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雾霾治理治理雾霾政府有统一规划吗?

应增雾霾动态迁移预报推动京津冀针对性治理_新浪公益_新浪网
应增雾霾动态迁移预报推动京津冀针对性治理
  北京市近日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部署会,考虑北京空气重污染的南北差异的现实,拟增加分区响应原则。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委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综合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易建强透露,他将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提案,建议选择京津冀区域试点,由气象部门在天气预报中发布雾霾动态迁移图和雾霾预报,推动京津冀对雾霾更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
  易建强提出,雾霾的成因目前尚存一定争议。但治理雾霾需要多方合力,准确把握雾霾成因是治霾重要前提。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气象局网站只能显示当前时间段全市各区县雾霾情况,不显示周边地区信息及雾霾的动态变化过程。
  易建强建议相关气象部门在电视、广播及网站上进行雾霾预报时采用雾霾动态迁移图,并可选择京津冀区域作为试点。目前,很多公众都是通过手机APP查询当前和今后的雾霾情况与数值,但不同软件往往数值差异大,缺乏权威性。
  他分析,雾霾动态迁移图不仅能显示雾霾浓度的静态数据,还会显示不同区域内雾霾浓度一段时期内的连续变化过程。公布该图可使人们了解不同区域间雾霾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甚至可分析雾霾成因到底是内因还是外因,加深对雾霾成因的正确理解和认识。这既有利于各地政府分区域科学决策预防、治理措施,也有利于争取公众支持理解,从而更好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治霾合力,推动京津冀地区的雾霾综合治理进程。
京华时报发表的文章
不支持Flash京津冀共商“治霾”:将“污染治理”作为2016年大事来办
  央广网北京1月25日消息(记者侯艳)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几天,大半个中国被寒潮笼罩,南方多地罕见地下了雪,堆雪人的喜悦总是短暂的,人们内心深深担忧的,是雾霾不知何时又会像幽灵一样不期而至。
  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正陆续召开,多地将“污染治理”作为2016年要办的大事之一。首先,来看看北京,北京市环保局曾发布过PM2.5来源解析,区域传输贡献约占28-36%,本地污染排放贡献占64-72%。在本地污染贡献中,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扬尘为主要来源。
  在今年北京市的两会期间,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与北京市政协委员座谈时表示,北京正在探讨跟天津、河北乃至山东、河南等有关省市建立大的监测网络,考虑把京津冀三地预警发布的标准、预案的发布一致起来,另外,在供暖季,北京会实行单双号限行吗?
  在北京两会上,代表委员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大气污染。
  “一大群人说,你最该问的就是这灰蒙蒙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谁也躲不开。”人大代表刘颖表示,要把形成雾霾的原因破解掉,如果机动车是成因,是燃烧不充分还是油的问题,政府应该找到治理的方法。
  政协委员朱良长期关注北京的空气污染治理,每年都会带来相关提案。今年,他的提案是在空气重污染分级预警里加入准红色预警级别,提前采取一些减排措施。没有达到准红色预警的触发条件,可以让政府有一个弹性手段在中小学停课,实行单双号,以及企业停产这几种措施中,按照需要选择执行,这样比一刀切可能更灵活。对污染物积累的原因进行精确分析,根据污染积累趋势采取针对性措施等等。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与北京市政协委员座谈时表示,北京正在探讨跟天津、河北乃至山东、河南等有关省市建立大的监测网络,考虑把京津冀三地预警发布的标准、预案的发布一致起来,比如PM2.5达到某一程度,三地就都可以统一发布预警,实行统一的单双号限行政策。王安顺还表示,去年北京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2%,实现了预定目标,2016年北京大气中PM2.5平均浓度“还要继续下降5%左右”。
  对于代表、委员普遍关注的北京是否将在供暖季实行单双号限行的问题,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接受询问时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实施还要看研究结果。
  李士祥还表示,关于试点征收拥堵费的问题也处在研究阶段,没有具体的时间表。特大型城市的交通不是简单地可以通过收费解决的,也不是某个单项措施能解决的,必须是综合之措。所以,没有突然间出台政策的可能性,所有出台的措施都必须追求它的科学性。
  天津市环保局曾在2014年发布了PM2.5来源解析,本地排放占66%-78%,区域传输占22%-34%,数据和北京非常相似,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在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未来天津将进一步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实现无燃煤化。
  黄兴国指出,天津将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进一步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25%。
  号,石家庄率先向社会发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石家庄市PM2.5的23%-30%为外地输入,70%-77%来自石家庄本地污染。廊坊市、邢台市、保定市也已经摸清了日常排放的主要污染源,第一位的是燃煤,汽车尾气排在三到四位
  在今年河北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通过一组数据给出了2015年河北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果:空气六项主要污染物的数据,都是大幅下降的,其中PM2.5浓度下降明显,已经提前两年达到国家对河北省提出的到2017年下降25%的目标。具体来说,2015年比2014年下降了18.9%,比2013年下降了28.7%。
编辑:朱琪
关键词:京津冀;雾霾;污染治理
国家发改委近日批复了新建北京至霸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发改委方面透露,京霸城际铁路将于2019年建成,届时将成为连接北京市区与新机场的主要渠道。作为连接北京市区和新机场的主要交通方式,总投资达274.3亿元的京霸铁路重要性不言而喻。
京津冀最具规模的传统民俗文化大庙会推出二十项年味主题活动
京津冀区域内最具规模的传统民俗文化大庙会将于猴年除夕到正月初六在河北香河中信国安第一城举办。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游客 您好,欢迎进入新浪地产网!
京津冀跨区域治理雾霾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年内出台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北京报道&&目前,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下简称《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总体规划下面的一个专项规划,但是它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一位地方环保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提升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地位,加速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引起高层的重视和推动。&&&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规划》主要由发改委和环保部牵头,国土部、水利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林业局等多个部门参与。根据国家的时间要求,《规划》有望在年内编制完成。&&这将是我国首个跨区域的综合性环保专项规划。&&规划编制思路初定&&在京津冀的环境问题中,最受人关注的是雾霾。&&根据8月19日环保部发布的7月份空气质量公报显示,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中,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最差。&&公报显示,1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在25.8%~96.8%之间,平均为42.6%,低于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30.5个百分点;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57.4%,重度污染天数比例高于74个城市4.4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为PM2.5,其次为O3。与去年同期相比,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由48.6%下降到42.6%,降低6.0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有所下降。&&21世纪经济报道发现,京津冀空气质量最差并非是7月单个月的孤例。在实施城市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在环保部发布的每月、半年和全年的空气质量公报中,京津冀的空气质量始终是最差的。&&&京津冀区域面临的环境形势比较复杂和严峻,既有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阶段性大气复合污染问题,也有该地区固有的结构性、资源性的水环境问题,还有对全国而言都没有完善治理经验的土壤污染问题。&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此前,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在谈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时公开表示,在制定规划时还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认真研究区域环境、生态、水、等的承载能力,合理配置资源,强化资源和环境约束,推动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的调整。&&&《规划》在编制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复杂,既考虑到了资源问题,也考虑到了环境和生态问题。&一位参与《规划》编制的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目前初步确定的编制思路主要是划定资源的上线、环境的底线和生态的红线。&&&《规划》应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规划》主要定位于中长期规划,将制定分阶段的目标,但提出的措施主要以近期和中期为主。&前述参与《规划》编制的专家透露。&&实际上,在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已经有不少专项规划或者相关规划。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已经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专项规划;在水环境方面,针对地表水已经有涵盖海河流域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针对地下水已有《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专项规划,同时环保部联合其他部委正在编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会涉及到京津冀地区的水环境治理;在土壤方面,环保部联合其他部门还在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预计也会涉及到京津冀区域的土壤污染直流。&&&但从现有的和将出的这些规划来看,这些规划更多的是设定一些治理目标、提出一些治理措施,很少能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或者突破。《规划》如果能解决一些前述规划不能解决的体制机制性问题,那么不但其编制的必要性不会再受人质疑,而且能真正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最终实现"多规合一"的目标。&王毅分析。&&王毅建议,《规划》能否提出构建京津冀区域或流域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统筹协调跨区域的大气污染联合联控和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相关事宜?同时,组织跨部门的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即将出台的各类法规、规划及行动方案进行认真的独立评估,不要走过场,并提出具体的咨询修改意见。最后,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促进信息公开,让公众切实参与各项决策过程,以避免决策的失误并提高效率。
关键词:&&
市场动态相关的智库下载
市场动态相关的社区论坛
我要说两句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热点新闻:
您的位置:
京津冀规划调整三地定位
生态环保作为重点领域将率先取得突破
&&本报记者闫海超综合报道&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指出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这既是三地共同利益所在,也是三地今后主要合作的方面。
  接下来,如何通过寻求发展来解决环境问题,又将如何通过环境的约束性为发展打好基础,将成为三地必须直面的问题。
  那么,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三地首先要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是什么?解决之道在哪里?加大投入、产业转移、生态补偿等领域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大气治理是焦点
  北京、天津、河北属同一气候带,生态环境能否得以提升,空气质量的优劣成为主要衡量因素,也是三地环境污染治理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4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上也特别强调,要把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早在2014年年初,在协同治污的背景下,京津冀三地就携手向雾霾宣战。但至今,京津冀区域仍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在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4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京津冀占据了8位,环境形势堪忧。
  那么,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三地联合治气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今年1月,民建中央和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组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调研组,先后赴京津冀三地进行调研,并发现不少问题:燃煤、机动车排放和高能耗工业项目是三地大气环境主要污染源。
  能源结构不合理,燃煤多、清洁能源少,特别是天然气少,是三地大气污染防治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保定市1100万人口中有800多万农村人口冬季靠散煤取暖,煤烟没有通过净化处理就直接排放,成为这一区域冬季重要污染源。
  从我国能源储备与使用条件看,“多煤少气”的能源结构很难短期内改变。这时,提高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水平成为当下三地必须解决的问题。
  “防在源头,重在产业。”河北省副省长秦博勇指出,产业结构偏“重”是京津冀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他建议国家大力支持京津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机动车排放是京津冀大气污染的另一个主要污染源,主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城市功能布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建议,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对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大城市,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配置,最大限度减少城市人流、车流和物流在城市间的长距离转移;另一方面应大幅度提高“职住比”,即就业与居住的比例,防止同一功能组团过度扩大化和过度同质化。
  4月1日,环境保护部发布9个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源解析结果:机动车、燃煤和扬尘排在京津冀三地污染源的前列。这意味着,2015年,京津冀三地必须开始采取更具针对性措施精准治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发展。
  环境约束性为发展打好基础
  “规划”指出,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不难看出,“规划”的一个明显特点是通过寻求发展来解决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可以预期,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政策松绑及由此带来的巨量资金流均不成问题。据财政部此前估算,三地协同发展仅在未来6年内,就可能撬动42万亿元的投资。
  届时,如何为环保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解决环境发展资金瓶颈,将成为三地协同发展推进的关键环节。
  此外,“规划”也明确指出,将通过环境的约束性为发展打下基础。如通过产业转移、加大投入、生态补偿等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令京津冀区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层级。
  能否顺利实现产业转移决定着一体化的成败。哪些产业要迁出去?以什么方式转出去?转出去的过程谁来主导?这些问题都必须有明确的答案。
  首先,产业转移绝不应该是污染转移。应该转移那些符合三地定位的、能够既有利于三地转型,又有利于当地产业协同发展的企业,并在转移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而不仅仅是把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转出北京。
  产业转移,谁说了算?毫无疑问,这需要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布局。不过,由于产业转移最终由一个个企业的搬迁来实现,除了政府搭台之外,必须由企业自主对接。
  例如,今年以来,河北、天津展开了针对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大红门市场的商户争夺战,最终还是由先前的政府规划转向遵循市场规律。
  对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赵继敏认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应该做的是创造政策环境,引导产业转移,降低区域交易、沟通成本,让资本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地区,产业链在区域内根据资源禀赋自由配置。
  生态补偿,在三地的发展实践中已有先例。2014年7月,河北省与北京市签署《共同加快张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协议》,从2014年~2017年,北京以每亩投资1000元的标准,对官厅、密云两大水库上游的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实施40万亩生态水源林建设项目,以改善区域整体生态环境及两大水库的水质水量。
  但生态建设投资大、见效慢,解决三地协同发展,仅靠地区本身的生态补偿还远远不够。当前,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京津冀三地政府,除了从自身加大投入力度之外,正在积极争取推进中央纵向补偿与京津冀横向补偿。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周潮洪指出,天津市政府和河北省政府曾协商提出,希望建立一个由中央财政、天津、河北各出一定的资金成立的引滦生态保护基金,主要由河北省用于引滦水源地的保护。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环境网"或“中国环境保护X版”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环境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作者,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环保部长陈吉宁:京津冀年内统一重污染预警分级
京津冀区域将统一空气重污染预警分级标准,年内执行。这是记者昨天从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的环保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在发布会后,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向记者表示,目前,京津冀核心区6市已经试行统一的空气重污染分级标准,年内,这一预警分级标准将拓展至整个京津冀区域。
为进一步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今年2月初,环保部会同气象局联合发函,宣布即日起京津冀“核心区”6市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率先试行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试行期2个月。
核心区6市试点本月底将结束,接下来怎么做?昨天上午,陈吉宁向京华时报记者表示,今年内,6市统一的预警分级标准将扩展至整个京津冀区域,并且“很快’就会实现。
据介绍,2015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区域经历了三次长时间、大范围的区域重污染天气过程,各地在应对过程中,暴露出污染程度大致相同但预警级别却不同的现象,影响了应对效果和区域联防联动。为此,环保部提出统一京津冀区域的空气重污染预警分级标准,并在京津冀核心区6市率先试行。
与北京现行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中的预警分级标准相比,统一后的预警分级标准,其蓝色预警和黄色预警的启动条件与北京现行预案的预警分级标准基本一致,但是橙色、红色预警的启动条件却较北京现行预案的预警分级标准明显提高,除了要求重污染(AQI日均值>200时为重污染)持续时间分别到达3天和4天以上外,还增加了污染峰值浓度作为启动预警的“附加条件”,启动门槛大大提高。
通过治理PM2.5浓度有何变化?
珠三角区域去年首次达标
作为环保部部长如何评价这一年来的治霾成果,是否找到了治霾的有效办法?
对此,陈吉宁回应称,目前中国大气环境治理正处在一个持续治理、但受到很多自然边界条件影响的阶段。“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解决污染排放的问题、雾霾的问题,采取了大量的措施,用硬举措应对硬挑战,并且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改进趋势”。
陈吉宁表示,去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1%,“NASA卫星也观测到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出现了颗粒物的降低”。
陈吉宁表示,去年珠三角整个区域全年的PM2.5浓度首次达标。“虽然珠三角还有一些城市没有达标,但毕竟像跳高一样,我们在一个重点地区终于达标了,终于摸到了杆。也增加了我们治污的信心。”陈吉宁说,“我相信,雾霾的治理,我们也会做得好,我们的发展也会更绿色”。
“土十条”目前处于哪个阶段?
修改50多稿报批后可实施
中国在出台治理土壤污染的行动计划方面推迟了一年的时间,土壤污染的治理存在什么样的困难?
陈吉宁称,关于土壤污染防治,我国现在还没有一部法律规范,相关的工作也很分散。土壤的问题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它和用途是密切相关的,比如靠近饮用水源,也与空间位置密切相关,所以界定起来非常困难。
陈吉宁介绍,2013年5月,按照中央的部署,环保部牵头,多个部门起草文件部署怎么做好土壤污染防治这样一项工作。两年多来,“土十条”已经修改了
50多稿,三次征求省(区、市)的意见和地方的意见,另外5次征求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目前文稿已经基本成熟,下一步我们按照程序报批后就可以实施。
陈吉宁介绍,“土十条”有“两大基础”,一是要摸清底数,要开展详细的土壤污染详查,摸清家底。二是要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另外有“两大重点”,即重点解决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污染。此外,还要明确“三大任务”,分别是对未污染的土地怎么办、怎么保护好,正在污染的土地怎么处理,已经污染的土地如何做好风险管控,并在风险管控的条件下做好修复。
何时实现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
2018年前完成执法垂直管理改革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环保部门打算如何推进实现这一目标?陈吉宁介绍,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块为主的环保管理体制,这个体制面临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重发展轻环保,发展硬、环保软,有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预环保监测监察执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大量存在,所以必须进行改革。
他表示,这项改革有四个目的:首先要落实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环保责任;其次要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三是要进一步统筹跨区域、跨流域环境管理的问题;四是要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伍的建设。
据介绍,目前已经有17个省(区、市)提出全面试点或部分试点的意向,环保部正在抓紧编制试点指导意见。“我们大概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试点工作,力争在2018年本届政府换届之前完成这项改革。”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如何兼顾?
让污染企业退市给好企业留空间
新环保法实施后曾引发拖累地方经济发展的争论。随着今年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如何才能破解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一难题?陈吉宁称,好的经济质量也是好的环境质量,要用好环保这个抓手,推动我们经济转型升级。大家看到环境是短板,但是也是机遇。
“从来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企业。”陈吉宁说,现在技术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得以迅速的扩张,只有让那些污染的企业退出市场,才能给好的企业留出发展的空间,这些企业才能够专注于其他的创新,专注于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够避免在发展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税率提高企业负担会加重吗?
征收环境税目的不是为了增加税
有政协委员建议中国要提高环境保护税,如果税率提高,企业的负担会加重吗?陈吉宁表示,目前全国人大正在起草环境保护税法,核心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税,而是为了更好地建立一个机制,鼓励企业少排污染物,多排多付税,少排少付税。
陈吉宁表示,这项工作在国务院分工中是财政部牵头,现在整个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环保部下一步会配合财政部做好相关的工作。这项工作也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包括企业的意见,尽快从过去传统上环保收费的体制转到从税的角度解决环境问题。
设“三司”给环境治理带来什么变化?
将强化围绕“水土气”开展工作
设水、土、气三司会给环境治理带来什么变化?陈吉宁表示,撤销污染防治司和总量司,建立水、土、气三个司,听取各方意见形成了一个可操作方案,因涉及到流程重构、与其他改革的衔接等,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之中,待完成后,会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这项工作的整体情况。“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做这样一项改革,主要目的就是要强化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环保工作的核心,通过水、土、气三个有明确质量要求的环境介质作为我们的核心业务司,强化我们的工作目标怎么样围绕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的好转和改善来梳理我们的业务,强化我们的工作要求,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陈吉宁说,这是在“十三五”时期,环保部适应新的形势完成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这个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举措。
京津冀6市统一后预警分级
(一)蓝色预警(预警四级):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24均值)>200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启动蓝色预警;(二)黄色预警(预警三级):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启动黄色预警;(三)橙色预警(预警二级):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3天,且出现AQI日均值>300情况时,启动橙色预警;(四)红色预警(预警一级):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及以上,且AQI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及以上时,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并将持续1天及以上时,启动红色预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津冀雾霾治理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