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生父子dna鉴定非生物父亲父子篇

浙江老太带孙子做DNA鉴定&孙子亲生爸爸成爷爷
  在浙江汉博司法鉴定中心负责DNA鉴定的是几位女法医,白大褂,蓝色医帽,长头发统统塞在帽子里,鼓鼓囊囊。她们的性格都蛮像的,话不多,很少提问,大眼睛沉静地看着对方,等待对方说出下一个要求,或者原因。
  这次要说一说一位温州老太太的故事。
  女法医们跟我说,第一眼,她们就觉得老太太的神情坚定、目光如炬,是那种藏了很多心事不动声色的人。当时,老太太对七岁孙子说:“把手指伸出来,扎一针,没那么痛。”
  抱着孙子的是她儿子,回过头来说:“妈,有这个必要吗”,然后摇着头笑了笑,觉得要将自己和儿子做亲子鉴定,实在是个滑稽的决定。
  亲子鉴定和DNA鉴定,现在除了在刑事案件中用到,也越来越多地用在民事纷争里。
  [插件一]
  亲子鉴定:又称亲权鉴定、父权鉴定,是依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应用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相关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判断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有亲生血缘关系的法医学鉴定。
  第一轮鉴定:父子俩的20个位点,有1个对不上
  现在鉴定机构做亲子鉴定通常是通过对个人特定的遗传标记进行分析,这种遗传标记就包含在DNA中,与生俱来终生不变。
  这些标记,在鉴定中被称为“位点”,取哪几个位点在我国司法部文件里全都有明确规定,不是任由鉴定机构随意选择的。正因如此,也才能保证亲子鉴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回到现场――
  年轻的爸爸和儿子都经历了指尖采血,他们的血样被拿进了DNA鉴定实验室。
  三天后,法医亮出结论。
  大多数人来做亲子鉴定要的结果,无非是“是”或者“不是”。但是有的时候,还会有第三种结果,“不好说”,也就是“确定不了”。
  这次的结论恰恰是第三种。
  儿子又笑了:“这不是开玩笑么?宝宝,要么是我的孩子,要不,就不是我的孩子,怎么结果还会是‘不好说’呢?”
  这个案子出现了“意外”,这对“父子”20个位点有1个对不上。出现这种情况时,先不需要测定CPI,而是需要加测位点。
  从医学上解释,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可能性――
  一,他们是亲生父子,但是遗传过程中基因发生了突变。
  二,孩子的父亲是男人的近亲属,比如亲兄弟,甚至比如父亲,遗传基因有细小差别。
  [插件二]
  亲子鉴定要形成一个结论,通常需要两个参数,一是累积亲权指数CPI,它是判断亲子关系所需的两个条件概率的似然比,即具有AF(被控父亲)遗传表型的男子是孩子生物学父亲的概率与随机男子是孩子生物学父亲的概率的比值。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在遗传基因上,这两个鉴定的父子之间的相像程度。
  一般这个指数要大于1万,而另一个参数也就是20个位点要全部对上,才能得出“亲生”的结论。
  第二轮鉴定:加测母亲的DNA,找出突变的基因来自母亲还是父亲
  尽管出于种种对于婚姻感情关系的不信任,现在做亲子鉴定的越来越多,但是从鉴定结论来看,大多数还是确认为亲子关系的――这给那些无稽的猜疑一记响亮的耳光。
  我们前面说过,汉博鉴定中心亲子鉴定的法医和助理们都是沉静的姑娘,她们不会做过多的猜测和建议。
  她们对老太太说,孩子肯定是“你们家”的孩子――言下之意,不必再继续做下去了。
  老太太沉默良久,开口:“我要一个肯定的结论,孩子是谁的。”
  我们可以从逻辑学的原理来看待接下去的鉴定,也是走到这一步最善意的一种方式。
  如果是遗传过程中基因发生了滑移,男孩的性别基因为XY,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找一下,到底是来自妈妈这边的遗传基因发生了突变,还是爸爸这一边的突变了。
  老太太一口应允:“是不是要提供孩子母亲的血液样本?没问题。”
  半个月之后,老太太带来了儿媳妇,抽血取样。
  妈妈的血样和男孩的血样继续进行DNA比对,这一回比对的主要是男孩发生突变的基因是遗传自母亲,还是父亲这一边。
  结论是:突变发生在遗传自父亲的基因上。
  那么事情的可能性又回到:是父亲的遗传基因发生突变,或者本来就是遗传自父亲的男性直系亲属。
  [插件三]
  一般亲子鉴定机构会对检材做三个月以上的保存。比如这个案例,小男孩的血样第一次鉴定只是取用了部分血样,剩余的则低温密封保存。
  第三轮鉴定:经过比对,孙子居然跟“他”完全吻合
  这一次,鉴定中心的法医们都以为老太太不会再来了。
  很多案例都是这样的。比如有一个案例,也是一位大妈,也是坚持要检测儿子和孙子孙女的亲子关系。
  孙女是媳妇在婚前就怀上的,大妈本来就不喜欢女孩,加上是婚前,总是心有芥蒂。而孙子,是儿子的秘书抱来的。最后,拿结论的那一天,儿子来了。他对法医说:“我不是来拿结论的,而是请你们帮我把它销毁掉。”
  儿子说,自己和妻子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妻子怀孕,而原本他俩就有结婚打算,后来幸福地奉子成婚。但是大妈一直不喜欢儿媳。再后来男人的事业越做越大,围着他转的女人也多了,直到有一天秘书抱了一个男婴告诉大妈,说那是她的孙子。大妈居然喜笑颜开。
  但是,男人说:“清者自清,我没做过,那男婴不可能是我的。我也不需要做亲子鉴定,这是对我妻子的侮辱。”
  事情的最后是大妈趁儿子不注意,抢过鉴定结论档案袋夺门而出。不过,法医事后说,那男人没有说谎。
  我们再回到这个案子,它的结果就非常残酷了。
  法医说,没想到,数月后,那位温州老太太又来了,并且带过来一个男人――没有表明身份,“我们又提取了这个男人的血样,与男孩的血样检测比对,发现20个位点完全吻合”。
  事至此,老太太才把事情说白了,最后那个“吻合”的男人是老太太的丈夫,而之前来检测的儿子是他们的独养儿子。老太太一早就明白了,但是强硬的她就是要一个明确的结论。
  她似乎一吐为快:“我的儿子是个傻儿子;多年来我隐约觉得老头子和媳妇之间有问题,我真希望我的感觉是错的。现在,这到底是一个家,还是两个家……”
  她止不住泪,掉头就走,连鉴定结论都没有拿。(肖菁)
来源: (责编:朱殿平、张鑫)
72小时热点新闻榜亲子鉴定父子占七成 八成是亲生
&&“前年才做300多例,今年1~3月已经超过100例了。”作为全省拥有司法鉴定资质的三家机构之一,基因格司法鉴定所去年的亲子鉴定量超过700例。数据显示,加上由省司法厅主管的另两家司法鉴定机构去年的DNA鉴定量1821件,总量超过2500例。“这两年DNA鉴定数量在迅猛增长。”省司法厅相关人士说。&&父亲匿名鉴定孩子 80%是亲生&&基因格司法鉴定所市场部的余妍琳介绍,他们DNA鉴定业务从2007年的100多例增长到如今一年数百例,亲子鉴定占绝大比例。这当中,又有70%以上是父亲带着DNA样本悄悄鉴定孩子是否亲生,“很多是匿名鉴定”。&&据介绍,亲子鉴定只要委托人向鉴定机构提供被鉴定人的DNA样本,如口腔组织、血液、体液等,在5~8个工作日内,实验室就能鉴定出血缘关系。余妍琳说,到他们这里来做亲子鉴定的父亲很多都怀疑妻子有外遇,或被流言蜚语所困扰,但80%以上的鉴定结果表明,孩子就是他亲生的!&&除了父亲鉴定孩子,还有一块业务量是孕妇产前鉴定,这一比例大约占到了20%。一般,这些孕妇都是一个人来求助,请鉴定人员帮忙鉴别谁是腹中胎儿的父亲。曾经有一次,一位孕妇前后拿来三份DNA样本。&&这些孕妇的年龄大多在20~30岁,既有已婚的,也有未婚的。余妍琳回忆,她接待的最小一位孕妇才19岁,无业,自称喜欢在外面玩。&&2007年基因格司法鉴定所刚成立时,大约一个月接待一位孕妇。从2008年开始,平均每周就有一位孕妇来鉴定。去年,鉴定所接待的孕妇超过50多个。而从鉴定结果看,60%~70%的鉴定结果与孕妇的怀疑对象相吻合。&&通过鉴定上户口 圆孩子大学梦&&当然,还有一些亲子鉴定起到排忧解难的作用。去年,余妍琳就曾帮武汉一对夫妇的孩子鉴定DNA———这名孩子没有出生证明,长期上不了户口。后来孩子考上大学,因为没有户口而无法上学。通过DNA鉴定,终于圆了孩子的大学梦。&&“所有鉴定都是严格保密的。”余妍琳还披露,个别委托人曾提出希望制作虚假的鉴定报告,甚至提出贿赂鉴定人员。对此鉴定所一律拒绝,“这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本报记者 唐小涛&&亲子鉴定技术&&我国很早就引进了DNA鉴定技术,但主要用于重大刑案的侦破工作,直到1989年才首次进行了亲子鉴定。随着技术的稳定和费用的下降,进入21世纪后DNA鉴定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迅速扩大。在法医学上,这项技术已在被拐卖妇女、儿童认领、重大案件认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海等大城市还建起了一定规模的DNA罪犯数据库。在社会生活中,从移民签证、寻根,到为孩子上户口、非婚子女确认、怀疑配偶不忠、遗产继承、产房调错婴儿等等,DNA鉴定技术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新华社)
[] [] [] []救助站先后迎来失忆男孩和男子 用DNA鉴定两人是父子_新浪宁波_新浪网
  一开始,工作人员也没有太在意。甚至在猜想,孩子是不是乱叫的。可接下来,孩子就一直叫这个男子“爸爸”,并且语气非常自然肯定。
  “这让我们工作人员非常惊讶。”该负责人说,听多了大家就半信半疑了。
  记者在救助站里看到,小男孩虽然不太理会其他人,但一直非常照顾自己的“爸爸”。
  有时候,工作人员故意“考验”小李:让他叫“爸爸”来吃饭。小李一次也没有叫错人。
  但无论工作人员怎么询问,这位40多岁的男子,一直说不出自己的过往。甚至连小男孩是不是他儿子也一无所知。
  DNA鉴定证实是亲父子
  观察了一个多月后,工作人员觉得这两人越看越像。“我们也觉得,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却一直叫这个人爸爸,可能真有天生的血缘相通的灵性。”他们可能真的是父子?有了这个大胆的猜测后,工作人员就想办法去验证。
  今年8月,工作人员找到了宁波天童司法鉴定中心,让他们两人做了DNA亲子鉴定。结果验证两人果然就是父子关系。
  “结果既在我们意料之中,也让我们觉得神奇。”救助站工作人员说,流浪父子能在救助站相认也是一种缘分。这也是救助站首次通过DNA技术来帮助求助人员。
  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在小李与父亲两人住在同一个房间。每当要开饭了,小李总是不忘叫上爸爸一起吃。
  谁能帮这对流浪父子回家
  现在,几个月过去了,两人还是对自己家乡一无所知。工作人员说,虽然听这对父子的口音,有点像安徽人,但排查后一直无果。
  于是,救助站就想到了向媒体和网友求助。如果大家有这对父子的信息,可以与救助站联系。你的一个电话,可能让这对流浪在外的父子早点回家。
  宁波市救助管理站地址:海曙区宝善路155号 电话:2 6
11-03 09:38|分享
11-03 09:35|分享
11-03 09:31|分享
11-03 09:29|分享
11-03 09:24|分享
11-03 09:20|分享
11-03 09:16|分享
11-03 09:10|分享
11-03 09:04|分享
11-03 07:37|分享网友疑男子控制两名男童乞讨 DNA鉴定是父子
来源:  发表时间: 08:53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普,通讯员施桂鸿、陈立雄报道:日前,有网友在微博上反映在广州光孝寺门口有一名大人控制两名10来岁男孩乞讨,广州民政、公安马上介入解救调查。广州警方13日向媒体通报:根据 DNA鉴定和户籍查询,证实三人是父子关系。
2月11日,网友“@黄埔一投”发布微博称:一个中等个子偏瘦穿迷彩服的中年男人在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10号光孝寺大门口。控制着两个10岁左右的男孩乞讨,其中一个小男孩面前放了一张纸,纸上写的大意是:他父母去世,跟他奶奶相依为命,求路过的香客们捐钱。
“@黄埔一投”的微博发布之后,受到网友广泛关注,短时间内有近上百条转发。另有网友“@U之奶茶”的描述最为详尽,“@U之奶茶”称,在光孝寺门口行乞的两个小男孩特别引人注意,年纪均不超过10岁,其中一个小孩还在面前摆着一张纸,写着自己的惨况。“当时由一个中等个子偏瘦穿迷彩服的中年男子在一旁看着,其中一名男孩发现我正欲拍照时,就扭头过去告诉该中年男子。”“@U之奶茶”推断,两名男孩被该男子控制。从照片显示,2名小男孩正坐在功德箱前,神情呆滞,身前有两张白纸和用于乞讨的铁杯。
次日上午,广州市救助管理站联合越秀区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到光孝寺实施未成年人解救,将男孩送往广州市儿保中心安置,并甄别身份。
12日,广州民警找到了网友反映的3名人员,随后展开全面调查。根据 DNA鉴定和户籍查询,13日证实三人是父子关系。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如发现相关可疑情况,请及时拨打110电话举报。编辑: 邬嘉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亲父子篇完整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