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82.5.14克 葡萄糖耐受加150ml水?

喝完葡萄糖82.5克后二小时高出0.41,严重吗?_百度知道
喝完葡萄糖82.5克后二小时高出0.41,严重吗?
患者信息:女 27岁 浙江 金华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目前怀孕六个半月,怀孕六个月时,8月22日做的血糖筛查,结果9.89高出参考值(小于7.8)了,这半个月什么水果都没吃,甜食也没吃9月7日今天去做了糖耐量,空腹5.34(参考值3.89-6.11)正常,喝完葡萄糖82.5克,1小时22分(本来应该是一个小时去查的,因为1小时时打算去抽血的发现就诊卡找不到了,为了找卡浪费了22分钟,所以是糖后1小时22分钟查的),7.56(参考值3.89-8.89),也是正常糖后2小时7.11(参考值3.89-6.7)不正常,高出0.41糖后3小时4.18(参考值3.89-6.11)正常想得到怎样的帮助:1、糖后1小时和1小时22分钟有没有太大的变化?2、糖后2小时高出0.41,严重不严重?对孩子有没有太大的影响?3、生完孩子会不会变正常?以后会留下什么后遗症?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家族和自己都无糖尿病史
提问者采纳
还可以,就是糖耐量异常,生完孩子注意定期检查血糖,你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葡萄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您的位置:&&&&> 正文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指南(试行)》和《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发文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文  号:沪卫疾控[2004]45号发布日期:执行日期:各区(县)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健康教育所: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长期规划(2001年-2015年)》,实施慢性病防治优先项目,我局组织制订了《上海市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指南(试行)》和《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本市的社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组织实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指南要求,做好组织、培训、指导等各项工作。
  二、各区(县)卫生局要组织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按照指南要求开展社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并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同步推进。
  三、本工作指南在本市33个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点先行试点,在执行过程中遇有管理和技术问题,请及时向我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反馈。
  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上海市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指南(试行)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长期规划(2001年-2015年)》,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社区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指导社区卫生保健人员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掌握开展防治措施的原则和方法,特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职责
  (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组织制订和实施本市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技术方案,并进行质量控制、考核和评估;
  2.对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3.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本市实施高血压防治工作情况,研究防治策略,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二)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本区(县)的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根据全市计划安排,制定本区(县)年度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并进行质量控制、考核和评估;
  2.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为社区提供适宜的防治方法和技术;
  3.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本区(县)实施高血压防治工作情况,研究防治策略,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1.掌握社区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的基本情况,制订本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并进行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
  2.通过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社区居民健康检查等方式检出社区高血压患者;逐步开展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的监测,为制订本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3.开展社区人群健康教育,为社区人群提供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识和方法,促进社区人群掌握高血压防治知识、转变态度和形成良好的行为;
  4.建立高血压病人管理信息系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危险因素分层,实施随访管理。
  二、诊断与分级
  (一)高血压定义
  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二)诊断
  于非同日进行三次血压测量,如有两次测得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测量血压方法详见附件二。
  (三)分级(见表1)
  表1高血压的分级
  类别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
  注:如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级。
  三、干预措施
  (一)社区全人群干预
  社区全人群干预指积极做好社区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广为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利用各种渠道(如健康教育画廊、专栏、版报、广播等)在社区全体人群中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广大社区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积极参与全国高血压日暨心脑血管病防治宣传周活动,结合宣传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社会对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关注。
  (二)高血压患者的检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可以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通过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就诊登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社区居民健康检查等方法检出社区高血压患者。
  (三)治疗原则和双向转诊
  1.治疗原则
  (1)终身性。应当对患者进行终身治疗,并随病程进展不但调整治疗方案。
  (2)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应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危险程度、日常工作和生活条件,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防止和减低高血压相关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综合性。综合治疗措施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控制体重、戒烟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所有患者都应以非药物治疗为基础治疗。
  2.双向转诊
  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发挥社区医疗机构和二、三级医疗机构的优势和协同作用,患者的治疗应当实施双向转诊。二、三级临床医疗机构负责新发现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和一组患者(重点组)的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负责患者的维持治疗和常规复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主动与上级医院协调建立患者转诊制度,及时将新发现的、血压控制不良的和病情恶化的患者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待患者治疗方案确定并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本院进行管理。
  (四)高血压患者分层和分组管理
  1.高血压分层
  (1)高血压分层定义
  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分级,结合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的临床情况等影响预后的因素(表2)确定危险分层。
  表2影响预后的因素(1999WHO/ISH)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 并存的临床情况
  Ⅰ、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1~3级)
  男性>55岁
  女性>65岁
  总胆固醇>5.72mmol/L(220mg/dl)
  糖尿病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
  Ⅱ、加重预后的其他危险因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糖尿病伴微白蛋白尿
  葡萄糖耐量减低
  以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
  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
  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
  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106~177靘ol/L(1.2~2.0mg/dl)
  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
  视网膜普遍或灶性动脉狭窄 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
  心绞痛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衰竭(血肌酐浓度>177靘ol/L或2.0mg/dl)
  血管疾病
  夹层动脉瘤
  症状性动脉疾病
  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出血或渗出
  视乳头水肿
  按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及并存临床情况的合并作用,将危险量化为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四层(表3)。
  低危层: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者。
  中危层: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危险因素者。
  高危层:高血压1~2级同时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素、或兼患糖尿病或靶器官损伤者;或高血压3级而无其他危险因素者。
  很高危层:高血压3级同时有1种以上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高血压1~3级并有临床相关疾病者。
  表3高血压危险分层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血压(mmHg)
  SBP140~159或DBP90~99 2级
  SBP160~179或DBP100~109 3级
  SBP≥180或DBP≥110
  Ⅰ无其他危险因素
  Ⅱ1~2个危险因素
  Ⅲ≥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Ⅳ并存临床情况 低危
  很高危 中危
  很高危 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2)高血压患者分层的确定
  社区医师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价,根据掌握的临床评价资料确定高血压患者的层别。临床评价内容:
  ①必要内容
  病史采集: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或肾脏病的家族史;患高血压的时间、血压水平、是否接受过抗高血压治疗及其疗效和副作用;目前及过去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肾脏疾病等的症状或病史及其治疗情况;了解膳食中的脂肪、盐、酒摄入量,吸烟情况、体力活动量;询问成年后体重增加情况。
  体格检查:测量血压(详见附件二);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查心肺功能、眼底。
  ②参考内容
  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尿常规,包括检测有无血尿、尿蛋白、糖含量等;血生化,包括检测钾、肌酐、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心电图。
  实验室指标以参照患者已有的临床检验单据为主。
  2、高血压患者分组管理
  (1)管理对象
  ①重点管理对象:常住在本社区,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和维持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实施分组管理。
  ②一般管理对象:常住在本社区,不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一般管理对象可不纳入分组,每年进行一次随访管理。
  (2)管理分组
  一组(重点组):包括全年血压控制不良和尚可的高危层和很高危层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中危层患者,每月进行一次随访管理。
  二组(好转组):包括全年血压控制优良的高危层和很高危层患者、控制尚可的中危层患者和血压控制不良的低危层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管理。
  三组(稳定组):包括全年血压控制优良和尚可的低危层患者和血压控制优良的中危层患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管理。
  表4高血压分组管理表
  高危、很高危层 中危层 低危层
  控制优良 控制尚可 控制不良 控制优良 控制尚可 控制不良 控制优良 控制尚可 控制不良
  一组 √ √ √
  二组 √ √ √
  三组 √ √ √
  (3)定组及转组
  ①初次定组
  患者在纳入管理的第一年,根据临床评价确定高血压危险层别,高危层和很高危层患者纳入一组(重点组)管理;中危层患者纳入二组(好转组)管理;低危层患者纳入三组(稳定组)管理。
  ②年度评估和转组
  社区医师每年度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评估。按照患者全年血压控制情况,分为优良、尚可、不良三个等级。
  优良:全年有四分之三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9个月);
  尚可:全年有二分之一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6个月);
  不良:全年有二分之一或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上(≥6个月)。
  社区医师根据患者的全年血压控制评估结果,结合其高血压危险层别(每年进行一次临床评估),确定患者的管理组别。重新确定的管理组别与原组别不同的患者,应转入新确定的组别进行管理。对定组有难度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召开由二、三级医院的专家参与的病案讨论会,确定其管理组别。
  ③不定期转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发现二组、三组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高血压临床相关疾病时,应及时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重新确定其危险层别,并从下月起纳入一组(重点组)随访管理。
  (4)转归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及时掌握由于死亡、迁出、拒绝等原因导致终止管理的对象,在《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中注明,分类存放档案资料并统计汇总。
  (5)档案管理
  对本社区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建立《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附件一)(首页),随访填写《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随访记录)。管理卡的编号方法由市疾控中心制订。
  重点管理对象和一般管理对象的管理卡均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保存,并分类存放。
  (6)随访管理
  ①随访内容
  一组(重点组):检测血压;了解患者自觉症状和药物、非药物治疗执行情况;健康教育(附件五);开具健康处方(附件六);测量BMI(每三个月);建议患者每年检测一次血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空腹血糖、血脂和眼底检查;督促患者规范服药。
  二组(好转组):检测血压;了解患者自觉症状和药物、非药物治疗执行情况;健康教育;开具健康处方;测量BMI;建议患者每年检测一次血尿常规、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督促患者规范服药。
  三组(稳定组):检测血压;了解患者自觉症状和药物、非药物治疗执行情况;健康教育;开具健康处方;测量BMI;督促患者规范服药(适用已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   一般管理对象参照三组(稳定组)的随访内容执行。
  ②随访要求
  随访医师应根据利民便民的原则安排随访,根据患者的临床评价和管理组别,为每例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随访时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危险因素、临床情况改变和治疗效果,并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和存在的危险因素,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生治疗的必要性。对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随访医师要密切注意一组(重点组)患者的病情发展和药物治疗出现的副作用,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患者预警,督促患者到医院作进一步治疗;要督促血压控制评估为不良的患者及时到医疗机构调整治疗方案,直至血压基本得到控制。
  (五)康复护理指导
  1.对象
  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等高血压并发症造成功能障碍的患者。
  2.内容
  (1)指导患者转诊,控制并发症;
  (2)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开展护理指导;
  (3)指导患者进行理疗或运动康复;
  (4)适时建立家庭病床,指导患者家属掌握脑卒中后的肢体康复和护理。脑卒中和心肌梗塞的康复护理要求见附件八。
  四、质量控制
  (一)资料登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高危人群随访登记表、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卡的填写情况进行复核,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抽取5%的资料进行现场复核,检查资料的准确性。
  (二)随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社区医师进行业务培训,掌握高血压预防控制的专业技术;制订高血压随访的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三)录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抽取5%的录入资料进行二遍录入,符合率低于95%的要求重新录入。
  五、考核评估
  市疾控中心每年对区(县)疾控中心进行一次考核;区(县)疾控中心每年对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二次考核。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按照下列指标要求进行自查,指标按统计年度时间进行统计,于10月下旬上报。
  指标和方法:
  1.建卡率:
  指实际建卡的高血压患者数占应建卡的高血压患者总数的百分比。
  注:应建卡的高血压患者指通过健康档案、首诊测压、门诊就诊等途径发现的社区所有高血压患者。
  计算公式:建卡率=实际建卡的高血压患者数/应建卡的高血压患者总数×100%
  2.管理率
  指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占建卡的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百分比。
  注: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指每年至少有一次随访记录的患者。
  计算公式:管理率=管理人数/建卡高血压患者总人数×100%
  3.规范管理率
  指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并接受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数(定期随访)占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卡并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规范管理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并接受规范管理人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卡并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人数×100%
  4.控制率
  指血压控制效果评定等级为“优良”和“尚可”的高血压患者数占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并接受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控制率=(血压控制优良人数+血压控制尚可人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并接受规范管理人数×100%.
  5.高血压知识知晓率
  指了解高血压防治基本知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占社区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了解高血压防治基本知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社区高血压患者总人数×100%.
  调查方法:由市疾控中心统一设计调查表,统一规定社区高血压患者抽样调查方案。由区(县)疾控中心负责对本社区高血压患者统一进行调查。
  附件一: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
  附件二:血压测量方法
  附件三: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附件四:特殊人群的处理
  附件五: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内容
  附件六:高血压患者健康处方
  附件七: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预防以及急性脑卒中的处理
  附件八:脑卒中和心肌梗塞的康复护理
附件一: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首页)
  编号____________
  检出途径1)健康档案2)首诊测压3)普查4)门诊就诊
  姓名__________性别(男/女)出生_____年___月___日职业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
  住址______区(县)______街道(乡、镇)______居委(村)______路(组)_____弄____号____室
  邮编__________建卡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社区责任医师_________________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常在什么地方就诊?
  1)本院(继续填下面内容)2)其他一级医院3)本区二、三级医院4)其他
  家族史:01)高血压02)冠心病03)卒中04)糖尿病97)以上都无98)不详99)拒答
  生活习惯:
  吸烟情况;01)吸烟02)戒烟03)不吸
  饮酒情况:01)经常02)偶尔03)不饮
  体育锻炼:01)规律02)偶尔03)不锻炼
  身高_______cm体重_______Kg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血压水平_________mmHg
  高血压并发症情况:
  脑血管疾病:01)缺血性卒中02)脑出血0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心脏疾病:04)心肌梗死05)心绞痛06)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07)糖尿病肾病08)肾功能衰竭
  09)以上情况都无
  生活自理能力:01)完全自理02)部分自理03)完全不能自理
  终止管理:日期: 年 月 日 终止理由:01)死亡02)迁出03)失访04)拒绝
  病例讨论:
  讨论原因:
  讨论结果
  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市社区高血压管理卡(随访记录)
  随访日期 管理
  组别 危险
  分层 血压值(mmHg)并发症情况 目前症状 目前服药名 不规律服药原因 不服药原因 目前的非药物治疗措施 健康处方建议
  (处方编号)患者接受程度 医生签名
  注:高血压并发症:①缺血性卒中②脑出血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④心肌梗死⑤心绞痛⑥充血性心力衰竭⑦糖尿病肾病⑧肾功能衰竭⑨以上情况都无
  目前症状:①头晕②头痛③烦躁④面色苍白或潮红⑤视力模糊⑥以上情况全无
  不规律服药原因:①经济原因②忘记③不良反应④配药不方便
  不服药原因:①经济原因②忘记③不良反应④配药不方便⑤不需药物治疗
  目前采取的非药物治疗措施:①限盐②减少吸烟量或戒烟③减少饮酒量或戒酒④减少膳食脂肪⑤减轻体重⑥有规律体育运动⑦放松情绪⑧以上情况全无
  患者接受管理程度:①完全接受②勉强接受③不接受
附件二:血压测量方法
  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及评价其严重程度的主要手段。临床上通常采用间接方法在上臂肱动脉部位测得血压值。如果在其它部位测量血压,需要加以注明。血压的特点是有明显波动性,需要于非同日的多次反复测量才能判断血压升高是否为持续性。目前使用三种方法评价血压水平。
  一、诊所偶测血压
  诊所偶测血压是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具体的要求如下:
  1.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
  2.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肘部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若疑有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双臂血压。特殊情况下测量血压时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人、糖尿病人及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测立位血压。立位血压测量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2分钟后。不论被测者体位如何,血压计应放在心脏水平;
  3.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内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人的臂围25~35cm,宜使用宽13~15cm、长30~35cm规格的气囊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用较小袖带;
  4.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的探头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5.最好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测量。若使用机械式血压表或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电子血压计,需与水银柱式血压计同时测值校正;
  6.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并再升高30mmHg(4.0kPa),然后以恒定速率(2~6mmHg/秒)缓慢放气。心率较慢时放气速率也较慢。获取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7.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Ⅰ时相与第Ⅴ时相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Ⅴ时相(消失音)。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时相(变音)定为舒张压;
  8.血压单位用毫米汞柱(mmHg)。毫米汞柱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关系,1mmHg=0.133kPa;
  9.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5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二、自我测量血压
  自我测量血压是受测者在家中或其它环境里给自己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自测血压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状态下有价值的血压信息,在提示单纯性诊所高血压(即病人见到医护人员因紧张而引起的高血压或称白大衣性高血压)、评价降压效应、改善治疗依从性以及增强诊治的主动参与性方面具有独特优点。自测血压在评价血压水平和指导降压治疗上已成为诊所偶测血压的重要补充。
  自测血压的具体方法与诊所偶测血压基本上相同。可以采用水银柱血压计,但必须培训柯氏音听诊法。一般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时,也以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同时记录测量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情况。一般而言,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值。
  三、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应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监测仪。受测者处在日常生活状态下。测压间隔时间为15~30分钟,白昼与夜间的测压间隔时间尽量相同。一般监测24小时。如果仅作诊断评价,可以只监测白昼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提供24小时中、白昼与夜间各时间段血压的平均值和离散度,能较敏感地、客观地反映实际的血压水平,能观察到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变化的节律性,估计靶器官损害以及预后比诊所偶测血压更为准确。因此,动态血压监测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不能取代常规测量方法,只宜作为后者的补充。所用的血压计应定期按标准化方案检测其性能及准确性。
附件三: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一、降压药物治疗原则
  通过药物治疗降低患者血压,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品种繁多,作用各异,但其治疗高血压的共同指标为降低血压。
  根据目前的认识,药物治疗高血压应采取以下原则:
  1.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
  2.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一天24小时内稳定降压,并能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要达到此目的,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药物。
  3.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够时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
  二、降压药物种类
  当前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为以下六类,即利尿药、 -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和 -阻滞剂。
  三、降压药的选用
  降压治疗药物的选用应根据治疗对象的个体状况,药物的作用、代谢、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而定。用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人应长期服药,但根据情况可调整用药。可先用一类药物,如达到疗效而不良反应少,可继续应用;如疗效不满意,则改用另一类药物,或按合并用药原则加用另一类药物;如出现不良反应而不能耐受,则改用另一类药物。
附件四:特殊人群的处理
  一、老年高血压
  老年界限为&60岁,大量随机化临床试验均反映老年人高血压治疗是有益的,各年龄段(&80岁)高血压病人均可使用利尿剂、钙拮抗剂、 -阻滞剂、ACEI等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
  同时患脑血管病或心脏病
  发生过脑卒中或TIA(一过性脑缺血)的病人,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为每年4%,发生冠心事件的危险也高,与血压水平有直接关系,如中度降压,则危险亦有相当的降低。因此,曾发生过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应接受认真的降压治疗,该类病人接受降压治疗,脑卒中危险的减少与未发生过脑卒中者近似。因该类病人按危险分层,属很高危组,故治疗的绝对裨益更大。
  发生过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发生冠心病猝死或非致命心肌梗死的危险高达每年5%以上,它们均与血压有直接关系。 -阻滞剂、钙拮抗剂等许多较常用的降压药都曾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情况的冠心病人。
  二、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长期的高血压使左室负荷过重,左室肥厚,导致左室衰竭,这在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更易发生。左室衰竭后肺循环的高压使右室负荷亦加重,终于使全心衰竭。
  在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尚好,但由于心室肥厚或合并的冠心病,使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即舒张期左心衰。此期间左室EF(射血分数)值尚好,超声心动图可见E/A比值降低,心电图可见左室肥厚,病人可无明显的症状。治疗措施应积极降低血压,控制体重及限制盐量也有助于减少左室肥厚。
  左室功能减退进一步发展则出现收缩期心衰,即充血性心力衰竭。先为左心衰,继为全心衰。EF值低于正常,病人有左、右心衰的症状及体征。治疗措施宜合并使用利尿剂及ACEI.利尿剂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剂量充足的ACEI和 -阻滞剂已在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证明能降低心衰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近年研究显示,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 -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达到治疗剂量,有助于降低心衰病人的死亡率。充血性心衰发生后降压药物需按心衰治疗,对药物种类和剂量加以调整。
  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的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2倍,糖尿病患者约50%合并高血压。大血管与微血管均受累及是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增加体育运动来控制血糖,最终往往需要口服降糖药。如后者仍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或在应激状态时,应考虑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目标:空腹血糖:5.1~6.1mmol/L(91~110mg/d1);餐后血糖:7.0~7.8mmol/L(126~140mg/d1);糖化血红蛋白(HbA1c):6.0%~7.0%。
  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研究证实,兼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血压应降至更低目标水平(BP&130/80mmHg),这样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
  四、肾脏损害
  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同时又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若高血压一旦对肾脏造成损害,又可以因肾脏对体液平衡调节以及血管活性物质等代谢障碍,加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在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实质性疾病中,包括各种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梗阻性肾病等,合并高血压者可达80%~90%.无论何种病因所致的肾脏损害,控制高血压对于防止肾脏病变的持续进展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通常使用的肾功能检查包括血尿素氮、肌酐水平的测定,一般只能在肾脏损害较严重时方得到反映,尿常规检查中蛋白尿的出现往往早期能显示肾脏损害的存在,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则可检查出更早期的肾脏损害。伴有肾脏损害或有蛋白尿的患者(24小时尿蛋白&1克),控制血压宜更严格,近年国际上强调对此类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应避免使血压过急的下降,同时注意观察在血压下降时肾功能的变化。
附件五:健康教育内容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针对高血压患者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社区医师指导患者采取相应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控制高血压以及减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
  (1)高血压患者合理膳食健康教育
  ①减少钠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通俗地讲就是一斤盐一个人可食用3个月左右。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
  ②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建议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蛋白质占总热量15%左右,动物蛋白占总蛋白质20%.肉类50~100克,鱼虾类50克,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克,每日食油20~25克,少吃糖类和甜食。
  ③注意补充钾和钙:膳食中应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等。
  ④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新鲜蔬菜每日400~500克,水果100克。
  ⑤限制饮酒:提倡高血压患者应戒酒,因为饮酒可降低降压药物的药效。建议男性如果饮酒,每日饮酒的酒精量应少于20~30克(约合40度白酒1两),女性则应少于10~15克(约合40度白酒半两),孕妇不宜饮酒。
  (2)高血压患者体力活动健康教育
  高血压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运动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练习三类,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游泳、气功及跳舞等。运动强度须因人而异,按科学锻炼的要求,运动强度可以心率作为指标,运动适宜心率可用运动时最大心率为180或170减去平时心率,或采用最大心率的60%~85%作为运动适宜心率。运动频度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也可根据运动者身体状况和所选择的运动种类以及气候条件等而定。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合适。
  (3)高血压患者控烟的健康教育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血压升高、降低服药的顺应性并增加降压药物的剂量,因此,对有吸烟嗜好的高血压患者,社区医师应劝其戒烟。戒烟方法可参照上海市控制吸烟健康教育处方。
  (4)高血压有精神压力者的健康教育
  对有精神压力和心理不平衡的高血压患者,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需做长期细致的工作,包括需要家属与社区医师做耐心劝导,提倡选择适合个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社交机会,在社团活动中倾诉心中的困惑,得到同龄人的劝导和理解,促使其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提高应激能力。
  社区医师应根据健康处方的内容和要求详细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确定健康处方的个体方案。例如:当判断患者超重,BMI指数大于24时,应对其进行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的生活方式指导。一方面强调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太极拳、健美操等。在减重过程中还需积极控制其它危险因素,如饮酒的超重者需戒酒等。
附件六:高血压患者健康处方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月当前血压水平分级: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如果不加以治疗和控制,有可能引起心、脑、肾等脏器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危急生命。而到目前为止,高血压只能被控制,而不能完全治愈。所以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可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目前情况 建议
  规范治疗 没有进行治疗 去医院确定治疗方案 1-(1)
  不按时服药 坚持按医嘱服药 1-(2)
  治疗效果不佳 需要调整方案 1-(3)
  疑似有并发症 去医院进一步确诊 1-(4)
  血压监测 不了解自己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 2-(1)
  不经常测量血压 增加测量血压频率 2-(2)
  不会自我测量血压 接受技能指导 2-(3)
  防治知识 知识缺乏 阅读发放的宣传材料 3-(1)
  吸烟状况 主动吸烟&20支/日 限制烟量或戒烟 4-(1)
  主动吸烟&20支/日 戒烟 4-(2)
  有被动吸烟情况 避免被动吸烟 4-(3)
  饮酒状况 饮酒过多 减少或不要饮酒 5-(1)
  膳食情况 饮食口味偏咸 限钠盐(&1斤/3人*月)6-(1)
  食入脂肪过多 减少脂肪食品摄入 6-(2)
  蛋白质摄入不足 增加鱼、禽、奶制品摄入 6-(3)
  水果蔬菜摄入不足 增加新鲜水果蔬菜摄入 6-(4)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 减少谷类,面制品摄入 6-(5)
  运动情况 基本不运动 开始低强度的运动 7-(1)
  运动方法知识缺乏 接受技能指导 7-(2)
  运动量不够 逐步增加运动强度或延长运动时间 7-(3)
  运动量过大 逐步减少运动强度或缩短运动时间 7-(4)
  精神状况 精神紧张 放松心情,调节睡眠,注意休息 8-(1)
  随访医生随访日期年月日
附件七: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预防以及急性脑卒中的处理
  (一)冠心病的预防
  已经有大量充分的科学证据表明,积极综合干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能够改善生存质量;减少或推迟对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需要;降低心肌梗死复发率。对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综合干预危险因素也有同样的好处。
  以下是199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提出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规范方案,作为参考。
  干预措施 建议
  吸烟目标:
  完全戒烟 强烈建议病人及其家庭停止吸烟
  提供咨询,尼古丁替代治疗,正式的戒烟程序
  血脂管理基本目标:
  LDL&100mg
  二级目标:
  HDL&35mg/dl
  TG&200mg/dl
  在所有病人中开始AHA的第二步饮食计划:脂肪≤30%,饱和脂肪酸&7%和胆固醇&200mg/dl评价空腹血脂水平。心肌梗死后的病人,血脂水平需要4~6周才能稳定。根据以下步骤增加药物治疗:
  LDL&100mg/dl
  不需药物治疗 LDL100~300mg/dl
  改善饮食+考虑药物治疗如下: LDL130mg/dl
  饮食+药物治疗
  如下: HDL&35mg/dl强调减轻体重和体育锻炼
  建议停止吸烟若LDL高,考虑烟酸、他汀类、贝特类
  建议药物治疗
  TG&200mg/dl TG200~400mg/dl TG&400mg/dl
  他汀类、树脂类、烟酸 他汀类、烟酸 考虑联合药物治疗(烟酸、贝特类、他汀类)
  若未达到LDL目标,考虑联合治疗
  体育锻炼
  最小目标:
  每周3~4次
  每次30分钟 评价危险度,最好进行运动测试。以指导运动鼓励每周3-4次,每次至少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或其它有氧运动),同时增加每天的日常活动(例如:工间步行休息/走楼梯/家务劳动)。1周5~6小时的活动可达到最大效果。对中到高危病人进行医疗监测
  体重管理 根据身高,在&120%正常体重者中,如上所述,应开始强有力的膳食改变和规律的体育锻炼。有高血压、甘油三酯升高或血糖升高的病人,更应强调降低体重的必要。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若无禁忌症,开始阿司匹林80一325mg/d1心肌梗死后的病人,不能服用阿司匹林的,可按2-3.5倍的比例使用华法林
  (二)急性脑卒中的预防
  许多个人特征,如血压、吸烟、身体锻炼与脑卒中危险性的降低有关,危险因素水平越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越低。
  主要预防措施见下表。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
  生活方式因素
  食盐摄入 减少摄入
  吸烟 停止吸烟
  静坐 适宜的锻炼
  肥胖 减重
  药物干预
  血压 药物
  收缩性高血压 药物
  胆固醇 HMGCoA降解酶抑制剂
  房颤 华发林
  房颤 阿司匹林
  TIA/小卒中 阿司匹林
  迟发性心肌梗死 华发林
  糖尿病 血糖的密切控制
  外科手术干预
  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外科手术(与药物治疗相对应)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外科手术(与药物治疗相对应)
  (三)急性脑卒中的处理
  1.脑卒中症状脑卒中的症状常是突然出现的,如果患者有以下情况,应迅速采取措施:
  ●面部、手臂或腿部突然麻木或无力,特别是肢体一侧出现此情况时;
  ●突然出现言语或理解言语混乱或障碍;
  ●单眼或双眼突然双眼发生视觉障碍;
  ●突然发生行走障碍、头晕、失去平衡或共济失调;
  ●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严重的头痛。
  应尽可能在卒中症状出现后的3小时内入院治疗,以赢得宝贵时间。
  2.入院治疗
  脑卒中病人可能发生更严重的中风或者一个人时应当入院治疗,主要是为得到很好的护理,并确保尽早实施恢复治疗,防止并发症。
附件八:脑卒中和心肌梗塞的康复护理
  一、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导致成人严重残疾的重要原因。康复治疗旨在通过复原和重建的方法,减少疾病所带来的机体各方面的功能障碍。
  (一)物理疗法
  对多数脑卒中患者来说,物理疗法是康复过程的基础,理疗师通过训练运动以及对脑卒中病人的肢体进行物理推拿,以恢复病人的活动、平衡和协调功能。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的一些简单活动,如走、坐、站、卧以及从一种动作向另一种动作转换的过程。
  (二)作业疗法
  包括运动和训练,旨为使病人重新学习日常活动,如吃、喝和吞咽、穿衣、洗澡和做饭,读和写,以及梳洗和入厕等,帮助病人独立或半独立。
  (三)言语疗法
  当脑部损害发生在语言中枢时,患者会出现语言不利,甚至丧失部分语言功能,由于大脑具有学习和改变的重要能力(称为脑的可塑性),因此其它区域可以逐渐适应,恢复一些丧失的功能。
  (四)心理/精神疗法
  由于病灶的影响及病后致残的痛苦,患者多表现有心理障碍。改善其心理状况,可以促进脑卒中的康复。有研究表明,经常与患者及家属联系,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对脑卒中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二、心肌梗塞的康复治疗
  心肌梗塞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和康复处方,针对心梗恢复的不同时期(急性期、恢复期、复员期),确定适合的康复指导内容。
  (一)急性期康复治疗
  为初发病3周内,多在医院CCU或心脏专科病房。目前,此期主要以早期被动活动、早期起床、早期行走,并争取早出院为中心的康复医疗。可建议患者循序做以下活动。
  1.卧床休息;改善梗塞区血流灌注和营养,预防并发症
  2.擦脸;被动活动,每次5分钟,每日2次
  3.床上靠坐;漱洗、进餐;床边用便盆
  4.床上静坐,每次5分钟,每日2次
  5.床边静坐,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6.就餐时坐椅子上,30分钟
  7.床边靠立,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8.床边站立数次
  9.床边走动,步行30m,每日2次
  10.步行50m,每日2次
  11.上午卧床踏车(25瓦);下午步行100m
  12.步行l00m,每日2次
  13.下一层楼,再乘电梯上楼每日2次;步行150m,每日2次
  14.步行200米,每日2次
  15.上午踏车(50瓦);下午步行250米
  16.下二层楼,再乘电梯上楼,每日2次;步行300m,每日2次
  17.步行350m,每日2次
  18.步行400m,每日2次
  19.步行450m,每日2次
  20.踏车(100瓦)(准备出院)
  (二)恢复期康复治疗
  为初发病4一8周,病人在门诊或转疗养康复后进-步康复。此期则应鼓励病人尽量自理生活,并主张坚持低水平症状限制性步行训练,遵照循序渐进原则增加步行距离和次数。
  (三)复原——维持期康复
  为第3-6个月,本期重点是提高耐力。一般根据运动试验对心脏功能的评估以及达缺血阀值的限制心率来作为选择合适运动程度的依据。对老年病人还是以健身操、步行、功率车、太极拳等最为适宜。
  运动训练中需严格掌握运动量,切勿操之过急。这适度的“量”,通常是由医师用运动处方的形式来指导。运动处方应包含强度、时间、频率三要素。   强度:通常以最大氧耗量(VO2max)或代谢当量(METS)来表示强度指标,但由于测量不便,实际应用中利用心率与机体氧耗量呈正相关的原理,常以心率指标作为强度限制。冠心病人合适的运动强度为50%一70%V02max,相当于70%-85%最大心率(HRmax),这里所指最大心率为患者在运动负荷试验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心率。
  时间:一般至少30分钟,达靶心率(targetheartrateTHR)时间不少于10~15分钟。
  频度:每日或隔日1次,若停止训练超过3-4天,则运动效应消失,疗效减低。
  在实施运动处方时,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1.处方量仅是指导训练时的参考标准,在具体训练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病人的客观反应,遇有任何不适或感觉很疲劳,应随时调整或暂停训练。
  2.遇有感冒、发热、腹泻或由于气候条件难以适应时,应暂停或减量运动,不可机械执行。
  3.每次增运动量均须由医生指导更改。
  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指南(试行)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长期规划(2001年-2015年)》,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指导社区卫生保健人员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掌握开展防治措施的原则和方法,特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职责
  (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组织制订和实施本市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技术方案;并进行质量控制、考核和评估;
  2.对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3.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本市实施糖尿病防治工作情况,研究防治策略,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二)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本区(县)的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根据全市计划安排,制定本区(县)年度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并进行质量控制、考核和评估;
  2.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为社区提供适宜的防治方法和技术;
  3.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本区(县)实施糖尿病防治工作情况,研究防治策略,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1.掌握社区糖尿病及其危险因素分布的基本情况,制订本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并进行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
  2.开展社区人群健康教育,为社区人群提供控制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知识和方法,促进社区人群形成健康行为;
  3.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建立糖尿病患者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开展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分组,实施随访管理。
  二、分类及诊断标准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效应降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二)糖尿病分类
  1型糖尿病
  (胰岛庀赴苹担ǔ5贾乱鹊核鼐匀狈Γ(c)
  l自身免疫性:急性型、迟发型
  l特发型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
  其他特殊类型
  l胰岛庀赴δ芑蛞斐£
  l胰岛素作用基因异常
  l胰腺外分泌疾病
  l内分泌疾病
  l药物或化学制剂
  l非常见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
  l其他伴有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
  妊娠糖尿病(GDM)
  (三)糖尿病诊断标准
  本工作指南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表1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
  3、OGTT试验中,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
  表2糖尿病及IGT和IFG的血糖诊断标准
  血糖浓度mmol/L(mg/dl)
  全血 血浆(静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糖尿病:
  或服糖后2小时
  或两者
  IGT(糖耐量损害):   空腹
  及服糖后2小时
  IFG(空腹血糖损害):
  服糖后2小时
  ≥6.1(110)
  ≥10.0(180)
  &6.1(110)
  ≥6.7(120)
  ~&10.1(180)
  ≥5.6(100)
  ~&6.1(&110)
  &6.7(120)
  ≥6.1(110)
  ≥11.1(200)
  &6.1(110)
  ≥7.8(140)
  ~&11.1(200)
  ≥5.6(100)
  ~&6.1(110)
  &7.8(140)
  ≥7.0(126)
  ≥11.1(200)
  &7.0(126)
  ≥7.8(140)
  ~&11.1(200)
  ≥6.1(110)
  ~&7.0(126)
  &7.8(140)
  注:(1)糖尿病诊断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空腹指8~14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与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无关;OGTT是指以75克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如为含一分子水的葡萄糖则为82.5克)。
  (2)表1内为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推荐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值。如用毛细血管及/或全血测定葡萄糖值,其诊断分割点有所变动,可见表2.
  (3)如用全血测定,标本应立即测定,或立即离心及/或置于0~4℃保存。但后两者不能防止血细胞利用血糖。因此,最好立即分离出血浆。
  (4)糖尿病症状指急性或慢性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表现。
  (5)必须注意,在无高血糖危象,即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性状态下,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日按表1内三个标准之一复测核实。如复测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则需在随访中复查明确。再次强调,对无高血糖危象者诊断糖尿病时,绝对不能依据一次血糖值进行诊断。
  (6)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增高,不能依次诊断为糖尿病,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7)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
  (8)妊娠妇女的糖尿病诊断长期以来未统一。建议亦采用75克OGTT.
  (9)流行病学调查时可采用空腹及/或OGTT后2小时血糖标准。最好进行OGTT,如因任何原因不能采用OGTT,则可单用空腹血糖进行调查。但应注意,某些个体空腹血糖水平及OGTT后2小时血糖水平的判断结果可不一致,以致分别以此两水平调查所得的糖尿病患病率尤其在老年人中,有时可有差异。理想的调查是空腹及OGTT后2小时血糖值并用。
  (10)糖调节受损-糖尿病前期
  诊断标准中划出了一个处于正常与糖尿病血糖水平间的时期,此时期中的血糖水平已高于正常,但尚未达目前划定的糖尿病诊断水平,称之为糖调节受损期(IGR)。此期的判断亦以空腹血糖/或负荷后2小时血糖为准。以前者进行判断时,空腹静脉血浆糖≥6.1mmol/L(110mg/dl)~&7.0mmol/L(126mg/dl)时称为空腹血糖受损(IFG),以后者判断时,负荷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11.1mmol/L(200mg/dl)时称为糖耐量受损(IGT,以往称为糖耐量减退或减低)。目前将此期看作任何类型糖尿病均可能经过的由正常人发展至糖尿病者的移行阶段。因此可将此时期称之为糖尿病前期。此期的血糖水平及所伴其他代谢异常已对器官组织发生损害,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变。
  (11)空腹静脉血浆糖&6.1mmol/L(110mg/dl)且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糖值&7.8mmol/L(140mg/dl)者可视为正常者。
  三、干预措施
  (一)社区全人群干预
  社区全人群干预指积极做好社区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广为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利用各种渠道(如健康教育画廊、专栏、版报、广播等)在社区全体人群中广泛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社区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旨在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积极参与世界糖尿病宣传日活动,结合宣传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社会对糖尿病防治的关注。
  (二)高危人群干预
  1.高危人群的来源与登记
  社区卫生中心按照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标准(见附件一)对建立健康档案的人群开展高危人群筛选,对筛选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登记造册(登记表见附件二)。
  2.高危人群管理
  社区医生应对辖区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重点内容为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血糖检测。
  (三)治疗原则和双向转诊
  1.治疗原则
  (1)终身性。应当对患者进行终身治疗,并随病程进展不但调整治疗方案。
  (2)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应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个人要求、心理及家庭等因素,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防止和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综合性。治疗措施应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和药物治疗等的综合治疗。
  2.双向转诊
  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发挥社区医疗机构和二、三级医疗机构的优势和协同作用,患者的治疗应当实施双向转诊。二、三级临床医疗机构负责新发现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和一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组)的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负责患者的维持治疗和常规复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主动与上级医院协调建立患者转诊制度,及时将新发现的、血糖控制不佳的和病情恶化的患者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待患者治疗方案确定并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本院进行管理。
  (四)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患者干预
  1.来源
  社区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患者(包括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损害IFG的患者)来源有:因症就诊;社区健康档案登记;高危人群筛查;其他途径(如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健康体检等)。
  2.管理对象
  (1)重点管理对象:常住在本社区,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和维持治疗的2型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实施分组管理。
  (2)一般管理对象:常住在本社区,不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患者。一般管理对象可不纳入分组,每年进行一次随访管理。
  3.管理分组
  一组:血糖控制不佳组。包括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指根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附件四),全年血糖控制在“理想”和“一般”水平的时间少于四分之三的患者,每月进行一次随访管理
  二组:血糖控制良好组。包括血糖理想控制和一般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指根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全年有四分之三以上时间血糖控制在“理想”和“一般”水平的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管理。
  三组:前期组。包括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损害IFG的患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管理。
  4.定组及转组
  (1)初次定组
  患者在纳入管理的第一年,根据首次血糖测量值进行定组,血糖水平为“较差”者参照一组管理;血糖水平为“理想”和“一般”者参照二组管理;糖耐量减低IGT和和空腹血糖损害IFG的患者纳入三组管理。
  (2)年度评估和转组
  社区医师每年根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管理组别。重新确定的管理组别与原组别不同的患者,应转入新确定的组别进行管理。
  三组管理对象(糖调节异常患者)发展为糖尿病患者的,应在临床确诊后进行血糖测量值评估,在下次随访时根据血糖水平纳入一组或二组管理。
  5.转归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及时掌握由于死亡、迁出、拒绝等原因导致终止管理的对象,在《上海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卡》中注明,分类存放档案资料并统计汇总。
  6.档案管理要求
  对本社区发现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建立《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登记表》,对糖尿病患者建立《上海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首页),随访填写《上海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随访记录)。重点管理对象和一般管理对象的管理卡均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保存,并分类存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将管理信息按时录入计算机,即时上报区(县)疾控中心。
  7.随访管理
  (1)随访内容
  一组:血糖监测,建议患者每一个月进行一次血糖监测;了解患者自觉症状和药物、非药物治疗执行情况;健康教育(附件五);开具健康处方(附件六);提出运动和合理营养的建议;督促患者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建议患者每3个月作一次眼底和微蛋白尿检查,如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其它病症,应同时监测血压和血脂情况;指导患者掌握足部自我护理的方法。
  二组:血糖监测,建议患者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血糖监测;了解患者自觉症状和药物、非药物治疗执行情况;健康教育;开具健康处方;提出运动和合理营养的建议;建议患者一年作一次眼底和微蛋白尿检查,如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其它病症,应同时监测血压和血脂情况;指导患者掌握足部自我护理的方法。
  三组:健康教育;鼓励患者自我检测尿糖(附件七);建议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血糖监测,出现糖尿病临床症状者或尿糖、血糖、血脂异常随时做进一步诊断。
  一般管理对象:糖尿病患者参照二组的随访内容执行;糖调节异常患者参照三组的随访内容执行。
  (2)随访要求
  随访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管理组别,为每例糖尿病患者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随访时应监测患者的血糖、危险因素、临床情况改变和治疗效果,并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和存在的危险因素,了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和终生治疗的必要性。对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随访医师应根据利民便民的原则安排随访,临床监测可参考患者在其他医疗机构检测的临床检验单据。
  随访医师要密切注意一组患者的病情发展和药物治疗出现的副作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患者预警,督促患者到医院作进一步治疗;要督促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及时到医疗机构调整治疗方案,直至血糖基本得到控制。
  (五)康复护理指导
  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而且并发症严重,一旦出现严重肾病、眼病、心脑血管并发症和糖尿病的足部病变时,家庭康复和护理十分重要。
  1.对象
  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严重糖尿病眼底病变、严重足部病变、肾脏病变、严重继发感染等糖尿病并发症造成功能障碍的患者。
  2.内容
  (1)指导患者转诊,控制并发症;
  (2)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开展护理指导;   (3)指导患者进行理疗或运动康复;
  (4)适时建立家庭病床,指导患者家属掌握糖尿病康复和护理基本技能。
  四、质量控制
  (一)资料登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高危人群随访登记表、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卡的填写情况进行复核,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抽取5%的资料进行现场复核,检查资料的准确性。
  (二)随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社区医师进行业务培训,掌握糖尿病预防控制的专业技术;制订糖尿病随访的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三)计算机录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抽取5%的录入资料进行二遍录入,符合率低于95%的要求重新录入。
  五、考核评估
  市疾控中心每年对区(县)疾控中心进行一次考核;区县疾控中心每年对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二次考核。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按照下列指标要求进行自查,指标按统计年度时间进行统计,于10月下旬上报。
  指标和方法:
  1.建卡率:
  指实际建卡的糖尿病患者数占应建卡的糖尿病患者总数的百分比。
  注:应建卡的糖尿病患者指通过健康档案,门诊就诊、高危人群筛查等途径发现的社区所有糖尿病患者。
  计算公式:建卡率=实际建卡的糖尿病患者数/应建卡的糖尿病患者总数×100%
  2.管理率
  指纳入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占建卡的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百分比。
  注:纳入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包括糖调节异常患者)指每年至少有一次随访记录的患者。
  计算公式:管理率=管理人数/建卡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
  3.规范管理率
  指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并接受规范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数(定期随访)占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卡并就诊的糖尿病患者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规范管理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并接受规范管理人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并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4.控制率
  达到理想控制和一般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数占规范管理人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控制率=(理想控制人数+一般控制人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并接受规范管理人数×100%
  5.糖尿病知识知晓率
  指了解糖尿病防治基本知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占社区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了解糖尿病防治基本知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社区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
  调查方法:由市疾控中心统一设计调查表,统一规定社区糖尿病患者抽样调查方案。由区、县疾控中心负责对本社区糖尿病患者统一进行调查。
  附件一:高危人群界定标准
  附件二:糖尿病高危人群登记表
  附件三:上海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卡
  附件四: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附件五:健康教育内容
  附件六:糖尿病患者健康处方
  附件七:血糖、尿糖监测方法
  附件八:血糖检测方法
附件一:高危人群界定标准
  1.年龄≥45岁;体质指数(BMI)≥24者;以往有IGT或IFG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和/或甘油三酯症(&250mg/d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4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7.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附件二:糖尿病高危人群登记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岁)家庭住址
  _街道(乡镇)_路_号_室 电话 邮编 高危因素 健康教育时间(月)
附件三:上海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首页)
  编号________
  A-1姓名_______A-2性别_____1)男2)女A-3出生日期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职业:1)工人2)农民3)军人4)干部职员5)科技、医务、教师6)商服、企政7)离退休人员8)待业人员9)学生10)其它
  A-5住址________区(县)________街道(乡、镇)________居委会(村)
  ______路(组)______弄________号_______室
  A-6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A-7.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
  A-8-1糖尿病临床确诊时间______年A-8-2建卡登记时的血糖水平___________mmol/L
  A-9糖尿病并发症__________
  1)肾脏病变 ______年4)视网膜病变______年
  2)神经病变 ______年5)皮肤感染______年
  3)血管病变 ______年6)无并发症______年
  A-10.病例来源_____1)健康档案2)社区门诊3)流行病学调查4)其它________
  A-11身高(cm)_______
  A-12糖尿病家族史_______1)是2)否3)不知道
  B-1本次随访记录日期______B-2预约下次随访时间________
  B-3转归___1)继续随访2)迁出______区_______街道3)死亡4失访_______(注明原因)
  B-4.病例种类_____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3)营养不良型4)其它5)IGT6)IFG
  上海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随访记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________责任医生_________________随访时间___________
  随访日期 管理
  组别 血压值(mmHg)空腹血糖(mmol/L)BMI 腰围/臀围比 临床症状 眼底检查 服药情况 非药物治疗情况 健康处方建议
  (处方编号)医生签名
  注:临床症状:1)。多饮、多尿2)。多食/常有饥饿感3)。乏力4)。体重下降5)。视力下降6)。肢体麻木7)。下肢浮肿8)。肢端溃疡9)。皮肤及外阴瘙痒10)其它11)以上情况都无
  眼底检查:0)正常1)单纯性(1.1Ⅰ1.2Ⅱ1.3Ⅲ)2)增生性(2.1Ⅳ2.2Ⅴ2.3Ⅵ)3)。未测
  服药情况:0)不服1-1不规律(磺酰脲类)1-2不规律(双胍类)1-3不规律(a-糖苷酶抑制剂)1-4不规律(胰岛素)1-5不规律(其他)2-1规律(磺酰脲类)2-2规律(双胍类)2-3规律(a-糖苷酶抑制剂)2-4规律(胰岛素)2-5规律(其他)
  目前采取的非药物治疗措施:①限盐②减少吸烟量或戒烟③减少饮酒量或戒酒④减少膳食脂肪⑤减轻体重⑥有规律体育运动⑦放松情绪⑧以上情况全无
  填报说明:
  2每次随访应做到:掌握病情,指导规范治疗和日常生活起居,包括对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做出针对性的指导,督促患者按时接受医学监护。
  2对控制不良的晚期糖尿病患者应了解病人得到医疗照顾的情况。如病人未得到任何医疗照顾,应采取措施,以出诊、家庭病床随访、收住晚期糖尿病病房等方式,保证患者得到适当的医疗照顾。
  2每次随访根据随访表内容进行,做到无空项、漏项,面对面健康教育。
  职业:
  工人——指工矿企业中具体从事技术或操作的人
  农民——大部分时间从事田间劳动的人(1年有一半的时间)
  军人——正在部队服役的公民
  干部职员——指政府机关行政干部及公司职员或工厂管理人员
  科技、医务、教师——指大、中小学校中的老师或研究所里的科技人员和医务界的职工(包括临床和预防)
  商服、企政——指商业服务人员,包括营业员、售票员、饭店、宾馆的服务员、家政服务员等,以及企业中专门从事服务的人员如后勤人员
  离退休人员——如离退休后仍在外面兼职者请如实填写
  待业人员——指目前没有工作,但今后准备工作的人员
  学生——在校的正式学生,即全脱产学习者
  其它——无法分类者归入其它
附件四: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静脉血浆血糖控制目标
  代谢指标 理想 一般 较差
  餐前血糖(mmol/l)4.4-6.1 ≤7.0 &7.0
  餐后血糖(mmol/l)4.4-8.0 ≤10.0 &10.0
  毛细血管全血血糖控制目标
  代谢指标 理想 一般 较差
  餐前血糖(mmol/l)4.4-6.1 ≤8.0 &8.0
  餐后血糖(mmol/l)5.4-9.0 ≤11.0 &11.0
附件五:健康教育内容
  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的危险因素,必须采用个体化的健康处方。具体的干预方式及内容如下:
  一、控制体重
  建议体质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减重的方法一方面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减少脂肪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等。在减重过程中还需积极控制其他危险因素,饮酒的超重者需戒酒,老年高血压则需严格限制钠盐等。
  二、控制高血压
  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要在一般性干预的基础上,具体制定高血压管理的形式、时间间隔、降压的方式、降压目标值(根据年龄不同、并发症不同)、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控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进行干预。
  三、合理膳食
  强调饮食治疗个体化,参考患者的饮食习惯,平时食量,病情、血糖水平、工作强度、体重情况等,并随病情的变化而修正患者的饮食方案,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营养宣教,教会她们记饮食日记等。形成一套适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可操作性强的膳食疗法技术指导方案。
  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5%,应严格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因其易于分解,吸收迅速,易引起血糖升高。
  蛋白质:应注意食物品种多样化,荤素搭配,若无糖尿病肾病,蛋白质每天的摄入量1g/Kg/d,所供给的热量占总热量的10%-20%,动物性蛋白质占总蛋白摄入量的40%-50%为宜。
  脂肪:摄入量为0.6-1.0g/Kg/d,占总热量的20%-25%,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植物性脂肪占总脂肪摄入量的40%左右。
  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和不溶性植物纤维,减少饥饿感,增加肠内容物的容积以利于排便。
  四、加强体育锻炼
  每个参加运动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须咨询医生,以决定自己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时间,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等。运动强度须因人而异,常用运动强度指标可用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80次/分(或170次/分)减去年龄,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运动频率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续至少20-30分钟,根据运动者身体状况和所选择的运动种类以及气候条件而定。
  五、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情绪激动可引起血糖波动,且此类病人易酗酒、吸烟等,并降低对糖尿病治疗的顺应性。因此对于有精神压力和情绪易激动的人,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需做长期细致的工作,一方面靠政府与政策改善大环境,另一方面则靠家属与社区医师做耐心劝导,帮助这些人参与社会活动,如参加体育锻炼、绘画等,在社团活动中倾诉心中的郁闷,得到同龄人的劝导和理解。
附件六:糖尿病患者健康处方
  糖尿病是一种潜伏期较长,症状不明显,可合并多系统、多脏器并发症的常见疾病,但药物治疗和营养、运动干预效果明显,医生将根据您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危险因素情况为您制定个体化的健康处方,为您减轻病情,推迟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您的生活质量。
  编号________姓名_______性别_____1)男2)女
  管理种类________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3)营养不良型4)其它5)IGT6)IFG
  最近血糖尿病的化验日期____年___月_____日
  血糖值1空腹血糖值(mmol/L)_____2随机血糖值(mmol/L)________
  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项目 目前情况 建议 备注
  疗 接受治疗 去医院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不按时服药 坚持按医嘱服药
  治疗效果不佳 需要调整方案
  疑似有并发症 去医院进一步确诊
  糖 不知道血糖正常值 阅读发放的宣传材料
  不了解自己血糖 定期测量血糖
  不经常测量血糖 定期测量血糖
  不会自测血糖 参加技能培训
  不知道糖尿病血压控制值 阅读发放的宣传材料
  不了解自己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
  不经常测量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
  不会自测血压 接受技术指导
  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随访医生随访日期年月日
  附件七:血糖、尿糖监测方法
  社区医生应当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尿糖监测,使用规范的测试方法。监测的具体方法如下(检测频次供参考):
  (一)病情稳定的胰岛素治疗患者,每2周测一天内3次血糖(空腹、早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
  (二)病情控制不好的胰岛素治疗患者,如条件允许每3天测一天内7次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加睡前),不舒服时即时测。
  (三)病情控制不好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经济条件较差的,每3天测一天内4次血糖(三餐前加睡前)。
  (四)病情稳定的口服降糖药患者,每2周-1个月测一天内空腹或早餐后2小时血糖。也可以测尿糖(老年人和肾功损害者除外)。
  (五)病情不稳定的口服降糖药患者,每周测一天内空腹或早餐后2小时血糖。
  (六)生病或血糖〉20mmol/L(360mg/dl)时,应测尿酮体。
  (七)社区医生每年检查2次患者自我检测技术,并作记录。
  附件八:血糖检测方法
  一、血糖的定义: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的浓度。
  二、血糖的测定:血糖可采用静脉血和毛细血管血进行测定。静脉血血浆葡萄糖浓度主要用于糖尿病的诊断。测量毛细血管全血的袖珍快速血糖仪具有体积小、操作便捷、用血量少等优点,可用于急诊病人的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自我监测,不宜用于诊断。
  三、测定血糖时对患者和环境的要求:
  寒冷、水肿、血管痉挛、颅内压升高、脱水或取血困难等均会影响血糖的测定结果,因此患者应在16-26℃时采血,空腹采血前应禁食10-14小时,避免吸烟、饮用茶、咖啡、酒精饮料及其他兴奋性饮料,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激动,如有可能,应停用口服避孕药、烟酸及某些利尿剂。
  四、血糖测量的步骤:
  (一)静脉血:患者取坐位,胳膊放在桌面上。支撑应舒适,掌面向上,抽血者确定静脉部位后在肘上绑上止血带。局部消毒后进针,抽血约5ml,松开止血带,拔出针头,局部棉球按压止血,血标本(含氟化钠和草酸钾试管内)尽量保存在4℃~6℃环境中,并尽快送检。
  (二)快速血糖仪:不同类型的血糖仪使用步骤不同,应参照各自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上海市卫生局
您的位置:&&&&> 正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葡萄糖耐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