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籽种子的形状,颜色,质地

黑芝麻、火麻仁和亚麻子用途辨析
黑芝麻、火麻仁和亚麻子3种药名古今都有变化,目前仍有一些中医中药人员对此不甚了解。古方系同原名或别名,而医生书写往往不注意规范,以致这3种药错用错配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有必要从本草考证的角度,针对方剂应用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辨明。1 本草著作中药名演变情况黑芝麻始载于《本经》,胡麻为原名。《本草纲目》也指出:“胡麻,即脂麻也。”1971年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常用中药学》又将胡麻仁为正名,黑芝麻为又名。《中药大辞典》名黑脂麻,异名胡麻、巨胜、小胡麻等。全国高等医药校教材《中药学》名黑脂麻,别名巨胜子,“功用补益精血,润燥滑肠。”火麻仁始载于《本经》,名麻子。《药材学》名大麻仁,别名火麻仁、麻仁等。《中药大辞典》《中药学》《中药药典》均以火麻仁为正名。性味甘平。功能润燥滑肠通便。亚麻子始载于《本草图经》,名亚麻,一名鸦麻。《博济方》名胡麻子。《本草纲目》名壁风、胡麻。《中药大辞典》名亚麻子,主治麻风、皮肤痒疹、脱发、大便干燥。由上...&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黑芝麻、火麻仁和亚麻子三种药名古今都有变化,目前很多中医中药人员对此不甚了解。古方系用原名或别名,而医生书写往往不注意规范,以致这三种药错用错配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有必要从本草考证的角度,针对方剂应用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辨明。 一、本草著作中药名演变情况 黑芝麻始载于《本经》,名胡麻。其“味平,主伤中虚赢,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做脑,久服轻身不老,一别巨胜子。”《名医别录》谓胡麻“久服明耳目,耐饥延年,以作油,生秃发。”又称其为“方茎”、“狗虱”。《本草衍义》则指出:“胡麻,止是今脂麻也,更无他义。”《得配本草》明确指出:“芝麻即胡麻,一名巨胜。甘平,人足三阴血分,补精髓,润五脏,通经络,滑肌肤,敷诸毒不合,并阴痒生疮。”《本草纲目》也指出:“胡麻,即脂麻也。”1971年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常用中药学》又将胡麻仁为正名,黑芝麻为又名。《中药大辞典》名黑脂麻,异名胡麻、巨胜、小胡麻等。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名黑脂麻,别名...&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亚麻子、茺蔚子、火麻仁和黑芝麻在历代医术演变中都曾有胡麻别名之称。目前有些中医药人员不了解药名的演变,加上现代《方剂学》中沿袭古方或使用别名,使得使用时对这四种药材混淆不清,处方上常常模棱两可,只写“麻仁”“胡麻”等名称,以致配方时错拿误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对四种药材的药名演变、性状鉴别及功用主治进行归纳[1,2]。1来源区别1.1亚麻子别名胡麻子、亚麻仁、壁虱胡麻、鸦麻、大胡麻、胡麻仁,为亚麻科植物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L.的干燥成熟种子。1.2茺蔚子别名苦草子、小胡麻、六角天麻、小胡麻,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Houtt.的干燥成熟果实。1.3火麻仁别名麻子仁、大麻仁、麻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L.的干燥成熟果实。1.4黑芝麻别名胡麻、巨胜、狗虱、油麻、小胡麻、胡麻仁、黑脂麻,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L.的干燥成熟种子。2形状...&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的饲料喂猪后对屠体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情况。 实验饲料以玉米和大豆粕为主,添加5%粉碎亚麻子,其油脂含量为5%;对照(空白)饲料不加亚麻子,油脂含量为3%。分别喂养2~10周龄仔猪8周后屠杀,测定各脏器和肌肉中n一3脂肪酸的含量。其测定结果如下:实验组肝、肾、心、皮肤、皮下脂肪和肌肉中n一3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除脑子外,所有脏器和肌肉中a一亚麻酸浓度亦然。屠体的另一类(n一6系列)脂肪酸的含量,因脏器不同而异:肝和肾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皮肤和肌肉两组无明显差别,心脏和皮下脂肪前者低...&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花为兰色,米黄色者花为白色,前者俗称红胡麻,后者称白胡麻,二者植物学名均为Linum usitatissimum。白胡麻的含油t高于红胡麻,作为食用油料良种而引种栽培。”白胡麻作药用还未见报道,红胡麻与白胡麻的主要区别点是,红胡麻表面颜色为红棕色,亚麻苦试检查阳性,白胡麻表面颜色为黄白色,亚麻苦贰检查阴性。鉴于白胡麻的外观性状及化学鉴别与传统使用的亚麻子(红胡麻)不同,本人认为白胡麻不能作亚麻子人药。 亚麻子为亚麻科植物亚麻(Linumusitatissimum)的...&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亚麻子始载于《本草图经》,为亚麻科植物亚麻L inum usitatissimum L.的种子,别名为胡麻子、壁虱胡麻、亚麻仁,是药食同源之品,主产于加拿大、北美、阿根廷、印度等国。我国也是其主要产地之一,分布于内蒙古、西北、东北、陕西、云南等地,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4位,并作为常用中药被《中国药典》收载。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从亚麻子中分到3个腈苷类成分[1](linam arin,linustatin和neo li-nustatin),4个黄酮醇类化合物,2个木脂素类成分[2],2个苯丙烯酸酯类成分[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降血压、调血脂、抗癌、抗炎、抗过敏、降血糖、提高记忆力和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并用于治疗心血管、风湿、癌症、化学性肝损伤、疟疾等疾病。深入研究其有效成分对亚麻子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对甘肃产亚麻子进行了系统的分离,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气相色谱分析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1发病情况2004年4月,景东县城郊某养猪场购回机榨残渣亚麻子饼拌料喂猪。采食含亚麻子饼饲料的54头架子猪全群发病,除死亡2头外,其余经及时救治康复51头,治愈率94.4%。2临床症状架子猪采食含亚麻子饼饲料约20min后,相继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呼吸加快,嘴角流出白色泡沫状液体,眼结膜鲜红,全身肌肉颤抖,尤以腿部明显,呼出气体带杏仁味,心跳过速。重症者行走不稳,倒地痉挛,体表冰冷,瞳孔散大,反射...&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6613
订购咨询:800-810-661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4页免费12页免费61页免费3页¥1.003页免费 7页免费5页免费6页免费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4页免费12页免费57页1下载券33页2下载券24页免费
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大地的衣裳绿色植物的故事_豆搜网
大地的衣裳绿色植物的故事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07
大地的衣裳――绿色植物的故事
大豆的家乡――中国 大豆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当今,大豆在人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据科学分析,大豆籽粒含有大约 40%的蛋白质,20%的脂肪和 30%的碳 水化合物.每公斤大豆能产生热能 2055 千卡,比稻米高 17%,比小米高 13 %.大豆不仅蛋白质含量高,且质量好,易于消化.每公斤大豆含赖氨酸 21. 9 克,蛋氨酸 4.6 克,色氨酸 4.3 克.因此可以认为大豆富含蛋白质,可与 动物蛋白质媲美. 大豆用途很广,豆制品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营养食品,现在可以用大 豆制成百余种豆制副食品.经过加工的豆制品,蛋白质可消化率高达 90%以 上,其中豆腐蛋白质的可消化率高达 96%.几千年来,我国人民所摄取的蛋 白质营养主要来源于大豆.大豆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油是我国人民重 要的食用油,它消化率高,含有少量维生素 A 和微量的维生素 D,大量不饱 和脂肪酸,与动物油相比,胆固醇含量低,长期食用,可减少心血管疾病. 大豆产品在工业上用途也很广泛,在食品工业,大豆可制巧克力,冰淇淋, 饼干,炼乳,人造肉,人造奶油等;在油脂工业上,豆油可制肥皂,油漆, 润滑油等;在医药工业上,大豆可以制取多种维生素.大豆及其各种副产品 也是育肥猪, 养牛马的精饲料. 据有关资料, 母鸡每昼夜增加 10 克大豆饲料, 可提高产卵率 40%-45%;奶牛的饲料中加入大豆碎饲料,可提高 15.6%的 产奶量.此外,种植大豆,不仅能收获大量大豆,同时能改良土壤.例如, 在亩产 130 公斤的情况下,同时能改良土壤,还在土壤中留有 45 公斤纯氮. 因此,种植大豆能改良土壤,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增产. 大豆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定向培育而成的,根据出土文物和文字记载, 我国种植大豆的历史约有四五千年了.在我国古代,大豆叫做"菽",公元 前
年西周至春秋时代著作《诗经》中,有"七月烹葵之菽", "中 原有菽,庶民米之"等记载.公元前 5 世纪的《墨子》一书中写道"耕稼树 艺.农菽,粟.是以菽,粟多而足乎食."在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 过大豆的残留印痕.陈列于北京自然博物馆,从山西侯马出土的 2300 年前的 大豆,滚圆黄色,其外形和近代的大豆极为接近.至于"大豆"这个名词最 早见于《神农书》中:"八谷生长篇"中写道:"大豆生于槐,出于沮石之 山谷中,……."秦汉以后,大豆一词就广泛使用了,例如,在 1953 年于洛 阳烧沟汉墓中出土的已有两千年的陶制粮仓上,有用朱砂写的"大豆万石" 字样.种种事实说明,大豆在我国是栽培悠久的古老作物. 大豆属豆科,直立草本,茎杆粗壮,枝叶繁茂,荚果累累,籽粒肥大, 饱满.这和它的祖先――野大豆完全不一样.野大豆至今仍然广泛地生长在 我国的南北各地,保持着原始的形态,植株蔓生,长达 3―5 米,茎杆细,弯 曲攀援,叶窄小,花小,荚果有 2―3 粒种子,每百粒重仅 2―3 克,成熟时 豆荚自行爆裂,种子脱落.野大豆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所以在低 温的沼泽地带仍能正常生长发育. 对比当今的栽培大豆,多数植株矮壮挺立,株高仅 0.5―1 米,叶小呈卵 形,荚果宽大,种子百粒重达 20 克以上,荚果成熟时不易爆裂.这些变化, 是人们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对大豆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悬殊,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孕育了大量形态各异的大 豆品种.例如:在株形上有直立型,蔓生型和攀援型;在成熟期上有早熟,
中熟和晚熟;在花的颜色上有白,淡紫及紫色;在种子形状上有圆形,长圆 形,椭圆形和扁圆形;种子颜色有黄,白,黑,褐,斑等.如此绚丽多彩的 大豆品种资源,为世界各国选育大豆新品种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原始材料. 大豆在我国几乎各省区都有分布,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岛,特别是东 北三省,是我国大豆之乡,大豆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 35%以上,也是世界大 豆集中产区之一,产量高,质量好,在世界上享有很好声誉.20 世纪初,我 国大豆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与茶丝一起被称为我国出口的三大名产,出口量 为世界各国之冠. 1873 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第一次展出了金灿 灿的中国大豆.消息传开以后,人们奔走相告,视为珍品,传为美谈.从此, 中国的大豆名闻世界,物传万方,有人称中国为"大豆王国". 近几十年来,大豆生产发展更快,到 1975 年,世界大豆总播种面积达 3959.3 万公项,总产量达 6296.5 万吨.其中美国,巴西等国大豆生产发展 尤为迅速.美国自 1945 年到 1975 年这 30 年内,大豆播种面积增加 5 倍,达 2169.4 万公项,占当年世界播种总面积的 54%,产量增加 8 倍,达 4140.6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65%;巴西从 1969 年至 1675 年 6 年时间内,大豆播 种面积增加 10 倍,总播种面积为 574.7 万公项,占世界播种总面积的 14%, 产量为 971.7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15%. 此外,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阿根廷,罗马尼亚,泰国 等都在积极发展大豆生产,大豆将成为世人瞩目的农作物. 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竹子 1993 年 6 月,我国发行一套《竹子》邮票,全套邮票介绍了毛竹,紫竹, 佛肚竹等五种我国特产的竹子.这套邮票的发行充分说明了竹子在我国经济 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古往今来,竹子曾被多少诗人, 画家所称颂.它不仅四季青翠,而且枝干挺拔,既是高风亮节,刚直不阿的 性格象征,又有风度翩翩的君子之誉.古语说:"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 焚而不毁其节",用以比喻人的气节. 竹子是禾本科竹亚科植物,杆木质,多年生;叶有箨叶和枝叶的区别, 枝叶具短柄,且和叶鞘连接处有关节,故易脱落. 竹子从生长状况看, 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较原始的 "丛生竹类群" , 其地下茎短缩,竹杆密集丛生,主要产于热带和低海拔的高温多湿的环境, 如龙竹,弯钩刺竹,青皮竹,佛肚竹等等;一类是较进化的"散生竹类群", 地下茎细长,横走,竹杆生长稀疏,散生,主要生长于较低温度和干燥有风 的亚热带和温带环境中,如毛竹,刚竹,淡竹,苦竹,紫竹等等. 竹子是禾本科植物中的一个大家族,全世界约有 70 属 1200 余种,竹林 面积达 1400 万公项,主要产于亚洲热带,以东南亚季风区为世界竹子分布中 心,该中心占世界竹林面积的 90%,世界竹种总数的 80%,非洲次之,拉丁 美洲更少,澳大利亚只有两种乡土竹,美国仅产 1 种,而整个欧洲大陆均不 产竹子.我国竹子种类很多,约 40 属 300 余种,北起秦岭,汉水,南至海南 岛,东起台湾,西至西藏,均有竹林分布.全国约有竹林 330 万公项,其中 毛竹林占 80.%,约有 280 万公项.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的相关文档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11-生药的鉴定.ppt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麻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