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运动会加油稿跑200米以下条件有希望吗

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运动会4乘200米每人跑多少米
运动会4乘200米每人跑多少米
09-09-29 &匿名提问 发布
变速跑的生理效果,首先是增加心脏容量,改善跑的过程中心脏对循环系统的泵血能力,从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即提高了耐久能力。间歇跑的生理效果,是引起肌肉中的血液的“过度酸化”,为了消除“过度酸化”对肌肉工作能力的影响,就要求血液中有大量的碱储备,发挥中和作用。运动员有了更好地抵抗较长时间“过度酸化”和供氧不足的能力,便提高了无氧供能能力,即提高了速度耐力。匀速跑(或定时跑)也有变速跑同样的生理效果,经常采用,会对肌肉收缩的生物化学变化发生影响,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产生能量供给肌肉收缩的能力提高,而相反地使发挥速度所需要的无氧分解能力,因得不到锻炼而相对削弱,所以会影响速度,进而影响其他专项成绩,因此不适宜体育考生的800米训练。体育考生800米训练, 第一阶段多采用变速跑训练;第二阶段变速跑和间歇跑训练交替采用;第三阶段多采用间歇跑的训练。二、周训练计划中,800米训练的合理安排周训练计划是根据阶段训练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内容与要求制定的。在制定周训练计划时,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训练情况,根据学生现有的训练水平,周密地考虑训练的运动负荷量,兼顾各专项训练。周训练计划中的800米训练安排:在第一、第二阶段,每周一般要有两次,第三阶段每周不得少于一次,训练间隔不得少于两天;必须与力量素质训练(特别是杠铃负重练习)叉开,一般安排在大强度力量素质训练前一到两天,或者周末,通过星期天的调整,以求达到超量恢复。三、一次训练课运动量及强度安排体育考生800米训练,第一阶段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量,第二阶段在增加运动负荷量的同时加大运动负荷强度,第三阶段只上强度而不增加运动量(或适量减小运动量)。下面是第二阶段800米训练运动量及强度的课计划安排:1. 变速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4倍左右,如采用150米、200米快速跑,中间用100米慢跑作为调整,训练量为:跑12~14个快跑150米+慢跑100米;或者跑10~12个快跑200米+慢跑100米。快跑段的强度不低于70%,慢跑段的时间不超过快跑段时间的三倍。2. 间歇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3倍左右,如采用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跑,训练量为:10~12个200米跑;或者6~8个300米跑;或者5~6个400米跑。跑的强度不低于自己最高速度的80%为最佳。如果跑的强度在70%以下,对人的机体就没有足够刺激,对提高成绩意义不大。一、方法这种训练方法比较简单,出现在20世纪初,基本上依赖运动员自己的天赋,运动员以自我练习为主,量和强度都很小,其特点是训练的距离和时间远远超过比赛的距离和时间,且用速为匀速,地点一般在野外。1、方法的改进:上世纪20年代后,人们对这种训练方法作了改进,主要做法是把速度训练和耐力训练结合起来,跑的量和强度都有所增加,并且对全年的训练时期作了一定的划分。各训练阶段的训练手段有明显区别。准备阶段的训练具有一定的量和强度;比赛时期的速度训练内容有较大增加。“接近或达到比赛距离的强度跑”这一训练手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这种训练方法主要以芬兰人为代表。30年代后,以美国教统员米·黑非为代表的美国、英国、芬兰的中长跑界在使用郊外长时间匀速训练的基础上,采用田径场地圳练,主要是一些速度训练。2、理论依据:训练时间长于30分钟的不间断跑的心率保持在140——160次/分钟,对于发展运动员心脏功能和提高有氧能力,效果明显。3、取得的成绩:芬兰运动员帕·努尔米于1924年第8届奥运会中长跑比赛中获得4枚金牌,其后10年间13次打破5个项目的世界纪录。受益于这种训练方法的还有美国运动员比采恩伦,他在1934年以3分48秒8的成绩创造了1500米的世界纪录。这种训练方法是瑞典中长跑被教练员古斯塔·赫迈尔创造发明的,“法特莱克”瑞典语的意思是“速度游戏”,其训练方法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如田野、树林、沙地等进行走、慢跑、快跑的练习、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决定加速、放松的时间和距离。这种训练的特点是利用自然环境的条件及游戏使运动员的心理比较放松,很好。训练的距离一般为10——20公里。加速的距离一般为600——2000米。1、理论依据:“法特莱克”训练法通过野外变化速度跑的方式.将运动员的心率控制在130——180次/分钟之间,既发展了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又发展了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同时,对运动员的心理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2、取得的成绩:在“法特莱克”法的训练下,瑞典运动员黑格和安德森创造了20年不败的神话。(三)间歇训练法此方法是德国中长跑教练员波·格施勒和生理学家莱因德尔,于20世纪40年代共同创造的。间歇训练法是对多次练习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的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训练中将间歇训练分为三种类型:高强性间歇训练、强化性间歇训练(A、B型)、发展性间歇训练。高强性间歇训练时间小于40秒,心率190次/分钟恢复为120——140次/分钟,强度大,间歇很不充分。强化性间歇训练A型训练时间小于40——90秒,心率180次/分钟恢复为120——140次/分钟,强度大,间歇不充分;B型训练时间小于90——180秒,心率170次/分钟恢复为120——140次/分钟,强度较大,间歇不充分。发展性间歇训练时间大于5分钟,心率160次/分钟恢复为120次/分钟,强度中等,间歇不充分。间歇方式均为走和轻跑。1、理论依据:通过严格的间歇过程,可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的增强;通过调节运动负荷的强度,可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可使糖酵解代谢功能能力或磷酸盐与糖酵解混合代谢的功能能力或糖酵解与有氧代谢混合功能能力或有氧代谢功能能力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高;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通过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肌体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2、取得的成绩:通过间歇训练的应用,使德国运动员在20世纪40——50年代先后3次打破世界纪录。(四)重复训练法训练中多次重复几个固定的段落,段落可以短、等于或者稍长于比赛段落,休息间歇时间较长,心率恢复到110——100次/分时继续训练。重复训练法的核心是五大结构(段落长度、跑的速度、重复次数、间歇时间、休息方式)和三种类型,即短时间重复训练法(时间小于30秒,强度最大,间歇时间相对充分,间歇方式走或坐)、中时间重复训练法(时间30秒——2分钟,强度次大,间歇时间相对充分,间歇方式走或坐)、长时间重复训练法(时间2——5分钟,强度较大,间歇时间相对充分,间歇方式走或坐)。1、理论依据:通过重复训练,可使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明显的增强,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通过不同类型的重复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发挥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2、取得的成绩:重复训练成功的典型代表是比利时运动员罗·莫恩斯,在1955年打破了保持16年之久的800米1分45秒7的世界纪录。(五)马拉松训练法60年代新西兰的里迪亚德推崇“公里数创造冠军”的理论,创造了马拉松训练法。运用这种方法培养了两个奥运会冠军并创造了5项世界纪录。从而使世界中长跑分为在自然环境中的匀速和任意变速的训练方法与跑道上间歇训练方法两大训练体系。(六)高原训练法受到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的启示,中长跑又创造了强化训练手段——高原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促进了世界中长跑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二、要求(一)准备期:训练重点放在发展运动员的全面身体素质和一般专项能力,方法主要以不间断长跑训练法和“法特莱克”训练法,结合速度和一般力量练习,发展运动员的有氧水平,提高运动员跑的能力。(二)竞赛期:以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重点,方法可以选择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对运动员的跑量和强度通过心率加以控制,逐步形成竞技状态,并将最佳竞技状态保持到比赛。(三)恢复期:以慢跑、带有游戏特点的“法特莱克”跑、球类活动以及医学和心理学措施进行身体恢复和心理疲劳的消除。三、应用(一)磷酸原无氧供能系统的训练以6——10秒的爆发力练习为主,练习采用30——60米的重复跑和行进间跑、10秒左右的跳跃、越野中30——50米的冲刺跑等。糖原无氧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采用10——120秒的间歇训练法。(二)采用持续训练法,中等强度用长时间持续跑40——100分钟,无氧阈强度持续跑15——30钟,心率160次/分左右。(三)采用间歇训练法,短段落间歇次数多,心率150——160次/分左右(200米快/100米慢14——16次,400米快/100米慢10——12次),长段落间歇次数少,心率160——170次/分左右(例如1000米快/200米慢8——10次、2000米快/200米慢4——6次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求有关接力赛、200米,400米的运动会稿件。
求有关接力赛、200米,400米的运动会稿件。
09-01-29 & 发布
[报道一]国际在线消息:在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男子4×100接力比赛中,英国队利用美国队的接棒失误,夺得冠军,成绩是38秒07。第二名美国,第三名尼日利亚。[报道二]第48届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一结束,一次别开生面的体育比赛即将开始,一群“特殊”的运动员在自己的起跑线上“整装待发”。  “这是我们今年刚刚试行的一项马杯比赛,每个院系都有1-2名年轻教师参加,和同学一起进行异程接力比赛。”负责这次异程接力的体育组张威老师一边指导着参赛的老师,“缓一点,起跑不要太急!”“注意了,做做热身。”一边告诉记者;“以后的比赛,我想尽力争取让更多的老师,以及在校内外的校友参与进来。”  “为什么想让校友参加呢?”  “一般在校的时候参加过马杯的校友都十分关心自己院系参加马杯的状况,可以说,他们对自己的院系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希望取得好成绩,所以老师和校友参加比赛,不仅可以用他们的经验帮助同学,互相交流,还能够通过参赛,督促院系学生工作在组织方面更加完善。”  “是说提供一个平台?”  “对!一个交流的平台,同学和老师。”  第二棒的起点处,几位穿着运动服的年轻老师正在认真地准备着,时不时地跳跃几下,甩甩手臂和腿。当老师使足力气冲过终点的时候,看台上的鼓声,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材料系的杨志刚老师笑着说:“来参加比赛可以锻炼锻炼身体,平时也没有什么时间运动,这次可以和同学一起参加比赛,也是一种交流,老师的参与也可鼓励同学们的士气。”  “一开始我就积极报名了,据说我们材料系今年有希望拿到乙组第一,这比以前是很大的进步啊,我就更加要来了。”杨老师开心地说道。  在一边给老师拿衣服,送水的学生说:“你看,老师们都有这么大的积极性来参加这次比赛,这是很难得的,我们平时只有上课才见到他们呢!他们都这么重视马杯,我们做为主要的参赛对象更有要好好努力了!”  “我明年也想参加这个项目,和老师一起参加比赛感觉好像很爽。很难得的机会。”  看着穿运动服的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愉快的聊天,时不时地跑到边上为院系的同学加加油,呐喊几声,看来兴致很浓,此时,他们也融入了比赛地气氛,而不再是一个站在讲台上的老师。  体育一直是清华大学地一大特色,无数的师生也深深地爱着体育,通过自身的努力一代代发扬着清华地体育精神。48届马杯的成功举办,清华的体育在逐步成长,同时伴随着成长的还有师生之间融洽、平等、友爱的关系。[报道三]教工组女子200米决赛——今天表现得还行!  今天上午九点二十时,在西校区操场进行了教工女子组200米决赛。 据了解,农学院的翟红老师取得了本次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她以前就经常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不过都是参加跳远比赛,名次总是在前三名。当被问及为何这次会参加教工女子200米比赛时,她说:“我是为了挑战一下自己,考验一下自己的身体素质,看能不能接受住这个挑战。”她很灿烂地笑着补充了一句:“今天表现得还行!” 理学院的杨新玲老师也参加了比赛,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她说::“好久都没有跑步了,跑完之后更觉得出来跑跑步很好。因为平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会很累,大家都意识到身体太重要了。只有身体好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所以平时应该多注意锻炼身体。” 从这些女老师身上,我们看见的是青春的活力、飞扬的激情、灿烂的笑容和对生活的热爱,她们成了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代表了拼搏、奋斗、超越! 男子200米决赛——年轻无极限 在今天的男子200米决赛的赛场上,人文与发展学院又一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人发学院橄榄球队的段然、王勇刚分别以23秒53和23秒63的好成绩包揽了男子200米决赛特招生组的第一名与第二名,建大体育特招生刘华侨以23秒92取得第三名。 比赛中,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新星紧紧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建大大一的孙成承以21秒6的好成绩夺取了男子200米普通组决赛的冠军,并超过了建大特招生刘华侨取得了建大的第一名。赛后当记者闻到对成绩是否满意时,孙成承说:“这次真的没跑好,对这个成绩很不满意,七个多月没训练了,感觉都生了。” 他还幽默地说:“如果给我一个跑道和一台电脑,我可以一辈子不娶老婆”。 据记者了解,孙成承持有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下午他也要参加男子100米决赛,让我们拭目以待。 [报道四]本报南京10月18日讯“像我这样,在主项400米栏之外,还参加400米的比赛,在国际上都是没有的,因为这样兼项体力消耗太多,但我觉得这更能锻炼自己。我喜欢给自己加压,然后不断去进行挑战。”在轻松夺得十运会女子400米赛冠军后,22岁的青岛姑娘黄潇潇如是说。  山东选手在十运会女子400米比赛中占据绝对优势,有4人进入最后的决赛,并最终包揽了前三名。但出于上述理由,在多名队友都已具备夺冠实力的情况下,黄潇潇还是参与了这枚金牌的角逐。  其实,黄潇潇最初就是练400米的,并在2003年的城运会上跑出过51秒93的好成绩。因此,对于今天的比赛,她一直都很有信心,“因为对手的实力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强”。不过,对于51秒95的夺冠成绩,黄潇潇并不满意。“感觉应该跑得更快一些。”她说。  在4年前的九运会上,黄潇潇就出现在了赛场上,并与队友一起夺得了女子4×400米接力的冠军。而在400米栏的比赛中,黄潇潇虽然未能夺冠,可跑出了超世界青年纪录的成绩。这无疑进一步增强了她半路改行练跨栏的决心。如今,经过4年的磨练,黄潇潇早已成熟起来。今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她在女子400米栏比赛中取得了第五名,是我国选手在这个项目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这样的成绩,虽然距离世界最高水平还很远,但却给黄潇潇增添了不小的信心。“说真的,在国内比赛拿金牌,并不是我的最终目的。我希望自己能像刘翔一样,在国际赛场上展现自我。”说这话的时候,黄潇潇显得很有信心。  本报南京10月18日讯经过11轮的激烈较量,十运会帆船比赛今天在江苏连云港落下帷幕,来自我省青岛的两名选手李雪和于艳丽,最终以一分优势险胜浙江队的闻一梅和于春燕,夺得女子470级航线赛的冠军。  今年23岁的李雪和25岁的于艳丽,在8年前进入省队,开始从事帆船训练。此前,她们的最好成绩是在2001年的全国锦标赛上获得过第二名。今年的全国锦标赛,她们仅仅名列第七,因此,在十运会比赛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但随着赛事的逐步深入,李雪和于艳丽的表现却越来越让人吃惊。前10轮战罢,她们以领先第二名两分的优势排在第一位,成为该赛事的夺冠大热门。  不过,眼看胜利在望的李雪和于艳丽,在今天的最后一轮较量中却险些前功尽弃。据山东帆船队教练员邵先利介绍,由于受到对手的干扰,李雪和于艳丽在起航不久就落到了第五位,而积分居于第二位的闻一梅和于春燕则处在领航的位置。如果比赛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浙江选手就将后来居上摘取桂冠,而李雪和于艳丽就要被挤到第二。困境之中,两名山东姑娘没有气馁,她们顽强拼搏,一点点往上追,终于在比赛还有不到4分钟就要结束的时候跃居到第二位。如此一来,她们在最后一轮的得分虽然比浙江选手少了一分,但由于先前有两分的领先优势,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为山东队拿下了这枚金牌。  获胜之后的李雪和于艳丽兴奋不已。她们表示,8年的艰苦付出,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今后,她们还要继续努力,为山东帆船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报道五]在上午结束的男子组400米决赛中,来自中国暨南大学的王优信、谭彪以精彩的表现分别获得冠亚军,引起观众席上一阵欢呼。赛后,记者采访了这两名来自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年轻选手。
   比赛刚结束,谭彪一脸轻松地靠在运动员休息室的窗户边上。47.67秒,虽然比起他的最好成绩还有些差距,但前不久刚从十运会的激烈比赛中回来,经过短时间的调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觉得已经不错了。对于他以0.33秒的微小差距输给队友王优信,谭彪觉得无所谓。“我们都是暨大代表队的,谁拿第一第二,其实都一样。”
   而刚取得400米冠军的王优信,由于高强度、高体耗,赛后呕吐了两次。但他还是坚持参加了接下来的男子组4x100米接力预赛,也因此他在第三棒中发挥不是很好。当记者来到王优信的住处时,他已经神采奕奕地跟队友们在电脑前看网页了。
   对于这种情况,王优信显然习以为常了。他说:“应该是你来适应比赛,而不是比赛来适应你”。已经两年没有参加过4x100米接力赛的他,对于4*100米接力的失利并不特别在意。因为接下来的4x400米接力才是他们的强项,他说会好好休养,专心备战。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徐自宙、谭彪、王优信曾合力夺得男子组4x400米接力赛冠军。怎么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报道一]国际在线消息:在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男子4×100接力比赛中,英国队利用美国队的接棒失误,夺得冠军,成绩是38秒07。第二名美国,第三名尼日利亚。[报道二]第48届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一结束,一次别开生面的体育比赛即将开始,一群“特殊”的运动员在自己的起跑线上“整装待发”。  “这是我们今年刚刚试行的一项马杯比赛,每个院系都有1-2名年轻教师参加,和同学一起进行异程接力比赛。”负责这次异程接力的体育组张威老师一边指导着参赛的老师,“缓一点,起跑不要太急!”“注意了,做做热身。”一边告诉记者;“以后的比赛,我想尽力争取让更多的老师,以及在校内外的校友参与进来。”  “为什么想让校友参加呢?”  “一般在校的时候参加过马杯的校友都十分关心自己院系参加马杯的状况,可以说,他们对自己的院系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希望取得好成绩,所以老师和校友参加比赛,不仅可以用他们的经验帮助同学,互相交流,还能够通过参赛,督促院系学生工作在组织方面更加完善。”  “是说提供一个平台?”  “对!一个交流的平台,同学和老师。”  第二棒的起点处,几位穿着运动服的年轻老师正在认真地准备着,时不时地跳跃几下,甩甩手臂和腿。当老师使足力气冲过终点的时候,看台上的鼓声,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材料系的杨志刚老师笑着说:“来参加比赛可以锻炼锻炼身体,平时也没有什么时间运动,这次可以和同学一起参加比赛,也是一种交流,老师的参与也可鼓励同学们的士气。”  “一开始我就积极报名了,据说我们材料系今年有希望拿到乙组第一,这比以前是很大的进步啊,我就更加要来了。”杨老师开心地说道。  在一边给老师拿衣服,送水的学生说:“你看,老师们都有这么大的积极性来参加这次比赛,这是很难得的,我们平时只有上课才见到他们呢!他们都这么重视马杯,我们做为主要的参赛对象更有要好好努力了!”  “我明年也想参加这个项目,和老师一起参加比赛感觉好像很爽。很难得的机会。”  看着穿运动服的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愉快的聊天,时不时地跑到边上为院系的同学加加油,呐喊几声,看来兴致很浓,此时,他们也融入了比赛地气氛,而不再是一个站在讲台上的老师。  体育一直是清华大学地一大特色,无数的师生也深深地爱着体育,通过自身的努力一代代发扬着清华地体育精神。48届马杯的成功举办,清华的体育在逐步成长,同时伴随着成长的还有师生之间融洽、平等、友爱的关系。[报道三]教工组女子200米决赛——今天表现得还行!  今天上午九点二十时,在西校区操场进行了教工女子组200米决赛。 据了解,农学院的翟红老师取得了本次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她以前就经常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不过都是参加跳远比赛,名次总是在前三名。当被问及为何这次会参加教工女子200米比赛时,她说:“我是为了挑战一下自己,考验一下自己的身体素质,看能不能接受住这个挑战。”她很灿烂地笑着补充了一句:“今天表现得还行!” 理学院的杨新玲老师也参加了比赛,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她说::“好久都没有跑步了,跑完之后更觉得出来跑跑步很好。因为平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会很累,大家都意识到身体太重要了。只有身体好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所以平时应该多注意锻炼身体。” 从这些女老师身上,我们看见的是青春的活力、飞扬的激情、灿烂的笑容和对生活的热爱,她们成了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代表了拼搏、奋斗、超越! 男子200米决赛——年轻无极限 在今天的男子200米决赛的赛场上,人文与发展学院又一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人发学院橄榄球队的段然、王勇刚分别以23秒53和23秒63的好成绩包揽了男子200米决赛特招生组的第一名与第二名,建大体育特招生刘华侨以23秒92取得第三名。 比赛中,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新星紧紧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建大大一的孙成承以21秒6的好成绩夺取了男子200米普通组决赛的冠军,并超过了建大特招生刘华侨取得了建大的第一名。赛后当记者闻到对成绩是否满意时,孙成承说:“这次真的没跑好,对这个成绩很不满意,七个多月没训练了,感觉都生了。” 他还幽默地说:“如果给我一个跑道和一台电脑,我可以一辈子不娶老婆”。 据记者了解,孙成承持有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下午他也要参加男子100米决赛,让我们拭目以待。 [报道四]本报南京10月18日讯“像我这样,在主项400米栏之外,还参加400米的比赛,在国际上都是没有的,因为这样兼项体力消耗太多,但我觉得这更能锻炼自己。我喜欢给自己加压,然后不断去进行挑战。”在轻松夺得十运会女子400米赛冠军后,22岁的青岛姑娘黄潇潇如是说。  山东选手在十运会女子400米比赛中占据绝对优势,有4人进入最后的决赛,并最终包揽了前三名。但出于上述理由,在多名队友都已具备夺冠实力的情况下,黄潇潇还是参与了这枚金牌的角逐。  其实,黄潇潇最初就是练400米的,并在2003年的城运会上跑出过51秒93的好成绩。因此,对于今天的比赛,她一直都很有信心,“因为对手的实力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强”。不过,对于51秒95的夺冠成绩,黄潇潇并不满意。“感觉应该跑得更快一些。”她说。  在4年前的九运会上,黄潇潇就出现在了赛场上,并与队友一起夺得了女子4×400米接力的冠军。而在400米栏的比赛中,黄潇潇虽然未能夺冠,可跑出了超世界青年纪录的成绩。这无疑进一步增强了她半路改行练跨栏的决心。如今,经过4年的磨练,黄潇潇早已成熟起来。今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她在女子400米栏比赛中取得了第五名,是我国选手在这个项目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这样的成绩,虽然距离世界最高水平还很远,但却给黄潇潇增添了不小的信心。“说真的,在国内比赛拿金牌,并不是我的最终目的。我希望自己能像刘翔一样,在国际赛场上展现自我。”说这话的时候,黄潇潇显得很有信心。  本报南京10月18日讯经过11轮的激烈较量,十运会帆船比赛今天在江苏连云港落下帷幕,来自我省青岛的两名选手李雪和于艳丽,最终以一分优势险胜浙江队的闻一梅和于春燕,夺得女子470级航线赛的冠军。  今年23岁的李雪和25岁的于艳丽,在8年前进入省队,开始从事帆船训练。此前,她们的最好成绩是在2001年的全国锦标赛上获得过第二名。今年的全国锦标赛,她们仅仅名列第七,因此,在十运会比赛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但随着赛事的逐步深入,李雪和于艳丽的表现却越来越让人吃惊。前10轮战罢,她们以领先第二名两分的优势排在第一位,成为该赛事的夺冠大热门。  不过,眼看胜利在望的李雪和于艳丽,在今天的最后一轮较量中却险些前功尽弃。据山东帆船队教练员邵先利介绍,由于受到对手的干扰,李雪和于艳丽在起航不久就落到了第五位,而积分居于第二位的闻一梅和于春燕则处在领航的位置。如果比赛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浙江选手就将后来居上摘取桂冠,而李雪和于艳丽就要被挤到第二。困境之中,两名山东姑娘没有气馁,她们顽强拼搏,一点点往上追,终于在比赛还有不到4分钟就要结束的时候跃居到第二位。如此一来,她们在最后一轮的得分虽然比浙江选手少了一分,但由于先前有两分的领先优势,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为山东队拿下了这枚金牌。  获胜之后的李雪和于艳丽兴奋不已。她们表示,8年的艰苦付出,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今后,她们还要继续努力,为山东帆船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报道五]在上午结束的男子组400米决赛中,来自中国暨南大学的王优信、谭彪以精彩的表现分别获得冠亚军,引起观众席上一阵欢呼。赛后,记者采访了这两名来自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年轻选手。
   比赛刚结束,谭彪一脸轻松地靠在运动员休息室的窗户边上。47.67秒,虽然比起他的最好成绩还有些差距,但前不久刚从十运会的激烈比赛中回来,经过短时间的调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觉得已经不错了。对于他以0.33秒的微小差距输给队友王优信,谭彪觉得无所谓。“我们都是暨大代表队的,谁拿第一第二,其实都一样。”
   而刚取得400米冠军的王优信,由于高强度、高体耗,赛后呕吐了两次。但他还是坚持参加了接下来的男子组4x100米接力预赛,也因此他在第三棒中发挥不是很好。当记者来到王优信的住处时,他已经神采奕奕地跟队友们在电脑前看网页了。
   对于这种情况,王优信显然习以为常了。他说:“应该是你来适应比赛,而不是比赛来适应你”。已经两年没有参加过4x100米接力赛的他,对于4*100米接力的失利并不特别在意。因为接下来的4x400米接力才是他们的强项,他说会好好休养,专心备战。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徐自宙、谭彪、王优信曾合力夺得男子组4x400米接力赛冠军。怎么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报道一]国际在线消息:在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男子4×100接力比赛中,英国队利用美国队的接棒失误,夺得冠军,成绩是38秒07。第二名美国,第三名尼日利亚。[报道二]第48届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一结束,一次别开生面的体育比赛即将开始,一群“特殊”的运动员在自己的起跑线上“整装待发”。  “这是我们今年刚刚试行的一项马杯比赛,每个院系都有1-2名年轻教师参加,和同学一起进行异程接力比赛。”负责这次异程接力的体育组张威老师一边指导着参赛的老师,“缓一点,起跑不要太急!”“注意了,做做热身。”一边告诉记者;“以后的比赛,我想尽力争取让更多的老师,以及在校内外的校友参与进来。”  “为什么想让校友参加呢?”  “一般在校的时候参加过马杯的校友都十分关心自己院系参加马杯的状况,可以说,他们对自己的院系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希望取得好成绩,所以老师和校友参加比赛,不仅可以用他们的经验帮助同学,互相交流,还能够通过参赛,督促院系学生工作在组织方面更加完善。”  “是说提供一个平台?”  “对!一个交流的平台,同学和老师。”  第二棒的起点处,几位穿着运动服的年轻老师正在认真地准备着,时不时地跳跃几下,甩甩手臂和腿。当老师使足力气冲过终点的时候,看台上的鼓声,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材料系的杨志刚老师笑着说:“来参加比赛可以锻炼锻炼身体,平时也没有什么时间运动,这次可以和同学一起参加比赛,也是一种交流,老师的参与也可鼓励同学们的士气。”  “一开始我就积极报名了,据说我们材料系今年有希望拿到乙组第一,这比以前是很大的进步啊,我就更加要来了。”杨老师开心地说道。  在一边给老师拿衣服,送水的学生说:“你看,老师们都有这么大的积极性来参加这次比赛,这是很难得的,我们平时只有上课才见到他们呢!他们都这么重视马杯,我们做为主要的参赛对象更有要好好努力了!”  “我明年也想参加这个项目,和老师一起参加比赛感觉好像很爽。很难得的机会。”  看着穿运动服的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愉快的聊天,时不时地跑到边上为院系的同学加加油,呐喊几声,看来兴致很浓,此时,他们也融入了比赛地气氛,而不再是一个站在讲台上的老师。  体育一直是清华大学地一大特色,无数的师生也深深地爱着体育,通过自身的努力一代代发扬着清华地体育精神。48届马杯的成功举办,清华的体育在逐步成长,同时伴随着成长的还有师生之间融洽、平等、友爱的关系。[报道三]教工组女子200米决赛——今天表现得还行!  今天上午九点二十时,在西校区操场进行了教工女子组200米决赛。 据了解,农学院的翟红老师取得了本次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她以前就经常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不过都是参加跳远比赛,名次总是在前三名。当被问及为何这次会参加教工女子200米比赛时,她说:“我是为了挑战一下自己,考验一下自己的身体素质,看能不能接受住这个挑战。”她很灿烂地笑着补充了一句:“今天表现得还行!” 理学院的杨新玲老师也参加了比赛,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她说::“好久都没有跑步了,跑完之后更觉得出来跑跑步很好。因为平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会很累,大家都意识到身体太重要了。只有身体好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所以平时应该多注意锻炼身体。” 从这些女老师身上,我们看见的是青春的活力、飞扬的激情、灿烂的笑容和对生活的热爱,她们成了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代表了拼搏、奋斗、超越! 男子200米决赛——年轻无极限 在今天的男子200米决赛的赛场上,人文与发展学院又一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人发学院橄榄球队的段然、王勇刚分别以23秒53和23秒63的好成绩包揽了男子200米决赛特招生组的第一名与第二名,建大体育特招生刘华侨以23秒92取得第三名。 比赛中,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新星紧紧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建大大一的孙成承以21秒6的好成绩夺取了男子200米普通组决赛的冠军,并超过了建大特招生刘华侨取得了建大的第一名。赛后当记者闻到对成绩是否满意时,孙成承说:“这次真的没跑好,对这个成绩很不满意,七个多月没训练了,感觉都生了。” 他还幽默地说:“如果给我一个跑道和一台电脑,我可以一辈子不娶老婆”。 据记者了解,孙成承持有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下午他也要参加男子100米决赛,让我们拭目以待。 [报道四]本报南京10月18日讯“像我这样,在主项400米栏之外,还参加400米的比赛,在国际上都是没有的,因为这样兼项体力消耗太多,但我觉得这更能锻炼自己。我喜欢给自己加压,然后不断去进行挑战。”在轻松夺得十运会女子400米赛冠军后,22岁的青岛姑娘黄潇潇如是说。  山东选手在十运会女子400米比赛中占据绝对优势,有4人进入最后的决赛,并最终包揽了前三名。但出于上述理由,在多名队友都已具备夺冠实力的情况下,黄潇潇还是参与了这枚金牌的角逐。  其实,黄潇潇最初就是练400米的,并在2003年的城运会上跑出过51秒93的好成绩。因此,对于今天的比赛,她一直都很有信心,“因为对手的实力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强”。不过,对于51秒95的夺冠成绩,黄潇潇并不满意。“感觉应该跑得更快一些。”她说。  在4年前的九运会上,黄潇潇就出现在了赛场上,并与队友一起夺得了女子4×400米接力的冠军。而在400米栏的比赛中,黄潇潇虽然未能夺冠,可跑出了超世界青年纪录的成绩。这无疑进一步增强了她半路改行练跨栏的决心。如今,经过4年的磨练,黄潇潇早已成熟起来。今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她在女子400米栏比赛中取得了第五名,是我国选手在这个项目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这样的成绩,虽然距离世界最高水平还很远,但却给黄潇潇增添了不小的信心。“说真的,在国内比赛拿金牌,并不是我的最终目的。我希望自己能像刘翔一样,在国际赛场上展现自我。”说这话的时候,黄潇潇显得很有信心。  本报南京10月18日讯经过11轮的激烈较量,十运会帆船比赛今天在江苏连云港落下帷幕,来自我省青岛的两名选手李雪和于艳丽,最终以一分优势险胜浙江队的闻一梅和于春燕,夺得女子470级航线赛的冠军。  今年23岁的李雪和25岁的于艳丽,在8年前进入省队,开始从事帆船训练。此前,她们的最好成绩是在2001年的全国锦标赛上获得过第二名。今年的全国锦标赛,她们仅仅名列第七,因此,在十运会比赛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但随着赛事的逐步深入,李雪和于艳丽的表现却越来越让人吃惊。前10轮战罢,她们以领先第二名两分的优势排在第一位,成为该赛事的夺冠大热门。  不过,眼看胜利在望的李雪和于艳丽,在今天的最后一轮较量中却险些前功尽弃。据山东帆船队教练员邵先利介绍,由于受到对手的干扰,李雪和于艳丽在起航不久就落到了第五位,而积分居于第二位的闻一梅和于春燕则处在领航的位置。如果比赛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浙江选手就将后来居上摘取桂冠,而李雪和于艳丽就要被挤到第二。困境之中,两名山东姑娘没有气馁,她们顽强拼搏,一点点往上追,终于在比赛还有不到4分钟就要结束的时候跃居到第二位。如此一来,她们在最后一轮的得分虽然比浙江选手少了一分,但由于先前有两分的领先优势,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为山东队拿下了这枚金牌。  获胜之后的李雪和于艳丽兴奋不已。她们表示,8年的艰苦付出,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今后,她们还要继续努力,为山东帆船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报道五]在上午结束的男子组400米决赛中,来自中国暨南大学的王优信、谭彪以精彩的表现分别获得冠亚军,引起观众席上一阵欢呼。赛后,记者采访了这两名来自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年轻选手。
   比赛刚结束,谭彪一脸轻松地靠在运动员休息室的窗户边上。47.67秒,虽然比起他的最好成绩还有些差距,但前不久刚从十运会的激烈比赛中回来,经过短时间的调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觉得已经不错了。对于他以0.33秒的微小差距输给队友王优信,谭彪觉得无所谓。“我们都是暨大代表队的,谁拿第一第二,其实都一样。”
   而刚取得400米冠军的王优信,由于高强度、高体耗,赛后呕吐了两次。但他还是坚持参加了接下来的男子组4x100米接力预赛,也因此他在第三棒中发挥不是很好。当记者来到王优信的住处时,他已经神采奕奕地跟队友们在电脑前看网页了。
   对于这种情况,王优信显然习以为常了。他说:“应该是你来适应比赛,而不是比赛来适应你”。已经两年没有参加过4x100米接力赛的他,对于4*100米接力的失利并不特别在意。因为接下来的4x400米接力才是他们的强项,他说会好好休养,专心备战。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徐自宙、谭彪、王优信曾合力夺得男子组4x400米接力赛冠军。怎么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