铯疗护士职业防护注意什么,有哪些自我防护方法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配置化疗药物时护士的自我防护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关键词] 化疗药物; 配置 ;防护 中国论文网 /6/view-2485418.htm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08)01(b)-129-01      化疗药物能治疗癌症,同时也在治疗过程中对操作者及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表明,多数抗癌药物为细胞毒剂,接触抗癌药物与自然流产、宫外孕及子代先天性畸形等有关。 护士配制化疗药物的周围空气中能够检出抗癌物质原形,护士的尿液中也能检出致突变物质甚至药物原形,且持续5 d以上才消失。我国对抗肿瘤化疗药物缺乏规范的管理,配制化疗药物的防护设备较少,操作人员缺少必要的防护用具以及存在对抗肿瘤药物废弃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问题[1],对医院环境及护士的健康构成威胁。现将护士在接触化疗药物时的自我防护总结如下:   1环境   有条件的医院,抗肿瘤药物的配备应在专门的配药室、层流操作台上进行,没有条件的医院,抗癌药物配药室应设在人流较少处,室内要安装排风设备或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2]。要选择病房僻静处备药,防止有毒空气流入病区内,在配制药液期间不做他用,不与普通药物同用一个备药室。备药室内应安装通风橱或排风扇,排风筒必须高过医院的建筑,以免使有害气体进入其他楼层。   2操作的防护   配制前洗手穿防护服,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操作台应覆以一次性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一旦污染或操作完毕,应及时更换。   割锯粉剂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之药粉降至瓶底。溶解药物时,溶媒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止粉末逸出。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可在瓶塞上插入一个带有滤过装置的输液器或输血器的排气针头,将溶剂注入瓶内的过程中要保证排气针头在液面以上,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压力过大使针栓脱出造成污染[3]。抽取药液时,插入注射器针头,倒转药瓶,把排气针头向瓶内推进一段距离,使排气针保持在液面以上,再抽药液,可以避免因瓶内负压过大造成的抽吸困难。使用较大的针头抽取药液时,所抽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防止药液外溢。   对于基层医院的个别科室偶尔使用化疗药物时,在暂时没有通风橱等设施的情况下,可在做好个人防护,环境通风的情况下,由2人配合选择在透明的医用塑料袋内进行抽取药物的操作,以减少拔针过程中对空气的污染。但要注意操作中勿污染注射器针头和药品瓶口,一旦污染应立即更换注射器针头和对污染的瓶口进行常规消毒。操作后将塑料袋口封闭和污染物一同放入污物袋中密闭后做好标识,统一集中用高温焚烧法处理。   如果药液不慎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撒在桌面或地面的药液,应及时用纱布吸附并用清水冲洗。   用注射器抽吸药液后排空气时,用一片无菌干棉球放在针头周围,以免药液外流污染。   药液输完后拔针时应戴橡胶手套。完成全部药物配制后,所用一切污染物应放于污物专用袋中集中封闭处理,不可随意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用过的注射器戴上针帽,无需拔下针头,放入污物袋中,以免药液洒漏。需用75%的酒精擦拭操作柜内部和操作台表面。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肥皂水及流动水彻底洗手。接触化疗药物的用具、污物应放入专用袋内集中封闭处理,化疗废弃物应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并注明标记。   护士处理化疗病人的尿液、粪便、呕吐物或分泌物时必须戴手套,倒入专用排污池中专门处理。   3总结   化疗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对护士造成的职业损伤,需要各部门的重视,全员参与,从预防入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安全操作,增强防护意识,完善监测系统及防护设施,提高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社会效益。切实加强对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工作科学规范化管理,除加强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自我防护知识的教育,进行专职培训,实行常规性防护知识考核外,还要制定护士接触抗癌药物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每年定期为接触抗癌药物护士进行体检,合理安排休假,护士怀孕和哺乳期可考虑暂时脱离接触抗癌药物的环境。肿瘤专科护理在防治肿瘤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要有比较健全的防护措施,化疗药物对护士身体的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郑大梅.医务人员接触肿瘤药物时的自我防护[J].实用护理杂志,): 21.   [2]张莉,薛维娜,刘漓.化疗药的配置及面对化疗药护士如何自护[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1344.   [3]杨丽翠,杨帆,候睿. 护士在化疗药物配制过程中的防护[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收稿日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肿瘤放疗知识
何谓肿瘤的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俗称“照光”,北方又称“烤电”,就是利用放射线来杀灭肿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它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最初居里夫人发现镭而使用的镭疗,到深部x线治疗。50年代则用60钴治疗机以及以后的加速器治疗。放射线是肉眼看不见的,它可以由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也可以由X线治疗机或各类加速器产生。
放射治疗在肿瘤的治疗中应用很广,60%~7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应用放射治疗,根据治疗的目的可以分为根治性治疗和姑息性治疗。随着治疗设备的更新以及技术的改进,放射治疗疗效有了较大的提高,某些肿瘤如头颈部肿瘤包括鼻咽癌、扁桃体癌、喉癌以及霍奇金病等疗效较好,而对一些晚期肿瘤患者也可以进行姑息性放射治疗以达到止痛、止血、消炎等作用,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放射治疗不仅可以治愈肿瘤,而且还可以保护正常组织功能,如面部皮肤癌、舌癌、喉癌等,治疗后可以保留容貌,并保持进食、发声等功能。这是其他疗法不易达到的。
常规的放射治疗方法是每日1次,每周5次,每次剂量1.8~2Gy,总剂量为60~70Gy,总疗程为6~7周。现在也开展了不同的放射治疗分割方法如超分割放射,加速超分割等,目前在临床试用中。
放射治疗以两种基本方式进行治疗,一种为体外远距离照射,俗称外照射,大部分肿瘤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为近距离照射,包括腔内,组织间及术中置管术后照射等。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选用。
化疗和放疗能不能同时使用?
放射治疗是以局部控制肿瘤效果较好而见长的一种治疗方式,化学治疗则具有可几乎全身起治疗作用的手段。这两种方法配合得当,可取得相辅相成的效果。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新辅助化疗 放疗敏感的肿瘤,在治疗前肿瘤较大,放射野设置有困难,或囿于患者具体情况不能过大。或者考虑到尚有局部范围之外的播散可能,可先用化疗数疗程或一疗程,俟肿块明显退缩后再放疗。
(2)放射增敏 化疗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后可影响到肿瘤组织的细胞动力学特性,有的会影响到肿瘤细胞内引起分子生物学上的改变,这些改变可为同时使用的放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发挥对肿瘤细胞更大的杀伤作用,化疗药物在这里起的是放射增敏剂的作用。
(3)放化综合治疗 有的患者就诊已晚,肿瘤并不限于局部存在,同时还有它处播散。单用放射治疗,难以一一顾及。单用化学治疗,对某些局部问题又控制欠佳。此时就应进行有计划的放化综合治疗,作出周密安排,往往可使疗效提高。
总之,放疗和化疗的同时使用除对疗效提高会起有利作用外,两者的毒副反应有所增强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最常见的可能是血象和皮肤粘膜反应,宜注意观察并妥善处理。
放射线为什么能杀灭恶性肿瘤?
肿瘤是由许多肿瘤细胞所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核和细胞质。在放射治疗中,肿瘤死亡的定义为肿瘤细胞失去无限增生能力即为细胞死亡。
放射线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时,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射线被生物物质所吸收时,直接和细胞关键的靶起作用,靶的原子被电离或激发从而启动一系列的事件导致生物改变。另一方面,射线在细胞内可能和另一个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产生自由基,它们可以扩散到达靶并造成损伤。
研究表明,细胞核内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双链是对放射线最敏感,射线可直接作用于DNA双链,造成DNA的单链或双链断裂,或通过间接作用,自由基造成靶损伤。单链断裂尚可修复,而双链断裂即可造成细胞失去无限增生的能力而致细胞死亡。
肿瘤和正常组织是有差别的,在放射治疗疗程中,我们就利用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差异,从而达到杀灭肿瘤而不致正常组织严重损伤的目的。如通过分次治疗,使肿瘤细胞在对放射线敏感期时给予杀灭,使乏氧的肿瘤细胞再氧合从而对射线敏感,以及正常组织和肿瘤修复放射损伤能力的差异,来达到杀灭肿瘤,保护正常组织功能的目的。
常用的放射治疗方法有哪几种?
放射治疗以两种基本方式进行治疗,一是位于体外一定距离,集中照射人体某一部位,叫体外远距离照射,俗称外照射,在临床上应用较多。另一种为将放射源密封直接放入被治疗的组织内或放入人体的天然腔内,如舌、鼻、咽、食管、宫颈等部位进行照射,叫组织间放射或腔内放射,又称近距离治疗。两者有四个基本区别点:
(1)和外照射相比,近距离治疗放射源强度较小,且治疗距离较短,在5毫米~5厘米之间。
(2)外照射,放射线的能量大部分被准直器、限束器等屏蔽,只有少部分能量达到组织,近距离治疗则大部分能量被组织吸收。
(3)外照射放射线必须经过皮肤和正常组织才能到达肿瘤,肿瘤剂量受皮肤和正常组织耐受量的限制,为使肿瘤受量高且剂量均匀,需用不同能量的射线及多野照射技术。
(4)近距离治疗中,离放射源近的组织剂量相当高,距放射源远的组织剂量较低,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远比外照射为差,故考虑剂量时需慎重。近距离治疗大多配合外照射。
常用的放射线有哪几种?各适合哪些肿瘤?
临床上常用的放射线有:①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α、β、γ射线;②深部x线治疗机产生的x线,分为深部x线和浅部x线;③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线、x线、中子线等。临床上最常用的放射线为x线、γ射线及β射线,α射线因其穿透能力很差,故临床应用很少,质子、中子、负π介子等因其产生所需的加速器价格昂贵,无法普及。
γ射线,常由60钴,137铯,192铱等产生。外照射常用60钴,平均能量为1.25MV。皮肤表面的剂量较低,适用于治疗中等深度的肿瘤如头颈部肿瘤等。137铯、192铱则常用于近距离治疗。
电子线由于其表面剂量较高,且经一定深度后剂量下降很快,可以保护其后的正常组织,较多用于治疗表浅的肿瘤如颈淋巴结转移、皮肤癌、乳腺癌或偏心性的肿瘤如胰腺肿瘤、颊粘膜癌等。
各类加速器产生的X线根据其能量的高低而适用于不同的肿瘤,既可用于中等深度的肿瘤如头颈部肿瘤。亦可适用于较深部位的肿瘤如肺癌、食管癌及腹部肿瘤等,依病灶的深度而由医生选择。
常用的放射治疗设备有哪几种?
常用的放射治疗设备有以下几种:
(1)深部X线治疗机 主要产生X线,所产生的X线能量较低,穿透力较差,皮肤表面剂量高,故适用于治疗较表浅的肿瘤如颈淋巴结转移、皮肤癌等,而对深部肿瘤的治疗效果不理想。
(2)60钴治疗机 用放射性60钴作为放射源,产生γ射线,平均能量1.25MV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放射治疗设备,其穿透力较深部X线强,且较稳定,质量可靠,价格较低,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适合于大部分肿瘤,但对某些较深部位的肿瘤剂量分布尚不够理想。
(3)直线加速器 分感应加速器、直线加速器及回旋加速器等。目前应用较多的为电子直线加速器,既可产生X线,又可产生电子线,可满足临床需要,但设备较复杂,价格昂贵,要求较高。
(4)近距离治疗设备 如192铱、137铯后装治疗机,可行腔内治疗及组织间照射等。
(5)放射治疗的辅助设备 模拟定位机、TPS等。模拟定位机是模拟各种治疗条件,精确定出所需照射的范围,并避开正常组织如脊髓等。TPS为治疗计划系统,可以精确计算靶区的剂量分布及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并进行治疗计划的优化,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
加速器是否一定比60钴机好?
直线加速器是50年代末应用于临床,在发达国家其应用越来越普及,它是否一定比60钴机好呢?这要从它的性能及应用方面来作分析。加速器能产生X线和电子线,4~6MVX线的平均能量与60钴相同,而10MV以上的高能X线其深部剂量曲线更扁平,适用于治疗深部的肿瘤如胸腹部肿瘤。它所产生的不同能量的电子线可适用于不同深度的表浅肿瘤,这方面要优于钴机。但加速器较昂贵,对工作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也比较娇气,需要机电工程师,物理师经常进行维护和检测。加速器结构复杂,故障较多,在发展中国家普及使用仍有困难。
60钴机1951年应用于临床,其产生的γ射线优于普通的X线,具有穿透力强,保护皮肤等优点。它经济、可靠、稳定、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是发展中国家放射治疗的主要武器。它的缺点主要是有一定的半衰期,过几年就需要换源,防护方面没有加速器好。
在临床使用中,主要根据肿瘤部位及范围来选择合适的放射线。在胸腹部肿瘤中,加速器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在头颈部肿瘤中,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伽玛刀和X刀适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1951年瑞典专家首次提出立体定向法标定颅内病灶位置,由高能射线从不同的方向集中照射到病灶,破坏病变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并定名为“放射外科”,一次大剂量照射,造成病变坏死,极少甚至几乎不损伤邻近正常组织,其边界犹如刀切一样,故称为珈玛(γ)刀,其主体为一半球形的金属屏蔽系统,装有201个放射源,每个钴源射出γ射线经准直校正后,形成一个很窄的线束,集中照射到球心。X刀则采用直线加速器的X线为放射源,进行多个弧形照射,γ刀较昂贵,5~10年需更换放射源,照射范围小,只能照射颅内病变,X刀可同时用于放射治疗,范围稍大,但较复杂。主要适用于治疗以下几种疾病:
(1)颅内小的、深部动静脉畸形。
(2)颅内小的良性实质性肿瘤,如听神经瘤、垂体瘤、脑膜瘤、颅咽管瘤等。
(3)一些常规开颅手术没有切净的良性肿瘤。
(4)某些功能性疾病如顽固性疼痛、帕金森病等。
(5)其他,不能行开颅手术者,可选择性使用。
放射治疗中断次数多对疗效有影响吗?
常规放射治疗为每日1次,每周5次,总疗程需要5~7周。有时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治疗中断,如节假日,急性放射反应剧烈,白细胞低,机器故障等。中断次数的多少是否会对疗效有影响呢?回答是肯定的,特别是中断时间较长,一般在1~2周以上者影响显著。许多文献报道,在头颈部肿瘤、膀胱癌、肺癌等的治疗结果分析中,发现总疗程延长,其局部控制率明显下降,从而影响生存率,这与肿瘤细胞的加速再增生有关。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给一定的总剂量,与在较长的时间内给相同的总剂量,对肿瘤的生物效应是有差异的,故疗效不一样。因为疗程越长,肿瘤细胞加速再增生越多,而需要的总剂量愈高。
在放射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治疗中断,若由于非治疗原因而中断(如设备故障、假日等),需要采取措施将治疗时间缩短,或增加总剂量,如在假日内加班,在一日内给予多次治疗等;若由于治疗过程中急性反应严重,则尽可能加强支持疗法,避免中断。若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尽量短,并适当增加总剂量,以弥补中断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哪些正常组织易受放射线损伤?
在放射治疗中,我们将正常组织分为早期反应组织和晚期反应组织。早期反应组织一般在放射治疗开始后的几周内就会有表现,主要表现为急性反应,如皮肤、粘膜、小肠、造血系统等,由于其增生能力强,大多可以通过加速再增生来弥补放射性损伤,只有当损伤超过其增生能力时,产生较严重的放射反应,如放射治疗中的口腔粘膜溃疡、皮肤溃疡、小肠穿孔、白细胞下降等。故放射治疗一般都有一个疗程及剂量限制,使得正常组织能耐受。像一般的粘膜充血、水肿、皮肤红斑等,在放射停止后一般均可恢复。
临床上比较关心的为后期反应组织,因其增生能力较差或无增生能力,如脑、脊髓、肺、肾等。其放射后的损伤常由邻近组织复制代偿,或纤维组织增生,而非由于细胞分裂。若一旦损伤,其功能恢复相当困难,一般要在放射治疗后的数月或数年才表现出来,故称晚期反应组织。在放射治疗中,一般都不能超过其耐受量,同时采用每次较低剂量的照射方案可以减少其损伤。故临床上在照射一定剂量后重新定位或缩野以避开这些组织,尽量减少其损伤。
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饮食应注意些什么?
放射治疗不仅能杀灭肿瘤,也能损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并造成全身反应如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及白细胞下降等。故在放射治疗中,一定要鼓励患者多进食,增强患者体质,使放射治疗能顺利地完成,以及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功能。
总的说来,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新鲜水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避免刺激性的食物,戒烟戒酒。
对于头颈部肿瘤,由于放射可造成粘膜炎症如充血、水肿、溃疡等,以及唾液腺损伤造成口干,患者食欲差,不能进干饭,故可进食较多的汤类食物如鱼汤、果汁、蔬菜汁等。
而对于食管癌患者,由于其食管有病变,放射后粘膜炎症、弹性差,特别注意不能进食硬食如骨头及油炸食物,以免刺破食管壁或粘膜,造成出血。并且要保证食物煮得稀烂,进半流质或全流质。亦不能进食粘性很大的食物如汤圆等,以免造成粘膜撕裂出血。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给予少量多餐,尽量保证患者的营养状态,以顺利完成治疗,并及时康复。
头颈部肿瘤患者作放射治疗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头颈部是肿瘤的好发部位,所发生的各种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20%。头颈部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的不同时期大多数需接受放疗。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放疗前,患者应自觉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这一方面可减轻放疗过程中射线所致正常组织损伤,如咽喉糜烂、口腔溃疡等。另外,可避免烟酒刺激造成肿瘤复发或产生第二原发性肿瘤。若放疗范围包括口腔者,放疗前应请口腔科医师全面检查必要时治疗口腔内病灶,以控制口腔内感染灶,拔除残留牙齿断根和修补龋齿等。若行拔牙等口腔手术者,至少在术后2个星期后方可考虑作放疗。
放疗程中和放疗后,因常有放射线所致唾液腺功能降低,唾液分泌减少,牙齿自我保护功能下降,患者除有口干不适外,口腔内易发生感染,出现放射性龋齿。因此,患者应多注意口腔卫生,饭后要漱口和刷牙,牙膏可选用些含氟牙膏。放疗后2年内应尽量避免行拔牙等口腔手术,以避免手术创伤所致放射性骨坏死的发生。若非行手术不可,可到专科医院就诊。放疗中和放疗后,应保持生活规律性、增强体质以尽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从而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粘膜下毛细血管的扩张和鼻咽、鼻腔等部位的大出血。在春秋干燥季节,鼻腔内可滴用薄荷、石蜡油等物以保护局部粘膜。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鼻咽粘膜抗感染能力下降,局部易产生粘膜炎,分泌物增加有时伴有异味,这时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鼻咽冲洗方法以解除症状。部分获得痊愈鼻咽癌患者可出现颞颌关节强直及周围肌肉挛缩、张口困难等后期出现的放射损伤。因此,放疗疗程结束后,患者平时可做些张口和闭口的功能训练。
胸腹部肿瘤患者作放射治疗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放疗前应向主管放疗医师报告有无心脏、肺及胃肠等部位的严重疾患,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老慢支、肺气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以供放疗医师在制定照射计划时考虑。
胸部肿瘤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放射性食管炎,多数发生在放疗开始后2周左右,表现为进食时吞咽有异物及疼痛感。此为正常食管粘膜上皮受到照射后出现损伤所致。此时患者应尽量避免饮用刺激性、过烫或过凉的食物,进食过程中应细嚼慢咽。若疼痛仍很明显,可在医师指导下饭前服用1%普鲁卡因和饭后服用1%复B庆大液。胸部肿瘤长期生存者极少数会出现放射引起的食管狭窄、溃疡和瘘管形成。胸部肿瘤接受放疗时另一常见问题是肺损伤,分早期和后期放射性肺损伤两种。早期肺损伤常发生在放疗过程中,临床上有咳嗽、气急,常伴有肺部感染、发热等。早期肺损伤常常会引起严重后果,轻者导致疗程中断而影响肿瘤控制疗效,重者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早期肺放射损伤主要靠预防,一方面医师需选择合理放疗方法来尽可能减少正常肺的损伤;另一方面还需患者增强体质,尽可能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吸烟患者一定要戒烟。后期放射损伤主要是肺纤维化,肺放射损伤可诱发和合并感染。反之,肺部感染也加重肺的纤维化。肺的后期放射损伤主要是靠预防,预防策略和方法同早期肺损伤。
腹部肿瘤患者接受放疗时常有恶心,甚至呕吐腹泻等现象。这是因为放射线照射后,正常胃肠粘膜上皮发生充血、水肿所致。在这一时期,患者应吃高蛋白、低脂肪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若患者上述症状仍很明显,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以缓解症状,支持对症治疗。
出现放射性皮肤损害时应怎么办?
放射性皮肤损害是放疗中和放疗后经常遇到的问题,好发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皮肤薄嫩和多皱褶的部位。放射性皮损的发生除了与局部皮肤的解剖结构有关外,还与照射总剂量、分割剂量、总疗程时间、射线种类、外界气候条件及患者的自我保护等因素有关。放射性皮损分早期、后期损伤两种:①早期皮损为红斑、水肿、色素沉着、干性脱皮、湿性脱皮等;②后期损伤为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和皮下组织萎缩和纤维化。那么怎样防治皮肤放射性损伤呢?首先,在放疗期间医师应定期检查放射野内的皮肤反应,一旦出现皮肤红肿或干性脱皮,可停照2~3日以避免皮肤损伤进一步发展而产生湿性脱皮。在此期间患者应将放射野内皮肤暴露、透气并保持干燥,忌用凡士林软膏或湿敷。放射野内皮肤尽量减少涂抹肥皂和用力搓擦。一旦患者放射野内出现分泌物和脱皮被称为湿性脱皮,为早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最严重形式,此时应停止局部放疗,用含抗生素和地塞米松软膏,如氯地霜外敷或用硼酸溶液湿敷以使皮损尽快愈合恢复治疗。颈部皮肤受照射后2~3个月内,可发生颏下浮肿,颈部转动困难。这是淋巴管肿胀所致,3~4个月后会自动消退,无后遗症。若肿胀明显可应用利尿剂。有少数患者可在放疗后一段时期内突发放射野内皮肤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等,为皮肤放射性丹毒。治疗上可应用激素加抗生素治疗。预防方法为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预防咽喉炎。后期皮损待出现时往往是不可逆的,治疗上常常无特殊有效手段,它需要放疗医师在治疗前充分考虑到,通过采用合适放疗方法和射线种类来尽可能的预防。
放射治疗可与手术或化疗结合治疗吗?
恶性肿瘤常见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等。生物及基因治疗为近年新兴的治疗方法。正如其他治疗手段一样,肿瘤放疗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放疗作为局部治疗手段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肿瘤周边所处正常解剖结构的要求不高,即使患者伴有较严重其他脏器疾病,或肿瘤侵犯到大血管和重要脏器,手术可能成为禁忌,放疗多数仍可以应用。放疗对正常组织生理功能的保护有时较手术为好。但放疗仍存在以下局限性:①不能解决远处转移的问题;②若肿瘤周边存在重要放射线敏感器官可能限制肿瘤靶区剂量;③肿瘤自身的生物学因素如肿瘤固有放射敏感性、瘤体大小、瘤体内含乏氧细胞的比例等均可能影响到肿瘤放疗疗效。
由于恶性肿瘤生物学特性及目前尚缺有效特异性手段来早期发现肿瘤,因此目前肿瘤的治疗多数需要多种手段参与的综合性治疗。常用的放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模式有:
(1)术前放疗 即在术前给予一定剂量的放疗,其目的为降低肿瘤活力,减少手术所致医源性播散;缩小肿瘤体积,减少手术切除范围,最大限度地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控制肿瘤周边亚临床灶;减轻癌与周边重要脏器粘连提高肿瘤切除率。常用术前放疗的肿瘤有肺癌、食管癌、直肠癌、乳腺癌等。但若放疗剂量和放疗至手术间隔时间掌握不当,可能增加手术困难和术后并发症。
(2)术后放疗 能消灭手术野内野外残留灶(包括肉眼和镜下残留)和亚临床灶;能按照肿瘤生物学特点设计既能控制肿瘤又能最大限度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综合治疗模式。常用术后放疗的肿瘤有肺癌、直肠癌、头颈肿瘤和乳腺癌等。其中对早期乳腺癌;国外已有大量的临床前瞻性研究显示采用小手术加术后大放疗模式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术后放疗可能因为手术所致瘤床破坏和血供的改变导致肿瘤控制疗效降低及正常组织放射损伤增高。
(3)术中放疗 在术中,切除了大块肿瘤后,对瘤床和(或)周边的淋巴引流区域照射。此方法优点是能在直视下将重要脏器移出放射野外而得到保护,肿瘤靶区能得到一个高剂量的照射。该方法常可被用于胃癌、宫颈癌等治疗。该方法因技术的限制仅能给单次照射,多数情况下仍需加用外放射。
(4)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性应用 由于放疗和化疗的作用环节不一,两者同时应用既可控制局部肿瘤又能消灭放射野外其他部位的瘤灶;由于肿瘤细胞对放疗和化疗产生的耐受机制不完全一致,两者同时应用有助于减少肿瘤细胞对某一治疗的耐受性;某些化疗药物可提高肿瘤对放射的敏感性。对易发生转移的肿瘤如肺癌和易多中心发生肿瘤如淋巴瘤等常用化放疗联合应用。
(5)放疗和其他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 肿瘤治疗手段除了手术、化疗和放疗外,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如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等。资料显示绝大多数肿瘤患者确诊时均有免疫功能的抑制,而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均对免疫也有抑制作用,从理论上说在肿瘤治疗的某一时期应用免疫治疗应该有益处。但遗憾的是除在个别病例外尚未见单用生物治疗可治愈晚期恶性肿瘤资料,所以生物治疗多作为辅助性治疗手段。基因治疗仍处于实验阶段,在临床上尚未看到大组病例的疗效。
放射治疗能进行第二次吗?
正如前面所介绍的,放疗是用不同的放射源产生的放射线来杀灭肿瘤。由于射线要穿过一定的正常组织和器官才能到达肿瘤靶区,因而在肿瘤接受放疗同时,正常组织也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目前对于绝大多数上皮来源的肿瘤来说,按目前常规放疗技术水平,肿瘤在达到根治剂量的同时周边正常组织往往也达到或接近其不产生严重放疗反应的最大耐受剂量。因而对一个接受了根治性剂量放疗的患者,一般在短期内不能再接受第二次放疗(非第一次照射区域内出现肿瘤问题而需接受放疗者除外)。但对于少数肿瘤如鼻咽癌,首程治疗疗效较好,在治疗后较长时间(如2年)后出现复发,可考虑作第二疗程的放疗,但第二疗程放疗后患者常会出现或加重放射不良反应,如脑坏死、口干、张口困难、放射性龋齿等。为了降低放疗的不良反应,应改变第二次放疗方法,如采用超分割、适形放疗和后装放疗技术等。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即使局部复发距首程放疗间隔时间较短,但患者因复发肿瘤灶而产生严重临床症状如出血不止、剧烈疼痛和局部明显压迫性症状,可在不考虑患者后期放射损伤下,再次应用放疗,以取得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当然这种治疗必须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正是对于绝大多数肿瘤患者来说,放疗机会往往仅有一次,因此要特别强调首程放疗的技术性。否则将使患者失去获得根治可能的机会。
为什么有的患者每日照射2次或2次以上,而有些仅照射1次?
对于绝大多数上皮来源肿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每日1次,每周5次,1.8~2.0Gy/次,总剂量在60~70Gy/30~35次,在6~7周内完成的治疗方法。该方法是放疗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累积,它包含以下生物学的原理:①用该方法治疗病人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而不增加正常组织的急性放射反应。②一个放疗疗程在6~7周内完成,可使正常组织得以充分修复。③每次较小的分割剂量可使后期正常组织得以保护。
然而,有时我们可见一些患者每日要接受2次甚或以上次数的照射,这是为什么呢?近年来放射生物学的研究认为:若将常规分割每日1次改为每日2次或以上的超分割方法,每次照射剂量进一步降低,可使患者接受放疗后假如能获得长期生存,所照射区域内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换言之,通过该方法可在相同或相近的放射损伤发生率基础上提高肿瘤靶区内的剂量进而有望提高生存疗效。当然并不是每日照光次数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患者均需用此方法治疗。一般来说超分割治疗,用于肿瘤周边正常组织和重要脏器对放射性耐受剂量较低,而控制肿瘤又需较高放疗剂量的上皮来源性肿瘤。对以下肿瘤或情况下则不适合,黑色素瘤、脂肪肉瘤、放射敏感性肿瘤(如淋巴瘤、精原细胞瘤),以及术后残留的亚临床灶。
近年来,放射生物学又一进展,认为在放疗过程中,肿瘤细胞生长速度会发生变化,部分患者出现肿瘤增生速度加快。对于这些肿瘤理论上说若将放疗总的疗程时间缩短,可提高肿瘤疗效。但为了避免疗程时间缩短加重正常组织放射损伤,在目前照射技术条件下多数采用每日照射2或以上次数的方法来实现疗程缩短。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应用加速超分割放疗方法治疗食管癌、肺癌及鼻咽癌均取得较好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和正常组织后期放射损伤仍在随访中。
何谓适形放射治疗?
放疗作为局部治疗的手段,其追求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将放射剂量精确均匀的分布到所要照射的靶区内,而且最大限度降低肿瘤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的受量,以获得最大治疗增益。所谓适形放疗是一新的放疗技术,即使放射高剂量的立体形态和肿瘤形态相适合,达到基本一致。放疗技术发展从某一角度上来说就是不断追求适形放疗的发展,根据其适形的水平可以有不同等级的适形放疗。从规则放射野到根据肿瘤外形设计二维水平不规则野,可以认为是最初最基本的适形放疗。目前被放疗学术界所称的适形放疗是指三维适形性,或称为调强适形放疗。此项技术从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计算机发展而诞生并不断发展的,被国外同道评价为放射肿瘤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是21世纪肿瘤放疗技术发展方向。
适形放疗的优点:①最大限度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放射剂量,降低放射损伤;②能提高放疗每次照射剂量和照射总剂量,部分肿瘤可因此局控率得以提高;③能同时给靶区内不同照射剂量;④能在一次照射中同时照射数个转移病灶,如多发性肝转移和脑转移等。从现有的临床资料看,该技术在治疗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和非小细胞肺癌上取得了较好的肿瘤控制疗效,正常组织放射性损伤显著降低。
适形放疗是一崭新技术,它同时带来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应用此技术治疗肿瘤需照射多少剂量,多少时间内完成?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是多少?由于该技术对从业人员及机器设备要求非常高,在设计和实施中若不当心,后果可成为灾难。
放射治疗结束后射线杀灭肿瘤效应是否至此停止?
回答此问题前,需先了解下放射线杀灭肿瘤的机制。目前认为放射线杀灭肿瘤是通过其对细胞内核心物质DNA损伤作用来完成。细胞核内DNA是由两条平行立体排列链组成,单链损伤在一些情况下是可以被修复,一旦DNA双链上均有断裂则导致细胞死亡。细胞放疗后死亡有两种形式。第一是细胞间期死亡:即接受放疗后细胞即刻就死亡,此通常见于对放射非常敏感的细胞如淋巴细胞、精原细胞或细胞一次接受了大剂量(如100Gy以上)照射等情况下。第二种是分裂期死亡:大多数正常和肿瘤细胞均属此死亡形式。这些细胞在接受放射之时损伤并不表现出来,仍在形态上基本维持完整性和保留原有的细胞功能。一旦细胞出现生长分裂“养育”下代细胞时,受放射损伤的DNA链就会传到子代细胞,部分细胞会表现出严重损伤而出现细胞死亡。即使存活下来的子细胞可在今后的分裂中表现为DNA链损伤进一步加重,每分裂一次损伤加重一次,在分裂数次后导致细胞死亡。
在目前我们常用的射线和照射技术下,多数肿瘤和正常组织细胞死亡形式为分裂期死亡,因而在放疗结束时射线杀灭肿瘤的效应并未到此停止。放疗结束时即使有肿瘤残留,在放疗后一段时间内仍可能见到肿瘤继续缩小。这一临床可见的放疗后肿瘤继续缩小的维持时间受诸多因素影响,多数为3~6个月。同样,放射所致正常组织损伤有的在放疗结束后相当长时间后才表现出来。严格说放射线进入人体后其作用持续时间为终身性,我们应充分了解到放射线作用这一特性,以高度谨慎态度用好放射线这一治疗手段。
常规放射治疗计划是怎样设计执行的?
放疗是一有损伤性治疗,而且一旦损伤出现,绝大多数是不可恢复的,因此我们设计执行放疗计划前应强调获得病理诊断的重要性。一旦患者被确诊为恶性肿瘤而且需放疗时,常规放疗计划设计和实施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的。
(1)治疗前患者及肿瘤状态的评价 仔细询问病史,全面细致的体检,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B超、常规X线、CT、MRI和放射性核素检查等)。在此基础上,评价患者一般情况、病期、肿瘤外侵范围和肿瘤生物学行为以确定患者是否需用放疗,是否需其他治疗手段参与,放疗的目的即根治性还是姑息性的?
(2)放射计划制定步骤 ①肿瘤范围和周边正常关键脏器的确定:此通过临床检查和必要的影象学检查来完成。②模拟机定位:确定照射靶区和肿瘤周边重要脏器的立体位置和体表投影。③设计放射野:包括放射野的形状、射野个数、射野角度。应尽量使用不规则野技术以保护正常组织。若采用制铅模来完成不规则野,铅模制成后必须在模拟机下核对。④放射剂量学研究:通过计算机辅助治疗计划系统来计算和优化以获得理想的靶区剂量分布。⑤放射生物学研究:根据目前对不同肿瘤生物学行为及不同部位正常组织耐受量的认识,确定最佳的总疗程、总剂量、分割剂量、照射次数,以及严格控制正常组织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3)放疗的实施 每日的照射是由技术人员进行的,必要时医生需参加,具体指导如何摆位和照射。为保证每日体位重复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需用固定装置如面罩、真空睡垫、口咬合器、绷带等,治疗室内还需激光灯帮助同中心摆位。大的放疗中心放疗程中还采用放疗中摄校对片以观察放疗计划是否被准确进行。
(4)放疗期间的随访 每周必须检查患者一次,以了解患者接受放疗后一般情况(包括饮食,睡眠,体重等变化)、正常组织放疗反应和肿瘤退缩情况和有无野外肿瘤灶出现。积极处理放疗程中出现的放射反应,检查放疗计划执行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策略或具体方法。治疗结束后应对治疗作出总体评价并根据治疗期间肿瘤情况确定放疗结束后治疗方法。
(5)放疗后的随访 定期随访病人以了解肿瘤控制状态,一旦发现新问题,给予进一步治疗。随访另一目的是了解正常组织放射损伤以积累临床资料为今后治疗提供临床经验。
放射治疗为什么要用固定器?
放疗与手术治疗不一样,它往往不是在几个小时甚或一日内就完成整个治疗计划。它常需每日照射一次或数次,总照射时间要6~7周;因此要使一个合理完善的放疗计划确实无误的被执行,就需要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来保证,这就是放疗质量控制和保证,其中放疗摆位是一重要环节。摆位的目的是使病人每日照射体位与设计治疗计划时体位一致,还要保证在照射程中病人此体位不动。为了提高摆位的质量特别是对一些特殊野和稳定性差的体位,使用些固定患者照射体位的装置(称固定器)显得特别重要。资料显示,若在放疗程中摄片(下称校对片)与模拟定位机下所摄片(下称定位片)进行比较,未使用任何固定装置中,1527次校对片与定位片不一致的比例高达11.6%,10%患者的体位移动超过士2.5毫米。从好发体位不准的部位看以斗蓬野最常见,其次为脑、乳房、头颈、盆腔。体位移动大于5毫米的发生率以胸腔内照射最高。有作者作了理论上推算由于放疗体位误差导致肿瘤局控率下降程度,若照射体位移动士6毫米,对一般上皮性肿瘤而言,肿瘤局控率下降33%左右,从中可见提高放疗摆位质量的重要性。固定器分有创伤性和无创伤性两种。前者固定效果好,但临床操作麻烦,患者使用过程中有一定不适和不方便。后者在临床应用中既简便易行,又能取得较为满意的固定疗效。无创伤性的固定器有多种,如面罩、真空睡垫、口咬合器、腹带等。有资料显示头颈部肿瘤放疗中,使用口咬合器者射野发生1厘米以上幅度体位移动发生率为1%,而未使用者高达16%。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日益提高,肿瘤放疗进入了“精确定位、精确设计、精确治疗”为特征的时代,肿瘤精确治疗完成仍离不开放疗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体位固定技术的保证。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能做介入治疗吗?
患者常常因为肝功能异常或肾功能异常不能进行介入治疗时,他们就害怕起来,认为不治疗肿瘤会迅速增大。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那么,肝肾功能不全到底能不能做介入治疗呢?我们知道,由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介入治疗肿瘤在临床上已很普遍应用了,对于肿块大或全身不能耐受静脉化疗的患者都比较适合接受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一般系用1次注入较大剂量的抗癌药物,经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将抗癌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使药物集中于肿瘤组织周围,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以达到治疗目的。但是由于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对正常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肿瘤患者一定要知道化疗药物对人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脱发、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心率紊乱等症状。有些药物如阿糖胞苷、亚硝脲可使肝脏转氨酶升高,肝细胞坏死,肝硬化等,大剂量环磷酰胺对肾脏损害,可表现在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因此,了解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临床上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不能做介入治疗的,一定要使肝肾功能恢复正常后才能进行介入治疗,这期间可对症保肝治疗,中药补肾综合治疗,以期早日恢复,投入到抗癌治疗中去。
肝癌患者做介入疗法后需要怎样护理?
近年来,肝癌患者的发病率不但不下降,反而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当出现的症状和确诊时,病程都较晚,大部分已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对于那些肿块巨大、全身情况尚可的患者,我们采用经皮的肝动脉灌注化疗或中成药华蟾素(插管介入),提高癌肿局部的药物浓度,减少全身药物反应,使其最大限度地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让患者减少痛苦,延长生命。那么,在介入治疗后,需怎样护理,这常常是许多家属关心和提及的问题。
(1)做介入疗法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免引起股动脉处压迫止血松动而大出血,大小便均应在床上进行(24小时)。
(2)饮食上要多餐少食,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含蛋白质高,以软和稀为主,千万别食油煎和刺激性的食物。
(3)因局部灌注化疗药物,1~2日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给予止吐药物,昂丹司琼(枢复宁)、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中药生姜、制半夏等或炒菜中加上生姜片。
(4)治疗期间,总有不适之处,家属要配合医生,劝导患者放松精神,不宜过分紧张、悲观或激动,以助调整自身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争取下次的重复治疗。
肝癌患者放射治疗中要注意什么?
肝癌的治疗方法很多,有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及放射治疗等等,但肝癌的病死率仍很高。经过多年的观察,认为放射治疗仍是肝癌的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那么,肝癌患者在放射治疗中要注意什么?
首先应了解肝脏肿瘤发生在哪个部位,在右半肝还是在左半肝,如果肿瘤在左半肝,那么和胃的部位很近,随放疗的时间的延长和放疗剂量的积累,胃部会有不适,轻则食欲减退,重则有恶心感。这时可适当用些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或维生素B6,中药生姜、制半夏等可减轻不良反应。饮食上就要多餐少食,放疗前尽量少食,待放疗过后,再补充食物,这样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如果肿瘤在全肝,那么进行移动条放射治疗时,一般是从右到左,等到有不良反应时,放疗已结束。因此,肝癌患者只要了解自己的疾病情况,配合医生的医嘱,整个放射治疗过程要多休息,少活动,多餐少食、食高蛋白低盐、低脂肪食物。不要经常洗澡冲洗放射野,以免局部皮损。保持精神状态良好,这样能按计划顺利完成放射治疗疗程。
什么是放射线?放疗常用的放射线有哪几种?
放射线是一种看不见的粒子形式的能量波。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各种射线的现象称为放射线。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常用的放射线有:
(1)放射性同位素射出的α、β、γ射线。
(2)各类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和电子线。
(3)各类加速器产生的质子束,中子束以及其他重粒子。
放疗是怎样治疗癌症的?
放射治疗,顾名思义即是利用放射线进行治疗,即患者常说的“烤电”。放射线进入体内治疗癌症,其目的是消灭癌细胞或控制癌细胞的数量。放射线进入体内能产生次线电子,引起电离效应,破坏细胞核中的生物大分子DNA,导致细胞死亡。电离包括:
(1)直接作用,即射线直接对DNA分子链发生作用,引起导链或双链断裂.并导致细胞失去分裂能力而最终死亡。
(2)间接作用,即放射线通过对水分子的电离,产生有毒物质自由基,自由基再与大分子相互作用,作用于DNA链,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该作用依赖于氧的存在。
χ线、γ线、电子线以间接作用为主。
中子、质子以直接作用为主。
放疗后身上还有射线吗?
放疗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当放射线穿过肿瘤组织时会引起组织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的电离效应。使肿瘤细胞在生理机能形态结构和分裂繁殖等方面遭到抑制,破坏而死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进行放疗时只有在放射治疗机器开机的情况下才会有放射线照到病人的身上,并且只集中于需要照射的范围内,除了肿瘤组织是放射线的主要攻击目标以外,邻近肿瘤的正常组织也可能会受到一点“误伤”,但是只要照射一终止,放射线就会立即消失,此后再无任何放射线可言。所以放疗后病人身上不会有放射线。
放射线对正常组织有损害吗?
在放射治疗肿瘤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或器官,使其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但这种损害有两种情况:
一是损害可出现在没有超过该组织或器官所耐受量时出现的放射反应。如放疗多年后皮肤变薄呈花斑样,皮下组织和肺纤维化,腹部照射后轻度腹泻,脑照射后记忆力下降等。这种损害对病人的功能影响不大,也不能危及生命。这些放射反应是不可避免的,是允许的。而另一种损害就是超过了正常组织和器官的耐受量,一般是在大剂量、大范围照射后出现的放射性损伤,这种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很少见。
在某些情况下,为控制肿瘤,必须造成一定的损伤,但由于肿瘤所在部位较浅或所在器官不重要,不影响病人功能,出现损害可补救,这种损害是可以允许的。
放疗时是否有疼痛感觉?
整个放疗过程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当然也不会感到疼痛,而且有些晚期病人肿瘤引起疼痛,放疗还可以止痛。但是很多病人,随放疗次数增多,往往会产生种种不适,甚至会引起疼痛。这是由于放线射作用于正常组织,从而引起组织水肿及炎性改变所致,反应大的病人还会出现较严重的疼痛,这时就需要停止放疗休息几日。同时行消炎、消肿治疗,待正常组织修复后再行放疗。
放疗过程中如何保持照射野清晰?紫色的印记有什么作用?
放射疗法在治疗期间无任何不适和疼痛,大多数病例将以紫色标记划出治疗范围,在治疗期间,光束必须通过划定的皮肤表面进入治疗部位。因此,在接受治疗期间,有关上述划定部位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紫色标记十分重要,在治疗期间切勿拭去。如果发现有褪色情况,应告诉医生,护士或技术员,重新描划清楚。
(2)除医生另有规定外,可使用淋浴,划线部位禁止直接使用肥皂。淋浴时,很快冲洗圈内皮肤,可轻拍圈内皮肤,但不能擦洗。
(3)未经医生同意,该处皮肤切勿使用任何软膏、乳膏、洗剂或粉剂。
(4)圈内皮肤如发生干燥和瘙痒,应告诉医生和护士,必要时可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5)该处皮肤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过热(例如电热毯或热水袋、及过冷等。
(6)对治疗如有任何问题,请询问医生和护士。
在治疗结束后,经医生同意,可擦去划迹。请记住应轻轻拍干圈内皮肤,不能用力将划迹擦去,也可以外用酒精拭去划迹。
放疗病人应注意哪些问题?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为了提高放疗效果,病人在放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接受放疗,放疗前应洗澡、理发一旦放疗开始,划在皮肤上的标记不能洗去,也不宜在放疗中理发以防感冒。放疗中应心情舒畅,尽量避免探视,注意休息才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迎接放疗的挑战。
(2)在饮食方面应戒除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多饮水以减轻口腔粘膜反应。
(3)放疗过程中按照技术员的要求始终保持正确和固定的体位,减轻放疗反应的发生。
(4)为保证放疗的连续性,保持放射野皮肤的清洁干燥,勿涂刺激性用品,与放射野接触的内衣以宽松柔软棉制品为宜。鼻咽癌病人要每日进行鼻咽部冲洗,口腔癌和食管癌病人每日漱口,宫颈癌病人要注意阴道和会阴部卫生。
常规放疗为什么每周5次?
常规放疗是最经典、最普遍的照射方式,几乎适用于需要放疗的全部病人。常规放射治疗的照射模式每周照射5天,每天照射一次,每次靶区剂量为1.8~2.0Gy。是由法国科学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来的,到60年代才被用以“4R”的理解加以解释。
(1)让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有所恢复,因为正常组织细胞的修复比肿瘤组织细胞快。
(2)让对放射线不敏感的乏氧肿瘤细胞转化为对放射线敏感的含氧细胞。
(3)让放疗后对放射线照射不敏感的细胞增殖周期细胞进入放射敏感的增殖周期。
(4)让非增殖期的细胞进入增殖期。
病人做放疗应每周5次。在整个放疗过程中最好不要间断治疗。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致使放疗中断,则每停照1天,其治疗剂量就应增加8.8Gy,以弥补肿瘤细胞再增殖。应当根病情决定照射时间,而不应根据作息时间按排病人的照射时间。
放射治疗会促进肿瘤转移吗?
放射治疗不会促进肿瘤的转移,因为放射线作用于肿瘤组织,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反应,使肿瘤细胞内的DNA链发生断裂,最终使细胞不能继续分裂增殖而死亡。不能继续分裂增殖的细胞不会导致转移。
为什么加温合并放疗能治疗肿瘤?
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组织细胞就会死亡。正常组织在45℃以上才开始死亡,而多数肿瘤细胞在42~43℃即被杀灭。加热杀死细胞的机理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
(1)细胞膜损伤。
(2)溶酶体损伤。溶酶体内消化酶的释放引起细胞死亡。
(3)与合成DNA、RNA有关的蛋白质受损。
加温合并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放射辅助治疗方法。可能是S期细胞对放射抗拒而对加温敏感,加温能使放射线的敏感性增加。肿瘤内放射抗拒的乏氧细胞对加温较敏感。因此加温与放射治疗合用可起到协同作用。
加温治疗前病人应注意什么?
(1)加温治疗前患者应测身高体重,以便于计算加温时给予的能量。
(2)体温不得超过37℃,高热病人禁做,有感染、恶液质、皮肤溃疡者禁做。
(3)检查心肺功能,有心肺疾患者禁做。
(4)放疗患者应在放疗后半小时进行加温治疗,疗效较好。
(5)加温治疗前病人应将身上所有金属物品取下,如戒指、项链、手链等物品。以免干扰微波,或者在局部形成高能量区损伤局部组织。
(6)进流质饮食,切记勿进食过饱。
(7)做好心理准备工作,避免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放射治疗对身体的免疫力有影响吗?
目前临床使用的放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影响正常组织,使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有些病人在接受治疗中需做某些区域淋巴系统的照射和对邻近肿瘤的某些免疫器官(如胸腺)进行高剂量照射,有的需要进行全身照射、半身照射或全淋巴系统照射,使病人的白细胞下降,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从而影响免疫功能。
放射治疗期间病人应如何加强营养?
由于放射线的损伤及毒素的吸收,放疗患者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味觉减退、粘膜溃疡、张口困难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进食,导致机体营养失调抵抗力降低。因此放疗患者在放疗期间,应多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以维持机体的正氮平衡。高蛋白食物如肉类、蛋类、鱼、豆类、花生等,有助于升高白血球,提高自身免疫力。胃肠道反应重者,要少食多餐,经常调整食谱以增加食欲。放射线易伤津耗液导致口干舌燥、咽喉肿痛,患者应多饮水,也可饮饮料但应禁烟酒、浓茶等。
放射治疗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全身乏力?
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损伤部分正常组织,这就是所说的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是放疗引起全身反应的常见症状之一,反应的轻重与受照射的体积和照射部位有关。如大面积照射、全身照射时症状更明显。对于症状较轻者无需处理,只要注意休息,调节饮食就可。对于症状较重者,及时调整照射方案,给予镇静剂、维生素、补充水分,一船可减轻症状或恢复。
放疗对血象有何影响?
造血系统对放射线高度敏感,部分病人在放疗中可出现外周血象下降。其产生的原因是放射治疗时骨髓内各种造血细胞的分裂繁殖受到抑制,导致向周围血中释放的成熟细胞减少,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放射线对生成这三种细胞的前体细胞的放射敏感程度是一样的,但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寿命很短,因此外周血中计数很快下降,而红细胞的生产时间很长,贫血出现较晚。因此放疗期间应每周检查血象一次,哪白细胞低于3.0×109/L,应暂停放疗。
单纯放疗一般不易引起明显的血象下降,下降的多少与照射野大小、部位及是否应用过或同时应用药物等因素有关放疗中应加强饮食营养,促进造血功能,减轻放射线对骨髓的损害。食物宜高维生素、高蛋白。对下降明显者,应选用升高血象的药物,如升白细胞药物鲨肝醇、利血生、维生素B4。重白细胞下降,有感染危险者,可应用粒细胞集落因子,如尔血等,可使白细胞数量迅速回升。还可采用成分输血或输新鲜全血。白细胞下降明显者,其抵抗力明显下降,易合并细菌、病毒感染,应注意预防。有血小板减少者,应注意有无出血向,防止各种损伤,预防出血的发生。发生出血时,应积极应用止血药物。对于血象下降严重者,应停止放疗,及时纠正,应抗生素预防感染。
情绪对放疗有何影响?
在放疗期间,乐观的情绪有助于病人较好地配合治疗。如癌症患者在放疗期间一直处于消极悲观甚至丧失信心、绝望情绪中时,不仅不能很好的接受放疗,悲观失望的情绪反而会诱发机体功能紊乱而使病情加重。应尽量使自己的情绪不受干扰,从精神上和心理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对待疾病。得知患了癌症后,应采取积极治疗的态度,逐步缓解紧张状态,尽快使之回到平静、理智的精神活动中来,主动配合治疗,心情舒畅地参与社会活动及工作。激发人体的潜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顺利完成治疗,争取最好的治疗效果。对肿瘤患者来说,保持乐观情绪,就起到了心理上治癌的作用。
放疗引起的脱发能修复吗?
头部肿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照射达一定剂量时出现照射区域的脱发为毛囊放射反应,这一反应在放疗后1~2个月消失,而表皮及表皮样上皮的基底层生发细胞是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头发可以再长出,恢复至放疗前的状态。
放疗引起厌食、恶心、呕吐怎么办?
恶心呕吐是肿瘤放疗时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大多数是因为放疗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造成的。防治的办法是:此时病人应注意卧床休息,多饮水,以利代谢物的排泄。应精心烹调食物,少食多餐,吃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过甜、辛辣油腻和气味不正的食物,吃咸味的点心和食物。口服维生素B6、灭吐灵等药物,可减轻恶心。如呕吐严重可肌肉注射灭吐灵等药物。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手按压或针刺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也会有所帮助。厌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也是放疗过程中的一种副反应,对食欲不振要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如因放疗引起的食欲不振,可服用维生素B6及助消化药和开胃药,也可选择食用开胃食品山楂等。上述症状较重者一般处理效果不好时可考虑输液或停止放疗。
家属怎样照料好肿瘤放疗病人?
为了使肿瘤患者较好的配合放疗,亲属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常识和自我心理平衡的技巧,合理安排患者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放疗期间给病人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食物。密切观察放疗期间的局部反应及全身反应。严重者及时告诉医生给予必要的医疗及护理。注意皮肤粘膜的清洁卫生,对皮肤标志的照射范围作好护理,不涂抹,不洗掉,以免放疗时出现错误。家属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要同情、安慰病人,以乐观的表情,鼓励病人,消除病人的疑虑和不安,以便放疗的顺利进行。
颅脑x刀治疗时病人应如何配合?
x刀又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它的特点是将高能x线聚集在病灶上,通过不在一个平面上的多个弧形旋转照射,使病灶在1~2次照射中就受到彻底的大剂量的杀灭,而瘤灶周围的正常脑组织则受量非常小,起到不开刀去除病灶组织的效果。为了提高对治疗的顺应性,病人应积极配合治疗。
(1)x刀具有无手术创伤,安全可靠,无痛苦省时,简便的优点,病人不必担心,以乐观平静的心境配合治疗。
(2)颅脑x刀治疗的病人为了防止固定头架处皮肤感染,分别于手术前日的下午及术晨洗头并剃去头发。
(3)病人术前禁食,以防治疗时引起呕吐,并做碘过敏试验。
(4)颅内压高的病人术前给脱水利尿剂,为防止应激性溃疡服用甲氰脒胍,对有癫痫病患者,术前口服苯妥英钠。
(5)术后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测血压每8小时一次。
(6)注意病人意识、瞳孔,并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现象。
(7)x刀术后给予脱水剂、利尿剂以减轻脑水肿。
(8)术后第一天给予流质饮食,以后改半流质,3天后改普通饮食。营养要丰富,睡眠要充足,提高机体修复能力。
放射线对皮肤有什么影响?
任何部位的体外照射均包括一定面积的皮肤。因此皮肤反应是放射治疗中较常见的副作用,其首发症状是照射野内皮肤出现红斑,在照射1周后即可发生。主要是由于血管扩张和渗透性改变所致。当照射2~3周后,部分病人可出现上皮剥脱,这是由于皮肤基底层的前体细胞受损不能产生新的成熟上皮细胞,而原有的成熟上皮细胞随照射剂量的增加持续丢失所致。如果局部保护不当,少数病人可出现放射性溃疡。
放射治疗过程中,病人如何保护放射区的皮肤?
肿瘤病人放射治疗过程中,为了保护好放射区的皮肤,所穿内衣要宽松、柔软,最好是纯棉吸水性强的内衣,以减少对局部皮肤的摩擦、潮湿等刺激。照射局部保持清洁干燥,照射野标记要清晰可见,模糊不清时应由医生重新标记,切不可自己涂画。不要在照射野内粘贴胶布、涂抹红汞、碘酒等刺激性药物,不用肥皂等碱性物质清洗局部,不要曝晒等,避免一切理化因素的刺激。病人应注意保护放射区的皮肤,保证其完整性,以顺利完成放疗。
放射治疗区的皮肤瘙痒怎么办?
照射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烧灼感和刺痒感时,可用手掌轻轻拍打局部皮肤。涂0.2%冰片淀粉或消毒干燥的滑石粉,忌用手挠抓,以免加重局部皮肤的损伤。
放射治疗处的皮肤出现脱皮、糜烂、渗出怎么办?
照射区域的皮肤出现充血、水肿甚至出现渗液和糜烂时,应暂停放疗。要保持患部清洁,严防感染,可用庆大霉素、康复新湿敷后行暴露疗法,也可涂紫草油、禁止使用酒精擦拭。庆大霉素和康复新合用,可起到抗感染、消除炎症、水肿、加速病损组织修复的作用。
鼻咽癌病人放疗过程中为什么要练习张、闭口运动?
张口受限为鼻咽癌病人远期放疗反应,无特殊治疗措施,重在预防。病人应在放疗中及放疗后经常做张口运动,防止咀嚼肌及周围组织的纤维化。一旦发生张口受限,应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并注意口腔卫生。
鼻咽癌病人放疗过程中出现口腔、咽喉疼痛怎样处理?
口腔、咽喉疼痛是鼻咽癌病人放疗时最常见的副反应,常在放疗2周左右开始发生。患者早期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出现点、片状白膜,病人表现为咽干、咽痛、吞咽困难。为减轻反应可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并采用口泰或朵贝尔氏液漱口,口服舒雅禾25毫克,每日3次。若出现严重的粘膜反应,如口腔溃疡、糜烂、影响进食时可暂停放疗,并给予口咽部喷药,用药为康复新20毫升、庆大霉素24万U、利多卡因100毫克,每日3次于饭前半小时喷雾。必要时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并注意口腔卫生。
鼻咽癌放疗后3年内为什么不能拔牙?
患者在接受放疗后,由于放射线对唾液腺的损伤,使唾液分泌减少而粘稠,酸度增加,细菌便于繁殖,易形成放射性龋齿、牙龈红肿,齿槽溢脓。如果在放疗后3年内拔牙,上述症状会诱发颌骨骨髓炎。如果行抗炎治疗无效时,病情加重,穿破皮肤,形成瘘道,终日流脓血不止,不能进食导致长期慢性消耗,最后死于脓毒血症或全身衰竭。所以鼻咽癌放疗后3年内不能拔牙。
头颈部放疗病人洁齿有何治疗意义?
头颈部放疗病人由于受照射部位和照射范围的影响产生口腔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副反应。人们在进食或进其他食物时,一些食物残渣和细菌不可避免地残留在牙缝中。当放疗到一定量时口腔唾液腺、牙床血管及牙骨髓受到损伤,使局部抵抗力降低而引发感染,表现口干、牙痛、牙髓炎、口腔粘膜水肿、口腔溃疡等。因此放疗时保持口腔和牙齿清洁,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
头颈部放疗病人应注意什么?
放疗前首先按照医生的要求做好放疗前的准备工作。戒除烟酒,保持口腔清洁,有牙龈炎症或龋齿时先治疗龋齿,控制炎症后才能进行放疗。对于鼻咽部放疗病人于放疗前要掌握鼻咽的冲洗方法,每日冲洗1~2次,增加放疗敏感性。颈部放疗病人要准备无领上衣或软领开身上衣,以保持颈部皮肤不被摩擦。
放疗后因抵抗力下降,要预防感冒,防止感染发生。局部皮肤防止不良刺激与损伤。有张口受限者要坚持进行张口练习。放疗后3年不宜做颌面外科处理(如拔牙),以免诱发骨髓炎,定期到医院复查。
喉切除病人放疗时应注意什么?
喉癌切除病人放疗时除必须注意头颈部放疗时应注意的问题外,因其带有气管套管,多有发音受限,讲话不便;表达困难,所以放疗时应学会与别人交流的方法,如用手语或用笔书写代替。气管切开部位需保持清洁,每日换药一次,气管套管清洁煮沸消毒后,每日更换一次。套管内如有粘液应随时清洗干净,保持套管通畅。在放疗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并呈进行性加重时,可能是急性放射性喉头粘膜水肿,此时应引起重视,立即停止放疗,给予抗生素、激素、脱水治疗,必要时可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胸部照射病人出现吞咽不适,胸骨后隐痛怎么办?
胸部接受放疗的病人,当放疗至20GY以后,患者会出现吞咽不适、胸骨后隐痛。这是因为在放射野内食道受到放射线的照射,出现粘膜充血、水肿,这一般多为暂时现象。通过进清淡的软物,不用热食或刺激性强的食物,并且每次饭后饮适量温开水或淡盐水冲洗食道,上述症状会得到减轻。如果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进食疼痛时,请不要紧张,可通过输入抗炎药物、口服局麻药物或暂停放疗等办法来缓解症状。
肺癌病人放疗时为什么会出现胸闷、气急、咳嗽?如何预防?
急性放射性肺炎是胸部接受放疗后危害性较大的并发症之一。常见症状为刺激性干咳,轻度呼吸困难和不规则低热,合并感染后则出现高热、胸闷、气急等症状,均为放射性肺纤维化所致。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矽肺或结缔组织疾病时,较易发生放射性肺炎。其预防重点是:制定合理的放疗计划,在放疗前和放疗中适当使用消炎药物,并重视预防感冒。当已患有放射性肺炎时,应大剂量、长时间的应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待症状缓解,胸片显示炎症吸收后才可逐渐减量到停药。
食管癌病人放疗时饮食应注意什么?
食管癌放疗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戒烟酒,忌食辛辣、硬、烫、煎炸及酸性刺激性食物,以防病变部位出血和梗阻。应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食甜食,每日进食后均应喝适量水,以冲洗附着于病变部位的食物,增加放疗的敏感性。
食管癌腔内放疗为什么要禁饮食?什么时间可以进食?
腔内放射治疗时,由于施源器固定不能移动,病人必需禁食半天,才不会因咽部异物感而引起恶心、呕吐,影响施源器的固定和胃内容物返流呛入气管。进食多在治疗结束5~6小时后粘膜表面麻醉药作用消退后,先试喝少量水无呛咳后再进流质饮食。
放射性肺炎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1)积极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家人需多陪伴病人,给予生活上的照顾。
(2)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次数及深浅情况,如病人出现口唇紫绀,呼吸困难时应取半卧位,给予氧气吸入,有条件可静滴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等,以缓解症状。
(3)每天观察体温变化,轻度发热可予以30%酒精或温水擦浴。推拿涌泉穴,合谷穴,曲池穴等,重者可用激素、抗生素静滴。中药降温可用柴胡注射液、穿琥宁、清开灵注射液等。
(4)注意病人咳嗽的变化和伴随症状,对有痰不易咳出者,可轻拍背部,由下往上帮助排痰。口服甘草合剂、必嗽平。如病人干咳不能入睡时,可口服可待因0.3克。
(5)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室内温度一般在18~20℃为宜,湿度以60%~65%为佳。
(6)注意定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保持口腔清洁,增加抗病能力,预防交叉感染。吸烟者一定要戒烟。
胸部常见的放疗反应有哪些?
(1)食管反应 一般在照射1~2周后出现,因粘膜水肿而感吞咽困难、咽下疼痛、食物有存留感。
(2)气管反应 一般在照射3~4周后出现,可出现干咳、呼吸不畅,重者呼吸困难。
(3)肺反应 照射2周即可出现干咳、呼吸困难、低热等表现,合并感染可出现高热、胸闷、气急,如进一步发展,可成为放射性肺炎。
腹部常见的放疗反应有哪些?
(1)消化道反应 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痛、肠鸣等。
(2)膀胱反应 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类似膀胱感染症状,重者可表现为血尿,并逐渐发展为放射性膀胱炎,引起膀胱挛缩、输尿管梗阻等。
(3)直肠反应 表现为里急后重、大便疼痛、腹泻、粘液血便等,重者可致放射性直肠炎。
(4)肝脏、肾脏损伤 多在受照射后1~2个月发生,呈肝炎、肾炎改变。
骨关节放疗反应有哪些?
骨髓损伤在低剂量照射后即可表现出来,可引起血象下降。关节放疗反应,可致关节积液肿胀,活动受限,重者纤维挛缩。鼻咽癌放疗,可引起颞颌关节反应,张口困难。
何谓放射性膀胱炎?应如何调护?
当放射线照射到膀胱、子宫、前列腺、结肠、直肠、卵巢或子宫颈等部位的肿瘤时,膀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放射性损伤,约50%~60%的病人在盆腔照射3~4周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急性放射性膀胱炎症。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困难、血尿等,进而可合并泌尿系感染,导致发烧、下腹部坠胀痛等。
放疗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首先要注意多饮水,以增加尿量,起到膀胱自洁作用,有合并感染时应及时应用抗生素、多种维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以缓解症状。出血明显者,应及时应用止血药物。早期的放射性膀胱急性炎症反应多可控制,能够使患者耐受放疗,待放疗结束后可逐渐自行恢复正常。后期的放射性膀胱炎性损伤,多不易短期内解除症状,但多在4年内逐渐恢复。
出现放射性直肠炎时应注意什么?
放射治疗引起的直肠炎性反应在放疗过程早期即可出现,但大多轻微,后期可在放射治疗后半年至2年内发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直肠刺激症状,如里急后重、大便疼痛、腹泻、粘液血便等。直肠镜检可见粘膜充血、水肿、肠壁可有增厚或溃疡,重者可出现肠管狭窄、穿孔或出现直肠阴道瘘、直肠膀胱瘘等。
出现放射性直肠炎时,应避免进食纤维素多或对肠壁有刺激的食物,宜食用少渣、低脂及产气少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既润肠又补充维生素。还应注意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穿宽松内裤。症状明显者,可在肛门、会阴部热敷以减轻症状,口服或经肛门应用消炎药物,如吡哌酸、庆大霉素、甲硝唑等。有出血者可用云南白药、三七粉等。腹泻明显者,可用止泻药如思密达等。疼痛明显者,可用消炎痛栓,也可用庆大霉素、激素、0.5%~1%普鲁卡因配入生理盐水中灌肠。症状严重者,可暂停放疗,并大剂量应用维生素、输液补充各种静脉营养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恢复。
如何正确对待放疗引起的发热?
放疗过程中发热的情况时有发生,原因有多方面。放疗本身造成的组织损伤,尤其是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可引起低热;放疗毒副反应引起的血象下降、免疫功能减退,也易合并病毒或细菌感染而引起发烧,使用化疗或其他免疫增强药物等,也可造成发热加重。因此出现发热时,应首先明确原因,以便正确处理。
发热后可视程度不同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低于38℃的发热,可不用退热药物,多饮温开水,注意休息,促其排汗、排尿,多能耐受并稳定至正常。如体温超过38℃,引起明显头痛或全身不适,应使用退热药物,如阿斯匹林、解热止痛片等,也可用湿毛巾行头部冷敷,待进一步明确发热原因后再做相应处理。如应用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应用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毒感染,或适当调整原来的放疗,化疗方案等。如体温持续升高达38.5℃以上,应暂停放疗,稳定病情,静脉输液给予支持,必要时应用抗生素、维生素及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脑肿瘤放疗中出现颅内压增高怎么办?
治疗过程中暂时出现脑组织水肿、充血,或肿瘤占位使颅内容积增大,颅内压增高,刺激脑膜,血管及神经受到牵拉而出现头痛,也可刺激延脑呕吐中枢引起呕吐,这时应及时给予脱水治疗。在无休克的情况下抬高床头15°~30°,限制入水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以改善脑组织缺氧。快速静脉点滴20%甘露醇250ml,内加氟美松5~10mg或50%葡萄糖60~80ml静脉推入,二者交替使用,并注意瞳孔、意识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以避免脑疝的发生。病人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如病人出现抽搐时,应立即给予安定10mg或鲁米那钠0.1g肌肉注射,并刺激人中。对牙关紧闭的病人应注意保护舌部,必要时应用开口器,注意病人安全,防止坠床,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尽早给予降低颅内压的药物。
妇科肿瘤大、小放射野是怎么回事?
妇科肿瘤的大小放射野照射都是针对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盆腔内的转移病灶。分为体外前后两个照射野,上届在第五腰椎上缘或第四腰椎下级,下界在耻骨联合上缘下3~4cm,两侧边界至股骨头内l/3~1/2左右,面积一般为18~20cm×13~15cm。前后两野隔日交替照射一次,每周照射五次。如有特殊病例,照射位置适当调整。
而小照射野的位置一般同大照射野,中间挡一宽度约4cm×6cm大小的铅块,将大照射野分为左右两个相等的照射区。前后照射区隔日交替照射,每周五次。其优点避免了对膀胱、直肠的照射。
宫颈癌后装治疗的病人应怎样配合?
后装治疗技术是治疗子宫颈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1)治疗前半小时排空大小便,在医生的指导下取合适的体位,治疗过程中可做深呼吸,以利于腹部和会阴部的放松,有利于操作的顺利进行。
(2)治疗中技术人员会通过监视器和对讲机进行观察,病人有什么不适及时报告,技术员会立即停机进入机房内处理。
(3)治疗结束后,要保证充分的休息和足够的营养。多饮水,禁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放射线对膀胱、直肠的刺激。
(4)外阴处皮肤不涂碘酊、酒精等刺激性的药物,不能热敷,不贴胶布,不用碱性大的肥皂清洗局部,应穿纯棉内裤,以减轻对局部皮肤的刺激。
(5)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阴道冲洗,有感染时加用抗菌素。
妇科阴道冲洗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冲洗液有几种?
阴道冲洗是利用一种特制的冲洗装置,通过水位差的压力将配制好的冲洗液输入阴道内进行反复冲洗,同时转动窥具的位置,将阴道内及弯窿部位全部冲洗干净。其目的是:
(1)及时清除阴道内肿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预防阴道粘连,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2)妇科肿瘤手术前清洁阴道,预防术中及术后感染。
(3)冲洗后阴道给药,可治疗阴道和宫颈炎症。
目前常用的阴道冲洗液有:3%双氧水、1/5000高锰酸钾。医院利用冬青油、薄荷油等药物配制的妇科冲洗液(1%浓度)。
宫颈癌、阴道癌、卵巢肿瘤等,在治疗期间均应按时行阴道冲洗,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为什么妇科肿瘤放射治疗结束后还要继续阴道冲洗?
放射治疗是妇科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在治疗的同时会出现放疗并发症。如放射性阴道炎、宫颈粘连、宫腔积液、积脓等。这些并发症不但在放疗期间发生,也可在放疗结束后出现。预防的方法是按时有效的阴道冲洗。因此,妇科肿瘤病人除在放疗期间做好阴道冲洗外,放疗结束后6个月至12个月仍需继续阴道冲洗,如合并感染时冲洗液内应加适当的抗生素。
妇科肿瘤体外放疗与体内放疗有何不同?
体外放疗也叫远距离照射,是将放射源与病体内病变部位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照射,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照射部位主要是针对子宫旁、阴道旁、盆腔组织和盆腔各组淋巴结。
体内放疗也叫近距离照射,是将放射源密封后置于人体的阴道或宫腔内进行照射,又称后装治疗。后装治疗具有准确性强,疗效高,又减轻了大面积照射对周围正常组织损害等优点。照射的部位主要针对宫颈、宫体、阴道及宫旁组织。
妇科肪瘤后装治疗过程中出现腹痛、下坠、阴道烧灼感是怎么回事?
后装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对人体的正常组织必然有一定的损害,一般会引起组织细胞本身的损伤,也可并发炎症。后装治疗的主要照射部位是宫颈、宫体、阴道及宫旁组织,早期放射反应引起局部粘膜组织的炎症、溃疡。表现为腹痛、下坠、阴道烧灼感等放射性直肠、膀胱及阴道的炎症反应。可给予肛门内放入消炎止痛药物,配合苦参洗剂外洗。也可口服消炎药物及直肠炎汤等。鼓励病人多饮水,多排尿,起到冲洗膀胱的作用。外阴炎症可用冰片淀粉外敷消炎止痒。
宫颈癌放射治疗后禁止夫妻性生活多长时间为宜?
宫颈癌在接受放射治疗时,宫颈局部可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水肿等组织反应。阴道亦可有水肿、充血、狭窄、粘连等。放射治疗结束后短时间内,放疗反应仍会存在。如果在此期进行夫妻性生活,不仅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还可加重放疗反应而影响治疗效果。几十年的治疗经验证明,宫颈癌放疗后2~3个月开始恢复性生活为宜。
宫颈癌放疗后有哪些反应?
放射治疗适用于各期宫颈癌,包括阴道后装治疗和盆腔体外照射。由于宫颈的部位前靠膀胱,后近直肠,放射线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一定损伤。可发生组织充血、水肿、溃疡,严重者可发生坏死、脱落。晚期出现纤维组织增生,造成器官狭窄。这些反应可能出现在治疗过程中或放射治疗后。一般常见的放射反应如乏力、食欲不振、肠鸣、尿频。部分患者可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予以对症处理即可缓解。少数患者可出现大便时肛门下坠、粘液血便、尿频、尿急,血象如门细胞下降或血小板下降。治疗方法首先是预防,正确掌握放疗计划,如避免宫腔管放置不当或脱落到阴道致局部放射量过大,组织被烧伤而造成瘘孔。若已出现血尿、便血等症状。应视具体情况予以以下治疗:
(1)近期膀胱炎或直肠炎 主要给予对症治疗,大量饮水,给止血药、止泻剂和抗生素,一般都能自愈。
(2)晚期泌尿系统并发症 以放射性膀胱炎最为多见、发生率2%~10%,膀胱阴道瘘发病率为1%~3%、部分患者盆腔纤维化致输尿管梗阻、并引起不同程度的肾功能障碍。晚期放射性膀胱炎以尿血最为多见,往往表现为突发性血尿,常有劳累。膀胱充盈致放疗后弹性不好的膀胱粘膜血管破裂,若保持膀胱空虚,对症处理能得以好转,如大量饮水,多吃蔬菜,服解痉药物及抗生素等,少数严重者可静脉滴注抗生素及止血药。或采用膀胱冲洗,常常能起到较好的止血作用。
(3)晚期肠道并发症 包括放射性直肠炎、乙状结肠炎、直肠阴道瘘、肠粘连、肠梗阻、肠穿孔等。按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主要为少量便血;中度为反复出现多量血便及粘液便,伴里急后重;重度更为严重直至发展为肠道溃疡、狭窄、肠瘘等。对轻度患者不必特殊处理;中度则以消炎、止血、解痉等药物处理,如口服抗生素;便血严重者可在灌肠液中加入10%的肾上腺素l毫升,能迅速止血。对阴道直肠瘘或严重者肠溃疡、狭窄、导致肠梗阻及严重出血者可行横结肠造瘘术。
在寻医问药你还可以
大家都在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眼睛护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