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整理作文素材高考版?

[转载]高考作文素材怎样筛选和整理
怎样积累作文素材?
我以前不怎么看书,所以素材几乎为0,我在会看书了,可是如果真到了考试,对于看过的书,印象很模糊,看书怎么积累素材???不看书,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积累素材呢???
你好,积累作文素材是高中生面对高考作文的一个重要对策。你的文章有了充实的素材自然就能够言之有据、饱满充实了。那么究竟怎么样积累素材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你提点建议:
1、平时有良好的阅读的习惯。不论你是阅读试卷上的阅读理解还是报纸、杂志或者其他一些课外书籍,遇到了一些较好的素材不妨做个有心人,可以自行摘录上面的事例,专门准备一个作文素材本,这样自己没事时可以翻看。
2、专门的作文素材书。这个其实不难买到。在书店里,高考方面的书籍里,语文那块一定有这种书籍的,通常是小本的,价格还算可以,急的话不如跑一趟书店。
3、一些经典的课外书籍,比如《心灵鸡汤》、《智慧背囊》、《剑桥家训》、《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等书籍,这些上面每篇都讲的是事例,而且很多文章都是美文。
4、名人名言、名言警句这些可以充当你的作文的调味料,有时候,我们的作文并不需要或者没有空间去添加一个具体的事例,那不妨把名人们曾经说过或笃信的话语或信条加进去就会使文章言之有物了,而且短小简练,直达文意。
5、其实,报纸、新闻节目也是我们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而且这些材料更具有时代性、新鲜感、不会总是陈词滥调似地重复地让屈原从江里跳上来再跳下去,讲爱国的时候开口就是抗日英雄谁谁谁。从新闻节目或报纸入手可以让我们掌握当前最新鲜的素材,而且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与别人聊天谈话时又可以及时引用畅谈阔论、新鲜生动,何乐而不为呢?关键是,有时高考会考一些比较时兴的话题,那么报纸上的相关评论或文章无疑是最好的参考,对你的高考作文很有帮助啊,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议论性与现实价值。
,,,,,,,,,,,,,,
1,,,,,,,,,,,,,,,,,......
& & & & & &&
&&&&&&&平常,经常听到同学们抱怨写作没有素材,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相对容易。
首先,对自己历次考试所使用的素材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归纳与整理,如教育、德性、处世等,务必在梳理之后让自己使用过的材料烂熟于心,保证在考场上对作文能形成第一时间的条件反射,这样可大大节约写作时间。
其次,对自己较为了解的人物进行深化,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挖掘,使一个素材达到“以一当百”的效果。例如对苏轼这个人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1.了解其生平主要事迹,对其中重要的要详细知晓。2.背诵其相关的文学作品,越多越好,精核务必熟记于心。3.了解后人对其人气作的相关评论,以便于作文中引用。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苏轼在你手下便形成了一个能“以一当百”的素材,适合于许多话题,如:1“.位置”:苏轼虽遭贬谪,但他在赤壁之下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位置,留下了传世名篇。2.“挫折”、“困难”或“失败”:苏轼拥有乐观、豁达的心态,故其能够从黄州突围,成就人生的辉煌。如此种种,只要自己肯联想,素材应该都可用得上。
最后,要关注历年“感动中国”的获奖人物,对其“感动中国”的原因要特别留意,使用这些材料能够是文章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上述方法在解决作文素材缺乏的问题上有较好的效果,但也有一致命缺点:材料陈旧,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要克服这个缺点,就必须在表达上让自己的语言更流畅优美而富有文采,同时注意随时收集,随时更新。综观近几年的优秀高考作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除了准确扣题之外,所用的素材丰富且典范。因此,进一步拓宽写作素材来源口径,优化素材搜索思路,确保素材多中选优,是写好高考作文的重要保障。
搜索必修文本与选修文本的学习主题
文本,永远是写好高考作文的最大的素材库,用好文本提供的素材至关重要。如去年山东卷“春来草自青”话题作文,该题在命题设计上“反宿构”很成功,不少考生反映原先积累的素材用不上。其实,只要将学过的必修文本学习主题在大脑里“放电影”过一遍,就会发现鲁人版第四册“至爱亲情”学习主题里的文章如《陈情表》、《我不是一个好儿子》、《项脊轩志》、《我与地坛》等均可当作素材来用。“春来草自青”话题作文若从“长辈爱如春意滚滚,晚辈出类拔萃”方面立意,可写“躬亲抚养”李密的祖母,“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李密才能“历职郎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可写贾平凹的母亲,在贾平凹患病、家散之际,母亲爱如潮水,帮助贾平凹“战胜疾病,走出人生低谷,再创煌煌巨著”;还可写帮助史铁生走出人生低谷的母亲,等等。必修文本与选修文本的学习主题就是一个大的话题,只要践行学以致用,便可化用为高考作文的上好素材。
搜索国内外历史文化事件与古人轶事
如去年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标题作文,很多考生用了陶渊明的事例,恰当但老生常谈,不能吊起阅卷老师的胃口。如果把写作视角对准国外的“陶渊明”——《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写作效果可就大不一样了。再如去年江苏卷“好奇心”标题作文,大部分考生用了“牛顿思索苹果落地”的事例,落入了俗套,若改用人们惊诧于一代女皇武则天传奇般的经历及死后立无字碑的事例,可使文章独树一帜。再如去年天津卷“人之常情”标题作文,好多考生用了“高山流水”典故中伯牙与钟子期友谊长存的事例,也给人一种不新鲜的感觉。若改用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相互理解宽容的事例,可使文章显得与众不同。搜索时代生活中的典范事例与事件
去年上海卷“他们”标题作文,可写的内容很多,有的考生深谙此道,将写作触角延展到都市生活的最底层——农民工子女,状写他们的生存窘态,展望其未来的前景,给文章涂抹上了一种“悲天悯人”、关注苍生的深厚色彩,大有一种“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现实主义风格。又如去年江西卷以洞庭湖田鼠或其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除突出地域特色外,要选用一些有关当前面临生态环境危机方面的材料加以丰富充实,如南极上空黑洞日益加大的事例、喜马拉雅山雪线上移的事例、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争论、世界范围濒危动物种类增多的事例,等等。写作中融入时代活水,关注现实与人生百态,并有意识内化为写作的因子,高考作文时才能“猝然临之而不惊”。搜索阅读过的经典著述与文化典籍
如果对小说《红楼梦》烂熟于胸,写作去年广东卷“不要轻易说不”标题作文,可写林黛玉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环境下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如果对《论语》耳熟能详,写作去年四川卷“坚强”话题作文,可写孔子师徒厄于陈、蔡之间,“弦歌之声不绝于耳”,及孔子之徒相与问答之事例;如果对《南华经》了然于胸,写作去年福建卷“甜滋味、苦中带甜、淡滋味”材料作文,可写庄子“曳尾于涂”之典故、庄子“超然无为”之精神,尽写其宁静淡泊之节操。当然,这都要求在广博阅读基础上,对感兴趣的“经史子集”尽力“取一瓢饮”,要在“专”上深挖一层,才能保证写作时文思纵横驰骋。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005426602005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第6B版:成长
&&&&标题目录
小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张雁(广南)&&谈到作文,有些同学总感到困难,他们写作文时常常咬住笔杆看着本子发呆,迟迟下不了笔,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是没有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啊,没有米不能做饭,没有材料又怎么写文章呢?&&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名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写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在这里,叶圣陶先生给出明确答案:写作材料要靠积累。积累又可划分为在生活中积累和在阅读中积累。&&首先是生活中积累。生活中积累的内容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3个大方面,其内容是多侧面、多变化、多色彩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家庭生活同样丰富多彩,这是孩子们最先接触的“小社会”。家庭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作文的好材料,比如,听奶奶讲故事,看爷爷下棋,同爸爸打篮球,帮妈妈做家务。同时,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像唱歌、跳舞、画画等,这些材料都值得积累。&&孩子们每天都要到学校学习,在这学习的乐园中,常看到老师辛勤地工作,同学友好地交往,还有愉快的课间游戏和丰富的课后活动,这里面都是写作文的好材料。这就要求学生们要关心学校生活,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健康成长,有利于认识生活,也有利于积累更多的生动的作文素材。&&社会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要接触许多人,经历许多事,看到许多现象,观赏许多景物,并通过所看、所闻受到启发、教育,有的使人感动,受到熏陶、感染,有的让人深思,琢磨思考……如果把它们积累起来,把它们写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就是作文。&&其次是在阅读中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积累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读得多了,我们才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积累,掌握语言的表达、文字运用、篇章结构等,以此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懂得文章的组织,积累、掌握写作的知识、方法、技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还要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要想写好作文,平时必须注意语言的积累。就像建筑工人那样,先备好砖瓦、木材,才能盖起高楼大厦。在阅读中,我们可以积累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并经过头脑加工,变成自己的东西,在作文时加以运用。&&此外,还要积累写作方法。要注意在阅读中领悟名家的写作手法,善于从课内外阅读的作品中学习谋篇布局、表现手法,体会如何提炼文章主题,并围绕主题组织材料等。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注意到以上问题,通过日积月累,便能学到很多东西,就不会出现一写作文就咬着笔杆看着本子发呆了。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C)2006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Idoican 京ICP证050487号
方正集团旗下网站/8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17 p.17 p.15 p.22 p.13 p.16 p.15 p.17 p.13 p.15 p.18 p.22 p.18 p.20 p.16 p.18 p.14 p.15 p.16 p.15 p.17 p.18 p.14 p.19 p.作文复习之素材的积累与使用【复习目标】1、明确作文素材的来源渠道。?2、明晓..作文复习之素材的积累与使用【复习目标】1、明确作文素材的来源渠道。?2、明晓选用材料的基本标准。?3、掌握选取材料的几种方法。?I、知识网络图?作文素材的?作文选材的标准:?作文选材的方法:...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复习专题:素材的积累与使用相关文档专题mp3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zip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考复习作文素材整理(内部资料).doc1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高考复习作文素材整理(内部资料)
(一)作文标题套装模板
1、《__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__,我永远的天空》3、《都是__惹的祸》
4、《笑傲__》5、《生活需要__》6、《何以解忧,惟有__》7、《假如我是__》
8、《告诉你,我很__》9、《我眼中的__》10、《生活需要__》11、《__在我的身边》
12、《__也是一种美》13、《__是最美的行囊》14、《与__同行》15、《__伴我成长》16、《__三步曲》17、《__和我有个约会》18、《我发现__》19、《真想做个__》
20、《世上只有__》21、《为自己准备一个___》22、《永远的__》23、《__,我恨你》
24、《__,做我自己》25、《__的风波》26、《我和__的距离》27、《__着并快乐着》28、《给自己找个__》29、《永远说__》30、《那一次,我__》31、《预习___》
32、《带上__上路》33、《我与__面对面》34、《__是一盏明灯》35、《那段__的日子》
36、《一个__的心灵独白》37、《__,让我欢喜让我忧》38、《爱上__》
39、《欣赏__》40、《我眼里的__》41、《那__?那___?那___》42、《想起____》43、《_的遐想》44、《问世间__为何物》45、《给心情涂上__》46、《人生路上__多》
47、《__,我的最爱》48、《__的故事》49、 《__是一种养分》50、《那年,我__》
51、《和__赛跑》52、《我__,我__》53、《有____才有远方》54、《__在,梦就在》55、《还有多少__可以重来》56、《明天,我__》57、《我的__我做主》
58、《__,是这样炼成的》59、《不想__》60、《在“”中搏杀少年壮志不言
101、你不必完美102、花儿努力地开103、“腾出一只手”给别人
104、每天变傻一点点105、最美的是你自己106、放开手,阳光灿烂
107、人格的核心是自信108、遗憾也是一种美丽109、人间有味是红尘
110、独处也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热点作文:
您现在的位置: &
& 如何积累写作材料
如何积累写作材料
  我们有些同学平时怕写作文,写日记也总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在平时不注重观察生活,感受不到生活中细微的感人事情,课外阅读面窄,不注重材料的积累。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开源活水&,积累材料。
  一、在观察中积累
  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小&察起
  一说观察,有人就只想到那精彩的场面、感人的事例,似乎只有这些才值得观察。其实不然,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大雪后的田野、细雨中的青山;潭中鱼儿怎么游泳、林中鸟儿怎么唱歌,由静态到动态,由个体到群体,都是观察的对象。父母兄弟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工作学习;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亲朋好友的穿着打扮等都是观察的内容。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总之,要从&小&察起,这样,会觉得生活中有永远观察不完的内容,会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2、全面细致
  所谓全面,就是对事物的全貌、事物的发展全过程、事物构成部分,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头至尾、由此及彼地进行观察。如对于人,可以从外貌、行动、语言等方面去观察。例如《故宫博物院》一文,作者对故宫博物院的观察很全面,抓住了故宫的总体特征,使人们对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结构、宫殿房屋等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3、精于思考
  茅盾先生说过:&想象的来源,就是观察&&观察的范围愈广阔,想像力就愈加丰富。&观察离不开思考。当你看到一处景致迷人,选什么样的词语,用什么样的比喻将它描述出来呢?这就需要思考。当你见到一件事而感动得泪盈满眶时,把这件事及这段情描述下来,这就需要思考,如果没有思考是写不出来的。
  4、讲究方法
  我们不但要勤于观察,而且要善于观察。有许多课文是学习观察的范本。通过文章的分析,可有目的、有计划地积累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二、在阅读中积累
  一篇篇精选的课文,一段段优美的文字,都是作文中闪亮的&贝壳&;生动有趣的朗读,可以激发学习欲望,诱发想象、模仿、创作的激情。
  1、分析法
  有的用词造句看似普通,却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单靠读一读、想一想是难以体会其中奥妙的。这时就须用比较的方法,联系实际还原生活的方法来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
  2、想象法
  对意境优美的句段或全文可展开想象,体会文中意境之美。具体方法有图文对照想象,联系实际想象,拓展延伸想象等。
  3、朗读法
  有的文章用眼看,不一定能充分体会它语言的艺术美,而只要读一读则可比较细致地体会,如节奏美、音韵美等,连意境美、思想美也可在朗读中加深体会。
  其实&材料&在哪里?&材料&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用心去表达,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百科词条:
同主题的其他文章
&关于的其他文章
&关于的其他文章
&关于的其他文章
&关于的其他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作文素材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