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添香诗歌中的苦海一夫r

近代诗歌中的男人与女人
近代诗歌中的男人与女人
作者;石鹏飞
中国爱情诗的传统可谓久矣,《诗经》以还,代有作者。文人和妓女调情不必顾忌,尽可公开写入“赠&&校书”诗中,而一旦对其他好人家女子动了真情,却要瞒人,诗写得吞吞吐吐,云遮雾罩,让人摸不着头脑。照例这些诗也要隐去真名,或曰《无题》,或曰《本事诗》,花样繁多。其中原也有个分别:谢安东山携妓,是千古文人艳羡的风流佳话;而倘若携的这位女子非妓亦非其大妇小妾,则对于男、女双方的名声都大有关碍。并且,自从屈原发明了“美人”“香草”的比喻,历来诗中的“美人”是真是假,是淑女还是贤君,就很让人费心。有隐情的爱情诗正好可以蒙混过关。李商隐就占了这个便宜,一点私情反而化为公谊,往往被认作寄托遥深。
中国的男女关系不正常,在诗中表现出来也不正常。现实生活中是男尊女卑,写到诗中,“美人”倒成了国君、君子这些可尊可敬的男性的代称。以夫、妇关系喻君臣关系,确是中国诗人的创造。大约男女之爱是发之至情,兄弟、朋友间总要隔一层,因此,非如此作比,不能显出忠君爱贤的出乎天性,不可转移。
近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欧风美雨的侵袭,摇撼着传统的伦理观念。不仅提倡男女平权、妇女解放,使男女之间的交往自由了,贞操、名节观念淡薄了;而且,以国家思想辟“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的旧意识之谬误,也使君臣之间的依附关系松弛了。于是,人们的感情有了新的表达方式。古代读书人的生活理想是“红袖添香夜读书”,有个美妻娇妾在旁侍候,看起书来别有情趣;而晚清知识分子的生活理想,则以梁启超所向往的“红袖添香对译书”(《纪事》二十四首)最富代表性,相对译书已是一种平等的精神交流。并且,女子而能帮助男子译书,所接受的显然不再是传统文化教育。相对于《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的恋情无法明言,只好借两人一起偷读《西厢记》来点破,这时青年男女谈恋爱,既不必偷偷摸摸,所读之书也别是一种。高燮的《新体艳诗》写得俏皮,却很传神:
少小嗜说部,腹中知几许。
一笑投郎怀,同看《茶花女》。
要表达爱情,恋人们选择的媒介已是当时流行的法国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而不是六百年前的中国曲本《西厢记》。显然,近代人的感情更接近于马克和亚猛,而非其祖先张生与崔莺莺。
此时,在现代国民心目中,君王既不足以爱,要爱就爱国,令诗人们思慕不已的“情人”也就成了“祖国”。高旭写于一九○七年的《漫兴》四首,副题即为“思我最爱之祖国也”,正是把国家当作情人来爱:
容姿怨憔悴,忆君沈沈病。
一日十二时,碧桃花下等。
明月舞婆娑,空庭悄回首。
一步万徘徊,禁得人消受?
在苦恋之中,诗人也有一种不被理解的寂寞感:
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
他竟不相思,我更相思苦。
这真是诗人心底的大悲哀。虽然如此,诗人并不弃此他顾,而是以更执着的相思来回报。这种浓烈的爱国感情,可以和屈原的“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相媲美。
周瘦鹃的《新情歌》八首,被郑逸梅先生赞为“寓爱国思想于□辞艳语中”(《南社丛谈》),也和高旭之作运思相近,只是那情调更悲壮:
阿侬有情人,情人即祖国。
侬愿为国死,死后有愉色。
嗟我国无人,日蹙地百里。
死无葬身土,愿葬郎心里。
为国献身与以身殉情两种感情缠绕一起,给人的感觉,用当时评价艳情作品的套语“哀感顽艳”来形容,倒是颇为恰当。
不过,《新情歌》中的情人身分并非始终不变,如以下两首诗:
郎本爱国者,忍使国蒙耻?
弹丸掷与郎,算妾相思子。
送郎从军去,迎郎奏凯回。
取彼敌人血,同醉珊瑚杯。
这个“郎”无疑是位热血男儿。而以“弹丸”代替“红豆”,要和情郎一起“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位女子也可算得巾帽英雄了。
事实上,当时确有不少人所追求的理想女性就是巾帼英雄(或曰“英雌”)。柳亚子有两首诗,题目即作《梦中偕一女郎从军杀贼,奏凯归来,战瘢犹未洗也,醒成两绝纪之》。其一日:
梦回瑶想一惺忪,突兀何由见此雄?
最是令人忘不得,桃花血染玉肌红。
无独有偶,张昭汉女士也曾“梦仗剑诛某民贼”,醒后作《秋夜书感》,诗云:“花魂惨淡香弥永,剑影依稀血未干。”柳亚子梦寐以求的“女侠”与张昭汉梦想实现的自我,和高旭在日本隔海相思的“金闺国士”应是同一类人:
手折芙蓉慰所思,夜深露冷倚阑时。
征人眠食原无恙,报与金闺国士知。(《游爱宕山》)
“国士”为国之精英,本是一个很高的期许,女子而谓之“国士”,当得起这个称号的,古来没有几人。而近、现代之交的女子偏多奇情伟志,于是往往以“女英雄”自许、许人或为人所许。
秋瑾可算得名符其实的女英雄,其诗每说“漫云女子不英雄”,“我欲只手援祖国”,一种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救国意识喷薄直出。《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一诗最见其精神: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其挚友徐自华最了解她的志向,《送别璇卿妹》诗云:
何妨儿女作英雄,破浪看乘万里风。
惊醒同胞二万万,仗君去作自由钟。
这种意气飞扬的诗句与英雄意识,在古代闺秀诗中难得一见。
不独秋瑾这样的革命党人有此情怀,即使政见与之对立的改良派人士中,也不乏英豪之女。梁启超游檀香山,就遇到一位华侨女子何蕙珍,其父为当地保皇会会友,本人喜谈国事,倾慕梁启超。为此一
段因缘,梁启超特作《纪事》二十四首,极称其“不论才华论胆略,须眉队里已无多”,描写其意态为“眼中直欲无男子,意气居然我丈夫”。这样一位“权奇女丈夫”,当时颇令梁启超动心,并写信向夫人李蕙仙坦白自己“由敬重之心,生出爱恋之念来,几于不能自持”。
时代风气确实与古不同了,不是英雄爱美人,而是英雄爱“英雌”。梁启超记述初遇何蕙珍时,并不见出色,而且“见其粗头乱服如村姑,心忽略之”;交谈之下,明其才、志,始大为敬佩。高旭新婚,马君武赋诗贺之,起首即曰:
娶妻须娶意大里,嫁夫当嫁英吉利。
我读欧史每怀疑,知是英雄欺人语。
作者更赞赏的是高旭与何昭这一对志同道合的中国夫妻:
我祝高剑公,并祝剑公妇:
澄清天下先一空,改革社会双联臂。
这种贺词很象后来的“革命到底”一类的祝语,突出的是婚姻的政治基础,而明显区别于“白头偕老”的传统套话所祝福的婚姻的稳固性。
马君武对欧洲人娶妻嫁夫的婚姻标准表示怀疑在先,随后,其友高旭作了一组诗,正好能够回答有关理想夫妻的问题。诗题为《报载某志士送其未婚妻北行,赠之以诗,而诗阙焉,为补六章》。该诗很能能反映出当时一班革命志士的恋爱观,实属难得,并且,六章在感情上联贯发展,不容分割,故全部照录:
仗卿演出大风潮,东亚虚无帜特标。
左手快枪右炸弹,行看指日翦天骄。
革袋风腥触鼻酸,长途万里报平安。
归来说是蚩尤血,倾入杯中饮合欢。
娶妻当娶苏菲亚,嫁夫当嫁玛志尼。
漫说金闺无国士,黄金铸像古来稀。
万一屠鲸事不成,女儿殉国最光荣。
后先我亦终流血,肯向温柔老此生!
歌成易水赴沙场,始信裙钗有侠肠。
此后国旗扬异采,黄龙摘去绣鸳鸯。
无情风雨落花红,敢恨佳期败乃仅!
绾就同心坚候汝,灵山他日笑相逢。
全诗假一男子之口,祝其未婚妻行刺成功,不成则愿其舍身成仁,古来曾有过这样慷慨悲壮的情诗吗?而诗中所写的玛志尼、苏菲亚一类人物,确乎是其时中国男女志士心向往之的典范。
其实,崇拜玛志尼的不单是革命派,后来作《意大利建国三杰传》时更推崇加富尔的梁启超,流亡日本之初,也对玛志尼极为钦慕。《壮别》二十六首是他一八九九年底去夏威夷一路所作,其中“再示诸门人一首”即有“变名怜玛志,亡邸想藤寅”之句,把玛志尼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先驱吉田松阴对举。而就政治主张看,梁启超显然不属于前者所代表的激进派,而应该更倾向后者。事实上,吉田松阴的确一度成为改良派的偶像,梁启超为表示对他的景仰,日文名特意取为“吉田晋”;康有为也写过一首长诗《读日本松阴先生&&/span&幽室文稿&题其上》称美其人,末云:“诸夏愧无士,东国存斯文。”这“诸夏无士”原是除外他本人的,因为诗注便很以日人誉他为“中国之松阴”而得意。同样,革命派中人如高旭也仰慕吉田,曾用康有为原韵作过一首诗,歌颂吉田松阴的牺牲精神。后来因政治嫌隙,出版《天梅遗集》时,故意隐约其辞,诗题为《题日本松阴先生<幽室文稿>即次其韵》。面对外国志士不拘政治派别的一致认同,正表现出一个时代公认的“模范”确实存在。
树为楷模的外国女杰也分属不同类型。“南社灵魂”柳亚子先生一九○七年约高旭、陈去病、刘师培等人在上海酝酿结社之时,便以“慷慨苏菲亚,艰难布鲁东”比美座中群贤,也表现出对两位无政府主义先驱的敬仰。无政府主义作为反抗封建专制的思想,在晚清革命党人中曾极为流行,并成为“革命者”的代称,对苏菲亚的尊敬因此不难理解。
受推崇的外国女性还有罗兰夫人,其名在当时的诗中屡屡提及:贺人结婚,则曰“平生意气羞黄金,买丝欲绣罗夫人”(高旭《贺某友结婚》);为人题照,则曰“民权鼓吹收功日,又见罗兰劫后身”(文灰《罗女士绮兰以小照索题即赋》);赠人诗篇,则日“识君戎马纵横日,疑是罗兰与木兰”(殷仁《赠郑璧女士》),“壮怀虽未尽生平,志则苏、罗同授受”(雷铁□《摈榔屿赠别某女士》)。后二诗更把罗兰夫人与中国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及俄国虚无党女英雄苏菲亚相提并论,其人究竟为何许人也?时人对这个名字可能比较陌生,而晚清知识分子之中,则无人不知其大名。罗兰夫人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温和的吉伦特派的领袖,由赞成革命到反对激进的雅各宾派,最后终于被革命政府处决。资产阶级革命派所领导的南社之所以接受罗兰夫人,似乎是一个历史的误会,而这个误会是由梁启超的《罗兰夫人传》造成的。这篇传记在当时是为人传诵的名文,尤其开篇一段文字,凡读过此文的人,几乎都会背诵:
罗兰夫人何人也?彼生于自由,死于自由。罗兰夫人何人也?自由由彼而生,彼由自由而死。罗兰夫人何人也?彼拿破仑之母也,彼梅特涅之母也,彼玛志尼、噶苏士、俾士麦、加富尔之母也。质而言之,则十九世纪欧洲大陆一切之人物,不可不母罗兰夫人;十九世纪欧洲大陆一切之文明,不可不母罗兰夫人。何以故?法国大革命,为欧洲十九世纪之母故;罗兰夫人,为法国大革命之母故。
其文为人熟知的程度,甚至在以策论代八股考试后,还流传过这样一则笑话,说某生作文日,拿破仑与俾士麦一母所生,而一为民权之先导,一为民权之蟊贼云云,便是从此脱化而来。
最可惊异的是,在外国女英雄的行列中,还包括《汤姆叔叔的小屋》(林纾译为《黑奴吁天录》)的作者斯陀夫人(HarrietBeecherStowe)。高旭作《女子唱歌》,即称赞“批茶女”,“竖奇功”,痛惜中国“谁为女英雄?我泪欲红”;在《桃溪雪题词》中,他更把斯陀夫人与拯救法国的女英雄圣女贞德并列:
却敌安民代借筹,热心为国死方休。
若论世界女菩萨,贞德、批茶是一流。
这种对斯陀夫人的理解,确非现代人所有。晚清人看重的不只是斯陀夫人反对奴隶制的政治态度,更赞赏她以一位作家而最终改变了黑人的命运。报刊上对她的介绍也偏重此一方面:
当十九世纪,美洲有名女子,以一枝纤弱之笔力,拔无数沉沦苦海之黑奴,使复返于人类,至今欧美人啧啧称之为女圣者,则批茶女士是也。(录自《新民丛报》第12号)
《汤姆叔叔的小屋》既然被认为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晚清人也有理由把“女圣”与“圣女”平列,为知识妇女提供两种不同的救世榜样。
近代英雄儿女的悲壮情怀,在高旭“才人剑气美人虹”(《题叶中泠袖海集》)的诗句中得到了高度体现。抚剑长叹不再只是有志男儿发抒“英雄无用武之地”感慨的标准动作,其时的女子诗中也每见此类描述。古代闺秀诗人虽多,却从未有人象秋瑾那样对刀、剑如此迷恋。在幸而留存的《宝刀歌》、《剑歌》等多篇诗作中,她反复咏唱“宝刀侠骨”,借以抒写自己的一腔救国壮志。咏之不尽,又摄一持剑小照,这成了秋瑾最为人熟悉的形象。而“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非止秋瑾烈士一人,陈家杰女士自誓以身报国,也以“燕支不买买龙泉”(《酬家兄可毅见寄原韵》),明其志;张昭汉女士的“愁去吹箫咽孤鹤,狂来击剑舞潜虬”(《辛亥暮春书感二律》),则把古代文人“剑态箫心”的理想人格移植到自己身上。高旭作一幅《花前说剑图》,黄颖传也作一幅《绮窗看剑图》,高旭为之题诗曰:
兰闺忽起大王风,双烛高烧分外红。匣里龙泉闲不得,嫁将夫婿本英雄。
看刀说剑之人不一定真的作出英雄壮举,却着实改变了历来女子诗风纤弱的旧态。
英雄儿女的遇合自是人间幸事,象高旭遇到了何昭这位“金闺国士”,夫唱妇随,“渠侬击剑我吹箫”(何昭《题钝剑花前说剑图》),当然不妨朗吟“爱国无妨兼爱花”(《自题花前说剑图》),风云之气与儿女之情无一放弃;而不能结合的英雄儿女也并不羞于言情,甚至还是人间情种,不过因“我爱佳人尤爱国’(吕志伊《叠再次某女士韵》)、“早岁结婚惟嫁国”(马君武《惜离别赠陆女士》),为救国不得不舍弃了一己之私情。但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表现出对女性的尊重,不成婚姻,即成知己。
女子的自强意识与尊重女性的风气,是一种新的时代风尚。梁启超自觉克制对何蕙珍的爱情,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与浏阳(谭嗣同)实创之。尊重公权割私爱,须将身作后人师”(《纪事》二十四首),这是一种古人不可企及的思想境界。新风尚的形成还有一种实在的缘由,即对“国民之母”的期望。要求建立“新家庭”,是因为“人群进化基婚姻”,“新春属造新社会”(高旭《贺某友结婚》);主张实行女子教育,是由于“顿令女界发光彩,国民之母端其基”(张素《参观金坛毓秀女校作》)。既然女子的责任不只在生儿育女,更在培育出新社会的国民,其使命岂不伟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白话: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待续) - 论坛 - 红袖添香
大白话: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待续)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大白话: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待续)
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2008年3月)一、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忽从绝顶跌低洼,凤鸟落汤难比虾。举债娘亲几亩地,燕巢反哺用何赊!二、落榜的考研生何神浪没两江龙?英格泥溪一票终。多少冰清由此碎,国魂国语拜西风!三、公务员考试济济人才一岗争,梧桐迷倒凤凰睛。古来官本位高雅,宴席香蒸浊水清。
--------------------------------------------
发帖时间: 15:12:13
[大拙&编辑于 15:15:15]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大白话: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待续)
下回子待续什么呢?
--------------------------------------------
发帖时间: 18:31:03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大白话: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待续)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四顾茫茫陷入困境,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件不容易的事。那些失业的、没考上研究生和公务员的大学生,不如挺身面对苦难,努力把自己的事做的最好,通过挑战的勇气,创造幸运的人生。:))诗写的很棒!佩服!
--------------------------------------------
发帖时间: 20:04:00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大白话: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待续)
组诗之一与组诗之二相比,之一的选题约显老化。之二的视点更加新颖!在如何选题上,很受启发教益~~~:))
--------------------------------------------
发帖时间: 20:47:24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大白话: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待续)
多少冰清由此碎,国魂国语拜西风!----值得深思!
--------------------------------------------
发帖时间: 20:56:10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大白话: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待续)
三首都好,取材生活,接近现实,引人思考。此等笔墨,拙字过谦,当得一大字!学习!
--------------------------------------------
发帖时间: 22:26:50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大白话: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待续)
“举债娘亲几亩地,燕巢反哺用何赊”!完全属实!农家子弟上大学很苦,尤其家长苦!大拙老师真性情中人也!有杜翁“大庇天下寒士”之遗风。
--------------------------------------------
发帖时间: 23:58:14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大白话: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待续)
何神浪没两江龙?英格泥溪一票终。多少冰清由此碎,国魂国语拜西风!问好!~~
--------------------------------------------
发帖时间: 0:07:19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大白话: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待续)
回复:大白话: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待续)三首都好,取材生活,接近现实,引人思考。此等笔墨,拙字过谦,当得一大字!学习!======================================================同感.
--------------------------------------------
发帖时间: 9:55:30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大白话: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待续)
民风市井长卷图!跟着拜读!问好!
--------------------------------------------
发帖时间: 9:58:12
-发布日期:
-发布时间:
&&回复:大白话:七绝?苦海拾零组诗之二(平水韵,待续)
哈哈,我老人家一路谢过金童玉女们!
--------------------------------------------
发帖时间: 22:40:41
&&用户名:
-将加在标题前
新功能提示:您提交的内容将自动保存到剪切板,如果出现提交失败,直接粘贴即可。
&&上传图片:
&& & 红袖添香版权所有请默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2)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_百度作业帮
请默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2)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
请默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2)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剑阁峥嵘而崔嵬。(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4)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请默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2)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3)_百度作业帮
请默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2)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3)
请默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2)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3)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剑阁峥嵘而崔嵬(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4)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跟红袖添香类似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