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和nahco3碱性样品的纯度,现将ω1g样品加热,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性;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②观察到的现象.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表).
14(1)表中x=.(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①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③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④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你认为:②可能是;&③可能是.(4)为了进一步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取了13.3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200g10%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g.求:(1)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2)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3)在图中画出以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质量,横坐标表示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图.(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通过初中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B装置中仪器的名称:甲,乙:(2)在B装置导管处装上橡胶管,并用止水夹夹上后,从甲向乙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3)如果实验室用A、E组合来制取并收集氧气,A装置的试管口应添加;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结束时应.(4)已知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于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得知氨气也有还原性.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象CO那样还原CuO呢?于是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一)制取氨气①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用上图中组合(填序号).(二)性质探究该小组成员用注射器抽取实验(一)中生成的未经干燥的氨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并验证其产物.(夹持装置未画出)③有同学发现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果的准确性,他认为还应该在A、B之间增加一个干燥装置.于是他选择了下图中的(填“甲”或“乙”).(碱石灰是NaOH和CaO固体混合物)④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单质.请写出NH3与Cu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问题讨论⑤有同学认为:NH3与Cu0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也可能是Cu20.已知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时,能生成CuS04和Cu和水.写出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0.⑥在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又有同学提出:Cu20与Cu0的热稳定性哪个更强?于是又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9.8g&Cu(OH)2固体,加热到80℃C一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l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g.据此可推得A的化学式为.根据该实验,同学们得出的结论为:在高温下更稳定.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0?溧阳市模拟)某同学对有关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整理.(1)填写下表空格中相关盐的化学式:
CuCl2反思:①根据以上盐中金属元素的排列,可看出是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归纳整理的.②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共同的H+,因此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共同的0H一,因此碱溶液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某同学据此分析,得出上述盐溶液也会具有某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理由是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溶液中都解离出共同的Cl-.(2)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他将这些知识间相互关系整理成右图.验证:请写出下列有盐生成的部分化学方程式:①用稀硫酸除铁锈3H2SO4+Fe2O3=Fe2(SO4)3+3H2O②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Cl+NaOH=NaCl+H2O③古代记载的湿法冶金技术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中“曾青”是指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3)该同学在整理碳酸盐知识时,探究实验室用碳酸钙粉末、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制取C02的方法.提出问题:实验室通常使用下列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此装置不适合用碳酸钙粉末、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作反应物的原因是产生CO2的速率太快,不适合实验室收集CO2气体实验设计:通过控制反应物的用量来得到平稳的C02气流的目的.因此,用碳酸盐粉末制取C02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B、C、I(填仪器编号)组装,其中仪器C的名称为锥形瓶(4)向16.8g碳酸氢钠粉末中,缓缓加入l00g稀盐酸,如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生成C02的质量和反应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解答题
通过初中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B装置中仪器的名称:甲______,乙______:(2)在B装置导管处装上橡胶管,并用止水夹夹上后,从甲向乙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是否漏气?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3)如果实验室用A、E组合来制取并收集氧气,A装置的试管口应添加______;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结束时应______.(4)已知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于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得知氨气也有还原性.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象CO那样还原CuO呢?于是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一)制取氨气①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②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用上图中______组合(填序号).(二)性质探究该小组成员用注射器抽取实验(一)中生成的未经干燥的氨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并验证其产物.(夹持装置未画出)③有同学发现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果的准确性,他认为还应该在A、B之间增加一个干燥装置.于是他选择了下图中的______(填“甲”或“乙”).(碱石灰是NaOH和CaO固体混合物)④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单质.请写出NH3与Cu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三)问题讨论⑤有同学认为:NH3与Cu0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也可能是Cu20.已知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时,能生成CuS04和Cu和水.写出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0.______⑥在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又有同学提出:Cu20与Cu0的热稳定性哪个更强?于是又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9.8g Cu(OH)2固体,加热到80℃C一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l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g.据此可推得A的化学式为______.根据该实验,同学们得出的结论为:______在高温下更稳定.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通过初中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B装置中仪器的名称:甲______,乙______:(2)在B装置导管处装上橡胶管,并用止水夹夹上后,从甲向乙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是否漏气?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3)如果实验室用A、E组合来制取并收集氧气,A装置的试管口应添加______;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结束时应______.(4)已知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于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得知氨气也有还原性.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象CO那样还原CuO呢?于是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一)制取氨气①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②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用上图中______组合(填序号).(二)性质探究该小组成员用注射器抽取实验(一)中生成的未经干燥的氨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并验证其产物.(夹持装置未画出)③有同学发现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果的准确性,他认为还应该在A、B之间增加一个干燥装置.于是他选择了下图中的______(填“甲”或“乙”).(碱石灰是NaOH和CaO固体混合物)④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单质.请写出NH3与Cu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三)问题讨论⑤有同学认为:NH3与Cu0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也可能是Cu20.已知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时,能生成CuS04和Cu和水.写出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0.______⑥在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又有同学提出:Cu20与Cu0的热稳定性哪个更强?于是又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9.8g&Cu(OH)2固体,加热到80℃C一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l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g.据此可推得A的化学式为______.根据该实验,同学们得出的结论为:______在高温下更稳定.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科学备考】2014(新课标)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精品题库试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含2014模拟试题)&&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精品题库试题5化学1.(重庆市五区2014届高三第一次学生学业调研抽测理科综合试题)下列各组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物的用量不同而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①铁与稀硝酸 ②硫酸铜溶液与氨水 ③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 ④铁与氯气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2.(重庆市五区2014届高三第一次学生学业调研抽测理科综合试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l2(SO4)3可除去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B.氯气与石灰乳反应能得到含氯漂白剂C.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排放D.工业上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和染料等3.(山东省青岛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加入铝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SO42?和NO3?B.在滴加NaOH溶液物质的量为0.5至0.7mol时, 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4OH-=[Al(OH)4]-C.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D.n(H+)∶n(NH4+)∶n(Mg2+)=2∶4∶14.(广西桂林中学2014届高三2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5.(广东汕头2014届高三3月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用热的纯碱溶液洗碗可去除油污D.工业实际生产金属镁可由电解熔融的MgO得到6.(广州市2014届高三3月调研)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B.用加热蒸干CuCl2溶液的方法制备无水CuCl2固体C.用分液漏斗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7.(广州市2014届高三3月调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能与CO2反应,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C.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D.SiO2有导电性,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8.(福建福州2014届高三下学期质检)下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B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B.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为4H++2Fe2++O2=2Fe3++2H2OC.溶液酸性A>B>CD.加氧化亚铁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 9.(福建福州2014届高三下学期质检)用下图所示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是()A.用甲图装置证明密度ρ(煤油)c(Cl-)=c(CO32-)>c(OH-)>c(H+)24.(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已知HX为一元弱酸。某混合溶液中含有4molNaX、2molNa2CO3和1molNaHCO3。往溶液中通入3molCO2气体,充分反应后,气体全部被吸收,所得溶液中钠盐的量可能为( ) A.B.C.D.NaX3mol2mol1mol0molNa2CO30mol1mol2mol3molNaHCO36mol5mol4mol3mol25.(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一定条件下,将Na与O2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浓度为0.5mol?L―1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 B.Na2O2 C.Na2O和Na2O2 D.Na2O2和NaO226.(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暴露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物质是 ()A.小苏打 B.烧碱 C.FeSO4 D.Na2O227.(上海市徐汇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如图,将2mL浓度为6mol/L的盐酸用注射器通过橡皮塞慢慢注入,玻璃管中出现小气泡,气泡在溶液中逐渐上升的过程中消失。对该反应过程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 )A.有反应CO32-+2H+→CO2↑+H2O发生B.有反应CO32-+H+→HCO3-发生C.有反应CO32-+CO2+H2O→2HCO3-发生D.加快盐酸注入速度不会改变反应现象28.(上海市徐汇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氢化亚铜(CuH)是一种不稳定物质,能在氯气中燃烧;也能与酸反应。用CuSO4溶液和“某物质”在40~50℃时反应可产生它。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某物质”具有还原性B.CuH与盐酸反应,可能产生H2C.CuH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CuH+3H++NO3-→Cu2++NO↑+2H2OD.CuH在氯气中燃烧:CuH+Cl2→CuCl+HCl29.(上海市徐汇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定CuSO4?nH2O的结晶水含量,方法是:称量样品→在坩埚中加热→冷却→称量无水盐。若用相同方法测试下列晶体中的结晶水含量,可行的是 ()A.Cu(NO3)2?nH2O B.MgCl2?nH2O C.MgSO4?nH2O D.FeSO4?nH2O30.(成都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14分)氯化亚铜(CuCl)是有机合成工业中应用较广泛的催化剂,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工业上以废旧铜为原料生产氯化亚铜的流程如下:(l)写出过程①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分析下表,析出CuCl晶体时的最佳pH为_________;pH1234567CuCl产率(%)70908278757270 当pH较大时,CuCl晶体产率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 (3)析出的CuCl晶体不用水而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 (4)为了更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有人提出如下方案:方案一:可将上述X稀溶液用于废铜的处理(如下所示),则Y可以为______(填化学式)。方案二:①中Cu与浓H2SO4反应所得SO2和CuSO4用于②中CuCl的制备,理论上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另外补充SO2,原因是___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31.(成都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铵明矾NH4Al(SO4)2?12H2O是分析化学常用基准试剂,其制备过程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I反应:2NH4HCO3+Na2SO4=2NaHCO3↓+(NH4)2SO4B.检验溶液B中阴离子的试剂仅需BaCl2溶液C.若省略过程II则铵明矾产率明显减小D.向铵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后观察到:刺激性气体逸出→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消失32.(2013浙江宁波第一学期期末)制取下列物质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A.NH3 B.Mg C.FeCl3D.NaAlO233.(重庆市五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下列各组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物的用量不同而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①铁与稀硝酸 ②硫酸铜溶液与氨水 ③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 ④铁与氯气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34.(2008江苏,13,中)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35.(2011上海,17,易)120mL含有0.20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2.0mol/L B.1.5mol/L C.0.18mol/L D.0.24mol/L36.(2010全国Ⅰ,7,易)将15mL2mol?L-1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0.5mol?L-1MCl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n值是( )A.4 B.3 C.2 D.137.(2011上海,5,易)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 )A.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B.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C.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D.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38.(2009上海,10,中)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A.0.2mol中子 B.0.4mol电子 C.0.2mol质子 D.0.4mol分子39.(2012北京,7,中)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 2Na+O2Na2O2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 2AgCl+S2-Ag2S↓+2Cl-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 2Na2O2+2CO22Na2CO3+O2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Ca2++2OH-CaCO3↓+C+2H2O40.(2011上海,20,易)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二氧化碳碳酸钠转移的电子A1molNAB22.4L1molC106g1molD106g2NA41.(2009全国Ⅰ,11,易)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 C. D.42.(2009海南,3,易)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加入澄清石灰水D.加入稀盐酸43.(2010安徽,13,中)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Na2O2 ②Na2O ③Na2CO3 ④NaCl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44.(2010上海,11,中)将0.4gNaOH和1.06g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45.(2009全国Ⅱ,8,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46.(2008北京,7,中)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 NaOH Na2CO347.(2012安徽,13,中)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48.(2011广东,10,易)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讨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讨Mg的活泼性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49.(2008广东,6,易)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2O3 B.Al(OH)3 C.AlCl3 D.Al50.(2011上海,22,中)物质的量为0.10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 )A.3.2g B.4.0g C.4.2g D.4.6g51.(2009上海,22,中)实验室将9g铝粉跟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形成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之后,所得固体中含金属单质为18g,则该氧化物粉末可能是( )A.Fe2O3和MnO2 B.MnO2和V2O5 C.Cr2O3和V2O5 D.Fe3O4和FeO52.(2009上海,15,中)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B.质量之比为3∶2C.摩尔质量之比为2∶3D.反应速率之比为2∶353.(2009四川,11,中)向m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mol/L氢氧化钾溶液V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c=B.p=m+ C.n=m+17VcD.mm54.(2011上海,8,易)高炉炼铁过程中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元素是( )A.铁 B.氮 C.氧 D.碳55.(2010上海,11,易)铁是用途最广的金属材料之一。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某同学将盛有生铁屑的试管塞上蓬松的棉花,然后倒置在水中(如下图所示)。数天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A.铁屑不生锈,试管内液面上升B.铁屑不生锈,试管内液面高度不变C.铁屑生锈,试管内液面上升D.铁屑生锈,试管内液面高度不变56.(2011山东,12,中)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57.(2010上海,22,中)由5molFe2O3、4molFe3O4和3molFeO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纯铁1mol并在高温下和Fe2O3反应。若纯铁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混合物中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A.4∶3 B.3∶2 C.3∶1 D.2∶158.(2011江苏,9,易)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59.(2012广东,12,易)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SO2有漂白性SO2可使溴水褪色B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Fe3+有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60.(2012福建,11,易)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 )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61.(2012重庆,7,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为红磷62.(2012江苏,7,中)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Al2O3NaAlO2(aq)Al(OH)3②SSO3H2SO4③饱和NaCl(aq)NaHCO3Na2CO3④Fe2O3FeCl3(aq)无水FeCl3⑤MgCl2(aq)Mg(OH)2MgO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63.(2011福建,9,易)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选项化合物 ABCDYCO2Fe2O3C2H5OHFeCl3WMgOAl2O3C2H5ONaCuCl264.(2010全国Ⅰ,7,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B.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C.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65.(2009北京,8,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66.(2008重庆,10,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B.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C.Li、C、P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D.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67.(2009江苏,9,中)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C.向0.1mol?L-1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D.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sp比AgI的Ksp大68.(2012安徽,7,易)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NaHCO3+H2HCOONa+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B.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储氢过程中,NaHCO3被氧化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H2O放出2.24L的H269.(2012海南,8,易)两种盐的固体混合物:①加热时有气体产生,②加水溶解时有沉淀生成,且沉淀溶于稀盐酸。满足上述条件的混合物是( )A.BaCl2和(NH4)2SO3B.AgNO3和NH4ClC.FeCl3和NaHCO3D.KCl和Na2CO370.(2011海南,3,易)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成的是( )A.NaHCO3和Al(OH)3B.BaCl2和NaClC.KClO3和K2SO4D.Na2SO3和BaCO371.(2011北京,11,中)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72.(2012北京,6,易)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73.(2011四川,6)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B.盐卤可用于制豆腐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D.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74.(2012年山西省山大附中一模)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和Cu2O。某学习小组取0.98g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产物A、B的化学式分别为Cu2O和CuOB.图1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26g水C.图2三条曲线中,表示CuO和其中所含Cu元素质量关系的曲线是CD.图1中,A到B过...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搜资料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a2co3与nahco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