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孩子如何制做《亲子共读经典卡》?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县级教育科研课题“农村小学基于对话教学的综合作业实施研究”结题报告
县级教育科研课题“农村小学基于对话教学的综合作业实施研究”结题报告
添加日期: 11:22:10&作者:海安县城东镇新生小学
海安县年度县级教育科研课题
“农村小学基于对话教学的综合作业实施研究”
结& 题& 报& 告
承担单位:城东镇新生小学&
主持人:陈碧华&&& 执笔:谭拥军
人们知道,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合理的设计就不能施工,否则,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与此相似,在小学学科教学活动中,作业设计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因为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作业,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有助于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为此,我们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以对话思想为指导,以小学学科教学中作业实施为研究内容的课题,分析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其目的是探讨怎样进行作业实施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课题的提出
1、对作业现状的冷观察
(1)孩子,有话要倾诉
作业的改革不是闭门造车,不能教师一相情愿,首先要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了解我们的孩子在想什么,有什么要说。
a假如我是老师&&&&&&&& (二年级)
假如我是老师,我会布置一些比较简单有趣的作业,甚至有的时候干脆就不布置作业。这些空的时间,我会带着大家去公园、游乐场,在那儿可以看见碧绿的树,柳树有柔柔的枝丫,还有花是五彩缤纷的。江水清清,倒映着青山绿水,一切多么美好啊!
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会做这样的老师。
b如果有一天……&&&&&&&& (三年级)
以前听大人们说,双休日是可以休息的,可是上学以后,我们的老师每个双休日都会布置很多作业,我埋头抄呀,写呀,做呀……等我把作业做完,双休日也基本上过去了。于是我总在想,要是双休日的作业就是让我们玩,那该多好呀!
那样,那我就可以尽情地看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我就可以陪我的弟弟玩……
啊,这样的周末真快乐!
c那天,我太累了&&&&&&&&& (四年级)
期末考试快到了,时间似乎越来越紧张,作业越来越多,把我们压得都快喘不过气来。
这天,又到了放学时间,上了一天的课,做了一天的作业,同学们都想早点回家,这时老师捧着一大堆语文练习册和试卷慢吞吞地走进教室,对我们说:“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大家别老想着玩,抓紧复习吧!”说完,转身用白粉笔在黑板上“沙沙沙”抄起题目来。“哎,今晚又别想早睡了。”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
放学后,我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进书房开始我繁忙的工作――做作业。对着一张张试卷我真想大哭一场。
老师,我想对您说:饶过我们吧,我们已经承受不住了!
从学生稚嫩的口中说出来的话使我们的心情沉重起来,我们痛心地发现,学校这块乐土因为作业而变成了孩子们的失乐园。
(2)作业,迷失在何方
新课改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面向世界的胸怀。如何使作业的布置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对我校全体教师以及四年级全部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我们看到了许多教师对布置作业充满无奈,对学生的拖欠作业甚至不完成作业苦恼不堪的现状;也听到许多学生对当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满意,完成得有点勉强的心里话。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学生能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仅占我们年级总人数的22%,基本能独立的也只有35%,而基本不能独立完成的和完全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高达26%和17%。通过这两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学习的自觉性也不太强。
让我们再来看几个数据,根据调查,在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老师最大的希望,有98%的同学期待老师设计轻松、有趣,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完成的作业。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们的作业布置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机械巩固的、统一规定的、独立完成的作业明显多于综合创新的、自主选择的,合作互动的作业。学生原本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地被那些缺少生趣的作业打磨得无影无踪,这些机械、呆板的联系一点一滴地耗干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和纯真的情怀。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只有进行作业改革,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形成“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可喜局面。
2、对作业现状的冷思考
思考一:作业越多越好吗?
“作业越多越好”,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老师们都清楚,“多”只是一个量上的问题,跟学生的知识、能力、创造力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只能代表“题海战”、“疲劳战”,而实际教学中,教师还是舍不得“练习”这块“金砖”。我们的老师确实一番好意、一片苦心,挖空心思找练习、编练习,一心一意批练习,殊不知他们的好意是以消耗学生的生命为代价的。
这样说吧,我们的孩子是富有幻想、创造力的一代,他们爱玩,需要玩,我们本应该给他们时间玩,而今我们的孩子整天面对的是“高墙上四角的天花板”,试想他们怎么驾着想像飞翔?
作业多带来的是什么呢?是负担!一句话,过多的作业有害无益!
思考二: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将是未来社会的三大主题,掌握知识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我们需要学会学习。学习的这种能力就可以来自自我的探索,也可以来自他人,这就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学生获得成功提供了可能。我们否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学生的作业也可以通过合作方式来完成,让学生在合作中通过职责明晰、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来学会学习,这种方式的结果会使我们的学生品尝到更多作业的乐趣和作业的成功感。
&思考三:作业一定要老师设计吗?
作业由老师或专家来设计,这似乎是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但与教学中要发挥学生自主性相适应,我们为何又不尝试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呢?
传统作业往往是专家学者或者教师根据课堂讲授的重点难点编排,设计巧妙,富有启发性,但这始终体现着专家或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力,因而这样的训练充其量也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延续,体现的师生关系仍然是教和被教的关系。在这里,教师专家就像工程设计师,而学生只是照图索骥的工人,而这根本就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如何看图,更要启发学生自主设计作品。
&思考四:一定要停留于文本的书面作业吗?
传统的作业,总是在教师讲解完某一个知识点后作为巩固而围绕教材出的一些书面作业,这些作业只是出于学生的认知角度考虑的,往往失却了人们对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学生成了死啃教科书的书呆子,一旦离开了文本即束手无策。
我们的作业必须要跳出书本,走向开放。譬如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活动……也许这些作业不来自课本,也许这些作业也不需要动笔,但正是这些向社会、向学生心灵开放的作业,恰恰培养了学生除认知以外的许多能力,也使他们在作业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
思考五:在学科作业中可以融入其他学科的内容吗?
这也许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但从知识的综合性来说,应该是可行的。试想,当学生把一段文字配上曲谱唱出来,或用画描绘出其中的意境来,不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吗?
3、“对话”是时代的潮流,是新课程的需求。
当前,人类正步入对话时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也促使“对话教学”应运而生。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对话教学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近年来地处农村的我校在教改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冷漠,多数情况下不愿表达,这种恶劣的情况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变得更加严重,有的教师在课堂中试图通过游戏、讨论、表演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也由于跟学生之间缺少有效交流的方式和技巧,最终变成形式花样,效果一般了。细细分析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农村学校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至深,教师在无形中依然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依然是教学关系中的权威;教学活动依然是一种“单边活动”。虽然教师在教改中有了与学生对话的意识但缺少对话的方法和策略,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和兴趣,缺乏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意识,缺乏与同伴对话的热情,缺乏与生活、媒体对话的技能。
4、作业设计改革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学生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的这种教学观、学生观在学生作业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学设施不够完备,师资力量有限,家教条件缺乏,但在新课改理念下,老师、学生等多方之间均表现出强烈的交流欲望,在这样的学校基础下,基于前面对学生作业相关情况的认识,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基于对话教学的综合作业设计研究”的课题,在操作层面上以对话理念为指导,以对话式综合作业设计研究为突破,力图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小学教学改革发展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包括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体能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等。以当代的智力理论为参照,作业设计的目的、定位、把握是智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和关键之处。多元智能理论对作业设计的启示:(1)作业设计的尺度应该是多元的。(2)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提供契机。(3)作业设计要引导学生扩展学习的内容领域。(4)通过作业发现他们的智力潜能。(5)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履历。
2、元认知理论。以培养对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的作业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和监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有些作业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有些作业则可以考虑家长的参与和同学的合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3、皮亚杰的建构学说。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是在知识范畴和感性材料结合的基础上建构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建构学说对作业设计的启示:通过设计作业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4.关于“优化”的理论依据。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将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进教学论的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这就是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条件来制定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在规定限度的时间和精力内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并从现代哲学关于联系的学说出发,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多种因素之间的联系,认为在整个活动中,相互影响的联系有着决定的作用。他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体现了整体性的观点、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
作业设计(包括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标准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效果和时间,既提高质量,又不增加负担。“优化”不等于“理想”,它是特指一定条件下的最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一)研究内容
1、学生完成作业态度观的指导策略
本方面内容的研究是学生积极并乐于完成作业的基础。以情感认知为主线,通过调查、讨论、实践体验、家长参与等途径进行作业态度观的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作业态度观。
2、构筑语文、数学、英语、常识学科的基础作业与开放作为相结合的新型作业设计体系。
本研究内容预计从作业的自主性、合作性、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等方面为研究导向,创设出新型的作业形式,并形成不同年级的家庭作业体系。
3、突出情感,探索作业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此内容的研究意义重大,成功的评价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出作业过程中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评价方式多元化,不仅注重知识学习成果的评价,还应注重知识学习过程、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评价,从而形成有效的激励手段。
(二)研究目标
A组: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基于课题的相关资料)
1、通过研究,构筑各学科基础作业与开放作业相结合的新型家庭作业设计体系,设计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作业形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2、突破过去形式单调、结构封闭、缺乏应用、以个人模仿操作为主的传统作业方式,确立需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完成的贴近生活、新颖有趣、富于思考的开放的作业方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通过研究,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提供适合于学生的作业形式与内容,使广大教师积极地将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
4、通过研究,突出情感性,探索作业的多元化评价方法。
B组:课题研究的纵深目标(基于教师、学生的发展)
1、通过课题的研究,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发展学校内涵。在研究的同时创设浓厚的学校科研氛围,形成人人乐于研究,人人参与研究,人人得益于研究的良好态势,真正把“科研兴校”落实到实处。
2、通过课题的研究,塑造教师健全人格,在教师意识中根植“引导者”、“平等对话者”的观念,真正做到教学民主。并在研究中让一批教师的教学技艺得到突破,使他们脱颖而出达到镇县“骨干教师”的要求。
3、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学生敢于对话,乐于对话,善于对话,使之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到张扬,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式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研究,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不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使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的方式,综合以下研究方法进行:
1、调查法:按照事先制订的调查表对学生进行有关事项的调查,得出某些实验的结论。
2、观察法:在自然常态下观察学生对待新型作业及评价的行为反应,采用描述性记录法,收集一定的事实资料和依据,并加以整理。
3、经验总结法:把研究过程的事实资料和依据通过理性归纳,将局部的、个性化的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性认识。
4、个案研究法:选取重点试验班级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连续观察,并按时间进程记录其发展变化情况。
五、研究过程及主要结论
(一)研究过程
本课题在2004年6月就被县教科室所立项了,当年暑假期间我们召开了课题组主要成员会,经过认真研讨,确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并报县教科室备案,从2004年9月起就切实进入了实质性的研究阶段,并与2004年11月进行了开题活动。用了两年的时间对该课题进行实践研究,边实践,边调整,边总结。通过访谈的形式和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收集、分析有关信息,了解小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优化小学作业设计的原则和策略,例如,我们在10月国庆长假开展专题作业设计活动,在长假之后成功举行了“收获在国庆节”大型作业汇报会,作业形式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有相声、小品、手抄报、调查报告、数学日记等等。最后,我们还采用问卷调查法来验证了研究的初步效果。
(二)主要结论
1、优化作业设计的主要原则
当前,基础教育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即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顺应时代要求的素质教育转变。这对于学科作业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学科作业应当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的讲,优化学科作业设计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⑴系统性原则
合理构建小学学科作业的结构体系,是优化小学学科作业设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根据系统原理,合理的结构体系首先应是目的同一的体系。同一的目的是系统的统帅和灵魂。对于小学学科作业各个板块和训练点来说,其同一的目的就是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因此,作业设计需要以课标为准绳,依据课标对作业体系进行定向和控制。其次,合理的结构体系应是整体协调的体系。任何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诸元素相互协调、动态平衡是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以小学语文为例,作业的各大板块,如 “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各个训练点,如“识字与写字”里的汉字结构、查字典、正音、写字等,都应统筹兼顾,形成合理的比例和序列。再次,合理的结构体系应是开放的体系。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外界环境之中,都会与系统之外的事物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都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样,小学语文作业结构体系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也应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革。
⑵主体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环节,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主体性应当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因为无论是知识向技能、智力的转化,还是知识向思想观点的转化,都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主动思考、独立实践和反复练习。发挥主体性,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作业动机。作业的宗旨要明确,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业的难易要适度,有利于实现由前一个发展水平(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向后一个发展水平(或称“最近发展区”)的转变,能让学生尝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情感愉悦。作业的形式要活泼,能让学生一见作业便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要充分发挥反馈在强化动机方面的作用,多设计一些反馈性作业。其次,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心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等存在着个别差异。这就要求设计作业时心中有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对作业的量度和难度作出适当的调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某一层次上的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⑶启发性原则
课标中强调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阶段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思维形式开始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一些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如独立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等,亦已有所发展。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小学学科作业中死记硬背、照抄的机械性作业占有相当的比例。这类机械性作业虽不能说一无是处,但比重过大,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了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小学学科作业应当最大限度的减少机械性,增强启发性。设计的作业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批判性、逻辑性、敏捷性、创造性。
⑷渗透性原则
小学学科作业有机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首先学科教材本身广泛地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与其他学科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比如语文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再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小学学科作业有机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在运用渗透性原则时,还应当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透而不庖代。各门学科终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自身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学科作业无论渗透什么内容,都不能偏离本学科主线。二是有机而不牵强。这种渗透应是自然而然的,能够为学生顺利接受的。
⑸效益性原则
物质资料的生产十分讲究投入与产出,学生作业也应该讲究效率。诚然,学生作业需要一定量的投入,没有一定量的投入,就无法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消化,也就无法实现知识向技能、智力的发展和转化。但是,作业并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依靠“题海战术”,不仅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有时反而适得其反,走向事物的反面。再者,作业总量的畸形膨胀也会阻碍学生其他方面的正常发展。因此,合理控制作业总量,就成了当前小学学科作业设计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从学科内部来看,除了课外作业,还有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然而,课外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作业负担过重,势必对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和其他学科课外活动形成巨大的冲击。再从小学教育的全局来看,课改后的小学课程体系,学科课程门类众多,活动课程异彩纷呈,环境课程亟待开发。这一切客观上已经不容许小学学科作业无限制地膨胀。新形势下,小学学科作业设计应当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掘,坚持效益至上,以质取胜,在确保实现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作业总量。
2、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⑴作业设计应多样化,让学生做学习的探索者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学科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比如语文,学了古诗后,模仿原作写一首诗,不必追求诗的押韵、对称,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发挥,做一回小诗人;学了《长江三峡》,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课文插图,变文字为画面,使学生学得更活更实;学了《五彩池》,对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录音,在班上开展录音朗读比赛;还有的同学对课文《田忌赛马》进行了改编,合作表演了一段小品。另外,还可利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为老师、家人、同学写上一段祝愿语或制作一张贺卡或写一封问候的信等。这样的语文作业形式生动、活泼、有趣,人人都有内容可说、可写,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已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与语文作业。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阅读、表达相互联系起来,构成整体,既促进读写结合,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再比如数学,在研究过程当中,教师创造出了许多落实新理念的作业方式。比如制作、游戏、调查、实验、数学短文或日记、小课题研究等。制作作业:制做小年历。 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年份,利用我们所学过的年月日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一幅精美小年历。调查作业:收集百分数。在生产、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请你收集一些含有百分数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一下这些百分数表示的意思。数学短文:& 星期六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美廉美超市买牛奶,一进超市只见货架上到处张贴着醒目的横标,A品牌的牛奶写着“商品大酬宾,每袋1.6元,买五送一”;B品牌的牛奶写着“××牛奶每袋1.6元,八折出售”。我不禁产生了疑问,转身问正在挑选牛奶的爸爸:“如果每袋牛奶的价钱一样,买五送一和打八折价钱一样吗?”爸爸高兴地答道:“这个问题提得好,不过你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自己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当然可以,我刚刚学习完百分数,正好可以派上用场。”我自信的说。妈妈接着说:“那好,今天我们准备买10袋牛奶,你来决定买哪个品牌?”于是我立刻心算起来:一种商品如果买五送一,实际售价应是原价的≈83.3%,而八折就是原价的80%。那当然应该买B品牌的了。当我把决定公布时,爸爸、妈妈一致露出了满意的微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次逛超市我又增长了不少见识。
这些形式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巩固知识,知道除教材外还有许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尝试与人交流和合作的乐趣,增加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学会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⑵作业设计应兴趣化,让学生做学习的建构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学科特点。
比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语文学习了古诗《江雪》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身垂钓的冷清景象;学完了《中国石》,可让学生画一画酷似中国版图的中国石,并试着在上面标明祖国的名山大川。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想象文,学完了《画杨桃》后,可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观察某一个人或某一件物品,然后把观察到的不同点写下来;学习了《滥竽充数》后,可让学生续写南郭先生逃走后会怎么想怎么做。再比如,学了修改病句,可设计趣味游戏题:学生扮演医生,给“病人”写诊断书,开处方,动手术。
再比如数学,学习了分数百分数, , 后,设计这样的题目:
××快餐店推出以下优惠措施:套餐& 18.00元&&&&&& 冰淇淋&& 7.00元
第一周:每套16.20元;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第二周:降价20%;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第三周:买5套以上打七折;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如果每人给你20元钱,你准备在哪一周买?你打算怎么买?
请你设计购买方案,并说明你设计的方案的优点是什么?
这道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设计出了多种答案:
只买套餐:第1周买1份套餐花16.20元;第2周买1份套餐花18×(1-20%)=14.4(元)第3周买,5人合作,每人买1份套餐,每人花18×70%=12.6(元)
买套餐和冰淇淋:第2周买,先买1个冰淇淋再买1份套餐:5+18×(1-20%)=19.4(元)第3周买,5人合作,每人先买1个冰淇淋再买1份套餐:&&& 5+18×70% =17.6(元)
这类开放性作业,内容形式新颖,问题解决具有发散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得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索、发现的创造意识。另外,这种作业起点低、层次多、答案不唯一、策略多样化,学生容易下手,能使所有的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进行思考,能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很好的进行建构。
⑶作业设计应层次化,让学生做学习的成功者
研究表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智商的通常分布为:超常(130以上)和低常(70以下)约各占人群总数的1%,偏高(110-129)与偏低(70-89)约各占19%,智力中常约占60%。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学科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如中年级语文写观察日记,对好中差三类学生要求各不相同。对好学生要求不仅能细致观察,具体描写,还要表达出一定的喜爱之情。对中等学生,要求细致观察、条理清晰、描写较具体。对差生要求仔细观察,能比较有条理地抓住主要特点,写一段话就可以了。
但学习能力的先天差异并非一成不变。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经过努力,这种差异也是可以改变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施以科学的方法,分层次设计作业,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比如,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学科能力。
例如:同学们要到科技馆参观,科技馆的票价:
成人:每人30元;学生:打七折; 10人团体票:150元。
&我们班有54名同学,如果都去参观,请你从以下几种情况中至少选择一种设计出购票方案。你能想一想怎样买比较省钱吗?
买票方式(列式计算)
此作业题,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考虑选择设计方案,其中第一个要求是针对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每个学生只要经过一定的思考都能够完成。而第二个要求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的,不强求一致,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与能力来主动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再达到不同要求中共同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
⑷作业设计应综合化,让学生做学习的创新者
①课内外联系。小学学科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因此,课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余、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学了《赵州桥》后,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去找我们国家的一些古老的桥梁与赵州桥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还让学生找一找现代的桥,如城市的立交桥的有关资料。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古代桥梁的建筑特点,而且也知道了现代桥梁的先进性、多用性、科技性,扩展了知识范围。
②学科间融合。把单个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鸬鹚》一课第一段非常优美,根据内容画一幅画:夕阳、垂柳、稻田、小船、渔人、鸬鹚。这样作画,其实就是一个语言内化的过程,画好了,也就能背出来了。这样,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使语文与各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③校内外沟通。生活中处处有学科知识,也处处要用到学科知识,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让学生成“错别字纠察队”,争当“啄木鸟医生”,到校外、到大街小巷去纠正错别字,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
④设计“大作业”。“大作业”没有规定的内容,允许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相对独立地完成一项具有鲜明个性和独创性的作业。当今社会,各种信息令人眼花缭乱,怎样捕捉、收集、处理信息是人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小学语文应从这里入手,让学生自定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学习自己收集资料,组织材料,写“论文”。
3、评价策略作调整,多元对话重人文
(1)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它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评价作业时,要改变这种单一的形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讨论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多向的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有利于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A、 学生自评,为学生个性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我们要求学生,用简要的几句话作分析小结自己的作业,写在作业的角上。对于学生自评,给予充分的鼓励,引导学生要有敢想、敢说的勇气,敢于陈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自我分析评价,应抱着客观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劳动成果,抱着关心、爱护学生的态度,注意学生的分析方式,探索其心理因素,以表扬、鼓励、肯定、帮助、改错、解答融为一体的新教学观念实施教育。
B、 学生互评,以集体智慧丰富个体的智慧。
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是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应从小培养相互合作精神,在解决问题中共同交流,共同理解,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同学作业互评,同学之间的平等意识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了,教学过程也更完善了。
C、 集体评议,走向创新之路的好形式。&
集体评议一般是采取实物投影或放在教室“展览区”展览的方式来展示同学的作业。先让学生来点评,听一听大家的意见,作业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还不够,需要改进,力求要讲出道理,教师可以作必要的引导及最后的分析点评。教师要高度评价有创新的作品,利用成功作品来激发学生欲望,对于一些进步快的学生作品也应充分表扬鼓励。教师还应该在集体评论中,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提出利于改进的建议。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评述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如开展“爸爸(妈妈)眼中的我”小栏目,对学生在家中、社会上的表现作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样就能让家长更了解学生,让评价真正的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扬长避短。
(2)变一次评价为多次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大多数学生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很满意,而且也不易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但是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与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所以几乎每个学生一拿到作业本就会翻开看教师的评价。如果每一次体验到的都是失败,他们就会变得心灰意冷。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呢?我们尝试这样做:对学生的一次作业进行多次评价,即:学生第一次交上来的作业,教师根据其正确程度与书写情况评定等级,作业发下去之后,学生修改,修改之后教师再次评价,如果学生修改正确,那么将原有等级划去、重新评定等级。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既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多习惯,又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体会成功。
(3)从批改走向对话,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
在过去的作业模式中,学生写作业总是被动的,再加上有的老师搞题海战术,以至于对学科的学习也是敬而远之。如何使学生从这种固有的写作业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
沟通,一种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法宝。
过去,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教师在本子上留下评分和批语,这本身也是一种对话。遗憾的是,这种对话过于苍白。学生把写满词句的作业本交给老师,教师只是简单地在本子上标上“√”“×”,评上一个潇洒的“优”“良”就算完事。作业来去都只是简单的文本符号。太多的作业评语刻板教条,情感贫乏,没有感染力。其实,教师应该认识到:得到肯定是学生在思维和行为表现后重要的心理需要。学生就连简单的抄写,也都会有着努力的成分,稍稍需要动脑筋的作业,学生更会认真的,我们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真诚地写上点评,例如写上我们的赞赏、感受、鼓励、教诲等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我们写上类似的话语。这时候的作业本,简直就成了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教学相长的工具。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每天盼望着看到自己的作业本,激动着教师给予的言语,师生的情感就会在交流与沟通中得到了升华。
记得有一次,我班中一个原来书写挺工整的学生好几天作业都很马虎潦草,我没有批评他,只在作业本上写了一行字:“下次,让老师重新看到原来漂亮的作业,好吗?”等到再次上交作业,我不但看到了比原来更漂亮的作业,还看到我的评语下加了一行字:“好!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了!”果然,从此以后,他每天都让我看到比过去更漂亮的作业。如此,将一本正经的批改,改变为师生间平等互动的对话,无疑是在师生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这里,学生和教师之间是那么的默契,是最真诚的朋友和伙伴,学生在这里感受到教师的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和平等交往的乐趣,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普通的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增长点。
六、我们的收获及反思
(一)我们的收获
1、切实减轻了师生由作业带来的过重的负担。
过重的课业负担确实减轻了。学生因作业带来的心理负担得到了缓解,以往,许多学生厌作业、烦作业,心理上早形成了一种恐慌,而今,生动活泼的作业已成为学生的期待,作业不再扮演工具的角色,学生把完成作业、设计作业看作一种乐趣,完全没有负重感。
2、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综合实践作业本身就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它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生活、去接触社会、去学以致用,在两年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班的每位学生都参加社区活动数十次,课外阅读量远远超过新课标确定的阅读数量。
3、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在这样的作业设计中,学生可以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进行作业:唱唱跳跳、写写画画、课外小队活动……我们有的学生还创作了科幻小说、电脑动画。每一份作业都显示着不同的个性,每一次作业都能让学生个性飞扬。
而且,作业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了作业的真正主人,他们通过思考设计了许多个性化的作业,这也成了学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学校的一笔财富。
4、课题组的各项活动开展,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变化。
“学理论、搞研究、勤总结”成了教师的自觉行为。在县、镇、学校组织的系列评比活动中,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在镇级以上课堂教学比赛中多人次获奖。同时,课题组成员的老师们勤于笔耕,成果丰硕。其中,梅志宏校长结合课堂内作业功能撰写的社会论文《教学生运用“解释”这一技能》发表在山西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学习报》(教研版)2006年11月25日第329期上;张建东主任撰写的《请“对话”走进语文教学》发表在《新教育》2004年第5期上;谭拥军老师结合对课堂教学中作业改革实施研究,所撰写的《充分发挥学具优势,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表在2005年2月的《教学月刊》(小学版)上;谭拥军老师的教学设计《质数和合书》《平面图形的复习》发表在《教案教例》2005年第1期和2006年第2期上;吴桂琴老师撰写的《注重作业“四化”,提高作业质量》发表在山西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学习报》(教研版)2006年10月7日第280期上;章宏老师撰写的《数学对话式互动性作业探析》发表在《名师之路》2006年第6期上;丁秀梅老师撰写的《浅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发表在《学习方法报》(教学版)2006年3月14日第430期;谭拥军老师指导的学生姚丽君的数学小论文《我和妈妈抢100》、丁力同学的数学小论文《也是计算:用手“称”出扑克的张数》和马星星同学的数学小论文《标准答案有误的题》分别发表在2006年第4期《数学大王》、2005年第5期《哈哈学案》和2005年第3期的《哈哈学案》上。
(二)实验后再调查的反思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与实践的乐趣。这样的尝试,对教师而言,是一次自身继续学习的过程,促进了教师对专业理论的学习以及科研工作的有效进展;对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作业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完成作业的信心大大增加了,由以前的被动完成作业变成了主动完成作业。如此自主、开放的作业,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和心理负担,巩固了课堂教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真正为“减负提质”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
为了验证实验效果,我对实验班的学生家长做了“作业形式和内容改革前后的对比问卷调查”。选取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是考虑学生作业的完成过程更多地是在家中进行,学生家长对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态度及自由时间的支配情况了如指掌,家长对学校所留作业的合理程度也有实际的体会,而教师了解更多的只是作业结果的质量。
调查问卷共52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近97%。调查显示: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9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几个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小升初考试的要求表示了担忧。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提倡这种新的“作业观”,并不是对传统的、习以为常的“作业观”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它的一种超越,一种发展。事实上,传统作业的经典作业样式在今天仍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是,我们要使传统的作业样式更好地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服务,要对它加以改进,不使之异化为单纯服从和服务于各种考试的工具。当我们冲破传统“作业观”的藩篱,使作业能够经常地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愈来愈多地成为一种综合性、实践性的活动时,我们惊奇而惊喜地发现这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作业对促进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即便从应对考试的角度看,它不仅使得学生更有效地应对在学校期间将要面对的考试,而且对学生离开学校之后迎接各方面的“考试”也可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后继思考
我们作业改革实践以强大的实效性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又是生动活泼的孩子,学校依然是充满活力的学校,教师身上又迸发富有创意的激情……但任何有生命力的事物,必然有它的发展性,具体到我们的研究,我们不可能期望长期以来的作业流弊在短时间,大范围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如果把作业的改革比作一次战斗的话,我们首先考虑接下来是一场新旧事物的持久战。
另外,通过前面的反思和分析,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正在申请结题,但是我们的研究并没有结束,也不能因此就告一段落,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对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进行后继研究的方面进行了一些冷静的分析和思考。
&1、怎样将学生的个性化作业与素质测试相结合。传统教育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方式存在很大不足,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根据新课改要求,怎样将学生的个性化作业与现有的素质测试相结合,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素质状况,是我们今后要考虑的问题。
2、课外作业改革实施研究操作性较强,但如何在课内切实有效的进行作业改革实施研究,虽然我们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我们还研究不够深入,不够广泛,这仍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好好研究的话题。
3、另外,像如何分学科使作业设计成一定的体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使家长和学生形成正确的作业态度,还有如何突出情感,探索作业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等等,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研究。
当然,未尽事宜无法三言两语道尽,我们真诚地期盼我们的努力会为打开小学学科教学的新局面出份力,我们也相信只要我们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以人为本,我们的教学必然一路欢声笑语。
CopyRight &
制作维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亲子共读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