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的乒乓球发展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我也来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被下调目前,欧债危机继续发酵、新兴市场国家增长...
危机正在推动中国快速开辟新的发展与增长空间,并以此为中国国内经...
作者:迟福林&主编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主办单位: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饮食》_生活频道_新华网
您的位置: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饮食》
日 17:12:43
】 【】 【】 【】&
评论: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 翟凤英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那时物资短缺,米面肉油都要凭票凭证供应。和许多人一样,炒土豆、煮南瓜、蒸胡萝卜、玉米面贴饼子这些时代的产物,于我一样记忆犹新。一锅香香的大米粥,是生病时才能享受到的补品。每月的白面只有一斤,如果一口气蒸成大馒头,就只能过两天瘾,接着要过光吃粗粮的罪。所以总是把那点珍贵的细粮和粗粮掺和在一起,这样才不会让明天的生活和今天比起来有落差。说到当时的凭证凭票供应,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虽说粮油副食的品种很单一,但供应数量都是经过精密计算的,男的、女的、劳动量大的、劳动量小的分别供应不同量的粮食,这样可以保证所有人都可以获得最基本的能量。所以,虽然那段"有啥吃啥"的时光,对很多人来说是苦涩的回忆,但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票证供给制绝对不失为一项创举,帮助我们的国家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而现在,走进集贸市场,人们再也分辨不出季节。物质的极大丰富,满足了人们"吃啥有啥"的口腹之欲:宝宝们喝上了牛奶;学生们尝到了肯德基麦当劳;对中青年人来说,每周下一次馆子不再是什么新鲜事;老年人也吃到了以前不敢奢望的补品……30年,人们不在为吃喝发愁,但坚持了2000多年的谷类为主的饮食模式,却在逐渐改变。如果从一个营养学家的角度看这些年的变化,我想主要是以下几点:油吃得越来越多了,没有了每月半斤油的限制,现在中国人平均每天吃将近一两油,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肉吃得越来越多了,西式饮食的入侵,使许多人的脂肪、能量摄入大大超标;蔬菜越吃越少了,以前每人每天能吃上1斤菜,现在只有这一半了;主食越吃越少,粗粮更是越吃越少,现在人肠胃里累积的脂肪比以前多得多,饭量自然小了。有了精米白面,谁还愿意吃硌牙的棒碴?也许有人会问,中国人的饮食是不是开始倒退了?再也没有人把吃肉当成炫耀的资本,粗粮、蔬菜成了价格不菲的高级货……确实,从食物来讲,这是一种倒退;但从人们的理念来讲,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变革呢?看到了不均衡饮食的危害,很多人开始调整,不管时间早晚,行动了就是好的。能够"吃啥有啥",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礼物,在看到这篇文章时,我们还是要感谢自己活在一个进步、前行的年代,总有一个比今天更好的明天。饮食如此,生活亦如此。▲
第一次吃冰糕:一点点吮吸它的味道安徽省黄山市读者 张莉萍1978年,我第一次吃冰糕时,只有6岁。头一天就听说,有两大箱冰糕已经在芜湖长江码头装上了开往我们县城的班船,第二天下午我们就可以吃到冰糕了。全县城的人都在打听,冰糕放在哪里卖?那天,装冰糕的班船到黄昏的时候才抵达码头。两只巨大的、四四方方的、漆着绿色油漆的冰糕箱被一辆解放牌卡车直接到运到了红星旅馆。那是我们县城最大的一家国营旅馆。一些在码头守候的人们,理所当然成了第一批买到冰糕的人。每人每次限购10支。冰糕放在旅馆临街那个带铁栅栏的窗口里,前面的人用手吊住窗台,后面的人又将手吊在前面人的衣领上。经过不屈不挠的搏斗,表哥终于捧着5支冰糕从人堆里挤了出来。5支冰糕都已经碎了,开始融化了,幸好有淡蓝色的纸套包着,才没有散开来。吃到最后一支的时候,表哥提醒我说:"尝一尝是什么味道?"我这才想到,要牢牢记住这个味道,是冰冰凉凉的清爽味道,是一丝丝甜润滑过喉咙的味道,是舌头有点发麻的味道……我小心翼翼地吮吸着,生怕忘了这个味道,因为下一次再吃,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第一次吃色拉油:记忆里飘满油渣香陕西省西安市读者 许双福人往往容易被现在美好的光景,冲淡过去艰难的回忆,油渣就是其中一个。油渣就是将肥的猪肉放在锅里慢慢熬,炼出猪油。被烤出的油放在容器里,时间一长就凝固了,成了家里平时炒菜用油,这也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绝大多数中国家庭食用油来源之一。现在的人买肉都爱选瘦的,当时却是肥肉卖得好。因为瘦肉再省着吃,也吃不了几顿。而肥肉炼成油,每天炒菜挖一小勺,可以吃好久好久。更何况,炼油还能剩下香香脆脆的油渣。撒点盐就能直接吃,再剁碎点,还能包包子、包饺子、烙饼。那时每次母亲买肉回来,晚上屋里必然飘满了肉香。我和弟妹总是眼巴巴看着母亲炼猪油,因为炼完后,就可以吃到记忆中最香的油渣了。此后,母亲更常做的,是提着油壶到粮店打菜油。到了90年代,商店里开始卖起了瓶装的色拉油,澄亮澄亮的,比混浊的猪油好看百倍。但是,由于省去了炼油的过程,油渣饼也从我记忆里消失了。▲1991年,嘉里粮油旗下的"金龙鱼"品牌生产出中国第一瓶色拉油,第一年就售出3000万吨。
第一次吃大棚菜:从此告别"老三样"河北省承德市读者 乔淑玉回忆即使埋藏得再深,也总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只需要一面镜子,就把它照得真真切切。生命时报的征文,让我一下子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影子。30多年前,冬天能吃到的蔬菜,只有大白菜、萝卜、土豆这"老三样"。其他能有的花样,也就是晒干的豆角和自己做的西红柿酱。那时每家都要挖深深的地窖,下面存萝卜土豆,上面铺上大白菜。困难的时候,一年的1/3时间,全家就靠着一千多斤的大白菜过活。那个时候,青椒、芹菜这些现在看起来有些土气的蔬菜,在当时都是奢侈品---芹菜2块钱一斤、青椒要四五块钱。之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那时候这些菜比肉卖得贵,春节才舍得吃。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了大棚菜和个体商户,菜的品种才多了起来。辣椒、南瓜、冬瓜、卷心菜……从那以后,过年也不再新鲜,想吃什么,365天都能有。想起当时,我们县的第一个个体菜贩,每天卖菜时都充满了自豪,因为在那个时代,那是一个被羡慕的职业,当时,他穿的工作服,是专门到北京永正裁缝铺定做的一套西服。▲1989年,山东省寿光市建起试验大棚,并成功培育出冬暖式大棚蔬菜,饮食从此没有了四季之分。
第一次喝蜂王浆:一滴都不能剩北京读者 张 丹回想当年,我还能依稀记起自己第一次吃保健品的样子。1982年夏天,我上小学六年级,眼看就要考初中了。一天傍晚,父亲神秘兮兮地给了我两个扁扁、长长的盒子,上面写着"蜂王浆"。我问这是啥,父亲说是增强抵抗力的,还能补脑子,特意强调"这可是好东西"。我心想这个到底能帮多少忙。不过看着父亲很严肃的样子,估计这东西不便宜,而且同学里还没听说谁吃上了这个,于是很认真地接了过来。打开盒子,里面躺着10支小瓶,还有10根小管。瓶口是铝封的,要用手撕开。每个小瓶里面就10毫升,一嘬,""的一下就光了。我还清楚地记得,蜂王浆的味道挺甜,但有一点点药的味道。因为觉得是宝贝,生怕浪费了,每次喝就使劲嘬,最后还把瓶子举起来喝。因为蜂王浆不是特别多,还计划好哪天开始喝,来保证喝到考试结束。说到效果,那次考试我的成绩还是跟以前一样,并没有突飞猛进的提高。不过,从那时起,每到学期末考试前,父亲都会给我几盒蜂王浆,那是我当年的"秘密武器"啊。▲日,上海电视台播出的"参桂养容酒"广告,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则保健食品广告。到现在,保健品在中国已形成每年上百亿元人民币的市场。
其他:第一瓶可口可乐进中国:日中美建交三个小时后,可口可乐宣布进入中国。之后的第三个星期,第一批可口可乐产品从香港经广州运到了北京。如今,可口可乐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第一家个体饭店:日,北京市东城区翠华胡同里一家名为悦宾饭店的餐馆开张营业,这便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家个体饭店。28年过去了,个体私营经济却已在中国餐饮业遍地开花。第一家西式快餐店:1984年2月,改革开放后中国首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北京西单西绒线胡同内开张。合众社的记者认为这是"唐老鸭带动的食品革命"。第一次不用粮票,想买啥买啥:1987年9月,广西玉林市取消粮票,成了当时中国第一个买粮不用粮票的地方。从此人们可以想吃啥就吃啥。第一家肯德基进入中国:日,美国著名快餐品牌"肯德基"设在北京前门地区的餐厅正式开业。这是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从此之后,中国有了洋快餐。第一个饮水机:1991年,在大城市的高档场所出现了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的设备。此后,它走进了千万中国家庭,暖壶也成了历史的回忆。▲ (金点强)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健身》评论:国运盛 体育兴 民族强首都体育学院教授 李相如群众体育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方式和生活状况的重要指标。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里,是群众体育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参与锻炼规模最大、全民健身热情最高、获益最多的30年。可以说,群众体育的兴盛,是国家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国家的繁荣,又推动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形成。首先,改革开放为全民健身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基础设施。建国初期,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0.05平方米,改革开放前不到0.6平方米。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了群众体育设施建设中。自1995年提出第一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30余亿元,建设全民健身路径3万多条,使全国的公共体育场地增加了近2000万平方米。到2004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到1.03平方米,到2007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占总人口的37%,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其次,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有了健身的概念,并将健身融进了生活。过去,人们见面流行"请人吃饭",如今最时尚的请客方式是"请人运动"。周末三五好友相约去打球,既沟通感情又锻炼身体,比起打牌、吃饭来,更加时尚健康。国运盛,体育兴,民族强。从"东亚病夫"刻骨铭心的屈辱,到笑傲世界体坛的扬眉吐气,中国群众体育的变化见证了国家繁荣富强的过程,见证了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次穿旅游鞋:我成了全校的焦点河北读者 罗 懿在我童年记忆里,一双旅游鞋带来的快乐久久难忘。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还在念小学,和同学们一样,我每天穿着白球鞋。每到周末就将鞋刷干净,用粉笔涂抹鞋面,再小心翼翼地包上一层卫生纸,以便周一上学,鞋子干净洁白。后来,爸爸到北京出差,带回了一双我从没见过的"球鞋":白色的皮子,上面嵌着一条红牙子,鞋面前方还分布着几个小孔。爸爸说,这叫旅游鞋。我如获珍宝。周一穿上新鞋,骄傲的像个公主,还没进教室,就被眼尖的同学看到了。我告诉她们:"这是旅游鞋,就是旅游时候穿的鞋。"引得她们又羡慕又嫉妒。升旗前举着国旗走圈时,我有意将脚抬高,果真听到队伍中有人赞叹"鞋真好看"……我心里别提多自豪了,头也随之抬得更高,上半身也向上挺拔了不少。接下来几年,身边穿旅游鞋的人越来越多,款式也有了变化。如今,旅游鞋已被运动鞋取代,有了篮球鞋、网球鞋,有了阿迪达斯和耐克,但童年那双旅游鞋所带来的快乐,却是任何一双鞋子也不能取代的。▲上世纪80年代初,制鞋企业"双星"生产出中国第一双旅游鞋。
第一次有社区健身器材:我第一个登上漫步机北京读者 刘洪生"非典"那年,我和老伴在小区里憋了整整两个月,除了隔两天戴着口罩到楼下遛弯,什么体育锻炼都没有了。老伴和我都抱怨:"不能去公园锻炼,咱们这把老骨头也快报废了。"一天,我和老伴刚出门,就发现楼下空地多了一排颜色鲜艳的"铁家伙",居委会的老陈告诉我们,这叫小区健身器材。跟我们一样,好多人都围着这些器材转悠。我自告奋勇地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上了"太空漫步机"。一开始,还真不敢迈步子,毕竟双脚同时离地时两腿交替摆动还是有些害怕。后来,摆着摆着居然觉得身体没那么沉了,双腿配合得也更协调了。老伙计们也学着我,上了仰卧起坐器、健骑机等,一时间,小区掀起了健身热,老老幼幼都来练。前几天听儿子说,这些器材多是用体育彩票的公益金建的,全国已经有近万处,每天到"健身路径"进行锻炼的总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1996年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出现了中国第一条健身路径。
第一次进体育用品商店:兴奋地来了个扣篮辽宁读者 张庆生年轻的时候,我是体育老师,也是市教师篮球队的主力。1982年时我有机会去了一次北京。当时学校领导嘱咐我,要想办法给学校买回来一些体育用品。朋友带我到了百货大楼,那里的文教用品柜台有一些体育用品,但都不是让我很满意。之后朋友又带我到了一家叫做"利生"的体育用品商店。这里有毽子、各种球类、跳绳和蓝白条的运动服等。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专门卖体育用品的商店,拿着崭新的篮球,兴奋地来了个扣篮动作。最后我买了两个篮球、10根跳绳。退休后搬到北京和儿子一起住,去年春节,儿子带我到王府井玩,让我惊讶的是,当年的小体育用品商店已经发展成了大厦,不仅仅再卖篮球、羽毛球,而是有各种国际运动品牌的专卖柜台,同时还有跑步机、野营帐篷、乒乓球台子、高尔夫球杆等。我高兴挑选了一副高级渔具。▲
第一次进游泳馆:两天饭费游了次泳上海读者 余卫国1985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我顶替父亲到上海工作,成了"半个"城里人;第二,我冒充"大户",花2毛钱进了趟游泳馆。我老家在浙江宁波。每到夏天,我常在屋前的小河里游泳,练就了一副好水性。刚到上海,同事就问我会不会游泳,我说:"当然会了,就是天凉了,游不了。"同事兴冲冲地拉着我,说让我见识一下大城市的游泳馆:"准比你家的小河干净、暖和。"但一听说门票要2毛钱,我还真有些不舍,那可是两天的饭钱啊!到了游泳馆,门口已经排起了两条长队,旁人说,泳馆每一小时清一次场。管理员一吹哨,我随着人群争先恐后地往里挤,不一会儿,更衣室里就挤满了人,每个储衣柜都塞着东西,湿漉漉的地上杂乱地放着许多鞋。虽然是秋天,但游泳馆里并不冷,想想在家乡,这个时候早就不能下水了,而且池子里的水非常清澈,还有一股消毒水味儿,让我觉得2毛钱值了。高兴之下,一个猛子就扎进了深水区。没隔几秒,就听到救生员冲我吹哨:"同志,游泳池不准跳水,要注意安全。"▲
其他:1981年第一次马拉松:北京首次举行国际马拉松比赛。这次比赛至少占据了两个第一: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规模的马拉松赛,以及马拉松运动在中国第一次走向社会。1981年第一个保龄球馆:上海锦江饭店与美国AMF公司合作,在锦江俱乐部建造了有6条自动化球道的保龄球场。1984年第一个高尔夫球场:广东中山高尔夫球场开业,标志着这项长期被视为"资产阶级娱乐方式"的运动在中国被接受。上世纪90年代初呼啦圈流行:一项扭腰转动塑料圈的运动在一夜之间流行起来,此后呼啦圈成为当代中国人健身史上的又一个关键词。1995年第一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国性的全民健身运动由此展开。"增强人民体质"取代了"锻炼身体,保卫祖国",成为健身的首要目的。2008年第一次举办奥运会: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体育赛事。 (金点强)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居家》评论:过日子,每天都有"甜头"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秘书长 张 仁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整整30年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和成功令世人瞩目。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造就了中国人家居生活的巨大变化,对此,作为见证者和受益者的老百姓,可以说感受最为深刻。住房的功能化让人们尝到"甜头"。我想这30年对老百姓生活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住房条件的变化了,从土坯房、平房到楼房……很多人都经历过"三级跳"。房子大了,功能性也强了,卫生间、厨房、卧室、书房功能面面俱到,人们的生活更方便了。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老北京人都是一家几口住在七八平方米的房子里,还有人背着粪桶挨家挨户掏厕所。南方人用的是马桶,在上海我就见过很多人在河的上游刷马桶,下游洗菜 。市场开放了,经济发展了,有什么能力花什么样的钱,人们开始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改革开放初期,基本没什么生活用品,家里有个樟木箱子已经很了不起了。到了80年代,娶媳妇家里必须有"36条腿"---三开门的大衣柜、木床、床头柜、写字台……如果家具腿加起来不到36,这门婚事可能就黄了。看看现在,时尚家具、环保家装以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不但使居家环境更加健康和方便,也让人们家务劳动的强度大大降低,劳动时间也明显缩短了。30年来,一切都在迅猛地发展和进步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渐深渐广,惠及到每一个人。我们每天都在收获,并尽情享受着这个伟大时代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安康。▲
第一次通天然气:做饭成了一种享受河北读者 王俊来我今年68岁,亲眼目睹了建国以来发生的每一次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这30年,感受更为深刻。就拿我们最熟悉的烧火做饭来说,记得1978年,我们家住得是平房,烧得是煤炉,做饭很慢,有时一壶水要烧半个小时,煤气味也非常重,我跟妻子经常被呛得咳嗽。到了冬天更是提心吊胆,生怕煤气中毒,把门窗打开,屋里就会冷得要命,特别是我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出生后,我跟妻子就更担心了,晚上都不敢睡觉。就这样熬到了1988年,我们搬进了楼房,但还是用蜂窝煤。那会女儿刚上初中,每天放学就拿着篮子往楼上提煤,很吃力。特别不方便的是,煤炉用着用着就灭了,得劈柴生火。我家住四楼,好几次我在阳台上生火,黑烟跑到邻居家,还造成了邻里间的一些不愉快。哎,真是一到做饭的点儿,我就犯愁!1990年,我们家通了煤气管道,按钮一开,煤气自来,烧水做饭,一气呵成。如今,煤气又换成了天然气,干净环保、安全省钱。第一次用天然气煮面条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又快又省心,和以前真是天壤之别。现在,做饭已经成了一种享受,生活也越来越"有滋有味"。▲北京市最早使用天然气是在1987年。日,北京结束48年人工煤气供应历史,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部使用清洁能源的城市。
第一次贷款买房:打开房门,我哭了陕西读者 杨进军要说改革开放30年,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最深的感触就是房子!上世纪90年代末,我和妻子所在的单位房少人多。当时,由于没有房子,我们的婚期也一拖再拖,最后费劲周折,总算从单位借到了一间只有10平方米的库房。屋顶是石棉瓦的,冬天冷得要命,夏天热得站不住脚,没有厨房,最要命的是没厕所,每次上厕所还得到100米以外的公共厕所。记得有一年冬天的晚上,风雪交加,非常寒冷。半夜两点多,妻子闹肚子,我拿着手电筒陪她去厕所。寒风像刀割一样吹得脸刺疼,结果到了半夜,我们俩都发烧了。在医院里,我看着妻子,心里十分心疼和难受。几年后,国家允许私人贷款买房的政策出台后,我和妻子看到了曙光。2002年,我们用公积金贷款,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虽然还要经过10年才能还清贷款,但我们已经很知足了。我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踏进房间时的情景。打开房门,宽敞明亮的两室一厅,方便干净的厨房,我高兴得流出了眼泪,抱着妻子转了8圈。事情虽然过去了10年,但每当我回想起那一刻都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1998年,中国进行了住房体制改革,延续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寿终正寝,住房走向商品化。自此,人们可以从银行贷款购房。
第一次用电冰箱:为买冰箱,豁出去了广东读者 邓 玲改革开放初期,物价变数很大,肉菜价格反复无常,每逢节假日都会大幅涨价,甚至缺货。每到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提前抢购一些鱼养在桶里,买几只鸡养在阳台上,或把白菜根泡在脸盆里,在天台上种菜……为了不让食物变坏,可以说什么怪招都用过,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那时,我跟父母住在一起,生活紧紧巴巴。父母总舍不得吃,什么好的都留给我。有一年夏天,我出差回来,妈妈端着一盘红烧鱼对我说:"你爸去酒席上带回来的,我们都没舍得吃。"实际上,那盘鱼早已经变味儿了。20世纪80年代,一件宝贝---电冰箱(广东人称之为"雪柜")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但当时,为了保护刚起步的国产品牌,海关对进口电器征收100%的重税,而很多国产电器的核心部件都是进口的,因而也卖得很贵,记得当时一台冰箱4000多块钱,我的工资还不到100块钱,但为了买一台梦寐以求的冰箱,我豁出去了。当然,商店里4000多块钱的我可不敢想,后来求爷爷告奶奶,托朋友花了2600元买了一台残次货。那个冰箱的牌子是"万宝",在当时可是名牌,外观很漂亮,但耗电很厉害,密封也不好,噪音大。尽管如此,我也很满足了,不再担心饭菜变味吃坏肚子,摆在客厅也给我赚足了面子。▲1956年,国内第一台冰箱由北京雪花冰箱厂研制而成。1985年底,第一批采用国外技术设备生产的冰箱压缩机投放市场,冰箱开始规模化生产。
第一次铺上木地板:一天擦了8次地北京读者 刘 亿建国之前,很多人家里连个泥土房都盖不起,而如今,连小小的地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我刚刚5岁,家住农村,低矮的青瓦房,像核桃皮一样凹凸不平的土地板。父母是老实的庄稼人,日子过得很清苦,因为年纪小,我只能做一些家务来帮他们分担一些烦恼。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土地板极难打扫,一扫一层灰不说,一不小心撒上水,很长时间才能干。到了80年代初,我家翻盖了房子,土地板变成了水泥地,这下可好了,地板终于干净清爽了!那时我最高兴的事,就是在水泥地板上写写画画,每天放学都会在上面写新学的汉字,画生产队里的小鸭子……从那时起,我对地板有了一份别样的情怀。 &&&&到了80年代末,家里又在水泥地上铺了一层水磨石,屋里一下漂亮了很多。水磨石里镶嵌着许多黑色、黄色、绿色的小石块,像盛夏夜空中的璀璨群星。90年代中期,我家搬进了城里,住上了三室一厅的楼房,地板也变成了陶瓷地板砖的,白底色、上面画着红叶。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小家,终于铺上了心仪已久的木地板,天然花纹清晰可见,踩起来还有弹性。刚铺上那会儿,我每天都会光着脚在上面走一走,一天擦8次地。舒适的环境,让家更成为一个宁静的港湾。▲19世纪80年代初,市场上就出现了木地板(素板)。
【】 【】 【】 【】
(责任编辑: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一个日本律师眼中的改革开放
-环球法治 -法制网
发布时间: 【】【字号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在过去的这30年中,中日两国的民间交往在不断增进,据日本法务省今年6月公布的数字显示,在日中国人的数量已超过60万,而这一数字也占据了日本外来人口的首位。
  而在今天的中国,随着大批外企的涌入,随着众多外国留学生的到来,常住的日本人口同样不在少数,这其中就包括着许多像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一样的“亲善大使”。也正是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这些沟通两国的年轻人的出现,才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更加吸引世界的瞩目,才使得中日两国的关系被不断推进。
  值此这两个“3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希望能够发现一些像“瓷娃娃”福原爱那样的为推动中日两国民间往来作出贡献的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日本法律人。于是,经日本驻华使馆文化中心的参事官西淳也先生和经济部的广濑史乃女士介绍,我们采访到日本曾我·瓜生·丝贺律师事务所(原称加施德丝贺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丝贺律师事务所)驻北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水野海峰律师
一个日本青年律师眼中的改革开放
   水野海峰1975年出生在北京,其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日本人。在记者面前,这位几乎在北京渡过了自己大半个童年的日本律师,言谈中虽然始终保持着职业律师的严谨和理性,但他那一口字正腔圆的北京话,言辞中时时闪烁出来的年轻人的诙谐和机灵,一时让记者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日本人?中国人?也许称其为属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更为恰当一些。
  1985年,水野回到日本,后在著名的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专业,并通过被称作是“日本第一难”的日本司法考试,成为了一名职业律师。2001年,他进入日本丝贺律师事务所工作,该律所是最早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开始执业的外国律师事务所之一。不久,他又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法学院继续深造,获得美国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2005年,水野被派驻北京,担任丝贺律师事务所驻北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
  这位与中国有着颇深渊源的日本律师,这位与改革开放几乎同龄的年轻人,他为自己能够有幸投身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而感到兴奋。他说,在自己被派驻到中国工作的这段律师生涯中,有时是“左右逢源”,有时是“进退维谷”,但谈到对未来的展望,他的眼神中更多的则是透出期待与自信。
法制网记者 林忠 余瀛波
   他与中国有着颇深渊源,他与改革开放几乎同龄,他为自己能够有幸投身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而感到兴奋
  “我眼中的中国法制发展三个阶段”
  中国的反垄断法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竞争提供了法律依据,特别是规定了在中国的企业必须依照国际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价格制定、市场营销等方面,按市场规范进行竞争,不能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一定意义上说,比起日本更加注重表象作用的反垄断法,中国的反垄断法要彻底得多。
  谈起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识和理解,身为一名律师的水野自然将话题从中国法律制度的变化发展开始。在他看来,可以将中国改革开放后有关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过程大概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那时的中国基本上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第一阶段开始的标志,中国在1979年出台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间经过1986年制订、实施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到1986年的外资企业法之后,外资企业才可以说是真正地尝试进入中国。
  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公司法出台开始。虽然说根据当时的情况,这部公司法的适用对象实际上只限于内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等尚未与国际完全接轨的企业和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内企业完全被区分开来,外商投资企业仍基本仅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以及外资企业法等外商投资企业法律执行,但公司法的出现还是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与中国相比,日本原有的公司法多年来却一直属于商法的一部分,直到2005年才独立出来。
  2006年颁布实施的新公司法,则标志着中国的法律制度改革开放进入到快速发展、日益成熟的第三阶段。从此,外资企业和国外企业与内资和国有企业一样,也要遵循和执行新公司法的各项规定,原本适用于不同法律制度的内外两大类企业,被统一归于一部法律之下,各外资公司的公司实务及公司结构也都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设立监事等。
  在这一时期,中国反垄断法的出台也是一件不能不提的大事。它在原有的反不当竞争法的基础上,针对以前法律内容较少、条文不完备的情况进行了修改,从而可以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竞争提供了法律依据,特别是规定了在中国的企业必须依照国际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价格制定、市场营销等方面,按市场规范进行竞争,不能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一定意义上说,比起日本更加注重表象作用的反垄断法,中国的反垄断法要彻底得多。
  “中国IT行业的法律水平已十分国际化”
  在与中国的IT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无论是对有关法律的理解、认识,还是法律规章的适用问题上,许多企业都表现出极高的水准,他们的法律概念已经十分国际化,对有关法律的认识和运用水平与美国没有什么两样。这令我和许多日本律师都感到十分惊讶。
  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巨大财富,而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果,中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法律环境以及人们的法律素养也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
  水野说,在中国的几年工作中,他经手了很多有关中国IT行业的投资、兼并或并购方面的法律服务业务。在与中国的IT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发现无论是对有关法律的理解、认识以及法律规章的适用等问题上,许多中国的IT企业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准,这令他和许多日本律师都感到十分惊讶。
  比如在进行合同谈判时,对依据哪一项行业法律以及如何实行等这些问题上,这些中国的IT企业往往都能够作出更为迅速而且有效的判断和决定,反观日本的一些企业或公司在碰到一些具体的事务性问题时却会“卡壳”,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即使是在某些国际通行的作法上,中国的IT企业的表现也十分出色,对相关法律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与过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这并不是一个个别的、偶然的现象。水野说,在他自己经历的同类合同谈判中,很多案例都是这样的情况,所以不管这些中国IT公司的人员是否有在美国留学或工作的背景,他们的IT行业的法律概念确实是已经十分国际化,对有关法律的认识和运用水平与美国没有什么两样。
  水野说,自己所在律所的一些前辈曾告诉他,在改革开放初期时,中国的法律还是不公开的,要在办理法律事务时由专门的法律工作人员去查询。但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今天的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国式的‘粗线条’做法更适合中国”
  日本法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精细。具体来说就是,在面对任何一个法律问题时,都可以通过相关的法律书籍、资料或者判例等得到一个明确的“是”或“否”的回答。但中国的法律与美国更为相近,即呈现出“粗线条”的特点,先颁布实施,再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备。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的一条原则。
  中国的国情与日本有很大不同。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各地发展水平的差距不大,这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在语言、社会认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基本相同或相近,因此对于日本来说,一项法律的出台,其条文越完备、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越齐全,越有好处。可以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的法律已十分成熟,而且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比较精细。具体来说就是,日本的任何一个法律问题,都可以通过相关的法律书籍、资料或者判例等得到一个明确的“是”或“否”的回答。
  而中国的法律则更与美国相近,相当部分的法律法规呈现出较为“粗线条”的特点,一般都是先颁布实施起来,之后再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并不断完备。因为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不同民族、地域的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时,不可能像日本那样先搭起一个个“精致”的小房子,这时候美国式的“粗线条”做法显然更为合适。而这也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在发展、变化、调整进程中始终贯穿的一条原则。
  从法律的制定过程来看,与日本政府立法、议员立法、由国会讨论并制定法律不同,中国是由人大提出法律草案,进行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其间充分考虑和吸纳了民众意见,这种方式更加注重广泛、均衡和谨慎,很好地体现了立法的目的和实质,很有特色。
  另外,中国的立法部门在制定法律时,还十分重视学习和借鉴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经验。近些年来,中日两国间的法律交流、合作和人员往来越来越频密和深入,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和很多机构都曾派出法律专家为中国提供法律方面的各种援助,同时中国也有相当多的年轻法律工作者到日本研修学习。水野说,当初自己还在日本工作时,就曾参与过许多这样的活动,他亲眼目睹了中国法律工作者们积极、认真并且十分专业的学习态度,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要杜绝‘钻空子’现象,道德约束比法律更重要”
  人们都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但是不是在没有车的时候就可以闯红灯?有警察或摄像头的地方能够遵守,而在没有的地方就可以随意违章?在某些行业的“潜规则”面前,是不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就可以“法不责众”?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是真正衡量一个法治社会健全程度的重要标尺。
  中国已经有了很多很好的法律,今后也一定还会有更多更好的法律出台。但是,这并不等于它们就必然会得到充分的遵守和执行,而如果没有严格的遵守和执行,再好的法律也只是一纸空文,不仅达不到制定它的初衷和目的,而且会有损最基本的社会公正,破坏良好的法治环境。因此,在中国尽早树立全社会的遵法意识十分紧要,无论个人、企业乃至政府部门。在这一点上,日本既有很好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
  水野说,很多人都听过或亲眼看到过这样的景象:深夜时,一个日本人安静地站在路口,等待街边的信号灯变成绿色才匆匆横穿过去,即使路上并没有通行的车辆。这充分表现了他们良好的遵法意识和习惯,而正是这种对国家法律自觉而虔诚的尊重,才使得日本的经济能够在战后短短几十年内迅速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日本近年来也同样出现了多起造假、欺诈等违法事件,其中包括建筑抗震强度造假、食品造假等,甚至还有将工业用大米伪装成食用大米出售的。但这些造假案件一经发现或曝光后,造假者都会受到严厉追究和惩处,涉案公司或餐馆也将破产倒闭。而这些造假的公司和个人,不仅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更重要的是将受到整个社会舆论和公众的强烈谴责,造假者也许可以转行去从事别的行业或职业,但在日本,一旦你的造假行为被舆论、行业甚至亲属邻居彻底否定,就根本无法再在社会上立足生存。这是日本社会遵法意识的一个基础和特点。
  在中国,对于“法律有空子,是不是就可以去钻”这个问题,水野认为也应该从高于法律的道德层面去考量,首先还是要大力倡导和培养人们的守法意识。人们都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但是不是在没有车的时候就可以闯红灯?在有警察或摄像头的地方能够遵守,而在没有监管的地方就可以随意违章?在某些行业的“潜规则”面前,是不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就可以“法不责众”?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是真正衡量一个法治社会健全程度的重要标尺。
  水野说,要想不让守法的人和行为受到伤害,就不能让那些不守法的人和行为恣意横行。只有全社会都树立起遵法守法的意识,不给任何钻法律空子的人以可乘之机,才能真正捍卫法律在国家中的神圣地位。
  “我比以往更加感受到中日间的相互理解是多么重要”
  水野说,即便自己在外商投资方面的业务已经越来越驾轻就熟、如鱼得水,但在遇到和处理某些纠纷案件时,还是会时常感到棘手无奈、两头为难。这让他比以往更加感受到中日两国要真正实现相互理解和信任是多么重要。
  水野说,自己虽然有着一半的中国血统,但他能够成为律所的首席代表,并不是因为自己这种特殊的背景。作为一名日本涉外律师,他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在办公室面对各种文件,平时很少有机会出去与外界接触,朋友也不多。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许多日本律师因为国内经济形势不好,都想到国外发展,而最近的大国就是中国。在他们当中,水野凭借自己的语言优势、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以及所接受的良好专业训练,为许多日本律师同行提供了大量帮助,为中日两国律师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双方不断加深对彼此的理解。
  即便如此,水野也有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他说,随着在中国的时间日久和工作的不断深入,他在外商投资方面的业务越来越驾轻就熟、如鱼得水,但在遇到和处理某些纠纷案件时,还是会时常感到棘手无奈、两头为难。这让他比以往更加感受到中日两国要真正实现相互理解和信任是多么重要。
  水野说,他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多一些如鱼得水,少一些两头为难,希望自己能够真正成为中日两国间的一座桥梁,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懈努力,让两国法律同行间多一分对彼此的理解,让中日两国和平友谊的道路一直延续下去。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