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蜒电台蝴蝶34只飞虫46比蝴蝶少16只蜻蜓一共有多少只

创新街小学班
圈子点击234次 | 博客点击2664次 | 评论51次
蜻蜓的资料
发表时间: 12:54:54
&&&&&&&& 蜻蜓的幼虫水虿,在水里起码要经过一年,时间长些的要苦熬七八年才能羽化成虫。蜻蜓的寿命,只有水虿的十分之一,仅仅能活一个月到八个月左右。尽管如此,它在昆虫中还要算是长寿的了。 蜻蜓幼虫称水虿(水乞丐)蜻蜓的卵在刚孵时有一特殊的型态,六只脚、头部都跟身体缩在一起,像只没脚小虾米一样,不怎麼活动,称这阶段为「前稚虫期」。 这一阶段非常的短少则三、五秒,多则两、三分钟,前稚虫的背部就会裂开,第一龄稚虫就蜕皮而出不久它会慢慢的将头及六只脚伸展开来自由活动,蜻蜓稚虫随著种类不同而各有不同的龄期,从8~16个龄期都有,整个稚虫其所需时间依照不同种类及季节而有所不同,从一个月到三、四年都有,至目前为止所知台湾的蜻蜓稚虫都是水栖昆虫,尚无发现陆栖性种类。水虿在水中如何活动呢?水虿靠腹部内直肠鳃呼吸水中容氧,因此会藉著从尾端缓慢吸水、排水来呼吸,平常除六只脚可供爬行之外在紧急时刻则会则会将腹部所吸的水向后喷出,所产生的作用力会带动它们向前快速移动以达避敌或捕食的作用,通常水虿为了避天敌以及捕食猎物,体色跟环境都很接近,形成一种保护色。栖息於溪流蜻蜓幼虫主要以蜉蝣稚虫、石蝇稚虫、摇蚊等双翅目幼虫以及一些小鱼为食,栖息於静水域的种类则主要以蝌蚪、小型虾类、小鱼、水蚤、体型较小的蜻蛉稚虫、仰泳桩、孑孓、摇蚊等双翅目幼虫为主食。稚虫天敌则是鸟类、大型杂食性鱼类、红华娘、负子虫、龙虱等。 三、成虫期(羽化): &&&&&& 水虿经过多次蜕皮,成长到终龄稚虫,可以看到期胸部会有明显的翅芽,这是与其他龄期稚虫的一个简单的区别方法。通常蜻蜓的终龄稚虫会在羽化前几个小时爬出水面附近的地方,如枯枝、植物叶子、石块、围墙、桥墩等物体都可供蜻蜓稳定攀爬以进行羽化,据目前所知大多数蜻蜓於夜晚羽 化,少部分蜻蜓成员在清晨羽化。刚羽化的成虫通常体色很淡,翅膀很薄且有强烈金属反光,等过一天之后,成虫体色就会加深,翅膀也会变硬且没有明显反光,未成熟的成虫要经一些日子才会变成 刚羽化的蜻蜓 熟,少则十日内,多则一、两个月以上,从未成熟到成熟过程外部型态上都会有差异,而且绝大都数蜻蜓的雌、雄虫在外观上也不一样,所以同一种蜻蜓成虫不论雌、雄或不同的生长时期会有很多不同外帽,这就是所谓的「多态型」。蜻蜓体温根据生物学 成虫 &&&&&& 家多年研究发现蜻蜓王国中有些是恒温动物『内温动物』,而有些是变温动物『外温动物』,因为他们温度 蜻蜓捕食 会随著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大部分的蜻蜓科及春蜓科多属於外温动物。蜻蜓属肉食性昆虫,由於它的复眼硕大发达,视力超凡,再加上身手敏捷,因此小自蚊、蝇等飞虫,大自蝴蝶、蜜蜂、蜻蜓都可以在空中顺利追击拦截。 蜻蜓的产卵方式 蜻蜓的产卵方式是很有趣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蜻蜓点水:蜻蜓将腹部末端贴近水面,直接产卵於池水中,任由卵沉入水中;第二种是将腹部插入水中,产卵於水草茎杆中;第三种是雌雄蜻蜓潜水进入水下,将卵产於水草茎杆中;第四种是蜻蜓一面飞翔交配,一面将卵空投至水中,最后一种是蜻蜓将卵产於水面上的树干或树枝上,待卵孵化后稚虫掉入水中展开幼虫阶段。 &&&&&&& 会发展出这麼多的产卵方式无非是因各个品种为了让卵於不同水域环境均有更佳成活机会而演化出来的,不论那一种产卵方式,稚虫均需生活於水中。蜻蜓及豆娘的生态为不完全变态,两者的稚虫均称为水虿(虿是蝎子的意思),在水中以下唇捕食小鱼或蝌蚪,也会有自相残杀的行为。 蜻蜓是在空中直接交配的,而蜻蜓的幼虫是生活在水中的,因此当母蜻蜓与公蜻蜓鱼水之欢后,常见的蜻蜒点水(母蜻蜓尾部接触水面),就是雌蜒将卵产在水中的生殖行为。 等到幼虫成熟,他们会爬出水面,攀附岩石或植物上羽化变为成虫,其生活史跨越水陆两域,可说是良好的环境指标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12:39:14& [来自:博客]
07:11:57& [来自:博客]
very,good.
20:28:11& [来自:博客]
very,good.
20:27:12& [来自:博客]
20:45:24& [来自:博客]
蜻蜓的幼虫水虿,在水里起码要经过一年,时间长些的要苦熬七八年才能羽化成虫。蜻蜓的寿命,只有水虿的十分之一,仅仅能活一个月到八个月左右。尽管如此,它在昆虫中还要算是长寿的了。&蜻蜓幼虫称水虿(水乞丐)蜻蜓的卵在刚孵时有一特殊的型态,六只脚、头部都跟身体缩在一起,像只没脚小虾米一样,不怎麼活动,称这阶段为「前稚虫期」。&这一阶段非常的短少则三、五秒,多则两、三分钟,前稚虫的背部就会裂开,第一龄稚虫就蜕皮而出不久它会慢慢的将头及六只脚伸展开来自由活动,蜻蜓稚虫随著种类不同而各有不同的龄期,从8~16个龄期都有,整个稚虫其所需时间依照不同种类及季节而有所不同,从一个月到三、四年都有,至目前为止所知台湾的蜻蜓稚虫都是水栖昆虫,尚无发现陆栖性种类。水虿在水中如何活动呢?水虿靠腹部内直肠鳃呼吸水中容氧,因此会藉著从尾端缓慢吸水、排水来呼吸,平常除六只脚可供爬行之外在紧急时刻则会则会将腹部所吸的水向后喷出,所产生的作用力会带动它们向前快速移动以达避敌或捕食的作用,通常水虿为了避天敌以及捕食猎物,体色跟环境都很接
17:08:32& [来自:博客]
太&棒&了&!
20:15:56& [来自:博客]
19:25:21& [来自:博客]
19:13:30& [来自:博客]
19:12:35& [来自:博客]
好几个借口不合个好那个发出如果让他个人性格天认识他个人性格重人格
12:29:21& [来自:博客]
17:34:16& [来自:博客]
还好。。。。。
17:32:12& [来自:博客]
08:11:33& [来自:博客]
(*^__^*)&嘻嘻……,不错哟!
14:16:14& [来自:博客]
20:12:42& [来自:博客]
17:34:03& [来自:博客]
17:30:35& [来自:博客]
21:27:11& [来自:博客]
真棒&不错&好&写的很好
21:26:45& [来自:博客]
20:39:47& [来自:博客]
\(^o^)/~很好
20:35:30& [来自:博客]
19:42:58& [来自:博客]
19:27:23& [来自:博客]
zheng&&&&&shi&&&&&wo&&&&&&xu&&&&&&&yao&&&&&&&&&de
18:04:35& [来自:博客]
水虿经过多次蜕皮,成长到终龄稚虫,可以看到期胸部会有明显的翅芽,这是与其他龄期稚虫的一个简单的区别方法。通常蜻蜓的终龄稚虫会在羽化前几个小时爬出水面附近的地方,如枯枝、植物叶子、石块、围墙、桥墩等物体都可供蜻蜓稳定攀爬以进行羽化,据目前所知大多数蜻蜓於夜晚羽&化,少部分蜻蜓成员在清晨羽化。刚羽化的成虫通常体色很淡,翅膀很薄且有强烈金属反光,等过一天之后,成虫体色就会加深,翅膀也会变硬且没有明显反光,未成熟的成虫要经一些日子才会变成&&&&家多年研究发现蜻蜓王国中有些是恒温动物『内温动物』,而有些是变温动物『外温动物』,因为他们温度&蜻蜓捕食&会随著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大部分的蜻蜓科及春蜓科多属於外温动物。蜻蜓属肉食性昆虫,由於它的复眼硕大发达,视力超凡,再加上身手敏捷,因此小自蚊、蝇等飞虫,大自蝴蝶、蜜蜂、蜻蜓都可以在空中顺利追击拦截蜻蜓的产卵方式&蜻蜓的产卵方式是很有趣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蜻蜓点水:蜻蜓将腹部末端贴近水面,直接产卵於池水中,任由卵沉入水中;第二种是将腹部插入水中,产卵於水草茎杆中;第三种是雌雄蜻蜓潜水进入水下,将卵产於水草茎杆中;第四种是蜻蜓一
17:40:21& [来自:博客]
好棒!呵呵:-)&&&&o(∩_∩)o...&&&(*^__^*)&嘻嘻……
17:31:22& [来自:博客]
这篇资料很好&,&我很感谢!
17:29:18& [来自:博客]
21:05:42& [来自:博客]
好,真棒。
20:46:16& [来自:博客]
20:45:04& [来自:博客]
20:39:49& [来自:博客]
18:53:28& [来自:博客]
zheng&&&&&shi&&&&&wo&&&&&&xu&&&&&&&yao&&&&&&&&&de
18:38:35& [来自:博客]
21:18:42& [来自:博客]
这篇资料很好&,&我女儿很感谢!
21:18:12& [来自:博客]
好!这篇资料让我懂得了蜻蜓的作用和生活习性,非常感谢!
21:15:53& [来自:博客]
进口国和速度加快供货商丢分东盛科技和反恐军事大国还是空间的歌
20:33:52& [来自:博客]
19:51:41& [来自:博客]
19:20:12& [来自:博客]
谢谢&我明白了
19:19:37& [来自:博客]
18:01:23& [来自:博客]
太多,不好!!!!!!!!!!!!!!!!!!!
17:25:20& [来自:博客]
07:07:30& [来自:博客]
21:12:27& [来自:博客]
21:11:40& [来自:博客]
19:17:31& [来自:博客]
19:16:43& [来自:博客]
18:23:02& [来自:博客]
18:22:31& [来自:博客]
18:17:20& [来自:博客]
&&&&&&未登录,您可以&&后再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养生图片信息
乐园图片信息
扮靓图片信息
爱好图片信息
网购图片信息
24小时更新
第四页第三页第二页第一页
电话:5 手机: 备案号:粤ICP备号
QQ在线服务: 邮箱:babsoft@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镇桃源街道办事处长源社区5栋602
CopyRight , www.babsoft.net, Inc.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1)蜻蜒的只数是蝴蝶的4倍,蜻蜓有多少只?(2)小蜜蜂的只数是蜻蜒..
(1)蜻蜒的只数是蝴蝶的4倍,蜻蜓有多少只?(2)小蜜蜂的只数是蜻蜒的9倍,小蜜蜂有多少只?(3)蜜蜂和蜻蜒一共有多少只?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期中题
(1)1×4= 4(只)(2)4×9=36(只)(3)36+4= 40(只)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蜻蜒的只数是蝴蝶的4倍,蜻蜓有多少只?(2)小蜜蜂的只数是蜻蜒..”主要考查你对&&表内乘法(2-9的乘法口诀),百以内的加法(进位)&&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表内乘法(2-9的乘法口诀)百以内的加法(进位)
学习目标: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乘法口诀表:学习目标:掌握进位加法的列竖式计算,并应用百以内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点拨:⑴选用加法来计算,列式38+25=63利用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列竖式进行计算。⑵列竖式计算要注意: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加号往前移。计算先从个位起,个位满十要进1,横式答案别忘记。 ⑶应用题还要注意:结果不忘写单位,计算完整要作答。 如:星光实验学校聋生部有38名学生,培智部有25名学生,学校里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解:答:学校里一共有63名学生。
发现相似题
与“(1)蜻蜒的只数是蝴蝶的4倍,蜻蜓有多少只?(2)小蜜蜂的只数是蜻蜒..”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5286040955192607555234541556&&& &&& &&&
作者简介 ? ? ? ? ? ?
  泉麻人,1956年生于东京。著名专栏作家。著有:《东京23区物语》、《B级新闻图鉴》和《东京脚踏车日记》等书。      安永一正,1953年生于东京。长期从事绘本创作。善于以精致的笔触描绘自然生态。 目录 ??????
序东京都地区图正月的红蛱蝶起居室里的螳螂草原上的瓢虫住宅区的凤蝶? ? ? ? ? ?
序东京都地区图正月的红蛱蝶起居室里的螳螂草原上的瓢虫住宅区的凤蝶“三只小猪”与黄纹粉蝶天牛与无花果树侧廊的自刃蜻蜒蟪蛄初唱飞成一团的绿胸晏蜒神社的桃金吉丁薄翅蜻蜒渡海大的孤居相飞蝗巷子里的大透翅蛾灶马出现在厕所梦幻的日本虎甲虫过路的青斑蝶铁塔下的红小灰蝶吐“文化”的家蚕善福寺川的? ? ? ? ? ? 书评: 15:47:28   来自: zsuper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星期六的早上,一个迫于无奈的原因,来到了久违的广馆搜集写论文的资料。辗转从中文期刊部到广州地方文献馆再到中文外借,死命地找了一堆资料,可复则复(印),不可复则偷(拍)。一个小时的辛劳收获了厚厚的一叠资料、五本相关专著和几十张偷拍照(罪过罪过),正准备打道回府安心地去做糊裱匠。不知怎地居然流连在熟悉的I313.45前,还仿佛呓语般“哦,还真的多了好多新书G”,奈何这次已经不能再借,只好悻悻地离开,不舍的余光在捉紧最后的几秒疯狂扫描。忽然,好像什么地方传来Secret Garden的Papillon?在书架的一隅,有什么东西在散发着一种树木的气息、一种跳跃的生命力,未细想,右手已经停在东京昆虫物语的书脊上。小巧的文库本尺寸,封面设计是一间素色的日式房屋,左上角一棵绿意盎然的大树杈,中间点缀着一个舞动的小蜜蜂,一派悠闲自得、融和协调的美感。再打开扉页,也是舒心的粉绿色压纹纸。随意展卷,发现插图相当出色,生动逼真之余不失淡雅闲趣,加上文本篇幅适宜,可以说是我近几年所读排版、装帧、绘图三方面都很优秀的作品,不愧为上海人民出版社,此作绝对是集书人必选(可惜这不是我喜欢的题材)。       内容方面,一本科普读物来说,虽能勾起我一点尝试收集的冲动,但由于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不同,先不说捕虫的地方,就昆虫而言已经令我觉得相当恶心,而童年与昆虫的回忆大概只有炸蝉、绑金龟、绑蜻蜓、浇蚂蚁穴等死小孩的恶行罢了。至于捕虫,总觉得是那些阴郁的怪孩子才会特征(多狭隘的观念啊)。也许,如果我和泉麻人老师和安永一正老师早20年相遇的话,我对昆虫的态度会完全改观,但,我绝对不会收集!我觉得我永远都不会认同这种残酷的行为!万物皆有灵性,众生平等,善哉善哉。希望泉麻人老师追忆童年美好的同时,稍微放下科学家的冷酷,想想生命的美,不是正因为她有生命吗?   
21:28:07   来自: ⑦イW槿花 (有你的快乐。)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童年的夏天除了冰棒,池塘,透过树缝的阳光,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昆虫。说来奇怪,小时候对各类昆虫都充满好奇,每每看到新奇的昆虫都不知所畏的把玩一番,丑陋的,艳丽的,有攻击性的或者是有臭味的。而长大以后,看到不知名的小虫子都会“i”的一声然后嫌弃的让它远离一点。但,那晚在学校的河边看到萤火虫欣喜万分。在我的记忆里,似乎有看到过萤火虫,还曾将萤火虫装进透明瓶子看着它们发光。但记忆谁知道是真实存在的。也许只是自己幻想出来的。可真和虚有什么要紧呢,一直记得每当夏天傍晚都会和小伙伴去河边游泳,河边的水蜻蜓又小又灵敏,相比水蜻蜓那些白刃蜻蜓好捕捉许多,轻轻的走过去,将它的翅膀一捏,就能细细的看它们的大眼睛和细尾巴,书里介绍的各种蝴蝶更是小时候身边常出现的昆虫,小学春游去东钱湖参观台湾蝴蝶标本,第一次被如此繁多的各种蝴蝶惊艳到,回来的时候买了几张标本只是如今也不知道在哪个角落了。大一的时候,去玉泉校区,坐在草坪上,一只蝴蝶停落在手上,那一瞬间和那个回忆就是幸福吧。    能静静的看完这本书,或许是因为作者只是像一个中年大叔在缓缓地讲述他自己与昆虫的故事,让你对未知的昆虫充满向往的同时带你一起回忆童年所见的昆虫以及和儿时玩伴发生的趣事。同时,我也想起了虫师以及那个模糊而又清晰的过去。
14:23:27   来自: 果果的果果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这是一本好玩的书.一文一图。以东京为范围,描绘生活中常见的46种昆虫的故事。是一本绝佳的都市观虫札记。    碰到这本书实在是不经意得很,书店密密匝匝的大部头著作中要看到这本书是很不容易的事。在大学旁的一家小书店里,陡然间看到书脊上的一抹嫩绿,不由间心中一颤。抽出这本书,握在手中,一种欢喜的愉悦攀上心房。    小开本、轻型纸,拿在手里,轻盈一握的妥帖。封面的绿荫下,一只蜜蜂轻轻然地飞过一所传统日式民居,清新的感觉很是宜人。内里文字,则排得疏朗有致。更值得一提的是书里精细描摹昆虫的淡彩图,轻明而洁净,随手翻阅时,还以为书里真的夹着一只红蜻蜓或是黄纹粉蝶,随时都可能振翅而飞走。    就这样,邂逅了一本好书。    看了序和开头几篇,感觉在暖日午后,走在乡间的恍惚。那些夏日或秋阳,温暖的童年记忆浮于脑海。    曾几何时,捉到一只金龟子,用细线缚住,放在吃剩下的西瓜上爬行;去捞清晨刚破壳还不能飞行的蜻蜓,放在手上看它们在阳光下第一次舒展翅膀,软软的可爱极了;蹲在墙角看仔细的看着排成行的蚂蚁,勤劳地搬运食物……    对于昆虫,我一直认为那些鲜活的草地上爬行的生命,远比那些僵硬冰冷的标本要生动。前不久,在一个搞收藏的朋友那里看到一块琥珀,透过金黄色的松脂,两只不知名的小虫子清晰可见,纤毫必露。虽然这块价值不菲的琥珀在朋友眼中珍若拱璧,但我始终觉得那些不时闯入窗户的不速之客要可爱多了。    写昆虫,其实也是在写人,写环境和世事的变迁。    就像这本小书,说是昆虫物语,记的却是作者儿时的“浮世风景”。文字里有小孩子的快乐表情和干净笑容。还有一点点的风雅和情调。    相信作者也是一个温暖、惜爱和心思细腻的人。他回忆和观察东京都的各种昆虫,几次叹息它们的正在消失――    “我试着找寻天牛,但一只都找不到。”    “如今适合红蛱蝶出现的街道,真的变少了。”    他说他喜欢的一个种类:蜻蜓,“不是它们变成标本后的模样,而是蜻蜒飞起来的情景深深吸引着我。”    他写和青斑蝶相逢,“就如在散步途中突然与陌生美女擦肩而过一样”,“暗中期许着,希望还有相遇的一天”。    日本文化的“精巧雅致”,从谷崎润一郎到妹尾河童,现在,可以再加上泉麻人。   
11:32:24   来自: skysowe (Hello Again~)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书里的描述,也都是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虽然在不同的国度,但是年少时的记忆却是相似。      城市化,让人远离乡村和泥土,远离自然和动植物,想象下一代的小孩子只能从书本里重新拾起这样的记忆,所幸还有这样的书作为线索。
12:31:16   来自: 小谢谢 (上豆瓣我总晕~)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这本书是大学时候上厕所最爱随手捞去看的了。就像作者的感觉一样,蹲马桶上,一泡尿撒下去,感觉屁股下面是日本乡下夏季里绿油油的水稻田。。
17:28:40 唐小豆  哈哈,真是实在的评论,不过挺动人。
19:14:38 enemy  可爱的评论,哈哈哈~~~ 21:58:46   来自: 牛蜗蜗 (实心实意)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触摸到新印出的《东京昆虫物语》的这一刻,你知道我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你曾在初夏的早晨见过一只刚刚蜕壳的、嫩绿嫩绿的幼蝉,又假如你小的时侯碰巧就从奶奶家后院的槐树上捉到过一只,把它放在手心,用手指小心碰触它轻薄如梦幻的翅膀,感觉它稚弱而规律的颤动,那么,你一定能知道我的欣喜和感动。     法式软精装的小32开本,像夏天的早晨一样清新亮白的底色,上面写着“东京昆虫物语――46则与昆虫相遇的抒情纪事”,那浅草般的绿,衬得封面上褐色的日式屋院和深绿的树枝越发真实,还有一只朱红间黑的细食蚜虻悠然飞行,只第一眼,你就会为它怦然心动,更别说扉页那一层池塘一样清透的绿。你除了想起珍藏于内心的童年时光,还能想起什么呢?     童年是一首不单调的歌。那歌声是夏虫欢唱,是花红草绿,是小手与大自然的触摸。那个时候我们不害怕小虫子,连我们自己就像虫子蝴蝶蜻蜓那样在花坛边,在院子里,在郊外,在山坡上,撒欢飞跑。可是现在我们远离童年,那曾经的自由欢畅真的成了记忆中的梦幻曲,只在忧郁的时候反复吟哦,却让我们更加忧郁。     令人忧郁的还有,我们奔忙于都市的水泥丛林间,适应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却渐渐远离了大自然。曾经写过《东京脚踏车日记》的专栏作家泉麻人,出生于东京,目睹了这个日本大都市50年以来的现代化变迁。他童年时的庭院被高楼占领了,捉蜻蜓的那个池塘填平做了工厂的水泥地,要是想找一个蝴蝶飞舞的山坡,他得坐一个小时电车,而山坡上也没有那么多的蝴蝶了。这情形和北京(或者南京天津,有什么关系呢)一样吧。一个朋友跟我说过,20年前他家住的地方就在如今的二环边上,那时侯,他家后院全是荒地,他和弟弟整天介在那里疯跑捉虫,甭提有多开心了。     于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成为现代都市文明的一大主题。简单点说,我们是以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童年的怀念,来治疗我们的“都市忧郁病”。     泉麻人看来是一个执着的家伙,他固执地回忆,固执地拿着网兜去寻找,固执地趴在塌塌米上写下虫子的故事,任由身边灰蛾和细腿螳螂固执地在他身边飞动游走。他在东京的街道上,在都市中心有树林的地方,在花坛上,在寺庙和神社的阴暗草丛里,在厕所的瓷砖上,在老房院里的无花果树上,一次一次与昆虫相遇。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则抒情的诗,一首欢畅的歌。跟随他的视线,我们才发现,原来都市文明的缝隙里,到处都有大自然的呼吸,每一棵树,每一丛草,甚至墙角、檐下,到处都有大自然灵动的生命。尽管作者的心里常常涌起“淡淡的怀念”,可至少有柑桔凤蝶“那种酸酸的臭味”,可以暂时抚慰我们怀旧的心。     我们太粗心,所以错失了许多和自然相遇的机会。现在当我翻阅这一本小书的时候,心里充满着失而复得的幸福与满足。婀娜的青蛾,诡异的金龟子,高贵而霸气的紫色食蜗步行虫,可亲可爱的银斑小灰蝶,一张一张美丽的图片,配上作者真挚的叙述,让我重又回到天真烂漫、与虫蝶为伍的小时侯,想像着,当我下班经过三里屯的时候,会听到动听的虫声――哪怕我此刻正坐在办公室里呢。
16:10:41 晏小衫  恩,对的,我们怎么能忘了虫和鸟也在我们周围一样活着呢.我们并不比它们高贵呀。 02:45:17   来自: Stella (皇帝的新西装~~)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因为配合这本书的自然意境,所以到公园看这本书,结果被蚊子咬得半死。所以面对作者提出的:面对夏蚊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我想跟他说:喷雾器喷之~~~然后整个世界清静了~~    不知道虫的世界里,有没有喜欢啃书的真正的书虫。看了这书,看了这书,倒是知道有喜欢在厕所出没的虫,会被集体捕杀的美洲蛾,还有让人明白哥斯拉到底像蛾还是蝶的虫。    在和蚊子的斗争中实在是没心思记住他们的名字,还是看简介吧:        拥有“神”美称的柑桔凤蝶、季来临先声的蟪蛄、喜欢呆在浴室瓷砖上的灶马、传说抓了会招天谴的黑翅珈Z、黑底白条膀如恶魔斗篷的萤蛾、怪兽哥斯拉原型大水青蛾,会发出恶臭的食蜗步行虫、全身散发金属光泽的日虎甲虫,以及男生昆迷最爱的独角仙与锹形虫……       边翻书,边打蚊子,一面也想去回忆很多小时候各种场合下见过的虫子,可惜除了一般的蜻蜓蝴蝶苍蝇蚊子甲壳虫萤火虫之类的,再也想不起来了。可能还在某同学的书包里见过从家里偷出来的蚕。基本上对于虫子的态度是见了就啊一声上去一脚或者一掌打死,或者水淹火烧之。想过也见过大大小小不少虫,但是在我想弄清他们是什么动物之前,他们已经先去像耶稣他老人家报道去了。后来见到一个美国的那个什么星云大师说,他们在卫生间见到虫子都不会杀,只会念佛,然后虫子就自己走了。阿弥陀佛,看来下次到虫子出没的地方放个录音机放佛号吧~~尊重生命,蝼蚁生命皆可贵~   蟑螂呢?当然也是。
13:56:36   来自: 老马~兔子归来 (答案是四十二)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插图精致可爱。   原来有着长长触角驼背长腿的“蟋蟀”,名字叫“灶马”……   原来日本小朋友也用雌蜻蜓来诱捕大个的雄性,也玩天牛、磕头虫……   XX案内记原来是旅游指南……
23:28:49 小米=qdmimi  很懒 12:16:38   来自: 猫猫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寻常的买书步骤是:1,在豆瓣上发现感兴趣的书,2,在当当和卓越上比较下价格,然后在低的那家买一般来说如果不是非常新的书,这两个站上总是有的,而这本是例外,这两个站居然都已经缺货好久了。再一看出版日期,是05年的,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了公司附近的季风书园。如果在上海书城,我询问工作人员一本这么冷门又久远的书,他会到电脑上帮我查,但是这次在季风,我刚刚问有没有《东京昆虫物语》,那位工作人员稍稍想了想就立刻把我带到了放那本书的书架前,指了给我。立刻我就对这本书多了份好感。    等看到书,就更有好感了,小小的开本,白色的封面配草绿色的宋体书名,不好形容,但是确实给人“日本的书”的感觉,是清淡沉静的调调。里面每一篇短文都有一幅手绘的昆虫插图,好象是彩铅的质感,这样的插图比真正的照片更耐看也更精致。    作者回忆着自己年轻时候在东京的小街巷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昆虫,有寻常的蝴蝶蜻蜓,也有罕见的甲虫……    我也回忆着我小时候常常拿着网子去捉昆虫的日子。每到夏天,我都可以在南门外的小桥下遇到好多非常非常小的小蜻蜓,很容易捉,通常我都捉上十几支,然后随手摘下旁边湖里的大荷叶把它们包着,拿到大操场上再放了它们……在那个连天牛、金龟子、萤火虫也可以常常看到的年代,夏夜里家家户户都会把竹床搬到大操场上,大人们摇着扇子赶着蚊子聊天,而我们小孩则三五成群的嬉笑玩闹。    忽然觉得现在的小孩很可怜,虽然网络的世界无限大,可是恐怕没有几个有机会亲手去捉个金龟子,也没有几个亲眼见过萤火虫了吧……   
13:44:27   来自: 邓金明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说起昆虫,此物虽小,比不来那些庞然牲畜,却凭它的轻盈灵动,在人类那儿着实讨了不少的好。百千年来人类吟唱它,工笔画它,口技仿它,既拿它取乐,又囊它当灯用,当佳肴品尝,可见是个难得的妙物。      泉麻人的《东京昆虫物语》,便是这样一部拿昆虫当至亲的抒情小品。在序里,作者交待说,“在难以入眠的夜晚,我常常会想起那些浮现在记忆底层的儿时情景:马路上奔驰的老式公车、巷子里用泵汲水的水井,和室里左右转动的电风扇……在这些浮世风景中,不时闯入许多各式各样的小昆虫。”诸君也许要稀奇,这些小虫子,如何像古董一样,倒成了旧物呢?说起来,农业社会里,蜉蝣虫豸之类,原本平常的很,墙头院落,瓜田李下,哪少了它们的影子。到大工业大机器时代,凡是自然的物事,没有不被人糟蹋的,连虫豸这东西都少了。所以,在书中,每写一样昆虫,作者沉醉之余,末了都免不了要感叹一番,怀念一番。这大概也算文明的悲哀吧。      六○年代初的东京,想来没有现在如是繁华,泉麻人的童年就是在与虫为伴的乐趣中度过的。他是个骨灰级的虫痴,为了弄清“盐咸蜻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个可爱至极的“昆虫爱好者”还试过尝尝它的味道,结果一点都不咸。只他才会说“各种天牛的外观、形状等细节都略有不同――感觉有一种收集历代怪兽卡的趣味!”也只他才认为二十八星瓢虫“有种坏人的气息”,“虽然它们被当作瓢虫界的坏人,但幼年时代很迷《铁人28号》漫画的我们,会觉得像反派的二十八星瓢虫比扮好人的七星瓢虫更‘酷’”。这种孩子气的对各种昆虫的迷恋,显然无道理可讲,忙碌的大人们当然也更不会懂。      生活的加速度,已把人眼都弄恍惚了。人们宁愿大把掏钞票,为哥斯拉、异形、金刚这些莫须有的巨型怪物惊奇,也不愿关注身边小生物的奇迹。昆虫像人类童年一般正在死去,或者要么被做成标本。泉麻人在书中说,“在所有昆虫中,要我举出一个喜欢的种类,我会选择蜻蜓。不是它们变成标本后的模样,而是蜻蜓飞起来的情景深深吸引着我。蜻蜓一旦做成标本,美丽的眼球颜色就会立刻黯淡下来,通透的翅膀也会变得如洋菜干一般。”悲哀吧。1923年,周作人第一回向国人介绍《法布耳昆虫记》,他说,“我们看了小说戏剧中所描写的同类的运命,受到深切的铭感,现在见了昆虫界的这些悲喜剧,仿佛是听说远亲 ――的确是很远的远亲――的消息,正是一样迫切的动心,令人想起种种事情来。”可惜的是,今天,昆虫这门人类的远亲,已渐行渐远了。      走进泉麻人的记忆中的昆虫世界,你会觉得那些虫子是人;而今天我们放眼四周,却发现人屡屡把自己当虫子。书中有一个细节,说的是,当东京因奥姆真理教施放沙林毒气事件暄腾一时的时候,作者经过Satyamn shop(与奥姆真理教有关的店),偶然看见路旁有星天牛的残骸。作者写道:“望着它们被踩烂的尸体,脑中突然涌现一些意味深长的思绪。”      说昆虫是人类的远亲,可那些那些来自远亲的珍贵消息,我们都听到了吗?
13:46:48 罗豫  “为格拉斯、史前恐龙、金刚这些莫须有的巨型怪物惊奇”――呵呵,哥斯拉吧。格拉斯老头子会郁闷的说。
13:49:06 邓金明  呵呵,刚发现改了,史前恐龙也不是莫须有的。
09:25:29 Tony  唉。。。人活着真像熊掰玉米棒子
12:00:01 秋日的奇妙时刻  啊,我觉得每个昆虫都比其他动物长得更有美术感,更浪漫.昆虫更适合出现在童话里,所以大人被它们遗弃了
12:21:54 MLGY  我倒X得昆x比什N都更像怪物!      不是哪一N昆x,放大到c人平等的比例,我一定优埽      我真的跑^,夏天中午oo地花@e,被一只手掌大的蝴蝶跑了!   事後回,它大概是很漂亮的,但我在那之前只^小粉蝶而已。
12:37:00 秋日的奇妙时刻  呵呵, 昆虫奇妙就是因为它们更象怪物啊.   要是把人缩小到昆虫那么大你也会跑的
12:37:10 csx398 西刃  保持一点探险,保持一点童趣。就是最好的人生。
12:49:09 未来  四月 虫子也该是有的   
13:33:08 oman  恩,现代化的都市确实使昆虫减少,另一方面,我们的心也麻木了
14:03:48 浅彩色?  想起小时候像男孩子一样对大自然各种生物的迷恋…   春天拿着网去捕蝴蝶。初夏去捉蜻蜓。有一种我们称水蜻蜓的蜻蜓脚是白色的。像踩在花瓣上。红蜻蜓最精灵,很难捉到…   夏天又是去掰螃蟹…   顺着山路和鱼塘有野果子可以摘。有很多野花可以满满拿一把…   我们从来不走正路。都是翻墙走山路的。   现在的孩子   怕是很少有我们儿时的乐趣了吧。   因为山路变成水泥。鱼塘被填满成了农家乐。   我都已经回不去了。      
14:20:05 oman  红蜻蜓最精灵,很难捉到…   -------------------   教你一招,在夏天最热的中午,到河边,那些草上面停着的红蜻蜓都被热的晕乎乎的,很容易抓,我小时候抓的可多了   我还用小鞭炮在河里面炸死了几条小鱼
15:17:15 苏梦枕  小时候,最喜欢或蹲在树下或干脆坐在草地上,观察那些忙忙碌碌的小虫子了。树荫浓密,带着馥郁的夏日生气,蚂蚁与其他不知名的小飞虫似乎懵懵懂懂地闷头疾行;或草叶微枯,小灯笼样的野生植物在微风中摇摆,有蚱蜢之类的虫子在其枝叶间跳来跳去,倏忽东西。   我也回不去了……
15:35:18 万十三  后来我才知道,那种被叫做小蜻蜓的东西,其实叫豆娘。真是柔软的名字。
15:41:56 万十三  后来我才知道,那种被叫做小蜻蜓的东西,其实叫豆娘。真是柔软的名字。
21:16:29 f~f  虫痴虫师虫蚀。。虫子 可以食植物 真是件很精灵的事 11:36:34   来自:
(how do you measure a year?)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看过后想起小时候唯一一次的夏天碰见萤火虫光临我家,但是兴奋的不行。就像看到一出现实版的童话一样。于是年年盼望今年也会在看到那样的场景,却再也没看过。我想在这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如果再看到的话我还是会很兴奋的。就像作者在东京的街头巷尾遇见那些如同绝种是的小昆虫一样。
11:14:18   来自: 巫婆本人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回家前和亲爱的Mimoo告别,吃了鲜豆腐汤,顺便去了“风入松”书店。这个书店最早是一个教授我们思想道德修养的老师介绍给我们的,以至于每次去这个书店都会想起他来。         当时很崇拜他的样子,每次上课都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从上课到下课眼睛都不眨的盯着他,听他讲做学问、做人的道理。他曾经给刚刚离家的我很大得希望和勇气,曾经给他说了很多好话,因此不断的遭到鄙视。被那种“人啊,诗意的栖居……”的诗意所激励着。从他那里知道了马基亚维利和尼采的好处。但是后来的事情真是让人大跌眼镜。从我们学院转到了人文学院以后,听人说,因为剽窃别人的论文引咎辞职了。哎,看来道理讲起来还是很容易的,人品不好的人也可以将做好人的道理讲的头头是道。人说的话果然是没有什么作用呢。我相信真理,对人嘛,还是存疑的好。这个老师着实让我很失望。         说这次的收获。风入松是个很可爱的地方,但是不打折让人有点郁闷。好在每次都能发现很可爱的书。就不跟它计较了。《东京昆虫物语――46则与昆虫相遇的抒情纪事》,作者是个日本人,并不熟悉,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一眼就爱上了这本书,小巧轻便,最要命的是画着可爱得不得了的虫虫。插画作家据说很有名气,叫做安永一正。               日本作家的小品文这一年来看了一些,都怀着淡淡的,对农业社会的怀念,让人自然而然的安静下来,感受那种生活的恬静与安谧。大二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疯狂迷恋法布尔的《昆虫记》,借用广播台里面的一个小p孩儿的话,那本书不论从哪里看起都看得进去,而且看得津津有味。而这本书不像昆虫记那样详细地描写了虫子们的生活习性,而更侧重于与虫相遇时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怀。当然也很简单的介绍了作为一个虫迷该如何认识每一种美丽又可爱的虫子。虫子的眼睛、翅膀、飞行的形状、身体的颜色,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神往。         我想起了一年的秋天,我遇到了一只比常见的花大姐大很多的瓢虫。明亮的橘黄色的大甲壳,上面有油黑的黑点点和黑道道,可爱极了。不知道它怎么来的,见到它的时候就趴在我的书桌上,我于是洗干净一只墨水瓶,在瓶盖上钻了三四个孔,在小瓶子里面放了花瓣和菜叶,就把大瓢虫放在里面养了一个冬天,第二年的春天,过了好久它才不再到处爬动,没了。当时的我并没有很悲伤。现在也一样,对于虫,似乎他们的存在并不能深深地打动我,而是他们的存在形式让我久久难忘。虫子很美丽,但是太小了,在我的眼中并没有很把它们重视起来。它们的生命更为脆弱,它们的美丽也就更加让人觉得惊心动魄。我借着书、电影、照片和画片,对这些存在于微观世界的小东西们渐渐的关注起来,生活还可以从这个角度得到丰富呢。         和虫有关的记忆还有法国导演的《微观世界》,水上的蜘蛛美极了。动画片《虫虫特工队》。小人书名字忘了,兄妹俩个在老爷爷的神奇药水作用下神游昆虫世界的故事。还有去年发现的很诡异又好看的动画片《虫师》,是更奇怪一些的虫子。这些东西都很有意思,恰好又都和虫子有关,更添了一份乐趣。         假期刚刚开始,今天上午输入了1990年-2005年的分省数据。阳光洒在老旧的书桌上、我的手上、头发上,感觉很温暖、很踏实。      
11:59:41   来自: 修落 (个性演员和小红帽)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那时还在彼地,年幼喜欢虫子与鸟,一切动的生命.这书又一次打开了记忆的门.作者的描写使平淡生活有了乐趣.但个人觉得翻译得怪怪的,因此没有看完就搁置了.
17:21:12   来自: quitequiet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我对昆虫的形态和结构都有所恐惧。   因此尽管是倾向的闲情随笔类但不时有精细描摹昆虫的淡彩图。   还是感觉如芒在背……   亏得作者还能如此津津乐道。大概是男女来自不同的星球吧。   但是与其说写昆虫,倒是回忆其少年时代捕捉昆虫的经历来得多些。   在女孩子家家酒跳皮筋时大概他们就拎着捕虫网啊袋子啊出没与郊外花草树丛中了。   不计是否有利国计民生,这一段的时光是多少人都絮絮重提的。有的老人,甚至记忆中就只有少年时光历历如新。   大概是谁都有过所谓的纯真年代。
20:26:33   来自: anyu (polyvore)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本来并不知道有这本书,无意在书架上遇见它时,清新的封面很是有亲和力,不由得突然快乐起来。一种无以名状的快乐。    于是开始读泉麻人,迷恋安永一正的插图。我不是生来就对昆虫有特殊感情的人,对书中的一些昆虫也只是一知半解。除了读到先生对过去的浮世东京满怀眷恋之外,还知道了很多昆虫的习性。有时还和童年接轨起来,跟螳螂的故事……    稍微留意每一则故事的标题,大都是在昆虫的名字前面加上一个有趣的词或者在后面加上一个使人遐想的动作。这大概都是因为昆虫给先生的感觉是那么亲切。    书的设计也别出新裁,在首卷就附上了东京都地区图,只听说过新宿、涉谷和目黑这些时尚名区的自己才发现原来东京的地区名也可以这样可爱。桧原村、八王子市……读到这样的地名也不禁想起书中一些类似的虫名呢。还有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    或许正是独特的宁静,才让人在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毫不犹豫要得到它,因为一本绝佳的都市观虫札记竟是那么有趣。
12:21:43   来自: 。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至于捕捉绿胸晏蜓的方法,有人说在线的两端绑上小石头或铅球,往空中丢去,蜻蜓会以为那是食物而降落下来,然后就会被线缠住而掉下来.\"      嗯..小时候我们也用这种方法捕捉过蜻蜓.傍晚和雨后都是捕捉它们的好时光..捆绑物一般就是六边形的螺丝帽或者与之配套的小铁圆环,这些东西在家里的修理箱废物盒里都可以找到;稍微远点的还有那些鲜有人问津的家具沙发们的旮旯角落…而线则以毛绒绒的针织线为最佳..各位三姑六婆们的宝贝毛线袋是我们常去探寻的珍贵来源.偶尔也有遇到严厉的长辈需要在接受一番珍惜物品从善节约的教导后才恢恢地乞求到半截毛线的经历,不过这些那些的障碍很快就会被之后的雀跃心情一扫而光….把镙帽往线上一绑就制成了我们简易的玩具,拿它只管往蜻蜓集中的半空中扔去然后觅着各自家不同颜色的线牵引找到捕捉的结果…虽然胜算从来不大不过还是时常会有一些很笨的蜻蜓真的就被线缠住..纤细的腰肢以及数量众多的手爪..可怜巴巴地静待在草丛中听候我们的降临….其实比起收获贫瘠的蜻蜓猎物来说更让我们沉醉的是看着一个一个的小重物携带各种颜色的尾巴流星一样划过天空下降到草地上的情景…乓―乓―乓…撞击地面带来的回响让我们感受到大地富有弹性的肌肤……      还有满身淡碧粉末总是安静趴在路灯柱上的大水青蛾…夜晚昏黄的路灯让它们的颜色呈现淡黄..要在白天看那真的是一种很美的颜色淡淡的碧绿如同玉石光洁的表面..每次都让人忍不住想去尝试触摸..不过这时候作为友情暗示的满身鳞粉总能及时地挺身出来让人遏制住这样邪恶的想法….于是每次经过路灯柱看到正安静停靠在上面的它们时总是禁不住往它们巨大的眼斑上多看几眼…不知道潜伏在这种静寂背后的它们是不是也正用一双奥妙的眼睛注视着我们呢?......至于大水青蛾属于天蚕蛾的一种则是后来很久才了解到的分类知识….      “天蚕蛾科也称帝蛾科.这种蛾体形较大,身上覆盖有毛,在每个翅膀上都有一个眼斑.雄蛾的触须呈羽毛状,通过这对触须可以辨别雌蛾的气味,并且可以靠它从几千米以外找回自己的家.这种蛾没有舌头.”      还有偶尔出现在卫生间里的灶马...腿比身体长三倍…这本书里形容它们是\"一种无法适应现代大楼街道的复古昆虫\"…它们栖息的地方不能缺少泥土的地面…所以在现代的家中一般很难看到它们内向的灰瞿瞿的身影…偶然撞见的一两面都让人不自觉地重温起蹲伏于潮湿温热的草丛中和它们相遇的时光…..      还有身材细弱的草蛉…它总是把卵用一根丝线栓住一排一排地盛放在草叶的背后…让小学时候的我很疑惑地天天跟着写观察记录还以为是一种奇怪的植物….还有\"咯答咯答\"的磕头虫…它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夏季繁荣在用凉水冲刷过的凉席之上的西瓜大宴的举行….还有各种各样的蝉..乡下来的亲戚总是像呼唤老熟人似的称它们\"伶呷客\"…..还有很多很多曾经谙熟的形体托福于书中插图的仔细顷刻间也都鲜活地从记忆里复苏过来…..唔…..这些那些也算是时间对于自己爱好寡淡的童年一种追加的馈赠吧…..   
10:32:02   来自: 戴新伟 (丨丨从此以后)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东京街头遇到昆虫      读日本专栏作家泉麻人的《东京昆虫物语》一书,立刻想到2002年夺得布克奖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这个写16岁的印度少年Pi与一只孟加拉虎因轮船失事在太平洋上漂流的故事。当PI获救之后讲述他的故事,调查官员表示难以置信。对此,Pi说了一大通动物无处不在的话,其中一句说:   如果你抓住东京这座城市,把它倒过来一抖,掉出来的动物会让你大吃一惊的:獾,狼,王蛇,巨蜥,鳄鱼,舵鸟,狒狒,水豚,野猪,豹子,海牛,数不清的反刍动物。毫无疑问,在我心里,野长颈鹿和野河马祖祖辈辈在东京生活,却没有一个人看见过它们。有一天,你应该比较一下当你在大街上走路时站在你鞋底的东西和你在东京动物园看见的躺在笼子里的动物――然后抬头看!你会在墨西哥丛林里发现一只老虎!   这位调查官员正是一位日本人,不过,若以为日本人对于动物尤其是城市里的动物不经意就大错特错、只能说亲爱的小Pi年龄太小不知世事难料,不论日本的武士片还是庶民剧,甚至是像周防正行拍的情色电影里面,无一例外地都会有蝉鸣,有鸟叫,风吹树动,而同时影片主人翁总是会敏切地感受到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   更何况还有像泉麻人这样身为专栏作家又对花草昆虫感兴趣的日本人,写的正是在东京街头遇到昆虫的故事。虽然泉麻人所写的46则“昆虫记”,不外天牛蜻蜓之属,而不是什么獾、狼、巨蜥之类的动物,但至少说明,有人可以写出在街头遇到动物这般奇妙诡异的小说,也有人写得出在街头遇到昆虫这样真实的随笔来。   而且我觉得后者几乎天生是日本人干的活。   泉麻人以昆虫来勾勒东京都地区图,如善福寺川的乌鸦凤蝶,山下公园的红蜻蜓,青山的青带凤蝶,作者对东京都、对昆虫的稔熟程度可见一斑。但这些文章绝非出自类似法布尔那样的研究初衷(成为文学经典实在种瓜得豆),泉麻人亦不如法布尔那般专业,正如前言后记都一再提及的,写昆虫乃是对过去东京昆虫的回忆,对过去东京的回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而这些随笔文章,首先也是一种日本人审美情趣的体现,除了写的事物不一样之外,泉麻人写的昆虫与另一个日本老顽童妹尾河童又写又画的旅行随笔,无论是意趣,写法,终旨,都是一样的。这种散发着生活情趣,深谙生活之美,且千字左右的文章也只有他们写得好,入味三分。而不论读者是何方人物,也能在这像一杯茶的千字文里领略到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闲遐。   大概在一百年前,日本学者、美术家冈仓天心在他的《茶之书》里明说茶道、其实对日本人这种耽美清洁的精神作了一次总结:   很长一段时间,日本与世界隔绝。这不但有助于自省,而且还极其有利于茶道的发展。我们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瓷器、漆画、绘画,乃至我们的文学,全都蒙受了茶道的影响。日本文化的研究者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它不但弥漫于贵族们高雅的闺房,而且也渗入了平民的家家户户。我们的村民知道插花,连我们的最卑微的苦力也敬仰山水。俗话说,这个人“没茶气”,意思是说他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对亦庄亦谐的趣味非常愚钝。而对那种无视人间的悲剧,随感情冲动而放荡不羁的唯美主义者,我们则非难他“茶气过重”。   一百年过去,这种“茶气”依然存在,并不因时间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变而变质,泉麻人为什么要写那些看起来没多大意思且几乎都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忘掉的昆虫?――“好比一到夏季,在没什么特别的电线杆上,总会有鸟蝉在鸣叫着。就像这样,电线杆与鸟蝉,两者的搭配很美。”   这本《东京昆虫物语》设计精致大方,除了泉麻人的文笔,安永一正的插图,译者黄瑾瑜的译笔也值得信任,她译的织田信之助的小说《夫妇善哉》就很棒――套用泉麻人一句,就像这样,几种的搭配也很美。   
04:21:15   来自: 夏和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除了生物学家,还有谁会对昆虫如此有兴趣?   能够自幼开始,直至成年都长久地热爱昆虫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在城市里越来越稀少的昆虫类,触觉敏锐,留恋自然。泉麻人就是这样的人,他自比为“讲究情调型”的昆虫迷。   这本昆虫物语的动人之处,不是因为来自于专栏作家的职业性信手拈来,也不仅是因为他素淡中略略伤感的笔调,而是在于他对昆虫的感情,实在超过了普通人所能达到的程度。   他看这些生活中常常被人忽略甚而厌恶驱逐的昆虫,已不纯是一种少年性的征服与好奇的眼光。他将昆虫视作一种人生伴侣,记忆的线索,情感的载体。   所以,你眼见他写的是日本东京,而且很多都已是从现在的东京消失掉的景致,可你分明看到的是双重影像,一个是东京,一个是你少年甚至童年时的故乡,一个未发展的小镇,或是城市的远郊。那些退隐的时光,伴随着各个季节天气里的昆虫们纷沓重回。   集子里写,随着城市工厂、建筑、植物的变迁发展,自然空间因而失落,昆虫们与城市格格不入,失去自由的归宿,而城市亦因为昆虫的离去而再难呈现悠缓韵致。这是属于消失昆虫的挽歌,膨胀城市的叹息。但泉麻人写来并不过分哀伤,而是细腻与克制共存。   安永一正手绘的昆虫插图,精致而洁净,随手翻阅时,以为书里真的夹着一只白刃蜻蜓或是乌鸦凤蝶,随时都可能飞走。   
00:59:26   来自: sora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不得不说,真是本很漂亮的书。手感,大小,里头的插画,版面设计,还没来得及细看里头的文字心里就已经觉得这是这些年来遇到的书里头最让人心动的一本了。(我向来偏好小于32开的书,软精装OK,但千万别是精装版)   再看文字更觉得心里头痒痒的,恨不得自己可以钻进书里那个世界去。和《昆虫记》相比,科普的成份少,感情的成份多。   如果你平常很少看自然类书籍,这实在是最好的一本入门书了。把它当做散文来看,也会觉得文字优美,很典型的日式散文,轻缓的讲了很多童年往事。   难免会想起自己的童年,那些看到过的天牛,飞到家里的蝉,灯下的绿色飞虫,螳螂,蓝色蜻蜓,甚至雨后路上的水蛭、毛虫、蜗牛,都令人怀念了。   有时候看看现在的孩子,不晓得他们以后回忆童年时会有些什么留在那儿
00:08:33   来自: 蓝海盗 (平淡是真)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是一本不错的小书!   价格是有点贵,可禁不起诱惑,还是买下了!   从装祯到文字,捧起时的手感,都很棒!   而且,作者那处在都市回忆田园的童真心态,新鲜欲滴!难得有这样的眼光,这样的童真未泯,并以这样轻松的口吻写出来!
20:28:29   来自: 鲤*别姓人家 东京昆虫物语的评论 &&   前段时间去青苑买书.   从架子取下一本&东京昆虫物语&,现在终于有空闲可以看了。      东京昆虫物语。作者:泉麻人 绘图:永安一正   封底是这样描述的:一本绝佳的都市观虫札记。   绿色的仿宋字体很漂亮。   泉麻人在序里写道,在难以入眠的夜晚,我常常会回想起那些浮现在记忆底层的儿时情景,马路上奔驰的老式公车,巷子里用泵汲水的水井,和室里左右转动的电风扇……在这些浮世风景中,不时闯入各式各样的小昆虫……      泉麻人是东京著名的专栏作家,今次的这本图文并茂的软皮小32开绿面小册子里,除了各式各样的昆虫之外,闯入的还有东京人的市井生活。      日本人的“浮世”和中国人的“红尘”给我的感觉总有些相似。   当然,中国人在说“红尘”的时候,表意里多多少少会带着一些充满诱惑的无奈。而日本的“浮世”,总是有些冷静和现实的琐碎感。   一如日本人的文章。   曾经试着去看一些日本的散文,大段大段的描写,让我看得头疼眼酸,心想:md,你还不如画幅图来的简单。      然,这本“东京昆虫物语”让我很是喜欢。   日本都市里似乎有飞来飞去的很多昆虫,虽然很多人的眼睛可能已经看不见它们。我们的城市里也是一样,夏天在绿荫下还是能听得到蝉鸣,没有绿荫的地方也能听到苍蝇的嗡鸣……笑。   很是喜欢作者在每一篇小文里露出的闲适感。   黄昏,吃完晚饭,走出家门沿着河沟散步。眼前出现了很多不一样的昆虫,飞的爬的蹦的。白天在人们繁杂忙碌的脚步声里隐藏着的小生命,因为橘黄色夕阳的出现,又变得快乐起来。      小的时候我也会捉一些虫子,然后把他们养在空了的火柴盒里。可是,下课后玩耍的路上,火柴盒就不知道被扔到哪里去了。   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把捉来的虫子放在火上烤,听见它发出的吱吱声看见它身体里流出黄绿色的汁液,心里充满了莫名的快乐。现在想起来,当时我们天真的笑声里,其实透着无知的残忍。      遥远的夏季,摒住呼吸,捕捉蜻蜓。   日本人好像很喜欢夏天的风情。很多童谣里都要唱到。      泉麻人说,他在小学的昆虫标本作业里总会放一些蜻蜓来凑数。因为一到夏天,很多蓝色眼睛的蜻蜓就会在城市的风景里出现。   突然想起,我小学的时候所有的自然课都被改成了数学和语文。      小五的时候写作文“夏天的晚上”,我写了一篇家人邻居在院中乘凉的故事,结果不及格。同桌写的是夏天的晚上,老师冒着高温为我们批改作业,汗流浃背云云。结果得了九十几分。   所以,我的小学校园生活,果然是没什么快乐记忆和情趣可言的。      
21:21:46 sora  呵,,这么说的话,我的小学校园生活可比你美妙得多,我至今还想着当年操场上大棵的凤凰木,还有整面爬满牵牛花的十几米高的墙。。。
16:49:08 木木丁   也让我想起了小学时的作文。那时看那些《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时,总会在一些文章的最后写上:都是党的政策好啊!那应该是好话吧,所以也试着当老师再布置作文的时候,最后加上---都是党的政策好啊!等到作文本本发下来时,老师果然在最后一句上用红笔圈了又圈。笑。我没有讽刺的意思,可是当初是完全不知道这话的意思来着。    想想,我怎么那么小就开始狡猾。
16:52:09 木木丁  诶...
22:52:46 rou°  总会有那样不如虫子一半可爱的老师……
15:56:54 vivi  读完了,又仿佛没有什么痕迹留下。但每次路过城市的犄角旮旯,就忍不住看,忍不住想,现在的我们,是很难与各种好玩的昆虫街角相遇了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腐化飞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