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爱你有什么烦心事,她都会很认真的倾听怎么用英语写?

我喜欢的有志青年&优质青年&榜样的青年哥们懒人一个,希望以后勤快点,别占着茅坑不拉屎。我在网易的免费相册我喜欢的杂志我喜欢的杂志
&只要过了12点半,我就会有些入眠困难。昨晚就是。最后到2点多才睡着。早上起来很难受。影响了一天的工作状态。
&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这正好给自己开小差一个合适的借口。于是,我翻看了博客。
&我基本上每年都会写一个小结,感慨一下过去的一年,胡乱给下一年或者以后,设定一个目标什么的。唯独去年,2013年,是空白的。一篇也没有。这很大程度上和用微博有关系。不过去年我也是忙碌的一年,我都在忙碌些什么呢?边想,边对2013做补充吧。
&2013一月,我正在备考,考研究生里最容易考的MBA。分数差强人意,但还是考上了。我一直不擅长考试。这样说不知道确切不确切,因为我没有准备特别充分的去考过试。考过总归还是好的。
&紧接着,公司调我去东北帮忙投标。刚开始我还是小小的惊讶了一番,因为我已经习惯当时在大包管理项目放羊的状态。去了之后,住宿什么的都还行,每天核算工程量,认识了人,见识了事。那大概就是5,6月份时候的事情了。后来到7月接到表哥电话,我有了新的任务,借着检查身体为由,匆匆回京。
&回京正好到了要考一建的时间。于是8月整个一个月都在看一建的书。我不理智,不清醒的以为自己是超人,是可以通过短期突击完成逆袭,一次过四门。搞得最后考试那几天好几晚几乎没睡。神经病一样的看书。后来,过了两门,一门差了1分,实务分数差很多。实务让我不太理解。因为分数与我预估的差距很大。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总之,这次自以为是的逆袭以失败告终。
&完事去了一趟内蒙,忙碌了一些副业。副业我是欢迎的,第一对我有锻炼价值,第二点很重要,有钱赚。9月后,正好也开学了。每月要奔一次济南。认识了一些人,见识了一些事,挺好。
&到年底,悠闲的大包管理项目要退了,我的去向问题再次出现。借着要搞副业的机会,我总算是靠着人脉进了机关,不需要去工地。
&2013匆匆忙忙,整体来讲,收获不小。整个人也渐渐的不再浮躁。也不知道是因为想法成熟了,还是因为体力精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差了,所以躁不起来了。2013年的确我在体力方面越来越差,原因与开车有关。
&2013年,感情方面也很平稳。无大风无大浪。乱七八糟的纠结少了,务实的想法更多了。
流水账基本就是这样子的。最近在看村上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借此我就想到,关于锻炼的意义。村上为了跑马拉松,每天跑步,且距离大多在10km以上。这是为了保持肌肉的状态。他说的我很认可,做事两点是人为可控的,也是成功的要素:集中力和耐力。而这两样正是我从小到大最最缺乏的品质。正如村上每天跑步,每天早上工作3,4个小时一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他获得了巨大的收获。不间断的训练,让他获取了比一般人更高的工作专注度,更好的耐力。
&从这个角度来讲,很容易解释清楚,为什么我考一建没能实现逆袭。我缺乏常规的好的训练基础。过去上学,我就没有锻炼好,如今想要一个月做到别人积累几年、几十年积攒的功力,是不现实的,是妄想。
& 我能否因此而吸取经验呢?今年还要考剩下的两门呢。好吧,我要尽力而为。
& 对于2013,我就补充这些吧。
现在是日。半年就要过去了,骚年,你还在感慨啥?收拾收拾那些鸡零狗碎的烦恼,傻乎乎的前行吧。
开始玩微博之后,就没再写过博客。可我内心总是渴望写,写长的文章,甚至想写小说。可总是无疾而终。每当动笔的时候,说是动笔,确切说应该是敲击键盘的时候,就不知该从何开始,如何发展,结尾就更谈不上了。明明内心积蓄了能量,憋着劲儿要写,却一句都写不出。或者说,写不出自己满意的字句,想不出满意的故事。
& & 但我知难而上。我还是要写的,我想。
从外人看来,或者我自己看来,我的爱好大多算是良好的。可以用积极向上来形容。我喜欢读书,看电影,听音乐,摄影,体育运动……不抽烟,夜场也从不去,偶尔多点酒,也没有狐朋狗友。多好,我像是个乖乖仔一样。但我并不乖。小时候,我算是乖,那是因为我怯场。和任意陌生人说话都会脸红紧张,心跳加快。上了高中,大学,工作之后,有所好转。直到这两年,我也不知怎么的,就渐渐的克服掉了。即使有人告诉我今天要见国家主席,我想我也能保证不会紧张。有了成绩,就要嘚瑟……
之所以敢于这么不要脸的大声说自己不怯场了,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真的脸皮厚,胆量增加了。可能和我胆囊长了息肉有关系吗?多了一小块,胆量也跟着大了。另一方面,今天公司的人力经理觉得我的优势,正是待人接物不卑不亢的素质。不卑不亢,我觉得这个词语现在形容我的确合适。
今天和他的谈话,是针对自己职业状况的自我剖析。我讨厌说教,可我往往和认识相熟的人聊天,聊聊的就会变成类似的说教。这个毛病我在改。之所以说到说教,就是我常会和人聊天,聊到苦恼和烦心事时,告诉他们自我剖析很重要。我回看自己短短28年的成长历程,除了吃了足够多的苦头,摔了足够多的跟头以外,真正促成我的成长的,我想还是我常做深刻的自我剖析。
如何分辨自我剖析与否呢?我觉得就看一个人的抱怨是多少。当一个人总是在抱怨外界环境的人与事时,我想他最需要做的就是,自我剖析。大概3,5年前,我是个亢奋的青年,是个“有色心没色胆”的小懦夫。我身边也没有人生导师之类的。出生不久就经历人情冷暖,我也曾喜欢过心灵鸡汤。喝完真的是舒坦,总是能让我干劲十足,总是让我感到时间的美好,总是让我对未来,对事情抱着美好的期许。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恋爱。心灵鸡汤类似兴奋剂,是短效的。失效了,你就还要找。新的失败让之前的鸡汤已经不足以抚慰脆弱的心灵了。怎么办?就要找剂量更大的鸡汤。鸡汤虽多,但大同小异,剂量要求越来越高,哪还好找?
好在我这人打小就附庸风雅,总想读几本名著,以此来彰显自己是个文化人。可我又读不进名著。上大学时,读的最多的是韩寒和石康。当时读石康的书来劲,满足一个纯洁小处男对男女之事的意淫。什么听着Radiohead,聊天滚床单之类的。可那时我依旧是一个不敢主动和一个女孩主动打招呼的软蛋。用一个词是最好的形容,草包。或者是驴粪球,外面光。我印象很深刻,在不同的人的书里见过有人提到毛姆和他的小说《刀锋》。同宿舍的哥们,有一天就真的拿来了一本。有一天我也装X似的,要看上几页。可一页还没看完,就觉得好无聊。放下就没再看。
直到我去非洲工作那两年。我每天开车带着黑工去干活,我时常留在车上。无聊就又想看书了。带了两本纸质书,《苏菲的世界》,卡佛的短篇集《大教堂》,都看了。又买不到纸质的,就去网上找。这就要感谢苹果的产品iPhone。项目有个懂越狱的,把我手机越狱了,虽然也同时丢了点东西,但无大碍。于是下了不少书来看。如果没记错,看完的第一本正是《刀锋》。那时无聊就看,看看的就看进去了。我记得当时根本停不下来,有天晚上看完了,完全是不过瘾的感觉。有一本特殊的书,就是《基督山伯爵》,是我从非洲开始看,一直看到回国后,才慢慢看完的。因为此书比较长。但是同样看的很过瘾。
后来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些书。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就因为这些都不是心灵鸡汤,或多或少都在展露着人的本性,本性里的恶。正如止庵先生所言“指望从毛姆这样的作家笔下获得正面的人生意见,指望毛姆会演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故事,真如庄子所说「求马唐肆」,注定落空。然而,这恰恰是毛姆最好的地方。”。
&而我所想说的,正是不断的毁三观,不断的看类似的文学作品之后,我才真的成长了。我才懂得该如何去像个成年人一样的处理事情,与人交往了。我更积极了,更向上了。
积极,向上,往往不是人之初,性本善。而是知了恶,懂了游戏规则,会和大家一起尽情的玩耍了。这里的积极,向上,与过去老师嘴中的积极和向上不同。我的积极,源于我渴望变强。我的向上,代表我有野心了。
& & 是的,我今天开始写为了释放。
按说我应该好好备考,多学点是一点。冒着严寒戴着昨天我弟弟送我的手套骑车去拿体检报告。没什么特别的问题。只是问题比以前体检的时候要多一点。生活的不规律,不吃早饭的习惯,我想这都是让我身体有些小毛病的原因。我从小就很少生病,免疫力好,喜欢运动。而最近这一两年开始吃身体的本钱了。
为什么在这个时刻要用敲打键盘,遣词造句来释放呢?因为刚看了一位博友的文章。她也好久没更新了。今天上来一看,三大篇。读后觉得很畅快。不是她写了武侠小说,写了浪漫激情四射的故事,而是因为觉得她能一下写出这么多东西而觉得畅快。而我,好久没写东西了。每天过着比驱虫强一些有限的生活。而对方虽自我形容生活在泥沼,但活着的人又有谁没生活在泥沼之中?只是好多人生活在泥沼之中不自知,幻想自己是漂亮的深海鱼类,在大海中酣畅游走。每天呼喊着“世界多美好,愿世界更美好”的漂亮话儿。这些话就是鱼儿吐出的气泡,在幻想的海洋里闪闪的,吸引人们的目光。当它上升到海面之上的时候,“啪”,无影无踪。漂浮在土地,泥沼之上。
生活在幻想中是简单的,编制各种属于自我的“美好世界”,因世界实际是泥沼的而不愿去相信。
看她写自己觉得自豪的事情,我就想,我自己有什么让自己觉得自豪的事情吗?靠想是想不出了,不去做,这辈子咽气儿之前也想不上来的。
身边有些朋友常会用“文艺”这个词来形容我。我每次都还得要解释。貌似这解释像是装逼。其实不然。我真不文艺。或者说我的一些个人爱好正好和文艺有交集。例如一些电影、音乐、文学等。我也不喜欢标签。我只是走在大街的人潮中,茫茫然的普通傻逼一个。后来我就想,如果非要说我怎样一种人,我想我是在试图做到更理智的人。如果说这世界的全部“不知道”是浓雾,我希望能靠自己头脑发射出可看透迷雾的光。可见的范围越大越好。有时候,我会幻想自己能有超能力。我想很多人也都会有吧。对于我自己,我想是一种对自己无能的抵触。用阿Q一样的方式聊以自慰。
如今,旅游成了一种享受放松的生活方式之一。享受摆在前的时候,这个旅程能得到的见识,我总觉得就会有折扣。就想去马尔代夫的人,大多拍照感慨“好美啊!人间仙境啊!天堂啊!海水好清澈好蓝啊!”。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废话。不管你赞不赞赏,马尔代夫现在就在那,不会因你赞赏而更美,也不会因你不赞赏而失去光彩。而试想古时候有人航海出行,不知道要去向哪里,在海上漂。漂到马尔代夫时,那心情我想现在旅行的人不能体会的。
行万里路,我觉得对于人类,地球上生物的一种,必要性在于,行的过程中经过各种困难而学习成长。我想远古时候,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会迁徙。整个过程中,定会锻炼出很多过硬的生存能力。如今自然环境已经不是我们人类需要抵抗的了,需要抵抗,或者和是去适应去学会的生存的环境就是社会。进入21世纪,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人类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发展,世界上国与国距离不再那么遥远。越来越多的人在不同的国家生活,学习,工作。在出行的方式上,行程达到万里已变得越来越简单了。而出行后的收获却不一定比过去更高。我觉得原因在于,很多人不再像是古人那样孤单前行,自我相处,靠内省来激发智慧。物质生活的追求享乐成为了主流。而这只是满足自我的欲望。并不能很好的激发人的身体和头脑来学一些新的认知和新的技能。
所以我总是会有奢望,所以我就会有幻想。其中一个幻想就是可以有钱,并且放下身边所有的事情,可以游走在世界每个地方。在不同地方都至少住上3个月。要是时间来得及能住上一年半载的就更棒了。看看,这幻想是多么的不要脸啊。都不是白日梦了,是做了一个宇宙级的无白日无黑夜的大头梦。
现实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是为数不多的共产主义国家,集权国家生活20几年。我去非洲,如今这星球上最不发达的地区,最不发达的几个国家之一,工作生活了2年。我常会和身边亲近的人说,我现在只差到这个星球最发达的,人类生活指数更高的民主制度国家生活了。这样纵贯线差不多就形成了。当然,横向扩展面就会很大。中东,人类最早文明起源地,伊斯兰。以色列,犹太人,巴以冲突之地,圣地耶路撒冷。冰岛,现在特别想去的地方。因他们国家出产的音乐里都有一股浓郁的生命气息,它常常召唤着我血液里的一些因子。意大利,罗马。捷克,布拉格。奥地利,维也纳。匈牙利,布达佩斯。北欧,世界最富裕的国家那里最多。法国,西班牙,我想到的是《基督山伯爵》。南美,是因为看了切-格瓦拉的传记,看了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之后,产生了想要骑着摩托穿越的幻想。……
这样一说起来,是很难刹车的。其实我是害怕吃苦的人。我并不能做到很多骑行的人那样,骑车进藏,去欧洲。我愿意用相对更舒适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旅程。所以,我虽然物质欲望并不那么强烈,却是怂逼一个。做不出什么了不起的成就。
有时候,刻意的安排,可能得不到你想要的。而出乎意料的到一个地方走一遭,可能得到你用其它方式很难得到的东西。就像是之前我坐在电脑前,苦思冥想,结果打不到200字就写不下去了。而此刻,偶然的就打了如此多的字了。
我的博客今天6岁241天了,我领取了徽章.&&
,我在新浪博客安家。,我写下了第一篇博文:《刚开始》。至今,我的博客共获得7,533次访问。这些年,新浪博客伴我点点滴滴谱写生活!
传统,随时间流传,并在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其统一性。我的理解大概是这样的。组合起来这个词却富含很多意义。我不敢讲它是什么。因为毕竟我真的不懂。但我只是有些体会,想说说,消除内心的肿胀。我个人挺欣赏冯唐的,即使别人拿这话当笑话,但我对与他的所谓内心肿胀说稍有体会。
昨天,给姑姑上坟。完事下午只剩下我和姑父两个人,姑父和我聊起姑姑,聊起过去。自从姑姑生病到过逝,姑父的话明显增多了。对于姑姑的同一件事情每次我去都要讲一遍,甚至同一天要讲好多遍。我不烦,我可以理解。姑父不会说爱,不会说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不会感性地抒发诗人般的怀念情怀,他只是一遍遍的和我讲姑姑生活的困难的一面和持家本领。而我从中却体会到了他们夫妻间的情感,心里既为姑姑过逝感伤,又为姑父的语句温暖。感受到人性朴实的善与美。姑姑的一辈子是操劳的一辈子。隐忍了很多,付出了很多,她教育了好儿女,她如今卸下所有的操劳长眠。
姑父讲到葬礼,就说起了文化大革命时候葬自己的父亲。他父亲因在建国前给国民党做事而被扣帽子。但在这一方小地方并没被迫害致死。只是姑父的前程收到了影响。后来病重死了。姑父花钱买棺材葬自己的父亲。有好事者到厂子找到姑父说:“别人家反动派都是直接埋了,你爸也就是反革命怎么敢给他买棺材下葬?”姑父没有畏惧,答说:“这个,得两说。我不管他是不是反革命,就算他是反革命,但他也是我爸。因为他是我爸,我就该买棺材下葬他。”
& & 说的多好啊。
昨天新买的书到了,睡前看野夫的《乡关何处》第一篇讲述他母亲的文章,十分感动。我并不因为那场运动对整个他们家庭的迫害而心生同情,而是在文章中读出了作者的真挚情感。不浮夸不滥情不低贱不悲愤,却字里行间有股力量。一股来自人生命力的力量感。
这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现在都变成老人口中的记忆和故事。我就想作为我这第二代有机会能听到姑父的故事,是幸运的。我感悟到了生命的一些东西,体会了一些前辈的优良的传统。他们在故事中讲述着他们是如何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生存、生活的。这都是有借鉴意义的。而作为比我还小的下一代呢?我表姐的女儿今年14岁,正是叛逆的青春期,没什么大的心情去听她老爷讲老故事,即使听也有点难理解吧。表哥的儿子才刚上小学,就更不没耐心去听爷爷讲故事了。他们见面的机会都很少。也算不得亲近。表哥表姐会告诉他们的子女他们的父辈的故事吗?我想也许会,也许不会。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对那个时代是感兴趣有好奇心的。我回去常主动和姑父聊过去的事情。想想他已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75年了,经历了民国尾声,新中国,文化浩劫,改革开放,信息科技大膨胀,我哪敢在他面前班门弄斧谈经历?我有耐心,也愿意去了解和理解他的经历,他人生重要经历所带来的精神财富。而我的外甥女和侄子,也许有天他们和我年纪相仿,或年轻些或年老点想要去了解爷爷辈的生活时,可能老人已经不在人世了。而这些课本的历史书上没有,书店的书籍里有,但都是别人家庭的,写进书也可能或多或少有了文学色彩。更重要的,现在看书的孩子还多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们还有时间和空间安静读书吗?
就像我,我很想了解自己的爷爷,自己的祖先。他们都是做什么的,是怎样的人,经历的时代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样的,等等。但我无从去了解了。因为我爷爷在我爸小时候就已经不在了。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想到不管是国外还是中国的名门望族,家里都会有很多祖辈的照片,还有他们做过什么丰功伟绩,以彰显家族的优良家族传统。或是政治世家,或是艺术世家,或是科研世家……即使在那种传统的家庭里有个愿意破坏规矩和传统的孩子,也可能会在其他方面小有成就。当然也有败家子。基因的组合并不存在正正为正,负负为负的绝对关系。
但我觉得传统还是很重要的。虽然我没到过国外,但经常看一些外国名人的简历里写到他的家庭是传统的天主教家庭,基督教家庭等等。还有犹太人,他们虽然今天分居在世界各地,受尽苦难,但依旧都保存着自己的宗教、语言、习俗、品性、操守。他们口口相传自己的家庭或者民族过去曾经历过的,曾得到过的,曾失去过的。他们在讲述过去的同时创造着现在。没有忘祖,同时也做到与时俱进。保持传统和与时俱进并非完完全全是冲突的关系。
再放大点讲国家,欧洲的国家建国和历史和我们炎黄子孙比差的远。但他们有古建筑,有博物馆珍藏自己的和他国的古物。
再看我生活的土地,古建筑都拆的差不多了。过去的工匠的技术活都失传的差不多了,仅存的古建筑修复大多是现代技术。比如天安门就是水泥混凝土。游客争前恐后合影的清华大学的“清华园”牌坊也是文革后才从修的。所以它比我岁数大不了几岁。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要和历史挂钩,要花好多好多亿元修建恢复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盛景。拆掉无数民居以满足一小撮没文化的官员的私欲。是的,再过上十年二十年,再去找我们长大的地方,房子都很难了。比我岁数大的人很多都已找不到了。
陈丹青的《退步集》里有篇文章叫《中国人为什么画油画?》他整篇文章写了好多好多为什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不知道。而那其中的为什么我的一个理解是,如今属于我们本来的民族传统,文化传统很少了。几乎没有了。从基本的饮食,服饰打扮,文化生活,起居生活,交通,政治等方面,我们都是洋式的。也就想起过去有条新闻,有个中国女生穿了古代汉服在饭馆吃饭,被无数“愤怒群众”围攻,并将其衣服拔下。也就想到时髦的青年对传统的藐视,一夜情换来换去的恋爱才是“真爱”,父母被包办的婚姻都是搭帮过日子,没有爱。也就想到有年轻人开外国车,吃西餐,张嘴讲中国历史的时候说:“你看《XXXX》穿越剧里讲清朝时候,怎样怎样怎样……”
我反观自己,一样很洋化。甚至都基本不听中文歌了。现在手机里有几十张专辑,几百首歌每天听,只有一张中文专辑,窦唯的《山河水》。只是,我对过去,真实的过去还有着好奇。甚至在一些事情上,封建的固守着一些操守。虽然我很无耻,但我觉得自己不会因为不时髦而觉得羞耻,反而会越来越因为自己失了优良传统而感到羞耻。
回我从小长大的姑姑家。表姐的女儿今年14岁,属虎,和我一样。因为她小的时候我就常到姑姑家去。所以和我特别的亲近。亲近到从会说话开始,就没叫过我舅舅。一直都是直呼我大名。当然,在家里没有她不敢直呼大名的人。从小到大都被她姥姥和姥爷惯的有点没样。但只停留在家里。身高已经要追上我了。大脚丫,大手。也许她从小练游泳也能会是个好手。
今天下午,我和她一起看她的英语试卷。当然,我不会放弃贬低她老师的机会。说了各种初中英语的应试作用,不实用,表演了中式朗读。在网上找VOA慢速英语给她听标准的美音。其实我有点自己的情绪。因为我恨那些填鸭教育,而且还是不认真糊弄事的填鸭教育。我看到她写的中文作文,从开头批评到了尾。用她自己的话讲,写的都是假话和套话,用了老师喜欢的排比,比喻,类比,升华,借景抒情等等高级写作方法。她没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却写了一篇观后感。我扫了一眼,写了人活着就要为国家,要牺牲自我等等云云。我给她讲了这样写是不行的,和她说其实作文也可以在相对诚实的状态下写的好一些。比如《我长大了》这样的题目。我建议她写写自己在姥姥生病住院(她从小是她姥姥也就是我姑姑带大的)时,是怎样处理自己的心情和学习生活的。从这件自己真实经历的事情中去体现自己长大了。而不要写那些什么星星,天空,流逝,风,花,水啊的没有一点关系的东西。聊着聊着,她说:“你应该去当语文老师。”我说:“我应该给你们的语文老师当语文老师。”
她非常不喜欢她的语文老师。觉得她讲的很差。当然还有一点点的小私仇。她写字很认真,写的横平竖直的。因为我姑父教她刚开始写字就要横平竖直。她的语文老师说横要稍微斜一点好看,就要求她们必须斜着写。她不肯。老师说谁教你这么写的?她说她姥爷。这老师就很生气,给我表姐打电话告状说:“你去区里打听打听,我在区里写字都排的上。”意思就是她写字很牛。我对这件事的立场是,站在我外甥女这边。我觉得这个老师的语气和地痞流氓很像。地痞流氓张嘴就总说:“你出门打听打听去,谁不知道我……”
而且,这个老师真的牛逼吹错地方了。我姑父的字写的很好。毛笔字也写的很好。我小时候的课本包书皮,上面用毛笔写书名都是我姑父替我弄。我姑父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当时刚解放,就能考上大学了。可是他的母亲是个老封建,各种理由不叫他去上学。后来做了工人。我表哥的字写的也是牛的很。人民大学高材生。我小时候喜欢写字就是受到了他巨大的影响。就算是最不济的我,我也有信心在认真写的情况下不输给她。话说高中我也写硬笔在区里拿过奖的……虽然我自己也很意外吧……说到写字,偶尔能看到一些人在网上晒自己写的字。我真心觉得写的太过一般。虽然书法,硬币书法这东西很难有个明确标准。而我,对自己的字一直不够满意。偶尔状态好,可以写出自己较为满意的吧。
从外甥女讲的很多她的老师的事迹,我觉得现在的老师和我当时的比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倒是更退步了。当然,这和学校有关系。她上的学校毕竟太过普通。赚的少,又哪里会有好老师愿意来呢?不过,学校只是客观的因素。这并不代表就会毁于一旦了。我每次和她聊天,尽可能的会给她提供一些不一样的思维。不是一些常规的所谓简单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思维得训练。尝试不同的想法,这就是思考的过程。学会思考,要比学会死记硬背重要的多了。
&人的行动靠大脑,触觉靠神经传递。当大脑这个中枢接到刺激的信号的时候,就会有所反应。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是长期养成的下意识习惯,有的是通过学习掌握技能之后的一种理性反应。“受刺激”已经被有些过分的解读为神经病类似的意思了。但实际上,如果你的头脑已经不再接受刺激,那么基本可以断定你是脑死亡了。
&写东西也不外乎如此。当我受到外界的一些刺激的时候,我就想要表达。说给别人听?天太热没人有闲心听我唠叨。就算有人有闲心我还不一定想见他。说给自己听?这太过于内敛了。过于内敛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自信的表现。或者是因为怕丢脸。人都在学习成长,丢脸其实是在所难免的。不像不要脸,是主观选择的行动。于是我选择在这里写出自己受刺激之后的一些脑部活动内容。
&两天里,在不同时段,看完了罗永浩的夏季演讲。首先,要讲讲罗永浩。我对罗永浩不算了解。很早之前听朋友讲起过有个新东方的老师叫老罗,喜欢上课时讽刺社会不良现象什么的。但一直不知道这人什么样。也没兴趣听他都讲了什么,因为过去我也一直在吹牛逼的讽刺各种事情。当时一听老罗,我以为是个戴眼镜的老头儿。兴趣更小了。要说是青春靓丽,知书达理无敌美少女,我想我早就关注了。后来去年回国后,在优酷上看到一个视频是老罗演讲。我想总说老罗老罗的,我也开开眼长长见识吧。我就点击看了。才知道,原来这人不是老头儿,不过也是其貌不扬。他去年那个演讲叫“我的奋斗”。具体内容我已经全部忘记,主体就是在自我检讨中吹牛自己是如何办他的牛博网和老罗英语的。其时我依然没对罗永浩产生过大的兴趣。后来偶然看一个电视节目,讲述了一下他自己学英语的传奇经历。这件事让我对他有了敬意。主要原因是他有我最缺少的东西,意志力。后来看过一些热点的社会事件之后,我发现他还是个性情中人。做人很正派。能说点实话。可你说他所有的事件是不是在做宣传工作?我说不能确定。也可以说他本意也不单是为了宣传,因为毕竟比如砸西门子的事也会带来很多负面新闻的。但正因为他的这种为人和性格特点,很好的起到了间接的推广宣传效果。比如我作为一个一直想学好英语一直没不能坚持的人,就有了去老罗英语体会一下它是不是他讲的那么的好。
&对罗永浩之前的感受陈述到此。接着这才说道重点:罗永浩要做手机了。罗永浩自诩自己是乔布斯接班人不二人选,全世界的。但我发现的第一个他无法比拟乔布斯的,就是他的演讲过程。背景是大的投影屏,拿着遥控器在一个剧场里演讲,创造这种方式的鼻祖就是乔布斯。并且乔布斯对于整个演讲的过程会在之前排练很多次。现场的灯光,所用的音乐等等几乎所有细节他都要过问。并且要求苛刻。而他对自己也是狠心的,他会花很长时间研究自己要讲什么,什么时间讲,怎么讲。而并非是即兴的。乔布斯是个十足,甚至你可以说是有点过分的完美主义者。
&罗永浩的这次演讲从开头的话筒问题,到过程中的一些话语,再到遥控器的使用,我觉得要真的要和乔布斯比,还是差了一些。但毕竟他是罗永浩不是乔布斯。罗永浩台下坐的是一些充斥着有浓重荷尔蒙气息的大学生,而乔布斯的台下坐着的大多是电子软硬件发烧友,苹果迷,电子产品业各种大佬,美国主流大媒体的记者等等。所以,如果罗永浩真的立志要做乔布斯的接班人,那么他要尽快摆脱只是用一些小幽默俘虏年轻人的方法。
&罗永浩说了一些苹果成功的秘诀。说因为觉得这些秘诀他都懂和会,而同行业其他人都是笨蛋,所以他的机会到了。首先第一点,关于用户体验,我想说他所说的和乔布斯做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他说自己每次都可以预测到苹果下次更新系统会出什么新产品,这的确是了解客户的用户体验,但这和乔布斯的理论是不一样的。乔布斯不会去猜测客户的心理。乔布斯是个极度自大的人。在他眼中这个世界只存在两种人,一种是天才,剩下的都是笨蛋。而在他看来大部分的消费者都是笨蛋,他们根本搞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所以他要创造出一个完美的产品,告诉消费者,这就是你们想要的。事实证明,乔布斯是成功的。当然这件事情是非常难以复制的。因为乔布斯这个天才带领着一帮他挑中的天才创造了mac,ipod,iphone,ipad。而乔布斯是个非常坚守的人。他不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改变自己。这也远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除非你真的是个天才。
&所以说,在这第一条上,我觉得罗永浩要复制乔布斯是不现实的。而罗永浩的想法在中国还是很好用的。因为我们的国家有个特点,就是大家虽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只要知道别人都要了什么,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了。所以,摸透一小撮人的心理还是有必要的,也是相对简单的。
&第二条是审美品位。对于老罗的审美品位,我是所知甚少,所以也就不说了。对于乔布斯,一个词语就可以概括乔布斯的审美,就是:简洁!这就是乔布斯的核心审美。而苹果产品的完美还得益于乔布斯的过分挑剔。乔布斯有多挑剔?乔布斯有钱之后买了一座房子。但里面空空的好几年。客厅只有一个坐禅的垫子和一个落地台灯。因为他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家具。这就是乔布斯。
&第三条营销传播能力。乔布斯的营销传播导师是迈克-马库拉。他的“苹果营销哲学”其中强调三点:第一,共鸣。紧密结合顾客感受。注意这里他用的是结合,而并非是迎合。第二,专注。“为了做好我们决定做的事情,我们必须拒绝所有不重要的机会。”第三点,灌输。《乔布斯传》中是这样解释的:“这涉及人们是如何根据一家公司或一个产品传达的信号,来形成对它的判断。人们确实会以貌取物。我们也许有最好的产品,最高的质量,最实用的软件等等,如果我们用一种潦草马虎的方式来展示,顾客就会认为我们的产品也是潦草马虎的。而如果我们以创新的,专业的方式展示产品,那么优质的形象也就被灌输到顾客的思想中了”。
&毫无疑问,最后一条灌输,乔布斯后来运用到了几乎是极致。罗永浩能行吗?也许他有自己不同的方式?至少从现在他的演讲现场来看,我还看不出他对这个技能的掌控。
&第四,完美主义倾向。这个不累赘论述了。如果罗永浩家的家具现在很齐全,那么可以说他的完美主义倾向和乔布斯比,远没到达变态需要看病的地步。
&第五,现实扭曲场。这个罗永浩自己承认自己没有。至于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场是什么?简单易懂一点解释就是,他会给他的开发团队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有团队的人都清楚不可能在指定的超短时间内完成乔布斯超高要求的大量任务。但乔布斯说,你们行的。后来事实是,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在他们变态似的加班之后完成了。
综上所述,罗永浩要想做乔布斯的接班人,任重道远。乔布斯的天才可以说他不具备,但他执着,肯奋斗,认真,实在。而罗永浩胜过乔布斯的是他的为人。但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的不可理喻,乔布斯的为人差,某种程度上也帮到了他。所以,我觉得罗永浩的手机还是值得期待,但我不太信他能在短时间内超越苹果。但我想既然罗永浩牛逼已经吹出来了,至少也得比小米强吧?
&最后,普及一个关于iphone的事情。就是苹果为什么要做手机?乔布斯每周会和他的核心创作团队开会。这个会没有主题,就是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工作建议。乔布斯经常在会上抱怨现在的手机产品都太垃圾,没有令他满意的。并且当时很多手机都内置了MP3播放器,所以他怕会影响ipod的市场,所以他也要做手机。最初他是和摩托罗拉合作。但非常不理想,乔布斯很愤怒。于是他决定要自己做。而当时苹果公司内部早就在研究一种触屏电脑,也就是后来的ipad。乔布斯就决定把这项功能用到手机上,于是iphone项目就此启动了。
&罗嗦完了。刺激的效应基本平缓了。我个人还是比较的期待罗永浩的手机的。自从乔布斯死了,我对苹果的产品信心也下降了。看看这个吹了牛逼要做乔布斯接班人,说手机行业其他人都是笨蛋的人,能聪明到那里去吧。
起这样的名字看起来很不雅。我并不是一个文雅的人,而我也不懂所谓诗意,想到《让子弹飞里》姜文问葛大爷的那句:“什么叫他妈的惊喜?”于是借用过来。
&在别人都在看欧洲杯的时候,我又装逼似的看了一个算是纪录片吧,叫《小说》。吕乐拍的,主题内容就是找了一些当代作家讲自己对于小说的诗意的看法。比我期待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要少。看的过程中就已决定看完写点什么。现在打开虾米,听后摇,码码字,安静的凌晨时光,单人房,单人床,乱七八糟的房间正如乱七八糟的生活,都在这一刻迎来了一种安静和祥和。这是不是就是他妈的诗意???
&首先,我不明白里面增加王志文和那个女的演的故事是干什么用的。我不喜欢。完全是给我添堵。在给我演示一种无法承受的生活的痛楚。各种脏话在心中盘旋漂移,为了泄愤。泄愤毕竟还是暂时的,为了能让自己好过点,我还是选择了避开那段傻逼的情节,直接谈谈主题吧。
&第一个发言的是阿城。很惭愧,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度过阿城的作品。对于阿城,最近一次是在一本访谈录里看陈丹青讲起过他。同时也有阿城自己的访谈录。再加上今天视频听他讲,可以看出阿城是知识相对比较渊博,对历史和人文都有所研究的人。而不是后面有些作家那样全靠意识来解读诗意的。我个人也比较赞同阿城的分析。作为一个民族其中的一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你想要和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以及传统割离开是很困难的。甚至可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分析一下我们过去的诗意是什么,现在的年代是怎样的状况,对于理解诗意这个词是很有必要的。既然诗意不能和人和社会和生活脱离开,那么就会有一个历史演变和不同时代的特色。
讲到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么对于过去的诗意,是我们概括出来的。不管是陶渊明,还是李白,还是苏轼,他们所谓的不同的诗意都是我们后人概括的。但这并不代表这个诗意是我们后来赋予的。诗意还是本身就蕴藏在他们的作品中的。也就是阿城讲到的所谓意象。说白了,不管是诗意,还是意象,都是抽象的。这东西摸不到看不见,同情感,同精神,同感受是一样的。其实是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需要一个载体来体现,来表现。作为第三方,你只能通过载体去体会那种意象和诗意。这其实和我上学时候老师教的正好相反。上学时候老师常说谁谁的那首诗表达了怎样怎样的壮志豪情或是抑郁不得志。这样分析是危险的。诗人当时只是把自己的一种片刻的情感融入了自己的作品,还也许是他在很高兴的状态下故意写了一首表现抑郁的诗,这都是有可能的。而写出来之后,我们只要去体会就好了。你能不能体会到那种诗人想表达的诗意也好,还是意境意象也罢,都是你个人的一种体会之事。举例来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可以很多种解读。因为它蕴含的是一种情感的意境。老师会说,这表达了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志向鞠躬尽瘁奋不顾身的精神。对,我说是对,但这只是这诗句的一种解读方式,只是它所表达的意象和意境的一种而已。这句诗被王国维定为人生三境之一,而其中蕴含着人对于一件事情的热爱和钟爱,甚至可以说是痴迷。那么你说你做了一份自己不爱的工作,但是你为了赚钱你也是奋不顾身,尽心尽力,人也被累瘦了,这是不是能用着诗句来形容呢?我说不能。这不是境界,这只是你的一种状态。而你问我那什么才算是境界呢?我说我也不知道。王国维大师可能也没搞清楚,最后抑郁的投湖了。
里面的女作家我都不熟。讲的也都一般。有些关注点就在茶米油盐的生活。也无可厚非,因为这就是我们正常的生活。而她从生活中体会到了一种良好的感受,她把它们定义为属于自己的诗意,也是无可厚非的。其中一个装束很怪诞,长相突兀的叫绵绵的,思维和意识混乱,讲的一塌糊涂,完全是现在备受推崇的胡说八道流。她提出了很多概念,什么简单,纯洁,什么夜深人静,什么爱啊之类的,完全是意识的一种胡乱性跳跃。自己都无法解释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的。当然,因为诗意这个抽象的名词很宽泛,所以你也可以说她那样也是一种诗意。她说自己的生活很复杂,而她觉得诗意必须要简单,那么也就是说她自己的生活中并没有她自己表达的那种诗意。而她内心渴望拥有的那种简单,也就是她所想要表达的诗意。那么也和之前另一个作家讲的诗意是根据个人的意志来决定的不谋而合了。
&所以说这种意识的东西,还是非常主观的。如果真的要讲客观,那么就想阿城那样是在分析历史,分析时代,分析语言的演变等等。而这种诗意可能放的更大。落实在个人,这个东西就是主观的。比如那位作家说他觉得自己买辆车就是诗意,另一个说自己无用就是诗意。王朔也发表了自己一贯的“王八蛋式”理论,所谓的颓废到底,跌至人生谷底,离开主观的意识,脱离理智,追求一种完全脱离式的诗意。不得不说他的想法很有意思,也可以说是对的。如果你有自己主观的理智和想法的作用,其实就很难讲接近真正所谓的诗意。脱离开现实的。
于是讲到了现实。关于现实,没想到作家一块聊天吹牛逼也离不开“钱”字。毕竟我们现在是经济社会,钱是维持我们基本生存的必需品。而有了钱就可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我承认其实钱的多少和自由度是有关系的。穷光蛋如果你有家,要生存,你必须要工作,而且要比别人更努力的工作,才能赚到更多的钱,才能养活自己,才能养活家人。这时候他已经顾不上其它的享受,能挣钱踏实生存生活依然就是他生活得重心和支撑点。那么这就是他的诗意了。就如王朔说他身边的普通职工是一个意思。当你钱多的时候,你就可以追求更加宽广的东西。比如你可以追求艺术方面的享受,或者物质上的更大化享受。甚至只要你愿意,你在时间上也更加的充裕。你的行动范围和空间也更大了。你想要去意大利感受古罗马的繁荣只要让秘书给你订一张机票就ok了。但如果你只是一个工薪阶层,你既要努力攒钱,还要查各种省钱的攻略,还要订够便宜的机票酒店,还要向专制的公司请假等等等等。
&实际上,我个人觉得挣钱的方式很多。不是说每一个有钱人都是有能力的人,但真靠能力在赚钱的人是不凡的。他们在艺术和个人的修养上面也是很有追求的。这样的例子很多。不需要举证。而暴发户,靠投机倒把,靠贪污腐败,这样的人其实是悲哀的。因为有能力的人挣钱是拿钱来当做工具。去实现自己的野心,去购买自己钟爱的物质享受或者精神享受。而后者完全沦为了金钱的奴隶。他们只是为了钱在赚钱。但这不涉及道德。你说前者挣的钱就一定是道德文明的?不一定。
&其实里面没有提到一个点,就是诗意与现代工业的结合。也许在作家看来,诗意和工业是不沾边的。但我觉得乔布斯改变了我的看法。看过乔布斯传后,我体会到乔布斯在创造苹果产品的时候,都在追求一种类似于艺术品的品质。的确很多苹果的产品也可以说是品质很高的。甚至你可以称它为艺术品。苹果也是为数不多第一个打破了工业产品实用粗糙形式的公司。自此工业的产品也越来越追求艺术化了。里面也开始富含了很多理念。更重要的是乔布斯注重的,就是产品给消费者的感受。苹果的产品在感官上一下子就能从所有的产品里脱颖而出,一下子抓住你的眼球,这难道不是产品创造出了一种不凡的气质或者说是意境吗?因为它给你的感受也是不能表达的。你去一一列举苹果产品的优点,金属外壳,弧线设计,全封闭,薄等等。但其他的品牌同样有一样特色的产品为什么没能吸引你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其中凝结了创造者的智慧是不好剽窃的。就好比我们国家可以产出各种世界名牌的山寨货,但我们没有一家苹果公司,没有一家宝马汽车公司,没有一家微软,没有一家乔治阿玛尼。
&制造一个人偶可以,但要创造一个灵魂却很难。灵魂是什么?看不到,摸不着,你能感受到,这就是所谓的抽象的意象吧。这样说来,人本身就承载着类似诗意的东西。
&当然,事情也会变化的。正如苹果的产品如今快要烂大街了。不管你知不知道乔布斯,不管你需不需要,为了时髦都要有个iphone。于是,iphone在我的价值体系里变得廉价和低贱了。我想这完全是因为我个人的一种想要跃居在他人之上的念头。我不想要与众多使用者同流。在我看来,很多人虽然在使用iphone,但他不懂iphone好在哪里。正如上面阐述的。看到一个形式的美,看到一个外观的美并非难事。但要体会到这个产品想要传达给消费者的感受,那就不简单了。
&这时你要问了,那你说说传达的内在感受是什么吧?我的回答是,请翻阅乔布斯传。其中自有回答。我不在此废话累述了。
对于我自己,我并不知道我生活中的诗意是什么。我也没有刻意要去创造诗意的想法。我想我只要不总给自己的生活添堵,自寻烦恼,就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我只是突然感到对于生活得恐惧。我是懦弱的。每当我想到那些可能会到来的心理挑战,我就畏惧。虽然我已被百般蹂躏过了。
&很多时候,我也希望能像王朔所说,脱离了现实,进了一种真的抛开一切的诗意。但我不像他那么勇猛,抽大烟,自残,自甘堕落地追求诗意。我只能去梦里体会一下。虽然梦里也都会出现现实的场景和人,但毕竟是梦。就是有一股吸引我陶醉的能力。让我身在其中感到很舒服。即使我做梦的时候,就知道那是梦。
天亮了,现实来了。生活继续。梦和现实的区别是什么?梦会醒来。而现实,是有一天会睡去,再也醒不来。这是不是他妈的诗意???
现在,能想起的是您的笑脸。现在,回忆起来您面对我最多的还是疼爱的笑容。您操劳一辈子,该好好休息了。我知道您肯定听到我那时和您说的话了。我不唯心,不迷信,但我相信您会看着我。因为您会一直活在我的心中。
&如果说,我真的有什么遗憾,就是没能拉着您的手带您出去玩。因为小时候,您总是抓着我手出去玩。怕我受伤,所以总是抓紧我。到小卖部,总会给我买威化巧克力或者日本豆吃。夏天就给我买凉凉的瓷瓶酸奶喝。后来长大了,我有困难的时候也会给您打电话。您也总会给我打电话问我的近况。您还总说不生病一定要替我照看我的孩子。只是我不争气,没随了您的愿。但我想您肯定会理解我,肯定希望我过自己希望的生活。您也一定知道在这个充满了虚伪和欺骗的世界里,我只是想寻一点属于自己的安宁。我无意随着大众起舞,也无意跳独舞,也没那个能力。我只想安静的站在这个世界的边缘,安静的生活。我还记得,那次在病床边,我问您:“您说活着有意思吗?没什么意思。”您淡淡的看着我,几秒钟后回答说:“嗯。”
&是您让我变成了现在的我,我和您一样,都无意要伤害任何人,但却又时常受一些这个世界的害。其实,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和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谁让我是您养大的呢。我时常在想,如果那时候我坚持留在您身边,初中,高中,大学,也许我比现在要过得好。您那时也太狠心。怎么就那么放手不管我了呢?我自己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成长,期间付出了很多代价。不过您放心,我现在好了。不再疯癫,不再迷惘,不再那么脆弱了。说起来,在您眼中我一直还是那个腼腆的孩子呢。实际上我早就练就了“臭不要脸”的本事了。
&我从来没和您说起过,我时常想关于活着和死亡的问题。我总觉得自己活着就该弄明白点什么,虽然我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我生活得很努力。您放心,我肯定会更努力的生活。不为任何人,也不为您,为我自己好好的活着。您说,您走了,还能有谁会无私的在乎我?除了我自己。所以,我要对得起您把我养大,我要自私点,我不信什么博爱,我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要努力才能好好的活着。
&&太多的东西在这里都不能写。我不想告诉任何人。我不喜欢自己的事情,尤其是自己的情感被别人拿来当话题,或者问东问西虚情假意的表示同情。过去的太多事情告诉我,我没靠任何人,也都过来了。我永远会守住自己的意志,自己的精神,自己的灵魂。不管周围如何起舞,如何质疑,如何幸福。我不想打搅任何人的生活,也希望别人不要来打搅我的生活。
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灵魂,愿意倾听自己的灵魂,敬畏自己的生命,其他人,哼哼,爱谁谁。我自私的决定,我要管好自己,自己努力过自己的生活。
& 我不奢望别的,我奢望自己可以fix
myself。您等我,迟早我会去陪着您,到时候就是永远。
每次想要写点东西之前,都诚惶诚恐的。深知自己知识浅薄,没读过几本书,对很多事情只粗略了解一点点的皮毛,不敢写出来。深怕被人耻笑。并且,在我写的过程中,越写就越觉得自己的无知。在语言上,也很匮乏。只会常用的口语化文字。其实,只用简单的口语化文字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能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讲到位。知识丰富的大师们,可以用很简短的杂文就讲清了一件大事情。而我作为一个几乎相当于文盲的人,想要讲清楚一件事情,需要花很大的篇幅。并且还不一定能讲清楚。这就是肚子里有货没货的区别。就好像一个大力士,轻松就能抓起一个上百公斤的重物。我这样的“小身板”能搬袋面上楼,已经算是上帝的恩赐了。
&虽然我不是“大力士”,面该搬还是要搬的。写东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尤其是读书。读过一篇文章一本书,想要结合自己写点什么,这说明我在思考。这很重要。所以,我决定时不常的写点什么。
&读王小波的文章《智慧与国学》感触很大。其实,我应该认真地把其它几篇都读过,再写什么。但我做事情总是迫不及待的。并且,有时候一些想法都是突发的。
文章中首先讲到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有重实用的倾向。这个说法过去我也听过,说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有时候过于功利。做事情或学一样东西之前,总会考虑做了之后或学了之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是好处,不是用处。所谓好处,大多人想到就是升官发财。如果不能得到好处,这件事就失掉了做和学的意义。比如说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平时自己有爱好,喜欢读读书。而这些书,在大部分的家长和身边的长者看来,是闲书。在他们看来,只要不是上学用的教科书,都可以叫做闲书。从小到大,我真没有对任何一本教材产生过很大的兴趣。而我又是个十足的靠兴趣做事情的人。所以,我学业很失败。勉强混到个高中毕业,实属不易了。在一些其他省市的每天刻苦学习的学生看来,我是占了北京户口的光,才混到了高中毕业证。而我没有在高中发愤图强“考取功名”实在是浪费了北京这么好的考学位置。上班时候,我拿本小说或者哲学书什么的看,身边就有同事或大小领导的说我:“看这有什么用?不说看看考建造师的书。”在他们看来,只有看能升官发财的书,才算是干正事,不然全是闲事。
对于这件事情,王小波讲了这样一个很好玩的事情: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演示给别人看,有位贵妇人说:这有什么用?法拉第反问道:刚生出来的小孩子有什么用?很多现在做看似无用的事情,不知道在将来就会发挥什么超乎你想象的作用。如今,我已经高中毕业快8年时间了。我会反思自己。和过去比,我是在进步的。我懂得了很多做事做人的道理,对自己和对这个世界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仔细一想,给自己带来巨大变化的并非教科书,因为我已经很多年不上学了,反而是那些在很多人看来无用的闲书。对于这一点,我深感庆幸。在比如,当初我去非洲工作之前,我心里还是有些抵触的。并且到了那就一直想着要快点回国。最后我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整。现在看来,这可能是我一生都会受用的两年。因为这两年,我发生了很多变化。
&&&&&&&&接着,王小波谈到中国人认为求学是痛苦的,学海无涯苦作舟。而他说学习一事在外国人看来是快乐无比的。我没去过西方的发达国家,也不知道那里的孩子从小学习是不是真的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学习的。但对于我们自己的国家,我有切身的体会。事实就是,我从小到大,真的感兴趣的教材只有语文。其它的学科我一概都没有产生过什么兴趣。而没有兴趣的学习,的确是很痛苦的。我说的是我自己。很多好学生都在求学阶段就对物理,化学,数学,英语,地理,历史等学科产生了兴趣,这是有的。我要讲的只是没有兴趣去学习很痛苦。我们从小上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不感兴趣没关系,但老师要求你必须学。老师的原则是不管你有没有兴趣,都得给我学,给我考高分。听话的好孩子们就都学有所成了。而像我这样一贯按照兴趣做事,不喜欢被约束的人,就被这种学习制度淘汰了。大部分教过我的班主任,对我的感受就两个字:失望。在他们一次次的夸我:“聪明,就是不学!”的过程中,我真的以为自己很聪明。后来我慢慢长大了,才明白,老师对每一个不认真学习的孩子都是这么说的。对于聪明这件事情,原来是我自作多情了。
如今,我工作了。除了上班时间工作有领导管我,其它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可以自由支配做事情了。于是我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情,学东西了。而这时候我就会有种迟到的感觉。迟到是指我觉得自己领悟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道理迟到了。而且迟的有些太久。我也会很俗气的想:哎呀,要是当初我就看过此书,明白了怎样的一个道理,那么当初我就不会做出怎样的事情了。这并非是后悔,只是自己对自己的惋惜。后知后觉让我在很多事情上变得被动。而由此也给现在的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会让我总是期待自己能像直梯一样直线的瞬间升上去。事实证明,不可能。在我面前的是一座山,要靠脑子并且手脚并用的爬上去。这势必是一个非常辛苦耗时的过程。可以肯定的是,我依旧会尽可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做事。
王小波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他宁可做苏格拉底说的那样一无所知的人,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肯做个“智慧满盈”的儒士。
这个世界的大与奥妙,相信这个世界除了上帝,谁都不敢说自己了解的有多么多么的深刻。而在我们的这片国土上,却活着很多的“大明白”。他们习惯把世俗的观点当做生活的真谛,当做人生的意义。觉得自己经历点事情就明白了一条真理。常喜欢教育人,动不动就会用上什么人生就是怎样,生活就是怎样,爱情就是怎样的话。如今的网络更是起到了世俗催化剂的作用。很多世俗的歪理邪说通过网络传遍祖国大地。宁可信一个没文化只会炒作的明星的话,看一个明星矫揉造作找三流作家代笔的旅游书,也不愿读一本好作家的书。如果在中学生大学生中间搞一个票选最喜欢的作家,我想应该会是郭敬明或者韩寒胜出吧。李宇春出书吗?如果她出书,那么她也有机会获胜。
作为无知的我,现在有些逆流而上的意思。我尽可能活的简单些,就是不赶时髦。在大家都在买汽车的时候,我决定买一辆自行车。想想过去我姑父都已经有家了,每天从良乡这边骑车去房山上下班。每天这样。如今70岁身体倍儿棒,也没见就怎么着了。想想现在的我们,2km的路都要开车,生怕累着。如果没有当今的先进医学,我觉得现代人大部分活不过60岁。肌体会老化的很快。更不要说在我们这片神奇的国度,锻炼好身体少吃胶囊还是有好处的。
在大家都整了好几百个好友的各种社交网络上,我就随便加了那么几个真的会联系的人。如果我的朋友在网上加了一万个好友,我会觉得作为他的朋友我很不开心,因为我觉得他很没有原则,都这么大了还交了那么多朋友。而且其中各类人等参差不齐。
&朋友两字渐渐的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味道。网上有种说法,叫真正的好朋友不经常联系,但会常常想念着对方。那我想那些有好几百个都是好朋友的人会很累。因为他们光想念这些好朋友,就要每天花掉好几个小时的时间。
&所以,我要让我的朋友能体会到,我不是在敷衍他们。我是真心的把他们当做我的朋友。同样的,我也会选择不敷衍我的人做朋友。因为我的生命和时间有限,没时间和你逗闷子交朋友。
&逆流而上的事情,我还是很愿意多做的。自然规律也告诉我们,逆流很艰难,但要是转向下流就很快了。我虽然无知,但还不愿做一个下流的人。我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不一样的生活,艰难点也是享受。正如一句话,这个世界正因丰富多彩,五味杂陈才变得精彩。大家都活的一样一样的,那清洁工和齐白石还有区别吗?
& &写的很长了。我无知,请知天命的人来嘲笑我吧。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因为我脑子不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