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测量室外温度测量问题

2014初三物理上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带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4初三物理上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带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4初三物理上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带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单元评价检测(一)第十二章(45分钟 100分)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下列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的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选C。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A错在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B错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C中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方法正确;D错在读数时视线倾斜了。故选C。 2.(;启东东海质检)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他们的实际体温是37.5℃和38.5℃,那么两次测完后记下的数据是(  )A.37.5℃和38.5℃    &&&&B.38℃和38.5℃C.37.5℃和38.5℃&&&&&&&D.38℃和38℃【解析】选B。本题考查体温计的使用。体温计液泡上方有一缩口,在离开人体后,液柱不下降,使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但是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用力甩,如果用没甩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若被测病人的体温比原来病人的体温高,则准确,如果低,则显示原来的示数。故本题中:乙和丙的实际体温是37.5℃和38.5℃,那么两次测温后,记录数据是38℃和38.5℃,故选B。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 &A.水的凝固过程&&&&&&&&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解析】选B。本题考查图像的分析。该图像存在一固定的凝固温度,故为晶体凝固图像,玻璃和蜡是非晶体;因为其凝固点接近50℃,不是水凝固的过程,故应是海波的凝固过程。 4.(;宝应南片区七校联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熔化现象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A对;露水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B错;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并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形成的,是液化现象,C错;霜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D错。5.(;天津中考)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解析】选C。本题考查物态变化。掌握各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物质变化前后的物态是解题的关键。冰变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水变成水蒸气,是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水蒸气变成冰,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故选C。6.(;泰安中考)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变模糊,是车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解析】选D。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概念。河里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熔化为液态的水;冰棍儿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冰棍液化成液态的小水滴;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由于车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故选D。7.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 740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作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的凝固点是-328℃【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酒精的沸点是78℃,当温度是80℃时,酒精变成酒精蒸气,是气态,A错;气温接近-50℃时,不能用水银作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B错;水银的熔点是-39℃,此时水银吸热,但温度不变,C对;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铅是晶体,故铅的凝固点是328℃,D错。故选C。8.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A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B,如图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B内的水将(  )A.到100℃就沸腾B.到100℃不能沸腾C.管内水温保持80℃不变D.无法确定【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液体沸腾的条件。由于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时,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不能再吸收热量了,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故选B。二、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8分)9.(;信丰西牛期末)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要    热。室外的气温高达35℃,而冰块尚未完全熔化时,冰盒内的温度为    ℃。【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特点。冰熔化时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为0℃。答案:吸 010.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     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    热量。【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知识。冬天,室外温度很低,汽车内的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玻璃就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内侧;水蒸气液化变成水珠,放出热量。答案:内 放出 11.(;广东中考)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物质&水银&酒精&甲苯&萘熔点/℃&-39&-117&-95&80.5沸点/℃&357&78&111&218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作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作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作测温物质。【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知识。萘的熔点为80.5℃,这个温度已经超过酒精的沸点,酒精不能作为测温物质,可以用水银或甲苯;固态甲苯的温度在-95℃以下,所选测温物质的熔点应小于-95℃,故应选酒精作测温物质。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所选测温物质的沸点应大于100℃,酒精不符合。答案:水银或甲苯 酒精 酒精12.(;内江中考)如图甲所示,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这就是    。如图乙所示,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    。(选填汽化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解析】本题考查用分子运动论解释物态变化中的蒸发和沸腾现象。甲图描述的现象分子运动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是蒸发现象。乙图描述的现象分子运动发生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是沸腾现象。答案:蒸发 沸腾13.(;铁山月考)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这个图像,你能获得的合理信息有:&信息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晶体熔化图像的认识。从图像知,物质在6~12 min时间内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此物质是晶体。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C段对应的温度为熔点,熔点是48℃,BC段为熔化过程,共经历了12 min -6 min=6 min。 答案:该物质是晶体 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答案不唯一)14.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   ______或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地球拥有大量的水,但人类还会面临“水荒”,从水资源的现状和使用来分析,这是由于     (写出一条)。&【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现象。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造成水缺乏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水污染。答案:液化 凝华 水的污染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15.(5分)(;杭州中考)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小张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而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结论是否正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液化现象的理解。两个人争论的焦点是水珠是从瓶内渗出的,还是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的。因此可用其他不含水物体代替矿泉水瓶,如铁块、木块等进行实验。答案:小吴的结论正确。取一铁块放在冰箱中较长的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铁块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该实验即可验证小张的结论是错误的。16.(5分)(;大连中考)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冻鱼,放在一盆冷水中,过一段时间将鱼从水中拿出,发现鱼的表面出现了一层较厚的冰。剥开这层冰,发现鱼已经完全“解冻”。请分析说明鱼表面这层较厚的冰是如何形成的。(“解冻”过程中,鱼的温度始终低于0℃)【解析】本题考查熔化和凝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将冻鱼放到水中时,鱼表面的冰开始从水中吸热,而且冰也达到了熔点,故鱼表面的冰开始熔化,即鱼的温度升高;盆中的冷水,向鱼表面的冰释放了一部分热量,而且水也达到了凝固点,盆中的水一部分会凝固成冰,附在鱼表面上。答案:见解析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分)17.(12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选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解析】本题考查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受热更均匀。(2)实验时需要记录萘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的时间,故需要停表。(3)“白气”是冒出的热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4)物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故图像中近似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段图像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时间大约从10 min到25 min,故持续时间约为15 min。答案:(1)受热均匀 (2)停表 (3)B (4)1518.(11分)(;荆州中考)如图甲所示是小敏同学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的装置,从85℃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 &(1)实验中小敏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较慢,为了使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快些,她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是1 min时的温度计示数,则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3)小敏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温度/℃&85&&91&97&99&99&99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敏    min时的记录数据明显有误。(4)水沸腾后,从杯口冒出的“白气”是      (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解析】此题考查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温度计示数上升较慢,即水的温度升高得慢,可能的原因有:酒精灯的火焰不足;烧杯中水的质量大等,故可增大酒精灯火焰或减少烧杯中水的量,使水适量即可;(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为89℃;(3)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在相同时间内水的温度变化应是相同的,1 min时的温度计示数是89℃,第2 min时的温度计示数应是93℃;(4)水沸腾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从杯口冒出时遇冷液化成了小水珠,形成了“白气”。答案:(1)增大酒精灯的火焰(或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等)(2)89 (3)2 (4)小水珠 五、理解题(7分)19.&&&&&&&&&&&&&&&&&&&&&&&&&& 向天取水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物态变化有    。(2)请根据“干冰降雨”的过程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回答。问题: &回答: &【解析】自然界中水的物态变化有汽化、液化等,根据“干冰降雨”的过程可以提出的物理问题有:干冰为什么能降雨呢?干冰是怎样形成的?把干冰播撒到冷云中,其周围环境温度为什么会降低?答案:(1)汽化(或液化等) (2)播撒干冰为什么能降雨呢?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水蒸气变成水珠而降落下来。&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3.温度与气温(temperature&and&air&temperature)
教学目标(teaching&aim)
科学概念(science&knowledge)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proscess&and&way)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teaching&important&and&point)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teaching&prepare)
2.温度计(temperature)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师:what&s&the&weather&like&today?
How&to&measure&the&temperature?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measurement&and&comparison&of&the&outdoor&temperature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Room&temperature&measurement&,recording&,communication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上一篇】&&&&&&&&&【下一篇】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光明路333号 邮编:830043
电话:9-6666
电子邮件: 技术支持:安 竟
备案序号:基于温度的数字测量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 基于温度的数字测量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温度的数字测量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来源:毕业论文网
一、课题意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温度是工业中非常关键的一项物理量,在农业、工业、各种高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中也是一个非常普遍和常用的测量参数。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感技术的广泛应用,温度测试技术已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此,提出了温度的数字化测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温度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新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本设计需要采用传感器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设计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等重要特点。主要用于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
二、文献综述 包括: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3.本人对所查文献的评述等
&(一)温度计系统的发展
&最早的温度计是在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后来又相继出现华氏温度计、列式温度计、摄氏温度计,均用水银和酒精等制作,现在英、美国家多用华氏温度计,德国多用列氏温度计,而世界科技界和工农业生产中,以及我国、法国等大多数国家则多用摄氏温度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工业技术的需要,测温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由于测温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根据不同的要求,又制造出不同需要的测温仪器: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高温温度计等。而我需要研究的是数字温度计,它是通过一定的电路和温度传感器进行测控,将温度用数字准确的显示出来。数据显示比较直观而且测量精度也比较高,范围也比较大。
&(二)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现状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一般采用温度传感器与核心处理芯片相结合,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过A/D转换变成数字信号,用数字显示。
&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不同,数字温度计可采用热电偶、热电阻、热敏电阻、PN结型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等。
&数根据核心处理芯片的不同,数字温度计可为采用单片机和PLC来设计。
&1、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S51作为中央处理器,并扩展等芯片构成最小控制系统,控制外围模块实现相应功能。在设计制作过程中,采用外围时间芯片DS1302计时、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温度,通过可控硅组成的开关电路驱动输出
&本系统采用光控分时显示时间和温度数值,可见度可达2千米,应用于各种高楼大厦楼顶。该系统涵盖了单片机最小系统、时钟芯片DS1302、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模拟温度传感器AD590、8位A/D转换器ADC0809、继电器和可控硅BT137等器件的应用技术。其中硬件设计是:时间芯片DS1302与 温度传感器AD590采集的模拟信号,经放大、缓冲、滤波等调理电路处理后,由模拟开关电路选择后送A/D芯片(ADC0809)转换为数字信号,或时间芯片DS1302与数字温度传感器D S18B20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AT89S51,然后通过可编程的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8279及键盘通过数码管交替显示时间和温度。或经扩展芯片8155及可控硅式继电器通过霓虹灯交替显示时间和温度。控制器设计采用数据流驱动多模块并行技术,以提高控制电路的执行效率。另外系统配备了直流电源,以满足室外便携采集的需要。
按照单片机设计的数字温度计,画出框图如下:
&2、基于PLC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AD590温度传感器是一种电流型两端感温集成温度传感器,其输出电流与温度成线性关系,工作电压可在+4-+30V范围内选用,测温范围为-55-150℃,不易受接触电阻,引线电阻和噪声的干扰,适用于单片机进行温度测量和控制。由于PIC16F87x系列单片机本身具有8路模拟输入通道,因而不需要专门的A/D转换器件就可以直接将模拟信号送至单片机输入口,硬件电路相对于其它型号单片机比较简单,基于以上独特优点,该数字温度计采用AD590作为温度传感器,选用PIC16F873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测温范围为0-100℃,精确度为0.1℃可动态显示所测温度。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框图如下:
&温度是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实时在接触到的物理量,但是它是看不到的,仅凭感觉只能感觉到大概的温度值,传统的指针式的温度计虽然能指示温度,但是精度低,使用不够方便,显示不够直观,数字温度计的出现可以让人们直观的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温度到底是多少度。
&目前数字温度计的研究种类比较多,非接触温度测量技术有红外非接触温度测量技术,单总线数字式温度测量技术等等,此外激光测量温度技术,基于彩色CCD三基色的温度测量技术每一种新的温度计研究都尤其新的出发点,随着近几年来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温度计也变得小型、快捷,方便起来。虽然在医疗等方面还在用比较平常的玻璃温度计,但是在工业,科研等方面很多时候测量的温度范围比较大,而且所需精度高……鉴于这之类的要求,本人对数字温度计进行研究。目前数字温度计的研究已采用进口芯片组装精度高、高稳定性,误差≤0.5%, 内电源、微功耗、不锈钢外壳,防护坚固,美观精致。
&国内有些数字温度计采用进口高精度、低温漂、超低功耗集成电路和宽温型液晶显示器,内置高能量电池连续工作≥5年无需敷设供电电缆,是一种精度高、稳定性好、适用性极强的新型现场温度显示仪。是传统现场指针双金属温度计的理想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
&根据用途数字温度计可分为袖珍式和多用数字温度计。
&1、袖珍式数字温度计:
&袖珍式数字温度计有许多优点,它与传统的旧型温度计相比,显得轻便灵敏、精确稳定与安全可靠,配有各种型号规格的探头,使测温范围由-180℃延伸至1770℃,被广泛地应用来测量液体、气体、半固体和固体表面的温度。国内已有一些单位在研制和小批量生产这类仪表,但无论从数量、质量、品种和性能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还在进行进一步研究。&
&2、多用数字温度计
&国外计量.1991年第8期.多用数字温度计7563 1.前言温度测量的应用范围已由基本的物理测量扩大到极低温计测及与生物相关联的测量,在使用多样化温度传惑器的同时,对测量器具的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的应用也使自动测量技术得到普及,这些自动计测仪器在生产线或研究开发领域是不可缺少的,并且根据这类用户的使用要求,测量仪器的计算机接口装置也是不可少的.这次,根据这样的市场背景,开发了对应16种热电偶及热电阻传感器并可同时测量直流电压,电阻的多用数字温度计/7563.2.开发目的(1)实现高精度,多功能在进行热电偶,热电阻高精度温度测量的同时,还可进行直流电压,电阻的测量.'(2)遥控功能装备有―或--232标准接口,由使用的计算机遥控功能可进行自动计测.(3)数据存贮内藏存贮器用于高功能数据收集,井装备存贮器卡用的采集缓冲器。
&(三)本人对所查文献的评述
通过大量文献和资料的查阅,我所设计的数字温度计中的温度传感器,需要查传感器应用方面的书籍但是多半的书都没有很确切的温度传感器,相关的热偶传感器和PN结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通过了解这些传感器可以深入了解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在数字温度计中的作用。[1]接下来查阅的资料是关于数字电路这一块,需要查阅的资料是数字电路中A/D转换的原理,还有电子电路中变压器的变压过程和原理,可以查阅的书籍有电子电路、数字电路和实验方面的书籍。[2][5][7][8]查阅了关于制作电路板的书籍,首先是查阅关于CAD的书籍,绘制电路图,再仿真制作成电路板,这就需要电子工业方面的书[12][13][14]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设计内容:1掌握常用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温度的数字测量原理& 2、掌握单片A/D转换器CC7107的工作原理& 3、熟悉CC7107的使用方法& 4、综合设计指标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和A/D转换器CC7107设计和制作数字温度测量电路
设计指标:1、温度的测量范围:0-200℃& 2、测量精度要求为0.1℃& 3、数字的显示位数为3 1/2位
&设计思路:
 平时多数的数字温度计采用温度敏感元件也就是温度传感器(如铂电阻,热电偶,半导体,热敏电阻等),将温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如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温度变化和电信号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如线性关系,一定的曲线关系等,这个电信号可以使用模数转换的电路即A/D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再送给处理单元,如单片机或者PC机等,处理单元经过内部的软件计算将这个数字信号和温度联系起来,成为可以显示出来的温度数值,如25.0摄氏度,然后通过显示单元,如LED,LCD或者电脑屏幕等显示出来给人观察。这样就完成了数字温度计的基本测温功能。
&本人根据温度传感器及单片A/D转换器CC7107设计一种能显示四位数据的温度计。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是:将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物理参数,如膨胀、电阻、电容、热电动势、磁性、频率、光学特性等通过温度传感器转变成电的或其他信号,传给处理电路,最后转换成温度数值显示出来。
&根据设计思路和电路组成部分将电路框图设计如下:
&其中图中第一部分是电源,输入的电压是+220V交流电,经过变压器降压达到合适的电压在经过桥式整理将电压输到运放器,同时将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入运放器
运放器使电压乘以一个比例系数,使一度的变化得到一个整数变化的电压值,再经集成块CC7107,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经三极管放大送到LED电路显示温度的确切数字.
&(二)研究方法
&1.首先查阅课题相关的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结合实际需要提出设计方案。
&2.设计方案包括:
&(1)选择合适温度传感器和变换器CC7107的工作原理;
&(2) 掌握温度传感器、变换器CC7107的工作原理和LED译码电路;
&(3)按照要求画出电路图;
&(4)应用电子CAD软件制作电路图并仿真;
&(5)结合电路图,组合各部分制作成完整电路板;
&(6)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进行调式(7)总结本次设计。
&四、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2009年11月至日:查阅相关文献,并写出,进行开题答辩。
&日至日:熟悉常用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温度的数字测量原理和单片A/D转换器CCD7107的工作原理。
&日至日: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和A/D转换器CCD7107设计、制作和调试数字温度测量系统。
&日至日:完成毕业设计的撰写。
&日至日:完成毕业设计答辩工作。
&日:毕业设计答辩。
&&五、主要目录
&[1]黄贤武、郑筱霞.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丁慎训、张连芳.物理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阮亮、高红、长缨等用非平衡电桥设计和组装电子数字温度计[J].物理实验室.,):24-26
&[4]汪建军基于非平衡电桥的电阻数字温度计设计[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62-54
&[5]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6] 宋文绪、杨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陈光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综合实训[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8]高吉祥.电子技术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9]高吉祥.基本技能训练与单元电路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10].刘迎春、叶湘滨.现代新型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
&[11]李国洪、胡辉.电子CAD实用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2]吴建设、余宏生.电子CAD技能实训[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13]逻辑 。电子工艺实习教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4]段维莲、李敬伟.电子工艺训练教程.电子工艺出版社,2005
[15]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简明修订版).杭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16] 李广弟.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 &
基于温度的数字测量系统设计开题报告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外温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