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康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职责部长朱安丽

天长:见习基地,大学生就业路上的“缓冲港”——天长市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经验探究系列报道之三发布日期:信息来源:滁州日报字号:[
  对于董晓娟来说,毕业季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告别学生生涯。
  在辗转多次招聘会场,却被&工作经验&这道过不去的坎拒之门外之后,2013年7月将末,她从天长市人社局网站得到企业招收见习生的咨询,并开始向该市人才交流中心提出申请,成功得到了华宇电子科技公司见习岗位,开始了&从读书人到职业人的转变&。2012年,华宇被确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对于企业来说好比原材料,但企业招用员工时更需要半成品,他们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而毕业生恰恰欠缺这方面能力。&天长市人社局副局长王晓伟告诉记者,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企业提供见习岗位,让待就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就是为了弥补现在大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开始,天长市人社局授牌第一批见习基地以来,目前已累计有27个就业见习基地与高校&联姻&,共有371名高校毕业生在见习基地见习。从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告栏上可以看到,今年7月申报成为见习基地的12家企事业单位,将在年内继续为省内高校毕业生提供60个就业见习岗位。
  一夜春风,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在天长市企事业单位悄然开花。
  9月10日下午,天康集团人力资源部,一身职业装的卢长静正在忙碌。她说,&毕业三年,终于可以在家乡扎根了。&接受采访时,卢长静进入这家企业已有9个月。不同的是,眼前的她已经受重重考验,成功搭上了&职场的列车&。
  &虽然专业不对口,但她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现在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天康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朱安丽这样评价卢长静。
  天康集团是天长市第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今年春节刚过,毕业于安徽工程大学的卢长静得知天康招收见习人员的消息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来应聘。没想到,机缘巧合,她的职业方向就此改变。
  据了解,天康集团从2009年至今,自主接收或经由天长市人才交流中心接收的高校毕业生共247人,90多名见习生最终留在了企业。朱安丽认为,见习基地其实是企业的&人才蓄水池&,一方面能够给毕业生提供见习机会,另一方面在大大节省招聘成本的同时,又为企业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才。
  &大学生完成学业后,在系统的见习过程中首先需要参加岗位培训和专业实践,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所以在见习基地的选择上我们侧重于信誉度好、管理规范、岗位专业涉足广的企业。&该市人才交流中心办事员陶丽君说。
  据介绍,目前该市建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主要集中在各个行业的领头企业;见习岗位一般为重点发展行业中劳动力市场需求量较大、有一定技术含量、技能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职业,涉及机械制造、电子、医疗、计算机、物流等多个行业。
&&&&&初出校门的大学生要调整知识结构、增加工作经验、放平心态迈过&心态坎&,才能实现由原材料到半成品、乃至成品的转换和打磨。&王晓伟告诉记者,见习基地亮相几年来,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软着陆&的缓冲地,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其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据统计,在该市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见习的371名高校毕业生,有188人经过实习和考核,被用人单位聘用和录用,留用率60.5%。
&&&&作为大学生毕业和就业之间的&缓冲地带&,大学毕业生在见习基地是有时限的,一般为3至9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见习期间由见习企业单位和同级财政各按50%的比例给予每人每月600元的生活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当地城镇最低工资水平。截至目前,天长市已累计发放见习补贴资金113.6万元。
版权所有:滁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滁州市电子政务办公室见习基地,大学生就业路上的“缓冲港”_滁州新闻_新闻_滁州网
见习基地,大学生就业路上的“缓冲港”
天长市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经验探究系列报道之三
对于董晓娟来说,毕业季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告别学生生涯。在辗转多次场,却被“工作经验”这道过不去的坎拒之门外之后,2013年7月将末,她从市人社局网站得到企业招收见习生的咨询,并开始向该市人才交流中心提出申请,成功得到了华宇电子科技公司见习岗位,开始了“从读书人到职业人的转变”。2012年,华宇被确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对于企业来说好比原材料,但企业招用员工时更需要半成品,他们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而毕业生恰恰欠缺这方面能力。”天长市人社局副局长王晓伟告诉记者,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企业提供见习岗位,让待就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就是为了弥补现在大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开始,天长市人社局授牌第一批见习基地以来,目前已累计有27个就业见习基地与高校“联姻”,共有371名高校毕业生在见习基地见习。从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告栏上可以看到,今年7月申报成为见习基地的12家企事业单位,将在年内继续为省内高校毕业生提供60个就业见习岗位。
一夜春风,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在天长市企事业单位悄然开花。9月10日下午,天康集团人力资源部,一身职业装的卢长静正在忙碌。她说,“毕业三年,终于可以在家乡扎根了。”接受采访时,卢长静进入这家企业已有9个月。不同的是,眼前的她已经受重重考验,成功搭上了“职场的列车”。
“虽然专业不对口,但她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现在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天康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朱安丽这样评价卢长静。天康集团是天长市第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今年春节刚过,毕业于安徽工程大学的卢长静得知天康招收见习人员的消息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来应聘。没想到,机缘巧合,她的职业方向就此改变。
据了解,天康集团从2009年至今,自主接收或经由天长市人才交流中心接收的高校毕业生共247人,90多名见习生最终留在了企业。朱安丽认为,见习基地其实是企业的“人才蓄水池”,一方面能够给毕业生提供见习机会,另一方面在大大节省招聘成本的同时,又为企业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才。“大学生完成学业后,在系统的见习过程中首先需要参加岗位培训和专业实践,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所以在见习基地的选择上我们侧重于信誉度好、管理规范、岗位专业涉足广的企业。”该市人才交流中心办事员陶丽君说。
据介绍,目前该市建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主要集中在各个行业的领头企业;见习岗位一般为重点发展行业中劳动力市场需求量较大、有一定技术含量、技能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职业,涉及机械制造、电子、医疗、计算机、物流等多个行业。“初出校门的大学生要调整知识结构、增加工作经验、放平心态迈过‘心态坎’,才能实现由原材料到半成品、乃至成品的转换和打磨。”王晓伟告诉记者,见习基地亮相几年来,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软着陆”的缓冲地,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其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据统计,在该市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见习的371名高校毕业生,有188人经过实习和考核,被用人单位聘用和录用,留用率60.5%。作为大学生毕业和就业之间的“缓冲地带”,大学毕业生在见习基地是有时限的,一般为3至9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见习期间由见习企业单位和同级财政各按50%的比例给予每人每月600元的生活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当地城镇最低工资水平。截至目前,天长市已累计发放见习补贴资金113.6万元。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号
热线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石化人力资源部部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