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最高分最低分算平均值用手记算结婚请帖怎么写写式子

高考复习手记--物理:阅卷考场
  第三部分:阅卷考场
  第一节& 高考阅卷知多少
  一、紧张有序的扫描工作
  日,高考的第二天,还在紧张考试中。
  同学们可能不知道,就在这一天,山东省考试院考试中心正在进行一项严密的工作。30台大型扫描仪高速运转,400余名工作人员四班轮换,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这些工作人员在干什么呢?
  高考第一天的答卷,正在被扫描!
  为什么同学们还在紧张忙碌的考试中,考试院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紧张有序地扫描呢?因为按照阅卷计划数百万份试卷在一周时间内扫描完,争取6月13日正式开始阅卷,时间是如此紧迫。
  在扫描室内,30台电脑一字排开,每台电脑连接着一台大型扫描仪。为了防止试卷混淆,一套试卷开封扫描时,另外试卷还在密闭着。只有前一套试卷扫描完成,下一套试卷才能启封。
  高速扫描仪陆续把考生各科目答题卡扫描到数据库中,系统自动评出客观题分数并且自动保存了考生答题图像的所有内容。
  神奇的扫描仪,还能够自动检查扫描过程中是否出现重页面、答题卡受损、漏扫卡等现象。为了确保试卷扫描阶段万无一失,每袋试卷从保密室到扫描室再到电脑都有严格的规定,有专门人员负责。如果在扫描中发现有的考生错填了考号,工作人员会立刻进行核查,防止出现重号和漏号现象。
  阅卷中心的工作人员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保证进来时空无一物,出去时也是两手空空。
  试卷扫描进电脑后,阅卷时评卷教师是不会接触到任何纸介质的试卷,只能看到在全省所有考生中随机抽取的已隐去考生姓名、考号等资料的某一题目电子化试卷(其实是一小块图像)。这样严谨的录入工作,从机制上看加强了保密性,同时保证考生的试卷有均等机会被不同的评卷教师去评阅。
  二、阅卷现场实录
  扫描工作完成后,进入阅卷阶段。网上阅卷首先要把主观题部分(II卷)按题切割,再通过专用网络将数据传送到阅卷点,最终传送到阅卷老师终端。这样考生的答题图象就会像照片一样出现在阅卷老师使用的电脑屏幕上。屏幕上只有所评阅的试题,阅卷老师看不到与此相关的其它任何信息。
  评卷教师实行聘任制,以高校教师为主,再由中学教师加入。一个省大约要抽调4000名老师参与阅卷。
  为了保证阅卷期间不泄密,省考试院实施全程监控。在阅卷现场设置摄像头、手机屏蔽仪。省考试院利用监控系统可以监测阅卷现场、了解阅卷整体进展程度以及每一位教师的阅卷情况。
  保证评卷时公平、公正是每个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之一。阅卷老师这样多,他们阅卷的尺度一样么?他们是怎样保证阅卷的公平、公正的?
  实录一、对阅卷教师有严格的要求
  由于网上评卷方式的特殊性,评卷教师因特殊原因在评卷期间需请假一天以上者,不能参加评卷。
  评卷教师报名后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评卷需提前两天向学科组请假,否则将被严肃处理。
  评卷教师应熟悉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坚持较长时间在计算机显示屏前工作,年龄一般不允许超过50岁。
  评卷教师所有给分操作均在计算机上进行,再由系统自动合分。对于有异常情况的试卷,比如图象不清楚、考生未按答题顺序作答、雷同卷、字迹前后不一致、试卷作特殊标记等,应使用系统中异常标记功能进行异常标记,不得随意给分,并在备注信息栏中输入异常说明。
  各试题组长及小组长可利用质检系统提供的各种曲线,随时观察本组所有评卷教师的评卷给分分布曲线。对于给分曲线明显偏离于总体平均曲线的评卷教师,通过系统中的消息功能给予提示。对于在不同时间阅卷段给分一致性偏差较大的评卷教师,也要给出相应提示并要求其及时改进阅卷质量。
  实录二、采用“一张试卷多人评”的阅卷方式
  阅卷的总原则是“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安全保密,确保质量”,做到“给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据”,建构四级质量管理模式,切实执行“网阅程序”,切实保证“双评环节”。
  具体来说,就是考生所有作答的每一个题目,至少有两个不同的阅卷老师来评定,这叫做一题二评。有时甚至出现一题三评、四评现象。
  考生的答题,由计算机随机分发给两位不同的老师评阅。如果两位老师评阅的得分相差值在计算机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那么这两位老师评分的平均值就是这道题目的最终得分。
  如果两位老师评阅的得分差值超出了允许的误差范围,计算机就会随机将题目再分发给第三位老师去评阅。计算机将三位老师的得分进行两两比较,其中最小的那个相差值如果在误差范围内,题目的最后得分就取这两位老师评分的平均值;如果三位老师评阅的分数相差都很大,计算机就会将这位考生的答题送给阅卷组组长评阅,最后以阅卷组组长的评分做为这道题的最终得分。
  这样做有助于阅卷教师更好地把握评分标准,提高阅卷质量。网上评卷引入有效误差控制机制,这样可以实时控制阅卷误差,使阅卷中的误差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阅卷的公平、公正、准确的阅卷目标。
  实录三、考生答卷误区多
  阅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发现考生答卷时经常出现的失分误区,请新一届考生引以为戒。
  (一)审题粗心、答非所问
  去年高考普遍存在几种由于审题不清,造成丢分的现象。
  一是审题马虎,做题粗心。不是不会做,是审题不认真,出现问牛答马现象。有的考生上面都做对了,搬到下面却搬错了,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是非常忌讳的,得分非常低。还有的考生审题非常不认真,题目问了两问,他只回答一问。比如问:“物体此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怎样?”题目问了两个问题,不少考生只答其一,不答其二,丢三落四。
  二是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理解问题不深造成审题不清。比如考查同一个内容的题目,问法有变化,结果许多考生一看到相同的内容就急急忙忙动笔。把平常做的答案照搬上,没看到考卷问的却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
  (二)答卷了草、马虎
  马虎考生的答卷有三种表现,具体是:
  第一种表现是字迹潦草,龙飞凤舞。改卷老师如看天书。这种卷子,老师根本看不懂,以为考生不会做、乱写一气,常常不给分。
  第二种表现是卷面又脏又乱。改动部分不统一,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方画个圈、还有的地方涂成块。老师的眼睛无所适从、感到疲劳。还有的考生写上一段划去一段,害得老师到处找答案。你想想,阅卷老师连你的答案都找不着,能给你分数吗?
  第三种表现是某些运算题目,只写出了答案,没有写运算步骤。这种情况最多得个答案分。个别考生虽写了步骤,由于步骤不明确、不条理,也不会得高分。
  (三)乱做标记
  有些考生,平时做试卷时没有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喜欢乱涂乱画,乱做记号,圈圈点点,这种习惯在高考试卷中也不例外。往年的高考都不同程度的发现不少考生在试卷中做记号的现象。比如,有的考生在一些小标题前画上星号或圈圈,考生也许只是想让老师看得更清楚一些,也许只是想把试卷弄得更漂亮一点。但是,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也不管你的初衷怎样,出现这种情况,轻则被扣分重则被判零分。
  (四)规律名称记不准
  在高考试卷中,令老师感到不解的是物理规律的名称,个别同学都说错了,显示了做学问不够严谨。比如有的考生把“动能定理”写成“动能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写成“机械能守恒定理”;“平行四边形定则”写成“平行四边形定律”;“爱因斯坦质能联系方程”写成“爱因斯坦质能定理”等等。
  阅卷老师对连物理规律都说不准的考生无形之中产生一种认识:高中一共学了几个规律,连规律的名称都说不准更不用说理解规律了。规律名称写错会影响阅卷老师的心理,产生反感情绪,就容易给考生打低分。
  说起来,这真是最令人遗憾的事情,怎么连规律的名称都答不准确呢?规律的名称都搞混了,怎么能灵活运用规律。
  (五)得分点不突出
  不少考生答题思路不明确,思维混乱,解答计算题前的简要说明写得罗罗嗦嗦。要知道,评卷是一项任务重又辛苦的工作,除了要保证评卷质量,还要保证评卷速度。评卷老师往往只能抓关键词,有关键词则得分,无关键词则不给分。
  物理方程是物理学科的得分点,一般另起一行书写,写在显眼的地方。最后的答案也要写在显眼的地方,不能藏起来。
  (六)运算能力低
  明明思路步骤都对,偏偏答案第一步就计算错了,结果整道题一分也没得到。在去年高考理综试卷中,这样的情况还不算少。往年高考阅卷,只要步骤、思路正确,就算是运算错误,一般也能得一半分。不过,如今的高考阅卷已经不允许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了。比如一道物理题,如果你第一步的运算出了错,那么,就算整个题目的思路完全正确,这道题也照样被判零分。除非下面的问题与这个结论无关。
  (七)心理素质差
  去年的理综卷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特别是物理的最后一道题较难。不少考生的情绪大受影响,变得手忙脚乱,连其它平常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题目此时也没有了思路。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更是被困在这道物理题中出不来,结果后面的题目没有来得及做。
  做一份试卷的顺序是先易后难,这是常规做法,也是得高分的必由之路。先易后难能够稳定考生的情绪,简单题目做好了,头脑也好用了,再来攻难题,难题往往也能做出来,即使难题没有完全做出来,整份试卷你该得的分数也已经得起来了。
  (八)时间控制不当
  去年高考,有数量不少的考生,理科综合没有做完,有很多题目都是空白。其实,物理最后的这道大题,第一问还是很简单的,只要写上一个常规式子,就能得到4分,不少考生可能这道题连看都没有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时间不够用造成的。有的考生,平常做题时就磨磨蹭蹭,考试时也紧张不到哪里去。
  平常都会做的题,到了考试,总是没有做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平常做事效率低,限时训练做的不够,结果在考场上不能灵活掌控时间。
  实录四、阅卷中的趣事
  极个别的考生,在考场中面对手中的试卷,会做的题不多,他先把选择题猜上答案后,面对计算题一筹莫展,答题的情绪全无,则节外生枝,在答题空白处给阅卷老师写信。其中一位考生是这样写的:
  给阅卷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阅卷大人,你好。知道你正在批阅我的卷子,你辛苦了。这道题目实在是太难了,对我来说做不出来是应该的,因为我平时就没有认真的学习过。再说,如果我要是胡乱的写上一些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符号,也太对不起您了。那样,只会伤害你的明亮的眼睛。
  我反复琢磨,还是没有乱写。可是,我把自己的心里话偷偷的告诉你,你可别对第三者说啊——我没有做还想得分。
  你就多少给点分吧,老天会保佑你的。我知道,不给分不是你的阅卷风格;给少了,更不是你的阅卷风格。
  祝你平安。
  这个阅卷老师是这样回答这位善解人意的考生的:
  谢谢你的理解和厚爱。不给你分不是我的阅卷风格;给你低分,更不是我的阅卷风格。我一提笔就画了个圆圈,不会给你负分的。这可是我的最大权限了。不能再高了,因为我阅卷之前已经得到严格地培训,“遇到考生在试卷上写打油诗、赞美诗的,得到的最高分就是零,不能再高了。”
  我不会把你这样的卷子当作“做标记”来处理的,你尽管放心。在家里等大学通知书吧。
  也祝你平安。
  好在这样的同学不多,要不然会把阅卷老师笑死了。
  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要知道,高考是一次严肃的考试,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学生不应该抱着游戏的心态来对待高考。在考生须知中已明确规定“考生不准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考生们就应该按照这个要求严格的去执行,更不要以牺牲考试成绩为代价在高考试卷上写信、写打油诗。
  实录五、考生得分良策
  根据阅卷老师阅卷的实际情况,考生在答卷时应如何应对才能相对多得分呢?
  阅卷现象一:评卷速度非常快。高考评卷除了要保证评卷质量外,评卷速度对评卷任务的完成有决定性的影响。
  得分良策:答题要简明扼要,写出关键步骤和方程。
  阅卷现象二:评一道题只用几秒时间。阅卷期间,一个老师一天平均要改数百甚至上千份卷子。
  得分良策:书写规范得分高。做到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不乱涂乱画。平时就必须注意培养书写的技巧和书写习惯。
  现象三:阅卷常常盯住答案看。 物理主观性题目最终的答案,是一个题目的题眼。在严格的考试中,你能做对答案,说明你会做。步骤分服从答案分,答案准确、步骤完整,容易得满分。
  得分良策:题目的最终答案要做对,为得满分奠定基础。
  现象四:老师喜欢条理分明的卷子。在繁重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的试卷会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阅卷老师尽量给分。
  得分良策:答卷时注意解题步骤的排列,做到分栏书写,方程独占一行。
  现象五:主干知识考得多。& 物理重视主干知识的考核,力学和电磁学部分是考核的重点。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部分相对较弱。
  得分良策:基础知识是考查的主要内容。在学习中,要坚持不懈地抓基础,不要过早地进行综合训练。
  现象六、老师喜欢严谨的卷子。考生答卷时写出列方程的依据,物理量的单位,让阅卷老师感到这个学生具备基本物理素养。
  得分良策:平时做到不折不扣的练习,养成严谨解题的好习惯。
  第二节& 物理答题中常见错误汇总
  及时汇总认真研究学生常犯的这些错误,对加深理解物理基本概念、掌握物理基本规律、建立物理基本模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高三阶段的复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审题不严密出现错误
来源:高考复习手记责任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欢迎批评指正&&电子邮箱:hbee#(请将#替换为@)  广告服务:027-
湖北教育考试网,由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主办,欢迎各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与我们合作!
Copyright&&&&&All Rigths& Reserved.
湖北教育考试网&&版权所有&&鄂ICP备号陕西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 董小高 陈明星
&&&&&&& 在初等数学中,有一个重要的不等式&&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或称平均值定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利用它可以解决很多不等式的证明问题、某些代数式和函数的最值或取值范围问题、与最值有关的几何与实际应用问题等.本文将介绍一种证明均值不等式的初等数学方法,并举例介绍均值不等式在初等数学中的几个重要应用类型,旨在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平均值不等式的推导过程,熟练掌握平均值不等式的运用.
&&&&&&& 一、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及其推论
&&&&&&& 1. 定义平均值的概念.
&&&&&&& 用均值不等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和几何问题的一般步骤:
&&&&&&& (1)根据题意设变量,选取适当的变量设为自变量,把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为因变量(函数);
&&&&&&& (2)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实际问题、几何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 (3)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 (4)检验求得的函数最值和与之对应的自变量取值是否符合题意;
&&&&&&& (5)回答问题.
&&&&&&& 例3 某工厂去年的某产品的年产量为100万件,每件产品的销售价为10元,固定成本为8元.今年,工厂第一次投入100万元(科技成本),并计划以后每年比上一年多投入100万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逐差法求平均值高清在线观看,逐差法求波长,逐差法求纸带加速度逐差法求平均值高清在线观看,逐差法求波长,逐差法求纸带加速度
最新高清视频推荐,免费在线观看!逐差法求平均值 热门推荐
"逐差法求平均值" 相关热门视频推荐
"逐差法求平均值" 内容简介 怎样逐差法求加速度。要详细的过程。这样的问题一般是给出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选取,每五个点为一个记数点,这样的话每个记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Δt=0.1s,一般取七个左右,第一点记为O点,测量出相邻两点之间距离分别为S1、S2、A1=33.5 A2=33.0 A3=33.2 A4=32.7 A5=33.5 A6=33.2 请问T=3t=0.3s AT^2=(A4+A5+A6)-(A1+A2+A3)所以:A=-2/3 (m/s^2)是匀减速运动,负号是不可少的哦A1=33.5 A2=33.0 A3=33.2 A4=32.7 A5=33.5 A6=33.2 请问T=3t=0.3s AT^2=(A4+A5+A6)-(A1+A2+A3)所以:A=-2/3 (m/s^2)是匀减速运动,负号是不可少的哦 补充: A=-10/3 (m/s^2)补充下,答案为A=-0.已知纸带,有位移.时间.加速度有几种求法 有五段,位移差不同,怎么求加速度(1)逐差法具体过程:把纸带的总位移分为时间相同的两部分,即每部分都有等量的计数点或间隔。 而该纸带有五段,要分成两部分的话,则应该舍弃一段,保留连续的四段,可以去掉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然后 设每段的位利用逐差法求平均值的原理一般高中用在处理匀变速实现运动的纸带问题中。 列举6组相邻数据,一般情况下,如果用x2-x1、x3-x2、x4-x3、x5-x4、x6-x5得到a1、a2、a3、a4、a5,再求平均值。其实带入纸带上高中物理逐差法求加速度问题a=(s6+s5+s4-s3-s2-s1)/(9T^2)我对分母不理解,给我讲讲分母怎么回事,特别是这个9我好容易忘了怎么来的9是3平方得来,本来是(3T)^2开出来就是分母 这个式子原式应该是[(s6-s3)/(3T^2)+(s5-s2)/(3T^2)+(s4-s1)/(3T^2)]/3 即多个隔差法所得加速度取平均值,看杨氏弹性膜测定中(逐差法)求个平均值。忘记逐差法了原来刻度L0:1.02CM,然后逐个加1千克的砝码。L1:1.45CM.
L2:1.945CM. L3:2.3CM.
L4:2.85CM.
L5:3.305CM.
L7:4.13CM.
L8:4.625CM.
L9:4.92CM.
求平均值L。(逐差法)平均值deltaL吧? 逐差法就是说理论上间隔相同的数据,要求出间隔的平均值时, 以1-2、3-4、5-6得出相邻两组间隔,注意不含2-3等,这样再求平均值就不会因为重复出现的数据抵消而增加误差如何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a=(Xm-Xn)/(m-n)T2 ??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公式:Xm-Xn=(m-n)aT^2 推导:X2-X1=aT^2 ① X3-X2=aT^2 ② ①+②得 X3-X1=2aT^2 最后求得的a是(a1+a2)/2 所谓的逐差就是隔一个我有十个数据,如何用逐差法求他们的平均值有s0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则s平=[(s5-s0)+(s6-s1)+(s7-s2)+(s8-s3)+(s9-s4)]/5高一物理题目求详细解答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确定好计数始点0,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逐差法求平均值 最新发布
逐差法求平均值 人气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献综述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