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民工民工漫是什么意思思?

---11月14日 22:35传统工科行业的工程师是否已经沦为新时代的农民工?被金融和 IT 行业完爆?
【知乎用户的回答(1783票)】:
应届硕士生,今年找工作,电力电子专业,电气工程下面的一个外行人基本没听过的专业。
如果说是起薪的话,确实被和互联网行业要差,我们今年虽然形势不错,找到的工作工资也不低,10W~18W之间,基本上实力不错的都有至少一个15W的offer,但比起互联网来说差距还是比较明显。
但我想说,每个行业都有它的爆发期(朝阳期),但大多数的时候,还是处于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说现在互联网行业屌,我来说说我们电力电子行业真正屌的时候。我导师最早几届硕士(02~04年毕业的),那时国内能培养合格电力电子学生的高校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也许就浙大,华科,西交,南航?),每年全国毕业的合格电力电子硕士50个左右,当时各大企业都像绿了眼睛的狼一样来抢这些学生,当时给的工资就是10W/y(02年10W!),当时上海的房价才4000不到(听我师兄说的,未考证),我师兄工作第二年就首付买房了。。。
现在呢?02年到14年,也就12年过去了,上海的房价翻了10倍,我们应届硕士的起薪大概涨了50%不到,毫无疑问,电力电子这个行业从朝阳期过渡到了平稳发展时期。
说怎么多什么意思呢?互联网行业现在无疑是朝阳行业,合格的码农供不应求,但10年以后呢?我觉得很大的可能会回归一个比较理性的状态。如果你现在只是个大一的学生,读完硕士工作要7年以后,那时的互联网行业是否会像现在这样火爆?如果你现在就进入了互联网行业,你是否想过10年以后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
所以,我十分不赞成,为了赚钱,以投机的心态进入互联网行业(我当然不针对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在哪个行业都能做的好)
-------------------------------------------分割线----------------------------------
扯远了,收回来,我想谈谈的竞争力在哪儿(当然只以我的电力电子专业为例)。
这次找工作,面试了好几家单位,和许多工业界的真正厉害的交流过,感觉还是收获很大,关于我们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总结下来就一句话:
你在这个行业沉潜的时间越久,积累的时间越久,你的竞争力就越大。在电力电子行业(我觉得换到另外一个传统工业也一样),一个资深的工程师的价值,是远大于应届生的。
可以看看互联网行业,阿里星计划应届生60W上不封顶,byvoid(不知道这个大牛的自行百度),真正聪明的年轻人创造的价值一点也不低于干了好几年的老码农,行业内的老人也许弄不好就会被新人给替换掉。但在电力电子行业则永无可能,在聪明的应届生,由于缺乏实际的工程经验,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胜任一个完整的产品开发的,相应地,也就难以创造什么价值。
以自己为例,自己应该算是国内应届电力电子硕士生能力比较强的了(反正这里也没有人认识我,我就不谦虚了,研二阶段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合作一个项目,由于表现出色,那里在研二就给了我offer,那里项目负责人这样评价:几年都遇不到像你这么优秀的人才;到研三找工作,基本上想去的地方都给了我offer:GE,南瑞继保,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为,台达,汇川,思源。。。。15W+的offer有四五个;研二和电科院项目合作的时候,认识了一个美国的教授,他两次向我表示愿意给我全额奖学金让我跟他读博士。。。),扯这么多干什么呢?我想说,即使我水平在应届硕士生中算是可以的,但是现在让我设计一个实际就能用的产品,我实话实说,不可能。
你以为一个实际的产品就这么简单么?让我做一个能在实验室run的样机,no problem。但实际产品?差得远呢!高低温?EMI?湿度?浪涌雷击?结构?。。。哪一项不需要要去工业界积累?
面试汇川的时候,我曾经问面试官一个问题:变频器的理论都这么成熟了,为什么我们国家的高端变频器就是做不过西门子,ABB?
他的回答是:理论上没有任何问题,差距在工程积累上,国内的产品,实验室跑都没有问题,样机拉到现场一跑,面对不同的复杂工况,各种问题就来了。而这些工况,不去到现场,在实验室是永远想不到的。
他还告诉我,他们现在在做大功率的工程传动产品,MW级的,貌似是用在海上油田的,产品都功能都做出来了,还不敢卖,先到海上跑一年再说,见见各种工况,不然心里没底,客户也不会认可。所以差得还是在积累上。
再说说光伏逆变器,现在光伏行业也渐渐回暖了,所以带动着光伏逆变器也小火了一把。你说光伏逆变器有什么难的?理论太TM成熟了!但同样的理论,一些小公司做出来的只有5年的质保,华为的逆变器有20年的质保(华为把逆变器中最容易出故障的风扇去掉了,有人说去个风扇这么简单还好意思说?内行的人请自己想想没有风扇,全封闭结构,散热还能做得这么好是多么了不起),5年质保和20年质保的差距,差在哪儿?还是在工程积累上。
电力电子,作为一个面向工程实际的行业,工程积累是如此重要,对于一个公司,一个产品线是这样,对于个人也是这样。所以在行业沉潜多年的资深工程师,是不太可能被新人替代掉的,这也就是我们传统行业的工程师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最后传两张照片,上面是我做的逆变器,下面是公司的逆变器产品拆机的,仔细看看细节的差别,差别就在积累上。
打了这么多,好累,求赞。还有,知乎上电气的同行太少了,真希望通过这个答案吸引到一些同行多多交流~ 打了这么多,好累,求赞。还有,知乎上电气的同行太少了,真希望通过这个答案吸引到一些同行多多交流~ , , , 也希望看到你们这些真正的电气牛人的回答。
【黎蓝的回答(1097票)】:
先说结论:IT是对各个行业进行改革优化的工具,而不是传统行业的竞争者。工程管理的理想形式是依赖软件的流程无纸化(SAP,ERP);
工程设计的理想形式是依赖软件的有限元分析(机械ANSYS, 油藏数值模拟Eclipse);
质量控制的理想形式是依赖软件的统计学风险量化(如 BHI adv)。目前工程公司的管理/设计/质量控制的现状均和理想的差距巨大。
许多工程领域被国企垄断,体制内效率低而体制外供应商承载了一些违背现代商业规则的负担;绝大多数工程公司管理意识落后,流程不完善;商业办公信息化程度处于发展中。
设计与质量控制:
各工程研究所,引入的工程设计软件,几乎清一色是外企的软件产品。这类产品承载着几个重要的意义:operation流程化,工程原理程序化,算法集成化。而许多小型企业都是粗放的算法,都还没有达到需要软件来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程度。
关于以上两点我讲个插曲。去年我在能源类三大服务公司做工程设计的时候,曾和中石油某油田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去壳牌做技术方案。从他口中我了解到,他们的定向井日报的报表都没有一个模板,而设计软件,他当时是整个单位唯一一个勉强会使用的。真的很勉强,据说来开会前他们才用高价从另一家美资公司手里引进,初学不久。在我看来,他仅仅是大致得原理,对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缺乏意识的,而且,即便他是这种程度,由于某些原因,他表示并不愿意把所学教给他的同事。
由于大多数工程公司还处于一种作坊式的粗放管理模式,一来缺乏稀缺性,二来缺乏精益求精和对技术的钻研,继而没有建立起把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础。
另一方面,国内IT行业内人士是否热衷于商业软件的开发呢?MS的Visio Project比office贵多少?AI比一个小娱乐app贵多少?创造价值的商业工具自然配得上更高的价格。
那你又知不知道,一个专业的石油钻井类软件的引入价格都是6位数?
可惜,国内IT类公司缺似乎不那么热衷于此,相反乐此不疲地推出各种娱乐社交类app,又是为何?正是因为传统行业技术和管理发展的双重滞后,没有发出饥渴的声音;同时IT背景的工程师由于对其他行业认识的淡薄,目标客户通常是大众,项目也大多是在对个人的日常需求进行头脑风暴。
之所以现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迅速,的确是搭了信息化革命的顺风车,但是传统行业就被完爆了吗?那么你会说,农业被完爆了吗?
互联网/IT改变了销售模式,管理模式,可以把顾客原本想去超市买的大米快递到顾客手中,但比较互联网工程师和种大米的农民谁的价值大根本就没有意义。
点题:IT是对各个行业进行改革优化的工具,而不是传统行业的竞争者。
信息化的风首先吹过了最简单直接的交易形式,第一回合传统超市和经销商输给了电商。
接着吹过了社交,第二回合传统的社交方式和工具被各网站和app颠覆。
再后来,IT开始头脑风暴,试图颠覆更多的领域……
必然有一天,信息化之风会吹到传统领域,让传统粗放小作坊输给信息化先进管理理念,设计标准,和质量控制。这将是信息化革命的攻坚,需要传统背景工程师和IT工程师一起努力。
这里引用一下我在的答案:
我看好基于传统行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专业技术软件的开发。
对于编程背景的人来讲,首先想到的是出路无非是互联网门户、软件、电商、游戏、app相关的发展路线。这些容易理解、直接面对用户、没有其他知识技能门槛的行业都渐渐信息化,与国外差距渐缩小,也有了不少酷酷的产品。同时,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任何一个创意出现,都会同时衍生出几个同类产品。更让人惋惜的是,绝大多数产品,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基于自己的头脑风暴,而非饥渴已久的需求。
但是传统行业,比如制造业、石油工业,这些行业中创造力强的小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技术软件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上和外企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有的领域中国企业的开发能力基本是空白。他们迫切的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技术软件,但碍于技术壁垒、意识淡薄难以做到。
管理软件发面:
我之前的美资公司从用excel数据管理到专业软件进行数据管理转变的时间是在2008,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云储存的程度。而国内懂相关技术的老工程师们数据处理管理非常差,甚至报告都还停留在笔纸记录,无人审核的阶段;年轻人也仅仅是处在完善excel的程度,而且在这些行业里,即使是大学毕业生绝大多数人也是连数据透视都不会,数据分析毫无概念。
另外提一下小公司上线的ERP、PLM,一般情况都是一次性投入,多数公司无法承担二次开发。但绝大多数情况,首次开发的时候都难以在每个细节都做到理想。这种情况是由于跨领域、多背景的人才缺乏以及管理理念滞后造成的。
技术软件方面:
复杂的技术应用软件,比如石油工程中的油藏数值模拟、定向井设计软件、测井数据整合软件全是外国企业垄断的,国内公司购买这些软件引进一套都是上万的价格,学懂理论是第一障碍,专业英语是第二障碍,结合理论学会软件的操作是第三障碍,试图开发软件?呵呵……就真的更是感受到所谓的50年的差距。
现在学校理论研究很多,但发展为商业可应用的软件几乎是0,偶有尝试也都是石油背景的博士边学vb边自己试着做,一方面编程背景薄弱,另一方面与实际应用有些许脱节,甚至验证结果还需要借用国外的软件。
图:定向井设计软件WellArchitect 3D视觉与风险统计分析图:定向井设计软件WellArchitect 3D视觉与风险统计分析
这种交叉领域的突破的任务着实艰巨:
一、操作艰难。
一方面传统工业依赖于经验,老工程师遵守传统,无意识也无心力改革;善于学习的年轻工程师石油资历、技术经验尚浅,加之对编程陌生,学习成本大。另一方面专业的软件工程师也容易着眼在非专业软件、游戏、互联网本身,更接地气的也只容易涉及B2C的电商、教育等,新习得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再做优化同样学习成本太大。
二、收益慢,投入大。
这种投入有很大的风险,过程也很艰难。要实现,需要深厚的专业理论背景,海外企业技术能力的调研功底,工程应用的钻研优化创新意识,资源调用能力,管理能力,还要对信息化管理有一个vision,并且有十多年的耐心,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做这件事的意义在于:经过长期的积淀,创造了独有的稀缺性,提供了别人提供不了的产品和服务,就使企业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从非功利的角度来讲,这是在帮助中国企业突破瓶颈,优化管理,也是标准化、流程化的工具,长期意义深远。
所以,我说的不是搭乘潮流便车的捷径;
而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不入地狱谁入的作死。
你有兴趣吗?:)
未来各行各业都会逐渐意识到IT的力量,会有越来越多各种背景的人学习编程。这将是一个逐渐被普及的技能,用于颠覆各行各业的低效率传统,而非与行业本身竞争。
没错,大米会越来越快地送到你手里,但大米永远都长在地里。
也许有的童鞋只关心收入,好吧,我再说得简单粗暴一点:
电商的收入完爆了超市管理者;
现代信息化管理公司也将完爆传统粗放管理的工程小作坊;
那么问题来了,
电商/娱乐app开发者和高新技术专业软件的开发者收入比,谁完爆谁呢?
我个人在职业规划中次要考虑收入,主要考虑创造价值的点,收入提升在我看来是自然而然的附属品,目前看来这个思路还是奏效的。关于金融相对于实业,在这个里有讲到,没有再提。
我答题的动机是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希望为工程师对此方面困惑指一些方向,也希望更多IT行业从事者意识到红海,也给他们一点启发。
具体关于这两个行业收入分布和结构的问题,应该需要建立在仔细的调研和统计的基础上,我无法回答。也如future energy所说,行情会变,如何应对才是point.
【sheeta的回答(170票)】:
作为一名今年找工作的应届工科毕业生,算是对传统工科行业形势体会得比较多了。对于题主你的问题我只想用一个词来回答:
是的!是的!是的!是的!是的!是的!是的!是的!是的!是的!是的!是的!
传统工科行业的工程师就是已经沦为新时代的农民工,就是被金融和IT行业完爆了!
首先介绍下自己,双985硕士应届毕业生,进校的时候大学是全国top10,专业是全国top1。
现在什么排名不知道了,进来之后就没怎么关注过了。
说这些不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而且是为了说明,我所在的学校所在的专业牌子还算比较响的,基本上传统工科行业的公司都会来我校招聘。然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今年找工作什么感受呢?一个词:
制造业越发惨淡,许多往年招许多人的大公司都缩招了,有的甚至就是来打个幌子宣传一下,而有的公司甚至根本不来招聘了。
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是IT和金融行业一片繁花似锦。大的小的公司从九月中旬就涌了过来,呼啦啦带走一大批人。
奋战两个月好不容易拿到offer,再看看别人IT方向的,同一个城市的offer,自己起薪九万以为还算不错了,IT行业至少都是十二万往上走,这还算一般水平,十四五万的也不少见,二十万+的大神就不比了。
这还只是起薪,更别说传统行业涨薪缓慢,和IT行业的涨薪速度完全不能比。
也别说不能和大神比。哪个行业都有大神,传统行业的大神就算offer拿得再好,起薪也不可能到二十万。
也别说别的同学更努力更优秀。同等的智力和努力,甚至可能做得更多,技术钻研得更深,就是因为方向不一样,所以赚得比你多。
也别说虽然赚得多可是加班多辛苦多。说得好像传统工科行业不累似的,还不是一样加班,还不是一样要赶项目,且传统行业的加班可能在车间,在工地,和在办公室能比?
不然古人怎么说“男怕入错行”,行业没选对,就是不一样!
至于为什么传统行业收入不如IT金融,
答案说得挺好了。简单点说就是:利润微薄,技术落后,不重研发。
在这里说个真人真事,我隔壁寝室的妹子去面一个牛逼哄哄的车企,和HR对话如下(大意):
——知道为什么不录你吗?
——因为我是硕士?
——因为你是女硕士。
我们聊起来的时候,都一边笑,一边心酸。
找工作的时候有些企业会不想要硕士,因为他们不要在搞设计研发的,要现场工程师,而这些本科生就能胜任且更便宜。
当然,更多企业不在乎这个。是否他们很重研发呢?哈哈,只是因为他们发给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薪水几乎没什么区别= =
总而言之,意难平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也不能老是沉浸在怨天尤人的情绪中。对于个人来说,解决办法大概有这么几种途径:
像我们专业现在也有不少细分方向和编程有关或者沾边了,所以许多同学找工作的时候就顺势转向IT行业了。也挺明智的不是么?
如果你说我不想转行,就想干这个怎么办?
如果有能力的话就出国读engineering然后留下吧。虽然不想说国外的月亮更圆,但传统工科行业大部分还是国外技术更高,待遇也更好。
如果你说也没机会没能力出国了怎么办?
3.挑好行业
尽量向前景好的行业靠拢。比如传统工科行业中汽车行业前景就很不错,车企们在制造业公司中也算是高薪的了。当然薪水还是和IT金融不能比。但努力数年后转管理岗没准也能赶上IT金融等行业呢= =
如果你说一拍桌子说这特么三条路都是逃跑主义啊我就是要在国内一直做这个行业怎么办!
虽然情怀这个词已经被手机公司用烂了,但是我想要在国内坚持传统工科行业,可能内心深处就是要有一份情怀吧,可能是实业兴国的梦想,也可能是对机械至美的热爱,甚至可以是大国重器的信念。
就像我有个同学,人称“X神“,是个可以左手编程右手画图的牛逼人物。这么形容可能夸张了些,但总的来说他就是代码写的好,专业传统方向也搞得好。这么一个大神没去BAT,而是选择了一个军工研究所,搞核武器相关的,而且还是在四川的一个小城市里。
我说IT多火啊,干嘛不去写代码,多赚钱。
他笑嘻嘻地说,为我国国防事业做贡献啊。
我听了哈哈笑,觉得他笑话讲得不错,挺幽默的。
只是后来想想,也许,他说的是真的呢?
【兔二的回答(265票)】:
作为一个工程师,看到这种问题真的非常难过,倒不是想说什么工科报效祖国的话,而是题主说的基本都是对的。 工程师“越老越值钱”,这句话由来以久,我不喜欢这句话。 第一,它的比较对象并不是金融,it,甚至不是医生,教师,而是原本最广泛的职业——农民。农民在年迈之后下地干活不如小伙子,所以老了往往“不值钱”。然而现在农业也在改变,也不是有劳动力就可以的,任何职业都需要专业而且经验丰富的人。 第二,“老了才值钱”说明工科是一个经验性很强的行业。很多东西无法用书本字面来表达,无法用系统的学习学到大部分知识,还要在工作中不断打磨。某些老工人可以用超差的余量加工出合格的零件,而换一个人,甚至换台机床,就不行了,这种“经验”、“手感”是无法量化的。“越老越值钱”对应的不是其它行业的“越老越不值钱”,而是工程师自己的“年轻不值钱”。 工业的高起点,让大多数普通人无法创业。大部分工程师就职于大型企业,而大型企业的分配制度注定工程师无法成为高薪职业。三年五年十年的期待薪金远远落后于许多行业。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工程师只是企业的“生产资料”而已。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待遇偏低,枯燥,以及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太快,都让工程师们活的并不太幸福。 30万,太多了,哪有30万,毕业生年薪三四万的多了去了,高薪的汽车行业也就十万+,工程师的出路在于走上管理岗位,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战争时期无论哪个国家都是保护工程师的,连德国屠杀犹太人也要先把工程师登记出来。在乱世里只有技术是硬道理,科技就是拳头。而在一个全面发展的盛世,工科的尊严却逐渐在萎缩,你还为你是一个工程师而骄傲么?在别人问到你的职业的时候,是高冷的说一句工程师,还是腆着笑脸说一句做技术工作? 某些人说工科是国之根本,国之命脉。然而作为所谓命脉的人却都在自尊线上挣扎。 乱世黄金,盛世瓷。同样的,乱世理工,盛世文。
【古古的回答(90票)】:
不知道上面好多人有什么好匿的……
我和題主有類似的想法,並且對排行第一的價值論表示不讚同。
先丟個圖。
右邊大部分是傳統工業企業,左邊大部分是IT,金融行業。右邊大部分是傳統工業企業,左邊大部分是IT,金融行業。
論創造的社會價值,傳統工業是壓倒性的勝過新興行業。
再貼兩個圖。
日本第一的汽車企業平均年收也不過SE最鼎盛時期的三分之一。
但你要說TOYATA創造的固有價值和相對價值不如SE?恐怕日本政府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光是EV,HEV,FCV車說誇張點都是能夠改變世界的產物,反觀手游大廠這幾年除了不斷推出氪金作品外有創造了什麼實際價值?
那到底為什麼傳統行業收入不如新興行業呢?
個人覺得有以下兩個個方面的原因。
1.傳統行業大多發展到了瓶頸期,加之競爭激烈成本控制基本做到了極致,很難在產品銷售上做到大量盈利。
就拿汽車行業來說,假設賣出一台車銷售收入有20W,其中盈利多的也許有2W少的可能只有5000。(豪車另當別論)然而作為新興行業,金融業不太懂除了人工費公關費外成本看上去是0?(胡扯勿噴)換到IT業除去研發成本後期維護成本外盈利能力也遠強於傳統行業。跟別提國內畸形消費環境下基本無研發成本維護成本的垃圾頁游手游和某些約炮神器APP的盈利能力更是讓老外都瞠目結舌。
2.技術更新換代成本太大,某些行業更涉及到一系列政治民生因素導致發展受阻。
先不說目前傳統行業研發成本遠高於新興行業(一個技術更新就要帶動整個行業鏈一起更新的情況太多),就算研發成功了,投入市場前還要經過重重測試,因為某些行業直接關係到國家安全,國內行業發展,人民接受能力,最終結果可能就是丟進數據庫封存,導致入不敷出。而新興行業在這些方面相對來說受到的阻力要小得多,或者說和國外差距小上位者樂於見其發展而大開綠燈的情況也要多得多。
但是,這是工業發展成熟的國家的情況,並不適用與我國現狀。
無論是美國德國還是日本這種傳統工業強國,傳統行業從業者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從來就不低。
比如TOYATA社員在日本國內的收入比起一般的IT小社來說還算高的了,並且貸款,住宿,甚至去迪斯尼都有各種優惠政策。
就應屆生收入來說傳統行業基本與新興行業保持一致。
然而反觀國內,傳統行業應屆生收入大致如下:
2k/m(二三本院校本科到小型企業操作員)~10k/m(一線院校碩士到跨國企業研發崗)
(圖瞎畫的勿噴)(圖瞎畫的勿噴)
IT行業大致如下:
3~4k/m(小型企業,學歷無關)~30~33k/m(一線院校碩士到BAT)
(圖瞎畫的勿噴)
簡單來說的話,我國傳統行業薪酬低是中國工業發展較脫節的產物,國內民用工業發展水平低,需要向國外購買大量技術設備,研發成本較國外更高,從業者進行的工作技術含量低,管理層地位完全凌駕技術層,中堅工程師缺失等等等等原因造成的,而並非和國外一樣是傳統行業發展進入瓶頸什麼高大上的理由。(我國民用工業充其量算是世界二流水平,但上峰們還想著彎道超車,簡直就是剛會走就想去參加馬拉松,不過有這個心好啊,可是你好歹多扶持一把唄?)
順便再反對一下
前文讲过,公司的相对价值很高,而员工的相对价值也是很高的,即更有用一些。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想想自己大学本科学的东西,我是电气的,自认为现在学的电机,电分等很差(主要与实践相脱离,这也是很多传统工科的通病),导致我们学的并不是那么好,更多的需要工作之后结合具体的实际项目去重新学习。
反观计算机的学生,很多在本科期间已经能操作项目了,进入到公司参与东西很快即插即用,而且科目容易触类旁通。
即,他们在本科期间真正所学到的,对工作更有帮助。
同时,计算机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很值得借鉴。先有大致的理论框架,然后找到一个学习目标,在不断通往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旧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我认为这很值得学习借鉴。
同时,回复中 说的也很有道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以及发挥的作用不同。
在传统企业,人是机器的延伸;在服务业(金融、IT、互联网),人是核心资产,是所有产品和服务的起点。在人工方面,员工薪酬只是传统企业成本的一项,在服务业,员工薪酬是成本的大头。這種地圖炮式的例子我覺得舉得不太合適。
先不說傳統工科與現實脫節應該是大部分三流院校才有的通病,計算機系畢業一個項目沒做只懂一點C++皮毛的也不少嘛。
其實我覺得前面的都可以刪掉,最後一句才是重點。
在人工方面,员工薪酬只是传统企业成本的一项,在服务业,员工薪酬是成本的大头。
就比如我們公司我們部門賺的錢大部分都丟進研發,設備維護更新,軟件更新,服務業員工的工資上了,我們這些技術員工資能高得起來才有鬼。
【梁潇华的回答(51票)】:
最近正好找实习啰嗦事情一大堆。先占个坑,回来填。
1. 简单的说,一切都是循环的,01年的硅谷,08年的华尔街,都不是很远。泡沫起来总会破,破了以后总会再起来。几年就忘光了过去以为未来一片美好是脑残。因为泡沫会破就不去尝试是病,要治。
2. 在中国各个工科的地位远不如产业发展完善的美国,德国等国。
3. 门槛,人力供需和市场平衡。
4. 关于钱的问题:
我个人建议用mid-career median来看排名,也就是有几年从业经验的人的收入中位数。大致是这样的。注意第二名的那个是Compter Engineering,按照美国的专业划分这是一个更偏硬件的专业。Computer Science在第7。
【严同的回答(72票)】:
传统工科行业的工程师是否已经沦为新时代的农民工?被金融和IT行业完爆?可能“民工、完爆”的说法上欠妥,但从总体意思而言,不得不承认这点。
我有个高中同学,浙大机械的,研究生研究有限元的现在搞时装了,呵呵。可能传统工科中,我们电气,还有土木稍微好些,机械,材料等专业稍微难些,但总的特点都差不多,传统工科是就业率高,也稳定,但是工资和发展空间均较IT相比不占优势。
任何职业都分高中低三档,码农中高档基本不用担心失业,或者说40岁前基本财务自由了。 低档在任何职业都要考虑失业问题,或者拿着最底层的待遇,包括医生,公务员,教师, 莫不如是。
为什么IT行业有这些优势,个人感觉IT行业目前来说确实是创造价值最多的那批人,传统行业都是在讲流程规范,很少有新技术,可以说对新想法依赖度不大,而IT呢?有个走的比较近的好友,真的感觉他很充实,从书上看到的知识马上就能应用到产品上去,多想想就能优化算法,每时每刻都感觉到自己在提高,理论和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知识就是金钱。总而言之,天天回去打麻将的同事和天天回去钻研底层、算法、编码的人就应该活得不同,虽说是因为行业大环境的关系。
甚至感觉,以后所有的行业最终趋势都将被码农占领,我们的智能电网,IT在电网中的应用是一大部分,汽车和智能交通也是下一个大市场,再下来是高端制造了,现在还有什么行业能离开软件生存?数据化自动化的程度在各个行业只会越来越深入。时代赋予这个行业的优势,不可否认。
那么,如何继续在传统行业中精彩的做下去?个人觉得无需强求执着本专业,当你一个月辛苦赚回4-5K,却发现周围搞IT的当年同学都已经30W+/Y的时候,任何专业追求都是苍白的,所以现在传统工科转IT的才那么多,鼓励每个传统行业的人坚守下来是不道德的。
但,如果本专业经济待遇尚可,或者个人心态良好,在自己专业中还是有些领域值得自己努力的,你会发现它的充实和自身的价值,传统工科特别需要积累和磨练,与诸位同行共勉。
PS1:想写点鸡汤,事实发现没这水平。
PS2:不太好站在自身电气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所以不够具体。
【马元林的回答(162票)】:
鄙人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用我那个目前在米国读研已工作大学同学的话说:在国内跟其他专业比就很土(和谐)吊,没想到到了国外跟其他专业比还是这么撒(和谐)比。(忽略开头这段吧@( ̄- ̄)@)
你要认识到,土木工程行业总体来说就是个高就业率的低薪行业!当然也有高的,比如甲方、设计院、海外,大多数人还是去了施工单位,基本没有太多可能刚毕业薪水很高的。在施工单位,并不是太注重技术,管理、成本的地位要更高(可能在哪都那样),生产口的地位普遍要高于技术口,项目经理也是个管理岗位。
施工行业之所以低薪,是因为行业已经很成熟,行业格局也基本固定,中国特色的利益关系。政府甲方设计监理咨询总包分包,下游往往是喝汤的份儿。
(跑题一下,虽然下游喝汤,但是分包的大老板们都是很有钱的,因为他们手头有人力有资源有关系,虽然他们对我们项目经理挺客气但是也不怎么鸟他,因为他们的关系要不在集团总公司要不就是在开发商,四支劳务公司最次的老板开了个辉腾,专业分包就更赚钱了,基坑公司更赚high了,当员工要尽量往上游走,如果真的有资源有关系有斗志最好自己创业。)
90年代初期是施工行业的黄金年代,听老师傅说那会一个大工长,工资加奖金一个月有小3000……
在施工单位你可以学到现场知识,了解工艺做法,明白为什么那么做,心中有个立体的结构,这是坐办公室的人无法直观接触到的。还能看到行业猫腻(各种塞钱),憋大招,然后选择跳槽
做施工,不好的地方除了低薪还有恶劣的环境、全年无休(除了冬天)、不稳定的生活(各地跑)
再说说其他,工科行业跟金融it行业普遍差距不小,但更多的要看机遇看自己选择吧!之前看过一个统计,薪水高低跟学历呈正相关,但是职位提升跟学历高低并没有太大关系
说说我身边的一个例子,一个哥哥大学在哈工大,学的机械,后来又去德国读研,毕业后回国去了宝马公司,年薪30W,每年也都会去德国培训,我很敬佩他。有个舅舅,二本毕业,毕业后去搞期货,又成了合伙人,他们头儿跟他说:别开以前那车了不符合你身份。然后他就直接买了个宝马五系最高配。肯定是中产往上了。都是80后,我觉得学历学习能力决定了你财富的下限,而机遇、抉择决定了你财富的上限……
当然行业也是选择的一部分,社会层次就是圆锥状的,横向坐标为行业,纵向坐标为阶层,当你自己够强大,你会很容易的认识其他行业精英人士!如果在底层,认识的大多数人也只会是自己行业之内的
我刚毕业那会儿去了一家国企施工单位,(2011年)第一年见习工资拿到手1600,那会儿也不成熟老是玩儿,然后女朋友跑了,之后自己窝在工地感觉就像个渣儿,人生灰暗……偶然听到一首歌《夜空中最亮的星》给我感动到不行。
后来考过二级建造师(虽然是执业资格里最简单的),跳槽去了一家咨询公司做造价。明年可以考一级建造师,工作五年后可以考造价工程师,九年后可以申请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的答辩。建筑行业有20多种证可以考,未来还是有很多可能,努力要靠自己。
今年我工作三年半,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人生最大的挫败感也许不在于和谁去比较,而是自己从未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事儿!不要忘记努力,不要忽视奋斗的意义!
【黄璐的回答(273票)】:
某四流985高级技工学院的屌丝工科男,加班后怒答一记(
,嚓,天大已然三流,只能默默把自己排成四流)
题主问题中,通篇不谈对自己行业的了解,在自己行业中的位置,却一直谈到和其他行业的对比~貌似关注点不好呀。我突然想起了流川枫对安西教练说自己想去美国,安西教练却说,等他成为了日本第一高中生也不迟。不知道题主在自己行业中处在什么位置。你是否知道本行业中最顶尖那一拨人的薪酬?社会地位?~~~站在半山腰上,发现另一座山比自己这座山更高,是否有点不妥呀?~
其实题主并不说自己是否喜欢自己这份工作,只是由于这份工作给的不如其他行业那么多,于是乎心生不快~那,如果你换个行业后发现还有行业给的更多,你又作何感想?题主生活中碰到分配不均的事,是否也会如此愤愤不平?
我觉得这已经是心态的失衡,与工科无关
当屌丝工科男确认自己不可能转行,决心浸淫在无边苦海之后~反正都如此惨淡了,为毛不拼一把,想点如何改造自己这个行业,如何让自己这个行业互联网化
答主就业与建筑电气这一行,这一行据老人说,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最红火的时候(其实,建筑设计这一行都是这么个情况),那个时候普遍楼不高,都是住宅,技术含量不大,市场需求旺盛(商品房兴盛的时候),偏偏行内的人又少。据说,那个时候,有谁管图纸质量......画完业主直接拷走,爱要不要。给的多社会地位还高。慢慢随着行业发展,进来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一激烈。设计费就这么下去了,同时,竞争一激烈,服务意识得上去了吧,一进入买方市场,业主的要求就开始多了。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加班家常便饭,改个图纸方案稀松平常,业主要求越来越多~~
啊~想想就灰暗,不过工科行业发展不都是这么个路
改革开放——市场需求旺盛——人员进入增加——竞争激烈——平均价格下降——市场饱和——夕阳产业(起码不会是朝阳产业)
我会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也有可能是这样,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多,总会有饱和的点,只是目前它仍在上升期。当然,这个不是我关注的重点。即使是建筑设计这一行,20多年来貌似一直走下坡,从纸质手绘图纸转变为计算机作图后,貌似工作方式一直没变,可是,实际上真是这样的吗?
就我看来(其实很多已经是共识),起码有几点会对行业有深远的改变
1、用户体验:莫过于智能家居。
2、设计工具:BIM的运用,Revit之类的软件,简言之就是由2D制图转向3D制图。
3、多地协同:有没有尝试过不同城市的设计师通过远程协作在同一张图纸上作图?毕竟项目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一地的资源不够用,多地协同就有必要。
4、政策变化:知不知道,就因为政府提出绿色建筑这一事,导致多少绿色建筑申报咨询公司诞生?
5、利益分配(我觉得最让我脑洞大开的一点):企业应用级软件,用户购买软件需要钱,使用软件做出产品还需要给软件公司钱。那么,建筑设计行业的图纸能不能也这样,业主使用图纸盖楼的时候出一笔钱,日后设计公司能不能根据项目的产出再分一笔钱?
这五点,每一点都导致行业发生变化,每一点都会使行业中衍生出新的子行业。尤其第5点,有人在布局,一旦做到,会导致整个行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那么,问题来了~当然不是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你在行业这些变动中间的位置是什么?能承担什么角色?
当我听头说道第五点的时候,觉得脑洞大开,当时忍不住说了句"真想跟着这些人干",头冷冷回一句"你在其中能扮演什么角色"。是呀,我能做什么~有这种令人热血沸腾的改变,但是自己真的还做不了任何事,我技术既不过硬、不懂运营、不懂管理、看不清趋势。尼玛我只觉自己弱爆了!!!
你若是有通天的本事,请做一些真正改变行业的事;若不济,就做一个能认出这些有通天本事的人,早早和他们合作;若再不济,那么万一当这些人看中你还有一技之长,可为他们打天下时,请纳个投名状,跟对人,站好队;若再再不济,请勉力提升自己,早日让自己成为有利用价值的人;若再再再不济,那么就天天抱怨传统工科工程师已沦为民工,生活艰辛,吐吐槽有益健康~
这个行业牛人太多,我知道这个行业不如IT行业挣得多,但并不为此所动。真正为我所动的是自己连为牛人所利用的价值都没有。
【danvill的回答(166票)】:
说干工程不如码农苦的,一个个全站出来拉到工地去跟一个工程试试?!别站着说话不腰疼!让你参加个援非项目干三年五年的试试?那种身心俱疲还要为生命担心,对家的思念谁能懂?
说工科没有技术含量的,一个个去设计院做套设计试试?终身责任制,你看看你还敢不敢出一厘米的错误?你打代码要输几万行,是很累,你再看看哪套设计图纸不比你看过的书厚?
知乎上大部分是IT和金融行业的,可以理解工科不受待见。但是能先了解过之后再评论吗?我承认工科是夕阳产业了,但是还没到一文不值的程度。因为真正推动社会基础进步的还是工科类。不管是建设业或者制造业,你让金融和IT脱离试试看?十分同意楼上说的他们是锦上添花的,但是没有基础是不行的,就算基础已经很深厚了。没有制造业,电脑你都玩不到;没有基础建设,靠脑电波连Wi-Fi?
工科确实不火了,为什么?累,赚的少,不够高大上。行业鲜有新的突破口,相比IT金融来说,工科类结构相对稳定,不容易有新突破。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工科可能真的不是个好选择,但是整个社会不能没有它。脏活累活总要有人做的。
【时冰蓝的回答(61票)】:
逃离工科,参考以前的日本。文章来自OPENGPU的一个版块,看了很有启发.
逃离工科:中国工科高等教育是否在走日本的老路
东京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希望到企业生产现场的毕业生比例已从%下降到1990年的3%。日本舆论界已经把上述“逃离工科”现象称之为“考生疏远工科”、“年轻一代疏远技术”,并大声疾呼“向工科回归”。
日本高校学生“逃离工科”
工科高等教育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向来重视高等教育中的工科教育,早在1886年,帝国大学先于欧美等国,在校内设立了工学部。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能成为亚洲第一强国,也与日本重视工科高等教育密不可分。
但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以金融、证券、房地产为代表的泡沫经济的发展和从业人员收入的迅速提高,与泡沫经济相关的财经类文科专业报考迅速升温,而对工科报考热情则急剧下降。报考大学工科人数从1986年的18%跌到1989年的12%。到1991年,再进一步下降到8.7%。与此同时,金融、证券、房产等热门文科专业的报考人数却连年蹿升,大学录取的工科专业的学生质量不够高,多数是因为上不了第一志愿才改读工科的。工科专业已难以招到昔日的尖子奇才。
这一趋势在日本名牌大学中更为突出。东京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希望到企业生产现场的毕业生比例已从%下降到1990年的3%。日本舆论界已经把上述“逃离工科”现象称之为“考生疏远工科”、“年轻一代疏远技术”,并大声疾呼“向工科回归”。
工科毕业生的数量与质量的下降,也成为了导致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日本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几年,一向以优质闻名全球的日本产品在中国和国际市场频出重大质量问题,索尼、三洋、丰田等日本著名品牌均发生过严重质量问题。据《日经商业周刊》调查,日本七成消费者认为,日本制造产品近年来确有质量低落的情形。中国工科亦“边缘化”?
与之类似的是,我国国内工科教育似乎也走上了日本的“老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高中文科生数量很少。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考生对热门文科专业疯狂追捧导致高中教育出现文科化趋势。
据日《南京晨报》报道:南京某中学校长介绍说,过去一个年级只有一两个文科,现在文科班数量居然超过理科班。南京招办一位工作人员提供的数据表明,2005年,南京报考文科的考生占考生总数的35.82%,而到2006年就急剧上升到46.2%。“文理倒挂”已成南京高中(实际也是全国各地高中)的普遍现象。
高校对热门文科专业的扩招也导致高等教育出现文科化趋势。刚恢复高考时,文科生在新生录取总额的比例仅为8%,而现在高校录取的新生中,理科生、文科生各占一半K1992年,全国只有40多所高校开设金融专业,而到2006年,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增加到400多所,毕业生人数增加了10倍有余。但社会需求反而因金融体制改革而大幅减少,各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在不断裁员,进人门坎越来越高,除博士、硕士外,本科生很难找到工作据东方卫视报道,上海格致中学2007年一个班就有20多人报考上海财大的金融专业。日至8日,上海考生填报志愿,由于股市火热,凡与股票有关的金融专业如金融投资都持别热。
'v2007年,广东省考生填报志愿,竟有70%的考生报考与金融和商业相关的专业,而在有金融帝国之称的美国,这一比例仅为30%,金融热由此可见一斑。我国金融业与制造业的收入差距比日本大得多。比如高中学历便可胜任的银行柜台先生、小姐可拿到三四万元年薪,这一收入比制造业中工程师的收入还要高得多。一个工科专业本科毕业生起薪也就每月1500元左右,而一个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进银行,起薪却在每月2500元以上,几年后年薪可升至5万元乃至更高,而多数工科生即使在工厂干到退休也很难挣到5万元的年薪。其他的垄断行业也存在与银行类似的高福利、高待遇,与之相关的文科专业自然成为热门文科专业,考生是削尖脑袋往里钻,于是中国学生也像日本学生那样竞相“逃离工科”。
1977年高考刚恢复时,工科专业常常可以招到最优秀学生,大家都以当工程师为荣。而如今,国家急需的传统工科专业如机械、化工、冶金、纺织等,却由于专业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不高,学生都不愿报考,中国学生也像日本学生那样竞相“逃离工科”。而金融业拿几十万几百万元高薪的高管们则成为考生们效法的榜样和目标,由此导致以金融为代表的财经专业越来越热,过度膨胀,形成扩招泡沫。现在高校金融等财经专业都实行“文理兼收”政策,这吸引了大批优秀的理科生特别是理科状元去报考金融专业,金融专业成了理科尖子最愿意读的文科专业。而尽管传统工科专业招生数量依然不少。“逃离工科”所导致的学生素质下降令教师深感头疼,教师们感到学生越来越难教,考试不及格率也不断上升。如此一来,我们又如何从中培养出优秀的工程师?
这一现象在前几年已经有人发现了,大家可以看看opengpu里那些前辈的讨论,受益匪浅。一句话,你要弄清你是想发财,还是想搞科研,还是想搞技术,抉择在你,想发财金融,it不二选择,工科在当前社会不可能有金融那样的待遇,这是事实。
既然这么多朋友想听听,我就唠叨几句,本人出生于工业区,,大学也是标准的工科男,但是不得不说,想发财,工科确实不是个好选择.
【吕勇的回答(33票)】:
传统工科真的没落了吗,作为非工科非金融非IT的外人看来,光看现在页岩油革命对世界的改变,已经超过了金融和IT所能做到的极限。
没听说过哪位金融大鳄和IT精英能撼动俄国,但是页岩油一出,普京大帝立马表示淡定不能,顺带连着天朝都不得不拉普京大帝一把。
工程师们能做到的比金融骄子和IT精英们做到的太多了。
特斯拉汽车,触摸板乃至未来的空气投影交互,无人机,航空航天,巨型轮船……每一个项目一出现,各种金融市场和IT潮流闻风而动。
金融说到底也只是立足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上的服务业而已,IT跟传统工业有相同的部分,比如硬件制造,而软件研发属于硬件的应用层面,所以,个人理解,IT既是传统工业的一部分,也是传统工业的一种延伸。
总之,金融和IT软件的确帮助了工农业资源更有效地配置和流通,但他们的光鲜是建立在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繁荣之上,工农业如果陷入瓶颈,金融就会产生泡沫,软件会缺乏需求,虚拟的高楼大厦是无法取代真实的一砖一瓦的。
改变生活,是看农业,金融和IT软件让我们的世界更加活跃,各种流动更加高效,而真正改变世界的,还是工业。
外行愚见,如蒙不弃,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潘锐的回答(425票)】:
作为在美帝energy industry厮混的屌丝一枚看到题主提出的问题表示保留意见。我想以美帝为例,说明传统工科在国家核心战略中的重要性以及IT和金融充其量只能作为辅助实业的地位,我想天朝也不例外,阿三搞软件外包这么多年也没见国家综合实力有多大增长,也很难想象天朝光靠阿里巴巴、腾讯、中金就能实现大国崛起,“国之重器”从来就不和IT、金融沾边,建立在大量理工人才储备基础上的发达的制造业、以及发达制造业基础上的军火、航空航天、能源产业,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美元霸权这么多年,美帝人民享受着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好处,原因还不是美国打赢了两次世界大战,现如今仍游弋在各大洋的航母编队、指哪儿打哪儿的洲际核导弹、军火、航空航天这些产业背后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以及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移民。有点实力决定论,但现实多是这样残酷。和这个看脸的弱肉强食的社会一样。
本人长三角地区某自诩为民国正统的知名综合性大学理科本,有很多从事基础研究的同学、一票学CS的码农朋友,以及一些学business的狐朋狗党,对了ex也是学business的;来美国读了工程学的研究生,接触了很多工科院校的朋友,目前的工作圈子中也是以这群工科男为主,因此对题主提到的各个行业之间的对比,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先说点实际的吧,待遇。不了解国内的情况,至少在美国,传统工科的待遇并不比金融、IT低多少。纽约芝加哥那儿的金融狗待遇也就一般起薪7-9w美元,可能年底会有些分红,可以吸引妹子们崇拜的目光,毕竟华尔街金融男比工科狗的名声要好听,而且人家是天天出入高级社交场所,能make big money的,这点可能美帝和天朝异曲同工。实际上我就呵呵了,普通阶层出身外国人能做trader的毕竟凤毛麟角。phd可能做quant待遇会好一点,但也仅限于东北部那些target school的少数phd们。商学院的phd毕业是待遇最好的,可以有20w+,但可以去看看美国商学院phd就多大点招生量。
再说IT,曾看过一篇长微博“妹子们如何在湾区吊到年薪20w+的码农”,侧面说明现在码农的地位随着互联网产业的火爆也越来越高了。google这些工资给的是相当高,phd毕业包括股票onus所有package加起来或许会有20w,但本科、硕士起薪也就10-12w,过些年会涨起来,待遇不错。但抽去加州高达将近40%的税和加州贵到要死的消费,实际上大多数人也就是打工仔,买个小黑屋养老婆养娃,middle class吧。另外不是所有人都能去湾区,去了湾区也不是都能去FLAG。总而言之,金融和IT,至少在美帝,个人认为只是看上去高大上。至于传统行业,土木、机械之类起薪6-8w左右,做到project manager应该会翻倍。在一些特殊行业,譬如oil & gas industry会高出一些。工程公司里硕博们给个7-10w还是比较常见的。如果在甲方公司会更好。据我所知,phd们去exxonmobil一般15w起还给办EB1绿卡。那个爽的啊。所以大家挤破头往exxon钻。其余的石油巨头们办移民没那么给力但工资还是不错的。
不要说什么搞金融日进百万,搞IT start-up瞬间变成上市公司股东的。这个世界上向来只是成功者才发声,那么多失败的案例,那是因为失败者不说,大家都不知道。大部分人不都还是普通人么。再说传统工科发财的机会可能是要少一点。但做出一项新的产品、在业界做出名声、自己开公司,在跨国公司里面做到manager,这些人还真就不少,即使在美国。只不过他们比较低调,不常在网上嚎而已。
至于国内待遇为什么会相差大些,我也不敢多说,毕竟不太了解情况,可能和我国处在产业链下端有关?但据我所知,GE,Shell,斯伦贝谢这些公司在中国给的待遇也不低。不知央企民企里怎样。这个展开将就多了去了。天朝现在问题很多,理工科起薪偏低,学校青年教师待遇偏低、学术腐败严重等等。重工业和基础研究的实力是需要积累的,绝非一朝一夕。整个产业链的布局和形成,也不是砸几笔钱送几个人出国学习买几家国外公司就可以实现的。这点我们在国外深有所感,但也感到无能为力。
譬如中国引以为豪的深海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说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外高桥船厂建造,可其实整个平台完全是在休斯顿设计的。平台上各个重要部件也都是从美国各大油田服务商、油田机械制造商买的。说是“完全”自主设计,其实贻笑大方。海洋油田上各种设备,防井喷系统,生产立管,深海锚泊系统,其实技术含量也没那么高,但中国目前就是没什么人能设计好,能制造的企业也很有限。另一个回答中提到的商用工程软件。我们这行用到的各种软件几乎都是西方的,神马ANSYS, SESAM。那位说的很对,中国哪一天能自己开发出这种成熟的可靠的商用软件、能造出耐用的设备,那我们在行业里也是有话语权的了,没必要求着人家买。目前成熟的深海油气开发系统设计、制造中国都捉襟见肘,又何谈新一轮的页岩气页岩油、新能源革命以及“国之重器”的大飞机、新材料技术?真心希望天朝能从根本改变这种相对落后状况,提高理工科从业者的地位、待遇。
我的硕士导师,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改革开放第一批出国的留学生,MIT的博士。拿到tenure以后一直尝试同国内合作,想把国内海洋风力发电这块儿给搞起来,起码在前期设计上做到能完全自主。但无奈每次总和“有关部门”无法谈妥。实际上不奇怪,国内某些学术大老板们,拿到国家的项目和钱是不太可能把钱再给国外一个毫无背景和关系的教授的,即使这个教授有真才实学、有极其优秀的行业背景。所以我们老师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每次research meeting就开始喷那些国内身居高位把持资源的学术官僚们。
海漂们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你将来是否有回国的打算。每次都是以一腔报国热血开谈,但谈到回去以后要面对土著势力的各种压迫、一线城市的房价压力、和与自身努力并不契合的待遇,就都开始叹气然后各自洗洗睡去了。所以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在美国做一只安安静静的engineer。
我们相信天朝会越来越好的。而一个国家科技实力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理工科从业者、基础研究者真正受到社会的尊重。你看不仅在美国,还有德国、日本,工程师、大学教授的社会地位都是很高的。传统工科不会衰落下去,只会在金融、IT的辅助下进行革命或者找到新一轮的增长点。或许起薪会低点,但做得好一样牛逼。像美国这样的大国,可以没有facebook, twitter和apple,但不能没有波音、埃克森美孚和洛克希德马丁。你可以一天不上网,但你敢说你一天不吃饭不用电不上班坐车?天朝传统行业的问题,自己水平有限,难以仔细分析。但目测还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科研评审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产学研结合、对科研的尊重。
最后向传统工科行业千千万万默默奉献的理工科从业者致敬,你们才是国家的栋梁。
-----------------------------------------------------------------------------
补充说明. Jan 31
怎么今天怎么突然这么多人来点赞。。还是一个多月前写的。当时写这此文,只是看到很多答案里对传统工科一片看衰,就想给大伙儿打打气。对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并没有不敬之意,平常和湾区、东海岸各个行业的机油们插科打诨惯了,语言上会有一些出言不逊的地方。我从来没否认计算机、金融对实业的促进作用。土木行业近年来最大的革命就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数值模拟也让计算机设计飞机、潜艇变得可能,波音787就是计算机设计的,说是甚至都没有在风洞里吹。
写此文只是觉得传统工科的同学应该坚持自己的爱好,或者说情怀;没必要因为互联网的火爆和更高的起薪就完全转行(当然实在是谋生活那自然合理,譬如某同学提到的在美国不给办H1B转成CS),坚持下去,找好方向,每行都可以做好。此文只是拿美国类比,一个大国的正常形态应该是工程师、理工科教授获得社会的尊重也获得相应较高的报酬,当然工程师和教授也要对得起自己这个头衔。只可惜国内现在情况并非一日之功可以改变(学术腐败、派系斗争、搞技术难出头、产业结构偏低端,管理混乱... etc.)。但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就是好事。只是希望越来越好吧。
关于移民和为国家做事儿的问题。绿卡只是个签证,不是国籍。拿了绿卡的还是中国人。认识很多人拿了绿卡就不去申请公民了,仍然想切实为国内做点事。所以我就顺便吐槽了下国内学术圈派系林立的现象和海龟的尴尬处境。想干事儿的人没门路,有门路的人光拿钱不干事儿,学术圈被官僚控制,乌烟瘴气。如此下去,基础科研落后,各个产业链顶端仍然被西方控制,产业结构升级如何完成?彼时光靠第三产业和互联网,恐怕大国崛起就略显力不从心了吧。
抛砖引玉,求同存异。
【闫旭东的回答(22票)】:
IT还有个免责声明呢,土木可是终身负责制!!动辄牵扯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出个工程事故,要进监狱的!真是操卖白粉的心拿卖白菜的钱,还是IT好。
【黄启栓的回答(11票)】:
昔日的电子、设备工程师一枚,沦落到现在在修修电脑,刷刷手机为生。比起学软件的女友收入是自己的3倍还多,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只有默默地再去贴几张修电脑的小广告~~~
【胡颖婕的回答(59票)】:
某三流985高级技工学院的屌丝工科女不请自答。
这几天正好适逢我们专业金属工艺实习,也不断听闻各个老师的一些只言片语流露出当前传统工科行业的现状吧。
一个老师的一句话我记住了,他说虽然传统老牌的工科领域赚钱不如金融、IT,但是国家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实业,甚至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也是靠军工、机械、制造、建工、航天航空等最传统的行业带动的。
说句不恰当的,金融、房地产、IT有时候是钱生钱,智生智,一旦泡沫了,其实也没多大意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许等金融市场遭遇危机时,传统工科行业的世俗地位就会抬高,人们的偏见也会少一点。
所以金融IT啥的,那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若说国家要强大,要为金融、IT提供最基本技术支持的,最终还是传统工科。
最后扫除偏见——你难道真的以为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工作就一定比工程师轻松?!你难道真的以为工程师的经济管理和技术含量就一定等于零?!别逗了。
利益相关:即将下工厂进行生产线管理的IE新人。
【松贰元三的回答(27票)】:
其他行业又到了看完不想玩知乎时间。
【GerYoung的回答(135票)】:
一句话总结:工作的相对价值过低。
下面具体阐述:
1.什么是固有价值与相对价值?
固有价值: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说法,一件产品(包括我们的劳动力)有其固有价值,即其 生产所用的时间乘以社会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成本。
相对价值:按照金融经济学的说法,一件产品是否有价值取决于其是否有用,价值的多少取决于效用的范围以及效果。
很粗浅的见解:就像一座花费了巨额修建的大厦,如果没人居住徒有其表,那么我们认为它是没什么价值的。传统工业,很多都已经进入夕阳期(其发展已经进入到一定程度,进展相对互联网缓慢许多),而且对于经济社会的预期有用程度更是比不上互联网金融等(将在下面继续讲解)
2.发多少钱?
归根结底,是收入多少的问题,个人的收入一般是和企业,和行业的收入情况息息相关的。那么,引发两个小问题:
(1)为什么互联网,金融等企业收入很可观,发展很迅速?
(2)为什么互联网,金融等企业的员工收入很可观,发展很迅速?
(1)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等企业收入很可观,发展很迅速?
一.相对价值很高
互联网,金融是提供服务的,这种服务需要的成本很低,另外其提供的服务被我们认为是及其有用的(互联网让大家联系沟通,金融让资本在时间空间流通) 。
话说如果在电力大发展的时代,电力企业的工资待遇应该也是相当高的吧。
二.预期价值很高
钱的多少,一方面根据当前的情况,比如企业的实体资产(楼,设备等),另一方面则根据预期收入决定的。当前,我们看到了很多互联网公司一个个创建十来年便百亿身价,其致富速度远非传统行业可比,其原因便在于大家普遍认为其未来发展很好,因而愿意为其投资,大量的资本财富涌入进来,钱自然就多了。
简单来说,叫做消费未来,将未来的钱变现,互联网金融等行业有更好的预期发展前景,通过证券化等获得资本,进而收入更多的金钱,谋取更大的发展(可以理解成更快速地钱生钱)。
(2)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等企业的员工收入很可观,发展很迅速?
相对价值很高
前文讲过,公司的相对价值很高,而员工的相对价值也是很高的,即更有用一些。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想想自己大学本科学的东西,我是电气的,自认为现在学的电机,电分等很差(主要与实践相脱离,这也是很多传统工科的通病),导致我们学的并不是那么好,更多的需要工作之后结合具体的实际项目去重新学习。
反观计算机的学生,很多在本科期间已经能操作项目了,进入到公司参与东西很快即插即用,而且科目容易触类旁通。
即,他们在本科期间真正所学到的,对工作更有帮助。
同时,计算机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很值得借鉴。先有大致的理论框架,然后找到一个学习目标,在不断通往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旧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我认为这很值得学习借鉴。
同时,回复中 说的也很有道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以及发挥的作用不同。
在传统企业,人是机器的延伸;在服务业(金融、IT、互联网),人是核心资产,是所有产品和服务的起点。在人工方面,员工薪酬只是传统企业成本的一项,在服务业,员工薪酬是成本的大头。
3.怎么办?
问题提出——分析问题——该解决问题啦
其实,作为一个电气男,我也很纠结。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努力程度都差不多,你甚至比那些计算机金融的看更多的书,上更多的自习,但是人家收入就是比你高,这时候,你是不是默默地自我安慰:计算机吃青春饭罢了,俺们是越老越吃香。
这话,个人觉得,心理安慰倒可,切不可当成圭臬奉于心中。
具体的办法如下:
(1)趁时势
我很欣赏雷军的一句话“猪,站在风口上就会飞”,哦还有一句“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同时,我还欣赏咱中国的古话“男怕入错行,女也怕入错行啊”
很多时候,并不是你一直闷着脑袋,不断往前走就行了,应该时刻进行一下反思总结,看看有没有走错方向,有没有更加适合的方向。
好了,心理鸡汤结束,干货送上:
关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点,多多关注新的知识,想想如何将两者结合:互联网正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该想着,如何去搭上这趟顺风车。
以我的专业电气为例,现在新能源,智能电网等等发展很快,跟它结合的电力大数据分析(这块感觉电网公司发展的潜力很大啊)等技术以及服务都有很好的前景与钱景。而且电网改革箭在弦上,可以说机会还是很大的。
其他的热点,比如说智能家居等等,也都给了传统行业机会,关键的问题是去思考如何搭建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桥梁。传统行业,尤其是机械,材料,电气等等,是绝对的支柱产业,未来的革命也值得你我去期待。
(2)重学习
这点想插下学习方法的问题
我觉得很多大学工科的学习,往往是先给你灌输一大堆理论的知识等等,理论固然重要,但是也得与实践相结合,只有理论,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考试作业等等更像是考察记忆力(你们懂得,囧)
我觉得,你自己真正学习了些什么,你自己心里是很清楚了。
如果真正学到了知识,肯定会有应用的一天,也会有钱景的,就怕你脑子里面都是些别人可以通过简单的查询获取的知识。。。
(3)有梦想
这点可能有些心灵鸡汤的感觉
我今天早上,看了淘宝的双11结束的网站,深深感觉梦想的力量
这个社会,存在着很多不合理或者说有待改善的地方
它小到你我的用品,大到社会问题,都存在着巨大的进步的空间
发现这些空间,并用实际行动去改变它,优化它,你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了价值,提供了便利,别人以及社会也必定会予你福利。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有一天,一个不小心,实现了呢?
互联网金融等因其创造的相对价值更高获取了更多的财富
而我们,真真正正学习知识,努力成为风口上的可爱的猪,去发现,改善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
其他的,静心,交予时间吧!
相信时间!
美好而灿烂的东西!!!
*********************************************************************************************************
Ps:答案里面肯定有很多不对或者不合适的地方,欢迎在回复里面指教,谢谢大家!
【洪不的回答(11票)】:
普通二本机械工科男,坐标厦门。毕业两年,干了一年多的机械工程师,目前刚转行移动互联网,就这点经验和体验而言,一点都不想回到机械行业。
前公司,全球著名卫浴代工厂,国际上拿过红点奖。实习薪资2k,转正2.8k,工作5.5天,工作一年感觉榨干了自己所有精力,去年的这个时候离的职。当时回家还去应聘了几家机械企业,很失望。我一年多的经验,即使面试的主管对我很满意,全球出名的显示器企业aoc却只能开出2.8k的工资(有加班费就是),md连3k都没有!
而目前这家it公司,虽说工资不算高,但有了双休感觉时薪比工厂高太多了,干活也有劲了。
作为一个不是很强势的人在前大工厂的感觉真的很糟糕,研发部门去跟其他沟通的时候,其他部门想的都是如何撇清责任,不会扯淡,真的寸步难行。当大家都在想这撇清责任的时候,会感觉跟其它部门不是合作的关系而是敌对的关系,这点让我心灰意冷,特别是他们还经常说,对事不对人,我只能呵呵呵。对了,前部门有两个人干的不错,他们的外号分别是土匪和小土匪。
目前这家高公司因为员工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感觉没什么心机味,做事也都是朝着同一个目标,所以就目前而言,氛围不错。
正规点的工厂,环境一般不会太乱,但是由于是制造业,各种原材料的加工及生产,不可避免的吵、脏。小一点的工厂就更随意了。对比一下it及金融,反正我宁可坐出痔疮也不想再去听那些焊接机的声音和塑料燃烧的味道了。
【喵小鱼的回答(22票)】:
传统工科工程师一年能拿30万这样的天文数字?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工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