似无款式的棉质品类品牌,其背后都是有专门时装设计高手按照不同的季节设计风格系列。
凡客的宣传里看不到这样的人物,只有陈年一个在宣传怎样做工高科技,但这不是时装界运营的标准模式。
凡客目前走的服装风格路线其实可以参照美国目前178亿美金的Gap集团,它分3个大品牌各自独立经营,分别是Gap、Old Navy和Banana Republic。
我认为一个强势到足以和陈年拍桌子的年轻有为服装设计师是目前凡客最急需的,假如没把握找到最好的,也可以尝试同时扶持2~3个比赛一下。
3、开拓美国市场
我把在凡客发布会上拿到的免烫白衬衫送给了亲戚,没多久他刚好回中国开会,于是把衬衫也带上,一天接到他的长途电话,原来他就是特意为了告诉我,那件衬衫非常好,非常满意,又合身又不会皱,他说在美国从来没有买到过那么好用的白衬衫,出差配西装再好不过。
我认为作为单品,这个产品是成功的,既然已经做好一样,不妨把它发扬光大。
美元兑人民币从2014年开始进入上升通道,而人民币兑其它国家货币却走强,既然凡客免烫衬衫的生产地放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汇率向下时,生产成本节约了,而假如能开拓美国市场,售价是美元,呈持续上升之势,这一高一低能给凡客带来更多额外利润。
而且在美国的销售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远程销售队伍,采用互联网加定向直销的方式,避免被本地经销商截取利润。
最后,祝凡客以后的路别再走歪,一而再,再而三,四是不可能了。
这 篇东西写了几天,越写越长,写着写着方向也不断地改变,我觉得这并不光写给陈年大哥看,也不仅仅是分析凡客的案例,里面一并解答了不少过去我经常被问及的 关于网上销售经历的描述,以及我自己对互联网电商的一些看法,对于从事传统行业的同学来说,或许它也能带给你不少启发,避免一些弯路。
另外,我也希望对自己过去的失败做一个回顾和总结,以便为其它正在或即将创业路上的同学提供一个案例借鉴,因为我相信,对于创业者来说,做正确的选择,比保住面子更重要吧。忠言逆耳,不得不说。
yy一下:物联网仍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小米在智能领域的布局也愈见从智能手机往智能硬件方向奔跑。同时,在智能家居碎片化如此严重,更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智能家居的情况下,小米在此时选择ZigBee协议,是否有一统智能天下的打算?
在刚刚过去的 2015 年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小米首次在非官方平台上发布了新款产品:小米智能家庭套装。
小米智能家庭套装由多功能网关、人体传感器、门窗传感器和无线开关四个产品组成,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均支持 Zigbee 协议。目前众多智能设备都采用了 Wifi 和蓝牙技术,小米为什么看上了并不是很主流 ZigBee 协议呢?
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ZigBee 协议有些陌生,ZigBee 是一个基于 IEEE802.15.4 标准(2.4 Ghz 频段)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它也不是一个新鲜的产物了,早在 2004 年 Zigbee 联盟就成立了。
就像「Bluetooth」一样,「ZigBee」这个名字的来源也非常有趣。
「ZigBee」来源于&ZigZag ,是一种蜜蜂的肢体语言。当蜜蜂新发现一片花丛后会用特殊「舞蹈」来告知同伴发现的食物种类及位置等信息,是蜜蜂群体间一种简单、高效的传递信息方式,因此 ZigBee 也被成为「紫蜂协议」。
ZigBee 的特点正如蜜蜂的「舞蹈」一样:简单高效。虽然 ZigBee 协议工作在&20~250 kbps 较低速率上,但足以应对智能家居的低速传输需求。
与蓝牙的点对点传输方式相比,ZigBee 协议的优势在于自组网能力,最多支持&65000 个设备组网;对于智能家居来说,ZigBee 协议还有一个宝贵的优点就是它的安全性很高,至今全球尚未出现一起破解先例。
那么为什么&ZigBee&协议没有普及呢?
ZigBee 没有普及虽然与市场推广不足有一定关系,但受智能手机蓝牙和 WiFi 的普及影响更大。试想一下,一部智能手机只要装上相应的 App 就能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但如果使用的是 ZigBee 协议,就需要使用适配器或连接控制中心才能使用。
随着近两年智能家居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各类智能家居产品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后,数量将会越来越多,Zigbee 协议才又重新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为什么是 ZigBee?
在小米智能家庭套装中,除了多功能网关,其他三个产品都是靠内置电池供电的,可以持续使用 2 年以上。能达到这么长的续航时间,肯定离不开低功耗的传感器和传输协议。
有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凡是可以接入 220V 市电的智能设备,不需要考虑耗电问题,这时通过 WiFi 连接是最好的选择。但对于体积小、安装位置不固定的物联网设备来说,要想获得长久的续航时间,使用 WiFi 自然是不可行的,而且 WiFi 技术在安全性方面也有所欠缺,这可能会成为悬在智能家居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虽然从蓝牙 4.0 开始引入了低功耗蓝牙(BLE)的技术,但蓝牙也有很明显的短板:连接设备有限(理论上 7 个设备),不能自组网。对于一般的智能单品来说,蓝牙足够好了;但对于致力构建智能家居生态链(大量智能设备同时工作)的小米来说,蓝牙肯定是不够的。
而剩下的似乎只有 ZigBee 和 Z-Wave 协议可以选择了。
虽然 Z-Wave 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特点,但目前想获得 Z-Wave 芯片的授权还比较困难,更为关键的是 Z-Wave 所用频段(865.2MHz-956MHz)在我国是非民用的。所以对小米智能家庭套装来说,ZigBee 协议更适合国内使用的情况,选择 ZigBee 协议一定是经过深思熟也是必然的结果。
事实上,小米在发布&Yeelight&智能灯时就开始探索&ZigBee&协议了。
Yeelight 智能灯的普通版本(Blue)采用了蓝牙连接方式,而小米路由器的定制版本(Sunflower)采用了 ZigBee 协议。同时因为小米路由器本身不支持 ZigBee 协议,所以定制版还配备了一个 USB 适配器。
在小米智能家庭套装发布后,这个 USB 适配器就可以「下岗了」,多功能网关就可以将所有 ZigBee 设备连接起来。ZigBee 协议对于小米来说,可以将未来搭载小米智能模块的众多设备连接起来,通过智能网关汇总到手机上,最终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操作。
不足与未来
不过 ZigBee 协议也存在一些不足,它虽然可以方便地组网但不能接入互联网,在 ZigBee 网络中必须有一个类似路由器的角色。目前的解决方案增加一个能够接入 WiFi 的控制中心,就像小米智能家庭套装中的多功能网关一样,通过这种方式来打通物联网和互联网的世界。
当然在未来的智能家居中,仅靠一种通信技术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一定会需要将多种技术融合使用。ZigBee 协议的意义在于其低功耗和自组网的特点可以将分布在家中的各类物联网设备连接起来,但不论是接入互联网还是与手机的连接,仍需要其他通信技术的帮助。
对了,Nest 与三星倡导的 Thread 联盟宣布向下兼容 ZigBee 协议;ZigBee 联盟也透露将在 2015 年公布 ZigBee 3.0 标准,这些都让我们对 ZigBee 协议多了一份期待。
五款帮你在线搞定配色的Web App
15:55&nancy&分类:交互视觉&微信二维码
Nancy导读:配色弱福音!今天来一组超实用的配色神器,第一个不仅能直接帮你生成配色方案,还可以按照配色方案生成网页Demo,绝对是懒人必备!除此之外还有在线的配色方案参考,渐变色方案和随机色列表等,以后再也不愁没有配色灵感了 &&&
贝尼:HTML5变得越来越强大之后,很多以前需要特意安装一个软件来实现的功能,现在只需要在网页端就能够实现。这样一来,无论你是Windows用户或者MacOS用户,都能够在同样的体验下使用一个自己喜爱的工具,因为你的工具都在云端。
决定设计好坏因素有很多,颜色就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元素。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最近收集的个人觉得挺有用的处理颜色的WebApp,它们中有些功能类似,但各有不同的亮点。
Paletton(配色工具)
这个工具是之前介绍过的Chrome插件ColorZilla中的一个外链功能。它的作用和Adobe Kuler类似(Adobe Kuler也有web app版本),可以用来为整个界面进行配色。你设定一个基色,然后通过它的一些选项和微调参数生成一套配色方案。除了Kuler的一些相同功能外,它还有 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它可以模拟色弱看到的颜色以及不同显示器参数下的颜色。另外还可以模拟一个按照这套配色方案生成的网页demo。
之前的好文:《设计师专属!有哪些强大好用、鲜为人知的Chrome插件?》
下图是一个配色后网页的大致模拟~
类似应用:(功能更简单,界面更清新)
Webcolourdata(配色方案参考)
这个应用很简单,输入你喜爱的网站地址,它就能获取这个网站的配色方案。搜索栏下方成列了一些诸如Facebook、Google、Firefox等知名网站的配色方案。
UiGradients(美观的渐变色)
这是一个托管在github上的开源项目。打开网站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整个屏幕的双色渐变,而且颜色相当舒服。你可以通过左右切换来探索更多的搭配方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有一个按钮能将所有这个应用收集列表中的美丽渐变色全部显示出来。同时你还能提交自己觉得出彩的渐变给他们。对于前端工程师来说,它 还提供了一键获取渐变色CSS代码的功能。小而强大。
DraGGradients(渐变色处理)
这个应用的界面和上面那款非常像,而且也都是处理渐变色的。不过区别在于这个应用可以让你自定义渐变,并且不止两个颜色。右侧的加号按钮可以新增颜色,然后移动画面当中的白色控制点然后移动渐变色。
Colours(随机颜色)
这个应用功能性不是很大,主要是每次随机罗列一套颜色,而且每个颜色上都标了css中对应的英语名字及Hex格式和Rgb格式的颜色码。也许在你没有灵感时,看看这个随机的列表会有所启发哦~另外,当你点击顶部色带中某个颜色,那么页面就会显示所有这个颜色的不同明度亮度等的衍生色。
作者:@cyRotel&&&来源:优设网
yy一下:谷歌有手机andriod,微软有手机windows;谷歌有语音Google Now,微软有语音Cortana;谷歌有眼镜Google glass,微软有眼镜HoloLens......两大巨头你追我赶,谁家产品技高一筹,我等凡夫俗子不妨静观其变有空吐槽。其实yy觉得两大巨头各有所长互补其短,同时,用户说好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好产品。
每年的微软 Build 大会都备受关注,比如,2011 年,微软在 Build 大会上展示了 Windows 8,在去年的 Build 大会上推出了 Cortana 语音助手。
然而,微软在昨天凌晨开了一场名为 Windows 10:The Next Chapter 的发布会,这场发布会的内容确确实实展示了微软的下一章,而发布的东西也比往年 Build 大会的内容还要让人惊喜。
完成 Win 8 未尽事业的 Windows 10
本次发布会上,最重要的就是 Win 10 这一继 Win 8 之后的新系统。
其实微软在 Win 8 时就致力于将桌面与移动端融合,比如 Win 8 与同期的 Windows Phone&都使用了超简洁的 Metro 风格界面,甚至一度去掉了 PC 端的开始按钮。激进的转变其实更偏向于将 PC 的使用习惯强拉到与移动端一样,给用户带来的其实是不适应和难以接受。
在本次发布会上,Windows 的开始按钮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在 Win 8.1 中,开始按钮完成了第一次的回归,但是主要功能确是让用户在 Metro 界面和经典 Windows 界面之间切换。Win 10 中的开始按钮不仅有着和 Win 7 中开始按钮中同样的功能,没错,这一按钮再次成了除桌面以外绝大部分用户通往「整个世界」的入口。微软这次将原来 Metro 界面中的磁贴与开始按钮完成了整合,更多原来磁贴的内容将会在用户点击开始按钮时出现。
正如几年前 Win 8 推出时的目标一样,Win 10 也在致力于打造良好的跨设备体验,而微软也在本次发布会上展示了 Win 10 优秀的跨设备体验。
Cortana 语音助手正式进驻了桌面板的 Windows 中,而且 Cortana 的搜索按钮位置就在开始按钮旁边。通过 Cortana 可以很容易的搜索本地的文件还能搜索保存在 OneDrive 中的文档。通过 Cortana 查收邮件、看看天气情况都非常方便。与&Google Now&类似,Cortana 可以个性化的推荐网页链接和各种其他建议,比如航班信息、你关注的体育新闻等等,而这些都是系统级整合在 Win 10 中的。
而微软本次发布的「Continuum」工具则能让平板设备变的更灵活。检测到键盘时,系统就将自动切换到与传统 PC 一样的窗口模式,检测不到有键盘时,就会以平板的全屏模式工作。
在移动业务上,Windows Phone 实际改名成了 Windows 10 移动版,同时微软也在推动自己的 Universal Apps,开发者只需要开发一次就能同时在 PC、平板、手机多个平台跑起来。
更重要的是,微软放出了一个大杀招,所有的 Win 7 以及 Win 8 系统都能在 Win 10 发布后一年内,获得免费升级。一个更好体验的新系统,再加上免费,会快速推进微软融合多平台的进度,而这,也正符合微软将 Windows 服务化的战略。
黑科技 HoloLens
我猜这套设备足以进入年度黑科技榜单,虽然微软说这款设备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乍一看上去,HoloLens&与其他&VR&设备看上去差不多的样子,但是与目前主要的VR&设备不同,HoloLens&有两大特点。
现在的&VR&设备更多就是一块屏幕加上&VR&镜片,而微软的&HoloLens&这款设备自带&CPU、显卡以及一套全息图像处理器。使用全息投影系统,虚拟偶像初音未来的演唱会就曾多次使用全息投影技术,用户可以获得更逼真的&3D&立体体验。
另一方面,HoloLens&整合了动作和环境传感器,这就像给&VR&设备前架设了一台Kinect&一样,用户可以使用手势与设备完成交互,而不必像索尼的&Morpheus&一样需要靠额外的手柄完成交互。而通过对环境的捕捉以及实时运算可以虚拟出与现实世界融合度更高的场景。
VR、AR&是去年极其火热的话题,今年也将有大量过去发布的设备正式发售。而本次发布会上微软的&HoloLens&让我们看到了&VR&以及&AR&真正应用的未来,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真正结合,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遥远。
东东推荐:产品经理又称&产品汪&,日常工作多而且繁琐,经常会出现突发事件需要处理,所以处理突发状况的技能已经是产品经理必备技能之一。
在日常工作中,我认为有且仅有以下3种情况:
制定工作计划;
处理工作计划中的事件;
处理突发性事件(计划外事件,如参加临时举行的会议、需紧急回复的邮件等)。
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中,我们免不了会遇到各类突发性事件,从而影响、干扰我们完成既定的工作计划。令人头痛,需采用必要地手段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以下将对此话题作深入探讨。
一、背景介绍
1、文章中涉及到的数据均来源于我个人的工作日志(2010年7月-9月)。
2、因为我的职业为产品经理,所以文章中的数据具有明显的职业倾向性,数据仅供参考,但解决方法是通用的。
二、突发事件无法避免
以我为例,在连续58个工作日里,出现突发事件的工作日为57天,出现概率高达98%,无法避免,每天都要面对。
三、平均每天需要花费19%的工作时间处理突发事件
经过统计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每天处理突发事件时间占当天工作总时间比例呈w型波动变化。其中星期一的突发性事件最多,高达22.4%,星期二下降到最低,仅为15.7%,周三再次上升&&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星期一是每周上班的第一天,经过一个周末的积累,总是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而当处理完这些突发事件后,星期二的突发事件自然就下降了。同理到了星期三新的一波突发事件有来了&&平均下来,我每天需要花费19%的工作时间来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图1 一周内的突发事件呈W型波动变化
四、68%的突发性事件均为产品运营工作范畴
既然每天要花费近20%的工作时间来处理突发性事件,那么这些事件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是否有价值呢?首先按照产品阶段划分,将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做如下分类,具体内容详见《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
市场及用户研究;
产品规划及设计;
开发及项目跟踪;
产品运营;
市场推广。
其中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最有价值的工作应当为市场及用户研究、产品规划及设计及产品运营当中的数据分析等工作内容,平时应当将工作重心向这几个方面倾斜。
而通过分析,在突发性事件里有68%均为产品运营范畴,多为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其价值不大,应当采取必要手段进行控制,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进展。
图2 68%的突发性事件均为产品运营工作范畴
五、处理突发性事件的方法
1、做好每天处理突发性事件的心理准备。此类事件每天都会出现,无法避免,如果不出现反而奇怪。突发事件既有可能是一次危机,也有可能是一次机会,因为化解危机本来就是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平时做好准备,机会就会到来。
2、养成制定工作计划的习惯。明确每天的工作目标及内容,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详细介绍可详见我以前的文章《工作日志-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
3、制定工作计划时,需预留20-25%左右的富余时间。以便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尤其是星期一,要多预留出25%的时间。
4、制定处理突发性事件的工作流程。以下是我总结出4个处理要点:
步骤1:如果是紧急事件(如领导突然找你谈话,突然接入的电话),无法授权他人或推迟处理,则记录当前的工作进度,然后立即完成紧急事件,待完成后再处理之前中断的工作。如果是非紧急事件,则跳到步骤2。
步骤2:把猴子踢回去,或者授权给他人处理。如果无法执行则跳到步骤3。
步骤3:判断如果完成该事件需要花费小于5分钟的时间,则立即完成。如果需花费大于5分钟的时间,则跳到步骤4。
步骤4:将该事件记录,然后安排到统一的时间内(如每天下班前一小时或转天)集中处理,不要影响当前工作进度。
5、对于已经准确处理过的突发事件,要做好总结和回顾。以此来做好下次同类型事件的预测工作,并纳入工作计划中,减少突发事件的数量。
目前就我个人而言,平均每天需花费19%的时间来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希望到2010年年底的时候,这个比例能够降低到15%!就算是个很大的阶段性成果了。同时希望有幸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也能有所收获。
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雕塑家园6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凡客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