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如何用马克思哲学辩论是否以成败论英雄雄的辩论赛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与答案73043.doc7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6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练习测试题
1.名词解释
(3)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
(7)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
2.不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①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 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③ 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基本内核”
④ 英国18世纪唯物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 )。
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4)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
(5)辩证法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朴素辩证法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是(
历史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先验唯心主义
(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科学之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具体科学的综合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8)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是( )。
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真理多元化的表现 (9)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逐字逐句地熟读马克思主义著作
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论
马克思主义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辩论赛时,怎样举例说明:成败论英雄
辩论赛时,怎样举例说明:成败论英雄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几千年来,这种成败观在中国人心中生根发芽,继而,便成了评定人物、判定是非标准的尺度。
然而,古往今来,又有多少失败英雄名载千秋史册呢?所以,我主张:莫以成败论英雄。
魂断乌江的西楚霸王项羽便是一个悲剧英雄。刘邦,赢得汉朝400多年的基业,死后并未留下永世英名;而乌江自刎的项羽却获得了千百年来无数人同情的眼泪与恨不能相追随的爱戴。他仰天长叹的那句名言“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更不断地在天地间回荡,捶痛历代豪杰的胸膛。项羽是奇才,但他全盘皆输,然而英年早逝的他却在历史中得到了永生,他短暂却轰轰烈烈的一生铸造了一个悲剧英雄的高大形象。
培根说过:“成功的失败,即所谓成功;失败的成功,却仍所谓失败。”这不也正深刻地揭示了莫以成败论英雄的道理吗?
东史郎多次上诉的失败,从另一角度看也是人类在追求和平的道路上的成功。东史郎在每个追求和平的人心目中是一只象征和平的鸽子,他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英雄永远是令人敬仰、爱戴的。成功了,可以是英雄;失败了,同样可以是英雄。
如果说一位成功的英雄给人的是更多的鼓舞与力量,那么,失败的英雄除了悲壮却还蕴含着令人不能不动容的潇洒,而当潇洒随风而去,最后留给后人的便是那悲剧英雄独具的庄严。
因此,我主张:“莫以成败论英雄。”
那里有些资料
在上正方“以成败论英雄”该怎么辩
其他回答 (2)
谢谢主席,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
跨千秋历史洪流,观天地英雄正气,览世间潮起潮落,品天庭云卷云舒。天下英雄本无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独上高楼,我们听见历史与未来磅礴壮阔的呼喊:因豪情评志士,以成败论英雄!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纵观整场辩论,在开篇陈词中,我方一辩首先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从整体局部、矛盾的主次方面两个理论高度说明了以成败论英雄的正确性、科学性。接着我方二辩从事实层面更加充分、全面、客观地阐明了我方立场。在攻辩环节、自由辩论阶段我方更是进一步就整体局部、事业精神及衡量标准向对方辩友请教,而这过程中对方辩友也多有纰漏之处,下面我将一一指出。
第一,对方辩友割裂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他们看到某人一事失利就说他失败了,却没有看到他之前无数次成功和其表现出来的成功伟大人格和精神品质。不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难怪得不出科学的结论。
第二,对方辩友漠视人格的作用。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事业上的成功就是成功,然而再多的伟大人格成功和精神建树就不是成功,而是一种超越成败的精神品质。这是不是有意缩小成败概念的范围呢?
第三,对方辩友否认以成败论英雄,可又拿不出一个自己论英雄的标准,破而不立使如何论英雄化做本场辩论的未解之迷,纵使对方辩友赴汤蹈火鞠躬尽瘁,也难抚英雄们愤愤不平之心哪!
下面我进一步总结我方观点。
我们之所以肯定以成败论英雄,是因为我们能够站在历史观的高度,用唯物论、辩证法的观点,来判断英雄,评价英雄,从而形成了判别英雄的客观公正标准。无论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还是梦回连营,醉里挑灯看剑;无论是可上九天揽月,还是可下五洋捉鳖;无论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是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英雄无一不是用他们成功的惊世伟业、成功的精神建树和成功的伟大人格在历史上留下光辉壮丽的篇章。
我们之所以赞同以成败论英雄,是因为我们对成败有一种科学的认识。成,不仅是事业的成功,目标的实现;成,更包括精神和人格的成功。英雄的这种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以及对他人对后人的鼓舞力、影响力,是英雄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
我们之所以提倡以成败论英雄,是因为这一观点倡导的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忆往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看今朝,太阳升起中华儿女人人逞英豪。英雄不问出处,英雄宁有种乎?我们倡导每个人都能追求卓越、追求成功,都能够为民族的振兴、人类的进步、敢为人先、敢于挑战,这种精神、这种价值取向正是引领人类民族前进的精神火炬。
只有科学的成败观才能得出科学的英雄论,只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以成败论英雄才能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才能形成判别英雄的客观公正标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以成败,论英雄,英雄就在万家灯火处!
举共产党和国民党.
等待您来回答
校园生活领域专家共青团大连理工委员会
欢迎关注大连理工大学团委
官方微信:ituaner
  您的位置: 团委首页 > 基层团讯 > 正文
【人文】激情哲辩,思辨中国梦――人文学部2012级哲学辩论赛初赛圆满落幕
团委在线    14:39:27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注:446次
& & 2013年4月3日下午13:00,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2012级队主办的哲学辩论赛在材料馆311激情上演。此次比赛是人文学部新闻传播学大类通识课――哲学通论课程授课环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充满哲学意味的辩论提高同学们的思辨能力,进而发展大家对哲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哲学专业精神的理解。
比赛分为初赛、 半决赛和决赛,本次比赛是揭幕战,现场邀请到了我校辩论队副队长李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姜丹丹、人文学部学生会主席于峰、人文学部宣传中心兼宣传部部长葛婕担任评委,人文学部团委书记、2012级队辅导员李文超老师作为嘉宾出席了本场比赛。
首场比赛由新生辩论赛冠军1205班对阵老对手1206班,双方就“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这一辩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我们不应该以成败论英雄。”“如果不是心中有一个目标并为此不懈努力,那么过程又有什么意义?!”正反双方字字珠玑,针对辩题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辩手的精彩发言赢得了场上阵阵掌声。
第二场是阵容全新的1202班对阵哲学气息最浓的1204班,辩题为“人会不会更加自由”。双方唇枪舌战,你来我往,“自主发展并不意味着人类的愈加自由,现代社会压力如此之大,很难说现代人会领悟真正的自由精神!”辩手不断加快的语速把现场气氛带向高潮。
1201班和1203班最后出场,“幸福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一辩题引发了辩手和观众的思考。“幸福”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在一群激昂的年轻人中间,有了崭新的意义。
经过激烈角逐,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1201班、1204班、1205班分别取得比赛胜利,1203班为落败最高分,复活进入下一轮。根据赛制,4个获胜班级将继续参加下一轮比赛,将践行中国梦与生活学习实际相结合,通过辩论明晰生命的真谛,理解社会的发展。期待他们在下一场比赛中有更好的表现,祝福他们!
责任编辑:那高健(校团委宣传调研部)
 相关文章
目前还没有相关新闻第一章 立足人类发展总规律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
查看: 1257|
摘要: 本章主要包含以下五节,请点击相应的章节查看详细内容。第一节 高尚的人类 出类拔萃第二节 生活的智慧第三节 哲学思考的特点是走捷径第四节 哲学是打开诸种人生规律的金钥匙第五节 人类发展总规律是人生行动的起点== ...
本章主要包含以下五节,请点击相应的章节查看详细内容。第一节 高尚的人类 出类拔萃第二节 生活的智慧第三节 哲学思考的特点是走捷径第四节 哲学是打开诸种人生规律的金钥匙第五节 人类发展总规律是人生行动的起点&===============以下是正文==============返回选择章节 返回总目录第一节 高尚的人类出类拔萃天苍苍,地茫茫,宇宙洪荒;水漫漫,气荡荡,万物竟发。&&&&& 大自然孕育了万物,万物改变了大自然。天、地、物三者时而合三为一,时而一分为三,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千变万化,孕育万物又摧残万物;万物则各自独立、各自为战、各显神通且又互相依赖、互相支持、互助共进以与大自然抗争。宇宙间凡有生命者,无不努力求存。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无一愿意死灭,低等生物虽然应变力差,但也总千方百计地适应变化的环境,避害以趋利,变基因以存物种;高等生物则明显表现出对肉体伤害、生命消亡的恐惧、焦虑乃至愤怒,如屠宰场哀号的猪、如被狼群追逐的鹿,又如被猎枪击中发怒狂奔的豹子、老虎。无不在遵循动物界总规律。中国有句古话,叫“蝼蚁尚且偷生”,这句话是用来劝人的,人之不同于动物,在于人会自杀、会做无谓的或崇高的牺牲,于是旁人就会用小蚂蚁为例子来提醒他;人不可能没有动物性的求生本能。凡生物皆从本性上抗拒死亡,死亡意味着有机生命体的解体,意味着重新回到无机的物质状态。生命抗拒生命的解体,抗拒有机向无机的回归。在荒漠,在深海,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总有生命的行踪,即使是在缺乏必要条件的陨星上,有时也能附带有成群的细菌。生命固然脆弱,但生命也很顽强。&&&&&& 一个偶然的机缘把生命带进了浩渺无垠的宇宙,生命出现的概率,原本微乎其微;无数科学家艰辛地在太空探索生命的踪迹,他们的所得寥寥可数,也许总有一天他们能幸运地找到“外星人,但是巨大的太阳系给出的答案是如此渺茫——生命的出现、物种的进化,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在地球这个有液态水存在的生命家园中,自有生物以来,自然条件非但不能说好,简直可以说恶劣得可以,恐龙的灭绝即是一例,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不也一样洪水泛滥,瘟疫肆虐,千万人流离失所吗?自然界原非为生命而存在,大自然根本不在乎我们的生死存亡。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生命难道不是脆弱得很吗?&&&&& 但生命也很顽强。也许正是恶劣的环境,促成了低等生物向高等生物,动物向人的演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发现的是生物进化规律,同时这也是自然界总规律。在自然界这个舞台上,正是胜者王侯败者寇,能够活下来的都是强者,能够留下来的物种都是顽强的物种。忍耐力强,繁殖力大等,这些都是存命保种的有利条件,但在昆虫和动物身上,出现了另一种保存自己的本领:智能。有人说昆虫和动物的智能,只是一种遗传性的本能,对于昆虫来说确实是这样的,对于动物则不尽然。就算是小虫子,拿蚂蚁来说,它们在分工、猎食、觅食方面也有令人惊叹的类似于智能的行为,即便这种行为是出自本能,而不是通过学习和训练,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打引号的意义上使用智能这个词。动物的“智能”活动就更明显了,他们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来掌握捕食的本领,他们可以在面对不同的猎物或对手时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动物可以被人们训练来掌握一些复杂的技能,尽管马戏团的狗并不是真的会做算术题,但之所以能把它训练成这样,没有一定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例如它们至少能回忆、能重复,能够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弄懂”驯兽师的要求。至于灵长科动物就更“聪明”了,大猩猩甚至能进行表达,如学会简单的哑语,用手势来提要求、表达爱憎好恶。它们所做的一切,无不在遵循动物界总规律——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利益。弱肉强食、巧取豪夺、互相残杀,就是对这种行为的生动写照。&&&&& 人类的出现,大大改变了生物界的局面,一方面,一些低等的生物还能靠忍耐力和繁殖力存活下来,然而那些具有某些“智能”的动物却逐渐败下阵来,原先靠身强体壮获胜的猛禽在棍棒和枪炮之下显然是没有优势了,而那些以“智能”见长的小动物在人类的智能面前,完全相形见绌。在动物界,智能成了制胜的决定性因素。无数的野生动物正在从地球上彻底消失,整个整个的物种被人的生命活动剥夺了生存的权利。人之所以强大无比,在于人有高超的智能。人在劳动中培养和慢慢巩固起来的智能,通过劳动制造出机器,机器的大规模使用促成了整个近代工业文明。劳动的协作与分工带来了社会组织原则和社会制度,在建立起来的人类社会中逐渐出现了专门从事智力活动的人,他们在智力上的成就成百上千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如今,人的智能又外化为计算机、自动机,实现了机器的自动化管理,机器自己管理自己、操纵自己,这又是生产力的一次新的飞跃。人变得更聪明、更有知识、更强大了。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成为整个现代社会最真实的写照。人们这些通过后天的学习、尤其是学习间接知识和经验,以发展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与大自然抗争,我们称之为人的“自为本能”,即我们平常所说的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总结人与动物的区别,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主要是以“三高”区别于动物:高超的智慧和技能、高深的文化和理论、高尚的情操和精神。从而对那些不该使用动物界总规律而采取自在本能的行为给予贬低、怒斥为:狼狈为奸、不择手段、落井下石、卑鄙无耻、遗臭万年,使人鄙视、唾弃;相反又对那些应该使用人类发展总规律也采取自为本能行为的给予褒扬、歌颂为大公无私、雪中送炭、见义勇为、流芳百世、永垂不朽,有时“不以成败论英雄”,由孔老夫子的“仁义礼智信”“君子”,使人以崇拜、信仰,发展成为现在的贡献、奉献、为人民服务等。以求事物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人们所做的一切,无不在遵循人类发展总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利益。返回选择章节 返回总目录&& 向下继续阅读第二节 生活的智慧   进入文明时期的人类,不仅有智能,而且还有智慧。一些思考生活的哲人是人类智慧的代言人,他们思考生活的意义,思考人应该怎样生活,思考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更好,思考知识的基础、科学的本性,思考一切可以思考的东西。这样的人史称哲人或哲学家。“哲学家”一词在古希腊的意思就是爱智者,即热爱智慧的人。他们的思考,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前者叫科学哲学(认识论等等),后者叫人生哲学(包括政治哲学、伦理学、价值论等等)。   当人类从宗教和迷信中摆脱出来之后,普通人也获得了思考社会人生的自由,他们也可以说,“我有我的处世哲学”、“我有我的生活哲学”、“我有我的世界观、价值观”。那些专门的人生哲学家在本质上与普通人并没有不同,他们只不过思考得更深入、表达得更系统罢了。其实,任何人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都可以提出一套“哲学”或世界观、人生观。不过,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能把握真理、洞察人生和社会的本质。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实践中把握和运用规律,包括那些专门的哲学家。实际上,有很多所谓的哲学家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满口大话,既不了解生活的真谛,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生活。我们把这种人称之为“书呆子”或“学界官僚”,他们做哲学,但并不真正地思考,他们生活,但对于社会、对于整个的人生都缺乏更多的了解,他们生活,但不精彩。那么,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呢?为了遵循人类发展总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利益。人类发展总规律和动物界总规律有何区别?六字之差——按照规律办事。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弄懂弄通人性争上总规律和人生活动总规律——让客观利自己,使主观为社会,关于二者具体内涵和三者辩证关系等后文将进行一定阐述。   由鉴于此,我要说:哲学何为?哲学所做的,就是通过我通过现象认识社会、人生的本质和规律,教人们按规律办事,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价值。   人人都关心怎样才能活得更好,人人都想要好的东西,而不要坏的东西。好东西就是有价值的东西,价值问题是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的一个大问题。具体到个人身上,具体到一个人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他所追寻的价值是随时随地在变化的,有段时间他认为吃饭最重要,有段时间他有觉得穿好衣服最重要,有段时间他觉得受人尊敬、为别人作贡献最重要,有段时间他又觉得精神生活最重要。但万变不离其宗,他总是在追求他觉得好的东西、他认为是好的生活。一般人就是这样的,就算是出家的和尚,也是在追求某种他认为更值得追求的东西。在追求价值的过程中,一个人会有各种各样的苦恼和彷徨,这时候,就可能需要哲学来给他指点迷津。他可以自己进行哲学思考,也可以求助于智者,求助于那些更有生活经验、更懂生活的明白人。哲学就是来回答这些人生最根本、最紧迫的问题的。如果哲学不能帮普通人解除疑惑、为普通人指明方向,我们要哲学干什么呢?哲学应告诉人们:生活的真面目是怎样的,哪些东西是有长久价值的,哪些东西是最根本的,为了获得这些价值,应该怎样对待客观条件、利用客观条件,社会的客观规律是什么,人生活动总规律又是什么,以求获取最高价值。   一个人有智慧,就好比瞎子睁开了眼睛,原先是乱撞乱摸——或者四处出击、四处碰壁,或者保守盲从,庸庸碌碌过日子,——现在睁开了眼睛,心里亮堂了。人靠智力战胜了自然,但单纯凭借智力、技能还不足以在社会上立得更稳。人还得有智慧,也就是说,还得做一个明白人,要会观察、会思考、会反省自己。在文明社会中,明白人比傻子更有力量、生命力更强,他们会处事、会权变,会利用规律来办好事情,会活得更有滋味、更精彩。孔子曾说,世上有三种人,一种是绝顶聪明的圣人,一种是愚蠢又固执的下等人,另一种是可以通过学习变得聪明的中等人,这种人是世界上最多的。世上有三种人的说法我赞成,,可站在马克思足以改造世界的立场、站在毛泽东同志强调的研究问题、认识问题必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立场上,我认为第一种人是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人,我们可以称其为A种人,他们是少数,代表着社会的前进方向,质的飞跃;第二种是学而知之的人,称其为B种人,他们是人类的主体、是社会前进的主力军,有了他们社会的发展才可能由质的飞跃变为量的飞跃和由量的飞跃变为质的飞跃;第三种是不学也不知的人,称其为C种人,我们人人都应该力求避免做C种人。   明白人懂得人生活动总规律,因此能够有高尚的人生,瞎子和傻子们则只能庸俗地过一辈子。是否懂得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以及人生规律是极其重要的,我认为尤以最后一种最重要,因为前两者可以进学校去学习,后者则要靠悟性、要靠生活的锻炼,只有同时认识了后者的人,才可称之为有智慧的人。根据是否认识和遵循人生规律,可把世上的人分为四类:一类是既认识这一规律又自觉遵循这个规律并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一类是遵循这个规律但不认识这个规律的人,一类是认识这个规律但不遵循的人,一类是既不认识也不遵循的人。第一类人的人生是高尚的人生,也是最有意义的人生。第二类次之。第三类、第四类人的人生则是庸俗的人生、意义贫乏的人生。第一类人越多,我们的社会就越进步、越发达、越文明。他们的生活是真正有创造性的。但愿我们的社会有更多这样的人,但愿我们都学会尊重、爱护这样的人,他们得到的便利条件越多,我们获得的总利益就越大。   很少有人心甘情愿做傻子、瞎子,人们终归愿意做明白人,因为明白人的生活比傻子的生活要美好得多。许多傻子之所以冥顽不化,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是明白人,这就叫做无知而且固执。谁想生活得更好,就请他多思考吧!思考愈多,选择余地越大,思考越多,道路越多、越通畅。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很多人一条死路走到头,还要怪社会不给他机会,其实现在机会很多,但他想不到,即便想到了也不敢去做,那就还是叫没有想通。明白人之所以敢于闯荡,是因为他看到现在的路不通,照现在这个样子活下去,不会令自己满意,而另一条路虽然冒险、虽然与眼下的条件差距很远,但从长远来看,还是有相当的成功机会的。如果你想活得更好,就不要拒绝思考。如果你想幸福,就不要拒绝智慧!无知的人即便成了富翁,也还是不幸福,因为他根本没有能力去追求真正的幸福。哲学看似无用,其实有大用,哲学是思考中的思考,哲学思考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哲学思考事物的本质、人生的规律,但规律不是放在那里的死东西。即使有普遍规律,它在不同场合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哲学教你既认识普遍的规律和认识&&& 总规律,又教你如何处理好当下和长远的事情。时机是很重要的,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同一件事,在这个时候做是合宜的,在那个时候做就是不合宜的,在这个场合做是正确的,在那个场合做就是错误的。但是哲学不是事事都教你,哲学训练的主要是你的思考能力,哲学给你的只能是一些最根本的原则;在人类发展总规律的指引下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你就能知道在什么场合该做什么事情,知道什么时候怎样做才是最合适的。犹如某人学射箭,师傅只在最关键的时刻点拨他,让他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哲学就象这样一位好师傅,他总是在关键时刻点拨你。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善于用理性论辩(哲学思考)来给思想“助产”,在他的帮助下,普通人也能思考什么是善、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正义等等本质性问题。   哲学不是百科知识,学哲学的最终目的,是让自己具备哲学思考的能力。一旦养成勤于思考、爱提问题、喜欢追根究底的好习惯,哲学可以帮助我们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人生价值。你想要得到什么,哲学当然不可能象变戏法式地给你什么。哲学只是你的参谋,一旦你弄通哲学,你就能随时随地给出以下问题的答案:你的愿望是否正当、你的目标是否恰当、你的手段是否可行、你面临哪些困难、你有哪些需要发挥的优势……? 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返回选择章节 返回总目录&& 向下继续阅读第三节 哲学思考的特点是为了走捷径       哲学不是无用,而是有用的。哲学何为?哲学所做的人生的本质和规律,教人们按规律办事,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价值。   一些哲学家持哲学无用论,通常是为了把哲学思考和功利活动区分开来,认为前者是非功利的、纯粹出于好奇心的探究。普通人以为哲学无用,一方面是因为对哲学缺乏了解,或因为流行的哲学(如教科书哲学)太教条、太空洞,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哲学不象劳动技能等那样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的利益。   这两类看法都有点问题。哲学在很多情况下,都好像是为了思考而思考,总是纠缠于一些与日常生活无关的“怪问题”,例如,什么是真本身,什么是价值本身,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用不着去思考——人们天然喜欢真东西,追求好东西(即有价值的东西),用不着知道“真本身”是什么、“价值本身”是什么,也能好好地生活。但哲学思考这些怪问题,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哲学在进行系统的研究时,少不了会提出一些专门的问题,这些专门的问题在常人看来也许就是怪问题、无用的问题。哲学虽然少不了要思考这些“怪问题”,但哲学思考最终的目的是要从道理上来解决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而一旦从道理上弄清人生中的重大问题,自然而然会影响到人们的实践,从而通过人们的实践,改变物质世界的面貌。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是一个典型,它的直接指向就是社会实践,它的目标就是改变世界,彻底变革整个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因此,我们说哲学是打开诸种人生规律的金钥匙。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即使哲学思考暂时“远离”了沸腾的生活,这也并不能说是哲学的一个缺点。恰恰相反,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身在庐山中,往往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更上一层楼,才能“穷千里目”,此所谓高瞻远瞩出真知。哲学正是由于和现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象的本质。过去有一种人生哲学,是一些大人先生们在书斋里编造出来的,读了以后令人乏味。因此有人说,生活是不应该被哲学化的,我们应当直接去体验沸腾的生活,去写诗、写小说,而不是象老浮士德那样,坐在昏暗的书斋里冥思苦想、皓首穷经。我在一定程度上也赞成这种观点,但是我以为,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的人生哲学是必要的。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仅仅有杂乱无章的经验是不够的——我们不能总是“跟着感觉走”、“今朝有酒今朝醉”,因为对每个人来说人生毕竟只有一回,不能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地打发——因此我们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要只局限于眼前的一小块天地,还要放眼看看整个的人生,整个的历史,要放眼看看整个的世界,看看其他人都是怎样在生活的。庄子曾嘲笑井底之蛙,笑它坐在井中,就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小。有些人何尝不是井底之蛙!他们可以为了一点点小事寻死觅活、打得头破血流,他们对于胸怀大志、与众不同的人时常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种人与视野只有井口大的青蛙有什么不同呢?他们虽然也活了一辈子,但他们的生活空间很狭窄,他们没有多少有意义的事情值得追忆和留恋。他们和生活“站得太近”了,简直和动物差不多,只凭着本能,走到哪算哪。人固然是带有很大的动物性的,但人又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人可以从生活之流和混沌的世界中跳出来,站到高处来看人生、看世界。哲学就是一门“站得高看得远”的学问、或者说一门“运思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普通人(具有理性能力的人)也有可能进行哲学思考,只不过没有哲学家思考得那么全面、那么细致罢了。与其说哲学站到了生活的“外面”,不如说它站在生活的“制高点”上;哲学思考由于通观全局,对于整个人生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因此可以帮助我们照亮人生的道路。如果把人生比喻为错综复杂的迷宫的话,哲学就好比是火把、是地图。   聪明人总是和生活保持适当的距离,庸人则不会反省自己,常常是一条道走到黑。坏哲学之所以无用,是因为它彻底和生活割断了联系,而不是因为它和生活保持距离。哲学思考使我们从此时此刻的日常琐事中抽身出来,从而使我们认识到更多的东西。好比一个人,如果靠得太近,就什么也看不见,所谓“一叶障目”就是这个道理,只有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才能既看得清楚,又有开阔的视野,看见此物和彼物的联系,看见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用的人生哲学,总是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看人生。普通人不懂这个道理,便以为哲学既然和生活有距离,就是无用的。一些书斋里的“哲学家”也不懂这个道理,竟以为哲学应该无用,如此一来,他们就割裂了哲学和生活的联系。哲学不是无用,哲学简直太有用了。用哲学来把握人生活动总规律,就能使我们更有意义地生活,使我们在短暂的一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早就指明了哲学与生活、哲学思考与实践之辩证关系,那就是,哲学从生活和实践中来,又到生活和实践中去。马克思曾说,关键的问题不在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这句话常被人们误解,好像哲学从此就不应该解释世界了。其实不然。马克思说这句话,针对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哲学无用论。德国古典哲学更注重精神生活,而不注重尘世生活,把哲学和尘世生活隔离开来,这是不对的。马克思的意思是,哲学应该关注尘世的幸福,应该为改造物质世界服务,而不应成为一种贵族式的思想游戏和精神修炼。马克思的意思不是说,哲学从此就不解释世界了。实际上,马克思的哲学工作依然是在解释世界,揭示资本主义世界的秘密也即对资本主义世界进行(科学的)解释。哲学对物质世界的作用,恰好是通过解释世界来完成的。准确地说,哲学是通过揭示世界的本质来帮助人们改造世界的。  没有哲学,人们照样在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劳动生产活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人类没有一天是完全停止了劳动的;而哲学却并不是一直都有的。后来因生活的复杂化,哲学出现了,哲学的作用是帮助人们更全面地看问题,从而更好地改造世界、改造自己。与科学不同的是,哲学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因此可以说,哲学是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改变世界的。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视为无产阶级的助手,无产阶级学习了马克思的哲学,就能变自发为自觉、变盲目为主动、变无组织为有组织。在认识客观规律以前,人们凭经验和虚假理论(如迷信观念)来改造世界,因此是盲目的、狭隘的,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人们才能举一反三,才能更自觉更有效地改造世界。自自然科学突飞猛进以来,人类的生产效率成倍上千倍地提高,资本主义一百年创造的财富,抵得过以往全部财富的总和。所谓有效,主要就是指有效率,过去需要一千个农民来干的活,现在可能只需要十个人,过去修一个水库要十年,现在可能只要一年,过去上京赶考要走几个月,现在只需要一两天,甚至只要一个小时就能飞到。生产力,也就是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科学技术能最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因此马克思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因此邓小平说,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哲学虽然没有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作用那么直接,但哲学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哲学直接改造人的心灵,改造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哲学改造的是世界的核心——人。返回选择章节 返回总目录&& 向下继续阅读&第四节 哲学是打开诸种人生规律的金钥匙       哲学是思考,但不是所有的思考都能称之为哲学。思考一道数学题,琢磨琢磨怎么创立一个企业,揣摩别人的心思,这些都是思考,但这还不能叫哲学思考。哲学思考的特点是:“通过现象看本质”。   事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五官面前,如大小、高矮、快慢、软硬、冷热、强弱等等。最主要的感官是视觉,视觉中理性的作用最明显。例如,我们能看出那是一只猫,而不仅仅感受到一堆颜色和形状,我们能把它独立地看成一只猫,而不是把它和背景中的其它东西混淆起来。再如,我们能看出一个东西是美还是丑,可是美丑本身却无法还原为诸感觉要素的集合。我们可以把在感觉上极不相同的事物都称为“美”或“丑”;我们能说某某很忠厚,某某很有个性,但我们却无法用五官直接感觉到“忠厚”、“个性”。事物的本质是无法用五官来直接感觉的,要想“看”出事物的本质,惟有靠理性的参加。感官和高级理性结合到一起,才有了人的意识。动物有低级理性,它们能把事物分开来感知,能区分此物和彼物,区分背景和背景上显现出来的东西。人有更高级的理性,因此人对事物的感知更为复杂,例如,人能数出羊群的数目,动物却不能。   人的理性最后发展出科学,科学能够处理许多我们根本就无法用肉眼看到的东西,如细菌,如电子。我们不能说,因为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电子就不存在。科学所处理的对象很早就已超出了我们五官所能感知的限度。科学的威力不用我再多说了,科学发现的客观规律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这是确切无疑的。谁如果执意违背客观规律,谁就会倒大霉、吃大亏。你说,“规律我看不见也摸不着啊!”那么你就试试看吧,看是你的肚皮硬,还是子弹厉害!义和团搞迷信,自以为有神功护体,刀枪不入,结果呢,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搞文革搞大跃进,夸大意志的作用,无视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结果搞得民不聊生,饭都吃不饱。   科学总是试图通过现象,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那么,这不是和哲学一样了吗?其实,我们可以把科学看成是专门化的哲学。这是什么意思呢?从历史上来看,近代科学几乎都是从哲学中脱胎出来的,最早的时候,一个哲学家很可能同时也是一个物理学家、化学家、医学家、艺术家,今天他在实验室做实验,明天他到沙龙去讨论哲学问题,后天他创作一部戏剧……后来,专业划分越来越细,能融贯多个领域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今天,很难想象一个哲学系的教授懂得技术物理学,一个数学家精通生物化学。就是在一个哲学系里,各个老师研究的领域也不一样,俗称“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由于各门科学相继从哲学中独立出去(连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也独立出去了),哲学这个母亲好像越来越瘦弱,哲学好像越来越变成哲学史了,哲学本身好像就要被取消了。   其实不然。哲学思考其实贯穿在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中,因此哲学并不会死亡。哲学思考的根本特征是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现象看本质”这一思想方法在各门科学中起到最基础的作用,以致使人们少走了诸多弯路,较好较快的达到了目的,最简单的表达就是走捷径。我们很难想象科学只是做实验、生产器械,而不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离开了探索规律的理论,连实验也做不成——做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理论假设正确与否,而假设是和规律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并不固定在某个知识领域中,而是可以运用于任何领域。   而且,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哲学都不会完全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像科学一样,哲学也有自己独立的领地。第一,哲学可以对人们的认识手段、认识方式进行反思,从而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认识论。第二,任何自然和社会科学都无法直接回答人生意义问题,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人的价值何在,这些问题留给了哲学、宗教和艺术,——不过,就思想严格性而言,这些问题更适合于哲学来解答。   我们说任何自然和社会科学都无法直接回答人生意义问题,这怎么讲?一般人很容易理解这个命题的前半部分,例如,用化学来分析一个人的情绪,显然是不够的,知道什么东西在化合分解,并不能增进我们对情绪之意义的了解,化学显然不能回答他为什么哭,为什么情绪低落,而只能告诉我们,哭泣时身体内部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这个命题的后半部分讲的是社会科学。以历史学为例,历史学可以考证出唐朝的社会风貌是什么,但不能告诉我们,我们的社会风貌应该怎样,除非历史学加进了哲学成分,试图以古鉴今、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行动怎样生活。再如政治经济学,虽然马克思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结构,科学地预言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规律,但单凭这些并不能说服一个资本家不去残酷剥削,因为这个资本家很可能会说:“即便马克思说的是真理,那又怎么样呢?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我们可以宣传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但对于靠伐木吃饭的山区贫民来说,他们不会听我们的大道理,什么温室效应哪,什么为子孙后代着想哪,什么可持续性发展哪,这些问题目前他们还无法顾及。从人生哲学出发,我会说,人首先得保存自己,在这以前还谈不上为社会做贡献,谈不上过有意义的生活,因此用科学或道德来劝说山区农民放弃乱砍乱伐是很难起作用的,关键是要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如果植树造林有更大的直接利益,乱砍乱伐就能制止了。只有弄懂了人性,才能恰当地分析“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这种观念。   人应该怎样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更值得我们追求?这样一类问题,只有哲学才能更好地回答。回答这些问题的哲学,我们称之为人生哲学。人生哲学是研究人生活动总规律和人生意义的学问。人生哲学在研究人生活动总规律时必然会借鉴相关科学的成果,如心理学、社会学,但它所回答的问题却超出了这些科学的领域,或者说,这些科学根本就不会提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这一类问题。心理学固然在研究人性时有用,但心理学不会问: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如果心理学这样提问,就一定不是好的心理学。   人生哲学有自己的对象和领域,不过作为哲学,它的思想方法,仍然是通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好的人生哲学应揭示人生的真相,把握人生活动总规律。否则,普通人的感慨也可以称作哲学了。   不过,普通人所领悟的道理,以及他们的人生感慨,必须成为人生哲学的出发点;否则,我们的人生哲学就会失真、枯燥、乏味。规律和本质不是靠特殊的器官直观到的,而是运用理性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古人有句话叫“格物致知”,我认为说得非常好。格物,也即弄通一物的道理,今天格一物,明天再去格一物,日积月累才能一朝豁然贯通,领悟世界根本的道理。人生哲学也要格物致知。今天对这个东西有感触,明天对那个东西有感触,逐渐积累起来,才会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感触。今天观察到一个现象,明天观察到另一个现象,贯穿联络起来,才能有根据地把握人生总的画面,从而认识人生的本质。不仅要反省自己的经验,还要反省别人的经验,要学会观察人、了解人,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人生总画面的情况。人生的总画面是很难完整地看到的,因此我们只能粗线条地勾勒出大致轮廓,总结出几条大的规律,至于那些小规律,则要靠读者自己去总结。在人生这件事情上,谁都有发言权,因为只要是个正常人,活到了一定的年龄,对于生活就不会一点也不了解。因此读者皆可以采用哲学的思考方法,自己去总结概括。   我不敢肯定我总结出来的规律百分之百的正确,我衷心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我们都在生活,对于生活都会有感觉,可是彼此之间却严重地缺乏思想交流。思想缺乏交流,使我们难以达成共识,你认为法治好,他认为人治好,你认为民主好,他认为专制好,你认为自我享受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他认为自我享受不是人生的全部,你认为人不利己天诛地灭,他认为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家各持己见,各行其是,傻子和聪明人各走各的道,于是我们的社会就不可能协调起来快速发展。各种愚蠢的见解和含混的认识,在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上,设置了种种人为的障碍。我们有必要交心谈心,有必要在公共领域讨论社会生活中紧迫切要的问题,有必要开展百家争鸣。  我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和更多的人交流思想,以期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达成尽可能广泛的共识,最终使我们的生活更有理性,更和谐,更值得一活。哲学讨论,尤能帮助我们达成共识。因为哲学讨论往往涉及那些本质性的、普遍性的问题,也许我和你在某些具体利益上是势不两立的,但某些问题却可能对你对我都存在,对你对我都很重要,在这些问题上,我不会象在具体利益上那样与你无话可说。最终,弄清并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对你我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使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少走弯路,早日到达人生的终点。因此,我们能说哲学不重要吗?哲学虽然不是从猿变成人以来就有的,但既然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足够丰富、足够复杂的程度,哲学也就变得越来越必要了,而所有的这一切,人们仍然是在遵循着人类发展总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利益。返回选择章节 返回总目录&& 向下继续阅读第五节人类发展总规律是人生活动的起点       为使我们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从人类的始祖——自然界总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探讨到动物界总规律,人类发展总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利益和还要再探讨到以后章节中的人生活动总规律“让客观利自己,使主观为社会”。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来源。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来源源于他发现的社会发展总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而社会发展总规律又是不能脱离开人,是以人为本的,没有了人还怎么能够发展呢?既然以人为本,人有共性和个性,费洪喜同志在他的《人生哲学》“人的本质”一文中已做了一定的探讨,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那么人的共性——人类发展总规律,人的个性——单个的人的发展规律——人生活动总规律和社会发展总规律又是什么关系呢?人类发展总规律是社会发展总规律和人生活动总规律的前提或根本(本文中的对“根本”二字的应用都是指事物的根源),人类发展总规律的实现是由社会发展总规律和人生活动总规律来完成的,而社会发展总规律和人生活动总规律是靠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完成的。   人们为什么不能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呢?就是因为马克思发现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总规律只是人的发展旅途中三大规律中的一个规律,是人的三大规律中的三分之一,而在实际生活中,它所占的比例则更小。要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全面准确地掌握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不可少的三大规律;以前人们只掌握了其三分之一,没有掌握其三分之二,当然这就埋下了不能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隐患。我们必须消灭这个隐患,奠定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坚实基础!因此,必须从准确认识人类发展总规律的科学内涵说起。   按照规律办事是完结事物的前提,要使其由理想变为现实,首先就要真懂“规律”二字的准确内涵。在这里我们不对其做具体解释,而在第四章的第四节给予具体解释,在此只要懂得“规律”二字的表象概念就行了。即人类共同希望的是以最快最好的方式或方法,使自己的愿望早日实现,这个愿望就是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利益,而这个愿望或目的实现的途径就是遵循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在这个意义上说“按照规律办事”是“完结事物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要达到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利益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把按照规律办事,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利益称为人类发展总规律而不称为人类发展规律呢?这是因为多了一个“总”字,就将它与人类发展规律严格的区别开来了:人类发展规律包罗人的发展规律的万象,是泛指,一个“总”字就将其变成了狭指——把它的职能推进到应然的位置,显示了其人间发展规律万象之主宰的不可一世的地位和力量,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它的本能、本性和天职。   按照规律办事,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力求遵循规律,只有遵循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处。马恩列斯毛邓江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有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著作的形成、发展都是规律的使然和为了研究、探讨规律的。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比自在社会的发展提前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或更多,就是它的最伟大的胜利硕果。如今,我党又把“三个代表”写入党章,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我们遵循规律的无比伟大的成功结晶。随着对“三个代表”的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它的巨大功能将越来越被我们认识和掌握,我们现在的以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发展速度必将产生一个新的、更大的飞跃,以至最低在它超过资本主义发展速度以后,整个人类社会将出现质的飞跃。这根本上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功劳,而主要的却是列斯毛邓江的功劳。在各项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别人发现的规律,更要自己不断发现新的规律和把这些规律传授给别人,同心协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以较小的投入”是完结事物必不可少的过程或手段。如果过分麻痹,就会酿成相反的结果,所谓得不偿失就是由此而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本着勤俭节约的方针,精打细算、做好计划,力争不浪费、不铺张,做到省时、省力、省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和创新;倡导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土洋结合、两条腿走路,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群策群力,鼓励人们的创新精神。   “获取较大的利益”是事物追求的终极结果,更是事物初始追求的方向。失去了它,整个事物将会前功尽弃。我党历史上第五次反围剿执行的“拒敌于国门之外”的策略,就是因为没有明确这一点而造成的。不能因为只顾较小的投入,而忘记获取较大的利益;同时,那种又要“马儿快快跑,还要马儿不吃草”也是万万不能相信的。要舍得下大本、下大投入,花大力气,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力,上大规模、高效益的企业和项目,敢于想前人没有想过的事,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发扬无产阶级的大无畏精神,千方百计把事业做大做好。   总之,按照规律办事,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利益的人类发展总规律三句话、三个意思,前者是后二者的条件和要求,后二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发展;前二者是后者的条件和手段,后者是前二者的追求和结果。三者互动,辩证发展。   我们必须准确认识理解人类发展总规律的科学内涵,它是每一个人社会活动的起点。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为什么会产生马克思主义呢?它既是被隐蔽着的人类发展总规律所驱使,属自在理论范畴,同时它还要在被隐蔽着的人类发展总规律的役使下,去最好的完成它所赋予的最神圣的使命——完成由自在到自为过程的伟大历史任务——成为自为理论。从而,使人类由此从根本上摆脱一直套在人类社会身上几千年的精神枷锁,由自在人成为自由人。这是一项多么艰难而又伟大的历史任务,需要有什么样的人来完成是可想而知的,能完成这样任务的人我们对他怎样钦佩、夸奖、歌颂都不过分,至于马克思把它说成是最伟大的事业更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有不及而无过之的。对于这样一项人类最伟大的工程,谁要是要求它完美无缺、至善至美那是非常不合理的;如果因此而不去研究和利用,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缺陷毕竟是两个概念,而且缺陷还是可以弥补的;更不能把缺陷和错误混为一谈,把脏水同孩子一起泼掉。进而是……只能影响自己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作为马克思,为了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利益,一直在寻找规律。他通过以唯物主义为起点,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作为锐利武器对资本主义社会规律的探讨,发现了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要实现的真理或规律,于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号召人们早日用社会主义的手段实现共产主义。为了全人类都能按照人类发展总规律办事;而在此以前,所以专家、教授对马克思这句话的评论背道正好相反,正好说明了人的迷信和对唯物主义人性争上的不能(见93页)一方面它要做遵循人类发展总规律的表率,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一方面还要兼职教师的重任,教导人们按照人类发展总规律办事,既要当学生,又要当先生。作为学生,因为它是被隐蔽着的人类发展总规律所役使,不知道自己的老师是谁(人类发展总规律办事是我们现在探讨的结果),要教给人们按照人类发展总规律办事就难免出现不足和错误,这是正常的,不足为奇;作为教师,他却是最明智的老师,尽管在作为被人类发展总规律所役使的学生时是糊里糊涂,但是为了使人们能够遵循规律,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坚持按照规律办事的一个重要体现,马克思又是说他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又是多么诚恳和令人肃然起敬。仅凭这一点,我们把他称为怎样最好的老师或伟大的导师都不为过。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我们要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就必须从以人类发展总规律为起点作起。为了使大家能够准确理解本书中的“起点”、“人性争上为本”、“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活动总规律”等的科学内涵,把我认为的最形象的汽车作为比喻,以使大家能够触类旁通。但是千万不要死搬硬套。因为汽车毕竟是汽车,人毕竟是人。   起点是什么呢?它的重要性又在哪里?在现实生活中它与我们的关系究竟有多大,究竟是什么?起点与我们的生活犹如轮船只有在深水里才能航行,火车只有在铁轨上才能飞奔,飞机只有在天空中才能翱翔。所谓起点就是事物的运动必须具备的一定的条件,它和事物是两个概念。起点的具备与否是事物成功的根本因素。失去这些根本因素,事物就会受挫折、遭失败。为了使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我们把汽车与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类比:1、汽车必须行驶在道路上,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建立在人类发展总规律的起点上;2、汽车对于道路的要求是又硬又平又宽,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发展总规律的要求是按照规律办事,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利益;3、保障道路畅通必须以人为本,保障遵循人类发展总规律必须以人性争上为本。所谓从以人类发展总规律为起点做起,就是我们的一切工作的要求都必须“以获取较大的利益为起点”,去决定我们的投入,选择我们的方法。为达此目的,根本是必须加强理性探讨,最好是在具有理性的把握后从事自己的事业。这样就能够减少和避免我们日常或重大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地产生新的飞跃;也能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犯了错误和迷失方向不能辨别时,用它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就能使我们认识到错误和找到方向,回归到正确的方向路线上来,它是我们工作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我们过去之所以没能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遵循人类发展总规律。返回选择章节 返回总目录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败论英雄辩论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