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鸿燊销售技巧硬盘销售qq是多少哦

翟鸿燊最经典讲座最新销售技巧话术秘籍视频-高清观看-腾讯视频
翟鸿燊最经典讲座最新销售技巧话术秘籍视频
上传者其它视频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视频
用手机或平板摄像头拍下右侧的二维码,您可以:
1 在手机或平板上继续观看该视频
2 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2463次播放
视频上传者
上传视频数70
好莱坞影院推荐
史上最美礼服梦幻来袭
蓝胖子的深情告白
下载企鹅看看
好莱坞会员2014qq网络硬盘在哪_百度知道
2014qq网络硬盘在哪
提问者采纳
&首先登陆qq界面qq右角应用图标点击现应用列表转站第二排哦(编给家圈起位置)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2012国学大师翟鸿燊最新讲座:点亮心灯 QQ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164eL4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164eL4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2012国学大师翟鸿燊最新讲座:点亮心灯 QQ
播放量数据:
你可能还想订阅他们:
&正在加载...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剧集: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300字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当年 QQ 是如何传播的?
QQ,即时通讯工具。
按投票排序
137 个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最权威的发布时间: 晚,2.11凌晨1点,在深圳龙脉机房,人类历史上第一个OICQ 99版本发布。如果问传播,可能有几个点:1.体积小,当时有个好像叫做mfc32.dll的库,大概3m左右,很多即使通讯软件都会用到。而当时腾讯的free将这个库编译到只有220K ,不需要MFC动态库支持即可独立运行,创造了行业最轻量级的即时通信软件记录。前面有说过,当时上网大概是36K和56K的猫为主流,换算网速大概是4.5KB/s和7KB/s。所以用这速度下载一个几M(1024KB)的库,算下时间。那时候的网速大概1小时6元吧2.头像比较丰富,传输消息的稳定性和即时性都在不断的优化。是当时迭代速度最快的IM软件3.头像,表情,图片,文件,视频等功能的逐步加入4.聊天室5.QQ秀(那时候QQ秀可称泡妞神器,同时也是曾经最赚钱的业务)6.QQ游戏大厅7.星星太阳月亮(当时报道一堆,无论负面正面,都帮助大规模传播)8.不断的各种体验优化。基本你觉得不好用的最多俩版本就会有优化9.中国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功不可没,感谢政府)以下是10周年的时候写的,文笔烂,重在记录回忆。99年有一段时间,电脑报会介绍这个软件,中国电脑教育报会介绍这个软件,华军下载会推荐这个软件。这就是被誉为中国版icq的OICQ(当时全称是OpenICQ )。 当时王菲有一首歌,应用到网络聊天中也挺合适--如果你是假的。当时我有块硬盘,6.4g的昆腾火球3代。当时qq的体积从300k逐渐到800k,再到1m,再到.....直到现在。 早期,qq的版本速度更新很快,快的时候竟然几天就有一个(当然那时也知道是改bug),后面几星期,几个月。 我每个版本都有保存,当时我曾有在想,如果等几年以后,腾讯搞什么庆祝活动,他们自己都没这些版本了。而我一下把每个版本都拿出来,他们会不会奖励我一个5位数的号码。那年我15岁。 oicq99的版本号就像下面截图一样 oicq99 + a(bcd) + build日期 = oicq99abuild0210.exe QQ2000时的版本号,相当可爱 QQ2000+a(bcd)+ build日期(b 代表是否稳定) = qq.exe ,qqb.exe 那时候,随便申请一个号码就是6位的,还是1开头。 那时候能在网上相互认识,是种缘分。 一般人都比较渴望被骚扰,被疯狂的添加。 虽然简陋但仍然亲切的界面,这也是相应小炸弹最活跃的时间,一个疯狂的年代。那时候我特希望每天有一堆人给我发消息 呵呵,这个东西用过的人也应该不少吧 我们当时想开,但没权限,有了权限发现没人气 简单明了的参数设置 可爱的网络设置,请注意这个选项 “ 169用户
”,太可爱了 那时候就有的pop3 check,如果有新邮件,会有个框框提示你哦 到2006年,才有较大变动的密码修改 QQ2000 界面变化 请注意下图中那个168申请qq号码 请注意下面那个选项“使用已有的号码”,这个可爱的选项持续了好几个版本。 请注意下面那个可爱的广告条。 第一个qq修改版本由QQ2000开始,先是去掉广告条,然后牛人将广告条替代成了对方的ip地址,又对应ip库,增加了对方所在地区的注释。 以下是很老版本的qqshow照片记录,有的是03年的,有的是04年05年的。 那时候有这么多item可是很牛的! (现在看回去好土锤。。。。)以下是当时和朋友们的一些合照,有一张和男的的,那个人是吴yy 几乎都是在非典时期照的。03年那个难熬的夏天,在成都,依然是那么的悠闲。 除了网络,便是看“我猜” ,冰鱼出的rmvb都喜欢带个自己的片头,那主题曲便是《红豆女之恋》的。
严格来说,这是题主基于个人经历对QQ进化史的一个片面回忆。虽然文章内提到了一些个人认为帮助了QQ传播的原因,但该答案仍不能算作对问题的好回答。不过很高兴的是,这一个回复炸出了不少潜伏在知乎的老网虫。谢谢各位点赞。答主很清楚地明白,大家点赞更是偏重于情怀,而不是因为本答案之于问题的回答。谢谢你们,让我找回不少青春回忆。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存在侵权请通知答主,答主将立即修改。各历史版本可移步文末参考文献。答主不保证该网站对版本号的描述是否严谨,也不保证安装包未经过修改。———————————————正文分割线———————————————让我们先从99年OICQ的界面截图开始吧。(部分截图来自网络,部分截图来自答主)这是桌面图标。跟现在的QQ比起来,当年那只企鹅还没有发福。岁月是把猪饲料啊~这是桌面图标。跟现在的QQ比起来,当年那只企鹅还没有发福。岁月是把猪饲料啊~运行程序后的登录界面,默认设置在申请新号码上。很明显这是一个处于推广期的界面。运行程序后的登录界面,默认设置在申请新号码上。很明显这是一个处于推广期的界面。第一个版本里OICQ的头像,包括了不少用今天标准来看是侵犯了版权的著名动画形象的肖像。你当年用的是哪个?第一个版本里OICQ的头像,包括了不少用今天标准来看是侵犯了版权的著名动画形象的肖像。你当年用的是哪个?上面的是OICQ 99a界面,OICQ的第一个版本。99年推出,安装包不到1MB,装在3.5寸软盘里毫不费力。主要功能为即时聊天、“中文网络寻呼机”(即通过OICQ给BP机留言)、公共聊天室、传输文件。复习了一下第一个版本OICQ的界面,让题主再来结合个人的经历回忆一下。有些地方可能不准确,还请各位海涵。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学电脑”一词主要指学习DOS下的WPS个五笔字型输入法。能够接触互联网的用户都输极少数,应该主要来自科研机构。90年代中后期,随着时代发展,国内的互联网的用户开始活跃于BBS、论坛、聊天室。可以说,这一批网络用户总体上是技术人员和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经济条件较好,并有接触互联网意愿的用户,各方面素质都相对较高。作为“网吧”的雏形,1995年左右,大城市开始出现“电脑室”。96-97年前后,二三线城市开始有成气候的电脑机房(没有Internet,主要是IPX联机玩游戏或玩单机游戏用),费用在4—5元/小时左右。(还记得97年去某机房,只有一台电脑可拨号上网,老板开价30元/小时。考虑到当时的工资收入和购买力,这个费用确实较高。)到了年,二三线城市才开始有一些接通Internet的机房出现。年更是迎来了网吧的爆炸式发展。Web 1.0时代,受制于电脑性能和网络状况,当时上网的主要活动就是浏览网页、聊天、收发邮件。聊天主要依靠BBS版聊、IRC、本地网站建立的聊天室,即时通讯软件只有ICQ。当时,网络上也产生了一些新鲜网络语言,比如技术高手一般都被尊称为“大侠”,而“大侠”一般会谦称自己为“大虾”或是“菜鸟”;主页Homepage也一般被戏称为“烘焙鸡”。细细想来,那会儿网络上是一股温良恭俭让的风气,和谐又美好。需要注意的是,ICQ是英文界面,聊天时必须连接Internet,而且好友信息都保存在客户端。这就意味着不光要连接上国外服务器,而且换一台电脑,好友就全部丢失。加之当时网络状况不好,时常掉线,故ICQ用户体验上确实更需要改进。1999年左右,家庭Internet用户主流上网方式还是使用33.6K或是56K的调制解调器,通过拨号上网。而中国电信的163,正是上Internet的号码。(这也是网易域名的由来,扯远了~)拨号上网界面拨号上网界面拨号上网连接成功后的界面。拨号上网连接成功后的界面。好像当时还有一种国内网,好像是169。拨169连接上之后不能访问Internet,因此无法浏览国外网站,只能访问“xx信息港”之类的国内网站。169资费相对便宜。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ICQ的服务器在国外,因此169用户无法使用ICQ。而后来出现的OpenICQ打通了163和169用户,使得169这部分不能连接上Internet的用户也可以使用该款即时通讯软件。对163和169的用户的支持,让内网用户也有了一个类似于ICQ的聊天工具,应该是OICQ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1999年左右的时候,互联网有了推广的苗头。国家的文件也是频频出现“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宣传。但那个年代,上网费用仍然相对很贵,而且网速也慢。1999年家里购买了第一台多媒体个人电脑,兼容机,华硕主板、奔III450,16M显存的华硕AGP显卡、创新PCI声霸卡、128M内存、8G硬盘、3.5寸软驱、40速CD-Rom、56K调制解调器,LG 17寸超平LCD显示器。这个配置现在看来十分不堪,但在当时价格超过了一万。在自家拨号上网,费用大概在3-4元/小时。相对于现在,当时的上网成本非常高。普通家庭都是用36.6K或者56K的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拨号并建立连接后,家里就不能同时打电话了。掉线更是常有的事。(多说一句:那个年代网慢到下载一首RM格式的歌曲或是MP3,还要开着网络吸血鬼或者网络蚂蚁下上个十几分钟,所以省时省力的办法就是买一张MP3碟,再把歌全拷回电脑里用Winamp播放。)64K的ISDN上网倒是和拨号不冲突,但家庭用户当时基本无人消费,只有少数网吧才配置64K的ISDN,这也成了这些网吧招徕客人的招牌。(当时的网吧上一般都写着“上网”、“冲浪”、“ISDN”之类的潮流用语,现在想起来甚是有时代感)。2000年暑假去成都,成都正是国家当时建设ADSL的试点城市,见到了某网吧门前标注的“512K ADSL”,都不敢想象这速度快到什么地步。所以在Modem拨号的这种网速下,上网一般只能看论坛和文本内容,加载图片都非常慢,一张主流分辨率800x600的桌面壁纸,在浏览器里从上到下一点一点显示,可以加载几十秒。(当时还有很多人用Netscape浏览器。1997年10月以前,IE都没有捆绑在Windows里,要使用IE还需要另外购买安装。后来好像微软还因为在Windows里捆绑IE吃了官司。)所以当时去网吧玩,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内网IPX联机玩红警、帝国时代之类的游戏,再就是上网聊天。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也正风行与网络,多少人也梦想着预见自己的“E往情深”和“轻舞飞扬”。这也是当时OICQ能火的时代背景吧。1999年2月,OpenICQ(简称OICQ)被腾讯推出后,一下星火燎原。OICQ基本上是ICQ的中国版,但做出了一些改进,比如将用户资料存储在服务器,这样使用同一账号在不同电脑上登陆,好友名单可以自动下载。这款软件在当时还有个更中国化的名字叫”中文网络寻呼机“,因为用户可以通过OICQ直接给BP机发消息。那个年代大家还没什么“即时通讯软件”的概念。OICQ的巨大优势在于它集成了聊天室、个人对个人,还有点对点传送文件的功能。而且用户能够接收离线消息、可以给BP机留言这样的改进,在当时的背景下是非常吸引人的。当时用户并没有一个对软件太固定的使用习惯,什么软件好用就拿来用。OICQ推出后,自然抢占了不少市场。印象中也有一些功能类似的XICQ软件,比如什么TICQ、MICQ、PICQ,但占据了先机的OICQ还是凭借用户口碑脱颖而出。这里插一句,我本人其实当时聊天更喜欢Windows 98自带的一个卡通聊天软件,叫Microsoft Chat,算是一个别致的图形化IRC聊天客户端。来自五洲四海的朋友们汇聚一堂,甚是有意思。当时在聊天室里遇到台湾朋友,台湾朋友很是奇怪大陆居然有人上网,还问了我教科书里有没有解救水深火热的台湾人民。我很认真滴想了想之后说:“好像没有吧……”。那位台湾小哥将信将疑。哈哈,又跑题了。这个软件聊天界面如下。左下角文本框可以打字,右下角调整主角的表情。选定之后按回车键,就自动生成漫画聊天图案了,非常有意思。只不过后来渐渐就没人玩这个了。不知道有没有当年用过这个软件聊天的朋友。附一个下载地址,怀旧的朋友们可以存档留作纪念:99年去网吧时候,一般都是去一次申请一个QQ号。从对OICQ99的界面截图也能看出来了,这个软件默认设置是申请新号码,头几次用还不太能注意要点一下才能选择用已有号码登陆。99年上半年哪段时间申请的都是6位左右,因为当时意识不到腾讯OICQ今后取得的地位,Q号用完了就完了,也不珍惜。当年,自家买了电脑上网后,还下载过批量申请OICQ号的软件。可以用软件一口气申请二十几个,从中选一个好的, 其他的丢掉。因为大家对OICQ用户对软件的黏着度不强,加之网络并未像今天这样深入生活。所以OICQ在有些时候只是一个用来遇见陌生网友的工具。在那之前,很多中学生之间流行交笔友,方法一般都是在少年杂志上登载一条自我介绍和通讯地址。有了OICQ后,陌生人交友也相对便利。如果认为和网友比较投缘,还会交换通讯地址写信,或者留下电话继续保持联系。总之在年前后,OICQ并不能算是一种特别稳固的联系方式。上面是OICQ2000界面。这个版本添加了隐身功能等。上面是OICQ2000界面。这个版本添加了隐身功能等。于是QQ上产生了第一批潜水员。好像是这个版本,开始支持自定义头像。但我当时发现,自定义的头像没有办法同步到服务器上。这就是说,用户可以用自己的照片当自己的头像,但对方和该用户聊天的时候,对方看到的还是系统预设的卡通头像。2001年,因为和ICQ产生纠纷,OICQ悄悄改名为QQ。当时其实还非常不习惯,觉得怎么改了这么个幼稚的名字。原本都是用登陆网站,但域名后来直接改成了QQ。记得当时腾讯还在首页推广了个不太知名的东欧乐队为QQ推广的形象MV,就听了一次,只记得歌词叫有句话叫什么“QQ me...”下面是当时网页截图的介绍。QQ2003界面。该版本新增聊天场景、捕捉屏幕、给好友播放录影、QQ炫铃。QQ2003界面。该版本新增聊天场景、捕捉屏幕、给好友播放录影、QQ炫铃。年QQ用户爆发式增长,而腾讯又苦苦支撑,有段时间已经濒临倒闭。当时腾讯不知如何将庞大数量的用户转化为效益,于是一方面回收3个月未登录的号码资源重新出售(据我观察,现在取消了对长期未登录账号的收回。)另一方面,大概在2002年,腾讯开始在注册号码时收费。必须通过电话、短信、Q币卡等付费方式开通QQ。那时候UC借助免费申请号码(根据
的补充,UC聊天室可以按照兴趣进行分类,同时还出现过一大批颜色聊天室)等因素也红火过一段时间。后来QQ意识到问题,再次开放免费注册后,UC便不再红火。 QQ2004界面。新增个人网络硬盘、远程协助、QQ小秘书。QQ2004界面。新增个人网络硬盘、远程协助、QQ小秘书。也好像就是在2004前后,QQ为了保证用户在线数量,加入了等级机制。于是出现了一堆24小时疯狂挂Q的用户和一大批代挂网站。后来腾讯“出于省电的考虑”,渐渐开始优化等级增长制度。我反正是不爱挂Q的,这么多年来也没在腾讯花过一分钱。所以现在的等级一直不能算高。QQ2005,新增QQ宠物、Qzone、QQ通讯录、QQ音乐。QQ2005,新增QQ宠物、Qzone、QQ通讯录、QQ音乐。2005以后给我的感觉是,软件本身越来越臃肿。弹窗广告也变得很多,用户体验很糟糕,于是我后来转向了珊瑚虫、苦菜花等显隐身显IP无广告无推送无强制安装插件的版本。当这些版本和腾讯的官司败诉以后,我又有一段时间转向了QQ国际版。国际版的QQ要比同时期的QQ清爽很多。QQ2006,新增QQ主题包、QQ视频秀、3D秀聊天模式。QQ2006,新增QQ主题包、QQ视频秀、3D秀聊天模式。QQ2007,新增会员发送离线文件功能、窗口抖动。QQ2007,新增会员发送离线文件功能、窗口抖动。QQ2008,新增了超级群,最高支持500人。QQ2008,新增了超级群,最高支持500人。QQ2009,新增群友动态、消息盒子、好友印象。QQ 2010,全新皮肤引擎,QQ大视频,多问题验证QQ 2010,全新皮肤引擎,QQ大视频,多问题验证QQ2011就很像现在的界面了。QQ2011就很像现在的界面了。以后的等级界面暂时就不贴了。QQ有过几次不支持转换聊天记录的升级。好像是从QQ99b升级到QQ2000之后,99b的聊天记录就无法打开了。从QQ2000升级到QQ2003的时候,好像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现在我电脑里还保存这99b版本的聊天记录文件,那个版本的聊天记录都是xxxxxx.msh或者xxxxxx.msj之类的扩展名。每次整理电脑都不忍心删掉,虽然知道可能再也打不开这些文件了,但总盼望还有一天可以打开这些聊天记录,看看99年朋友们和99年的自己。那时候聊天不一定是非要和异性聊的。有时二三十岁的“大叔”们会跟你谈谈理想和人生的道理,轻松愉快,发人深省。那时候陌生人聊上几年也不会想着见面,问你约不约的。就是很纯粹地聊天,互相交换一些开心事。那时候网友们的网恋是很纯很纯的,在网络世界发乎情,止于礼。听见OICQ的敲门声和BP机声是感受得到心跳的。那一群可爱的网友们,大多都已经不再存在于我现在的QQ列表里,早已散落在天涯。总的来说,QQ应该没有刻意去传播吧。只是在当时的历史时代和互联网环境下,出来了这样一个好用的软件,网吧的安装率相应也比较高。加上一些电脑杂志也会为网虫们(那年代的流行词是网虫不是网民)推荐一些好的应用软件,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就铺展开来。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环境下,然后恰当地被网友们选择并发扬光大。而且,虽然腾讯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顶着剽窃的名声,但不得不说很多细节上的的更新、新功能的添加和用户体验是超越了被模仿的产品的,用户用起来比较顺手。只可惜在网络普及化以后,使用QQ的人群太多,给QQ造成了一种低端的印象。我本人认为QQ邮箱的体验其实一级棒,毁就毁在了部分用户火星文的发件人名上。也许也有QQ本身给人的印象还是偏重娱乐的因素。还是要感谢QQ。99年起放在21cn邮箱的邮件,因为缴费后未再次续费,邮箱打不开了。大学期间积攒在BlogCN的博文,也因为BlogCN的关闭而全部丢失。存放在Yahoo邮箱的信件和MSN Space里的日志也都全没了。只有我没花过一分钱的QQ,始终不离不弃。大家认为最low的QQ空间,恰恰才是保存了我最多最完整的记忆的地方。夹一张暴露年龄的私货:写得凌乱又散漫,已经离题千里,不能算是对本问题的回答。归根结底,还是对自己的青少年时期,对那个存在于记忆中的美好时代的怀念。最后调查一下,有多少人觉得眼镜哥哥像美图秀秀过的马化腾来着?参考资料:
“我们一起来摇,一二三,摇!”南方深秋的空气中发出了来复枪上膛的声音,咔嚓,咔嚓,清脆而性感。这是2011年11月的傍晚,我与马化腾站在深圳威尼斯酒店的门口,临分手前,他叫我下载微信,并用摇一摇功能“互粉”。此时,腾讯与360那场著名的战争刚刚尘埃落定,而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正为争夺用户打的不可开交,马化腾告诉我,微信是腾讯上线的一个新产品,已经有3000万用户,并且每天新增20万,‘因为有微信,所以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这是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语调低沉,不容置疑-----------------------------------------------------------------吴晓波《腾讯传》----------------------------------------------以上摘自吴晓波的《腾讯传》第一章,从去年微信看到这个文章,看了前四十章,然后吴晓波同志突然停止更新,说要卖书,真有一种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的冲动。四五个月过去了,那书还迟迟没有问世。看到这个题目,突然回去拿几个小时翻了一下,简单写一下,算是作为qq起步发展史吧。腾讯是一个比较低调的公司,马化腾也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腾讯一直没有什么年志之类的记载,也没有马云一样的演说家。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内部的邮件沟通。比如tony的邮件。吴晓波作家在几年内有机会接触到了更多的资源事情。自己本是不够,就简单写一点吧。大家最好还是等书或者看网上连载吧。QQ各个版本界面腾讯的大事记我不是写手,我只是缩写搬运工马同学大四的时候做了一个股票软件,然后转了几万,后来又自己组装电脑,赚了几万,此前一直在一个叫润迅的公司里打工。心中有梦的马同学,在和好友张志东等等创立了腾讯公司。好凄凉的光棍节啊,你看看你们,马云背后的男人女人,你们要么在那花钱,要么在那花钱月下,要么在那单身的抱怨。你看人家麻花藤,都要改变世界去了。所以,记住腾讯创世的日子是11.11,qq上线的日子是2.10,麻花藤生日是10.29别再在qq空间乱转发了。最初icq有以色列几个人搞出来然后被美国在线收购,然后,深圳电信局也想搞一个这个,于是就去招标,但是国企招标吗,大家都是明白的,公司已经定了飞华公司的PCICQ,但是咱们的小马同志依然不放弃。仍然把OICQ搞了出来。当然,OICQ也毫无悬念的落选了。马先生他们曾经想着要把OICQ给卖了,他们估计得值个三十万吧,但是没人买,倒霉啊。没办法只好自己养着了。还好人家电信那有内部人,所以服务器啥的会便宜一些吧。当年即时通讯领域可谓群雄逐鹿啊,大家各有各的产品,OICQ怎么存活呢 ,书中给了这么几点,书中叫做“微创新”大家仁者见仁啦,它可以把聊天记录,好友信息保存在服务器端,他体积小,一般网速四五分钟就可以下载了。然后用了udp传输协议,相比tcp协议更加快吧。支持离线消息,支持头像显示,支持陌生网友聊天,支持灰色头像。整的俨然一个iPhone4发布会了。当然,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总会给人家找一些成功的原因,但终究是不是呢,或者还是运气好呢。加上曾李青同志在深圳电信给他们搞的服务器,一切完备了,所以就发布了OICQbeta build0210.最初腾讯打算放一万个号码从10200开始,那个200呢,准备留给自己公司内部人用,他们觉得自己公司能够发展为200人就已经很好了。当时他们只有不到十个人。由于上面说的那些理由呢,用户增长还算可以。在4月份,马在北京出差,发现同时在线用户达到500.这期间增长速度很快很快了。哦,对了,当时办公室下面就是一个网吧,所以他们经常去楼下网吧看看,当时听到那熟悉的摩托罗拉传呼机声,他们别提有多刺激了。之后OICQ犹如一个饿死鬼投胎的小精灵,一个磨人的小妖精,用户数量抛物线增长,在这时就有一个问题出来了,服务器需要不断的优化,因为用户增长太快了嘛,所以一位辛苦的员工就住在电信局旁边400米,一有问题就去优化,去改bug。然后90天用户增长了四倍,而且服务器不够用了,所以聪明的马同学就自己组装服务器,虽说性能不好,但是便宜嘛。上线9个月,注册用户100万,这可真不是盖的,也累死了公司的人,也耗尽了公司的钱。而且,美国在线的那个IICQ呢告腾讯侵权,腾讯当时势单力薄没钱没权每用户,连官司都打不起。更别提胜诉了。没办法,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时,摆在他们面前两条路,卖了,或者筹钱,他们觉得这么多用户,至少值个300万吧,但是由于那是一个门户网站广告时代,所以没人看得起角落里的麻花藤,最高出价也就60万吧。借钱呢,也不好搞,谁会给这么一个前途未卜的企业投钱呢,甚至有一个小马的朋友,不要小马给的股份,说,你这钱不还也可以,但是我不要股份,这真是有钱任性啊,即使按照上市后的股价也快涨了百倍了,那还是创业初期个位数股份啊。这期间错过机会的还有搜狐,新浪,雅虎等等巨头这时,一个叫做风险投资的东西在中国出现了。然后各种曲折,马化腾拿到了IDG和盈科的投资。估值好像是500万左右。然后呢,把OICQ改成了QQ。而且退出了QQ2000.大家知道,腾讯是靠寻呼机业务起家的,第一代OICQ也和寻呼机有点关系,但那几年寻呼机业务陡转直下。第一代QQ图标究竟用什么呢?腾讯就此问题咨询广大网友,开始,大家一致投票给寻呼机,毕竟靠他起家吗。后来慢慢的一个企鹅的图标占了上风。最后定为企鹅了。最初的企鹅呢,是黑身白脸细眼睛,瘦长的企鹅,后来腾讯参加一个展会,要做一些小礼物送人,让人记住这个公司嘛,打算做个储物罐,工艺那边说太瘦高了不好放,于是就做的胖胖的啦,多可爱。而且在脖子上加了个黑围巾。企鹅本来就生长在南极,它不怕冷为什么还要围一个围巾呢?联合创始人张志东说,因为每个人都会问,所以大家就都知道qq了嘛。这时就成了胖嘟嘟大眼睛厚嘴唇憨态可掬的QQ企鹅了,而且,还带了一个红围巾呢。这样qq更火了。2001.5,qq注册用户破亿,在此之前,腾讯得到南非MIH投资,估值6000万美元。当然腾讯是不缺钱了。但是,故事里总会有这么个吊人胃口让人伤心的词。腾讯是个公司,公司就要赚钱,在此之前,腾讯一直是没法赚钱,反而一直砸钱的。究竟怎么赚钱呢?qq那点小窗口广告也不好用。联通推出了短信业务,腾讯推出了短信注册聊天的功能,,中移动划归出来后,相比财大气粗的电信,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穷小子。但是他们推出了移动梦网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有小马一份,用短信注册qq,移动即时通OICQ业务,彼此之间3:17分成,大头给移动啦,怎么说人家也是国企。美国人相对开放,什么事都喜欢打电话说,而中国人比较保守,所以喜欢用短信,思考再三然后发出去。2006年,美国一年的短信也不如同期中国春节七天的短信多。至于现在嘛,过年你发了嘛所以移动的业务一举成功,也带动了腾讯的盈利,最初试水是在广东移动,然后推往全国各地主要城市,腾讯一月有3000万条短信,折合收入近200万,2001年6月,腾讯盈亏平衡,2001年营业收入4907.6万元,利润1021.6万。当然腾讯也是第一个盈利的互联网公司,要知道,那是互联网泡沫要破灭的时代。ps移动2001年短信159亿条,亿条。占了全球短信三分之一。光有移动短信怎么能行,2000.10月,腾讯推出了会员制度,想靠这个赚钱,此外还有企业服务,也不温不火,当然又搞了一个注册收费机制,导致了舆论危机,大家网上破口大骂,此时各家公司回过神来赶快都造出了自己家的即时通讯软件。也为腾讯后来几年造成了很多问题。腾讯痛定思痛,在qq三周岁的时候放弃收费,重开免费注册。当年收费也是没办法,一天一百万新用户,自己服务器受不了啊。当然,无论咋样,在网上都会被骂的。在2002年,腾讯学习网游公司推出了Q币,因为当时你收钱不能总是邮局汇钱吧,点卡,充值卡多好用。但是腾讯支付体系缺失没法赚钱,所以推出了Q币。而且退出了qq群,大家总算可以在一起愉快的聊天约约约啦。Q币呢,初期只可以用来赚会员钱,由于会员本身不太招人喜欢,所以收入也不多,大头仍然是短信。然后qq秀上线。那时候我刚过完生日慢悠悠走去学校上课呢,这就是差距啊。QQ秀是借鉴韩国阿凡达计划而做的产品。又到了中西差异的时候了。在西方,大家比较自由,在中国,当然我们也很自由,而且生存发展权才是最重要的权利。大家在现实社会一般比较压抑,比较克制。对事不对人我觉得很难做到吧。虽然大家老说自己对事不对人。所以呢,QQ秀满足了大家的心里的野性。而且,要知道qq用户主要是18到27岁左右的年轻人啊,这些人有啥?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当然大多数要老婆也没老婆。但是我们有梦想所以QQ秀满足了大家内心欲望的释放,这不仅仅是一种服饰,而且还是一种情感寄托。马化腾是第一批QQ秀用户,他在qq商城购买了如下道具,一头长发,一副墨镜,一条紧身牛仔裤,由此打扮出一个年轻牛仔的形象,而在现实社会,他从来没有流过长发,不带墨镜,几乎不穿牛仔裤,这是一个极其具有寓意的现象。一个人在虚拟世界里对自我身份的认定,也许正是现实生活的倒影。中国社会历来是一个充满了压抑的等级社会,他及表现在宗族内部,也体现在公共社会层面,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战战兢兢,缺乏宗教寄托的情感生活十分苍白乏味,而虚拟社区如同一个突然出现的世界,让压抑已久的人们可以带着面具,实现一次不需要节制的狂欢,中国人在现实中的含蓄域虚拟中的放纵构成了一个十分鲜明和讽刺线性的反差。qq的早期使用者,绝大多数是15到25岁的年轻人,这是一圈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身份,却渴望得到认可的焦虑的人,他们在家庭里被严格管制,在社会组织里被忽视和边缘化,而因为荷尔蒙的作用,他们有渴望得到认可,渴望确认自己,渴望寻找属于自己的种群,这些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在虚拟社会中却可以轻易的实现。至此,qq QQ秀,QQ会员,Q币。腾讯构建了一个封闭的腾讯世界。当然还有后来的发家红钻贵族。以及如今的各种彩钻,Q币怎么销售呢,初期是以声讯台销售,已经网吧销售,还有在线支付了。这一年,腾讯收入翻番,2003.3腾通讯试水新闻门户和游戏。游戏引进了韩国一个3d游戏,但是由于当时大家电脑配置不高,网速不好,加之优化补全,废了。2004年腾讯买了的域名,仅仅用了6万美元2004年奥运会期间,腾讯开发了右下角弹窗小功能,此功能的确比新浪网易等网站更迅速和快捷,也导致腾讯在奥运会结束后窜至第四门户的位置。但是仍然不能靠广告赚钱啊,投广告的都是什么汽车打牌厂子,qq用户都是年轻人,有几个买得起车啊。之后的东西,就是腾讯上市什么的了,等着在更吧,书也没写完呢利益相关,QQ用户,QQ新手
同学甲:你的QQ现在是几颗星?同学乙:我都一个月亮了……同学甲:你下次去记得帮我登,我的QQ是*******这是初中时候最大的回忆……
我刚上班对我有一丝了解的人都知道我晃荡晃荡到10点开始写个答案不出半小时绝对写完。为毛我打字这么快就是QQ赐予我的神之力量。那个年代炒面只要一块钱一碗但是网吧要两块钱一个小时。那个年代喜欢我的女同学们只能上课的时候写纸条给我我就把这些纸条放在家里的饼干盒里想等以后我老了给我孙子看结果到现在了我连儿子特么的还没生出来。那个年代乔丹还在横跨篮球和棒球两大运动有个年轻球员叫托蒂我在基友家里看球他老娘说为毛这货不叫抹布。你看我上面三句话是不是不搭嘎?实际上这就是QQ传播开来的原因1是电脑发展了2是满足了男女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3是满足了基友之间的感情交流。还记得第一个QQ就是去网吧注册的起了个非常庸俗的名字然后搜索全世界范围内妹子然后加上了就能聊一两个小时你要问我为什么你自己回忆一下可能没啥大原因当时我的年纪肯定没达到约炮的境界所以应该就是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以及对于和陌生人交流的向往吧。你看我打字这么快当时像我这样开四五个对话框不停切换和不同城市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妹子同时聊天的一代人打字都这么快。这是QQ刚开始传播的方法,让你跟陌生人瞎聊。再后面就到了和陌生人聊天的瓶颈了大家都聊多了见多识广了谁也不认识谁聊着聊着发现网上的逗比和身边的逗比实在是差异不大身边的逗比你还能挑选看着顺眼的聊网上的逗比搞不好又逗又丑。这个阶段QQ逐渐转变成了同学录,让你和老同学约起来。我第一个女朋友就是这么来的,我在网吧打工当网管她和男朋友来上网,我看着她一米七大长腿妩媚的背影,她看着我叼着烟穿梭在网吧里帮不同的人按重启键挥汗如雨的拔掉机箱的内存条再插回去。再后来她来上网就不带男朋友了,再后来就加了QQ,再后来就是我暑假结束隔着几百公里聊得热火朝天,再后来她后来她就是女朋友了,再后来她甩了我找了个医生医生被我揍了这是另外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了戳中我心痛的地方我不写了。这是QQ传播的第二个阶段,让你跟老同学拼命聊。嗯再后来呢?再后来我们慢慢的不用QQ了,以前上线就隐身现在24小时不下线也没人找。但是我们电脑里的QQ依然不会被删除,逐渐QQ成了中老年人的选择,他们在QQ上可以找到自己的儿子女儿儿子的女朋友女儿的男朋友或者是儿子的男朋友女儿的女朋友,这个阶段,QQ成了不会更换的联系方式,也许有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你突然想起一个人抬头看看天不知道他过的怎么样低头看看电脑发现还能在QQ上找到他。大概就是这样了。这是QQ传播的第三个阶段,让你跟谁都无话可聊。但是不管如此,QQ是不会消失的,它就像你的初恋,也许你们依然相依为命也许已经天各一方但是不管怎么样你永远都不会忘了它,当年它作为唯一出现在你的生命里现在它只是各种社交网络中的一种选择而已,但是看到它就能看到你逝去的青春。我写到现在才发并不是我打字慢而是刚才开会了所以不用怀疑QQ对于中国广大80后打字速度做出的巨大贡献了。不知道为毛有点伤感
忆昔QQ全盛日,微信望其项背难。1、当时的QQ甚至要用电话申请,普通号2元一个,直接从201电话卡里扣。2、全国范围,与网吧绑定,部分城市有网管代理申请QQ号。很多人花着3元一小时(当时大部分路边小店,牛肉面也不过3-5元一碗)的上网费,去那只为网聊。3、网聊对话框,是当年五笔字形、王码、智能ABC、微软拼音们抢滩的第一块互联网市场。当是时,真有专门为了更愉快聊天,去买书学五笔输入法的。然后这一领域最终的胜者谁也没有想到会是后来居上的搜狗,现在的搜狗已经从搜狐半独立,枝繁叶茂,势成参天。4、它是属于PC时代,更准确的说是CRT显示器时代,中国最早一批网民最核心的应用之一。甚至很多人的PC上,浏览器都不用打开,只开QQ就够了,就等同于上网了。5、大学扩招的背景下,与校友录结合,21世纪最初几年的大学生,用chinaren找同窗,用QQ保持联系。多少高中暗恋狗,终成网恋试水人。6、城市化提速的浪潮中,长途电话贵,IP电话远,很多时候还要排队。到校计算机中心,网吧聊QQ,是最经济、流畅的的异地沟通方式。7、QQ称霸,分封天下时候的网吧,是很高大上的地方。精斑、盖饭、烟灰、脚臭、民工、劲舞团、杀马特、烟熏妆、贾君鹏们是极少在那里出现的。当年的QQ,就是在第一波互联网浪潮袭来的当口,电击着亿万国人“久旱逢甘雨”的心灵,“润物细无声”地潜入了大家“他乡遇故知”的新世纪生活。太多人,通过它,完成了各自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充满浓浓回忆的一个问题。那时候我还在上大学,电脑报是我唯一了解互联网、IT的渠道,记得应该是从大二开始订阅电脑报,通过这个报纸,我从一个小白变成了一个所谓大虾!(完全的纸上谈兵啊,没攒过机器的人,满口的硬盘、内存、赛扬、AMD什么的)记得是在某一期的电脑报上,应该是大三的时候,看到电脑报上介绍这款软件,苦逼学生党,没电脑啊,学校附近连个网吧都木有,还是在学校的高档次机房586配置的电脑上,看到了个瘦企鹅,算是知道了有这么个软件,但是不让用啊!悲剧大三冬天的时候,在广告公司找了个文案的兼职工作,某天晚上,几个同事加班无聊,等视频渲染中,于是说,我们上上网吧,于是乎,连上了56k的小猫,但是大家当时都不知道上网做什么,去哪个网站,在大家看着我这个所谓电脑大虾的时候,我脑子里蹦出了几个词,雅虎,聊天室,电子邮箱。于是我们的上网之路开始了,当聊天室(天府热线)因为骂人被踢,雅虎搜索AV关键词不得所以,电子邮箱申请下来后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我想到了OICQ。。。从此与这个企鹅结缘,一直用到了现在。Q龄14年~~~
听说隔壁班的小花有了qq号。
当年(05年)终于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个人电脑——七喜!卧槽!矮富挫了好吗!全班就特么几个人家里有电脑,不过家人怕耽误学习,所以就没有拉网线。每天学习之余就各种单机软件在玩:千千静听听歌的,红色警戒,CS1.6,极品飞车6,侠盗车手。电脑里除了几个小软件是堂哥当时买的电脑杂志附带的碟里安装下来的,就是自己攒零花钱去买盗版游戏碟安装的。这还玩得不亦乐乎。直到06年,我妈想炒股,所以就特意去拉了网线……这时候,在班里同学的辍使下就下载了个QQ。申请了人生中的第一个QQ号,结果没经验,密码忘了,QQ号也忘了,就没用了一段时间。直到我堂姐来我家,看到有电脑就开始登QQ,她很热心的帮我申请了个QQ号,这时我才认认真真的用纸笔记录下了我的QQ号。然后在班里开始用纸,记录下每一位同学的QQ号码,记得当时的情形是这样子的,拿着一张不知哪里撕下来的纸,往同学跟前一递,那同学就很有默契的放下手里的东西开始一笔一划的写上自己的QQ号,还有个别逗比把自己的网名(火星文,大家感受一下。)也附在旁边。回到家以后,就开始按着纸上的号码逐个逐个的加好友,看着桌面右下角闪烁着好友通过的图标,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捂脸)。然后每天干的事情就是在QQ上逮着头像亮着的同学瞎聊瞎扯,也开始各种愉快的使用QQ功能。那会每天班上的话题开始是那谁谁点亮了好多图标,然后各种攀比,花钱开会员,开砖石(继续捂脸)。玩QQ的山寨游戏,只为点亮图标。然后突然觉得,用手机登录QQ在头像上有个小手机会很酷炫,而且会点亮手机QQ的图标。卧槽!那时候只要谁点亮了这图标并且用手机登录QQ,简直就是高富帅,白富美的形象好吗!但是那时能下载QQ的都是高端大气的手机好吗!于是,为了满足强烈的虚荣心,我拿我爸的索爱T628 手机(赤果果的当代机皇),用流量下载了个QQ,并且登录,挨个好友聊天。当时瞬间觉得自己高大上了起来。(后面我爸疑惑,怎么这个月话费那么高?)再后来,开始迷上QQ空间,开始学装修,弄模版,三天两头就装修。哈哈哈,然后同学开始求你帮着装修,那会凭着这个技术,还跟不少漂亮的女同学拉近了关系!最后,我一直记忆犹新的,就是通过QQ群,认识了一帮聊天聊得非常愉快的网友。(写到这里,内心默默在流泪。)当时,我在QQ视频那儿看电视剧,同步聊天的窗口那突然有个女生在发布QQ群的推广广告,好奇心的驱使,按着群号进了群。统一了群名,记得当时的网名是什么海盗王,在群里就被大家亲切的称作海盗。(=,=)然后开始每天准时上线,天南地北的瞎侃,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在群里一说,大家陪你笑;遇到什么难过的事情,大家齐齐安慰你;遇到什么问题,大家齐心协力给你想办法!就是那么单纯就是那么无忧无虑,没有约炮,没有欺骗。我记得,当时有个大哥哥在杭州,喜欢另一个大姐姐,在金华。那个大哥哥为了那个大姐姐,去到金华,因为那个姐姐,哥哥改掉了自己的很多坏毛病,从一个天天打架赌博抽烟喝酒的混混,变成了一个自食其力,努力工作,积极向上的好青年。虽然最后两个人没走到一起,但是还是感觉到满满的正能量!可惜的是,现在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手机也越来越先进。却缺失了那一份作为沟通最重要的真诚。或许因为科技的便利,我们失去太多太多。虽然现在很少用QQ。但是,我还是很感谢,感谢QQ,让我拥有一段美好而又纯真的回忆。
看了前面很多回答,基本都是从qq这个产品的角度出发的。这里我想说的是一个时代背景因素。我最早见到qq,大概在2001年。界面就是qq2000的那个样子,那时候我7岁。(图来自上面 (图来自上面
的答案,侵删)那时候是在一个家里电脑能上网的同学家里,四个人围坐的电脑前,紧盯着电脑屏幕,看着他哥哥跟一个网上认识的「美眉」聊天。在聊天的最后,我学会了一句网络黑话。-「886」-「88」而我拥有自己的第一个qq号,是在年之间。那是个人多媒体电脑和宽带网络席卷全国的年代。但实际上那个年代,给家庭购置电脑的家长们对于电脑的了解少之又少。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电脑来学习,而不是打游戏。而那个年代他们眼中的学电脑又是干什么呢?- 打字就这么简单,我相信所有90后的朋友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的家长在购买电脑之后希望自己通过电脑学习的第一件事就是熟练打字。因为当年在他们的工作单位里,「会电脑」和「会打字」是可以划上等号的。所以要练打字最直接最简单的途径是什么呢?聊QQ。所以在大概我三四年级的时候,每周五的晚上,班上差不多一小半的同学,都坐在电脑前,和同学聊天。没有手机。电话和QQ成了那个年代放学之后我们交流的唯一途径。以至于周五的时候养成了不记作业的习惯。 晚上上QQ问同学。学习电脑从打字开始,而打字从QQ开始。这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共同记忆了。以上。
当时的IM对中国大众来说只有qq
知乎还真是回答文章越长获得赞越多啊。 我觉得核心就是几点。1.历史的机遇,那时候互联网刚出现,人们迫切的需要跟陌生人聊天,甚至升级到网恋,约炮。想想那时候的email,bbs,用的最多的就是聊天,想想你正在跟几千里以外的不认识的人聊天,那时候就会感觉很兴奋;2.qq当时的两大功能非常重要。一个就是可以按照条件查找好友,基本上很多人都是根据地区,异性查找人,然后挨个加,3.当时qq有个聊天室,非常火。。。
特意花十块钱买了2个尾号连号,情侣号,送给一个给喜欢的人~结果她没用,丢了...PS:还是普通号码,可以用一辈子的,现在压根买不到了~情侣号都是要无限续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What's your QQ?----我就无耻的求赞了~
--------------------------------多图预警-----------------------ps.截图用了时下最流行的截图工具:QQ
这么一来岂不是要暴露姐年龄了T_T看到这个题目真是秒回学森年代,那个夕阳西下的学校操场,那个飞奔去网吧少女~~~啊,青春!来一发自己的可能我讲一下IM发展史,用自己的经历,如下。【IM只有ICQ和OICQ的年代~~~】看到楼上很多答案都有老版本OICQ的截图。那会我还用ICQ,一朵绿色的小花儿~ICQ上我至今还记得有一位美国的同龄帅哥网友叫Chris,喜欢搞互联网,玩山地摩托车,跟justin比伯不相上下那种,我去老相册翻了翻他照片,还真保存了~祭出来 那会我还没有自己的电脑,偶尔去网吧或者老爸单位玩,大部分电脑都 不装ICQ,渐渐用QQ越来越多,绿色的小花快遗忘了~~我还记得当年聊天室特别红,可是我讨厌人多的地方,那会还热衷上新浪的论坛,但是新浪聊天室我印象很清楚,有一个叫决战紫禁城之巅的北京聊天室(名字太霸气所以记住了)当年撩骚QQ的年代还剩下了几个好友,至今保留在friends里的【后来,哥们说他不玩ICQ了,告诉了我MSN号】于是我也是比同龄人更早的用上了MSN,但那会是大学党,且刚入学时,我宿舍很多同学竟然连怎么上网都不知道,于是我手把手教不少同学申请了QQ号,学会了聊天balabala~~~
那会全世界的人都热衷于泡论坛,聊QQ,对于学森党的我来说,MSN并不好用。(特么MSN又没有连连看玩,姐当年可是在网吧玩QQ连连看的教主级人物,只要做下来,后面必须有5人以上围观)那时候QQ游戏大厅已经差不多把联众打没了~~那会博客出来了,很多人去新浪博客(微博?他娘的还早着呢)但是博客不符合我个人习惯,而且功能挺单调,我觉得QQ空间是个好东西,不仅可以把我分散的资源串联起来,日志可以写博客,并且还可以自己DIY花里胡哨的页面。当时写日志去博客,照片传在了网易相册,现在我所有的日志和照片,全部保存在空间里,并且空间可设置权限,方便隐私不会轻易被窥探到。那会还特别风靡挂QQ等级,我表示我没挂过,如果挂了,不是现在这个档次T_T还记得以前去网吧太多,QQ号也被盗过一次,后来害怕丢了,于是一直充值了QQ会员,到今天,当QQ会员已经13年了。。。T_T
(卧槽不要猜我年纪!)【当年工作狗必备MSN】上班后 哥哥姐姐们都说公司不给上QQ,只能用MSN,但是因为跟IT关系好,还是给我装了,其实大家私底下都用QQ传文件,那时候MSN的垃圾体现得淋漓尽致:传文件慢,聊天记录在本地且无加密,娱乐性弱爆了,表情也没意思。记得刚做广告的时候,当时公司还接了一个Pitch, 是MSN中国的,想要在年轻人大学生中推广,当时我们想了3天,对比MSN和QQ到底哪里好,结果大家最后结论是,MSN真没QQ好用啊再后来,出现了飞信啊,网易泡泡啊
雅虎通等等各种IM(名字我有没有记错,反正太多了记不住)道理就跟现在大家用微信一样,聊天的APP多得不行,最后留下来的也没几个。那会还在用网易邮箱,好处是可以最大用20M附件,于是一直当成一个小小的网络U盘用,直到有一天我发现QQ邮箱超大附件。。。。【QQ一统江湖】以前单纯得只用QQ聊天传文件和连连看,现在连邮箱、音乐、云、空间、股票、新闻APP、浏览器等等,都是被QQ的产品围绕。所有的产品都被一个QQ号码关联,我所有的关系链,都是深深植入到QQIM这根骨髓中。所以QQ的基因是社交,全因一个QQ号。这也是新的产品很难动摇QQ的原因,人们很难舍弃一个成熟的关系链去创建一个全新的。开心网就是一个案例,当年人们去开心网,是因为这个产品好玩,当玩腻了以后,还是会渐渐回归社交的本源——QQ。与其说QQ是IM的进化史,倒不如说是互联网产品的发展史。并不是来打广告的,我不是脑残粉,我也不是产品狗,今天,我作为一个还算资深的互联网用户来回忆和怀念一下,写得并不全面,凭着大致的经历写写,纪念我逝去的青春。
跟陌陌相似,但光彩多了,陌陌靠约炮,QQ靠网恋,恰逢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大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难以同意说“网吧推广”的回答。QQ的兴起可以说是国内互联网企业山寨模式的起源,和校内网山寨脸书、微博山寨推特、A站B站niconico乃至知乎山寨Quora一样,QQ的原型OICQ照抄了当时最为热门的IM软件ICQ,吉祥物还抄了Linux。面对这种软件,国内以拨号上网为主要方式的第一批网民在一开始也是拒绝的。没有体验过这一时代的朋友可能不太理解,拨号上网是按时计费的,价格不低、网速慢而且联网时座机就不能打电话,和现在一开机所以当时的IM软件用法和现在有很大不同的。一是主要被作为论坛、聊天室的补充工具:两个陌生人在论坛上、在聊天室里打得火热,需要进一步高效的私人交流时才会使用即时交流软件,请参考现在逛淘宝时阿里旺旺的用法;二是当时使用即时通讯软件是要“预约”的:一般两个人会通过别的通讯手段约好“大概八点十五上线”,然后等到头像都亮了,开聊。所以说基于“网络会议”为初衷开发的ICQ完全能满足当时网民的需求,在国内具有绝对优势的用户占有率,大家对待山寨货的态度也同现在一样充满了优越感。顺便一说,同时代的网吧是什么情况呢?大多数与其说是网吧,不如说是机房。厅里的大部分电脑连的并不是互联网,而是机房内的局域网,大家的主要活动是局域网内联机打CS或者红警。只有少数几台机子能让网管连上3W,当然,价格不便宜。但QQ(OICQ)还是把ICQ给干倒了。首先是对手不使劲。虽然ICQ可能施加了压力迫使OICQ改名QQ(这一点不确定,腾讯究竟是被迫改名还是主动避讳,我个人倾向后者),但是ICQ完全不重视内地市场,迟迟不推出简体中文版,要知道“无汉化不玩”党从来不少。更重要的是,当时国内存在相对廉价的“国内线路”,也连不上万维网,不能使用ICQ,却能使用QQ!这为QQ带来一大批新用户,而老网民为了迁就这批用户也开始使用QQ,从而使得QQ在国内的生态圈开始形成。(是不是和现在的诸多山寨货很像?)另一边,腾讯开始针对国内用户习惯进行“微创新”。实话而言,腾讯对于国人“贪便宜、要面子”的习性一直把握得非常准。首先是强调"QQ号"的概念。ICQ的身份认证是域名模式,主要的接入端口是网页。而QQ号通过一串数字来绑定用户,使得QQ可以脱离其他工具形成闭环。数字对于国人一直具有魔力,电话、车牌、楼层号码,一个"独特"的号码总是让大家趋之若鹜,QQ号也不例外,别说具体数字了,光是比别人少上一位都能徒增一分优越。所以一串数字比起域名的模式不但更讨喜、好记,还能增加用户粘性。同时还有"三个月不上线收回QQ号"的规则来保持用户活跃度。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QQ号居然是免费的!要知道那是个我上猫扑下个动画片还得水半天,Tom靠做个5MB容量的免费邮箱就能发家的年代,免费午餐实在是太少了。本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原则,注册QQ号成了大家学会上网后做的第一件事。于是随着互联网普及,新网民不断增加,ICQ将大陆市场拱手让人,第一次IM软件战争QQ成功逆袭。有第一次当然就有第二次。04到06年间宽带高速普及期,QQ已经稳坐国内IM软件第一把交椅,但看上去并非不可撼动。首先外患是MSN占据了"高端用户"市场,是商务人士、高学历人群、文艺小清新的不二选择。腾讯也为此推出了去除QQ秀等浮夸功能的TM来争取这一人群。但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根本没有这么个用户群,没有社交功能的即时通讯软件就会死掉。当初腾讯开发QQ秀以及之后的空间等社交功能主要是为了变现,可这反而让QQ活了下来。至于内忧,以网易泡泡为首的一些国内厂商也一拥而上想分一杯羹,也通过各种活动营造出真是群雄纷争的景象。但就像当初阿里挑战微信一样,直接被腾讯以用户数碾压了。以QQ的成功为例你会发现在互联网业,历史也总是惊人的相似,其中在可怕的一点大概就是——在中国的互联网业里你不需要创新,只要借着国内互联网环境的滞后和封闭,照抄国外已有的成功产品,哄好国内的政府和几亿用户,你就很可能比你山寨的原型还成功。
网吧和其迅速地兴起应该是当年QQ传播的主要阵地和推动因素。我97年开始用ICQ,可惜国人很少,主要是用来练习英语了,和国人网友联系主要靠本地BBS、Email、网页聊天室或IRC聊天室。后来99年听说有个OICQ,申请时是1字头5位数,当时由于网络不稳定,同一个名字申请了7个,还被朋友批评说“虽然是免费的也不要申请那么多好吧”(早知道OICQ后期能发展的那么好,我干脆申请一百个了……)。后来和网友的联系逐渐就转移到OICQ上。但当时还是属于小众,毕业时给同学留OICQ号,没几个人明白是干啥的……随着网吧的兴起和价格的平民化,去网吧的人逐渐不满足于玩游戏,开始交友、网恋,于是OICQ星星之火开始燎原,很快就火遍全国大地,之后为了避免和ICQ发生纠纷,趁势改名为QQ,各种会员号、靓号、各种钻石开始出现…林子大了什么鸟都飞进来了…于是我的长年隐身之路也随之开启……
我家以前开网吧的时候正好赶上qq。那个时候貌似还没有那一类的通讯软件,不过同城的聊天室倒是有。qq的推广,其中一项就是送网吧老板一个qq号,加终身会员。号码是6位的,虽然那个时候注册就是6位号,不过送的号也非常好。xx8888.xx9999那种。然后在网吧的机器里装上qq。貌似也应该有5位号的时候,不过我们那时候没赶上。我爸的一个朋友就有5位号,不过号码不好。应该就是自己注册的。等我上小学的时候qq已经7位了。————————————后补充:那个时候qq其实不用太推广,因为我们那根本没有异地网络通讯软件。也就是说,qq能和别的省市的人通讯,所以起码通讯范围比同城聊天室要好很多。至于同城聊天室大概就是几个网吧老板合伙弄的,最火的时候几乎每家网吧都有。同城聊天室的优势就是不需要注册。点进去,直接就出来聊天窗口,就可以聊天了。可以在聊天室聊天,也可以私聊。然后自己起个名,不起名就是未命名。而qq那时候好多人都不会注册。而且他们还记不住。要么拿小纸条记着每次来都瞅小纸条。纸条丢了又要求我爸在注册。。最后搞得我爸用个小本记他们的qq号。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翟鸿燊销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