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中线速度最大的为?角速度与线速度相同的是?

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可以分别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
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可以分别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P1和P2以相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当线圈平面转到与磁场方向平行时(  )A.线圈绕P1转动时的电流等于绕P2转动时的电流B.线圈绕P1转动时的电动势小于绕P2转动时的电动势C.线圈绕P1和P2转动时电流的方向相同,都是a→b→c→dD.线圈绕P1转动时dc边受到的安培力大于绕P2转动时dc边受到的安培力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试题分析:相同的线框在匀强磁场中以不同的转轴转动会产生交流电,由于它们的角速度相同,线框面积相同,则它们的产生的最大值相同,所以它们的有效值也相同.再由安培力公式借助于电流来比较大小.A、由于它们的角速度相同,线框面积相同,则它们的产生的最大值相同,所以它们的有效值也相同,因此线圈绕P1转动时的电流等于绕P2转动时的电流,故A正确;B、由于它们的角速度相同,线框面积相同,则它们的产生的最大值相同,所以它们的有效值也相同,因此线圈绕P1转动时的电动势等于绕P2转动时的电动势,故B错误;C、相同的线框在匀强磁场中以不同的转轴转动会产生交流电,所以它们的方向变化的,故C错误;D、由于它们的角速度相同,线框面积相同,则它们的产生的最大值相同,所以它们的有效值也相同,因此线圈绕P1转动时的电流等于绕P2转动时的电流,而安培力F=BIL,则有线圈绕P1转动时dc边受到的安培力等于绕P2转动时dc边受到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相同的线框虽然转轴不同,但它们的最大值、有效值、平均值及周期、频率、角速度均相同,因此线框的转动与转轴无关.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可以分别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主要考查你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导体切割磁感线的两个特例:
的区别与联系及选用原则:电磁感应中动力学问题的解法:
电磁感应和力学问题的综合,其联系的桥梁是磁场对感应电流的安培力,因为感应电流与导体运动的加速度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1.分析思路 (1)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2)求回路中的电流。 (3)分析研究导体受力情况(包含安培力,用左手定则确定其方向)。 (4)列动力学方程或平衡方程求解。 2.常见的动态分析这类问题中的导体一般不是做匀变速运动,而是经历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再趋于一个稳定状态,故解这类问题时正确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终状态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要抓好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动态分析,研究顺序为:导体受力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一感应电流一通电导体受安培力一合外力变化一加速度变化一速度变化一周而复始地循环,循环结束时,加速度等于零.导体达到稳定运动状态。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临界问题: (1)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运动状态的分析,寻找过程中的临界状态,如速度、加速度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条件。(2)基本思路: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可以分别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2683515365891680366471342340293552该文档不支持在线预览
资料类别:&&/
所属版本:&&鲁教版
所属地区:&&全国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45 次
资料类型:&&
上传人:&&HJOw****@.cn
文档大小:904KB &&&& 所需点数:2点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2&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其他相关资源
资料ID:996957
10:03:57下载7次188KB
资料ID:996933
10:01:46下载3次201KB
资料ID:969546
16:33:56下载33次330KB
资料ID:869086
10:53:24下载17次239KB
网校通请直接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
个人用户请用邮箱登录。
*邮箱地址:
将做为“个人用户”登录本网站时的“用户名”
<font color="#~16个字符,包括字母、数字、特殊符号,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电话号码:
加载中……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原创、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改正。&& && &2014届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题后反思课件:第1章&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2014届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题后反思课件:第1章&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分享到:&&资料类别:&&/ 所属版本:&&通用&所属地区:&&全国&上传时间:&&&下载次数:&&47&次&资料类型:&&备课学案&上传人:&&otNf****@&
文档大小:4.39M&&&&&&所需点数:2点&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2&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A.15°N,135°E&B.15°S,135°W&C.23°26′N,0°&D.23°26′S,18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解析第  (1)题,根据题干,EF为晨昏线,且位于EF上的点P正值日出,故EF为晨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半球,故排除A、C两项;D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与图示不符,故排除,只有B项是正确的。第  (2)题,根据第  (1)题,太阳直射15°S,为北半球的冬半年。A选项冬小麦一般在  9、10月播种,B选项为  6、7月份,C选项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为冬至日,D选项塔里木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一年中流量最大为  7、8月份,故选择A。&答案&  (1)B&(2)A&*&③根据题意在图中标出已知地的经度和时间,未知地的经度等信息。&④计算。根据图中标注的信息求两地的经度差、时区差或时间差,然后进行计算。若求出的时间>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例如:  (1)当东八区为6月9日20时时,求东十区和西五区的区时。图解如下图。&  (2)当东八区为6月9日20时时,求35°W和125°E的地方时。图解如下:&&&&&&注意:时区数=已知地点经度/15°,余数小于7.5°,商为时区数;余数大于7.5°,(商+1)为时区数(或四舍五入取整数)。&  2.日期的计算方法&&  (1)两种日界线的区别&比较&项目&零时(或24时)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差异&东侧加一天,西侧减一天&东侧减一天,西侧加一天&与地方时的关系&此为日期分界线,既是新一天的0时,也是旧一天的24时&既是日期分界线,又是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其地方时是东西十二区的区时&成因&自然形成的,由于地球自转零时日界线不停自东向西移动&人为设定的(固定不变)&  (2)日期的计算方法&方法一&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方法二&若全球日期相同,则180°经线与0时或24时经线重合,此时太阳直射在0°经线。除此以外的每一时刻地球上都同时具有两个日期,两个不同日期的判定方法是: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从0时所在经线至180°经线的范围为新一天的区域,其余为旧一天的范围。&方法三&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从已知点向东西两侧找日界线,两条日期线之间属于同一日期。&&&&&由图可知,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特别提醒】&180°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区别:为了照顾一些国家和地区行政管理上的便利,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而是折线,因此有时越过180°经线,日期并不发生变更。&[题组递进]&  1.北京时间日21点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除美国前苏联以外,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15日23时41分49秒,五星红旗在月球上的第一张照片传回地球,标志着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据此完成  (1)~(2)题。&  (1)当五星红旗在月球的第一张照片传回地球时,远在美国旧金山(38°N,122°W)的华人华侨激动的热泪盈眶,他们第一时间目睹这一盛况的当地时间是&(&)。&A.14日5时11分&B.15日15时41分49秒&C.15日13时11分&D.15日7时41分49秒&  (2)当“娥嫦三号”探测器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时,全世界新一天的范围大约占&(&)。&A.大于1/10&B.大于1/2&C.1/20&D.7/8&解析&本题组考查时间的换算,第  (1)题,旧金山位于西八区,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可推算出答案。第  (2)题,“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月面软着陆时,北京时间为日21时11分,可推算出日24时的经度约为162°E,然后通过计算可推算出全世界新一天的范围约占1/20。&答案&  (1)D&(2)C&  2.下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A.7日4时&B.8日8时&&C.7日8时&D.8日4时&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日期分界线的基本特征——通过南北极点的经线,首先确定出通过南北极点的那条虚线为日期分界线,再结合题干中“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此时北极地区为极昼),推知该虚线应该是180°经线(昼半球不可能出现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再进一步推出另一条虚线为晨线。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后,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按常规思路解题:甲的经度为150°E,晨线与赤道在120°E处相交,则120°E的地方时为6时,甲地地方时应为8时。因为180°经线西侧日期总是早一天,日期应该为8日,即8日8时。&答案&B&&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计算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时间与日期变更的计算原则不同,易错把地方时计算的“东加西减”原则套用在日期变更计算上。针对日期计算而言,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西应加一天,即用“+”号(今天),向东减一天,用“-”号(昨天)。这是因为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而东十二区位于180°经线西侧,西十二区位于180°经线东侧。&  (2)在进行日期变更时,易错把区时也做相应变更。这里要注意,虽然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但还是在十二时区,所以,过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是日期变而时刻不变。&[知识整合]&考点四&自转意义  (三)——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2.偏向规律:北半球&&&&&&偏,南半球&&&&&&&&偏,赤道上&&&偏转。&地转偏向力右左不&【方法突破】&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判断方法&  (1)顺口溜记忆法&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2)“左右手”演示法&具体方法为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如图所示,四指指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为物体的偏转方向。&[深度思考]&地转偏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物体水平运动产生偏转&向右偏&气旋&逆时针方向流动&反气旋&顺时针方向流动&三圈环流风向&①由副热带高气压吹向赤道低气压,形成东北信风;&②由副热带高气压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形成西南风&物体水平运动产生偏转&向右偏&季风环流&①东亚冬季,由蒙古高压吹向西太平洋低压,形成西北季风;&②南亚冬季,由蒙古高压吹向赤道低压,形成东北季风;&③东亚夏季,由西太平洋高压吹向亚洲东部,形成东南季风;&④南亚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洋流&①东北信风形成北赤道暖流;&&&&&②中纬西南风形成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③北印度洋冬季吹东北季风,海水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吹西南季&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物体水平运动产生偏转&向右偏&河流右岸侵蚀现象&河道右偏,左岸泥沙堆积。如长江下游南岸冲刷明显,北岸沉积明显,崇明岛逐渐与北岸接近&铁轨轨道的磨损&如京广线上的火车自北京向广州急驶时,受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西侧铁轨更易受磨损&[题组递进]&1.右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解析&赤道上无地转偏向力,物体无偏转现象,运动方向保持初始运动方向。&答案&C&  2.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①甲岸&②乙岸&③丙岸&④丁岸&&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河流水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结合图示纬度可判断两河河水分别向乙和丙方向偏,则甲和丁两岸附近水流速度较慢,图中小岛可能将会与甲、丁两岸相连。&答案&C&&地转偏向力对河岸的影响&&&&&&&&&晨昏线判读和应用&[读图指导]&  1.确定地方时&  2.确定日期和季节&&  (1)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重合)时: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2)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冬至。&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1)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线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4.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  5.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时间,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时间。某地日落、日出时间的计算公式是12±昼长/2。&&&  6.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典例剖析】&(2012·海南地理,19~20)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  (1)~(2)题。&&  (1)图中甲地时间为&(&)。&A.5日5时20分&B.6日6时20分&C.6日5时20分&D.5日6时20分&  (2)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A.悉尼&B.上海&C.雅加达&D.莫斯科&【审答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答案&  (1)B&(2)D&[学以致用]&(2013·江苏地理,1~2)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  (1)~(2)题。&多维课堂&考点突破&学科素养&专项提升&&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纲定位&思维导图&最新考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纲解读&&1.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律。&2.掌握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3.学会地方时、区时、日期的计算。&4.运用地转偏向力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知识整合]&  1.方向&考点一&地球自转的特征&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  2.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______________&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____________周期&23小时56分4秒&昼夜交替&3.速度&角速度除___________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约为15°/h&线速度由&&&&&&&&&&向&&&&&&&&&&&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南北两极点&赤道&两极&[深度思考]&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题组递进]&  1.读下图,回答  (1)~(2)题。&  (1)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B.②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2)与②地相比,⑤地自转的速度&(&)。&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解析第  (1)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结合图示信息知,②地所在经线为135°E,不是东西半球分界线;结合经纬网知①地位于⑤地的西北方向,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第  (2)题,⑤地纬度比②地高,所以线速度小于②地,角速度与②地相同。&答案&  (1)D&(2)C&  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图外侧弧线上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即一个________。&  (4)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为________,角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中的中心点为北极点,最外圆圈为赤道这一信息。第  (1)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但都是自西向东。第  (2)题,A、B、D选项为侧视图,C选项为俯视图。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数应逐渐增大,根据选项C中经度变化状况可知,该图中心点应为南极,自转方向应为顺时针。第  (3)题,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一个恒星日,其时间为23时56分4秒。第  (4)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其余各点都相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答案&  (1)标注略(为逆时针方向)&  (2)A&(3)23时56分4秒&恒星日&  (4)A&A、B、C、D&[知识整合]&考点二&自转意义  (一)——昼夜更替&夜半球&&黑夜&&昼半球&&白昼&&晨线&&太阳日&&[深度思考]&  1.晨昏线(圈)的含义&&晨昏线(圈)是地球上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一个大圆,任何时刻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可以分为晨线和昏线。如下图所示:&  2.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5°,且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相等。春、秋二分日时与经线重合(见图甲),二至日时与经线夹角约为&23.5°。(如图乙)。&&  (5)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66.5°~90°,春秋二分日时与纬线圈夹角为90°(见图甲),二至日时与纬线圈夹角约为66.5°,且与极圈相切(见图乙)。&  (6)晨昏线以l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3.晨昏线的判断&[题组递进]&  1.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A.甲—A&B.乙—B&C.丙—C&D.丁—D&解析&处于黄昏的点位于昏线上,也就是由昼变夜的线上。甲图A点位于晨线上;乙图B点位于昏线上;丙图C点位于晨线上;丁图D点位于晨线上。&答案&B&  2.(2012·江苏地理,3)北京时间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解析&②与④线与北极圈相切,反映的是二至日状况,故排除B、D。北京时间11月3日1时36分6秒时,可求知0°经线地方时为17时36分6秒,180°经线地方时为5时36分6秒,故晨线应在180°经线附近。&答案&A&[知识整合]&考点三&自转意义  (二)——地方时&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如图,同纬度的甲、乙相比,&&&&&&&&&&&&&相对位置偏东,&&&&&&&&&&时刻较早。&  2.地方时&&  (1)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  (2)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地方时相差&&&&&&&&,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乙地&乙地&相同&60°&4小时&2时&  3.时区与区时&&  (1)时区:全球划分为&&&&&&&&&&&&&&&&&&&&&&,每时区&&&&&&&&&&&&&&&&&&&&&。&&  (2)区时:每个时区&&&&&&&&&&&&&&&&&&&&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3)北京时间——&&&&&&&&&&&&&&&&&的区时,即&&&&&&&&&&&&&&&&的地方时。&24个时区&跨经度15°&中央经线&东八区&120°E&&【误区警示】&  (1)“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中的“早”与日常生活中的“早”有所不同。前者中的“早”应看东西方位,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的时间数值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大,即时间较早。&  (2)北京的地方时不等同于北京时间,它是指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  (3)东西半球、东西经度和东西时区的区别和联系。&[深度思考]&  1.时间的计算方法&&运用图示法解答时间计算问题直观简洁,不易出错。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熟记经度和时区的分布规律。按下图记忆:&&①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自西向东,西经度越来越小,东经度越来越大。&②中时区在中间,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自西向东,西时区数由12逐渐到1,东时区数由1增大到12。&多维课堂&考点突破&学科素养&专项提升&&*&  (1)侧视:。&  (2)俯视&1.昼夜半球&2.昼夜界线:晨昏线;AB线为。&3.交替周期:1个。&(1)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3)方位法&由此可知,左图中弧BAC为晨线,右图中弧AB为晨线,弧BC为昏线。&& 其他相关资源&资料ID:1031394&
//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世界地理&第四单元复习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防灾减灾的涵义理解减灾防灾的重要&&…下载本资料需要2点& &10:22:22&下载1次&236KB&资料ID:1031393&
//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世界地理&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实例体会人类活动造成的生&&…下载本资料需要2点& &10:22:21&下载1次&516KB&资料ID:1031392&
//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世界地理&自然资源全球变暖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一、认识自然资源:学生看图4&&…下载本资料需要2点& &10:22:19&下载1次&245KB&资料ID:1031391&
//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世界地理&自然资源复习导学案【课程标准】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依据图文资料及&&…下载本资料需要2点& &10:22:18&下载1次&387KB&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2月4日 09:11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处在匀强磁场中的矩形线圈abcd,以恒定的角速度绕ab边..
如图所示,处在匀强磁场中的矩形线圈abcd,以恒定的角速度绕ab边转动,磁场方向平行于纸面并与ab垂直.在t=0时刻,线圈平面与纸面重合,线圈的cd边离开纸面向外运动.若规定a→b→c→d→a方向的感应电流为正方向,则下图能反映线圈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  )A.B.C.D.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cd边离开纸面向外运动开始计时,线圈磁通量在变大,则感应电流的磁场会阻碍其变小,所以感应电流方向是a→b→c→d→a,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此时感应电动势最大,感应电流也最大,是余弦图象.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处在匀强磁场中的矩形线圈abcd,以恒定的角速度绕ab边..”主要考查你对&&变压器的结构和原理&&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变压器的结构和原理
变压器与分压器的比较:
常见变压器: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处在匀强磁场中的矩形线圈abcd,以恒定的角速度绕ab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9359177013297348168540236593230607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4届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题后反思课件: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ppt6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2 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解析 第 1 题,根据题干,EF为晨昏线,且位于EF上的点P正值日出,故EF为晨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半球,故排除A、C两项;D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与图示不符,故排除,只有B项是正确的。第 2 题,根据第 1 题,太阳直射15°S,为北半球的冬半年。A选项冬小麦一般在9、10月播种,B选项为6、7月份,C选项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为冬至日,D选项塔里木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一年中流量最大为7、8月份,故选择A。 答案  1 B  2 A * ③根据题意在图中标出已知地的经度和时间,未知地的经度等信息。 ④计算。根据图中标注的信息求两地的经度差、时区差或时间差,然后进行计算。若求出的时间>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例如: 1 当东八区为6月9日20时时,求东十区和西五区的区时。图解如下图。
2 当东八区为6月9日20时时,求35°W和125°E的地方时。图解如下:
注意:时区数=已知地点经度/15°,余数小于7.5°,商为时区数;余数大于7.5°, 商+1 为时区数 或四舍五入取整数 。 2.日期的计算方法
1 两种日界线的区别 比较 项目 零时 或24时 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两侧日期差异 东侧加一天,西侧减一天 东侧减一天,西侧加一天 与地方时的关系 此为日期分界线,既是新一天的0时,也是旧一天的24时 既是日期分界线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角速度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