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H3+CO2=CO(NH2)2+H2O 能否自发进行? 化学反应n2 3h2 2nh3的ΔG ΔH ΔS是多少?若只改变温度多少度可自发进行?

(1)b 、c& (2分)
(2)① 0.16mol/(L•min)(2分)&
② 吸(1分)&
③ b=2a,a>1(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2分)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产品的工业过程.(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3kJ?mol-1①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2][H2O].②在一个绝热、且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bcd.a.c(CO)=c(H2)&&&&&&&&&&&&&&&&&&&c.容器内反应温度不再改变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③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H2,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且c(CO)增大的是a.a.升高温度&&&&&&&&&&&&&&&&&&&&&&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d.将H2(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H=QkJ?mol-1,并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实验组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3①实验1中以v(CO2)&表示从反应开始至平衡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6mol?(L?min)-1.②结合实验1和2的相关数据分析,Q>0(填“>”、“<”或“=”).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湖南模拟)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3kJ/mol①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②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BD;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B.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变C.c(CO)=c(H2)&& &D.1&mol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O键③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s)和1mol&H2O(g),一定温度下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吸收热量akJ,则a=<131.3(填“>”、“<”或“=”);若开始时加入的是2mol&C(s)和1mol&H2O(g),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吸收热量为b&kJ,则b=a(填“>”、“<”或“=”).(2)将一定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t①实验1中的v(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6mol/(L?min).②830℃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CO和10mol&H2O(g),反应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83.33%.③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似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且t<3min,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b=4a,a>1(或使用催化剂)(用含a、b的数学式表示)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叫煤化工.(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3kJ?mol-1①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填“能”或“不能”)②恒温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上可逆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D.Ⅰ混合气体的密度;Ⅱ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Ⅲ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ⅣCO物质的量浓度A.只有Ⅳ.B只有Ⅰ和ⅣC.只有Ⅱ和ⅢD.只有Ⅰ、Ⅱ、Ⅲ和Ⅳ(2)水煤气再进一步反应可制取氢气.反应为H2O(g)+CO(g)?H2(g)+CO2(g),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9.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温密闭容器中,只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C
c(H2)/mol/L&
c(CO2)/mol/L&
0.020A.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最慢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的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的c(CO2)是甲中的2倍,是0.102mol/LD.平衡时,乙中的CO2的转化率大于60%(3)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制取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下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冲入1molCO2和3molH2反①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混合物中c(CH3OH))增大的是CDA.升高温度B.冲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D.再冲入1molCO2和3molH2②在温度T1时,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H2)=2.4mol;其他条件不变,在温度T2时,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CO2)=0.82mol,则得T1>T2(填“>”、“<”或“=”)(4)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家从烟道气中分离出CO2与太阳能电池电解水产生的H2合成甲醇(常温下为液体).CH3OH、H2的燃烧热分别为:△H=-725.5kJ/mol、△H=-285.5kJ/mol①写出工业上以CO2、H2合成CH3OH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CO2(g)+3H2(g)=CH3OH(l)+H2O(l)△H=-131.9kJ/mol②该转化的积极意义是可降低温室效应和弥补资源短缺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CO2=C+O2(△H>0、△S<0)来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不可行,该反应是一个焓增、熵减的反应,所以不能自发进行.
科目:高中化学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焦炭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d(填字母,下同).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b.1mol&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O键c.v正(CO)=v逆(H2O)d.c(CO)=c(H2)(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t①实验1中以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6mol?(L?min)-1.②该反应为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如图表示反应CO2(g)+3H2(g)?CH3OH(g)+H2O(g)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下列措施中能使cCH3OH)增大的是c、d.a.升高温度b.充入H2(g),使体系压强增大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碳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3kJ?mol-1,以上反应达到平衡后,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以下措施有利于提高H2O的平衡转化率的是.A.升高温度 &&B.增加碳的用量&&&C.加入催化剂  D.用CO吸收剂除去CO(2)又知,C(s)+CO2(g)?2CO(g),△H=+172.5kJ?mol-1则CO(g)+H2O(g)?CO2(g)+H2(g)的焓变△H=(3)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甲醇是一种燃料,可利用甲醇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做电极,该电池负极通入的物质是:,正极反应式为:.(4)将一定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数据: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x需时间/min
3.0通过计算求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工业生产是把水煤气中的混合气体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较纯H2用于合成氨.合成氨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H=-92.4kJ?mol-1.实验室模拟化工生产,分别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N2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与实验Ⅰ比较,实验Ⅱ改变的条件为.②实验Ⅲ比实验Ⅰ的温度要高,其它条件相同,请在上图2中画出实验Ⅰ和实验Ⅲ中NH3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1)AC(2)①②A—a B—c C—b(1)由于该反应为熵减的放热反应,ΔG=ΔH-TΔS<0,ΔH<0,ΔS<0,所以该反应在低温下能够自发进行,A正确;由于CO2和H2是按系数比加入的,所以CO2的体积分数始终为定值(25%),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B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C正确;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Y催化剂更合适,D错误。(2)①达到平衡时c(CO2)==0.012 5 mol·L-1,画图时应注意45 s到70 s应为一直线。②由于C中温度高且使用催化剂,所以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所用时间最短,C—b;A、B比较,A中起始浓度为0.030 mol·L-1对应a曲线;B中起始浓度为0.040 mol·L-1,对应c曲线。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mA(气) + nB(气)pC(气) + qD(气)的 C %与时间 t有如图关系(1)若E、F表示两种温度,则 E____F(填“>”、“<”或“=”),正反应____ 热。(2)若E、F表示两种压强,则 m + n_____p + q。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bB(g)+cC(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4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a>b+c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 mol A和1 mol B,发生下述反应:3A(g)+B(g)??2C(g)+3D(s),5 min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0.6 mol/L。(1)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2)维持容器的温度不变,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平衡将向&&&&&&&(填“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移动”或“不移动”)。(3)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向密闭容器中加入氦气,达到新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当增加A的浓度,B的转化率&&&&&&&;若将C分离出来,化学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于某一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态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NO2和N2O4可相互转化:2NO2(g) N2O4(g) Δ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y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和CC.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0.4 mol N2O4D.若要达到与D相同的状态,在25 min时还可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缩小容器体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所示: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温度/℃500700800①2H2(g)+CO(g)CH3OH(g)K12.50.340.15②H2(g)+CO2(g)H2O(g)+CO(g)K21.01.702.52③3H2(g)+CO2(g)CH3OH(g)+H2O(g)K3&&&&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②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__________(用K1、K2表示)。(3)500 ℃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mol·L-1)分别为0.8、0.1、0.3、0.15,则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4)反应①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温度:T1>T2>T3B.正反应速率:v(a)>v(c),v(b)>v(d)C.平衡常数:K(a)>K(c),K(b)=K(d)D.平均摩尔质量:M(a)>M(c),M(b)>M(d)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在0.5 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Δ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200300400KK1K20.5&请完成下列问题:(1)试比较K1、K2的大小,K1________K2(填“>”“=”或“<”)(2)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b.v正(N2)=3v逆(H2)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3)400 ℃时,反应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___,当测得NH3和N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和2 mol、1 mol时,该反应的v正(N2)________v逆(N2)(填“>”“<”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 ΔH="Q"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气体体积/Lc(Y)/(mol·L-1)   温度/℃        1231001.000.750.532001.200.900.633001.301.000.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B.Q&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小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1)& 1 mol·L-1&&&&。&&&& (2) 吸热&&&。(3) c&&&。&&& (4)&&&& be
解析试题分析:(1)设平衡时,CO的浓度为x,则根据平衡常数可知,解得x=1mol/L。(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K值是增大的,则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吸热反应。(3)反应①是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A不正确;通入CO2平衡向右移动,但降低了CO2(g)的转化率,B不正确;升高温度到900 ℃,该平衡向右移动且能增大CO2(g)的转化率,C正确;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D不正确,答案选C。(4)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所以e正确。A中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a中的关系始终是成立,不正确。该反应是体积减小但,压强也是减小的,因此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可以说明,所以b正确。c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但并能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正确。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d不正确。CO和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则是不一定的,答案选be。考点:考查反应热、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状态的判断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2013?德州二模)化学反应原理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合成氨用的氢气有多种制取方法:请你写出用C制备水煤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H2↑C+H2OCO↑+H2↑.还可以由天然气或重油制取氢气:CH4+H2O(g)CO+3H2;比较以上两种方法转移6mol电子时,C和CH4的质量之比是9:4.(2)工业生产可以用NH3(g)与CO2(g)经过两步反应生成尿素,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则NH3(g)与CO2(g)反应生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CO2(g)?H2O(l)+H2NCONH2(s)△H=-134kJ?mol-1.(3)已知反应Fe(s)+CO2(g)?FeO(s)+CO(g)△H=α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温度(℃)
2.40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2),a>0(填“>”、“<”或“:”).在500℃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Fe和CO2的起始量均为4mol,则5min后达到平街时CO2的转化率为50%,生成CO的平均速率v(CO)为0.2mol/(Lmin).②700℃反应达到平衡后,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C(填字母).A.缩小反应器容积&&&&B.增加Fe的物质的量&& C.升高温度到900℃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科目: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工业生产可以用NH3(g)与CO2(g)经过两步反应生成尿素,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则NH3(g)与CO2(g)反应生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已知反应Fe(s)+CO2(g)?FeO(s)+CO(g)△H=a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2.40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a0(填“>”、“<”或“=”).在500℃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Fe和CO2的起始量均为4mol,则5min后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生成CO的平均速率v(CO)为.②700℃反应达到平衡后,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填字母).A.缩小反应器容积&&&&B.增加Fe的物质的量C.升高温度到900℃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3)硫酸厂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废气.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已知n(SO):n(HSO)=1:1时,pH=7.2](填字母).A、c(Na+)=2c(SO)+c(HSO)B、c(Na+)>c(HSO)>c(SO)>c(H+)=c(OH-)C、c(Na+)+c(H+)=c(SO)+c(HSO)+c(OH-)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上高二中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已知反应Fe(s)+CO2(g)FeO(s)+CO(g);ΔH=a kJ·mol-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a__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在500℃ 2 L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CO2起始量为4 mol,则CO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
若700℃该反应达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缩小反应器体积
升高温度到900℃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下列图像符合该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图中v是速率、为混合物中CO含量,T为温度).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已知反应① 平衡常数为反应② 反应③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值如下温度℃ 若℃时进行反应①的起始浓度为的平衡浓度为    。反应①为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时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缩小反应器体积通入温度升高到℃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增加的量下列图像符合反应①的是    填序号图中为速率为混合物中含量为温度且。 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的    。请运用盖斯定律写出固体被气体氧化得到固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C【解析】A项,生成CO2放出热量多,Q1>Q2;B项,气态硫燃烧放出热量多,Q1>Q2;C项,HCl比HBr稳定,放出热量多,Q1<Q2;D项,电离需吸热,Q1>Q2。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六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快车”号和“金星快车”号探测器分别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气态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存在不但会导致金星上的温室效应被成倍的放大,而且可能会在火星上也诱发温室效应的产生。它的结构式为16O=C=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与18O为同种原子B.16O=C=18O与16O=C=16O互为同位素C.16O=C=18O与16O=C=16O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16O=C=18O与Na216O2反应生成的氧气中含18O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反应Ⅰ:2NH3(l)+H2O(l)+CO2(g)
(NH4)2CO3(aq)ΔH1反应Ⅱ:NH3(l)+H2O(l)+CO2(g) NH4HCO3(aq)ΔH2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 2NH4HCO3(aq)ΔH3请回答下列问题:(2)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①ΔH3________0(填“>”、“=”或“<”)。②在T1~T2及T4~T5两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总趋势曲线。(3)利用反应Ⅲ捕获CO2,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个)。(4)下列物质中也可能作为CO2捕获剂的是__________。A.NH4Cl
B.Na2CO3C.HOCH2CH2OH
D.HOCH2CH2NH2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三溶液组成的计量及其应用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 g,在该溶液中加入0.1 mol·L-1 Ba(OH)2溶液300 mL,反应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4 mol·L-1
B.0.3 mol·L-1C.0.2 mol·L-1
D.0.1 mol·L-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七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请参考题中图表,已知E1=134 kJ·mol-1、E2=368 kJ·mol-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Ⅰ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的变化是________。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汽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H3OH(g)+H2O(g)=CO2(g)+3H2(g)ΔH=+49.0 kJ·mol-1②CH3OH(g)+O2(g)=CO2(g)+2H2(g)ΔH=-192.9 kJ·mol-1又知③H2O(g)=H2O(l) ΔH=-44 kJ·mol-1,则甲醇蒸汽燃烧为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表所示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化学键P—PP—OO=OP=O键能/kJ·mol-1abcx 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d kJ·mol-1,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结构如图Ⅱ所示,则表中x=________ kJ·mol-1(用含a、b、c、d的代表数式表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七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ⅰ)I2(g)+H2(g) 2HI(g) ΔH=-9.48 kJ·mol-1(ⅱ)I2(s)+H2(g) 2HI(g) ΔH=+26.48 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 mol I2(s)中通入2 g H2(g),反应吸热26.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D.反应(ⅰ)放出的热量多,所以产物的能量低,比反应(ⅱ)的产物更稳定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⑤
B.②③④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9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①FeCl3;②Fe2O3;③Cu(NO3)2;④KNO3,铜粉溶解的是(
)A.只有①或②
B.只有①或②或④C.只有①或②或③
D.上述任意一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5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已知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甲为非电解质。根据以上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2)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写出甲的一种用途
。(3)写出下列变化的方程式: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乙与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o2 h2o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