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微课大赛视频堂大赛在哪个网站

关注·报道
【工会】关于参加济南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微课程竞赛活动的通知
作者:巫玫&&&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
区属各学校:
按照济教办字【2015】7号文件精神,我区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济南市微课程竞赛活动。中小学(小学为一个学段)按照学段学科分别报送作品,参赛作品要求曾获得过区级以上荣誉。微课程的制作要求请严格按照济南市教育局济南市总工会文件中的参赛要求去做。作品报送时间为9月21日(周一)下班前,报送地址:历下区教育工会,电话:,附表中的两个表格也请填好一并上交。
报送的作品,将请专家进行评审,优秀作品推荐参加济南市的竞赛活动。
历下区教育工会当前位置: -&
我校教师在“首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中获华东赛区特等奖
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于日-6月30日举行了赛区初赛,有效参赛作品共计1881件,最终评出特别奖1名,特等奖189名,一等奖367名,二等奖566名,其中赛区特等奖作品进入全国决赛。全国决赛评审分网评和会评两个阶段,网络评审于7月5-10日进行,由全国组委会评审专家遴选出96件作品进入现场会评。
我校应用技术学院教师田磊以题为《从割圆术走向重要极限》的微课程参加了本次大赛,荣获华东赛区特等奖,并被选为参加全国现场会评的96件作品之一,于8月18日-20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参加了全国决赛作品现场讲授与观摩会评会议。
田磊的微课程设计来源于割圆术,从几何直观、合情推理到构造证明,证明又来自直观的体验。该微课程不仅传承了中国古老的数学文化,又转化为一个承前启后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果。在讲授中,采用美国数学教育学家David Tall定义的数学的&三个世界&理论下的联结主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基于以前的经验做出合乎逻辑的假设,并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来完成知识的建构。这种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而不是知识,强调学生经验知识而非继承知识的构建,尊重学生的职业发展而不是学科基础,关注的是&做&而不是&记&。本次现场会评的结果将会在11月份广州召开的第十一届&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公布。
相关文章列表ㄥ浣缃 --&
伴荤嚎锛0&&
垮村涓骞煎垮灞骞存甯寰璇炬璧娲诲
达 16:25:46 & 婧锛娴姹查
&缂 杈锛璐哄钩&般
涓轰灞绀烘甯ㄥ㈤辫涓匡缓骞存甯涓涓灞骞冲锛澶骞存甯璇惧瀛烘锛澧寮洪┚椹瀛藉锛楂瀛113ワ垮村涓骞煎垮灞骞存甯寰璇炬璧
涓轰璁╂椿ㄥ寰村ソ锛娲诲ㄥ灞锛&戒勘涔&缁缁骞存甯杩琛浜璁ㄨ涓涔锛ㄧ瑙d寰璇惧烘姹浠ュ浠&寰璇炬姝&褰㈠户缁娲诲ㄣ22娲诲ㄧ甯浠釜涓艰骏寮锛浠浠&浠ュ辜夸负璁╁瀛ㄦ椿ㄤ腑瀛灞&蹇碉灏杩瀛蹇佃浆涓烘瀛涓猴褰㈡浜瓒c涓板澶褰╃璇惧瀛灞浜璧骞存甯杈寮虹璇惧椹鹃┉涓缁藉璇濮甯规璇炬甯璇惧瀹浣瀛绋瀹藉甯璇惧绱璐ㄧ患璇哄浣甯h寰璇炬璧涓绛濂锛骞跺ㄥㄥ琛浜寰璇惧绀恒
骞存甯寰璇炬璧锛璁╄甯浠磋蛋杩浜寰璇撅浜寰璇剧归锛浣轰骞存甯璇惧姘涓椿锛灏浜瀛瀛涓や绱㈢涓涓杩芥淇杩浜甯涓涓匡灞浜甯榄椋锛娼э
℃娉ㄦユ锛娴姹查浣锛灞浜姹查锛濡杞浇璇锋敞ユ锛娴姹查濡杩涓杩板0锛灏杩界┒剁稿虫寰璐d换
℃娉ㄦユ锛XXXXX锛娴姹查锛浣锛杞浇跺濯浣锛杞浇ㄤ村淇℃骞朵浠h〃璧惰瑰瀵瑰剁瀹ц璐c
娴姹查 功㈡绂姝㈠舵寤虹关于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微课程设计与创作大赛的通知_平邑县教育体育局
欢迎访问平邑县教育体育局网站
机构设置:& 人事科& & & & &
平邑县教育体育局 >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微课程设计与创作大赛的通知
来源:电教站&&&&时间:&&&&点击次数:
各镇(街、开发区)中心校、中学,县直各学校,各民办学校:
& & & &随着云计算、互联宽带技术的发展,泛在学习成为可能,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视频教学资源,具有问题聚焦、主题突出、使用方便的特点,能够有效支持学生在线、移动学习,受到广泛的重视。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经研究,决定由教研室、电教站联合组织开展全县小学教师&诚海&杯、初中教师&亿佳&杯、高中教师&爱书人&杯微课程设计与创作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 & &一、活动目的
& & & &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研讨和评选展播,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深入了解微课程,积极参与微课程资源共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同时推动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进一步推动以优质资源为基础的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
& & & 二、活动组织形式
& & & 本次活动分小学、初中、高中共三个组别进行,教师参赛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新课程标准,学科以数理化、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 & & 三、内容与要求
& & & 1.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长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面向学生学习的小课程,同时还必须包含与该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学习单(学习指南)、练习测试等学习资源。
& & & 2.微课程视频的最佳时长一般在3&5分钟之间,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录制声音清楚,并做好后期编辑工作(如有片头片尾说明、视频内容有合理剪辑加工、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
& & & 3.微课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 & 1)讲授型--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为主;
& & & 2)解题型--针对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
& & & 3)答疑型--围绕学科疑难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
& & & 4)实验型--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
& & & 5)其它类型--不属于上述分类的作品,均可归为此类型。
& & &4.为保证参赛质量、实际教学的应用效果及以后的共建共享,每位参赛教师需报送一个完整知识单元或主题的系列微课程,本次大赛不鼓励报送单个微视频作品参赛,不提倡课堂实况录像类作品参赛,倡导教师集体创作参评作品。
& & & 四、微课程常用录制方式
& & & 1.数码设备摄录:教师可借助专业摄像机、数码DV、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电脑摄像头等一切具有视频摄录功能的设备,将讲解过程记录下来。
&&&&& 2.录屏软件内录:通过安装屏幕录制软件、手写板和声音输入设备,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或Pad、电子白板、一体机等)上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
& & & 3.软件合成式:教师可以将自己设计制作的教学动画(flash、Gif动画课件)输出合成视频格式;或通过自动播放的方式内录PPT内容(声音可提前录制也可在播放时同步讲解)。
4.混合录制式: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式,通过拍摄、内录、制作、合成微课程视频。
& & & 五、参赛流程
& & & 本次微课程大赛官方网站为&平邑县微课程大赛平台&(),日前开通注册,6月10日正式上线,本次大赛只接受在线提交,不接受光盘报送。
& & & 1.实名注册:参赛教师首先在微课程大赛平台进行注册,注册信息填写真实准确,经县审核确认,并以学校为单位统一报送参赛作品登记表(附件2)和作品统计表(附件3),报送截止时间为6月30日。
&&&&& 2.在线提交:参赛作品均要上传到&平邑县微课程大赛平台&。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步骤请参见大赛网站首页的使用说明和帮助文档。6月30日24:00为作品上传截止时间,在此之前,可以进行修改。
& & & 3.组织培训:为提高微课程大赛的整体水平,大赛组委会将邀请有关专家团队进行赛前培训,培训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 & & 4.调度研讨:5月份组织大赛进展情况调度研讨会。
& & & 5.作品评选:作品报送截止之后,大赛组委会组织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进行分组评审,并酌情考虑作品的网上浏览、评价及互动情况。
& & & 6.发奖:大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 & & 六、奖励办法
& & 1.大赛评出小学、初中、高中共计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
& & & 执教教师(1人)作品颁发获奖荣誉证书及奖品,录入我县和临沂市教学资源库,供全县师生点播、交流和学习。
& & & &2.对于积极组织本次活动且成绩突出的学校、单位、创作团队颁发组织奖。
& & & &3.参赛作品不得有版权争议,如果出现版权问题,由参赛者本人负责。抄袭者取消三年内参赛资格。
& & & &请各单位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加强研究与指导工作,积极开展优质微课程资源的建设,深入推进微课程资源的广泛应用,提升微课程资源的应用效益。
& & & & 联系人:丁文胜& 岳彩丽 & & &&& & & & 电& 话:
& & & 4.如何制作微课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邑县教育体育局信息化推进办公室 & & & & & & & & & & & & & & & & & & & &&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平邑县教育体育局 &地址:县城文化路2号 &电话: &鲁ICP备号&九龙坡区召开首届“微课程”大赛作品展评会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 >> 九龙教育研修网
  您的位置:
&& 九龙坡区召开首届“微课程”大赛作品展评会
   教育要闻
九龙坡区召开首届“微课程”大赛作品展评会
文章来源:信息中心
作者:向林
发布时间: 17:06:44 点击次数:1717
5月16日上午,九龙坡区首届“微课程”大赛作品展评会在杨家坪中学中心会议室进行,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中国教科院曹培杰博士、重庆市教育技装中心教研培训部杨宏主任、重庆教科院信息中心杨博主任、区教委陈瑜主任、郭华副主任等领导出席了本次展评会。会议由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蒋元斌主持。
会上,区教育信息中心王开明主任就九龙坡区首届“微课程”大赛的组织、培训、作品评选、网络平台使用作了概要介绍。本次“微课程”大赛全区共有482名教师报名参赛,参赛内容主要涉及到小学三年级、四年级,初中七年级、八年级四个年级共十一个学科。
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区电教站站长蒋元斌公布获奖名单
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区电教站站长蒋元斌宣读了本次“微课程”大赛获奖的名单,部分获奖教师代表上台领取了获奖证书及奖品。本次“微课程”大赛网络平台共收到作品431件,其中小学273件,中学156件,通过邀请中国教科院、西南大学、市教育技装中心等专家的初评和复评,共评出特等奖4人,一等奖43人,二等奖87人,三等奖130人。
获奖教师代表上台领奖
区教委陈瑜主任讲话
区教委陈瑜主任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认真研究,大胆实践。像“微课程”大赛这样的开创性工作,只要符合教育规律,都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就是研究的价值,有实践的意义。二是希望把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我们的生活随时随处都是教育,我们对学生的一次普通的赞扬,一次不经意的谈话,都可能会对学生成长的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终身发展,在我们教师的身上,处处都蕴含着教育的契机。三是希望以教师的变化带动学生的变化。近年,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了“修远行动?教师阅读计划”、“学生全科阅读行动计划”、“家长教育行动计划”,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师的变化、学校的变化,九龙教育的生态也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受益的都将是我们的学生。
石新路小学何俊卿展示作品
鹅公岩小学李双怡展示作品
西彭三中赵传振展示作品
渝高中学吴蓓展示作品
重庆教科院信息中心杨博主任点评
重庆技装中心教研培训部杨宏主任点评
中国教科院曹培杰博士点评
石新路小学何俊卿老师、鹅公岩小学李双怡老师、西彭三中赵传振老师、渝高中学吴蓓老师分别介绍并展示了他们的微课程作品。重庆教科院信息中心杨博主任、重庆技装中心教研培训部杨宏主任、中国教科院曹培杰博士从不同的角度对展示的作品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对我区开展“微课程”大赛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作报告
展评会后,由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胜泉作《微课与微型学习》的专题报告。余教授首先介绍了社会文化情境、微型学习理念、微型学习特点、微型学习的发展,接着介绍了微课的概念、微课的特点,他提出微课就是要微到极致便是质量,要小到不能再进行任何删改,但内容要大到完整容纳本知识点的内容。余教授还介绍了当前微课程学习的热门平台“MOOC”,认为它是它是一种课程模式、一种开放的教育形式、一种拥有大量参与者的巨型课程、一种专家认证的课程,此外还介绍了国外几个著名的微课学习网站。余教授整个专题报告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九龙坡区所有中小学分管校级领导、区首届微课程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区教科所全体中小学教研员共计250余人参加了本次展评会。除此之外,本次展评会还通过网络的方式在区内进行直播,中小学部分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在网上同步观看直播并进行了即时互动研讨。
  还在使用电脑访问“九龙教育研修网”??
  试试手机版吧,简洁的界面,优化后的图文显示,更详细的学校专栏.... 设为手机图标后,再也不用输网址啦,
Copyright @ 2012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 九龙教育研修网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023) 渝ICP备号
学院地址:重庆九龙坡区新华七村1号 教师进修学院 邮编:400050
总访问量:3882463
今日来访:32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教师微课大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