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车,口,一,羽,心,告,匚,加一字肖加偏旁组成新字字

五笔字根表,要完整,不要口绝。顺告诉一下,五笔怎么拼?_百度知道
五笔字根表,要完整,不要口绝。顺告诉一下,五笔怎么拼?
五笔的拼法,字根的原式。
提问者采纳
每个区第一个字母为 左右结构: 21 H 目具上止卜虎皮 (目止卜亅|) 22 J 日早两竖与虫依 (日早刂虫曰)23 K 口与川 字根稀 (口川) 24 L 田甲方框四车力 (田甲四车力皿罒囗) 25 M 山由贝 下框几 (山由贝冂几) 撇区(3区)?羽) 52 B 子耳了也框向上 (子孑卩耳了也凵巜阝: 41 Y 言文方广在四一 高头一捺谁人去 (言讠讠文方广彳亠丶乀) 42 U 立辛两点六门病 (立辛冫丬丷六门疒) 43 I 水旁兴头小倒立 (水氵小:(括号内为该键包含的字根) 11 G 王旁青头兼五一 (王: 51 N 已半巳满不出己 左框折尸心和羽 (已巳己乛乙乚尸忄心横区(1区),可以看看两千年另外一个五笔字根?斤) 33 E 月彡乃用家衣底 (月彡乃爫豖豕用) 34 W 人和八 三四里 (人亻癶八) 35 Q 金勺缺点无尾鱼 犬旁留乂儿一点夕 氏无七 (金釒钅勹儿乄乂犬?) 捺区(4区)?) 53 V 女刀九臼山朝西 (女九臼巛彐) 54 C 又巴马 丢矢矣 (又巴马厶?) 55 X 慈母无心弓和匕 幼无力 (弓幺匕纟糹如果对上述五笔字根不是很习惯?匚匸七廾廿) 日竖区(2区)?镸) 14 S 木丁西 (木朩丁西覀)15 A 工戈草头右框七 (工戈弋艹?;每个区第三个字母为 集合结构(包括半包围结构?竹丿彳夂攵) 32 R 白手看头三二斤 (白手扌: 31 T 禾竹一撇双人立 反文条头共三一 (禾;每个区第二个字母为 上下结构?) 44 O 火业头 四点米 (火米灬) 45 P 之宝盖 摘示衣 (之宀冖礻衤辶廴) 折区(5区)?戋五一)12 F 土士二干十寸雨 (土士二干十寸雨) 13 D 大犬三羊古石厂 (大犬三羊古石厂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直接打字就得了,还可以查询到五笔和拼音都打不出来的生僻字,建议你用“五笔编码查询精灵”来做辅助,就能够迅速的查到汉字的五笔编码,查询精灵还提供鼠标打字功能学五笔不需要背字根的。只需要用鼠标点两。同时、三下。你需要的是学会一种快速查询五笔编码的技巧。如果有什么字不会打。而且,让家里的男女老少都可以轻轻松松打出各种各样的疑难杂字,输入速度特快
五笔不是拼出来的,字根表在百度上也找的到的,
五笔指的是横竖撇那折,五种基本笔画,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五笔字根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 1.干,繁体字是“幹”“乾”:当写“干涉”“大动干戈”时不能写繁体字;当表示物体没有水分或水分少时写“干粮”“干脆”“干燥”时可以写繁体字“乾”;当指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时可以用繁体字“幹”,如“干部”“躯干”“树干”等等。2.后,繁体字“後”。如“後面”;用作“皇后”时只能用“后”。3.道: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衜”“噵”“衟” 都是“道”的异体字。4.历,繁体字是“歷”和“曆”:用为“经历”“历代”“历史”时可写“歷”; 用为“日历”“历法”可写“曆”。5.钟,繁体字是“鐘”“鍾”。当写“时钟”“钟表”时可写“鐘”;当写“钟情”“中意”“钟山风雨起苍黄”时可写“鍾”。6.板,繁体字是“闆”“板”: 当写“老板”时可写“闆”;写“木板”时可写“板”。7. 地: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墬”“嶳”“埊”“坔”“埅” 都是“地”的异体字。8.丑,繁体字“醜”:写“丑怪” 时可写“醜”;写“子丑寅卯”时只写“丑”。9.范,繁体字“範”:写“模范”时写“範”;做姓氏时只写“范”。10.德: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悳”“徳”“恴”“惪” 都是“德”的异体字。11.刮,繁体字“颳”:写“刮风” 可写“颳風”;写“搜刮”只能用“刮”。12.回,繁体字“迴”:写“回避”“回旋”可写“迴”;写“回报”、“几回”“回家”等不能用“迴”。13.伙,繁体字“夥”:写“伙计”可写“夥計”;写“伙食”不用“夥”。14.困,繁体字“睏”:写“困倦”可写“睏”;写“围困”只能写“困”。15.春:“萅”与“旾”古同“春”,但是它们并不是“春”的繁体字,只是意义与“春”相同的异体字,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16.里,繁体字“裏”“裡”:用在表示长度、居住时,如写“公里”“里程”“故里”只能写“里”,表示与外相反时,繁体字可用“裏”或“裡”。17.面,繁体字“麵”:“面粉”可写“麵粉”;“表面”只能用“面”。18.松,繁体字:“松散”可写“鬆散”;“松树”只能用“松”。19.余,繁体字:“业余”可写“餘”;做第一人称代詞“我”时,只能写“余”。20.郁,繁体字“鬱”: 用在草木茂盛、忧愁时可写“鬱”,比如“鬱鬱葱葱”;用在有文采和姓氏时只能写“郁”,比如“浓郁”。21.云,繁体字“雲”:用在云彩、云雾可写“雲彩”“雲雾”;表示说的意思时,只能写“云”,如:子曰詩“云”。22.朱,繁体字“硃”:“硃”“朱砂”;“朱”紅色。23.准,繁体字“準”:“準則”;“准許”。24.辟,繁体字“闢”:“复辟”;“精闢”。25.别,繁体字“彆”:“差別”“告別”“別人” ;“彆扭”。26.斗,繁体字“鬥”:“星斗”;“车载斗量”;“鬥牛士”,“鬥智鬥勇”。27.谷,繁体字“穀”:“稻穀”;“山谷”。28.划,繁体字“劃”:“划船”;“刻劃”。29.几,繁体字“幾”:“茶几”;“幾乎”。30.据,繁体字“據”:“凭據”;“拮据”。31.卷,繁体字“捲”:“風捲殘雲”;“试卷”。32.蜡,繁体字“蠟”:“蠟燭”;“蜡”[注:古代年终祭祀]。33.了,繁体字“瞭”:“了卻”;“瞭解”。34.累,繁体字“纍”:“纍计”;“勞累”。35.朴,繁体字“樸”:“朴刀”;“樸素”。36.仆,繁体字“僕”:“前仆后继”;“公僕”。37.曲,繁体字“麯”:“彎曲”;“麯酒”。38.舍,繁体字“捨”:“捨棄”,“施捨”;“宿舍”。39.术,繁体字“術”:“技術”;“苍术”[注:中草藥]。40.台,繁体字“臺”“檯”“颱”:“讲台”“台鉴”“兄台”;“舞臺”;“寫字檯”;“颱風”。41.佣,繁体字“傭”:“雇傭”;“佣金”。42.折,繁体字“摺”:奏“摺”;“折”本。43.征,繁体字“徵”:遠“征”;象“徵”。44.发,繁体字“發”“髮”: 与“收”相反时,比如“发誓”“发达”可以写成“發”;“理发”“头发”只能写为“髮”。45.复,繁体字“複”“復”:“繁複”;“復習”。46.汇,繁体字“匯”“彙”:“匯合”,“匯款”;“詞彙”,“彙聚”。47.尽,繁体字“儘”“盡”:“儘管”;“前功盡弃”。48.苏,繁体字“蘇”“甦”:“苏”可以写作“紫蘇”“江蘇”“蘇维埃”,但是“苏醒”可以写成“甦醒”。49.坛,繁体字“壇”“罎”:花“壇”;“罎罎罐罐”。50.团,繁体字“團”“糰”:“團结”;“飯糰”。51.须,繁体字“鬚”:“必須”;“胡鬚”。52.脏,繁体字“髒”“臟”:“肮髒”;“五臟六腑”。53.只,繁体字“隻”“衹”:“隻”言片語;“衹有”。54.姜:繁体字“薑”:“生薑”,“姜子牙”(注:姓氏)。55.借:繁体字“藉”:“藉口”,“藉题发挥”,“借钱”。56.克:繁体字“剋”:“攻剋”,“剋期”,“克勤克儉”,“千克”。57.胡:繁体字“鬍”:“鬍須”,“胡闹”,“胡乱”。58.帘:繁体字“簾”:“窗簾”,“垂簾听政”,“酒帘”(注:旗子狀标志)。59.蔑:繁体字“衊”:“污衊”,“蔑視”。60.千:繁体字“韆”:“鞦韆”;用于数目时“一千”,“千秋基业”。61.秋:繁体字“鞦”“秌”:“秋千”可以写作“鞦韆”;“秋季”繁体字却只可以用“秌”。62.咸:繁体字“鹹”:“鹹菜”;“老少咸宜”。63.向:繁体字“嚮”:用在“朝向、从开始到现在”时,可用“嚮”,如:“他嚮来字写得就非常好”;用在“方向”“向前看”“向雷锋同志学习”等时,只能用“向”。64.御:繁体字“禦”:“抵禦”,“御驾亲征”。65. 软:繁体字是“軟”。“耎”“輭”只是“软” 的异体字。66.芸:繁体字“蕓”:“蕓薹”,“芸香”。67.沄:繁体字“澐”:“澐”(注:大波浪,“大江沄”)。68.致:繁体字“緻”:“細緻”,“致敬”,“致力”。69.制:繁体字“製”:“節制”,“制度”,“製造”。70.筑:繁体字“築”:“建築”,“筑”(注:古代樂器)。71.卜:繁体字“蔔”:“占卜”,前程“未卜”, “蘿蔔”。72.党:繁体字“黨”:“党項”(姓氏),“黨員”。73.谷:繁体字“穀”:“五穀杂粮”,“稻穀”,“山谷”,“进退维谷”。74.家:繁体字“傢”:“傢具”,“傢什”,“家庭”,“家乡”。75.仆:繁体字“僕”:“前仆后继”,“僕人”,“公僕”。76.获:繁体字“獲”:“捕獲”,“獲得”,“收穫”。77.症:繁体字“癥”:“症候”,“癥 (腹中結塊之病)結”。78.胜:繁体字“勝”:“勝利”,“名勝”,“胜任”。79.体:繁体字“體”:“身體”,“体夫”(抬靈柩嘅人)。80.涂:繁体字“塗”:“涂”[水名;姓],“涂月”[農曆十二月],“涂吾”[水名(見《山海經?北山經》)]“生靈塗炭”,“塗改”。81.吁:繁体字“籲”:“長吁短叹”,“呼籲”。82.广:繁体字“廣”:“广”[注:多用于人名],“廣阔”、“廣東省”。83.厂:繁体字“廠”:“厂”[注:多用于人名],“工廠”。84.和:繁体字“龢”:用在数字相加为和时,都用“和”;用在“和平”“和睦”“风和日丽”等等可用“龢”。85.才:繁体字“纔”:“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才” (名词)不能用“纔”;“刚才”“才饮长沙水”“才下眉头”的“才” 可用“纔”。86.升:繁体字“昇”:用在容量时不能用繁体字“昇”,如:一升、二升;用在提高、向上时可用繁体字“昇”,如:“升昇”“提昇”“昇起”等等。87.竞:繁体字“兢”:可在“竞赛”“竞争”等。88.纤:繁体字“繊”“縴”:“纤维”“纤尘” 繁体字用“繊”;“纤手”“纤绳”繁体字用“縴”。89.沈:繁体字“瀋”:作地名“沈阳”可以用“瀋”;作姓氏用时只可以用“沈”。90.玩:繁体字“翫”:“玩耍”“玩笑”“玩具”等只可以用“玩”;用在“游玩”“古玩”“玩世不恭”中可以用“翫”。91.挽:繁体字“輓”:用在悼念词时可以用“輓”;用在表示拉手的意思时只可以用“挽”,如:“力挽狂澜”“手挽手”等等。92.游:繁体字“逰”:用在水里的行动,如:“游泳”“上游”“下游”等等要用“游”;用在不固定等意思时可以用“逰”,比如:“游动”“游玩”“郊游”“游牧”。93.志:繁体字“誌”:在表示意向时用“志”,如:“同志”“志气”“有志者事竟成”等等;在表示记住的意思时用“誌”,如:“杂志”“志哀”“地方志”等等。94.法:“灋”并不是法的繁体,是意义与“法”相同的异体字,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95. 漓,繁体字“灕”:写“漓江”可写“灕”江;写“淋漓” 只能写“漓”。96.暖:“煖”与“煗” 只是意义与“暖”相同的异体字,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97. 愿:繁体字“願”:“願望”,“願意”,“許願”。98. 丰,繁体字“豐”:写“丰富”时可写“豐富”;写“丰采”不用“豐”。99. 表,繁体字是“錶”:写“手表”时可写“錶”;写“外表”时只写“表”。100. 系,繁体字有“係”“繫”:“唔系”只能用“系”;“关系”可用“係”;“联系”要用“繫”。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于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三公分,比较适中。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一。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三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落款源于“款识”。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作者姓名称为下款。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    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最后盖章。   钤印,指盖印章。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为了使书作上下前后呼应,往往在书作右上方再盖一起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内容可选“学海”、“求索”、“学书” 等。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一、常用的落款方法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落款的分类(一)单 款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1、短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2、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3、二字款 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4、叁字款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5、四字款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6、五字款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7、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8、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9、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10、加作者斋轩号者11、加作者地名者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12、加作者字或别号者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别号众多。13、加作者官名者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二)双 款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1、受者名号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2、受者官衔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3、受者称谓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4、敬词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书法作品中常用落款用词长辈: 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关系较亲密: 学(仁)弟,吾兄(弟)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同学: 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上款客套语或敬词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指,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下款客套语或敬词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绘画题款用: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书法作品的布局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外,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象所赠对象的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章。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书法作品落款常识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如下图)。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常用落款用词 一、 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先生、女士。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某某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某某翁。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博士(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如眉公赠亲墨可谓:吾弟亲墨雅赏;景军赠佩刀使者便可谓:秀峰仁兄惠正。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 雅鉴、雅教、雅存、 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词或敬词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四、落款中的时间落年份时公立、农历勿混用,可用公历:两千零九年十一月,或用农历:己丑年孟冬。落款中月令及别称一 月:正月、孟月、初春、开岁、芳岁二 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 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 月:孟月、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  五 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  六 月:季夏、暮夏、荷月、署月、溽署  七 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 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 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十 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冬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寒冬、九冬、暮冬、中冬五、 印章的使用 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正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1、 引首章(随行章、闲章)这是印章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形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混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幅“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1) 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六六年等。(2) 月号章:何月、谷雨、盛夏等(3) 斋号章:隅馨斋、观石楼、半石斋、神安居、亲墨轩、太阳堂、墨人居、瑞德草堂、积字阁等。(4)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厚积薄发、戏墨、秀才人情、金石书画、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情趣、师古不泥、勤笔补拙、心画、师法、精勤、书德、百寿、福寿、百通而后、墨香、梦笔生花、观远、江山如画、悟法。2. 腰章长的条幅右上只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余太多,可以加腰章、内容多半为书写者的籍贯或属性的肖形印。腰章比引首章和名章还要小一些,一般是小园。小长,小方形。3、名章:名章一般分为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两章大小不宜悬殊。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书法作品的幅识和款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将一些新颖的章法与款识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 书画同源,国画的款识只从谋篇布局上与书法略有不同,其他均可通用。 & 书法对联作品的落款格式:一般在上联内容的右侧偏上写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在下联的左下方写署名和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等。答案补充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答案补充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书法作品的形式与布局 摘要:本文引用自画家阿立《引用 书法作品的形式与布局》 书法作品格式简介1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 “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⒌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  ①写成两行或三行的。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落款可分单款、双款。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⒍对联对联,又称楹联。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对联的书写内容规定极为严格,只能是对仗的句子(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般字不重复出现),包括对偶句(俗称对子)、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对偶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五言、七言的对联,在安排章法时,上下联应单行居中竖写。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注意书写顺序,上联从右向左,下联则从左向右。落双款,分别于上下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正文底端)。上下联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处理好一联内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变化,及上下两联间的呼应,令上下两联成为一个整体。  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内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者的姓名、号,以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内容。如“丙子闲堂书于北京”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别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谓外加上“嘱书”等字样。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⒎扇面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 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书法传统创作样式的落款与钤印落款源于“款识”。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作者姓名称为下款。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最后盖章。钤印,指盖印章。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为了使书作上下前后呼应,往往在书作右上方再盖一起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内容可选“学海”、“求索”、“学书”等。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用印的忌讳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後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一。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常用落款用词一、称谓⒈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⒉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⒊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⒋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⒌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二、上款客套语或敬词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三、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⒈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⒉绘画题款用: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⒊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四、书法作品落款时间的农历传统雅称摘要⒈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阳、端春、孟陬、春阳、首阳、肇春;⒉二月:仲春、仲阳、仲钟;⒊三月;季春、暮春、契月、花月、晚春、嘉月、蚕月;⒋四月:孟夏、初夏、首夏、维夏、槐夏、余月、清和月;⒌五月;仲夏、超夏、榴月、蒲月;⒍六月:季夏、晚夏、杪夏、暑月、荷月、、极暑、且月;⒎七月:孟秋、初秋、少秋、新秋、肇秋、初商、兰月、凉月、相月;⒏八月:仲秋、仲商、桂月、壮月;⒐九月:季秋、暮秋、晚秋、杪秋、杪商、季商、季白、菊月、咏月、玄月、穷秋;⒑十月:孟冬、初冬、上冬、阳月、坤月、吉月、良月;⒒十一月:仲冬、子月、葭月、畅月;⒓十二月:季冬、暮冬、杪冬、穷冬、严冬、严月、嘉平月、腊月、除月。中国书画宣纸尺寸一、三尺宣纸——规格为100×55(长×宽)(单位:CM)⒈三尺全开:100×55(标准三尺)⒉大三尺:100×70(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为二尺)⒊三尺加长:136×50⒋三尺横批:100×55(标准三尺)⒌三尺单条(立轴):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⒍三尺对联: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⒎三尺斗方:50×55(标准三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二、四尺宣纸——规格为138×69(长×宽)(单位:CM)⒈四尺全开:138×69(标准四尺)⒉四尺横批:138×69(标准四尺)⒊四尺单条(立轴):138×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⒋四尺对联:138×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⒌四尺斗方:69×68(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⒍四尺三开:69×46(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3,宽度不变)⒎四尺六开:46×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3,宽度1/2)⒏四尺四开:69×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2,宽度1/2)⒐四尺八开:35×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4,宽度1/2)三、五尺宣纸——规格为153×84(长×宽)(单位:CM)⒈五尺全开:153×84(标准五尺)⒉五尺横批:153×84(标准五尺)⒊五尺单条:153×42(标准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⒋五尺对联:153×42(标准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⒌五尺斗方:77×84(标准五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四、六尺宣纸——规格为180×97(长×宽)(单位:CM)⒈六尺全开:180×97(标准六尺)⒉六尺三开:6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3,宽度不变)⒊六尺对联:180×49(标准六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⒋六尺斗方:9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五、七尺宣纸——规格为238×129(长×宽)(单位:CM)⒈七尺全开:238×129(标准七尺)六、八尺宣纸——规格为248×129(长×宽)(单位:CM)⒈八尺全开:248×129(标准八尺)⒉八尺屏:234×53⒊八尺斗方:124(cm)×124(cm)七、一丈二尺宣纸——规格为367×144(长×宽)(单位:CM)⒈一丈二尺:367(cm)×144(cm)⒉大一丈二斗方:180(cm)×142(cm)⒊小一丈二:360(cm)×96(cm)八、一丈六尺宣纸——规格为503×193(长×宽)(单位:CM)⒈一丈六尺:503×193九、一丈八尺宣纸——规格为600×248(长×宽)(单位:CM)⒈一丈八尺:600×248附录:中国字画论尺卖大中小这里的说的“尺”是指平方尺,一尺等于33.3厘米。为什么不叫平方尺而叫“尺”?这和宣纸的规格有关。宣纸的规格有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比如:四尺纸的规格是长四尺宽二尺,面积为八平方尺。把四尺纸对裁,就叫斗方,是四平方尺。都知道买布卖布论尺,不知从何年何月始,卖字画也这样计算了。双羊京楂毛笔尺寸大号京楂 笔头直径:33.0MM 笔头出锋:114.0MM二号京楂 笔头直径:30.0MM 笔头出锋:109.0MM三号京楂 笔头直径:27.2MM 笔头出锋:103.0MM四号京楂 笔头直径:24.2MM 笔头出锋:97.00MM五号京楂 笔头直径:22.0MM 笔头出锋:92.00MM六号京楂 笔头直径:20.0MM 笔头出锋:87.00MM书法作品由正文、落款及印章三部分构成,将其三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总体的安排,即为布局。创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四周留空 行间透气 书写内容不可写满整张面,四周适当留出一定空白,形成白色边框,作品便形成整体。同时字与字之间也应适当留空,其字距小于行距,行距小于边框,以显空灵。书法作品按传统习惯为纵行排列,从上到下,从右至左书写。首行不需空格,首字应顶格写;未行不宜写满,末字下应留有适当空白。作品一般不用标点,繁体字与简化字不要混合使用。 (2)首尾呼应 字守中线 一幅作品的正文中第一个字与最后一个字,即首字与未字,应略大或略重于其他字。首字领篇,末字收收势,极为重要。同时,每个字的中心位置都应在每一格的中心线上,这样才能做到“横成排、竖成行”,作品才能更加整齐。 (3)大小相宜 轻重适度 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其一定的大小、轻重及形状,不可强求完全相同,但应做到整幅作品中没有“特别突出、极其显眼”(即特大、特小、特轻、特重)的字,尤其是楷书,做到大小相宜,轻重适度,整体协调。 (4)字体一致 格调统一 作品正文中所有的字都应是一种相同的字体。也就是“颜体”作品中都是颜体字,决不可以将“柳、欧、赵”等字体中的字进行拼凑。书写中,其用笔、结构的方法完全一致,达到格调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又须做到形态各异,轻生有别,大小相间。尤其一幅作品内相同的偏旁部首,相同的字,应注竟变化,以避免雷同。 (5)字大款小 字印相映 一幅书法作品,落款的字应小于正文中的字,楷书作品可用楷书或行书字来落款,特别是用行书落款,还可求得变化的效果。印章多用名章及启首章。姓名章与款字大小相适,一般略小于款字,钤盖于落款的下面,若用两方,则两方印章之间空一方印章的位置。启首章形式多样,可大可小,一般钤盖于正文首字的右边。
1、永远不要向任何人解释你自己。因为喜欢你的人不需要,而不喜欢你的人不会相信。&2、别让某人成为你生命中的优先,当你只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选择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彼此达到平衡时,运作的最恰当。&3、每天早上醒来时,我们可以有两个简单的选择,回头去睡,继续做梦,或者起身去追逐梦想,选择权在你手上。&4、我们总让在乎我们的人为我们哭泣,并总为那些永远不会在乎我们的人哭泣,且我们在意那些永远不会为我们哭泣的人,这是存在于生命的真实,奇怪却真实,一旦你了解了,改变不会太迟。&5、别在喜悦时许下承诺,别在忧伤时做出回答,别在愤怒时做下决定。三思而后行,做出睿智的行为。&6、时间就像流水。你永远无法触摸同样的流水两次,因为已经流逝的流水不会再来,享受生命的每个当下!7、当你持续的说你非常忙碌,就永远不会得到空间,当你持续的说你没有时间,就永远不会得到时间,当你持续的说这件事明天再做,你的明天就永远不会来。
工画是王摩诘;知音许钟子期。 凡物皆有可观;于书无所不读。 王右丞多古趣;吴道子夺天工。 世德光乎群玉;高年搞以茂松。(集张黑女墓志字) 少言不生闲气;静修可得永年。 日利千万曾祥;大吉阳宜侯王。 今趣岂异于古;天听可期诸人。(集兰亭序字) 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文情生若春水;弦咏寄之天风。(集兰亭序字) 为大众利益事;去一切瞋恨心。(张謇) 以万物为刍狗;治大国若烹鲜。(集老子句) 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 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读书。 去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争上游防下达;敦古道近人情。 守有道节有理;尊所闻行所知。 每思于物的济;自愧为人所容。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 实践检查真理;时间解决问题。 岭雪似卯花开;树风如笑声笛。 放开肚皮吃饭;抖起神气读书。 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 竖起脊梁立行;放开眼孔读书。 养心莫如寡欲;温故乃能知新。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耽文艺如嗜欲;经古人为朋曹。(石涛) 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笔歌砚耕翰墨;朝吟暮读诗书。 读书不求甚解;鼓琴足以自娱。(梁同书) 读书当求甚解;做事务必认真。 读书随处静士;闭门即是深山。 随缘穿衣吃饭;切实作事为人。 超鸿蒙而远迹;侣山水以忘年。 满壁剑光披拂;一帘花气淋漓。 静坐常叫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集兰亭序字) 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三月桃花雨;一张风雪图。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释弘一)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荫。(集陶渊明句) 万山排紫绿;一室贮清虚。 与世为依怙;如日处虚空。(释弘一) 山公惜美景;小谢有新诗。(集唐诗句) 山吞残日暮;水夹断云流。 山深春自永;海静日尤高。 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 己过勿惮改;未然当先思。 井灶有余处;林园无俗情。(集陶渊明句)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集李白句) 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 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 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 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云山起翰墨;星斗焕文章。(集唐诗句) 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集怀仁圣教序字)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云卷千峰集;风驰万壑开。 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集杜甫句) 日气含春雨;石阴散秋光。 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于右任) 气得神仙迥;情依节制尊。(集杜甫句) 长笑对高柳;贞心比古松。(集唐诗句) 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集杜甫句) 月行疑读画;花生当蓑衣。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邓子龙)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集兰亭序字) 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湔衣。(集杜甫句) 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 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 风柔莺戏柳;花放燕衔香。 文章负奇色;事业富清机。 文章辉五色;心迹喜双清。(集唐诗句) 心同孤鹤静;节效古松贞。(集唐诗句) 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心悬万里外;兴在一杯中。(集李白句) 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水漾春山影;人吟时雨诗。 去草寻怪石;留云补断山。 古琴弹夜月;淡墨画秋山。 平生怀直道;大化扬仁风。(集古乐府句)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丘壑趣如此;鸾鹤心悠然。(集唐诗句) 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 兰气熏山酌;竹声兼夜泉。 兰风载芳润;谷性多温纯。 半窗知我月;千卷鉴人书。 年酒迎新绿;梅花送暗香。 老骥思千里;鹪鹩足一枝。(翁方纲) 地小花栽俭;窗虚月到勤。(陈宝琛) 地回云偏白;亭香草木凡。(集唐诗句) 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 有山皆园画;无水不文章。 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 有雨云生石;无风叶满山。(集怀仁圣教序字) 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曲径踏花影,明轩赏月华。 虫书叶字古;风织浪纹轻。(于右任) 竹开霜后果;梅动雪前香。 竹石得幽秉;壶觞多雅游。(梁同书集文同句) 竹外山初曙;藤荫水更凉。 竹送清溪月;松摇古谷风。(董其昌) 竹疏云作画;梅瘦雪添神。 优游乐闲静;恬谈养清虚。 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于右任) 会心今古远;放眼天地宽。 会心多野趣;契理谢言诠。(乾隆) 名香泛窗户;达岫对壶觞。(集唐诗句) 名香播兰蕙;妙墨挥岩泉。(集唐诗句) 名香播兰蕙;雕藻迈琼琚。(集唐诗句) 名随市人隐;心与古佛闲。(梁同书集苏轼句) 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蔡元培) 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心。 江山开眼界;风雪炼精神。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江山助磅礴;文物照光辉。(集唐诗句) 江山澄气象;冰雪净聪明。(集唐诗句) 汲古得修绠;开怀畅远襟。(集唐诗句) 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 异石归海岳;高士标云林。 羽仪呈鸑鷟;藻思焕琼琚。(集唐诗句) 声华满冰雪;述作凌江山。 声华满冰雪;节操方松筠。(集唐诗句) 芳野留胜事;艺苑重高文。 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我思铭陋室;谁为记闲轩。 秀句满江国;芳声腾海隅。(集李白句) 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萧。 伴我书千卷;可人竹一丛。(郑燮) 闲中有富贵;寿外更康宁。(陈鸿寿) 闲吟步竹石;长醉歌芳菲。(集李白句) 穷愁但有骨;诗兴不无神。(集杜甫句) 良辰入奇怀;虚室绝尘想。 即事已可悦;赏心还自怡。(集唐诗句) 青山吟意远;红树寄归迟。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苔石随人古;山花拂面香。(集唐诗句) 事可对人语;福向俭中求。 松风清耳目;蕙气袭认襟。(集唐诗句) 奇石寿太古;好花开四时。 画前原有易;删后更无诗。(龚晴皋) 雨匀万木翠;日暖百花舒。 雨过琴山润;风来花木香。(乾隆)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雨润千山秀;风和万物荣。 披云炼琼液;坐月观宝书。(集唐诗句) 披襟对清朗;推分得天和。 到为诗书重;心缘启沃留。(集唐诗句) 知音在霄汉;高步蹑华嵩。(集唐诗句) 畅怀年大有;极目世同春。(集兰亭序字)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径隐千重石;园开四季花。(集唐诗句) 采菊东篱下;种桑长江边。(集陶渊明句)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鱼跃清波彻;莺啼众绿深。 卷帘花雨滴;扫石竹荫移。(查士标) 学业醇儒富;文章大雅存。(集唐诗句) 波涛良史笔;讽兴诗家流。(祁隽藻) 波绿生春早;云归注雨迟。(集怀仁圣教序字) 诗从肺腑出;心与水月心。 诗思竹间得;道心尘外逢。(集唐诗句) 春归花不落;风静月长明。(集鲁峻碑字) 春来千岭翠;花落两衿香。 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草木含清色;岩廊挹大犹。(集唐诗句) 草色和云暖;梅花带月寒。 茗杯暝起味;书卷静中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枳棘成而刺;担黎食之甘。(郭沫若) 柳深陶令宅;月静庚公楼。(集唐诗句) 要求真学问;莫做假文章。 看人用白眼;当户有青山。(夏丏尊) 秋菊有佳色;幽兰生前庭。(集陶渊明句) 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 剑气非关月;书香不是花。 闻说江山好;终嗟风趣频。(集杜甫句) 闻鸡晨舞剑;借萤夜着书。 美花多映竹;乔木自成林。(集唐诗句)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养拙干戈际;用心霜雪间。(集杜甫句) 恪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 举头望明月;荡胸生层云。(集唐诗句) 洪词留石逸;华势上流黄。(集石门铭字)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郑燮) 室有山林乐;人同天地春。(集兰亭序字)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春。 险艰自得力;金石不随波。 结交指松柏;述作凌江山。(集唐诗句) 幽林听鸟语;深谷看云飞。 素襟不可易;清琴时以思。(阮元) 素襟不可易;蜀酒且百陶。 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郑燮) 荷锄修药圃;煮茗就花栏。(集唐诗句) 桂子落秋月;荷花羞玉颜。(集李白句) 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 根深则果茂;源远而流长。(于右任) 晓风杨柳翠;微雨杏花红。 晓汲清湘水;夕观沧海云。 晓露三春润;钟声两岸闻。 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 积照涵德镜;素怀寄清琴。(集唐诗句) 倚石得奇想;看云多远怀。(祁隽藻) 倚杖看孤石;开林出远山。(集杜甫句) 修业勤为贵;成文意必高。 爱画人骨髓;吐词合风骚。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齐白石) 高怀同霁月;雅量洽春风。 高松来好月;野竹上清霄。(集唐诗句) 座对贤人酒;山藏太史书。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阅古宗文举;临风怀谢公。(集唐诗句) 酒香留客住;诗好带风吟。(集唐诗句)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浮沉休感慨;方正自栽培。 涧松寒转直;碧海阔逾澄。(集唐诗句) 朗抱开晓月;高文激颓波。(集唐诗句) 读书滋逸气;阅世益豪情。 读书难字过;回首白云间。(集杜甫句) 谁知大隐者;乃是不羁人。(集唐诗句) 谁将佳句并;真与古人齐。(集古人诗句) 能除一切苦;照见五蕴空。 绿树多生意;白云无尽时。 菱荷叠映蔚;水木湛清华。 着书惊日短;索句人眠迟。 著作追先哲;精神让后生。(集景君铭字) 检书几案窄;昂首海天宽。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接垣分竹径;微路入花源。(集唐诗句) 雅琴飞白雪;高论横青云。 雅琴飞白雪;逸翰怀青霄。(集古人诗句) 雅量含高远;诗书见古今。 雅量涵高远;清言见古今。 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 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 崇情符远迹;精理亦道心。 脚着谢公履;身披莱子衣。(集唐诗句) 鹿门多大隐;花洞有长春。(集怀仁圣教序字) 道德为源本;知识极诚明。 粗茶有真味;薄酒无醉人。(林纾) 清风挺松柏;逸气上烟霞。 清机发妙理;高步超常伦。 清光依日月;逸思绕风云。 深心讬豪素;努力爱春华。 深情托瑶瑟;逸兴横素襟。(集唐诗句) 谋猷归哲匠;词赋引文雄。(集唐诗句) 颇得河山趣;不知城市喧。(集唐诗句) 骐骥出绝域;鸾凤本高翔。 琴心妙清远;谷性多温存。 琴言清若水;诗梦暖于春。 琴将天籁合;幔卷浪花浮。(集唐诗句) 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 惠日朗虚室;清风怀古人。(集兰亭序字) 跌宕孔文举;风流贺季真。(集唐诗句) 野翠生松竹;潭香闻芰荷。(集唐诗句) 短歌能驻日;闲坐但闻香。(集唐诗句) 智勇冠当代;卓荦观群书。(集古人诗句) 游山喜乘兴;种竹能养闲。 寒竹有贞叶;灵芝冠众芳。 隔沼连香芰;缘岩覆绿萝。(集唐诗句) 雷霆走精锐;冰雪净聪明。 鹏鹗励羽翼;龙鸾炳文章。(集唐诗句) 叠石通溪水;当轩暗绿筠。 嘉木偶良酌;仙芝皆延年。 愿持山作寿;常与鹤为群。(集唐诗句) 暗水流花径;清风满竹林。(集唐诗句) 慷慨谈世事;卓荦观群书。(齐彦槐) 溪静云生石;窗虚日弄纱。(集唐诗句) 蕴真惬所遇;赏心知有余。 蕴真惬所遇;振藻若有神。(集唐诗句) 墨研清露月;琴响碧天秋。(集唐诗句) 德从宽处积;褊性合中求。 端居喜良友;独立占古风。(集唐诗句) 澄江静如练;长啸气若兰。(李世卓) 鹤从珠树舞;凤向玉阶飞。 霜月悟道妙;云林共清幽。 翰墨因缘旧;烟云供养宜。 麟笔删金篆;霓裳侍玉除。(集唐诗句)
& 活泼开朗 自信乐观! &
最后登录加载中...
this.p={b:2,ua:14, ub:'http://img.bimg.126.net/photo/X6j0iiQohQCB06SGwSmbuw==/431777.jpg',us:'她', friendstatus:'none',followstatus:'unFollow',hmcon:'1',aShowT:'0',guideId:6};
积分 ${data.totalScore} 分,距离下一等级还有 ${data.nextGradeNeedScore}分
心情随笔列表加载中...
this.p={b:2,n:5,r:'/yuhua75@126/blog/#m=1&c=',mset:'000',mcon:'',srk:-100};
{if defined('fl')&&fl.length>0} {list fl as x}
${x.content|xescape:x.id,x.moveFrom} ${x.publishTime|xtime}
{if x.moveFrom&&x.moveFrom=='wap'} && {/if} {if x.moveFrom&&x.moveFrom=='mobile'} && {/if}
{/list} {else} 暂无心情随笔记录! {/if}
博友列表加载中...
this.p={b:2,m:0};
发现好博客
列表加载中...
this.p={b:2,cn:12,ct:12};
列表加载中...
this.p={b:2,cn:15};
我要留言 & &
& 留言列表加载中...
this.p={b:2,nv:false,cn:5,ct:5};
& & & & & &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汇聚2000万达人的兴趣社区下载即送20张免费照片冲印
扫码下载App
{list x.l as y}
{/list} {/list}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i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边挂着告示打一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