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够玉米同比够钟是什么意思思

您现在的位置:
喜:玉米又丰收 盼:价格再涨点
日期: 00:00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
点击次数:0
下载文件:&&
  目前,国内新季玉米已收获完毕,正处于加量上市阶段,市场供应压力逐步加大。早在今年7月份,国家就提前公布了今年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2013年的新产玉米(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分别为: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均比2012年提高0.06元/斤。在临储政策尚未启动的情况下,今年新季玉米产销形势如何,市场行情将如何演绎,为不少农民和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所关注。为此,本报记者在河南、辽宁等玉米主产区进行了调查,本版还约请专家对今年的玉米产销形势进行分析预测。
  河南:市场购销平淡&农民丰年增收难
  记者&张培奇&实习生&王晓星
  眼下,正值秋粮收购时节。但河南省的玉米市场行情低迷,收购价偏低,农民普遍持粮观望。记者了解到,尽管玉米丰收,但受种植成本上升等影响,按照目前的价格算,农民增收有困难,期待后市价格能上涨。
  丰年价格低,农民持粮观望
  滑县农业局纪检书记郝广亮说,尽管今年高温干旱,但县里通过高标准粮田建设和高产创建,促进了粮食稳产增产,今年全县秋粮种植面积104.5万亩,平均亩产603公斤,总产63.02万吨。
  让滑县半坡店乡程庄村的农户程怀山高兴的是,他家10亩地收了1.3万多斤玉米,合亩产1300斤左右。但今年的玉米价格实在不给力,还不到1.1元/斤,他只能把玉米存在自家院子前的铁丝网笼里,还得防备着受潮霉变。
  “我们现在是丰收难增收。”滑县白道口镇黄村种粮大户于同勤说,他今年种了280多亩玉米,收了30多万斤。由于家里晾场小、粮仓少,在玉米刚收下来时以每斤1.05元的价格卖了近一半。“现在家里还有15万斤玉米,用专用编织袋储存,等等再卖,盼着卖个高价。”于同勤说:“从往年的情况看,今年的玉米价还有涨的可能,去年最高涨到了1.17元/斤,估计今年涨到1.15元/斤不成问题。”他看好市场前景。
  在滑县,农民期待玉米涨价的心理越来越强。“一个月前,玉米价格是1.04元/斤,现在涨到了1.07元/斤,照现在的趋势看,近期玉米价只会涨不会降,现在卖家很少,俺家打算等等再卖。”望着堆积如山的玉米,该县白道口镇西小寨村村民王国贤充满期待。收购高峰期已过,市场购销偏淡
  在滑县小铺乡新庄的粮食收购点,除了三三两两的农户来送粮和问价之外,整个收购点显得有些冷清。老板宋宏磊说,玉米的收获期是收购高峰,外出务工的农民急着走,一收下来就直接到收购点卖掉。“现在来卖粮的多是看价钱,1.1元/斤的粮价不高,人自然少。”
  宋宏磊的话得到安阳广联饲料有限公司会计王常山的印证。“我们主要从县城周边农户那里收够‘净’玉米,收之前要过筛子,去掉杂物,价格高出0.02元/斤左右。刚收时,每斤玉米1.08元,卖家较多;现在农民都外出务工了,价格涨到了每斤1.11元,卖家较少。现在来看,玉米价格比较平稳,估计近期不会有太大波动。”
  据了解,秋粮收购以来,滑县有8家民营企业收购玉米,收购价是1.04~1.06元/斤,总共收购玉米16699吨。滑县境内的国有控股粮企受市场、资金等因素影响,还未开始收购。中储粮企业也未开始收购,近期计划从黑龙江哈尔滨直属库跨省移入近15000吨玉米作为临时储备玉米。
  对于目前购销偏淡的情况,河南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解释:一是河南省玉米常年按市场价收购,不像夏粮那样集中出售,农民择机适时出售,收购进度较缓;二是目前全省玉米市场价格低于国家对东北地区制定的玉米临储价格,农民和企业采取观望态度;三是新玉米水分较高,不好储存,多随用随购。
  种植成本增加,丰收难增收
  国家发改委今年7月公布的2013年东北地区新产玉米临时收储价格让商水县发达高产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杜卫远颇为欣羡,因为商水目前的收购价仅有1.08元/斤。“今年丰收来之不易,可是市场价偏低,只能将打出来的粮食捂着。”杜卫远说,合作社今年流转托管的土地近7000亩,玉米亩产在1300斤左右,按理说是丰产增收的,可是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单是浇水的成本每亩地就增加了40元。
  杜卫远给记者算账,以自己流转的950亩土地为例,玉米种60元/亩,播种20元/亩,浇水3遍60元/亩,肥料170元/亩,农药3遍25元/亩,收割70元/亩,脱粒15元/亩,除去人工,成本为420元/亩。再加上每年千元的流转费用,按照目前1.08元/斤的价格,这一季算是白忙活了。要想赚钱,粮价必须在1.2元/斤以上。“现在合作社14个仓库都存满了,存储量在500万斤左右,其余的基本都存在农户家里。我打算再建几个仓库,买台烘干机,把社员的粮食收上来,等粮价上涨了卖个好价钱。”
  (通讯员时昌宁对本文亦有贡献)
  辽宁:农民持粮待涨
  记者&张仁军
  辽宁省玉米生产虽然今夏受自然灾害影响,但产量、质量均好于去年,产量为295亿斤,商品量为240亿斤。据辽宁省农委信息中心监测,10月29日~11月5日辽宁玉米产地收购价格整体下滑,其中干玉米同比降幅近17%。商贩收购较为活跃,大部分粮农持观望态度,希望后市行情高涨。随着交易高峰的到来,预计交易量有增加趋势,但价格无明显涨幅。
  开原市种粮大户姜洪大家今年玉米产量800多吨,亩产在1300斤左右。11月14日,他告诉记者:“粮仓不够用,在地头就卖了,当时是0.84元/斤。现在又涨了几分,但留到现在水分也掉了,一亩地纯收入也就300多元。”
  据监测,10月29日~11月5日,辽宁玉米平均收购价为0.903元/斤,环比降4.85%,同比降10.42%。其中,干玉米价格0.961元/斤,环比降8.48%,同比降16.94%;湿玉米价格为0.845元/斤,环比持平,同比小幅下降。
  有分析显示,新粮上市初期,国内玉米市场整体需求无明显起色,但供应逐步增加,玉米市场涨势不足,粮农、企业均持观望态度。建平县太平庄乡和乐村王树龙说,他家有18亩地,一亩地能产玉米斤,能收入六七百元。现在小商贩上门收购价0.87元/斤,过年能卖到9毛钱。“卖粮还没到时候,快上冻时才好脱玉米。”
  据监测,随着辽宁省内玉米采收逐渐结束,产地收购商改变前期的观望态度,收购量有缓慢增加趋势,带动了玉米价格微幅上涨。但国内玉米市场整体弱势状态没有明显改观。目前,产地收购逐渐活跃,但是交易量尚小,以当地交易为主;养殖业无明显起色,饲料用量无明显增加;同时,国内玉米上市量不断增加,南方销区企业采购较为谨慎。
  昌图县继忠玉米专业合作社新建了一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粮仓。理事长孙艳说:“今年起价低,现在含水率25%的玉米收购价是0.93元/斤,刚下来时是0.88元左右,现在收购几乎没动。”合作社8月份时才把最后一批2000吨陈玉米运往营口,价格是每斤1.05元。合作社给社员玉米的收购价比市场价每斤高出1分钱左右。现在玉米水分大,天气再冷点将大量收购。
  据预测,辽宁及东北地区玉米大量上市初期,相比去年价格行情逐渐下滑,农户对当前的行情较为不满,如无特殊需求,大部分粮农将选择持粮观望的态度。但是玉米市场供应压力偏大的格局难以改变,预计近期辽宁玉米行情无明显波动,价格相对稳定。
  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中偏弱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习银生
  玉米产量创新高
  由于玉米种植效益相对较好,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高,近年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持续增加,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
  今年,玉米面积继续保持稳中有增,实现连续10年增加,预计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约5.3亿亩,比上年增加1%左右。从气候条件来看,虽然受低温春涝影响,东北产区玉米播种推迟1周左右,但后期雨水充足,光温匹配较好,气候总体适宜,玉米长势普遍较好。8~9月份东北遭受洪灾,低洼地带发生内涝,但岗地和干旱地区普遍增产,总体影响不大。国内外一些机构都预计全国玉米产量将再创新高,总产将达2.1~2.15亿吨,比上年增产2%~5%。
  国内玉米消费持续低迷
  在国内玉米产量连创纪录、市场供应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受宏观经济环境及突发事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玉米消费需求却持续低迷不振,市场供求关系已由前些年的持续趋紧转为阶段性宽松。
  玉米消费主要包括饲料和深加工两方面用途。从饲料消费来看,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持续走低使生猪养殖受到一定影响,H7N9流感疫情的发生更是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玉米饲料消费也因此大受影响。
  从深加工消费来看,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玉米深加工产品下游需求减少,销售不畅,玉米淀粉和酒精价格持续走低,企业效益持续低迷,开工率低,限产停产现象普遍。据中国玉米市场网数据,10月,全国玉米淀粉平均批发价为2989元/吨,比年初跌2.9%,比上年同期跌5.5%;酒精平均批发价更是连跌11个月,目前为5780元/吨,比年初跌7.8%,比上年同期跌幅达9.8%。许多大型深加工企业玉米加工量比上年同期明显减少。
  市场价格稳中偏弱
  在供求关系宽松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国内玉米价格一直呈现稳中偏弱的态势。到10月份,全国玉米产区和销区平均批发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6%、2.8%。新玉米上市后,企业和贸易商入市收购较为谨慎,各地开秤价大多较低,东北产区开秤价不仅低于去年同期,也低于国家临时收储价格。目前,吉林、黑龙江深加工企业开秤收购价分别每斤1.05元、1.01元左右,比上年同期价格低0.03~0.06元,比国家临时收储价格低0.07~0.1元。后期有望趋稳
  由于东北产区新玉米即将大量上市,市场供应压力将明显加大,短期内市场价格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但东北各地将陆续启动临时收储政策,将对市场起到明显的托市作用。由于目前价格明显低于国家临时收储价格,因此,临储政策启动后,预计将对玉米市场产生明显的提振作用,市场价格将逐步趋稳,并可能回升至临储价格附近。
  从明年来看,国内玉米消费需求将逐步恢复,价格走势有望稳中趋强。一方面,随着H7N9流感疫情影响消退,禽业生产将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目前出栏一头肥猪盈利在100元以上,生猪养殖已基本处于正常盈利状态,玉米饲料消费将恢复正常;另一方面,深加工消费虽然低迷,但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逐步好转,明年有望呈现一定程度的复苏。从长期看,玉米消费仍将持续增长,当前相对宽松的供求关系又会向趋紧方向转变。
  因此,国内玉米价格总体上将保持基本稳定,建议农民对玉米市场不要盲目悲观,应根据自身的存储条件决定玉米销售策略。存储条件较好的农户可以避开上市高峰,选择价格较高的时候出售。存放“地趴粮”的农户,应采取一些简易办法加设防雨雪装置,改善通风条件,防止霉变造成损失。企业和贸易商也不应过分看空玉米价格,应根据自身的存储能力和运输条件选择适当时机。
字体:&&&&
您最近浏览的新闻  晚报讯  昨日,市粮食局发布一季度粮油市场运行情况,我市纳入统计范围规模以上的30家粮油加工企业生产运行平稳,实现销售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23.9%,实现利润总额8881万元,同比增长14.2%。  全市规模以上的10家花生油生产企业生产花生油4.3万吨,较上季度减少14%。去年花生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市场供应充足,花生价格出现下滑趋势,一季度花生平均进厂价格为每吨8200元,较上季度下跌23%,较去年同期下跌25%。一季度花生油平均出厂价格为每吨17592元,较上季度下跌10.2%,较去年同期下跌21.5%。此外,我市规模以上的20家面粉加工企业生产面粉13万吨,较上季度增长5.5%,较去年同期增长1.6%。一季度,累计销售面粉25万吨,较上季度增长45%,较去年同期增长65%。小麦价格呈现较平稳态势,企业平均原料进厂价为每吨2596元,较上季度下跌0.8%,较去年同期上涨4.3%。面粉价格与前期基本持平,出厂价为每吨3136元。  市粮食局工作人员分析,随着天气转暖,花生油消费终端需求疲软,目前花生原料市场供应相对充足,花生油生产企业将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调整。春节过后,饲用小麦明显减少,制粉企业小麦供应充足,小麦、面粉价格保持平稳。 (记者 李沛)记者探访超市花生油挂满促销牌  记者探访岛城多家超市发现,花生油销售专区挂满了促销牌,胡姬花、鲁花、喜燕、品品好、长寿花等食用油品牌的赠品也从原先的玻璃碗升级到了现金奖励。品品好5L装花生调和油售价仅59.9元,购买者还可以获得10元现金返还。长寿花玉米油5L装的价格仅为59.9元,购买还可获赠1L装的玉米油。  花生油一直在食用油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目前5L装花生油价格多在100元左右。价格最贵的是胡姬花古法小榨5L花生油,售价达169元,但该产品半年前的价格为188元。胡姬花5L装特香花生油售价114元,胡姬花旗下另一个品种的花生油5L装价格仅为99.9元。喜燕特香花生油4.5L装售价69.9元。除此之外,大豆油、玉米油以及各类调和油的价格更是降到50元以下,品品好花生调和油售价39.9元,品品好玉米油4L装售价也仅为39.9元。悦喜客来食用油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各大食用油厂家都在争相降价,现在多购买些花生油放在家里无疑是最划得来的。今年玉米收购价格将呈V字形走势
发布时间: 访问次数:
&&&  要对今年玉米的收购形势作分析,有几个影响因素值得关注:今年玉米取得丰收、玉米价格同比明显上涨、收购资金问题、运输问题以及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形势等等。我们预计,今年玉米收购价格将大体呈v字型走势,即高开(相对去年价格)后,逐步走低,后期将逐步走出低谷。具体分析如下:  物价同比明显上涨,而且农民对新玉米价格的期望值提高  国家统计局在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总价格同比上涨了5.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了31.8%。虽然近期价格有所降低,但当前国内各地玉米价格仍较去年同期有大幅上涨,国内玉米平均价格高于去年同期20%左右。玉米前期的高价格,也促使农民对玉米出售的心理价位大幅提高,而由于去年先一步出售玉米的农民没卖到高价,因此今年农民的惜售心理可能比较浓厚。再对比今年中原产区玉米的收购价格,我们认为今年玉米的开秤价格应高于去年,在1000元/吨左右。  今年玉米产量高,而且质量好,极大缓解了供应的压力  今年由于直补、取消农业税等因素的刺激下,东北玉米播种面积大幅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今年东北地区自春播以来,大部分地区气候一直较为适宜,而且没有遭到早霜的侵害,玉米长势较为理想。从目前得到的资料来看,东北四省玉米今年获得了丰收,其中吉林省产量预计在1788万吨左右,同比增产11%;辽宁、黑龙江产量预计均在1000万吨左右,内蒙也在800万吨左右。而且从已收获的玉米来看,今年玉米的质量较好,含水量低、籽粒饱满。另外,今年华北、华东等地玉米也获得丰收,全国今年玉米总产预计在1.22亿吨以上,极大地缓解了去年以来供应紧张的局面。  粮食企业收购面临资金问题  今年9月中旬,吉林省政府下发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放开粮食购销市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改革内容。由于粮改,市场全面放开,粮食收购企业的资金来源也发生了变化。农发行除了保证国储粮收购和地储粮收购的信贷资金外,对其它粮食企业将视企业能力,农发行自行控制,这就意味着,一般粮食企业很难获得农发行的贷款支持,收购难度加大。因此,今年粮食企业的收购资金可能偏紧。  受政策影响,贸易商收购将更为理性和谨慎  鉴于去年粮食收购中存在的问题,最近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均出台了相关政策,实行粮食收购资可许可制度,并对收购主体的收购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管,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等投机行为。而上半年一些贸易商盲目收购,囤积了大量高价玉米,由于国际、国内价格的下跌而导致亏损。因此,可以预计今年新玉米收购,各收购主体将更为理性和谨慎。  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拉动去年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出口,现在处于停滞状态;而国际市场玉米普遍增产,价格一路走低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随着玉米上市量的加大,玉米的收购价格逐步走低,在年底前可能达到谷底,预计在950元/吨左右。  国内需求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而稳步增加,供需缺口仍然存在  我国的养殖业由于禽流感的影响而受到严重打击,上半年一直在缓慢恢复,而到了下半年,由于国内3月份以来禽、蛋等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致使养殖利润大幅提高。再加上今年东南亚地区禽流感疫情的蔓延,使得我国鸡肉等产品获得了大量的出口市场份额,现在我国已取代了泰国成为了亚洲最大的鸡肉出口国。同时,由于禽流感的影响,鸡肉等产品的进口大幅下降了45.86%,给国内养殖业以巨大的商机。因此,我国养殖业正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饲料销售的火爆,对玉米的需求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而由于今年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直补、农业税改革等原因),对肉蛋禽消费的增加,更加促进了养殖业的快速增长,刺激了玉米的消耗。  因此,我们预计明年随着养殖业补栏高峰的临近,玉米价格将逐步走出低谷,但预计回复不到去年同期的价格水平。  综上,我们认为受国际、国内玉米产量、供需形势,农民及贸易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新玉米价格将呈大致v字型走势。价格在开秤后逐步走低,在年底前到达谷底,明年2月份以后重拾升势。
责任编辑:黄莎 &会员账号:
←点击获取验证码&&&&
您所在的位置:
今年国内玉米收购价格有望同比高开
7:55:27   来源:本网论坛   【
  9月份,国内进入成熟期,部分早熟品种已有上市。受前期旱情影响,今年玉米生产经受考验,有可能小幅减产;而受经济回暖影响,国内玉米消费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势头;同时由于国家调控力量加强,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价格将是主要调控目标,预计今年国内玉米收购价格有望同比高开,后期价格将在高位运行。
  一、玉米产量经受考验
  我国玉米主产区分为东北产区、华北黄淮产区、西南产区,从产量比重来看,东北产区和华北黄淮产区的玉米产量占国内玉米产量的80%左右,从经验来看,只要东北产区和华北黄淮产区的玉米不减产,国内玉米就很可能丰收。
  在年初国内经历了特大旱情后,8月中下旬,我国北方玉米产区又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干旱天气,尽管后期抗旱力度加大,再加上天气好转,旱情影响有所减弱,然而减产的趋势比较明显。从调研的情况看,东北产区受旱最为严重,在辽宁大部分地区、吉林西部、内蒙古中东部都有比较严重的旱情,部分地区甚至可能出现绝收的情况,但由于今年东北产区玉米播种面积增加,预计今年东北玉米可能减产一成左右。从华北黄淮产区来看,尽管未受旱情影响,但8月下旬以来,由于遭遇了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生产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河北石家庄和邢台、河南许昌和漯河以及山东、安徽部分产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预计产量会有所打折。进入 9月份以后,这些地区又经历了连阴雨,部分早熟品种出现霉变状况。尽管西南产区今年玉米生产比较顺利,丰产已成定局,但国内整体情况不甚理想,在玉米播种面积增加的情况下,预计今年国内玉米总产较上年有所下降,但幅度有限。
  9月份,国内外信息机构在考虑了此次旱情的影响后,都对玉米预测产量进行了调整。其中informa公司将中国玉米产量调低到1.565亿吨,低于前期预测的1.595亿吨,同时较上年的1.659亿吨有所下降;国际谷物理事会(IGC)9月份预测中国玉米产量为1.6亿吨,低于前期预测的1.61亿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份发布的产量预测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046万公顷,较上年增加60万公顷,产量为1.655亿吨,比上年减少42万吨。
  二、玉米消费先抑后扬
  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遭遇低谷,市场需求疲软,并拖累玉米市场需求。随着2009年国内经济的企稳回暖,国内玉米消费也呈现出& 先抑后扬&的态势。一方面,随着肉、蛋、禽价格的上涨,饲料消费增加,带动了对玉米的需求;另一方面,玉米深加工企业经营状况好转,开工率提高,刺激了玉米工业需求。
  饲料需求是国内玉米的主要消费途径,近些年,饲用玉米的年消费量在9000万吨左右,占玉米总消费的60%以上。长期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渐优化,及牛羊肉的需求比重将增加,饲料行业的集中度也将逐步提高,从而推动饲料消费的增长。然而受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打击,国内养殖业比较低迷,饲料消费在上半年出现了5%左右的下降,但随着6月份冷冻猪肉收购政策的启动,国内肉蛋禽价格全面回升,带动了饲料消费的回暖。后期受节日消费的刺激,肉蛋禽价格仍会在高位运行,养殖补栏比较积极,玉米饲料需求也将保持相对旺盛的态势。
  2000年以来,国内玉米深加工产业快速扩张,玉米工业消费量由世纪初的1000万吨左右,扩张到目前的4100万吨。以玉米深加工为代表的工业需求是近些年玉米消费的另一个主要增长点。第二季度以来,随着石油价格低位反弹、国内经济企稳回暖,淀粉、酒精以及糖的价格也呈现出逐渐走强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需求。此外,针对前期深加工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以提高深加工企业的开工率。比如,将玉米淀粉、玉米酒精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5%,580万吨东北临时存储玉米对深加工企业定向销售等,这些都为后期玉米工业需求的增加做出了铺垫。
  总体来看,今后几个月玉米的市场需求还是值得期待的,预计2009年玉米饲用消费量为9100万吨,较上年增长100万吨;工业用量为4100万吨,比上年提高270万吨。
  三、政策因素主导市场
  首先需要关注的政策因素是目前仍在进行的政策性玉米竞价交易。从7月21日首次竞价交易以来,东北政策性玉米已经累计成交1090万吨,加上580万吨定向销售的临时存储玉米,目前仍有1800万吨的粮源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可以通过调整临时存储玉米的投放量来调节市场价格,尤其是东北玉米市场价格。这种情况在8月份已经出现过,面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快速上涨,国家逐渐将每周200万吨的临时存储玉米投放量增加到300万吨,并在9月中旬投放了跨省移库的东北临时存储玉米,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玉米价格,尤其是稳定了东北玉米市场价格。今年以来,国家先后两次下达东北玉米跨省移库计划,共计468万吨。据了解,第三批跨省移库计划也有可能随后下达。随着东北玉米的出关,国家对关内市场玉米价格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加强。
  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交易成交量和成交价格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政策性因素是新粮上市后的收储政策。由于东北玉米出关难,即使在今年出现减产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托市政策支持,玉米价格难免还会走低。一旦国家进行托市,则收储政策将决定后期玉米价格的走势。其中收购价格将是决定市场价格的关键,由于2008年国家按照1500元/吨的价格收购临时存储玉米,根据目前国家提高粮食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思路,今年的收购价格不会低于1500元/吨,笔者认为很有可能维持在1500元/吨的价位。
  四、后期价格高位运行
  进入10月份,国内玉米将全面上市(东北产区玉米上市稍晚,要等到11月份),新玉米上市后,收购价格有望小幅度回落,但仍将在高位运行。
  第一,8月份以来,在旱情的影响和需求回暖的共同推动下,国内玉米价格快速上涨,目前销区玉米价格已普遍涨至1900元/吨的位置,这就为后期新玉米的收购价格奠定了一个较高的基调。
  第二,国内玉米供需关系仍然宽松。尽管旱情造成国内玉米减产,而需求恢复也会增加玉米的消费量,但由于国内玉米仍有相当数量的库存结余,国内玉米市场宽松的供需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尤其是在国家仍掌握着充足粮源的情况下,不会允许价格出现暴涨暴跌,托市收购和竞价交易将是国家干预市场的两个主要手段。
  第三,新玉米上市后,市场的收购心态趋于谨慎。在经历了8、9月份的上涨行情后,目前国内玉米价格已涨至历史高位,无论是收储企业还是加工企业都不敢继续追高,市场观望情绪加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压新玉米的上市收购价格。
  第四,农民惜售心理有所减弱。一方面,今年的、价格较去年明显回落,今年农民的种粮成本相对偏低;另一方面,目前玉米价格已涨至历史高位,价格随时有回落的可能,理性的农民会更倾向于提前变现。
  第五,运输成本上涨支撑玉米价格。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6次调整成品油价格,其中4次提高价格,2次降低价格,汽油、柴油价格的累积涨幅超过22%,运输成本的增加将支撑玉米价格高位运行。
  笔者预计,新玉米全面上市后,关内玉米收购价格将在元/吨,东北玉米由于水分较高,收购价格将集中在1400元/吨附近。(雪卉)
· ( 7:55:27)· ( 7:42:48)· ( 17:25:27)· ( 16:43:43)· ( 16:31:09)· ( 16:26:44)· ( 15:14:40)· ( 14:52:37)· ( 14:06:30)· ( 14:03:09)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
把该网页分享给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够了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