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火星看报的老板火星了是什么意思思

&欢迎访问起点女生网,请&&或&
加入书架书签 |
投女生推荐票 |
阅读底色..
字体大小..
默认设置..
打赏作品&|&
给本书投粉红票&|&
给本书评价
火星上的干物女
作者:&& 更新时间: 15:50&& 阅读最新章节
正文 分卷阅读本卷共0字
第一节 寒流过境 光影交错&第二节 爱情余味 一个瞬间&第三节 玫瑰物语 独自歌唱&第四节 狭路相逢 谎谎终日&第五节 爱的选择 身边的你&第六节 红桃皇后 爱的证据&第七节 低温爱情 不想错过&第八节 雨天约会 一夜梦醒&第九节 寂寞城市 七日之旅&第十节 尘埃弥漫 姐姐美丽&第十一节 安静走开 不由自主&第十二节 花期已过 你的城市&第十三节 她的礼物 真爱永恒&第十四节 完整拥有 苍山覆雪&第十五节 远行赴美 火柴天堂&第十六节 堕落天使 寄人篱下&第十七节 死亡之舞 花的嫁纱&第十八节 蓝色贝壳&第十九节 地球花园&第二十节 时间与潮&第二十一节 野比大雄&第二十二节 蝴蝶效应&第二十三节 欢迎回家&
起点女生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向朋友推荐 | 本 期 目 錄
中心紀事:
繞著地球跑:
主要概念:
時事新聞:
世界真奇妙:
地理動訊:
好站放送:
好書送給你:
地圖祕笈:
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一場次 
  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已於97年11月08日(週六)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誠大樓辦理第十二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一場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和台北市國中社會領域輔導團共同主辦。本次研討會邀請國際地理學家分享各國地理教育現況與發展,同時也邀請高中地理教師及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分享教學方法與學校本位教學實驗之成果。()
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二場次 
  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已於97年11月09日(週日)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誠大樓辦理第十二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二場次。研討課程如下:GIS在地圖教學上的應用、地理動畫示例、GIS應用於區域地理教學之初探、指導學生以資訊能力呈現地理報告、地理實察、鄉土地理教學資源建構、地理教師專業評鑑、地理環境科學專題課程教材之研發—台中女中高瞻計畫範例、地理專題實作教學經驗分享。()
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團隊第四階段第七次會議 
  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於97年11月10日(週一)假國立臺中女中GIS中心舉辦地理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團隊第四階段第七次會議。會議內涵主要為97年11月份地理科教學資源研發成果發表及討論,本次會議邀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陳國川主任蒞臨指導。
  本次地理教學資源研發會議討論議題包括97年度11月份教材研發組研發成果、97年度11月份教學評量組研發成果以及98年度研發內涵。
中日地理學者參訪地理學科中心 
  97年11月11日(週二)中日地理學者參訪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地理學科中心,參訪團包括日本籍Yoshiyasu Ida (井田仁康)教授、中國籍段玉山教授、中國籍林培英教授和臺灣籍陳哲銘教授。四位地理教授皆一致讚賞地理學科中心在臺灣推動高中地理教育的貢獻,使得他們對臺灣高中地理教育有更確切的認識,也可帶回國內作為借鏡。此外,也給予地理學科中心許多寶貴意見,使臺灣地理教育發展更臻完善。()
1.景觀主題:大伯公廟
★分享者:廖偉國老師【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團隊】
★服務單位:台北市立麗山高中
★拍攝地點:古晉【馬來西亞】
★景觀說明:古晉有很多華麗的華人廟宇,而這間大伯公廟則是其中歷史最悠久的一間。此廟是以其WANG KANG慶典最為人稱道。所謂WANG KANG慶典,即是為紀念死去的先人之亡靈所進行的法事。這座廟建於1843年,但是,官方記錄只承認它建於1876年。1876年時,此廟進行一次主要的翻修工程。
★教學目標:【第四冊第十一單元東南亞,主題-經濟發展與結盟】
(1)藉由相關照片的實際影像輔助,使學生認識馬來西亞的殖民文化與特色。
★如何到達景點:從台灣可搭乘馬來西亞航空飛亞庀,再從亞庀轉機至古晉。台灣飛亞庀的航空公司為馬來西亞航空,從亞庀飛古晉則有馬來西亞航空和亞洲航空(當地的廉價航空)可供選擇,馬來機票比亞洲航空高出許多,搭機地點在第一航站,亞洲航空則在第二航站搭乘。
★照片與資料出處:廖偉國老師。
★版權:廖偉國老師&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
2.景觀主題:砂勞越文化村
★分享者:廖偉國老師【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團隊】
★服務單位:台北市立麗山高中
★拍攝地點:沙巴【馬來西亞】
★景觀說明:砂勞越文化村SARAWAK CULTURAL VILLAGE 砂勞越文化村離山都望漁村不遠,這裡被號稱為“活博物館”。文化村就建在著名的山都望山之山腳下,方圓15依格的天然森林區內。在這座“活博物館”裡,建了州內各族群的傳統長屋。並且,這些族群也確實就住在長屋內。村裡常會有手工藝品製作的示範以及各族群的舞蹈和音樂表演。這些族群包括:伊班族、加央族KAYAN、肯雅族KENYAH及比達友族BIDAYUH等。
★教學目標:【第四冊第十一單元東南亞,主題-經濟發展與結盟】
(1)藉由相關照片的實際影像輔助,使學生認識馬來西亞的殖民文化與特色。
★如何到達景點:從台灣可搭乘馬來西亞航空飛亞庀,再從亞庀轉機至古晉。台灣飛亞庀的航空公司為馬來西亞航空,從亞庀飛古晉則有馬來西亞航空和亞洲航空(當地的廉價航空)可供選擇,馬來機票比亞洲航空高出許多,搭機地點在第一航站,亞洲航空則在第二航站搭乘。
★照片與資料出處:廖偉國老師。
★版權:廖偉國老師&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
3.景觀主題:古晉自然博物館-英國殖民色彩
★分享者:廖偉國老師【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團隊】
★服務單位:台北市立麗山高中
★拍攝地點:古晉【馬來西亞】
★景觀說明:位於砂勞越的古晉是當地最大的都市,都市中有許多的博物館建築均為英國殖民時期所留下的建築物,照片中的建築物為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著許多當地的地質、地形與生態特色,對於想認識砂勞越自然環境的遊客,提供了相當豐沛的自然資源。
★教學目標:【第四冊第十一單元東南亞,主題-經濟發展與結盟】
(1)藉由相關照片的實際影像輔助,使學生認識馬來西亞的殖民文化與特色。
★如何到達景點:從台灣可搭乘馬來西亞航空飛亞庀,再從亞庀轉機至古晉。台灣飛亞庀的航空公司為馬來西亞航空,從亞庀飛古晉則有馬來西亞航空和亞洲航空(當地的廉價航空)可供選擇,馬來機票比亞洲航空高出許多,搭機地點在第一航站,亞洲航空則在第二航站搭乘。
★照片與資料出處:廖偉國老師。
★版權:廖偉國老師&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
4.景觀主題:蚵嫂拼經濟
★分享者:陳政典老師【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團隊】
★服務單位:台北縣立永平高中
★拍攝地點:彰化縣芳苑鄉王功村【台灣】
★拍攝日期:
★景觀說明:相信都看過前陣子在電視裡保利達B的廣告,造型奇特採蚵三輪車來回奔馳於王功潮埔地的一幕,這就是彰化芳苑鄉的王功村,王功依台語發音來辨視,應是「王(爺)宮」之簡稱。另外王功漁港內的拱橋意喻為「王者之弓」,有「王弓」之意象,是社區營造下的新景觀。
  王功潮埔是1969年用堤防圍海,才浮現的海埔新生地,居民以牡蠣及魚塭養殖為主,可說是靠海吃飯的聚落。所以牡蠣是王功的特產,當地人從事養殖、採收、剝離牡蠣的工作相當多,剝牡蠣的工作一般由婦女負責。牡蠣剝製前要漸次加入淡水,經兩、三小時後,再行剝製,否則蚵肉會壙死發臭。
  牡蠣經剝殼取肉後,剩下來的就是外殼,此種蠔殼在王功附近是以前隨處可見的廢棄物,曾造成環境衛生的嚴重問題。因經研究其外殼因富含氮素之故,現已成為蠔殼粉製造工廠,競相載運的搶手貨。
★照片與資料出處:陳政典老師。
★版權:陳政典老師&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
5.景觀主題:蚵藝比人氣
★分享者:陳政典老師【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團隊】
★服務單位:台北縣立永平高中
★拍攝地點:彰化縣芳苑鄉王功村【台灣】
★拍攝日期:
★景觀說明:王功蚵仔全國聞名,彰化縣政府也正進行王功港區的城鄉新風貌工程,使王功魅力四射,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采風,「蚵仔專業餐廳」就蘊育而生。蚵肉在餐食料理中,不管是當料理的主副角色,在食譜行列中均居極重要地位。舉凡家庭台式菜譜中,最常見的菜餚料理如:酸菜蚵仔羹、紫菜蚵仔羹、豆瓣蚵、蚵仔蛋、蚵仔粥、蚵仔卷、蚵仔酥、韭菜蚵、芥末生蚵等等。在點心料理方面的作法有:蚵仔麵線、蚵仔煎、蚵仔豆簽(用豆子做成的麵條)、蚵仔包、蚵嗲(南部名產)、蚵仔丸、蚵仔餅等。蚵肉新鮮味美,無論是怎麼膳食料理,均可口得讓人垂涎三尺,叫人無法忘懷蚵肉之鮮嫩美味。
  王功街頭可看到大辣辣的廣告刊板,內容無不是電視、電影的名星,爭其鬥艷好不精采。由於生意競爭激烈,各家無不施展渾身解數,從泊車到招待菜餚,為的就是讓顧客上門。
★照片與資料出處:陳政典老師。
★版權:陳政典老師&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
6.景觀主題:僻壤多離異
★分享者:陳政典老師【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團隊】
★服務單位:台北縣立永平高中
★拍攝地點:彰化縣芳苑鄉王功村後港大排【台灣】
★拍攝日期:
★景觀說明:大約在十年前在彰化、雲林的海岸聚落,以往可以看到外籍新娘的噴漆廣告;但十年後卻看到專辦離婚的廣告,十分詭異,是值得探討的社會議題。
台灣西南沿海地區由於二、三十年前城鄉移民之故,大部分的菁英人士都移至都市發展,留下來的居民經常因為社會經濟地位不佳,收入較低,面臨娶不到老婆實質的社會問題。從1999年開始正式開放外籍新娘,並訂定「入出國及移民法」,是外籍新娘的法源基礎。可是沿海地區大量「進口」外籍新娘,外籍新娘俗稱的「新住民」其實也面臨文化的衝擊,包含了教養、社經地位、文化調適等問題。有些人適應良好,但很多新住民領到身份証後就是離婚的開始(兩年後)。因此就有專為離婚的廣告,一般而言,離婚必須要有兩個証人,人頭証人一人是3000元,兩人6000元,再加上手續費,所以離婚大事一萬元有找。
★照片與資料出處:陳政典老師。
★版權:陳政典老師&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
1.資本輸出(Capital- exporting):當一個國家平均每人所得提高,產業結構便會進行調整,將過剩的企業移往海外,以更低的成本換取較高利潤,日本便在這種情形下成為國際資本的主要供應者及需求者。日本資本輸出力量強大,為世界金融大國的主要原因包括:
(1)國貿順差。日本外貿順差支撐了海外資本擴張。後雖迫於美國的壓力,實施擴張內需、開放國內市場、調整經濟結構之政策以減少順差,但過剩的生產能力及剩餘資金仍相當充裕,因此對外投資依舊快速增長。
(2)日本國際金融地位,加強了海外投資能力。隨著金融自由化、日元升值以及離岸金融市場的建立,銀行跨國融資的能力大為增強。
(3)海外資產膨脹,顯示日本銀行機構以貸款、投資方式向國外輸出資本,為其對外投資的主要力量。
(4)日本國內的巨額儲蓄,是對外投資的重要基礎。
(5)日元升值。雖然90年代日本國內龐大的公共建設投資,對資本輸出發生抑制作用,但整體上仍保持快速的發展趨勢。
出處:孫海順(1992),論美、日、西歐國際資本地位的新變化,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延伸閱讀:
2.東亞經濟圈(East Asia Economic Caucus (EAEC);East Asia Economic Group (EAEG)):1990年所成立的諮詢會議,討論東亞共同的經濟問題。透過國與國之間的對話,以強化經濟合作,發展自由貿易,加速經濟成長,建立開放的區域意識並發展多邊貿易系統為宗旨。成員國包括中國、日本、南韓及東南亞國協的10個國家。在東南亞國協的支持之下,東亞經濟圈不僅要致力於長遠的未來經濟發展,也要確保區域經濟發展的穩定性。
3.政府政策(Development Project of a country or a state):政府為增進未來國家在國際社會的發展能力,在政治、社會、經濟層面採行的各項措施。例如國家累積物質資本後,發展運輸通訊、水電設施,並建立安全、衛生、教育、能源…等制度與機構,並處理國際交流之各項事務。
出處:世界經濟名詞索引彙編。
延伸閱讀:
1.智利冰河將在五十年內消失
  智利水資源總管理局今天警告,聖地牙哥附近的Echaurren冰河,Echaurren冰河範圍每年縮減十二公尺(三十九點三七英呎),可能在未來半個世紀內消失。這個冰河供應首都聖地牙哥所需水量的百分之七十。研究這條冰河長達三十五年,並在智利水資源總管理局工作的維加拉說:「這些冰河正在消逝中。」
依照目前的消退速度,Echaurren冰河和聖地牙哥附近其他較小冰河,可能在未來五十年內消失。
  聖地牙哥主要水資源,邁坡河與其支流,市郊和農業地區的水源都來自Echaurren冰河。
  維加拉說,水資源短缺將迫使智利人尋求新的水源,並可能造成「智利中部地區人口大規模遷移」。位在聖地牙哥東方五十公里、安地斯山西麓的Echaurren冰河,是全世界十個常被研究的冰河之一,而且被認為是「研究全球氣候變遷的里程碑」。【取自法新社】
2.區域七國共享 南亞第一所國際大學落腳印度
  印度外交部官員今天表示,為落實南亞區域合作協會(南協)的文化與教育合作宗旨,印度內閣部長會議已通過南亞大學設立法案,計劃在2010年下半年成立一所提供南協國家學子就讀及進修的國際綜合大學。成立南亞大學的最初構想,是2005年十一月的南亞區域合作協會第十三屆高峰會,印度總理曼莫漢提議共同設立一所教學設施與師資世界一流的高級學府,作為培育南協成員國學生與研究人員的教育中心。
  南協成員國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尼泊爾、斯里蘭卡與馬爾地夫七國,成立協會宗旨在加強彼此的經濟、社會、文化與科學技術領域的合作交流。2007年四月的第十四屆高峰會上,與會七國簽署一項政府間協定,正式同意設立南亞大學,並決議建校地點選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同時決定成立南亞大學策劃委員會,專責校地的取得、監督建校工程、制定學校組織結構、校規、課程及其他行政計劃。規劃中的南亞大學,將媲美美國哈佛、哥倫比亞等世界知名大學,也將是印度第一所真正的國際綜合大學,其他南協國家也將設立分校,在行政與管理方面擁有完全的自主權。【取自中央社】
3.中國 溫室氣體排放大國 環境不可承受之重 少用煤
  中國官方在一份關於氣候變化的白皮書中首次承認,中國已經成為至少與美國相同的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美國之音」引述報告表示,增加的二氧化碳氣體嚴重破壞中國的環境,但是為了改進廣大民眾的生活,必須大規模發展經濟。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能源生產的七成依靠煤。由於煤炭對環境的破壞力巨大,專家呼籲中國減少用煤,並徵收煤炭稅來反映用煤帶來的環境與社會成本。「美國之音」報導,綠色和平組織、美國能源基金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日前聯合發佈報告指出,僅2007年,煤炭在中國造成的環境和社會成本、即「外部成本」就高達人民幣一兆七千四百五十億元,相當於當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7.1%。所謂「外部成本」是指煤炭在開採、運輸和利用過程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對氣候變化的加速作用以及人員傷亡等。【取自中央社】
4.澳洲大堡礁發現鱷魚死亡 體內藏大量塑膠袋
  一隻在大堡礁附近海域被抓到的大鱷魚,因為吃下太多塑膠袋而死亡。大堡礁是澳洲觀光勝地,列名世界遺產。這隻大鱷魚在馬格內蒂克島被抓到後,第二天就死了。內蒂克島接近著名的澳洲觀光勝地大堡礁。這隻大鱷魚體內有二十五個塑膠購物袋和垃圾袋,還有一個酒類用塑膠冷卻袋和一個橡膠浮板。【取自法新社】
5.屏東縣萬丹泥火山十個月噴發一次
  屏東縣萬丹泥火山4日上午再次噴發,噴出的泥漿把附近的紅豆田整個掩蓋。雖然萬丹泥火山的累積能量每十個月就差不多會爆發,民眾早已見怪不怪,甚至還會點火幫助泥火山揮發,大量泥漿從地底衝破水泥路面,夾雜著蒸氣不斷噴出,場面相當壯觀。由於一般泥火山在地底累積十個月的能量後就會一次爆發,萬丹的泥火山也成為小學生最好的戶外教學,老師現場詢問小朋友們泥漿裡面有什麼?小朋友搶著回答「有瓦斯」、「還有水」。對於每年噴發的泥火山,居民早就見怪不怪,只是看到農田裡厚厚的一層泥漿,這回居民可又得為了清除泥漿而大傷腦筋了。(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凌安屏)【取自今日新聞】
6.農委會設八色鳥保護區
  農委會將八色鳥重要棲息地劃設為保護區,包括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阿里山事業區第61到70林班,總面積共公頃。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的八色鳥,因環保團體多年來要求政府劃設八色鳥重要棲地為保護區,並反對湖山水庫興建工程而聲名大噪。雖然農委會已決定,將包括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阿里山事業區等區域,劃設為八色鳥保護區,但農委會特生中心研究員林瑞興監測後發現,八色鳥今年數量有減少的趨勢,它們連繁殖期都延後。
  雲林環保聯盟理事長張子見表示,湖山水庫於2000年通過環評,兩年前動工,去年施工範圍又擴大,是導致八色鳥數量減少的最大原因。張子見也說,過去幾年,從林內到斗六的八色鳥族群數量,大約有150到160隻之間,今年只看到117隻,在水庫北邊的湖本村監測數量,最高曾有100隻,今年也僅剩下70隻。
  農委會特生中心副研究員林瑞興保守預估,台灣地區每年夏季時,會有約2000隻八色鳥來訪。雲林縣林內鄉和斗六丘陵地區,為目前已知分布最密集的區域,約有300到600隻,另外,桃園縣石門水庫、高雄美濃、苗栗一帶也有機會看得到八色鳥美麗的身影。林瑞興也發現,他從2003年起監測,目前發現八色鳥數量有減少趨勢,連它們的繁殖期都有延後的現象。
7.中國青藏高原水儲量面臨風險
  科學家和專家表示,供應著亞洲人口最多的地區的中國青藏高原巨大的冰川淡水儲量已瀕臨危險,並且成為中國和西藏日益緊張的政治和文化衝突中的一個問題。就全球而言,聯合國預計未來2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將生活在水資源緊張地區。科學家和專家表示,由於中國空氣和水質污染以及全球氣候變化,不穩定地區將引發環境災難––所有這些預示著未來水資源的匱乏程度將前所未有。由於中國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土地是沙漠,長久以來中國一直在尋求西藏的水資源。IPCC 和其它機構發出警告說,喜瑪拉雅冰川正在迅速融化,其速度超過全球其它任何地區,並有可能在30年後消失。【取自美通社】
8.火山國-薩爾瓦多
  不知道薩爾瓦多有多少比例的土地是火山;薩爾瓦多面積約為台灣的3/5,卻有25座火山,這個國家好像隨便選個地方住,就會住在火山上。以首都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來說,這個第一大城市已擴張到火山上,城市西部的火山也名聖薩爾瓦多,它時時威脅著聖薩爾瓦多市,卻也是聖薩爾瓦多市的地標。
  薩爾瓦多是個人口分佈極端不平均的國家,土地面積20,742平方公里,約為台灣的3/5,人口數575萬,卻有相當於台北市的人口數,約250萬人生活在首都聖薩爾瓦多,第二大城Santa Ana的人口為27萬人,差距非常大。與火山毗鄰而立,聖薩爾瓦多市是否曾經面臨死亡威脅?事實上,聖薩爾瓦多市並未遭受過火山熔岩的災難,倒是火山活動造成地震頻仍,常帶來重大損失,最嚴重的一次為1854年,整個城市幾乎夷為平地,年也曾發生過嚴重震災,死亡人數都在1千人以上;聖薩爾瓦多建城時間可追溯到1525年,是由西班牙人打造的城鎮,但富麗堂皇的西班牙式老建築經不起一次又一次的強震,早都傾毀,雖然是古城,但已沒有什麼留住歷史足跡的老建築。【取自今日新聞】
9.歐巴瑪大勝 美首位黑人總統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瑪以壓倒性勝利,當選美國史上首位黑人總統。他在芝加哥的勝選演說中,對著二十多萬支持者宣告:「改變已經來到美國」。在已開出的選票中,歐巴瑪不僅以52%(約六千兩百九十六萬票)的普選票贏過共和黨候選人麥肯的46%(約五千五百七十六萬票),選舉人票更超越麥肯一倍多。贏得這場最漫長的總統大選後,四十七歲的歐巴瑪將在明年元月二十日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四十四屆總統。【取自自由時報】
10.美國黑人解放 從隔離到白宮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另譯「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是美國民權運動的一部分,最早可溯至非洲黑人當年被引進美國,在南方當農奴,獲林肯總統解放,卻無法獲得實質的平等權利開始,通常聚焦在1950年代興起,直至1970年代,以一連串非暴力抗議行動,爭取非裔美國人民權的群眾運動。
  理論上,林肯總統在1863年的解放宣言中,已經讓美國黑人獲得自由;但實際上,黑人因為窮困及教育程度較低,經濟上仍仰賴白人,地位仍與內戰前相去不遠。1896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作出「普萊西訴弗格森案」判決,確立對黑人採行「隔離但平等」措施的合法性時,對南方黑人人權是一項嚴重的打擊,最高法院判決中有關「隔離」的部份被執行得十分徹底,但「平等」的部份則完全不然。1954年五月十七日,亦即聯邦最高法院做出公立學校種族隔離規定未提供黑人學生公平的教育違憲判決的五十八年後終於被推翻,而一連串的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也從此正式展開。全美有色人種促進會(NAACP)委任律師馬歇爾後來則成為聯邦最高法院首位黑人大法官。
  1955年十二月一日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NAACP 成員帕克斯女士(Rosa Parks)不照規定坐在公車上有色人種區且拒絕離座因而被捕,黑人市民以全面罷乘來反對公車上的黑白隔離措施,帶頭者是後來成為黑人民權運動靈魂人物的金恩博士。經過一年長期抗爭,終於迫使蒙哥馬利市的巴士取消種族隔離措施。這次的罷乘公車運動雖然成效有限,未能達成全面性廢除種族隔離措施,但對全美各地的黑人卻起了鼓舞作用,並啟發他們的靈感,開始一波波爭取民權的運動。
  1963年八月,金恩博士在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前廣場發表他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這次集會產生的輿論壓力,終於迫使國會在翌年通過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為非法,這是美國民權運動史的關鍵事件,也是民權運動的高峰,金恩博士也因此獲頒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其他參與的著名人物還有麥爾坎?X等人,但他隨即於1965年二月二十一日遭激進人士槍殺。
  1967年,金恩博士深刻體認到黑人在美國社會的飽受歧視,絕大部份是因為經濟不平等引起,經濟權才是實質、才是根本原因,公民權只是裝飾。於是,他將公民權鬥爭轉為經濟權鬥爭,發起「窮人運動」(Poor Peoples Campaign)。如今代表非裔美人希望的歐巴馬在大選勝出,無疑顯示黑人民權運動至此已進入令人稱羨的境地。【取自聯合新聞網】
11.氣候暖化是五千年來最嚴峻氣候變遷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專家研究冰河融解導致流入北大西洋的淡水水量不斷增加,以及海洋環流和海洋動植物物種遷移。海洋學家葛林領導的研究小組,指北大西洋「重大的生態系統重整」或是「規律改變」,是五千年以來最大範疇全球暖化的後遺症。葛林在「生態」期刊上指出:「我們目前看到的氣候暖化速度是人類史上前所未見。」為了預測氣候變遷的路線,葛林和同僚重新建構過去六千五百萬年北極地帶暖化和冷卻的重大事件。他們從史前氣候紀錄發現急速冷卻時期,平均氣溫在數十年或甚至數年間劇降攝氏十度。不過,葛林指出,自人類文明以來的近五十年間,氣溫攀升速度無與倫比。【取自法新社】
12.台灣造林到2012 可增3萬公頃森林
  為了因應全球暖化,落實愛台12建設的「綠色造林」計畫,經建會表示,政府積極規劃「綠色造林」,加強山坡地和平地造林工作,並鼓勵私有地參與造林,預計到2012年,可以增加3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台灣本島森林面積大約有210萬公頃,占全島面積的58.3%,不過,森林資源分布並不平均,國有林班地部分的森林覆蓋率達到93%,不含國有林班地的山坡地及平地森林覆蓋率只有31%,可見山坡地和平原地區仍然須要加強造林,因此,政府積極規劃「綠色造林」,今年的「綠色造林」計畫,預定在年底前,將完成平地造林和綠美化600公頃、山坡地造林500公頃等等,以維護森林資源,也逐步達成節能減碳的目標。預估到2012年,這項計畫可以增加3萬公頃的森林面積。
  此外,經建會也指出,我國雖然還沒有建立碳排放交易機制,也沒有廠商投資參與森林保護或造林的實際案例,但政府打算在中南部規劃設置三個大型平地森林遊樂區,結合規劃區周邊的農牧業者,發展平原休閒遊憩產業,增加民眾不同的戶外遊憩選擇機會,也希望能夠藉此活絡綠資源的產業生機,增加農漁村收入。【取自中廣新聞】
13.沿海爆失業潮 北京防社會失控
  受金融海嘯波及,長珠三角出口企業一波波倒閉,也導致各省打工仔失業頻傳,這現象已擴及相當多省分。近期以來,不管成都、重慶或合肥火車站到處人滿為患。原來,沿海省分外貿企業受美歐訂單大幅減少影響,不是關廠就是減產,造成打工仔大量失業。據調查,光是四川省在深圳打工的就有一百三十萬人,以一成五至兩成企業破產比率算,失業員工約廿萬人。總體失業人數實在難以統計,但中共人資部保守統計預料,目前失業人數約在三百萬左右。【取自中時電子報】
14.中國唐元明衰亡 受季風變遷影響
  中美科學家合組的研究團隊近日在《科學》雜誌中表示,針對甘肅的石灰岩溶洞萬象洞中的石筍的研究顯示,季風的變遷確實和中國唐、元、明等朝代的衰亡有密切的關係。蘭州大學教授張平中等人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合組了一個研究團隊,對甘肅武都的石灰岩溶洞萬象洞中的石筍進行的調查中發現,洞內的石筍記錄了一千八百年來亞洲夏季季風的變遷歷史,而季風的強弱變化恰巧和唐、元、明的興衰密切相關。萬象洞位於青藏高原東部與黃土高原之間的過渡地區,臨近亞洲季風的影響邊界,張平中等人透過洞內滴水的氫氧同位素和石筍碳酸鈣的氧同位素組成進行分析,發現某一數值和亞洲夏季季風的強度呈現負相關。
  「源自於印度洋的夏季季風會吹進中國,當夏季季風夠強時,最遠可以吹到中國的西北部地區」,一名明尼蘇達的研究員說,這些帶著溼潤水氣的風可以為當地種植的稻植物帶來所需的雨水。反之,當季風轉弱,雨水只能到達東部和南部地區,西部和北部地區雨水相對就會不足。
  研究人員表示,氣候變遷對中國文明的發展確實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季風增強的時期,正好就是人口增長、局勢較為穩定的北宋初期。此外,研究也顯示,在西元八五○到九四○年之間這段乾旱的時間,不僅對應了唐代的衰亡,也和中美洲的馬雅文明衰亡時間相符。報導指出,亞洲季風的變遷主要是受到太陽活動的影響,太陽活動會影響到北半球的氣溫變化。當北半球氣溫變高時,季風就會增強,反之,季風就會變弱。【取自時報資訊】
15.環境.氣候變化大 影響候鳥生態
  冬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不過台北關渡自然公園的溼地上,卻沒有以往的熱鬧,每年都會準時來過冬的雁鴨們,少了一大半,而上個禮拜也出現罕見的黑面琵鷺。這大環境的變化,讓候鳥遷徙跟著變化,不過專家更擔心的,是越來越多破壞性的開發,因為不只是關渡這裡,很多台灣國家級的溼地,也岌岌可危。【取自公視】
16.綠島石朗區小丁香 明年起禁採
  台東縣政府試辦綠島漁業資源保護區石朗分區開放採捕小丁香魚,引發環保團體反對,在地漁民也認為綠島四周海域都可捕到小丁香魚,不需要特別申請、甚至進入保護區內採捕,縣府農業處決定明年度起將不再開放。
  民國90年底,台東縣府公告綠島沿岸3海浬禁用流刺網、三層刺網等網具捕魚,93年11月更修正「綠島全島低潮線200公尺內海域為漁業資源保護區」公告,其中石朗、柴口分區全年不可捕撈水產動植物,範圍並擴大為涵蓋潛水步道以南300公尺開域、往北至南寮漁港防波堤南側。
  環保團體則認為,全世界均積極保護珊瑚礁資源,沒想到線府卻大開方便之門,捕丁香的漁網網目細小,所有魚類遭通抓,丁香被大量捕走後,鶴鱵與其他十幾種以丁香為食的珊瑚礁魚類也難以生存。【取自自由時報】
17.千隻南極企鵝 受困炎熱巴西
  炎熱的巴西海灘,最近出現數百隻南極企鵝,這群原本應該生活在南大西洋海域的嬌客,可能被強勁的洋流沖上岸或因為覓食不得不遠離原本的棲息地,誤打誤撞漂流到巴西。為了送這些企鵝回家,巴西當局出動空軍戰機與海軍軍艦,護送這批嬌客回到南極故鄉。每年南極企鵝會從阿根廷南端巴塔哥尼亞附近北上,游到較溫暖的海域尋找食物,不過今年企鵝數目與遠行距離均超乎專家預期。至少一千隻企鵝被沖到巴西海灘,有些企鵝不耐高溫,被曬得奄奄一息,有些企鵝游了三千公里之遠。早在今年初,巴西南部里約熱內盧附近便發現南極企鵝的身影,而今連巴西北部的海灘也發現牠們。有些企鵝渾身油漬,有些則捕食平常不吃的魚類。專家表示,很可能是因為人類濫捕,致使企鵝必須游到更遠的地方尋找食物。此外,專家也不排除可能是溫室效應導致水溫與洋流出現變化,或是人為汙染,造成企鵝的食物銳減。【取自中時電子報】
18.颶風「帕洛馬」登陸古巴 逾百萬人疏散
  颶風「帕洛馬」橫掃開曼群島後,8日登陸古巴南部,由於這個颶風和70多年前,造成當地3千多人死亡的颶風路徑相似,古巴政府早就將上百萬民眾,疏散安置在收容中心,雖然颶風威力已從原來預測的4級減弱為2級,當局還是不敢掉以輕心。
  帕洛馬是古巴這季的第八個颶風,由於之前的古斯塔夫和艾克颶風重創古巴,古巴還在重建中,現在帕洛馬颶風,雖然從原來預測的4級颶風減弱為2級,但是還不時傳出有汽車受困,和發生土石流的災情,當局不敢掉以輕心,呼籲民眾隨時提高警覺。【取自TVBS】
19.喬治亞指控南歐希夏軍隊占領村落
  喬治亞今天指控南歐希夏自治省區(South Ossetian)安全部隊占領一座位於邊界地帶外圍的喬治亞村落,這個情勢發展引發監控停火協議的歐盟官員表達警告關切。喬治亞政府表示,俄羅斯軍隊撤離之後,2輛南歐希夏坦克車以及50名人員就進入了位於南歐希夏西部的佩雷維(Perevi)村落。但南歐希夏的實質總統則表示,部隊進入到這個村落的地帶,是在南歐希夏邊界範圍之內。柯古提(Eduard Kokoity)說:「很遺憾,喬治亞領導人地理觀念很差,好像不知道他們自己的國界究竟在哪裏。」【取自中央社】
20.馬爾地夫被淹沒危機? 新總統打算購買新國土
  馬爾地夫一向是度假天堂,但近年來氣候變化導致海水水位升高,萬一被淹沒,就會消失於世界版圖上。新當選納希德總統打算動用每年數10億美元的旅遊收益為國家購買新家園,使38萬國民不致於流離失所。由1192個珊瑚島組成的馬爾地夫,大部分地方只有海拔 一點五公尺高,最高處也不過海拔 二點四公尺。聯合國預測由於全球暖化,海水水位在2100年前可能上升到59公分。納希德說:「我們無法阻止氣候變化,所以必須在其他地方購買土地。這是為最壞可能結果,作一個萬全之策。」他已與多個國家提出有關問題,這些國家態度上是「接受的」。
  印度和斯里蘭卡是他的目標,因為這兩國有類似文化、飲食和氣候條件,擁有大量無人居住土地的澳洲也是一個選擇。【取自中廣新聞網】
21.印尼啟用海嘯預警系統
  印尼今天啟用高科技的海嘯預警系統,以防2004年亞洲海嘯悲劇重演,海嘯當時奪走這個群島國家約十七萬條人命。該套系統耗資一兆四千億印尼盾(超過台幣四十億元),將可偵測海底地震,並於五分鐘內預測海嘯是否會發生。這套系統使用一組四個浮標,並與印尼各地的監測站連接。這套系統是用德國科技建造而成,並獲得數國資助,使用的浮標未來總數將達二十三或二十四個。印尼總統尤多約諾在典禮上表示,印尼需要這套預警系統,因為印尼一萬七千座小島的地震活動十分活躍,全島發生嚴重地震和海嘯的頻率也很高。尤多約諾說:「我們身處在交界地帶,歐亞板塊、印度|澳洲板塊及太平洋板塊的三大板塊,都在此交會。這種災難隨時可能發生。」預警系統仰賴的整組浮標,透過電纜與偵測器連接。偵測器放置在海床上,偵測引發海嘯的深海地震。【取自法新社】
22.海洋普查 發現近千新物種
  由全球八十二個國家兩千多位科學家合作進行的「海洋生物普查」(CoML),昨天發表「二○○七-○八年集錦報告」,呈現去年到今年的豐碩成果。研究人員在全球各海域發現約一千個新物種,也對數百種海洋生物的演化歷史與生活習性獲致更深刻的理解。這些發現無奇不有,令人歎為觀止。紐西蘭外海的海底山脈上有一座「海星城」,住著密密麻麻的陽燧足海星(brittle star),強勁洋流帶來大量食物,牠們舉起腕足就可以飽餐一頓。一種櫛水母棲息在日本南方的琉球海溝,深度達七千兩百一十七公尺,打破以往紀錄,但掠食性生物在這種深度很難覓食。
  美國與歐洲之間的大西洋中洋脊,有一處目前已知最深(四千一百公尺)的海底火山熱液噴泉口,周遭有許多海葵、蝦類與海蟲。夏威夷與加州之間的太平洋海域,則是開了一家「大白鯊咖啡廳」,每年都有許多大白鯊從四面八方游到此地,一待就是六個月,最常做的事就是反覆潛入三百公尺深處的海底,至於目的是覓食還是繁殖,科學家仍不得而知。章魚的演化也在這次普查揭曉:距今三千萬年前,今日章魚的遠祖棲息在南極海域;後來南極越來越冷,冰層越來越厚,章魚被迫潛入鹽分與含氧量較高的深海,再隨著洋流遷徙到別的海域,從此開枝散葉。【取自時報資訊】
23.南北韓關係面臨僵局
  北韓在12日全面動員軍部、外務省和紅十字會,接連對南韓採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北韓不僅限制和切斷穿越南北軍事界線的陸路通行,還拒絕提取核物質樣品以供外界查驗;北韓還撤離板門店內的紅十字會,同時切斷南北直通電話。在北韓的強硬攻勢下,南北關係面臨重大危機局面。
  南韓專家們對北韓的舉措分析指出:美國新政府即將上台之際,北韓實施所謂的「懸崖戰術」(NegotiatingontheEdge),以便在北韓核問題上,營造出有利於己方的局面。然而,這導致可望在年內舉行的北韓核問題六方會談,前景變得黯淡;而且開城工業園區有可能全面關閉等,使得李明博政府上台以後的南北關係,面臨重大考驗。【取自中央廣播電台】
24.溫室氣體可能反有助地球免進入冰河期
  科學家今天表示,由於地球軌道按照預定偏移,地球原本應該會在數千年後永久進入冰河時期,但人為的溫室效應氣體可能會改變此一狀況。科學家謹慎指出,這項消息不是為全球暖化緩頰,而是提供氣候系統即將來臨的長久潛在性危機訊息。
  科學家指出,地球在數十億年的歷史中,曾經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冰冷期。在這長遠的冰凍時期之間,又點綴著一小段的相對溫暖期。差不多一萬一千年前,冰河時期結束後至今,人類即經歷這段相對溫暖期。【取自法新社】
25.金融危機是全球安全頭號威脅
  今天出爐的智庫報告指出,金融危機引發全球經濟成長下降是世界安全的頭號威脅,原因在於數億人將更加貧困,忿恨不滿情緒從而升高。牛津研究集團(Oxford Research Group)年度安全評估報告指出,在社會福利制度不彰的開發中國家,失業潮和市場崩垮將導致貧窮、健康和營養不良的問題更形惡化。如此一來可能引發民怨,以及恐導致激進、暴力的社會運動增加。初期觀察指標包括中國的社會動盪不安和印度的毛派叛軍坐大。報告說,世界富國迄今努力的重心擺在強化金融合作,這對較貧窮國家沒有多大意義。【取自中央社】
26.浮游生物深海吸碳 救暖化新助手
  地球上有7成面積是海洋,而在海水裡,則有無數的浮游生物存在;這些浮游生物,以吸收二氧化碳為生,科學家認為,浮游生物是挽救地球暖化的重要元素;科學家要把海洋底下,充滿養分的海水抽上海面,為浮游生物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也期待浮游生物的增加,能為地球多吸收一些二氧化碳。這個新型深海幫浦,即將投入北太平洋海面;這個幫浦可能會改造海洋植物,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取自TVBS】
27.印度2050年 人口全球第一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12日公布「2008世界人口狀況」報告指出,如以印度年人口平均增加率1.5%計算,估計到2050年時印度人口將達16億5800萬人,超過中國同年的14億800萬人,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報告顯示,印度2008年總生育率是2.78%,中國是1.73%,而中國年的人口平均增加率僅0.6%,尚不到印度人口增加率的一半。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從1996年起,每年都會發表世界人口狀況報告,旨在著重全球世界城市人口爆炸的問題,今年主題在呼籲提升婦女權利,並採取措施消除兩性不平等現象。
  在南亞地區其他國家人口增長方面,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最新報告,阿富汗年的人口平均增加率為3.9%,2008年人口估計為2,800萬人,2050年時將增為7,900萬人,增加將近三倍。同期的巴基斯坦人口,也將從目前的1億6,700萬人,增加到2億9,200萬人。孟加拉人口也將從目前的1億6,100萬人,增加到2億5,400萬人。報告顯示,南亞地區人口成長率唯一趨緩的國家是斯里蘭卡,將從目前的1,940萬人,減少到1,870萬人。【取自聯合新聞網】
28.煤炭將成為俄羅斯主要能源原料
  俄羅斯礦山工業者組織南部聯邦區代表處負責人瓦列里?古林認為,由于儲量非常豐富,煤炭很快將成為俄羅斯主要的能源原料。古林說:“目前煤炭在國家能源消費中的比例為18%,而西方這一指標達到70%至75%。我認為,我們將很快達到這樣,煤炭將占主導地位。”
他表示,目前俄羅斯探明的石油儲量只夠用20至30年,而煤炭能使用300至400年。
古林說:“比如在羅斯托夫州,探明的183處煤田中,僅高等級煤田的儲量就超過65億噸。如果按照2007年我們開採740萬噸的話,這樣的儲量實際上夠開採上千年。”【取自俄羅斯新聞網】
29.全球失業潮蔓延英國  2010年恐有300萬人失業
  全球失業潮蔓延到英國,而且恐怕比美國還嚴重。英國官方公佈最新數據,失業人數遽增14萬人,總失業人數飆破180萬人,創下13年來新高,更糟的是,2010年英國恐怕有300萬人失業。雖然青年們有自信找到工作,但英國的情況可說是越來越糟,總失業人數已經飆破了182萬人,光是7到9月就暴漲了14萬人,其中以年輕族群的失業問題最嚴重,18~24歲的總失業人數已經暴增到57萬9千多人,等於占總英國失業人口的3成5,創下13年來最糟的失業數據。更令人擔憂的是,預計2年後也就是2010年,英國恐怕將有3百萬人沒有工作。雖然目前還沒達到像80、90年代那樣的高失業率,但這回的衰退非常不一樣,很多白領階級的工作被砍,不只是北部的製造業受創,全國上下都被影響。【取自今日新聞】
30.亞洲空氣汙染嚴重 每年造成中印30餘萬人死亡
  聯合國今天指出,籠罩在亞洲上空的大片雲狀污染物,正使數十萬人走向死亡、冰河逐漸融化、氣候型態陸續改變及農作物受損。車輛廢氣、工業排放物及廚房油煙都是形成三公里厚「大氣褐雲」的因素。若能停止汙染源,大氣褐雲就會在數周內消失,不像全球暖化的元兇溫室氣體,需耗時數十年或更久才能消散。全球已偵測到五個大氣褐雲嚴重地點,其中三個地點位於亞洲。亞洲稠密的人口與數十年來的迅速開發,是褐雲形成的兩個主要因素。  亞洲自阿拉伯半島經中國到西太平洋,都籠罩在大片煤煙下。褐雲無所不在,連聖母峰基地營都偵測到這些黑色煤煙,且其濃度通常只在都市地區才有。【取自法新社】
31.種族政治衝突及資源競逐 剛果連年戰禍
  由於族群混居且富含各種礦藏與自然資源,加上一九九四年盧安達、蒲隆地種族屠戮舊恨猶存,剛果民主共合國東部地區自一九九六年起即連年戰禍,死難超過五百四十萬人。剛果位於非洲中部核心,各項礦藏豐富的程度是非洲之冠,主要包括鈷、銅、鑽石、黃金、白銀和錫等。全國約六千六百萬的人口雖然不是非洲最多,但約二百支的種族,則可能是非洲之冠。其中也包括與盧安達、蒲隆地同種的圖西族與胡杜族。
  剛果東部是非洲著名的大湖區,隔著亞伯特湖、維多利亞湖等與烏干達、盧安達及蒲隆地等相鄰。一方面與位於西部的首都金夏沙有超過一千公里以上的地理性阻隔,另一方面前獨裁者莫布杜總統近三十年統治期間只專注於聚歛個人財富,幾無任何民生及公共或交通等基礎建設可言,所以這個充滿高山深谷與大河湖泊及原始叢林的地區,等於是剛果的化外之地。反而與大湖對岸各國,因同文同種而有比較密切的來往。但也因為如此,一九九四年盧安達及蒲隆地發生居多數的胡杜族大量屠戮少數族的圖西族慘案後(一般估計的死亡人數約為八十萬人),剛果東部地區無可避免的被捲入。
  盧安達全國人口約九百萬人,其中百分之八十五是世居於此的胡杜人,主要從事農業,身材較矮、較壯、膚色也較深。圖西人則是大約從十五世紀起,開始遷徙至此的游牧民族,身材較為瘦長,膚色較淺,佔全國人口約百分之十四。而從十八世紀法國在此殖民以來一向比較重用圖西族人,從而造成圖西族人較高的社經地位與教育程度,慢慢形成兩個族裔之間的不平與緊張關係。【取自中央社】
32.大氣褐雲 新空氣污染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報告中顯示,「大氣褐雲」已形成新的空氣污染源,其中以亞洲國家最受威脅,中東、南非與亞馬遜盆地也深受其害。大氣褐雲是一種煙霧狀雲層,主要是因為焚燒化石燃料與柴火造成,大氣褐雲若與溫室氣體結合,不僅會造成氣候變遷、引發極端氣候、對水資源或農作物生產有負面影響,更會因此導致環境污染相關的健康問題,如心血管與呼吸道疾病等。
  北京奧運期間的霾害即為大氣褐雲造成,當時大氣褐雲在喜馬拉雅與印度興都庫什山脈的冰河上方,形成厚度超過一公里的雲層,阻擋陽光、吸收輻射。由於大氣褐雲內含吸收光線的懸浮微粒,使得喀拉蚩、新德里、上海與北京等地的地表光線變得暗淡,最嚴重會使地表光量減少二十五%;不僅如此,大氣褐雲吸收光線的結果,也會使得地表冷卻,雖然阻擋平均四十%的全球暖化影響,但也會減少陽光,可能引發極端氣候,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非常複雜。
  報告點名大氣褐雲最嚴重的十三個城市為:中國的北京、上海、深圳,印度的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巴基斯坦的喀拉蚩,孟加拉的達卡,泰國的曼谷,埃及的開羅,南韓的首爾,伊朗的德黑蘭,奈及利亞的拉哥斯。除亞洲之外,污染嚴重的北美洲、歐洲、南部非洲、南美等地也受大氣褐雲衝擊。報告還指出,大氣褐雲與全球暖化的綜合作用,被認為是導致過去五十年來喜馬拉雅冰川融冰的主因。【取自自由時報、中央社】
33."海中活化石" 鱟魚瀕絕種
  有海中活化石之稱的鱟魚,近幾年來因為棲地被破壞以及海水的污染,讓鱟魚瀕臨滅種的危機,為了保育鱟魚,農委會在澎湖縣的青灣海域就圍起一個育成區,並且進行放流的活動,許多來參與的小朋友因為沒看過鱟魚,都覺得很有趣。
  鱟魚,有海中活化石之稱,沙質的淺水海域是牠們的棲息地,每一隻鱟魚都要經過十多次的蛻皮才會成體,尤其它血液中的溶素特殊化合物可以作為細菌及內毒素的檢測劑。不過,這些需要十多年長成的鱟魚,現在因為棲息地被破壞以及水的污染,讓鱟魚的數量越來越少,已經瀕臨滅種的危機【取自華視】
34.加州野火延燒第4天 800屋毀數萬人撤離
  美國加州大火延燒今天進入第4天,調查人員開始在廢墟裡調查線索。這場大火已摧毀800多間房屋,數萬人逃離家園。火舌從13日開始竄燒,從拼裝屋到價格千萬美元的豪宅均難逃劫數,共有約800多棟房屋被隨風勢流轉的火焰吞沒。從聖巴巴拉(Santa Barbara)往東南方延燒到洛杉磯的大火,吞噬約8900公頃土地,當局下達至少5萬次遷徙令。洛杉磯市14日晚遭大火侵襲,火勢被形容為過去50年來最嚴重的1次,不過僅傳出11人受傷。【取自法新社】
35.金融海嘯波及香港 中產階級被迫領食物充飢
  金融海嘯讓昔日主要靠金融、外貿產業支撐的香港經濟,GDP連續兩季出現負成長,香港經濟走入衰退,街頭也出現越來越多突然遭解僱而失業的中產階級,中產階級也都落到必須到慈善機構領食物度日的慘狀。香港經濟不景氣,金融機構大幅裁員,不過有錢的人奢華依舊,街上奔馳的勞斯萊斯,說明了金融海嘯讓香港的貧富差距越來越明顯。因為這波金融海嘯造成香港企業頻頻裁員,遭裁員的中產階級面臨失業,只好轉向救濟中心領食物,而且求助人數暴增。
  香港低於貧困線的居民,根據調查已經高達全香港人口的7分之1,而且人數正快速增加當中,除了企業裁員上班族遭殃,經營小本生意的人也面對倒閉危機,一位在香港擁有4間餐廳的老闆,最近才剛剛關掉了一家,而且擔心情況會越來越糟糕。【取自今日新聞】
36.再生水發展遠景可期
  經濟部水利署在台中市試辦「放流水再生模廠」,研究再生水的製程與用途。經初步評估,再生水適合做為生活雜用等用途,且成本低,具有發展的遠景。【取自中央社】
37.北極與格陵蘭冰帽融解 全球海平面升高主因
  據一項新研究顯示,北極與格陵蘭冰帽及冰河融解,已取代海洋擴大,成為造成海平面升高的主因。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對全世界生活在低窪地區的數億人可能會有致命影響。稍早的研究顯示,從1993年至2003年,海平面以平均每年3.1毫米的速度上升。上述上升幅度有一半以上因為所謂熱膨脹作用造成,也就是因為氣候改變促使全球溫度上升,造成海洋擴大。氣候科學家估計,另一半是陸地融冰造成,尤其是喜馬拉雅山和安地斯山的冰河融化。
  新的研究說,答案是,地球上只有兩個足夠大的冰帽:格陵蘭和北極。這兩個冰帽的厚度達到3公里,而較小的格陵蘭,面積約和墨西哥相當。格陵蘭冰帽所含的水量,足以使全世界海洋海平面上升7m。【取自法新社】
38.替代能源新星 海浪幫浦發電
  英國工程師最近發明一種提供可再生電力、類似幫浦作用的器材「Searaser」,不僅成本低廉,效果也極為顯著,只要一個Searaser即可產生足以供應四百七十戶家庭使用的電力。
Searaser其實就是波能轉換器,它是由兩個連結活塞的浮筒組成,藉著海浪移動發揮作用。浮筒一個在上,一個在下,海浪位移時,上半部的浮筒升起,海浪下降時產生的重力,又將活塞推回原位,海水即可因此被抽取到數十甚至數百公尺的高處,藉此驅動發電機產生電力。
  Searaser原型機剛剛完成測試,它在實驗中通過一個小碟子直徑的水管,將海水抽到五十公尺的高處。全尺寸的Searaser預料可抽引海水通過垃圾桶蓋直徑的管子,到至少二百公尺的高處儲存。
  Searaser的好處是,海水代替石油提供潤滑幫浦的作用,使用的是完全乾淨的可再生能源,海水抽引到高處的水庫之後,可視需要發電使用,因此史密斯認為,Searaser的發明可望結束人類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進而降低造成暖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取自自由時報】
39.亞洲仍將推動世界經濟增長
  根據聯合早報網報道,亞洲開發銀行一位高級官員表示,世界正面臨高估亞洲受當前金融危機影響的危險,因為在經歷幾個季度的困難期後,中國和印度勢將推動亞洲經濟實現複蘇。雖然中國、印度和亞洲其他地區已經受到了當前金融危機的沉重打擊,並且2009年的日子甚至會更加困難,但絕無理由認為亞洲經濟即將"曲終人散"。與世界其他地區低迷的經濟增長狀況相比,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仍將相當穩健。亞行預計,中國2008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在9.5%至9.7%之間,而2009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為8.5%,都低于期間平均10.5%的經濟增長水平。亞行預計印度經濟今年將增長7.8%,明年的增長幅度將在6.3%-6.5%之間,也低于年期間年均8%的增長幅度。
40.北極熊彼此獵殺互食
  氣候暖化,除了影響人類生存外,對於在冰天雪地下生活的北極熊也造成威脅。根據科學家研究,由於北極氣溫升高,海冰不容易形成,讓北極熊無法賴以覓食,現在已經發生北極熊自相殘殺、弱肉強食的情形,這個狀況如果不再改善,到了本世紀中期,北極熊就可能會完全消失。雄壯威猛的北極熊可以說是冰天雪地中的霸主,但卻無法抵抗氣候暖化的摧殘,在加拿大的哈德森灣,雖然是攝氏零下14度,但由於北極氣溫偏高,海冰難以形成,讓以海冰作為捕獵海豹基地的北極熊無法外出覓食,例如一群北極熊已經4、5個月未進食,體重每天減少將近1公斤,科學家表示,甚至還出現北極熊吃北極熊的慘況。【取自今日新聞】
41.金融危機衝擊緬甸 海外勞工被迫返家
  緬甸多年來遭歐美經濟制裁,在全球化過程中一向孤立,但這波全球金融危機也逐漸衝擊到緬甸市場,不少海外勞工也被迫返回緬甸家園。全球金融危機衝擊緬甸跡象開始浮現,仰光市場上的米、豆、棕櫚油價格大幅滑落。市場上一包50公斤米價格一個月內就從原本12.85美元(約新台幣427元)跌至11.25美元,通常11月是稻米需求量會增加的月份。金融危機發生至今,豆價也跌了50%,每噸豆價原本還能要價580美元,現在只剩下394 美元,印度公司幾乎暫停從緬甸進口豆類。緬甸主要貿易夥伴包括中國、印度、泰國和新加坡,都受金融危機衝擊,緬甸也會受到影響。另外,金融危機也影響海外緬甸工人的飯碗,報導指出,遠赴新加坡工作的緬甸勞工,因找不到工作只好返回緬甸老家,部分減薪或被迫休長假。【取自中央社】
42.美國預測:2025年美仍是第一強權、中國第二 南北韓會統一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即將公佈一份報告,預測在2025年的時候,美國雖然還是全球第一強權,但影響力已經逐漸消退,而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強權,到時候南、北韓也將會統一成為一個韓國。報告中指出,美國在2025年的時候依然是唯一的超級強權,但在經濟和軍事影響力逐漸衰退。而大國崛起的態勢也逐漸出現,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軍事強權;印度人口則會超越中國;南北韓可能已經統一,朝鮮半島順利非核化。至於能源問題方面,報告中預測,全球逐漸放棄石油、改採替代能源勢所難免;而金融方面,以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本位制恐將崩潰,對美國的全球地位將會造成巨大的衝擊。【取自今日新聞】
43.火星極地外地表下藏有大量冰河 可能供應未來人類探險用水
  美國航太總署(NASA)太空船上的雷達探測到火星岩層下藏著大片冰河,這或許是過去冰河時期覆蓋火星大部分地表的殘存冰層的證據。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行星地理學家何特(John Holt)說,這些冰河是目前已知火星極地區外最大的水源區,可能可在未來人類探索火星時當做飲用水源或者火箭燃料。何特說:「如果我們未來要在那裡建立基地,你會想在豐沛水源區附近停泊,因為有水什麼都好辦。」
根據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地理學家海德(James Head)說法,這些或許已有2億年之久的冰何,也許也保存了過去火星上微生物生命的基因成分,以及可能有助於揭開許久以前火星大氣組成物質的空氣泡泡。【取自路透社】
44.婆羅州雨林遭濫墾 生態受威脅
  印尼婆羅州的雨林,過去擁有最豐富多元化的生態環境,不過由於人類濫墾,焚燒山林,把野生大自然破壞殆盡,甚至威脅到野生動物的生存,國家地理雜誌攝影捕捉了許多令人感慨,又令人動容的照片,也描述了失去媽媽的孤兒紅毛猩猩所受的傷痛。印尼婆羅州原本美的像人間天堂,種類繁多的植物,和各種有特色的動物,不過卻因當地林地被濫砍,生存受到威脅,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克魯姆,前進婆羅州,感觸良多。【取自TVBS】
45.格陵蘭擴大自治公投 可能為獨立鋪路
  格陵蘭人定25日前往投票所,針對是否擴大這個丹麥屬地的自治權進行公民投票,或許也會因此為這個北極圈島嶼的完全獨立鋪路。約3萬9000人有投票資格,有權決定是否支持格陵蘭地方政府的自治提案。這項公投可能是結束丹麥在格陵蘭近3世紀統治的第一步。公投將同時決定,如何分享格陵蘭海床天然資源的潛在收入。國際專家指出,格陵蘭海床蘊藏大量石油。格陵蘭是世界第一大島嶼,面積210萬平方公里,8成為冰雪覆蓋,居民5萬7000人,其中5萬人為伊努特原住民。【取自法新社】
46.冰島地熱 潛力資產 節能又省碳
  冰島目前正經歷破產的金融危機,不過國內豐富的地熱資源和地熱發電科技,是冰島目前最有潛力的資產。在冰島,地底下噴發出熱水和蒸汽,可說是司空見慣。2006年,冰島全國只有0.1%的電力靠石油發電而來,其他都是地熱和水力發電,不過冰島總統表示,全世界還有100多個國家,擁有和冰島類似的天然能源,卻沒有好好開發。其實連冰島目前也只有開發國內1/5的地熱和水力能源而已,卻已經大大減低石油價格波動對當地的衝擊,冰島總統也表示,現在能源科技是冰島最有潛力的資產,如果其他國家願意出資採用冰島的能源科技,冰島就能更快脫離破產的窘境。【取自民視】
47.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死亡之海」綠色屏障漸成形
  最近中國出現一種怪異現象,整個天空被烏雲整齊的劃分兩半,一半是黑的,另一半是白的,形成怪異的「陰陽天」,有民眾形容這是所謂的地震雲,認為是不祥之兆,中國氣象專家則指出,這是西南暖濕氣流與西北氣流在高空作用的結果,不要過度解讀。據了解,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都出現這種異象,由於愈來越多民眾產生恐慌,大陸氣象局日前出面表示,這種「陰陽天」其實是西南暖濕氣流與西北氣流在高空作用的結果,對天氣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專家呼籲,雲彩本來就多變,勿須過度解讀,更不要亂嚇唬人。【取自今日電視】
48.中國華中出現「陰陽天」
  最近中國出現一種怪異現象,整個天空被烏雲整齊的劃分兩半,一半是黑的,另一半是白的,形成怪異的「陰陽天」,有民眾形容這是所謂的地震雲,認為是不祥之兆,中國氣象專家則指出,這是西南暖濕氣流與西北氣流在高空作用的結果,不要過度解讀。據了解,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都出現這種異象,由於愈來越多民眾產生恐慌,大陸氣象局日前出面表示,這種「陰陽天」其實是西南暖濕氣流與西北氣流在高空作用的結果,對天氣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專家呼籲,雲彩本來就多變,勿須過度解讀,更不要亂嚇唬人。【取自今日電視】
49.2007年溫室廢氣量創新高 暖化效應增加1%
  世界氣象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量比前年增加0.5%,到達383.1ppm(parts permillion,百萬分之一的濃度),氧化亞氮的含量也上升0.25%。此外,甲烷的含量增加0.34%,超過了2003年所記錄的最高量。
世界氣象組織說:「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年度溫室氣體指標,所有長期存在的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整體暖化效應,估計比前年增加了1.06%,從1990年以來一共上升了24.2%。」世界氣象組織指出,自18世紀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共增加了37%。【取自法新社】
50.索馬利亞海盜橫行
美國是始作俑者
  索馬利亞海盜引起舉世共憤,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案要制裁索馬利亞政權,其實索馬利亞危險還不僅是海盜問題,同樣嚴重的是這個國家可能被推向「基地」恐怖組織。更耐人尋味的是:美國是最反恐怖組織的,尤其是基地組織,但目前使索馬利亞混亂而致政權不穩的始作俑者卻正是美國。
  索馬利亞自從獨裁者巴里被推翻之後,十餘年來內部軍閥混戰,十分之一人口被殺戮,逃亡者多達百萬人,這個國家有九成為人間地獄,直到二○○六年索馬利亞的「伊斯蘭法院聯盟」領導民眾起義,壓倒了軍閥,結束了無政府狀態。索馬利亞信奉溫和的伊斯蘭教,本不足為患,這與阿富汗的「塔里班」之信奉極端的伊斯蘭宗教不同,但是西方媒體卻把伊斯蘭法院聯盟形容成又一個塔里班政權。二○○六年美國支持衣索比亞入侵索馬利亞,真的推翻了索政府。但取代伊斯蘭法院聯盟的政府卻是以前的軍閥中的一個艾哈邁德,極不受人民歡迎,結果從○七年開始國家叛亂蜂起,國內又回到混亂,這個政府的生存完全靠衣索比亞的軍隊支持。反叛部隊中影響力最大的是「青年會」,而它卻正是基地組織的支持者。公開說他們是賓拉登的學生。【取自中時電子報】
51.格陵蘭今自治公投 初步爭取石油礦產控制權
  大約三萬九千名格陵蘭人今天在公投中投票,爭取擴大這個丹麥屬地的自治權,並朝獨立跨出一大步。但當地落後經濟及社會問題,成為格陵蘭取得完全主權最大的障礙。
  這個北極圈島嶼自1979年便取得國內自治權,但新法將賦予格陵蘭控制礦產及石油資源的權力。等到格陵蘭經濟獨立後,當地政府也將終究從丹麥手中取回司法及法規事務等其他32個領域的權力。
  如果公投結果為「同意」,格陵蘭語將成為官方語言。但明年6月21日新法實施後,格陵蘭仍將屬於丹麥王國的一部分。格陵蘭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約是丹麥平均的2/3,但自殺率卻比丹麥高7倍多。埃諾克森承認格陵蘭在酗酒、濫用藥物和高自殺率等社會問題面對諸多挑戰。【取自法新社】
52.台灣塑膠袋用量大 1年用掉180億個
  台灣塑膠袋用量非常驚人,根據統計一年要用掉180億個,平均每個人一天,就使用了2.14個,桃園縣環保局,這次從傳統市場宣導,推出〞綠袋子〞活動,只要民眾自備購物袋前來,買菜就可以折抵10元,讓家庭主婦直呼值得。【取自客家電視】
53.冰棚擴張越快越易崩解形成冰山
  美國科學家已經找出冰山從南極大陸(Antarctica)和格陵蘭(Greenland)崩解的原因,這項發現或許有助於預測氣候暖化下海平面上升幅度。在今天出刊的「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的報告指出,冰山是在主冰棚迅速向海洋擴張時形成。科學家說,冰山形成速度與冰層厚度、冰河寬度、距離陸地遠近或者潮浪比較沒關係,研究指出:「對冰山崩解過程來說,重要的變數,影響冰山崩解最大的原因,就是冰棚延伸的速度。」冰棚迅速延伸越快代表當中會形成裂縫,使其裂解。延伸較慢,深層裂縫就不會那麼快形成,冰層較能黏在一起。【取自路透社】
54.印度金融重鎮孟買遭攻擊經濟受創
  一場恐怖攻擊讓印度金融重鎮孟買,幾乎陷入癱瘓狀態。由於孟買一直是印度的文化及商業中心,許多跨國公司都在此設有據點,這或許就是恐怖分子選定孟買為攻擊目標的原因,目的就是要癱瘓孟買的經濟。不過專家表示,這一次的恐怖攻擊在短期內或許對孟買有影響,但長期而言,影響並不大。許多人都在印度做生意,幾乎每個全球性的大公司都是如此,而泰姬瑪哈飯店正是談生意的地方,因此孟買在幾世紀以來,一直就是西方國家前往東方的基地,當地經濟繁榮,商業活動繁頻,國際大廠都在此駐點,而在這一次嚴重的恐怖攻擊後,經濟可能受到重創。事實上孟買之前就發生多起恐怖攻擊,不過對經濟的影響都不大,儘管在這波全球性金融危機中,孟買本身也受到重創,但在印度整體經濟的帶動下,孟買經濟的反彈力道可能會更大。【取自今日新聞】
※詳細或更多地理時事,請參考
1.會走路的魚 墨西哥「水怪」將絕跡
  墨西哥中部一個湖泊裡面,有一種魚類,長相非常特殊,這種魚有四隻腳,在水裡面可以走路,當地人稱牠是「水怪」。不過由於外來物種把牠們的食物都吃光了,現在「水怪」數量快速減少,科學家預估,如果沒有想出解決方法,「墨西哥水怪」5年內就會絕種。
  這頭大大、鰓上長毛的魚,就是墨西哥人稱的水怪。這種水怪,是蠑螈的一種,生長在墨西哥中部的霍奇米爾科湖,如果去掉鰓,長得就像一隻蜥蜴,所以又叫做水蜥蜴。觀察牠的游法,身體碰到底部,牠就開始滑動四肢,就像在走路一樣,有人說牠是會走路的魚。
  由於長相特殊,許多觀光客都會搭著船遊湖,看看能不能看到水怪。不過,想要看到水怪的機率,越來越低了。40年前,當地政府為了開發城市,曾經抽乾湖水,水怪數量快速減少。
  後來政府又把湖救回來,為了豐富品種,把許多外來生物放到湖裡,結果把水怪的食物吃光光,水怪沒東西吃,族群二度下降,現在數量,只有10年前的1/60。水怪不是只有長相怪,牠的腳斷了,還會自動長回來。科學家已經把牠列為瀕臨絕種動物,希望用人工復育的方式,讓水怪活下去,這樣才有機會更了解這麼一個活化石。【取自TVBS】
2.橄欖岩會吸收二氧化碳
  研究發現,一種名叫橄欖岩的石頭,會吸收二氧化碳,如果可以好好利用,它應該可以在減緩地球溫室效應中,發揮重要作用。橄欖石以阿曼境內最多,二氧化碳一接觸到橄欖岩,就會變成方解石之類的礦物。這種自然發生的過程,會不斷重複多達一百萬次,橄欖岩把它所吸收的二氧化碳,轉變成礦物,每年少則可以替地球減少30億噸、多的話可能達到300億噸的二氧化碳。研究指出,橄欖岩是地殼風化層中,最常見的岩石,雖然接近地表,它畢竟還是被覆蓋住,如果要開採出來,做實際運用,成本太高,不過,有些地方,它是暴露在地表上的,這種現象又以阿曼最常見,對地球來說,這一點非常幸運,因為它接近大量製造溫室氣體的產油地區。【取自中廣】
3.Google Map成為冬令進補最佳幫手
  立冬時節,台灣人最熱中聞香進補養生、大快朵頤,究竟這股熱呼呼的熱潮有多熱,根據網路地圖搜尋資料顯示,目前已累積4000多筆養生資訊、100多筆薑母鴨、200多筆羊肉爐等資訊,而其他像是各地夜市的藥燉排骨、百元熱炒,也逐漸成為熱蒐對象。此外,吃好之外,週末時間和家人朋友來個泡湯之旅,也是網友搶著搜尋分享的熱門行道,在網路地圖搜尋資料中,已經有高達4,358筆地圖資訊,如果再加上眾家玩家的影音分享部落格,讓新手對景點、美食、住宿、交通資訊先睹為快,也可說是新一波的小型全民運動。
4.互動式氣象地圖來了 用「問」的也通
  相信許多人一定有過要出遊需要當地天氣資訊的需求,不過只是上網看制式的天氣資訊,有時候也不見得準確,若是可以透過當地人實際說明當地的天氣狀況應該是最準確的。「天氣風險管理」就開發出互動天氣的「天氣地圖」(TenkiMaps)網站(http://map.tenki.tw/),讓網友們在網路上隨時交流當地的天氣資訊。
針對一般網友推出「天氣地圖」(TenkiMaps)網站,透過天氣地圖讓網友們可以在網站上跟大家說天氣。【取自雅虎新聞】
5.國家地理跨足電玩 豐富玩家地理知識
  非營利性的美國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也要跨足電玩產業,將透過該學會旗下營利性的國家地理組織(National Geographic)成立「國家地理電玩」(National Geographic Games)部門。「國家地理電玩」推出的第一款電玩為「希律王的失落陵墓」(Herod's Lost Tomb),是由該組織自行研發,開放PC、蘋果電腦和iPhone等平台免費下載,同時也正研發任天堂(Nintendo)Wii、新力(Sony )PlayStation 3和掌上型電玩主機的版本。這些電玩有些自行開發,有的與外界合作,如與Namco Banda合作設計的「國家地理貓熊」(National Geographic Panda)、與新力合作的「國家地理:非洲」(National Geographic: Africa)等。「國家地理電玩」希望透過電玩讓民眾更了解地理知識。【取自路透社】
※詳細或更多世界真奇妙,請參考
  本文的主題相當的有趣,首先討論的是「別居」這個在目前算是相當常見的生活空間,探討這個空間存在的意義與功能;另外一個主題則是「女性」,女性主義近年來在地理學術研究的領域愈來愈受到重視,相關的研究也不斷在進行,而本篇則是將這兩個主題加以結合,從女性的角度來分析別居所代表的空間意義與功能,也讓大家對於地理學的學術領域及應用層面能有更不一樣的認識與體會,更重要的是讓大家能更加的關注女性主義的領域,注重性別的差異與尊重性別的平等。【推薦:國立台中女中劉瑋老師】
別居的意義
-台灣中產階級女性的經驗探索
姜蘭虹* 陳雅蓮** 宋郁玲***
摘要: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以及住宅需求類型的改變,在台灣擁有別居已成為越來越普遍的住房現象。本研究將別居視為有別於原來的家的另一個「家」,探討中產階級女性對家擁有相異的個別經驗下,對別居所進行的不同詮釋。在傳統「男性氣概」的研究中,慣於不假思索地將「家」與女人以及女性連結在一起,卻忽略了女性對於理想的家的想像為何。本研究透過對十位中產階級女性進行深度訪談,發現別居對這群女性而言,不論在家庭內外皆扮演著釋放壓力的角色;別居也滿足了她們對於美好家庭的想像,並讓她們的社會地位更加確立。由於本身的經濟自主性讓她們在別居的購置上掌握相當的決定權,也因此實現了這群中產階級女性擁有一棟郊區房子的夢想。儘管如此,她們卻又不得不在別居的選擇和滿足家庭成員的空間安排上受到許多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影響。如此,別居又成為另一個束縛女性的家。本論文透過質性研究的探索,讓這群女性—她們重新建構個人的空間並突破傳統限制而努力從中解放—的聲音被聆聽與重視。
關鍵字:別居、家、郊區生活、女性主義觀點、中產階級女性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節錄自: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地理學報第53期】
1.GIS的基礎與融入新課綱教學
時間:97年12月1日(週一) 10:10~12:00
地點:國立苑裡高中二樓會議室
主辦:國立苑裡高中
2.專題演講「全球資金流動與金融發展」
主講:齊文輝教授 (中華技術學院財金系)
時間:97年12月5、12日(週五)09:00~12:00
地點:國立中和高中 1F中型會議室
主辦:國立中和高中
3.專題演講「台灣天然災害與防災資訊應用」
主講:蔡元芳教授 (台北教育大學社教系)
時間:97年12月5日(週五)13:30~16:30
地點:國立中和高中 1F中型會議室
主辦:國立中和高中
4.高中地理GIS教學實務研習-中區
時間:97年12月6日(週六)09:00~16:30
地點: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廳
主辦:台中教育大學社?系GIS電腦教室
5.專題演講「全球化過程中城鄉關係的轉變」
主講:陳國川教授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時間:97年12月12日(週五)13:30~16:30
地點:國立中和高中 1F中型會議室
主辦:國立中和高中
6.福衛二號衛星影像、GIS技術應用於高中地理種子教師研習營
時間:時間:97年12月13日(週六)08:30至17:00
地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誠201階梯教室
主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財團法人國家太空中心
7.高中地理GIS教學實務研習—南區
時間:97年12月13日(週六)09:00至16:30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級中學GIS電腦教室
主辦: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級中學
8.地理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小組Geoteaching期末成果發表會暨地理科教學資源研發競賽頒獎
時間:97年12月20日(週六)09:00至17:30
地點:國立台中女子高級中學資源大樓三樓會議室
主辦: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國立台中女子高級中學)
9.「海外華人的全球化與在地化」教學研究研習營
時間:97年12月24日(週三)08:30至13:3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大樓(和平東路圖書館校區)
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與華語文研究所
10.97年高級中學教科用書審查進度
(1)普通高級中學地理第一冊通過:三民書局、全華書局、南一書局、龍騰書局、翰林書局。
(2)普通高級中學地理第二冊通過:三民書局、全華書局、南一書局、龍騰書局、翰林書局。
a.龍騰書局97-07-03審查,第二次續審,97-08-18回審。
b.翰林書局97-08-07審查。
(3)普通高級中學地理第三冊通過:三民書局、龍騰書局、南一書局、翰林書局,全華書局。
(4)普通高級中學地理第四冊通過:龍騰書局、南一書局、三民書局、翰林書局、全華書局。
(5)普通高級中學選修應用地理上冊通過:南一書局、翰林書局、龍騰書局。
(6)普通高級中學選修應用地理下冊通過:龍騰書局、南一書局。
a.翰林書局97-04-29審查,第二次續審,修正,97-11-18發還。
資料來源:國立編譯館
【推薦:台中市明德女中鄭伉妙老師──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團隊】
Point Carbon網站提供碳交易市場價格與相關新聞資訊,可作為高三應用地理下冊在環境變遷全球暖化的單元中教學使用。
【推薦:國立台中女中鄭吉成老師】
2.地球之眼Geoeye
  Geoeye(地球之眼)公司於九月初發射當前世界上商用空間解析度最高的遙測衛星(geoeye-1),黑白解析度為50cm,多光譜(彩色)解析度為1.62m,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校正之後,GeoEye-1已經從十月份開始陸陸續續傳回其清晰的影像,目前公司為了要推廣其影像的應用,除了跟衛星第二大贊助商google簽約供應
Google map該衛星的影像外,也在公司的官網上提供了清楚的影像供有興趣的使用者下載,如上圖影像中的船隻,就是前陣子報紙所報導的被索馬利亞海盜所劫持的天狼星油輪,在影像上清晰可見,建議大家趁著GeoEye在推廣宣傳的時期多到這個網站來瀏覽,該公司應該還會在公開分享一些與時事有關的衛星影像。
【推薦:國立員林高中莊宗達老師──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團隊】
好書送給你
作者:宋鴻兵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日
語言:中文
※內容簡介:
【推薦者觀點:中山女高 陳怡儒 yayaya@csghs.tp.edu.tw】
  有人說這是一本很“陰謀論”的書,但若撇開資本主義下的陰謀策略而言,這本書對現在正在教高三的老師們,倒是一本很不錯的入門書,針對高三第七章「資金與人力的流動」那一課。現在的我就是陷在如何先搞清楚「資金、貨幣、金融」等名詞泥沼中的教師。若我的詮釋或解讀錯誤,面對已經學過公民經濟學的高三學生,我想很多老師都會覺得恐懼或招架不住的感覺。
  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的海耶克(F.A.Hayek)曾說:「貨幣,或者說我們平常所使用的『金錢』,是所有事務當中最難理解的東西。」海耶克意思是:一般人對不懂的事物常常因為猜忌而產生恐懼,一旦以物易物的交換模式被以貨幣為媒介的間接交易所取代,原本一般人可以理解的事物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高等文明秩序中最為抽象的機制。而貨幣制度就如同道德、法律、語言以及各種生物那樣,也是來自於自化的秩序,因此也同樣受到時空的演化選擇和焠煉。我想在教高三「資金流動」那一段的老師,一定知道要把「貨幣」當成貨物或商品來看待,而這些商品貨物理論上是受到市場供需的影響而變化,但由於各國政府的鑄幣權和對貨幣發展的干擾與壟斷,使得貨幣金融秩序更為混亂且不道德。
  本書共分為十章,以金融商品交易為脈絡,交錯穿插於近兩百多年的世界經濟、政治、社會等面向,將許多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最富戲劇性的歷史事件統統與金融聯繫起來(p.s.這就是被批評為陰謀論過重的部份),整個閱讀完畢之後,也許各位老師對整個近代金融體系的發展史多了一分了解,但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我想對於某些比較積極的解讀,可能把它當成歷史上的典故或小事件作為穿插會較佳。
1.2004印度洋海嘯主要受害國分布圖
(1)研發:私立東大附中,余俊青老師。
(2)日期:2005年。
(3)說明:無。
2.西亞各國GDP組成結構
(1)研發:國立苑裡高中,鄭湘怡老師。
(2)日期:日。
(3)說明:
本圖欲呈現西亞各國GPD組成結構,絕大部分西亞各國都以二三級產業為主。統計資料來源:CIA-The World FactBook-
(除阿富汗為1990年資料,資料皆為2004年統計資料)
※余老師為國立台中女中GIS團隊第一屆及第二屆成員,鄭老師為國立台中女中GIS團隊第二屆成員。
※馮老師和劉老師為國立台中女中GIS團隊第二屆成員。
發行單位:國立台中女子高級中學
發行日期:民國 97 年 11 月 30 日
編輯: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
電話:04--
地址:403 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95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老板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