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38岁男性长期去网吧半夜才回家是网瘾学校吗?谢谢专家

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
网瘾少年半年喝1500瓶饮料 通宵泡吧患肾病
&/ &/ &/ &/ &/
网瘾少年半年喝1500瓶饮料 通宵泡吧患肾病
来源:微微健康网
摘要: 广州一16岁网瘾少年通宵上网玩游戏,半年内喝下饮料1500瓶,最终导致肾功能损坏,患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为了给他治疗,家人散尽了家财,但这位网瘾少年至今仍躺在病床上,追悔莫及。专家提醒,长期熬夜玩游戏、喝饮料,严重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
  广州一16岁网瘾少年通宵上网玩游戏,半年内喝下饮料1500瓶,最终导致肾功能损坏,患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为了给他治疗,家人散尽了家财,但这位网瘾少年至今仍躺在病床上,追悔莫及。专家提醒,长期熬夜玩游戏、喝饮料,严重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
  黎富安是清远连州人,父亲黎永红在广州务工多年。2011年7月,安仔毕业后跟随父亲来到广州打工,在一家酒楼里工作。每天下午5时上班,次日凌晨2时下班后,安仔难以入睡,养成了跑去网吧玩网络游戏的习惯,而且一玩就玩到次日早上8时才回家。
  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安仔的身体长期处于极度疲倦的状态,为了缓解疲倦,安仔迷上喝各种带有甜味的饮料,几乎不喝水,平均每天喝五瓶凉茶加两瓶雪碧,或喝可乐、橙汁、凉茶等饮料,&只要是甜的,什么都喝。&安仔告诉记者,每天他光是买饮料就要花几十元。经粗略统计,在来广州的大半年时间里,安仔喝掉的饮料达到1500多瓶。
  2012年7月,安仔双腿开始水肿,送院后医生告知安仔得了肾炎,家人本来以为,只需要打几天针就好,但没想到安仔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医院反复检查后,最后的确诊结果让其家人大为惊讶,安仔得的不是普通的肾炎,而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近日,记者在荔湾区中医院看到了安仔,他神情呆滞地躺在病床上,曾经身材高大的帅气小伙,如今身体肿胀。&自从得了这个病以后,我再也不敢喝饮料了,我看一些书上说,喝太多饮料会对身体有损伤,现在才知道后悔!&谈起大半年来疯狂喝饮料、玩游戏的行为,安仔把头垂了下来,在他旁边父亲重重地叹了口气。安仔幼年时,母亲离开人世,父子相依为命,为了治疗安仔的病,家人已经耗尽了所有积蓄,&我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孩子,父亲既无奈又无助。
  网瘾丝毫不逊于毒瘾,除了青少年自己要增强自制力之外,父母也应多抽一点时间陪孩子,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类似安仔这样的悲剧发生了。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文章关键字:
记者探访发现,很多实体药店由于租金压力、顾客稀少、利润微薄等原因,不但...&&&&&&&&&&&&&&&&&&&&&&&&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为戒网瘾男子想奇招:砸ATM机进监狱
[作者:佚名 来源: 时间:<font color="#15-6-26 【
因沉迷上网花光了积蓄,在温州务工的23岁湖北籍男子曾某竟想通过砸银行ATM机“去监狱戒网瘾”。6月26日,澎湃从温州市瓯海经济开发区派出所了解到,因涉嫌寻衅滋事,曾某已被处以行政拘留14天。办案民警金警官告诉澎湃,审讯时曾某交代,自己5年前到温州打工,平时只要有点钱就会去网吧,为此花光了积蓄。19日凌晨1时许,他再次在网吧花光了钱,很苦恼,突然冒出“蹲监狱把网瘾戒掉”的念头。随后,他拿了把水果刀,来到瓯海经济开发区梧慈路附近某银行服务网点的ATM机前。“银行监控显示,19日2时许,曾某到ATM机前,用水果刀划显示屏。银行监控中心人员在监控中发现后,通过对讲系统发出警告‘再损坏机器,就要报警了’,曾某听到后,非但不停手,还跑出去捡了块砖头回来,对着ATM机猛砸,致使屏幕被砸坏。”金警官说。曾某在实施打砸后没有离开,而是蹲在银行网点门口等着。瓯海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民警接警后很快赶到现场,将其抓获。
欢迎访问最专业的无盘论坛,网吧论坛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最新网吧资讯: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吧系统专题
&&&&&&&&&&&&&&&&&&&&&&&&&&&&&&&&&&&&&&&&&&&
本文来源地址: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文章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联系邮箱:.,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 网吧天下
&&&&&&&&&&
&&&&&&&&&&
&&&&&&&&&&
&&&&&&&&&&
&&&&&&&&&&
本站通过多款杀毒软件等安全工具检测无毒无害请大家放心浏览孩子初中不学习总去网吧,请问长沙有戒网瘾学校吗?急求~_百度知道
孩子初中不学习总去网吧,请问长沙有戒网瘾学校吗?急求~
提问者采纳
有啊! 八一路就有一个
叫慧腾学校吧。
就是专门接收那些不听话,有成长问题孩子的。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学生不听话违反校规会体罚棍子打屁股,教官非常严厉长沙有6家戒网瘾学校,每天军训几个小时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青少年网瘾新趋势:网瘾群体出现父子档、低龄化-梁潇,陶宏,网瘾,师叶,曾燕波,有的是,父子,网吧,沉迷,不对劲,-上海频道-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青少年网瘾新趋势:网瘾群体出现父子档、低龄化
图片说明:回忆这些年的网瘾经历,梁潇觉得就像梦一样。现在,他偶尔还会打游戏,但这已不是生活的全部。记者 施培琦  东方网12月24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本科是英语系,研究生学的是历史,后在美自称从事素质教育、中美文化、教育等课题比较,专业和网瘾八竿子打不着的陶宏开,2004年意外成了中国网瘾治疗第一人。2004年5月,陶宏开教授宣称因主动帮助一位辍学少女戒除网瘾后考取重点高校,从而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从此,“网瘾”这个词频频见诸报端。  一眨眼,10年过去了。这些年来,青少年网瘾到底有了什么新特征?青年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网瘾治疗第一人陶宏开本人和数位青少年专家,进行了深度调查。  两度落榜却在游戏里找到“温馨”  1990年出生的梁潇(化名)虽说是90后,但他的网瘾时间却接近10年。他曾两次中考落榜,成为学校老师眼中的学渣。但他却通过顽强的意志,戒了网瘾,现在的他也会时常玩玩电脑,但上网打游戏已然不是生活的主旋律。记者联系到梁潇时,原本以为他会很抵触,谁知时过境迁,现在的他已然能直面这段黯淡的经历。  “我中学的时候进的还是一所有名的民办市重点呢。”梁潇坦言这所民办重点初中直接略过预备班的教学内容,平时学习进度很快,不多时就开始做中考卷子。原本在小学时成绩就一般的梁潇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赶不上学习进度,他几乎从未及格过,有一次好不容易数学及格了,还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训了一顿,怒斥他抄袭别的同学的试卷。  按照梁潇的说法,经过种种原因,原本已经灰心丧气的他执意要离开这所学校。后来,妈妈送梁潇到无锡的一所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就读了一年,回上海后,他在杨浦区一所普通的中学念初二。  有了这样一番波折,梁潇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中考总分600分,他只考了300多分,每门150的卷子,他英文、数学连50分都没考到。  “当时外出补课,和一群同学坐在一起,老师都不知道给我补什么。我到底能干什么呢?”那时的梁潇迷上了到网吧打游戏,在虚拟的世界里没有了成绩,没有了歧视,在他看来,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温馨”。“游戏的世界很真实,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游戏中我被杀了,就叫人来帮忙,他们不但没有讨厌我,还来帮我。”  那时的他下课后就被守在校门口的父亲盯上了,父亲骑自行车,他骑小车,被父亲满大街追着跑。但因为小车灵活,父亲很容易跟丢。到了网吧后,他一放松就是三四个小时。  后来,梁潇复读过一年,那一年里他打游戏的次数减少了,但这并没有力挽狂澜,他两度落榜。  到长宁区的一所中专就读后,他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父母怕他到网吧学坏,家里买了台电脑,这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通宵上网玩游戏。每天的睡眠时间浓缩到了五六个小时。到了中专后期,他下午就会翘课玩游戏。  毕业后家里蹲吃饭2分钟只为赶打游戏  中专毕业后,他“家里蹲”了整整一年,为了赶着打游戏,他以平均每顿饭两分钟的速度狼吞虎咽,节省宝贵的时间。这样过快的进食让他的内分泌发生了紊乱,他患上了代谢综合征,变得越来越胖,最重的时候体重达到了220斤,他更加自卑了,更陷入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  看到儿子这般堕落,梁妈妈忍不住了,和丈夫一合计邀请儿子去北京“旅游”,到了北京的东风宾馆,梁潇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根本不是什么旅游,而是让他来听陶宏开的讲座。  “其实我一开始对陶教授印象很差。虽说如此,他的一些理念很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家后没过多久,这个“印象很差”的陶教授居然让他首次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他陷入了迷茫。“这辈子我能做什么呢?现在我钟爱的游戏10年、20年后肯定会被淘汰,我不可能为了游戏而活。与其被送到戒网瘾学校去,被毒打,还不如主动尝试戒网瘾。”  于是,他和爸妈一起去武汉找陶教授。  时隔数年,梁潇早已记不清与陶宏开交流的具体细节了。他唯一记得的是,自己在原原本本诉说了自己的委屈后,陶教授的话让他心有触动,下定决心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  除了酷爱网络游戏,梁潇平时对日本动画片也颇为感兴趣。2009年,梁潇和父母提出去日语培训机构学习,在那里他遇到了很多外教老师,成为了朋友,他的日语口语提高得很快。学习日语的那段日子,他的网瘾没那么严重了。不过,他在学习之余,还是把所有时间贡献给打游戏。之后,他又赴日本留学,在语言学校念预科的时候。他的成绩是班里数一数二的,这多少让他重拾了久违的自信。  不幸的是,后来他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并遭遇了车祸。此后因种种原因,不得不中途返国。那一年是2012年,回国后,他开始报名学英语。今年年初开始,他又强迫自己看美剧学外语。  找到工作并减肥不后悔那段荒唐的经历  让父母觉得欣喜的是,虽然儿子打游戏的瘾没完全戒掉,但生活终于走上了正轨。2013年,梁潇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资,到日资企业工作,尽管工资只有微薄的2000多元,但总算不再啃老了。很快,他又跳槽到了一家中德合资的企业,工资翻了一番。  在努力学两门外语的同时,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减肥,每天雷打不动一个小时长跑,严格控制饮食。体重从巅峰时的220斤减到了现在的132斤。  现在的他也会玩网络游戏,但平时每天最多一个小时,双休日的时候每天不超过五六个小时。他也学会正视网络游戏和现实的关系。“其实,在虚拟世界里,我同样并非所向披靡,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死亡骑士,同样会拖团队的后腿,但小伙伴们并没有嫌弃我,而是带着我一起走上征程。后来,我和太仓的一群网友见过面,大家现在偶尔也会聚会,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了。那些网友中,有的是警官,有的是教师,我们现在的状态不能叫网瘾了,这只是一种爱好。我觉得只要找到新的兴趣点,就会取代你对网络的依赖。”  梁潇得意地说,现在他和父母的关系十分融洽。“现在的我已经学会了自控。我也不介意别人知道我曾经网瘾过。我不后悔,没有这段经历,可能我的成长就没那么快。我身边的朋友,有的按部就班上了大学,毕业后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一位哥哥比我大几岁,但收入和我差不多。”  这些年,梁潇一直和陶教授保持联系,因为“是他点醒了我”。  网瘾群体新变化  变化1  时间长:“骨灰级”群体越来越庞大  10年前,陶宏开接触的大部分网瘾青少年还是中学生,占到了90%,2006年以后部分中学生进了大学,网瘾“主力”转移到了大学生群体,2011年后昔日的网瘾学生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变身为家长。  在他看来,时光荏苒,这些年网瘾十多年的“骨灰级网瘾者”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陶宏开前不久刚接触了一名留着一头长发、满脸胡子,成天不出房门的27岁网瘾男生。“这些长期网瘾青年大多是啃老族,几乎没有社会交往。”当然,他们中也有从不可自拔到成功脱瘾的成功案例。  而12355热线心理咨询师叶继英也认为,网瘾已经从青少年波及到了成人。要改变已经网瘾了十几年的网瘾者的状态很难。一方面,该网瘾者的父母已经接受了孩子这一状态,另一方面,长期网瘾者已经形成了偏执的人格,靠打游戏打发时间,绝大多数是啃老,或者收入太低难以维持现状的生活水平,只能仰仗父母或者祖父母。“我们发现,有的网瘾青少年长大了自控能力加强了,在外人面前未必会表现出来,只有恋爱了或者结婚了,爱人才发现,原来自己的男友或老公是网瘾分子,且已经网瘾十多年了。”  变化2  “亲子档”:  很多孩子有个沉迷网络的爹妈  “在我们接触到的案例中,5%的求助者是父子网瘾,网瘾10多年后,不但他们自己没有戒掉网瘾,连带自己的孩子也沾染了恶习。”陶宏开告诉记者,前不久,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一位父亲载着孩子出去有事,途中网瘾发作独自去网吧打游戏将孩子丢在车中,孩子被反锁在车里直到哇哇大哭才被人发现。“我曾经上过一次节目,外婆外公带着15岁的外孙来录节目,对着镜头,孩子哭着说,‘爸爸,你也把网瘾戒了吧!’”  在12355心理咨询师叶继英接触到的个案中,也有一对父子双双沉迷于网络的“父子档网瘾”。“儿子还在上小学三年级,经常玩游戏玩到深更半夜。后来我和这对父子深入沟通了,发现父亲是做自由职业的,时间很弹性,儿子很崇拜父亲的生活状态。父子俩平时除了游戏方面的交流没有其他共同语言。儿子打游戏很有天赋,甚至打得比父亲还好。我也了解到,这位网瘾孩子的爸爸妈妈的关系并不好,家庭中很少存在三人互动。为了让儿子戒网瘾,妈妈每次看到儿子上网就要打骂、强行断电,发生身体冲突。”  网瘾者中男女的比例为9:1,陶宏开发现,女性一旦上网成瘾,上瘾的程度比男性更深,后果更为可怕,这是因为男性玩游戏纯粹是为了好玩,而女性则在游戏中进行了情感投入,以假乱真。有位网瘾妈妈有个5岁女儿和2岁儿子,因为网瘾,这位妈妈和丈夫感情不和,经常吵架。后来因为小事,她心生怨恨,将孩子杀死。  变化3  低龄化:  2岁“网虫”没IPAD抱地打滚  如果说“父子档”网瘾和骨灰级网瘾还是少数的话,陶宏开总结说,第三种要警惕的网瘾新现象就是低龄化。  在治疗中,最小的孩子2岁就成了瘾君子。原来,现在的爸妈普遍喜欢智力开发,有的宝宝1岁就开始玩游戏。有位女记者平时写稿很忙,没事就把平板电脑扔给女儿玩,等到发现不对劲的时候,4岁半的女儿已经网瘾深重。不肯吃饭,半夜抱着电脑不肯睡觉,一旦家长强制将电脑关掉就在地上打滚,连幼儿园也不肯去了。还有一对从事电脑维修工作的夫妻,因为赚钱忙,将孩子扔在环绕着电脑的摊位上,没想到2岁的孩子无师自通很快就迷上了网络。  12355热线心理咨询师叶继英分析说,和10年前相比,当时网络是新鲜事物,网瘾者受身边亲朋好友的影响很少。但现在的新一波网瘾孩子很可能有一个同样对网络感兴趣的父母,他们可能从玩IPAD、手机购物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也间接地影响了孩子。“现在的孩子很聪明,大人未必能上手的游戏,他们玩两下就变得很娴熟,甚至能指导大人玩游戏。”  “现在的新型网瘾不像以前是沉迷于某款游戏,现在大家对网络的沉迷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现在的孩子和自然接触得少了,少了和同龄人做游戏的乐趣,只能和电脑为伴。”  变化4  移动互联网普及:  单靠传统的封堵网吧已没用  社科院青少所研究员曾燕波认为,上海近年来对未成年人进网吧的管控很严,市中心的网吧里未成年人很少。她曾到奉贤跟着文化稽查队突击检查网吧,也没有发现一名未成年人。但有一种情况是不可忽视的,就是利用移动媒体上网,就连家长也对这种情况防不胜防。  “现在网络覆盖面很广,公共场所有Wifi,家长不可能24小时监管,就算孩子就在你眼皮子底下,他真要玩,你也无可奈何。有的家长一开始放任不管,发现问题后采用简单粗暴的对待方式,软硬兼施,又打又骂,但也无济于事。此外,在单亲家庭、流浪家庭中发生网瘾青少年的比例比正常家庭要高。”曾燕波说。  “很多网瘾孩子被家长忽略,在网络上,孩子们得到了很大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他们技术超群,得到网友们的公推,甚至成为网络领袖。”曾燕波说。  在陶宏开看来,这些年手机成瘾的趋势超过了电脑成瘾,家长们对孩子的电脑网瘾可以稍加防范,但现在的手机上网十分便捷,青少年在课堂上,吃饭时乃至被窝里都可以偷偷玩手机,防不胜防。“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曾公布过一组数据,2004年全国的网瘾青少年是400万左右,到了2009年增长到2400万左右,加上1800多万有网瘾倾向的,全国的网瘾青少年预计达到4000多万,这个数字很恐怖。”陶宏开说。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青少年网瘾新趋势:网瘾群体出现父子档、低龄化
日 09:10 来源:东方网
图片说明:回忆这些年的网瘾经历,梁潇觉得就像梦一样。现在,他偶尔还会打游戏,但这已不是生活的全部。记者 施培琦  东方网12月24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本科是英语系,研究生学的是历史,后在美自称从事素质教育、中美文化、教育等课题比较,专业和网瘾八竿子打不着的陶宏开,2004年意外成了中国网瘾治疗第一人。2004年5月,陶宏开教授宣称因主动帮助一位辍学少女戒除网瘾后考取重点高校,从而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从此,“网瘾”这个词频频见诸报端。  一眨眼,10年过去了。这些年来,青少年网瘾到底有了什么新特征?青年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网瘾治疗第一人陶宏开本人和数位青少年专家,进行了深度调查。  两度落榜却在游戏里找到“温馨”  1990年出生的梁潇(化名)虽说是90后,但他的网瘾时间却接近10年。他曾两次中考落榜,成为学校老师眼中的学渣。但他却通过顽强的意志,戒了网瘾,现在的他也会时常玩玩电脑,但上网打游戏已然不是生活的主旋律。记者联系到梁潇时,原本以为他会很抵触,谁知时过境迁,现在的他已然能直面这段黯淡的经历。  “我中学的时候进的还是一所有名的民办市重点呢。”梁潇坦言这所民办重点初中直接略过预备班的教学内容,平时学习进度很快,不多时就开始做中考卷子。原本在小学时成绩就一般的梁潇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赶不上学习进度,他几乎从未及格过,有一次好不容易数学及格了,还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训了一顿,怒斥他抄袭别的同学的试卷。  按照梁潇的说法,经过种种原因,原本已经灰心丧气的他执意要离开这所学校。后来,妈妈送梁潇到无锡的一所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就读了一年,回上海后,他在杨浦区一所普通的中学念初二。  有了这样一番波折,梁潇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中考总分600分,他只考了300多分,每门150的卷子,他英文、数学连50分都没考到。  “当时外出补课,和一群同学坐在一起,老师都不知道给我补什么。我到底能干什么呢?”那时的梁潇迷上了到网吧打游戏,在虚拟的世界里没有了成绩,没有了歧视,在他看来,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温馨”。“游戏的世界很真实,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游戏中我被杀了,就叫人来帮忙,他们不但没有讨厌我,还来帮我。”  那时的他下课后就被守在校门口的父亲盯上了,父亲骑自行车,他骑小车,被父亲满大街追着跑。但因为小车灵活,父亲很容易跟丢。到了网吧后,他一放松就是三四个小时。  后来,梁潇复读过一年,那一年里他打游戏的次数减少了,但这并没有力挽狂澜,他两度落榜。  到长宁区的一所中专就读后,他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父母怕他到网吧学坏,家里买了台电脑,这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通宵上网玩游戏。每天的睡眠时间浓缩到了五六个小时。到了中专后期,他下午就会翘课玩游戏。  毕业后家里蹲吃饭2分钟只为赶打游戏  中专毕业后,他“家里蹲”了整整一年,为了赶着打游戏,他以平均每顿饭两分钟的速度狼吞虎咽,节省宝贵的时间。这样过快的进食让他的内分泌发生了紊乱,他患上了代谢综合征,变得越来越胖,最重的时候体重达到了220斤,他更加自卑了,更陷入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  看到儿子这般堕落,梁妈妈忍不住了,和丈夫一合计邀请儿子去北京“旅游”,到了北京的东风宾馆,梁潇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根本不是什么旅游,而是让他来听陶宏开的讲座。  “其实我一开始对陶教授印象很差。虽说如此,他的一些理念很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家后没过多久,这个“印象很差”的陶教授居然让他首次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他陷入了迷茫。“这辈子我能做什么呢?现在我钟爱的游戏10年、20年后肯定会被淘汰,我不可能为了游戏而活。与其被送到戒网瘾学校去,被毒打,还不如主动尝试戒网瘾。”  于是,他和爸妈一起去武汉找陶教授。  时隔数年,梁潇早已记不清与陶宏开交流的具体细节了。他唯一记得的是,自己在原原本本诉说了自己的委屈后,陶教授的话让他心有触动,下定决心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  除了酷爱网络游戏,梁潇平时对日本动画片也颇为感兴趣。2009年,梁潇和父母提出去日语培训机构学习,在那里他遇到了很多外教老师,成为了朋友,他的日语口语提高得很快。学习日语的那段日子,他的网瘾没那么严重了。不过,他在学习之余,还是把所有时间贡献给打游戏。之后,他又赴日本留学,在语言学校念预科的时候。他的成绩是班里数一数二的,这多少让他重拾了久违的自信。  不幸的是,后来他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并遭遇了车祸。此后因种种原因,不得不中途返国。那一年是2012年,回国后,他开始报名学英语。今年年初开始,他又强迫自己看美剧学外语。  找到工作并减肥不后悔那段荒唐的经历  让父母觉得欣喜的是,虽然儿子打游戏的瘾没完全戒掉,但生活终于走上了正轨。2013年,梁潇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资,到日资企业工作,尽管工资只有微薄的2000多元,但总算不再啃老了。很快,他又跳槽到了一家中德合资的企业,工资翻了一番。  在努力学两门外语的同时,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减肥,每天雷打不动一个小时长跑,严格控制饮食。体重从巅峰时的220斤减到了现在的132斤。  现在的他也会玩网络游戏,但平时每天最多一个小时,双休日的时候每天不超过五六个小时。他也学会正视网络游戏和现实的关系。“其实,在虚拟世界里,我同样并非所向披靡,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死亡骑士,同样会拖团队的后腿,但小伙伴们并没有嫌弃我,而是带着我一起走上征程。后来,我和太仓的一群网友见过面,大家现在偶尔也会聚会,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了。那些网友中,有的是警官,有的是教师,我们现在的状态不能叫网瘾了,这只是一种爱好。我觉得只要找到新的兴趣点,就会取代你对网络的依赖。”  梁潇得意地说,现在他和父母的关系十分融洽。“现在的我已经学会了自控。我也不介意别人知道我曾经网瘾过。我不后悔,没有这段经历,可能我的成长就没那么快。我身边的朋友,有的按部就班上了大学,毕业后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一位哥哥比我大几岁,但收入和我差不多。”  这些年,梁潇一直和陶教授保持联系,因为“是他点醒了我”。  网瘾群体新变化  变化1  时间长:“骨灰级”群体越来越庞大  10年前,陶宏开接触的大部分网瘾青少年还是中学生,占到了90%,2006年以后部分中学生进了大学,网瘾“主力”转移到了大学生群体,2011年后昔日的网瘾学生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变身为家长。  在他看来,时光荏苒,这些年网瘾十多年的“骨灰级网瘾者”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陶宏开前不久刚接触了一名留着一头长发、满脸胡子,成天不出房门的27岁网瘾男生。“这些长期网瘾青年大多是啃老族,几乎没有社会交往。”当然,他们中也有从不可自拔到成功脱瘾的成功案例。  而12355热线心理咨询师叶继英也认为,网瘾已经从青少年波及到了成人。要改变已经网瘾了十几年的网瘾者的状态很难。一方面,该网瘾者的父母已经接受了孩子这一状态,另一方面,长期网瘾者已经形成了偏执的人格,靠打游戏打发时间,绝大多数是啃老,或者收入太低难以维持现状的生活水平,只能仰仗父母或者祖父母。“我们发现,有的网瘾青少年长大了自控能力加强了,在外人面前未必会表现出来,只有恋爱了或者结婚了,爱人才发现,原来自己的男友或老公是网瘾分子,且已经网瘾十多年了。”  变化2  “亲子档”:  很多孩子有个沉迷网络的爹妈  “在我们接触到的案例中,5%的求助者是父子网瘾,网瘾10多年后,不但他们自己没有戒掉网瘾,连带自己的孩子也沾染了恶习。”陶宏开告诉记者,前不久,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一位父亲载着孩子出去有事,途中网瘾发作独自去网吧打游戏将孩子丢在车中,孩子被反锁在车里直到哇哇大哭才被人发现。“我曾经上过一次节目,外婆外公带着15岁的外孙来录节目,对着镜头,孩子哭着说,‘爸爸,你也把网瘾戒了吧!’”  在12355心理咨询师叶继英接触到的个案中,也有一对父子双双沉迷于网络的“父子档网瘾”。“儿子还在上小学三年级,经常玩游戏玩到深更半夜。后来我和这对父子深入沟通了,发现父亲是做自由职业的,时间很弹性,儿子很崇拜父亲的生活状态。父子俩平时除了游戏方面的交流没有其他共同语言。儿子打游戏很有天赋,甚至打得比父亲还好。我也了解到,这位网瘾孩子的爸爸妈妈的关系并不好,家庭中很少存在三人互动。为了让儿子戒网瘾,妈妈每次看到儿子上网就要打骂、强行断电,发生身体冲突。”  网瘾者中男女的比例为9:1,陶宏开发现,女性一旦上网成瘾,上瘾的程度比男性更深,后果更为可怕,这是因为男性玩游戏纯粹是为了好玩,而女性则在游戏中进行了情感投入,以假乱真。有位网瘾妈妈有个5岁女儿和2岁儿子,因为网瘾,这位妈妈和丈夫感情不和,经常吵架。后来因为小事,她心生怨恨,将孩子杀死。  变化3  低龄化:  2岁“网虫”没IPAD抱地打滚  如果说“父子档”网瘾和骨灰级网瘾还是少数的话,陶宏开总结说,第三种要警惕的网瘾新现象就是低龄化。  在治疗中,最小的孩子2岁就成了瘾君子。原来,现在的爸妈普遍喜欢智力开发,有的宝宝1岁就开始玩游戏。有位女记者平时写稿很忙,没事就把平板电脑扔给女儿玩,等到发现不对劲的时候,4岁半的女儿已经网瘾深重。不肯吃饭,半夜抱着电脑不肯睡觉,一旦家长强制将电脑关掉就在地上打滚,连幼儿园也不肯去了。还有一对从事电脑维修工作的夫妻,因为赚钱忙,将孩子扔在环绕着电脑的摊位上,没想到2岁的孩子无师自通很快就迷上了网络。  12355热线心理咨询师叶继英分析说,和10年前相比,当时网络是新鲜事物,网瘾者受身边亲朋好友的影响很少。但现在的新一波网瘾孩子很可能有一个同样对网络感兴趣的父母,他们可能从玩IPAD、手机购物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也间接地影响了孩子。“现在的孩子很聪明,大人未必能上手的游戏,他们玩两下就变得很娴熟,甚至能指导大人玩游戏。”  “现在的新型网瘾不像以前是沉迷于某款游戏,现在大家对网络的沉迷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现在的孩子和自然接触得少了,少了和同龄人做游戏的乐趣,只能和电脑为伴。”  变化4  移动互联网普及:  单靠传统的封堵网吧已没用  社科院青少所研究员曾燕波认为,上海近年来对未成年人进网吧的管控很严,市中心的网吧里未成年人很少。她曾到奉贤跟着文化稽查队突击检查网吧,也没有发现一名未成年人。但有一种情况是不可忽视的,就是利用移动媒体上网,就连家长也对这种情况防不胜防。  “现在网络覆盖面很广,公共场所有Wifi,家长不可能24小时监管,就算孩子就在你眼皮子底下,他真要玩,你也无可奈何。有的家长一开始放任不管,发现问题后采用简单粗暴的对待方式,软硬兼施,又打又骂,但也无济于事。此外,在单亲家庭、流浪家庭中发生网瘾青少年的比例比正常家庭要高。”曾燕波说。  “很多网瘾孩子被家长忽略,在网络上,孩子们得到了很大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他们技术超群,得到网友们的公推,甚至成为网络领袖。”曾燕波说。  在陶宏开看来,这些年手机成瘾的趋势超过了电脑成瘾,家长们对孩子的电脑网瘾可以稍加防范,但现在的手机上网十分便捷,青少年在课堂上,吃饭时乃至被窝里都可以偷偷玩手机,防不胜防。“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曾公布过一组数据,2004年全国的网瘾青少年是400万左右,到了2009年增长到2400万左右,加上1800多万有网瘾倾向的,全国的网瘾青少年预计达到4000多万,这个数字很恐怖。”陶宏开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瘾禁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