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前儿童气质特点,怎样中国采取强硬措施恰当的教育措施

3.4 三种气质类型与五种社会生活能力等级比较
&&& 由表3可见,经各种数据&2构成比分析,显示5岁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等级在各类型气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
表3& 5岁儿童三种气质类型与五种社会生活能力等级构成比
**表示在.01水平上差异显著;*表示在.05水平上差异显著。以下相同。
3.5 易养型与难养型+启动缓慢型两组组间的两个社会生活能力等级比较
由表4可见,易养型组将&正常&、&高常&、&优秀&相加共45例,&边缘&、&轻度&相加共6例,二者之比即&正常+高常+优秀&/&边缘+轻度&为7.5,即5岁易养型气质类型儿童中社会生活能力较高者是较低者的7.5倍。难养型及启动缓慢型组将&正常&、&高常&、&优秀&相加共19例,&边缘&、&轻度&相加共21例,二者之比即&正常+高常+优秀&/&边缘+轻度&为0.905,即5岁易养型气质类型儿童中社会生活能力较高者是较低者的0.905倍。
由表4可见,5岁易养型组儿童社会生活能力较高者比难养型+启动缓慢型组明显增多,经&2检验,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
表4& 易养型与难养型+启动缓慢型两组组间的两个社会生活能力等级构成比
学前儿童气质是其对环境应答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它与人格的情绪、动机性和社会化方面相联系,与认知、智力等方面相对应,亦是人最典型、最稳定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及素质倾向。儿童气质的差异能预示他们怎样与别人交往,也能预示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社会生活能力是指儿童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
4.1 结果分析
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气质类型的5岁儿童其社会生活能力发展亦不同,儿童气质类型对其社会生活能力发展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易养型气质类型的儿童,社会生活能力明显高于难养型及启动缓慢型儿童。难养型及启动缓慢型气质类型的5岁儿童社会生活能力低下(边缘+轻度)的分别为53.6%和50%,明显高于易养型5岁儿童的11.8%。分析其原因认为:
易养型气质类型特点属于吃、喝、睡、大小便等生理机能活动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他们的情绪一般积极、愉快、对成人的交流行为反应适度。由于他们生活规律、情绪愉快,且对成人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反馈,因而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和喜爱,也使其动手机会和受锻炼机会增多,也更易于加入到同伴中,不害怕接触新事物,因此更有机会去认识事物,其独立能力令自信心增强,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适应行为更趋良好[16]。
难养型及启动缓慢型儿童气质类型特点属于缺乏规律性,活动水平低,情绪消极甚至烦躁易怒,对新刺激、新事物及其变化适应缓慢且有退惧、畏缩现象,属于消极气质,这阻碍了其更多与外界环境相协调适应的机会,使其行为经常达不到社会化,从而降低了社会生活能力。
另外,在对5岁男女童气质类型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性别差异上分析,无显著性意义,即表明在该年龄阶段,男女童的社会生活能力培养策略可以采取一致的态度。
4.2 解决策略
学前阶段是儿童社会性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个体社会化的奠基时期、关键时期,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可行性,而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的问题,抓紧学前阶段这一重要的关键性时期,促进幼儿社会生活能力健康发展,以便其能顺利地进入学校乃至日后走向社会,能更好的适应现实社会生活。
教育机构特别是家长在开展教育活动之前,要对不同儿童的气质类型以及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定,以便客观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儿童的气质类型及其已有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状况。
儿童自身气质特征能从许多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行为。儿童的气质特点,无论难养型、启动缓慢型还是易养型,都直接地、长期地影响着父母的反应,从而影响着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发展的家庭环境因素,这也是儿童在学前阶段社会性发展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易养型儿童的父母会为儿童生活有规律、易于接受、适应新环境、新食物、新要求、易于教养而感到高兴。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机会较多,对之提供更多的关怀、关注和抚爱,交往态度、方式积极、愉快。父母会为其提供更多的与新食物、新环境接触、交流和实践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也会因此觉得自己被父母关心、重视,因而情绪、行为表现得更加积极,由此形成了一个儿童与环境沟通的良性循环。这是较适宜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发展的理想状态。
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需要特殊的教养方式且教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易使父母产生或自责或责怪孩子或束手无策的消极情绪。这使父母很难为儿童提供耐心的、循序渐进的指导,而这种指导也正是该类儿童所需的。因此,应针对这类儿童的气质特征,父母耐心给予儿童更多的时间和关注,更多的关怀和鼓励,不给他们过多的压力,使其在一个更宽松、和谐的情境中逐渐的适应父母有计划呈现的新刺激、新环境,逐步的促进儿童的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
这样根据不同儿童的发展优势、薄弱环节和其气质类型特征等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进行相应的适应调适,加强针对性的训练,以促进每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充分和谐的发展。
5 教育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和家庭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理念、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由只是重视智力教育、艺术教育、幼小衔接教育开始转向了更多的关注于素质教育,关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育。
家庭是儿童生活和受教育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学前儿童生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如果失去了家长的配合,能力的培养就难以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圆满的教育效果&。虽然家长们都知道孩子今后的独立生活决不能忽视社会生活能力,但是由于现代的父母特别是母亲们,因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而不知该怎样对孩子,希望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好,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孩子的爱,因而忘记了自己的教育责任&&训练孩子的社会生活能力。在学前阶段,让孩子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的观念,是孩子成长发展以及适应外界社会环境的需要。
5.1 家长本人一定要有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意识
&家长缺乏这种意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苦&,怕孩子不小心磕着或碰着。另一方面是家长的怕麻烦,有些家长认为有教孩子做事情的时间,自己也就替他做好了。
而这完全剥夺了孩子社会生活能力发展的需求。家长应首先与幼儿园交换意见,取得共识,然后制定详细的培养训练计划,从儿童的饮食起居开始,从自我服务入手,然后引导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帮助家长整理房间,摆放碗筷等,这不仅培养了儿童基本的社会生活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孩子的社会生活能力与责任心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在孩子出现&想自己动手&的倾向时,家长没有给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的机会,那么他就会丧失做人的一种必备的能力,无法站在已有的经验高度上体会对他人包括对父母的责任心。孩子会认为父母能为自己做好一切事情,事实上,这完全忽略了孩子的社会生活能力发展。
5.2 培养孩子的社会生活能力要让孩子从学做家务开始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社会生活能力时,除了培养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日常生活以外,还要特别强调培养孩子学做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简单家务。如让孩子自己洗小件衣物,拿牛奶等。家长在吩咐孩子做家务时要有耐心,孩子主动帮助做家务应得到鼓励。同时,家长对孩子应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并做具体的技术性指导,即使是洗手帕或收拾玩具也要注意这一点。当孩子不愿意去做家长吩咐的事时,家长要讲明道理,把具体要求说明白,态度坚决地要求孩子完成,不可唠唠叨叨说个不停,而且最后还给孩子做出让步,孩子会认为自己&胜利&了,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仍会采用这种办法来对付父母。这会给培养孩子的社会生活能力的效果和家长的教育权威带来威胁。
5.3 家长对孩子做的事应以鼓励、肯定为主
由于孩子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大人不应因此指责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这样,既能保护孩子的自觉性、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又能帮助孩子逐步走向成熟,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社会生活能力。
此外,家长可以做些简单示范,采用 &三步教学法&,即示范的方法:首先是大人先做一次示范表演,让孩子在旁边仔细观察。然后,家长和孩子再一起做一遍,发现孩子做得不对时及时予以纠正,必要时可以手把手地教给他们那些较复杂的动作。最后,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一遍,大人在一旁观察指导。孩子如有兴趣,可以让他们反复多做几遍。如果孩子总也做得不好,家长切不可性急,更不能漫骂或挖苦,主要是以鼓励为主,肯定他做的好的方面,在此基础上指出其不足之外,让孩子感到自己再加把劲就可以做好。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对促进其身心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 本文通过采用儿童气质量表(PTQ)及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119名5岁儿童进行了气质类型调查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易养型、难养型、启动缓慢型三类气质类型儿童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有较大差异,易养型儿童社会生活能力明显高于难养型及启动缓慢型儿童,可见儿童气质类型对其社会生活能力产生影响。学龄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化任务如果不能完成,则对个体一生的社会化进程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12]。学前儿童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对其适应社会及正确的处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问题的应急能力有重要意义。家长及教师在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时,应首先了解其气质类型,并根据其气质类型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调适,其对促进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迎&天津市河北区第九幼儿园&& 编辑:ls)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0302)《学前教育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学前儿童的气质和教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学前儿童的气质和教育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436.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20080份文档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1--4参考答案2012.4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00|
上传日期: 08:17:0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1--4参考答案2012.4.DOC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