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书籍推荐与悟道书叶芳扬著

【虚灵显真】:
学好哲学,吾养吾浩然正气
□叶芳扬
20世纪生命科学之谜:宇宙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演化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人类是如何起源的?衰老的原因是什么?人类能彻底消灭疾病吗?受精卵是怎样发育成人的?混沌是否主宰宇宙?人类文明的未来如何?是否存在地球外文明?我们跨入的千禧年21世纪将是生命信息科学革命的时代,是第二次文艺复兴。第一次文艺复兴发生在16世纪,它打破了中古时代的愚昧,开辟了近代科学发展的道路。恩格斯评价文艺复兴说:“文艺复兴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我们要解放思想,就要使虚灵功骨干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来一次更大的总的飞跃,这样才能适应2010年虚灵功工作规划“稳健效,科普性,学术性”的人体科学研究组织。因此,我们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适应新时期形势的发展。
何谓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客观世的科学概括:
何谓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逐渐形成的对于世界上一切事物的一系列最一般的看法,即对世界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例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世界上一切事物是不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认识世界,适应自然界规律,从而达到改造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目的?等等。
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进行概括,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科学理论体系。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密切相关的。世界观支配着人应该怎样看待现实生活,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因此,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最一般的方法。
虚灵功修炼强调注重涵养道德。认为功德双修,才能进入上乘境界。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表现为人的品质、社会的风气,制约着人们的行动,调整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恩格斯指出:“每一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把虚灵功的“修心养性功德双修”,以及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不可缺少的中心环节来抓。
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在《全国健身气功管理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气功研究和哲学有密切的关系。气功人体科学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我们进行人体科学研究的思想武器。”
何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基本观点是:
世界是物质的;
精神现象是物质发展的产物并反映着物质;
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人的认识作为对物质的能动反映也处在运动变化之后;
认识的源泉动力、认识发展的基础是实践,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也是实践;
物质的总体是无始无终的,但物质存在的每一具体形态是有始有终的,即有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物质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每一种具体的物质运动形态有其固有的特殊规律,各类物质运动形态又有共同的一般规律;
人类社会也和自然现象一样,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
在社会发展中,不是精神的因素决定物质因素,而是物质的因素决定精神因素;同样,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动因是生产发生的变革,这种变革引起的社会的其他一系列变革,使社会从一种形态过渡到另一种形态。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六大部门是: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社会科学(Sociai Science),数学科学(Mathematical Science),系统科学(Systems Science),思维科学(Cognitive Science),人体科学(Somatologicocl
Science)。气功人体科学从何入手开始研究呢?唯有思维科学。因为,人与动物最不一样的是人有意识。意识是怎么回事?即人脑的功能。思维科学主要是讲人认识客观世界,用哲学家的话来讲,就是主体——客体,精神——物质,意识——大脑。
人的意识和思想是不是从大脑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讲得很清楚,即意识、思想、精神只可能从脑这个物质产生,不可能从其他地方产生。1981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Roger·Sperry认为,人的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高阶层活动的结果,人脑的活动不是一个层次,而是分作很多层次的。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人体科学的内涵实质:
如何正确领悟辩证唯物论?
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科学方面的三大突破:一是细胞学说,所有生命都是由细胞这个基本单位所组成的;二是能量转换,不管什么形式的能量都是相互转换的,能量是不灭的;三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种的起源为什么是千差万别的,物种是怎么来的、以及演变的规律。这三个科学方面的突破,促使恩格斯1886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著作中对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讲述一段非常精辟的话“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来说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成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描绘这样一幅总的图画,在以前是所谓自然哲学的任务。”自然哲学走到自然科学时间大概是19世纪下半叶,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所以,社会科学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后才变成科学。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到社会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有一段独特的见解:“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就充分说明,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另一方面的实践反过来又要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事求是”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并深刻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真谛。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不断开辟真理前进的道路。例如:
在唯物论方面,毛泽东同志深刻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思想,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原则的简明通俗的概括。
在认识论方面,毛泽东同志着重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特别强调充分发挥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的能动性。他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发展进程、认识的目的、真理的标准等理论。毛泽东同志认为,正确的认识形成和发展,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是不可穷尽的,认识的是非即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最终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强调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辩证法方面,毛泽东同志集中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强调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矛盾的普遍性,而且尤其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认为不能把辩证法看作死记硬背的公式,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他对矛盾特殊性问题作了详尽的阐发,论述了各种物质运动形式所包含的矛盾特殊性,一切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不同过程和阶段上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斗争形式的对抗和非对抗的特殊性以及矛盾和矛盾双方地位的特殊性。形成了一个如何正确分析现实中各种复杂矛盾的逻辑体系。
邓小平同志对此总结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
辩证唯物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如何深刻领会党和政府关于气功的一系列文件精神?
气功健身是中国的一大社会现象,全国参加气功健身锻炼者达2000万人,伍绍祖局长指出,“如果把气功排除在全民健身活动之外,排除在体育工作之外,气功就可能被坏人利用和掌握,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犯罪。”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深刻领会党和政府关于气功一系列文件精神,形成正确的认识:那种“谈气色变论”和全盘否定气功健身作用是极左的表现;那种气功神秘化和气功宗教化是极右的表现。
首先,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气功健身活动。早在五十年代,党和政府号召:“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全民身心素质。”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同志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气功属于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疾病的防治当然也包括身心两方面健康。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年8月,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江泽民同志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二周年题词:“全民健身,重在参与;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其次,气功管理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1990年12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在一次有关会议上,宣布国家确定的人体科学工作的五条方针:
不批判;2.不宣传;3.不争论;4.组织一些人进行扎扎实实的科研;5.防止、取缔借气功、特异功能之名进行封建迷信和诈骗活动。
1995年9月,在气功界掀起的批伪浪潮中,中央宣传部重申了国务院上述五条方针原则。
1996年8月,中央宣传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并且对“健身气功”专门下了科学的定义。
1998年3月,国家体委公布《健身气功管理办法》,共计51款、18条,从三大方面进行气功活动的规范管理:即健身气功组织的规范管理。健身气功活动的规范管理,健身气功师的规范管理。明确了本办法的意义的,适用范围,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法功审定,涉外规定,行为规范,奖惩制度等。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了使健身气功有序化发展,国家体委公布了《健身气功师技术等级评审试行办法》。
为了加强气功社团组织的管理,中央组织部和民政部联合下发(1998)6号文件,明确规定气功社团组织中应有三名共产党员,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党小组,坚持党管气功的原则,要求离退休老同志发挥余热,为气功组织掌舵,从而,为气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1998年10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1998)107号文件公布虚灵功等11种首批健身功法,伍绍祖局长亲自颁布证书。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27家新闻单位向国内外播发了这一重大信息。
1998年10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1998)228号文件《关于印发国务院领导对人体科学工作重要批示的通知》经朱镕基总理圈阅,李岚清副总理批示,明确了气功具体管理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负责。撤销原中央人体科学九人领导小组,伍绍祖局长负总责,伍绍祖局长处理不了的气功重大问题,直接向李岚清副总理汇报。
1999年7月22日,民政部、公安部发布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决定。
199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育总局、公安部、民政部(1999)77号文件《关于加强健身气功活动管理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强调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提高对加强健身活动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指定一名领导同志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健身气功活动管理工作。”文件明确气功活动15个不准。
1999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对正常的气功健身活动党和政府予以保护、扶植,对利用气功搞歪门邪道、宣传封建迷信、拉山头、搞宗派以及利用气功诈骗老百姓钱财者,国家将依法予以坚决的打击。
因此,1999年4月25日“法轮功”中南海非法聚集事件发生后,中国体育气功研究会虚灵功委员会于4月28日旗帜鲜明地发布“虚灵功辅导站10不准规定”,明确虚灵功要自觉地站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与“法轮功”邪教组织作坚决的斗争。5月4日,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召开的11种健身功法负责人座谈会上,我的发言标题是:“气功要讲政治,要依法治气,科学扬气,文明兴气”。7月23日,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揭批“法轮功”会议上,我的发言标题是:“充分认识法轮功的危害性”,《中国气功》杂志于1999年第9期公开发表该文,全国各地虚灵功辅导站迅速掀起揭批“法轮功”的热潮。
第三,气功活动要高举“科学、法制、团结、文明”这四面旗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指示精神为指针,把党中央一系列文件精神领会透彻。例如,党中央关于“科学的气功锻炼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这句话,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科学的气功锻炼?什么是不科学的气功锻炼?气功如何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何使健身气功有序化健康发展?使广大虚灵功学友掌握气功健身的科学知识,与李洪志的“法轮功”歪理邪说作不懈的政治斗争。再如,针对那种揭批“法轮功”就是全盘否定健身气功的论调,以及气功就是封建迷信,把健身气功与“伪科学”划上等号,把气功健身的作用曲解为“唯心论”、“心理暗示疗法”等,我们通过学习党中央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就必须明确:党和政府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对扶正祛邪、拨乱反正更加有利,锄去毒草,我国健身气功必将更加有序性规范化发展。因为“法轮功”不是健身气功,也不是宗教,它是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邪教组织。在处理“法轮功”事件中,党和政府非常注意策略和政策的实施,即打击极少数“法轮功”邪教组织顽固骨干分子,教育大多数,解脱大多数。为此,199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转发《人事部,监察部关于对国家国务院修炼“法轮大法”等问题的若干处理意见》,明确规定两种情况不予追究,三种情况区分处理。
1999年7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宣布取缔“法轮功”会不会影响到其他气功组织?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忠泽说:“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任何社会团体或组织都应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正常的气功健身活动只要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是允许的,不会被禁止”。
我们学习哲学的目的,就是要高举“科学、法制、团结、文明”四面旗帜,敢于面对鱼龙混杂的气功界现实,做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虚灵功负责。我们要勇于坚持真理,敢于坚持实事求是,敢于修正自我错误,认真自查自纠,做遵纪守法的虚灵人。
虚灵功讲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学习和掌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对于我们揭批“法轮功”反动本质,理直气壮地弘扬虚灵功科学养生理论,都是非常重要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指出:“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19页)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物质的存在形式: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即暂时稳定的平衡状态,是物质世界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4)物质运动具有多样性,可以划分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五种基本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具有稳定性、重复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B.空间、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空间、时间的客观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是三维的(指长度、宽度和高度)。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是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更替和前后联系的表现。时间是一维的,总是朝着由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个方向流逝。空间和时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2)空间、时间特征和相对性。空间、时间特征具有具体性,可变性。不同的物质状态,各自有着特定的空间、时间,并伴随着物质运动的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空间、时间特征的相对性,决定了人们的时空观念的相对性,必须坚持空间、时间的客观性与空间、时间的具体特性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3)空间、时间的无限性。物质运动是无限的,决定了空间、时间也是无限的。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时间的三维的广延性是不可穷尽的。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时间的一维持续性是不可穷尽的。整个物质时间空间和时间上无限的,单每一具体事物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有限的。要坚持空间、时间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对立统一。
C.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1)意识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其发展过程是:由无机物的反应特征到低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而到动物的感觉、心理,再进化到人的大脑意识。意识主要靠社会劳动为基础,以抽象思维为标志,以语言为信息传递工具,得以不断地发展。
(2)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其一,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离开人脑就没有意识可言。其二,只有当外部物质世界的事物、现象通过感觉器官传到大脑,才会产生意识。所以,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3)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能动性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一要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为前提;二要正确认识和严格遵循客观规律;三要加强实践活动;四要依靠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上,高度地概括出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的实在性,揭示了物质不依赖于人们意识而独立存在,而意识却只能依赖于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根本原则,我们在普及虚灵功科学养生知识时,坚持虚灵功“三反对”(反对气功神秘化,反对气功宗教化,反对气功商品化)以及气功的科学定义(“气功是在特定的良性意念诱导下身心合炼的高级运动”)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悟。
第二,虚灵功科学养生理论源泉是《周易》、《道德经》。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原始,“道”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窍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讲的“道之为物”,虽然没有清晰的实体,是那样恍惚不清,但却其中有物,有象,有精。可见,老子讲的“道”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宇宙固有的规律。老子又指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认为,“道”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形体,它独立长存不改变,循环运行永不停止,可以称为万事万物的根源。
现代科学越来越多的观测资料证实和支持美国科学家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v)创立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在200亿年或4.7336&1017秒前,以大爆炸的形式生成。宇宙尽头仍能按照爆炸的轨迹膨胀。宇宙的极早期,由基本粒子直接构成,后来形成稳定的原子核。宇宙年龄头三分钟内,中子打到自由质上,形成氘核子,继而又渐次生成更复杂的稳定原子核。到宇宙31.6&1013秒,宇宙温度降至3000ok,平均密度为10-12g/cm2。这时,电子已经能与原子核复合成稳定的原子,宇宙才进入有形质的物质时代。
地球上的生物是从非生物进化而来的,也就是说,宇宙诞生后,逐渐从基本粒子,到多元素,到有机物,到生物,到哺乳动物,到人。
因此,老子是一位无神论者。2000年前欧洲还处于“上帝创造人类”的有神论时代,道家创始人老子就否定了“神”是世界的最高主宰,他宣扬世界是物质的。例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发展的公式:
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无穷。
“道生一”就是“道生元气”(易有太极);
“一生二”指元气分阴阳(是生两仪)即阳爻“——”和阴爻“- -”。
&“二生三”三泛指元素,由元素与元素化生万物(两仪生四象),即太阴,太阳;少阳,少阴,前两者就是阴阳,后两者是阴阳的和合。“四象”尽管为四,实际上是三,老子讲气功养生“冲气以为和”即是此理。
“三生万物”,即“四象生八卦”:
乾☰代表天&&&&
坤☷代表地
离☲代表火&&&&
坎☵代表水
兑☱代表泽&&&&
巽☴代表风
震☳代表雷&&&&
艮☶代表山
《周易》八卦取自然界里8中有形的物质现象为要素,构成的物质世界的模型,也就是从无到有的突变阶梯。
虚灵功修炼强调人身三宝“精、气、神”的作用,性命双修,“炼津成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返道”,分为四个阶段三层功夫。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精、气、神”是人体内客观存在的基本物质,是能量流。“元气”是光子,是生命能,是生命信息,是活细胞。因此,“精”是物质的,“气”是能量,“神”是人脑的特殊物质产物。
第三,虚灵功的功里功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一是对立统一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虚灵功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虚灵功祛病健身的原则是:“练功全凭颠倒颠”;“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阴则阳之,阳则阴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左病右治,右病左治”;“里病外治,外病里治”;“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又如,虚灵功临床运用补泻灵活的辩证施治原则;“调整上实下虚法”、“排风湿法”、“神龟伸缩法”均属排病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但对调治各种实证、热证病、炎症(结石,肿瘤),三种功法各具特色,属泻法。“养气蓄能法”、“强肾造精法”、“健脾胃法”、“提气造血法”、“童子拜观音法”、“希夷睡法”、“环阳睡法”、“通灵法”,均属于培补真元,活血化瘀,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对调治各种虚证、寒证病以及气血亏损的各种疑难性疾病,上述八种功法各有侧重点,属补法。再如,虚灵功“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诊治法以及补法和泻法将功德、性命、顺逆、动静、有为无为、刚柔、强弱、善恶、吐纳、相生相克、内气外气、天门地门、内因外因、理论实践、功理功法等一系列对立统一规律灵活地运用于虚灵功修炼实践之中。
二是质量互变规律。它揭示事物发展的过程和形式,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内部矛盾运动,必然从一事物转化为其他事物,事物的发展和向对立面转化,表现为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虚灵功的四个阶段三层功夫,充分地体现了质变互变规律。
第一阶段为“初试阶段”,又称为感性认识阶段,由于学员对气功的认识停留在公园式广播体操运动的水平,或对气功健身作用一知半解,故三天打鱼二天晒网;或急于求成;或气功神秘化;或寄希望气功师“开天目”;或拜师磕头搞封建式礼仪,追求表面的形式,故没有深入“气化”境界。第二阶段为“入门阶段”,也叫理性认识阶段,通过参加集体练功活动,掌握了虚灵功辩证六法的命功修炼法,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功法,不同的特定良性意念诱导,不同的手印法,不同的时辰和不同的辩证施治;掌握了“先泻后补”、“调和阴阳,舒经活络”练功技巧;掌握了“心平气和,面带微笑;与人为善,多做好事”与功德双修的重要性,所以,气功入门之后就能体悟到“内气”和“外气”的存在,“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各种疾病开始好转,症状缓解。第三阶段为“气冲病灶”的阶段,由于生命节律周期的规律以及正气与邪气的抗争,必然会出现“气冲病灶”反应。因此,中西医结合气功自我锻炼,配合食物营养疗法,对各种慢性病的康复更有利。第四阶段为“康复阶段”,根据辩证法,虚灵功提出外因生物信息疗法和内因精神调控信息疗法,提出祛病养生原则“阴平阳秘,培补真元,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过虚灵功持之以恒锻炼,身心素质不断改善,实现质量互相转化,使五脏六腑气血有序化,达到防病祛病延年的目的。
三层功法,即皮下肌肉通,内脏腑通,骨髓节节通,达“洗筋易髓“的气功上乘境界,实现生物电到生物光的”炼丹“层次。
三是否定之否定律。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和基本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发展的具体途径和道路则是螺旋式的或波浪起伏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是指同一事物的同一矛盾的发展和解决过程。每个事物或事物某一方面的规定性,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矛盾。所以,事物或事物某一方面的自身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样三个阶段,或者说是三个环节两度否定,这是普遍的规律。
虚灵功普及推广14年以来,经历了由气功科的临床总结典型病历,到建立练功兴趣小组,到培养辅导员,到与科学家合作进行“外气”科研实验的发展过程,通过各地辅导站,交流练功心得体会,到举办师资培训班,使虚灵功教材不断完善升华,从而自然形成一大批讲政治、讲法制、讲科学、讲团结、讲奉献的虚灵功辅导员骨干队伍,由普及型向学术型发展;在二十一世纪,我们工作重点则是抓科普性、学术性,多学科综合性地讨论气功人体科学的奥秘,由过去大面积的气功养生方法普及,改变为“小型,分散,就地,就近,自愿”的练功方式;不搞轰动效应;不搞带功报告;不搞气功组织垂直领导或变相垂直领导;撤销总会虚灵功讲演团;开展虚灵功打假活动;坚持尊师不拜师,爱徒不护短,把“八戒”作为虚灵人的试金石,各地虚灵功辅导站都应主动争取当地体委领导支持,开展生动活泼的健身气功活动。在虚灵功的发展史上,当一个周期完成时,仿佛出现了向出发点的复归,周期的最后一环即“否定之否定”阶段,重复第一环肯定阶段的某些特点和特性。但是,今天我们大家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提高了哲学的思辨力,提高了各地虚灵功专业委员会健身气功的社团管理水平和气功人体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且经受了揭批“法轮功”政治斗争的考验,从而牢固树立了虚灵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我们的各项工作将更加完善。今后,虚灵功一定强调要始终不渝地“三坚持”:坚持气功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坚持气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坚持气功为安定团结、全民健身活动服务。我们虚灵功学员们要堂堂正正做一位气功人体科学工作者,这不是向更高层次的升华吗?最后,我赠送各位虚灵功学友四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悠悠寸草心,报国虚灵情;
哲学思辨力,科学育人才。
《悟真篇》与气功
□叶芳扬
道家气功养生学的来源,起自商周时期的民间巫术和方士的炼养方法。魏晋以后,气功修炼“内丹”逐步受到重视。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被后世气功修炼者奉为丹法的祖经。宋代张伯端集各家气功养生经验所著的《悟真篇》,被后世气功修炼者公认为道术的核心。
《悟真篇》作者张伯端,字平叔,号紫阳真人,浙江临海市人。他对气功“内丹”修炼的贡献是“穷理、尽性、了命”。张紫阳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道家养生学的真谛:
一、修德明道,返璞归真。
张伯端在上卷七言四韵第十五首“草木金银皆滓质”及中卷七言绝句第九首“用铅不得用凡铅”中,即明确指出“内丹”修炼应重视“元精、元气、元神”,并强调这不是外丹烧炼的自然界草木矿物质。因此,《悟真篇》在绝句第一首即阐明《道德经》中“道”与内丹修炼的关系:“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详见:《悟真篇》中卷第十二)。指出“阴精”、“阳气”原本从一物状态中分为二物。二物返本还原,再合而为一,结成“金丹”,能妙应万变。这种气功修炼“气化”层次的演变,符合《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论述。
如何“修德明道”?首先,《道德经》明确指出:“道”的体性具有虚无、自然、纯粹、朴素、简单、平易、清净、无为、柔弱、不争等10种特征,这些体性特征从气功修炼中体现出来就是上德。其次,老子强调: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五行的,无迹像可睹、无端倪可察;德是人内在的、含蓄的品质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无意的流露。第三,上德无心为德,下德有意为德。正如《清净经》指出:“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即着万物,即生贪心。既生贪心,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道家学说分为:神道、丹道、剑道、咒道、气道。纵观中国气功养生学历史,自汉代以后,不同的功法门派各为其政,真正能兼容百家之法的气功大智者日益稀少。如何修道悟道,返璞归真?第一,道家内炼“金丹”,外用成法。法术者,主要运用元神,既调炼元神和变神之法。运用真气者是初级层次的功夫。第二,“心藏神”,“神”包括识神和元神。识神指欲神、欲念、识心、主观意识等;元神指先天获得的元性、真神。气功修炼者应胸怀大志,高瞻远瞩,终身勤奋,公德并进,神行兼修,性命双修。第三,欲修炼成“金丹”大道,必须“十心”:忠孝、好善、慈悲、平等、博爱、教化、忠恕、和蔼、忍耐、勇猛。正如《悟真直指》告诫气功修炼者云:“道者先天物之祖,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在儒则名太极,在道则名金丹。”
二、筑基炼丹六子诀:心虚,神凝,气聚。
《悟真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修炼“金丹”的方法,指出气功态中内炼的物质基础。丹经专用语称之为“药”,包括“精”、“气”、“神”三种。元神为支配内炼的主宰,包括思维和意识在内,也有灵感及信息感应的作用。炼丹的四个阶段为:百日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气为动力,精为基础,神为主宰,实际是生命三大要素在互相作用。“心虚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精生”,经过气功入静内炼互化过程,成为返老还童、祛病延年的“金丹”。
张紫阳明白地告诉气功爱好者们:气功修炼如果只重功法,而不讲“修德、重德、守德”,则您永远停留在气功锻炼的初级水平,无法达到神修的高级境界。正如《清净经》指出:“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因此,炼功者铸“智慧之剑”,应斩断七情六欲,达到“灵台无一物,心如明镜台”的气功虚静态高级境界,则“道”可致,“金丹”采炼成矣。张紫阳说:“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不若炼铅先实腹,且教守取满堂金。”即气功修炼者应心意淡泊,神归于内,注重保养肾精,不要情欲外泄。然后,用心神之火烹炼精气,自然结成“金丹”。
《悟真篇》称筑基功为“道术”,称炼丹层次为“仙术”。如律诗第六首指出:“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摆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井蛙应谓无龙窟,篱鷃争知有凤巢。丹熟自然金满屋,何须寻草学烧茅?”甘露,指金津玉浆,即口水。黄芽,指先天之精。张紫阳一语道破天机,每个人具备“金丹”修炼的“元精、元气、元神”,请您不要徒劳向外界乞求“灵丹妙药”;气功修炼者应“百日筑基”,以达“炼津成精,炼精化气”,改变人体素质。道家丹功仙术分为“初关”(百日关)、“中关”(十月关)和“上关”(九年关)。
1.初关——“炼精化气”层次。
《悟真篇》绝句第四十四首指出:“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情,有无从此自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这里强调元精是生命的本源,为“金丹”的基础。本诗借用老子《道德经》书中语言说明“炼精化气”的采药时的感受。是一阳初动,“元神”已应,此时下丹田火炽,全身微电流麻热感畅通无阻,两目有神,气功态中有恍惚如醉感。正如崔希范《入药镜》说“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筑基功关键在于掌握“炼津成精”,百日筑基,筑而不漏,精满才能混元身;气血旺盛,经络疏通,才能祛病延年。采炼“金丹”必须以“元神”为体,以“真意”为用,从似有似无之中取而炼之,即有物之“坎(☵)水”与无物之“离(☲)火”互化,坎离颠倒,水火交济而采炼“金丹”。
2.中关——“炼气化神”层次。
水火结合而成“真气”,此时“元精”、“元气”已凝结而成“大药”。因此,“炼气化神”功夫关键在炼去“大药”的阴质而使它成为纯阳。《悟真篇》绝句第三十一首指出:“玄珠有象逐阳生,阳极阴消渐剥形,十月霜飞丹始熟,此时神鬼也须惊!”这里“玄珠”即“大药”,气功态中由恍惚杳冥之中逐渐觉得阳气渐增,阴气日消。经此进火退符,丹母方能结成“金丹”,故“大药”凝结以后,就应运火温养了。
3.上关——“炼神还虚”层次。
什么叫“还虚”?回想通过“炼津成精”百日筑基达“炼精化气”层次,完成了精化,精与气化合为“元精”、“元气”(炁),经过第二步内炼,完成了炁化,此时“大药”已过大关,只余“元神”,气功态中必见“性光”。因此,第三步就内炼“元神”还虚层次了。
“元神”并非“圣婴”,也不是“金身法相”。气功修炼者达此境界,无神可凝,心以尽化,无须寂照,神不自神。因神不再用,所以对镜无心,这时修体完成,无所运用,这就是“炼神还虚”的无为高级层次境界。
“修性不修命,此是修道第一病”。因此,《悟真篇》特别强调“先修命功,后修性功”。中老年人欲以气功养生者尤其应重视筑基功夫,必须通过“炼津成精”,使自我身体素质强壮起来,将各种慢性疾病祛除,将气血消耗亏损补足,使精血充盈,才能进入正式炼丹“炼精化气”阶段。气功修炼者必须明白“百日筑基”,使“精满混元身”,筑基功坚固,才能祛病延年。但是,青少年“童真之体”,先天一点灵光未破,无需修炼筑基功。因此,张紫阳非常重视青少年时代气功修炼“金丹”,认为对激发人体潜在各种功能有好处。他说:“上德无为入性功,何须修补调亏盈?”
三、练功不知窍,到老一场空。
“炼丹”的术语出自《周易参同契》,源于《道德经》和《阴符经》。张紫阳在《悟真篇》中卷七言绝句第五十八首中明确指出:“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
现将《悟真篇》丹诀秘窍介绍如下:
——此窍位置在会阴穴部位,为先天大道之根,无炁之祖。“采药”首先从此窍起,此窍发动,八脉皆通。该窍位在会阴,上通大脑“泥丸宫”,下透脚底“涌泉穴”。人体真气聚散,皆从“阴”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功用虽在“丹田”,采炼“金丹”的真气产铅都在此窍。因此,道家喻此窍为“虚无穴”、“复命穴”、“死生根”、“桃康”等。
为什么气功内丹功列“阴足乔”为秘窍?
因为,此处是青春活力萌动之处,是人体内分泌的源头,是气功态“采药”的地方。百日筑基功夫在于生精补亏,故“炼精化气”阶段为“采药”。张紫阳告诫:“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元是药王。”但内外药会合而成“大药”之后,精已化气,“阴足乔”窍的作用就变小了。该窍“采药”关键掌握好气功态“活子时”,故云:“不识玄中颠倒颠,争知火里好裁莲。牵将白虎归家养,产个明珠是月圆。”此乃“取坎填离,水火交济”之喻。家,即“丹田”;明珠,即“元精”制“元神”后凝成的“金丹大药”。这里,张紫阳非常明白地指出在气功态采炼“金丹”的秘诀全凭“颠倒颠”,其目的是调动性腺激素生机,返还童年状态。
2.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之分。“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这里讲的西南,因先天八卦位中坤居西南,坤为腹,依次说产药之源在肚脐部下丹田。《悟真篇》的秘窍曰“下丹田”。丹田的名称来源,以腹部为外廓,在冲脉与带脉交叉处形似十字,总在一起,象征外廓加十字,似田字之形,这里是气功态中炼丹之处,所以道家称为“丹田”。“丹田”的位置是:“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鼎”。
丹经把凝结“金丹”的处所比喻为“鼎炉”。下丹田是“炼精化气”的处所,称为“坤炉”;采炼“大药”之后,进入“炼气化神”阶段,此时精已化气,在中丹田(膻中穴)与下丹田(神阙穴)之间运转。气功态下丹田结丹叫“怀胎”,下丹田“金丹”移中丹田叫“移胎”,由中丹田再上移上丹田(泥丸宫)叫“出阳神”。因此,内丹功夫“炼气化神”层次在大脑“泥丸宫”,该处比喻为“鼎””。
每一个成年人因大脑“元神”、“元气”不足,所以气功修炼“金丹”要经过“结丹”七返九还的过程,采炼“金丹”才能逐渐完成,才能具备坚固的命功基础。所以“元精”、“元气”、“元神”互化,复还混元先天纯阳之体,这就是“九转还丹”层次。气功修炼者经历了“七返九还”的步骤,神还童年,重新返回旺盛的生命机能,精成无漏之体,这就是“金丹”高级境界。
3、玉枕——人身精动之源,情动之处。其窍受脑下垂体的支配。气功态中激发两肾区“元精”、“元气”上升于脑,内丹功称之为“还精补脑”。实际上是激发调动大脑“玉枕关”,使人体内分泌平衡有序,荷尔蒙增加,性功能旺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玉枕关”或“上丹田”恰与脑垂体“脑白金体”有关联。因此,高级气功境界运用“元神”,又称“炼神返虚”层次。
4、玄关——此窍又称“玄牝”。《道德经》说:“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玄关一窍伴随“活子时”而动。《周易参同契》指出:“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这“规中”一词,即指“玄关窍”。《悟真篇》指出:“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屋,一颗明珠永不离”。谷神,阴阳不测渭之神,感而遂通若虚谷之响应,故名。“玄牝”,内丹功又称为“玄关”,有指两眉间“天目”,有指两肾中间“命门”,有指下丹田,也有指自我的心性。但是,《悟真篇》中张紫阳讲的“玄关”窍非心非肾,非口鼻,非“丹田”,非“泥丸宫”,乃神炁根,虚无之谷。对此,南宋二祖石杏林有诗喻云:“一孔玄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功,神水自然流。”
炼丹“采药”结“金丹”,属道家气功养生返老还童之秘术,在古代的丹经文字上玄之又玄,言词古奥难懂,但是,正本清源,实际上乃“观心得道”四字要诀。有诗为证:
学道先从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
若不寻到无寻处,始知凡心即道心。
大道不远在身中,万物皆空心不空;
识性空时和气注,气归元海寿无穷。
欲德身中神不清,耗散真精道难寻;
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虚灵。
《周易参同契》与气功
□叶芳扬
《周易参同契》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126年至167年的东汉时期,该书被后世尊为“万古丹经王” 。
人生在世,似水年华;百年岁月,瞬息间耳。纵有荣华富贵,金山美女,买不得青春常在;膝下孝子贤孙,分担不了您的疾病忧愁。气功修炼者若不抛弃“酒、色﹑名、利”,不明气功科学养生道理,终究难逃红尘怨仇和病死劫难。故《修道哥》云:
先将世事齐放下,后把道理细研精;
是言世事皆虚假,欲知其真先弃假。
一上篇:仰观宇宙,炼丹体悟阴阳自然之道。
《周易参同契》全文5430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2439字,中篇2314字,下篇677字。作者魏伯阳,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丰惠镇)人。他学识渊博,贯通诸子百家,对于《易经》和道家黄老学说十分精通,在一次云游长白山时,遇到一位道行高深的“真人”,秘授他炼丹术,回家后潜心修真,在继承《龙虎经》炼丹基础上,写出了《周易参同契》这部炼丹金典著作。
上篇一开始,魏伯阳即点明“乾﹑坤”两卦为主要矛盾,“坎、离”两卦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兑、震、巽、艮”四卦为起影响的各种条件。他以《易经》阴阳八卦哲学思想作为基础,融合黄帝与老子“道法自然”、“清静无为”、“返朴归真”的气功修炼宗旨,结合炼丹术火候,建立起道家内丹功养生学的理论体系。例如:
“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祥见:《周易参同契》之一)。这里,魏伯阳强调乾卦( ☰)与坤卦(☷)是天与地、阳与阴的代表,在《易经》八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乾、坤”两卦代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根本,所以是“易之门户”。乾卦由三个阳爻组成,体属纯阳;坤卦由三个阴爻组成,体属纯阴。阴阳互相作用,就产生了“离、坎、兑、艮、震、巽”六卦。八卦互相作迭,就变成了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的基础就是“乾、坤”两卦。
&乾卦得到坤卦的中爻,成为离(☲)卦,属于阳,代表火,代表日;坤卦得到乾卦的中爻,成为坎(☵)卦,属于阴,代表月。乾为天在上,坤为地在下;坎与离就是日和月,升降天地之间。所以,乾卦与坤卦是坎卦和离卦的“匡郭”。气功内丹修炼,乾与坤是“炉鼎”,坎与离是药物,这“乾、坤、坎、离”四卦同样是枢纽。气功修炼者必须明白,“金丹”采炼的“炉鼎”和“药物”都在自己身中。“炉”,即小腹部肚脐内“下丹田”;“鼎”,则位于头顶部“泥丸宫”;“药物”,为人身“真铅”、“真汞”,即“元精、元神”。故采炼“金丹”秘诀是:潜神于心,聚气于身,“道”在其中矣。虚灵功修炼讲究“明心见性”,参玄悟道,万法归空;收心虚静,法在其中。
&魏伯阳以日月为周期,将六十四卦序与之匹配,说明在事物发展的一个周期中普遍存在的规律,以及造成这个规律的原因—因果律。例如: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撢持,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众夫蹈以出,蠕动莫不由。”(祥见:《周易参同契》之三)
《易经》有六十四卦,每卦六个爻,加起来三百八十四爻。不同的爻象配合成符。所为“符”,即是六十四卦。魏伯阳指出,日月交会而产一阳,比喻气功修炼内丹的立基。民歌有“初三新月少人见,上弦月亮白天跟,十八十九饭后亮,下弦月来半夜灯”。既说明日月活动的位置,也表示了月亮圆缺的周期规律。从农历月末的这一天到下月月初第一天的早晨,阴极阳生,由震卦(☳)值符,这个时候天地交会,日月抱持,日播阳精直入月中,月放阴精包围阳精,好像鸡蛋一样。这个时候的情景,仿佛世界开辟以前的混沌“乾、坤”,但生命的种子已经播下,就要出土了。只要静心护养胚胎,一定能茁壮成材。不仅人类,而且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不会违背这个规律。
《周易参同契》以坎卦(☵)这个符号象征“阴中含阳”;以离卦(☲)这个符号象征“阳中含阴”。两个符号连起来,即上坎下离:“
”,象征“药物”,又称“人体能量流”。而太极图则以黑中一点白为“☵”(坎);白中一点黑为“☲”(离),以太极图表示,使气功修炼者领悟人体“能量流”的循环运转和上下往来。因此,气功修炼内丹,从初一到月半要进“阳火”,以“伸阳屈阴”,时间是从子到巳六个时辰;从月半到月末要“退阴符”,以“伸阴屈阳”,时间是从午到亥六个时辰。
魏伯阳指出,气功修炼要善于掌握“活子时”。坎离交会之后,即产生一点“元精”,这“元精”是气功修炼内丹的基本物质,所以叫“先天真种”。冬至一阳初动的时刻为“正子时”,晦朔之间,阳动的时刻为“活子时”。因而,气功修炼不刻意追求炼功的效应,只有坎中真金之精上升,离中真水之气下降,“坎离颠倒”,“水火交济”,才能结成“圣胎”。
宇宙气场,尽管人的肉眼看不到,但是,白天与黑夜,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人的一生兴衰,都在遵循“天地人”整体观的万古不变的规律。
气功修炼,必须明白道家气功养生学三大原则:“天地人”整体观原则;阴阳平衡有序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
二、中篇:三五归一,五行相生相克修炼“金丹”。
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篇指出,“坎、离”交而产药,应一月的“晦朔弦望”。例如:
“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混沌鸿蒙,牝牧相从,滋液润泽,施化流通,天地神明,不可度量,利用安身,隐形而藏。”(详见:《周易参同契》之十八)
月亮“晦、朔、弦、望”,即每月三十称为“晦”,月行近日,光体不见;每月初一称为“朔”,此时月在日下,自身与太阳光相背;月体半明为“弦”,上弦于每月初八昏见,故光在西,下弦每月二十三旦见,故光在东;每月十五称为“望”,月体转到太阳对面,日月对望,则分外光明。因而,修炼“金丹”在“晦、朔”交替的时候,也正是日月交合,阴阳沟通的时候,而人体的“元精”与“元神”也与天体感应,在这时采炼“金丹”,坎离交媾,“药物”化生。这时,体内的情形,正如世界生成以前的混沌状态,日魂施精,月魄受化,自然精气潜通,滋润濡泽,布散化生,“药物产生。而气功修炼采药炼丹的关键在于“结丹”,取决于“火候”的掌控是否恰当。“心定龙归海,情忘虎隐山”,这里讲述的“坎离交媾”,指天象与人体精气相应规律。
“药物”生成之后,还需继续烹炼,才能修炼成功“金丹”。而“结丹”与否的关键,则取决于“火候”的掌握是否恰当。一般人只知道月到晦日失去光芒,其实失去光芒的时间在下弦。下弦属“艮卦”(☶),后天八卦的艮位在东北,从十二时辰的分布来看,正当丑与寅之间,从十二八宿的分布来看,正当箕宿与斗宿的位置。天道左旋,主顺行而起于子中;地气右旋,主逆行而起于丑寅之间。根据纳甲推运,子当西转而至于未申,自北转西,由西转南,这就是上弦;午则东旋而至丑寅,自南转东,由东转北,这就是下弦。上下两弦交会,正当晦朔中间,剥在艮(☶)而复在震(☳),这就是采炼“金丹”先天八卦逆用五行之法,与天上的太阳、月亮同步。
现代科学证实,宇宙自大爆炸形成后,天体均逆时针旋转。然而,这种逆时针旋转的来自天上的力场对于地球的人和自然界万物来说,则是顺时针旋转的力场。地球也是一个天体,每日不停地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于是,地球上的人类和自然界的万物则承受了一种上有顺时针,下有逆时针两种旋向相反的螺旋力场的作用,即“宇宙螺旋转效应”。
)月亮“真水”生于午,自十六日一阴之“巽卦”(☴),至二十三日阴之“艮卦”(☶),阴来剥阳,仅存硕果。又至东转北,真值丑寅之交昂,毕之上,“坤卦”(☷),中一阳始出,而为“震卦”(☳),在身中为阳气初生,气功修炼只宜温养,不能持之过急,正应《易经》“乾卦”《☰》“初九潜龙”之象。魏伯阳指出:“阳以三立,阴以八通,故三曰震动,八曰兑行,九二见龙,和平有明,三五德就,乾体乃成,九三夕惕”(详见:《周易参同契》之十八)。二阳进而为“兑卦”(☱)。三阳为少阳之位,而属“震卦”(☳);八为少阴之数,为属“兑卦”(☱)。因为,震卦阴中含阳,所以说“阳以三立”;兑卦阳中带阴,所以说“阴以八通”。初三,月出西方,有震动之象;初八,上弦月到南方,有兑行之象。月亮到上弦,人体鼎中“金精”始旺,和平光明,正应“乾卦”(☰)“九二见龙”之象。然而,“震卦”(☳)的一阳才动于二阴之下,“兑卦”(☱)的一阴却已行于二阳之上;德中有形,生中带杀,这时气功修炼须沐浴,即休息温养之。“三五德就”,说的是三阳到“乾卦”(☰)而阳极阴生。月亮到“望”日,时为十五明月,圆满无缺,即成乾体。这时,采炼“药物”已入鼎中,“金精”盛满,光彻太虚。盛即则衰,应谨慎守护,听其自然,渐渐地由“乾卦”《☰》变“巽卦”(☴),因为阳之终即阴之初,正应“乾卦”“九三夕惕”之象。
魏伯阳在中篇之中以年为周期,将六十四卦中的十二个消息卦与十二月相匹配,进一步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阴阳消长规律。从四时(一年四季)配十二地支的关系出发,阐明四时应干支中的阴阳消长规律,指出气功修炼应顺应四时变化。《周易参同契》从纳甲出发,即一月中的月相变化,配以四方天干之数,阐述阴阳消长的规律。
&《周易参同契》以“金”、“水”、“火”、“土”四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突出阐明了各种力量平衡的重要性。魏伯阳指出,“水”、“火”的平衡,是五行系统得以平衡的关键。他形象化的比喻“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说明只有五行制约关系正确,系统才能稳定。
五行中:“木”数三,“火”数二,合成一个五;“水”数一,“金”数四,也成一个五;中央“真土”,自成一个五。这就是“三五归一”。把三个五混合在一起,就可以气功修炼成“金丹”大道。
“三五”实际上指“元神、元精、真意”。气功修炼“金丹”的奥秘就是把“元神”与“元精”通过气功态“真意”的作用结合起来。对此,张紫阳在《悟真篇》中破译道:
“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
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已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
内丹功修炼以五行相克为父母。魏伯阳说:“五行相克,更为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禀与。凝精流形,金石不朽,审真不泄,得成正道。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天地至象”(详见:《周易参同契》之二十五)。因为,没有五行相克,就没有五行相生,杀机之中正孕育着生机。比如,金能克木,但金一动便生水,木贪水之生而忘金相克。克者为父,克而能生者即为母。精气相合,形象产生,这就是气功“金丹”秘诀。
道家气功养生学在宋元时期重视内丹功修炼,北主清修,南主双修,皆源于《周易参同契》。
魏伯阳在中篇的后部,进一步以五行合五方,并配以五行的阴阳属性,从而将五行的平衡转化为阴阳的平衡。同时,提出了在阴阳平衡中作为“中意之土”的重要性:
“丹砂木精,得金乃并,金水合处,木火为侣。四者混沌,列为龙虎,龙阳数奇,虎阴数偶。肝青为父,肺白为母,心赤为女,肾黑为子。子五行始,脾黄为祖,三物一家,都归戊己”。(详见:《周易参同契》之二十八)
这里,“戊已”即“中央土”之意,强调“三物归一”即成“金丹”的原理。“丹砂”,即朱砂,在五行中属火(心),而火是木(肝)的精英;黑铅属水(肾)的元气。因此,水火(肾与心)相交则生物,金木(肺与肝)相并则成器。金(肺)能生水(肾),水中也能藏金;木(肝)能生火(心),火内也可含木。由此可见,金水(肺、肾)与木火(肝、心)结成伴侣,密不可分。“金、水、木、火”四者就是“四象”,这“四象”混合以后就可分列为二,金水(肺、肾)合而为“龙”;木火(肝、心)合而为“虎”。龙为阳,阳数奇;虎为阴,阴数偶。在内丹功修炼中,“龙”代表“元神”;“虎”代表“元精”。“龙”又代表“性”,性属木,木位东方,于卦为震(☳),木色青,所以称“青龙”;“虎”又代表“情”,情属金,金位于西方,于卦为兑(☱),金色白,所以称“白虎”。通过气功态“真意”的沟通,使金木交合而一,则金木无间,“降龙伏虎”而结成“金丹”矣。对此,张紫阳在《悟真篇》中提及“四象五行全藉土”,源于《周易参同契》第十一章:“三性即合会,本性共宗祖”。
(三)下篇:和于术数,河图洛书破天机。
魏伯阳在下篇中全面的论述了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的关系,指出了事物内在的联系与外部规律的统一性。
阴阳学说将宇宙世间万物分为阴(—
—)与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全在阴阳二气的运动与转换。
五行学说归纳客观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人在内)的发展和变化都是这五种“元”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互对立、依存和转换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生生不灭的规律和原因。五行相生相克,构成一个循环链,周而复始。详见“五行相生相克”: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可火,火克金。
河图、洛书,史称“河络文化”。《易经》源自于河图、洛书。伏羲氏由“河图”推演八卦,称“先天伏羲八卦”。《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详如:“伏羲先天八卦”所示:
周文王由“洛书”推演后天八卦,称为“后天文王八卦”。《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详参“文王后天八卦”。
“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绘制。因此,掌握天上五颗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出没的规律,气功修炼“金丹”就可以盗天机了。请看:
水星,每天一时(子时)和六时(巳时)见于北方;每月一、六(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日月会水星于北方;每年十一月、六月夕见于北方。故曰:“一六合水”,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火星,每天二时(丑)和七时(午)见于南方;每月逢二、七,日月会火星于南方;每年二月、七月夕见于南方。故曰“二七合火”,或“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木星,每天三时(寅)和八时(未)见于东方;每月逢三、八,日月会木星于东方;每年三月、八月夕见于东方。故曰“三八合木”,或“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金星,每天四时(卯)和九时(申)见于西方;每月逢四、九,日月会金星于西方;每年四月、九月夕见于西方。故曰“四九合金”,或“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土星,每天五时(辰)和十时(酉)见于中央;每月逢五、十,日月会土星于天中;每年五月和十月夕见于天中。故曰“五十合土”,或“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五星运行,按“金、木、水、火、土”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木、火、土”三星轨道大而在外,恰合《易经》坤卦216之数;“金、水”二星轨道小而在内,恰合《易经》坤卦144之数。
北极,又称“紫薇星”俗云“紫薇高照”就是指此星坐镇北极,永不沉落。故有“陈北极于天际,悬天地于太虚”之誉。北斗七星运转于北极星周围,如北极帝星之车,代天行令。故曰:“识得北上、天下好走”。在黄昏的时候,可以根据北斗的斗柄所指以定一年四季之节气。例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再如,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亦是以北斗来聚会与否诀定的,每月太阳和月亮相会一次为节,太阳和月亮相会时北斗又来会则为一气,如果本月北斗不来与日月相会,则节气均不能成立,为闰月。因此,古人把“北斗”作为天体的纵横坐标,以观察天象。
“洛书”天体运行规律:阳气由北方始发,按顺时针向左旋转,经过东方渐增,到达南方后极盛,然后继续旋转到西方,则逐渐减弱。因此,奇数“一”在北方,表示“一阳初生”;“三”在东方,表示“三阳开泰”;“九”在南方,表示“九阳极盛”;“七”在西方,表示“夕阳渐衰”。
“洛书”地道运行规律:阴气由西南角上发生,以偶数“二”表示,然后逆时针向东南方旋转;东南角上的偶数“四”,表示阴气至此逐渐增长;到了东北角上,阴气达到极盛,以偶数“八”表示;而地数“六”在西北角上,表示至此阴气逐渐消失。
“五”居中央,是三天与二地之和的象征。
现代天文学证实,北斗(Big&
Dipper)七星,在天文学上其亮度、光谱和磁场强度都有周期变化规律。天体恒星与行星有明显的区别。行星是不发光实体,如“金、木、水、火、土”五星及地球。恒星是燃烧发光体,气团,是原子团反应堆,如太阳北斗七星,发光发热,发射出物质流,物质流就会有发射能量的大小及方向不同。因此,魏伯阳采用了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先天八卦为本、后天八卦为用,从而研究先天八卦场相对地球方位的性质与后天八卦场地球本身的性质形成了螺旋变异,以及气功修炼二十四节气与八卦、八方、天干、地支、五行等严格的对应关系,“后天返先天”,采炼“金丹”关键在于“颠倒颠”。
在物质形态方面,现今人们已经突破了自然界物质仅有固态、液体、气态这三种基本物态的传统认识,科学家发现了生物态,等离子态、中子态、磁性中流(液氦Ⅰ、Ⅱ)等新的物态。现代物理学认为,粒子和场是两种基本的物质形式。“天、地、人”诸系统运动中的物质流,都反应了物质流和场流的统一。从宇宙、宏观上的天体、地球、生物和人类,到微观上构成所有这些物质客体的化学元素、有机分子、生物细胞、遗传基因,乃至基本粒子,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它们是运动体现为各种实物流的定向和多向流动。例如:宇观、宏观的天体——地球物质系统各沿其固有轨道不停地公转和自转,生存于地球上的人类和一切生物也跟随着天地旋转而自传和公转,,而且微观粒子亦有其特殊的自传、公转,互动等特征。破译了“天地人”整体观的内涵,气功修炼就可以从《周易参同契》中悟道、修道、得道。张三丰对气功修炼“金丹”的秘诀一语破天机:
“采后天,筑基炼己;
盗先天,成圣成仙。
逆成仙,龙吞虎蹄;
顺生人,虎夺龙涎”。
河图、洛书与气功
□叶芳扬
X)—Y(二丁火)=5
X)—Y(一壬水)=5
X)—Y(三甲木)=5
X)—Y(四辛金)=5
X)—Y(五戊土)=5
4646464546464645366365
巽☴4
坤☷2
震☳3
兑☱7
艮☶8
坎☵1
乾☰6
兑(☱)卦,属肺,“肺主一身之气”,东方又称为万物化生之地,故有“紫气东来”之喻。三自乘得九,为阳数之极;五中为体,人体属脾胃,居中央土,为大地万物之母。五为生命的长养阶段,意味着阳气滋生,脏气得养。五自乘得25,为天数之全。七数居右,为火的成数,七数自乘得49,能尽极数知来之妙。因此,我们破译了虚灵功在“调整上实下虚法”时排“病气”吐三、五、七之数,实则乃洛书之天数、奇数、阳数,表示身体素质将会朝着健康方向转化。
因此,每天清晨,旭日东升,满天朝霞,凝神定志,发自内心欢愉的微笑。面朝东方修炼“神龟伸缩法”,选择公园树木花草旺盛之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把日月之精华吸入体内,把体内的“病气”(浊气)吐出去。在做“调整上实下虚法”排病气时,结合吐纳三、五、七,对提高生命素质必有好处。
例二:虚灵功“童子拜观音”双手合十,暗喻“洛书九宫”阴阳之数。为什么?请看“洛书九宫”,两两相加,其规律均合为十。
&&&&&&&&&&&&&&&&&
离9+坎1=10
&&&&&&&&&&&&&&&&&&坤2+艮8=10
&&&&&&&&&&&&&&&&&
巽4+乾6=10
&&&&&&&&&&&&&&&&&&震3+兑7=10
双手合十“童子拜观音”,自然调控人体经络系统,这是美学的造型,在虚静无为的气功态中有利于“天人合一”,可激发人体潜在先天的“灵气”、“
、“灵性”、“灵感”。面带慈祥的微笑,又能陶冶心性,返璞归真,此乃术数之奥秘也。
经过对河图、洛书基本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河图、洛书是古人通过日、月、斗(北极)的运动及随之而出现的气象变化得出来的。把河图、洛书术数的原理运用于“天人合一”高级气功修炼,可达无为之境界。例如,北斗能辨方定时,乃天体运动的指挥棒,环转于北极星周围,人体亦应之,以“北斗”为大脑“元神”,主宰人身之气血有序运动。所以,虚灵功修炼首要“调神炼意”,保持体内天真之法为第一要义。夜考极星,月之运行,以二十八宿为刻度,一日一宿,平均月行29度半,人体应之,有二十八脉,营卫之气运行于二十八脉,一昼夜五十周于身。气功修炼“运气”,亦按二十八脉运行,使阴阳相贯、畅通无阻。《观物吟》养生歌诀概况了一幅“天根月窟图”,字字皆含气功修炼玄机:
耳目聪明男子身,
洪钧赋与不为贫。
因探月窟方知物,
未蹑天根岂识人。
乾遇巽时观月窟,
地逢雷处看天根。
天根月窟闲来往,
三十六宫都是春。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生书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