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传播的含义是什么么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是谁写的?他是什么时期人物?后世尊称他为什么?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是谁写的?他是什么时期人物?后世尊称他为什么?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是张仲景所写。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医圣
是张仲景所写;是东汉时期的人;后人尊称他为“医圣”。
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什麽意思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什麽意思
经常寻求前人的教导,广泛地采纳大家的方子
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原创非商业授权(独家)
编号:&&&&上传时间:&&&&大小:48.354 M
分辨率:300dpi&&&&
尺寸:24像素 &&&&格式:PSD (CS)&&&&颜色:CMYK
关&键&词: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中医素材下载 中医模板下载 中医 中医宣传栏 中医文化 中药服用常识 中医常识 中医养生 养生堂 养生馆 古代人物 美容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图 经络养生 养生会馆 足疗 养生 SPA养生 养生海报 文化 中医理疗 中医美容 中医宣传 中医展板 中医模板 中医形象 中医海报 中医经络 中医馆 推拿 按摩 刮痧 艾炙 针灸 拔罐 中医画卷 中 展板模板 广告设计模板 源文件 300DPI PSD
图片描述:精细分层,高清制作,解压后用ps软件打开,点开所有图层眼睛。实用于印刷,实用于中医科宣传栏形象展示。
&昵图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商用正版图片南阳四圣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南阳四圣
古称宛,位于省西南部,与省、省接壤,因地处以南,之北而得名。南阳自古,,有“南都帝乡”之称。在历史上,南阳孕育了无数的文化名人,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悠悠5000年中华文明,造就了16位“圣人”,,而河南省,就占了四位。他们分别是:、、、,以及后来的谋圣。分&&&&类文化名人包&&&&括&&&&相关景点、等交&&&&通南阳姜营机场
,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市)人,。南阳”科圣“张衡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制图学家、、官员,为我国、机械技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少游西京和东都,“通”,“贯”,永初五年(111)徵拜郎中。自元初二年(115)至永建初,两次为。,精通天文、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和测定地震的。在天文学理论方面,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关于天地之起源,他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重者凝聚为地,阴阳相荡,产生万物。他还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形成的原因,认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蚀是由于进入地影而产生的。他依据当时的天文学知识,肯定了宇宙的物质性和无限性。张衡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著作收集在清所编的《》中。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家,他依靠实证精神制造出了堪称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意义的浑天仪、地动仪,被后世尊称为“”。张衡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南阳张衡博物馆他在天文学、地震学、数学、地理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广受后人的敬仰。国际天文组织为表彰对世界天文学作出的贡献,1970年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山”;1977年又将太阳系中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2003年,为彰显生养他的南阳,又将国际永久编号为9092的小行星,命名为“”。如今,位于卧龙区石桥镇的,目前是南阳市区惟一的。,字,人称,汉末徐州(今山东)人,父曾为丞,叔父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仕于,亮从弟仕于魏。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智圣诸葛亮,曾隐居躬耕隐居于河南。诸葛草庐就是结庐居住、荷锄躬耕之地。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从这里出山,协助建立西蜀霸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历朝历代达官、布衣均对他顶礼膜拜,名将更是将他的前后《》抄录下来以示敬慕。经过千百年的神化,诸葛亮已成为智慧的化身和超越历史年轮、万世景仰的贤哲先师,影响着中国人精神品格。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即“草庐对”。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任。公元223年继位,诸葛亮被封为,领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葬于(今陕西东南)。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诸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诸葛亮躬耕地位于河南南阳,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在南阳卧龙岗内修建武侯祠,历代祭祀。在众多中国名医当中,被称作医圣的,只有一人。其《》,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专著,张仲景像至今仍为中西医学习研究和临床治疗所尊崇。他首创的人工呼吸法和,比西方医学足足早出千年以上。因此,国际权威医史研究机构———英国伦敦维尔康医史研究所,把张仲景列入29位世界医史伟人名单,加以弘扬和纪念。
,名机,东汉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约生于东汉和平一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南阳市区温凉河畔。拜师:生活的年代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疫疠流行,民不聊生。他看到史书中记载治病一望便知病在何处(见扁鹊见齐桓公)十分感慨,想到:前人能做到,我们为何不能?当今居世之士,只知竞逐权势,追求名利,不问人民疾苦,不留心医药,精究方术,以解除人民的疾苦呢?因此,他便决心研究医学,以救死扶伤,解除人民病痛为职志。张仲景少年聪敏、稳重、善思、好学。他拜同郡为师,立志终身致力于发展祖国医学事业。“”很快,“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襄阳府志》)
著书:年间瘟疫大流行,人民死亡惨重,甚至举族灭绝。正象曹操之子在《曹集诠评·说疫气》中所说:“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人死之多,使一些城镇成了空都。张仲景宗族二百多人,建安纪年以来,未到十年,死于大疫者竟达三分之二,伤寒占百分之七十。面对这种惨痛的景象,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继承了汉以前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收集民间许多验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书中把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引起生理及病理的变化,以及病势进退缓急等变化,归经为六个证候类型。其中三阳经证多为、,三阴经证多为、。张仲景根据六经辨证的理论,采用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法进行临床治疗。
坐堂:张仲景主张医学要不断进步,医生对患者要热情负责。相传,他做太守时也不忘为百姓解除疾苦。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也不能随便接近百姓。南阳医圣祠但他认为只有接触百姓,才能给他们治病,也才能提高医术。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择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而专为百姓治病。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仔细地给百姓治病。时间久了,形成了惯例。每逢初一和十五这两天,他的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为纪念,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店)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名医治学录》)
贡献:《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的规律,它奠定了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与张仲景同时代的,读了《伤寒论》后喜曰:“此真活人也”。南北朝时说:“惟仲景一方,最为众方之祖”。唐代医家说:“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可见张仲景医方的宝贵。《伤寒论》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也是医家必读。“辨证论治”和“”,是仲景医学的精髓。早在唐代,他的著作就被传译到海外,成为许多亚洲国家的医学根源。日本更是对仲景学说推崇备至,韩国也多次派出中医药留学生到南阳学习交流。而今,南阳已不仅是一处名胜古迹,在世人眼中已幻化为妙手回春、普泽众生的一方圣土。,字少伯,南阳郡淅川县大石桥人(今南阳市)。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17年,约于公元前420年无疾而终,享年高龄,范蠡几近百岁,被称为商圣。与同事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蠡认为在有公于越王之下,难以久居,而且深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因为经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间有尊陶朱公为。
作为春秋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大商人,他朴素的中国古典经济理论,千百年来被历朝历代的商贾所尊崇、效法。他主张货物流通、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深远意义。西汉史学家评价他:“富好行其德者也。”而今在南阳,的商业思想被不断发扬光大,围绕商圣打造商业品牌正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行动。南阳的文化又何止这些,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封建社会两级官署衙门、,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对于更加系统地揭示衙门文化的丰富内涵,意义深远而重大。南阳府衙是我市的“国保”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其厚重的文化正散发出越来越迷人的魅力。
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内乡县衙作为南阳府衙的下一级官署衙门,被世人誉为“华夏之最”、“”和“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南阳淅川范蠡祠2000年,南阳府衙、内乡县衙与北京、保定直隶总督府一起,被列入国际旅游专线,成为海内外游人了解中国古代官衙文化的一个窗口。
南阳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瑰宝。是我国建馆历史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一座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这里收藏的3000多块画像石,是汉朝张扬、奔放、自信的时代精神的缩影,是人们了解汉朝人生活和感情的一个窗口。所以有专家说,汉画像石是“无字的《》”。更有专家指出:“现代中国人离不开这条以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链,这是我们的精神祖先。”
近年来,南阳依托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大打以“”为代表的文化旅游牌,连续4年在医圣张仲景诞辰日,诚邀海内外各界人士在医圣祠举行大型祭拜活动;经国家邮政总局批准,向国内外发行“四圣”邮票……凭借这一厚重的人文资源,南阳的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旅游收入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
“文化的力量”显而易见。如今,“四圣”文化正融入南阳的历史发展进程中[1],成为南阳市创建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南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的向前发展。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彻悟仲景“寻余所集,思过半矣”的深刻含义——烦躁、
摘自---刘方柏&&重急奇顽&&证治实录
郑某,女,2岁半。初诊日期:日。颜面潮红、烦躁惊叫半年,吐泻、浮肿1个月。
半年前发现患儿颜面阵阵发红,发时红若涂朱,伴低热,家人以冷水浇噀,半日许红可去八九,渐见面起小疹,皮肤皲裂。每3~5日必发1次,肌内注射青霉素后可稍缓解,但膈数日又作。延请中医治疗,或以阳明胃热,或以血分有热,治疗均不见效。迁延3个月后患儿纳食日减而频索饮,形渐赢瘦,终日烦躁不已,夜间不时尖声惊叫,当地中医又先后以脾虚、阴虚诊治,而不仅不效,且发现双腕及踝以下皮肤变黑,四肢厥冷,于是又以肾阳虚治。此时病程已达5个月,虽从未间断医治,而治疗期中更增面目浮肿、腹泻、呕吐。不得已复又请西医治疗,诊为急性肾炎,但治疗1个月仍无效果。患者家人中有粗识医道者,谓半年中仅服中药即近80剂,方剂有白虎加人参汤、犀角地黄汤、导赤散、酸枣仁汤、一贯煎、羚羊钩藤汤、珍珠母丸、真武汤、参苓白术散、理中汤等。
刻诊:面目浮肿,颜面状若涂朱,散发小丘疹及皲裂纹,形体消瘦,烦躁惊叫,静止时则神疲闭目,四肢厥冷,双腕踝下皮肤变黑。纳呆,腹泻水样便,日三四次,呕吐。脉微细,苔薄白。
学生甲:本例患儿病情之复杂,为临床所罕见,病程半年,遍服诸方无效。目前情况,清之则更泻,温之则更热,补之则更烦,利之则更虚。能否考虑先以资生健脾丸试服,调理脾胃,通过执中州以运四旁之法解决诸症,一旦见效,必可理出治疗的新头绪。
老师:临床不得已时,前贤有药物试探的治法。资生健脾丸性味平和,不妨试用,可暂予2剂。
4月3日二诊。除腹泻、呕吐略见减轻外,余皆同前。面对烦躁不安、尖叫连连的患儿,其母甚为焦急,恳求易方解决患儿烦躁。易以清营汤加钩藤、龙齿。
4月6日三诊,诸症依然。
老师:看来对这例患者的治疗,我们的思路上有错,必须沉下心来冷静分析。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初时面红发热,喜冷水浇噀,当属阳证。治不如法,迁延日久,纳食日减,必气血渐伤,阴阳暗耗,此时已由阳证转为阴证,其厥冷面浮、久泻不止即是明证。阴阳二纲既明,再深入分析:其厥冷、面浮肿、吐泻,乃阳虚水泛所致;面红、烦躁,乃虚阳浮越之征;夜间惊叫,乃阴阳失和;赢瘦、腕踝以下皮肤变黑,乃气血失于充养。综合分析,其病机当为阳虚水泛,虚阳浮越,阴阳俱损,气血亏耗。《伤寒论》有云:“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本患虽未经汗下,而久病失治,致阴阳亏耗,与汗下耗伤阴阳之病因相似,病机相同。
学生乙:本证欲寐肢冷、呕吐泻利,为较典型的少阴证,而其面若涂朱、烦躁惊叫则为少阴病中的戴阳正。少阴病为心肾虚衰之重证,而戴阳更为阳气衰败,阴虚太盛,逼使一丝残阳上越之危候。《伤寒论》第196条对吐利、烦躁、四逆,第300条对呕、利、烦躁不得卧寐者,均下了一个“死”字的结论。本患不仅上症皆见,更有皮皲裂、肤变黑等既罕见又难于解释之症状。而第292条给出的一个生还条件:“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反发热者,不死。”本患又恰恰缺如。其屡见死候而独无一线生机的病证,靠这样简单几味药能拯救吗?
老师:人们笃信《伤寒论》,乃因为它不是空谈,而是真正的临床心血结晶;人们崇尚经方,乃因其经历了千年的临床检验,证实其确有救危逆的奇效。故千万别以为某方只有简单几味药而动摇了用其救治重病危证的信心。该患虽险象环生,死候迭见,而终有一些可以试用的条文精神,因而也就有一些可资使用的方子,总不能因其已集众多死候而拒绝对其治疗吧。
予茯苓四逆汤加味。
茯苓10& &人身6&
&赤小豆15&
4月8日四诊。上方服完2剂,浮肿消退,烦躁及面红大减,吐泻止,开始进食。这种一方即逆转奇顽重难病势之效,却如枯禾得雨,深壑兀峰,真乃“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续上方4剂。
4月13日五诊。诸症消失,食欲健,精神好。带药4剂回家,以作巩固。
病名:阳虚烦躁证
主症:烦躁面红,吐泻厥逆
辩证:虚阳浮越
治法:阴阳俱虚,回阳益阴
选方:茯苓四逆汤
学生丙:我注意到老师在前面两诊未效后说的一句话:“我们的思路上有错。”说明后来的疗效完全是调整思路的结果。能回复一下当时的思维状态吗?
老师:本例患者前两诊时,面对其纷繁复杂、难分主次的临床症状,我们的思维是杂乱的。表现在未循着任何一种思维法则,又徘徊于多种思维表层,肤浅而无序,盲目而混乱。在连续两次失败后方趋于冷静,运用了逻辑思维,通过严格的推理,达到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深度,从而找到了疾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最终确定了真正的病机。
学生甲:本证若谓戴阳证,有白通汤;若谓吐利肢冷,有四逆汤;若谓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有吴茱萸汤;若谓腹泻,寒多不渴者,有理中汤;若谓呕吐,则更甚矣,一部《伤寒论》第397条,涉及呕吐者(含方后注及重复条文)达75条,即使筛至少阴虚寒,下利清谷,手足厥冷,面赤而呕,亦还有通脉四逆汤等。如此多的可供选择方均被弃用,而独取茯苓四逆汤,且一用就灵,一方到底,并快速获得几乎是百分之百的满意疗效,这太令人深思和莫解了。考茯苓四逆汤虽系仲景为肾阴阳俱虚烦躁所设之方,而原文甚略,且只云治烦躁,本例用时仅加了二三味药,并未合用其他方,当时毅然撇开诸方独投以治,对它能全面应对那么复杂的症状,真有信心吗?
老师:此经方之妙也。其妙在于只要找准了该方所针对之病机,必能一发即应。本案之病机已如前述,而本方又是否系针对该病机之方呢?我们先看其组方结构:用生附子、干姜破阴回阳而敛浮游之火,人身、炙甘草壮元气而益中,茯苓健脾益肾而利水,共奏回阳救逆、补气益阴之效。而这还仅是以药论证之层面,欲窥其妙,则需再登一峰。我们知道,一部《伤寒论》蕴藏着很多奥秘,而条文编排即属其一。茯苓四逆汤出在太阳病篇,仲景在列举了当发汗的各种情况的条文后,随即出了两条阴阳自和“必自愈”的条文,紧接着即开始论述发汗后异常表现的八种情况:昼烦躁不眠、夜而安静者之用干姜附子汤;营气受损,筋脉失养而身疼痛、脉沉迟者之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身三两新加汤;汗出而喘之用麻杏石甘汤;叉手自冒心、心下悸之用桂枝甘草汤;脐下悸、欲作奔豚之用苓桂甘枣汤;腹胀满之用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反恶寒之用芍药甘草附子汤;烦躁者之用茯苓四逆汤。“八证”后转入论发汗后虚实夹杂之调胃承气证、五苓散证、栀豉汤证加减证,以真武证作结。再转入发汗禁忌的论述。这个编排暗示了包括茯苓四逆汤证在内的发汗后8种异常表现,多为营气受损所致。
通过上述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八证”除麻杏石甘汤外,均为发汗受伤后不同脏腑亏虚之相应表现,从而反映了仲景用治“八证”诸方的补益共性。
学生甲:即使如此,也只能说明茯苓四逆汤可用治此患儿营气受伤所致之烦躁。然干姜附子汤也是针对同一病机之烦躁的。为什么不选干姜附子汤呢?况且患儿病情表现极为复杂,为何仅治烦躁之方能愈诸症呢?
老师:干姜附子汤证仅昼烦而夜静,属阳虚烦躁证,而茯苓四逆汤证则不分昼夜烦躁,属发汗(可推而广之到各种原因)导致阴阳俱虚的烦躁证。尤在泾说:“烦躁一证,悉是正虚邪扰之故,而有邪多虚少,或虚多邪少之分……虚多者,宜助正以逐邪。”该方既治阴阳俱虚而起之烦躁,则阴阳俱虚所致之其他症状亦可同时去除。患儿病程既已拖延半年,阴阳俱衰竭不堪,则治虚多邪少用茯苓四逆汤必最合适,这就是此患儿症虽纷繁而独用本方以治的原因。
学生乙:这种探幽发微之举,确实是对仲景“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的践行。而践行的前提是领悟。当怎样理解和领悟仲景这句置于文序而重若文魂之话呢?
老师:这是仲景一句豪气冲天的语言。我曾撰文研究仲景六经形成的思维八步转化:首先是摄取(观察);第二是设想(求异);第三是排除(放弃);第四是构建(成形);第五是修改(适应);第六是储备(累积);第七是运用(验证);第八十总结(成书)。在完成了此艰难的八步转化后,我们的医圣以其硕大的双手,将光照中华、惠泽环宇的科学巨著《伤寒论》奉献给了医学界和科学界。该书是在仅宗族死亡即三分有二的精神剧烈震撼和屡与死神争夺生命的艰苦实践中写成的。救治过程中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成书过程中复借鉴先贤典籍和当代名著,这一切使该书成为了一部载满腔之情,呈毕生之术,采先贤之典,融理法之奥于一体之千古奇书。
仲景对自己历尽艰辛而成之书,有着明确的总体自我评价。即从临床治疗学而论,“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从临床思维和方法学而论,“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故凡钻研《伤寒论》者,均必究其两大内容:一是实方实论;二为隐于其后却又贯穿始终的临证思维。前者,伤寒研究家们称之谓“有方时会其用”;后者,称之谓“无方处会其神”。故似可评而兼求之曰:学之粗者,仅知其用;学之上者,兼晓其神;而学之精者,循其如神龙出没之义理,谙其如珠玑纷呈之妙方,用其方如钉接铆,会其神突破条文。此仲景成书之望,亦万世研学之求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民建的含义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