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管与碱性磷酸酶标记试剂盒铜试剂共热后,为什么不能摇动

& 氨的实验室制法知识点 & “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习题详情
18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5.5%
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Cu)(近似值)的实验.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0),由此计算Ar(Cu).为此,提供的实验仪器及试剂如下(根据需要可重复选用,加入的NH4C1与Ca(OH)2的量足以产生使CuO完全还原的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还原炽热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3Cu+3H2O+N2&;(2)从所提供的仪器及试剂中选择并组装本实验的一套合理、简单的装置,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用图中标注的导管口符号表示)a→e→你→e&;(3)在本实验中,若测得m(CuO)=a&n你如p;g,m(H2O)=你&n你如p;g,则Ar(Cu)=18a你-16&;(4)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Ar(Cu)偏大的是①③&&n你如p;(填序号);①Cu0未完全起反应&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②CuO不干燥&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 ③Cu0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④碱石灰不干燥&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 ⑤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5)在本实验中,还可通过测定m(CuO)&和m(Cu)&,或m(Cu)&和m(H2O)&达到实验目的.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0-海南
分析与解答
习题“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Cu)(近似值)的实验.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0),由此计算Ar(Cu).为此,提供的实验仪器及试...”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氨气具有弱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可以被氧化铜氧化,生成氮气、铜和水;(2)根据题干可知需测定生成水的质量,生成的氨气需先通过碱石灰干燥、再在与氧化铜反应,最后用碱石灰吸收生成的水,以测得生成水的质量;(3)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化铜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列出关系式:aAr(Cu)+16=b18,求出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Cu)=18ab-16,;(4)根据Ar(Cu)=18ab-16,从是否影响a或b来分析误差;(5)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也可以通过测定m(CuO)和m(Cu)或m(Cu)和m(H2O)来达到实验目的.
解:(v)氨气具有弱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可以被氧化铜氧化,反应物为氮气、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3Cu+3H2O+N2,故答案为:2NH3+3CuO&&△&&&3Cu+3H2O+N2;(2)因为需要测定反应后生成物水的质量,所以必需保证通入的氨气是纯净干燥的,由于浓硫酸可以与氨气反应,因此只能通过碱石灰进行干燥,再通入氧化铜进行反应,最后在通入碱石灰吸收反应生成的水,以测得生成水的质量,所以正确的顺序为a→e→b→e,故答案为:a→e→b→e;(3)根据反应方程式2NH3+3CuO&&△&&&3Cu+3H2O+N2;&&&&&&&&&&&&&&&&&&&&&&&& 3&&&&&&&&& 3可知氧化铜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有以下关系式:aAr(Cu)+v6=bvi,解得Ar(Cu)=via-v6bb=viab-v6,故答案为:viab-v6;(4)由(3)可知得Ar(Cu)=viab-v6,①若Cu0未完全起反应,说明b偏小,结果偏大;②若CuO不干燥,说明a偏小,b偏大,结果偏低;③若Cu0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说明b偏小,结果偏大;④若碱石灰不干燥,说明氨气干燥不彻底,b偏大,结果偏低;⑤若NH4Cv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但只要氨气干燥彻底,对结果不影响.所以选项①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③;(h)根据反应方程式2NH3+3CuO&&△&&&3Cu+3H2O+N2,可知也可以通过测定m(CuO)和m(Cu)或m(Cu)和m(H2O)来达到实验目的,故答案为:m(CuO)和m(Cu)、m(Cu)和m(H2O).
本题主要考查氨气的制备、净化、干燥和利用方程式进行的计算以及有关误差分析,一定要认真、细致的分析问题.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Cu)(近似值)的实验.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0),由此计算Ar(Cu).为此,提供的实...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Cu)(近似值)的实验.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0),由此计算Ar(Cu).为此,提供的实验仪器及试...”主要考察你对“氨的实验室制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氨的实验室制法
与“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Cu)(近似值)的实验.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0),由此计算Ar(Cu).为此,提供的实验仪器及试...”相似的题目: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
(1)①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r是&&&&.A.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氨水C.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D.固态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②检验氨气是否已经收集满r方法是&&&&.&&&&&③为u得到干燥rxH3,用&&&&干燥剂.A、碱石灰&&&&&&&&&B、浓H2SO4&&&&&&&C、无水CaCx2&&&&&&&D、P2O5(2)为u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①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各装置只用3次)r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A-&&&&-&&&&-&&&&-&&&&-&&&&.②什么样r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③写出甲中反应r化学方程式&&&&.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收集氨气时,请你选择氨气的进气口&&&&(填“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填“甲”或“乙”).甲: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乙: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3)若观察到装置B中的烧瓶内产生了&&&&(填“红色”或“蓝色”喷泉,则说明氨气的水溶液的pH&&&&(填“>”,“<”或“=”)7.(4)若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氨,产生的现象是&&&&.(5)若要制取448ml(标准状况)NH3,至少要消耗Ca(OH)2&&&&mol.(6)若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将气体通过&&&&(填“甲”或“乙”)甲:乙:.(7)为防止环境污染,图2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填序号)
“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2下面是实验室可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3根据要求完成各小题.(1)①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②为了得到干燥的NH3,用&&&&做干燥剂.(填编号)右、碱石灰&&&&&&&&&B、浓H2SO4&&&&&&&C、无水C右Cl2&&&&&&&D、P2O5(2)H2O参与的置换反应:符合X+W→Y+V,已知X和Y分别是短周期同主族两种元素形成的单质,W、V是化合物①W是水且V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离子方程式&&&&;②V是水,化学方程式为&&&&.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2下面是实验室可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3根据要求完成各小题.(1)①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②为了得到干燥的NH3,用&&&&做干燥剂.(填编号)右、碱石灰&&&&&&&&&B、浓H2SO4&&&&&&&C、无水C右Cl2&&&&&&&D、P2O5(2)H2O参与的置换反应:符合X+W→Y+V,已知X和Y分别是短周期同主族两种元素形成的单质,W、V是化合物①W是水且V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离子方程式&&&&;②V是水,化学方程式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Cu)(近似值)的实验.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0),由此计算Ar(Cu).为此,提供的实验仪器及试剂如下(根据需要可重复选用,加入的NH4C1与Ca(OH)2的量足以产生使CuO完全还原的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还原炽热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从所提供的仪器及试剂中选择并组装本实验的一套合理、简单的装置,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用图中标注的导管口符号表示)a→____;(3)在本实验中,若测得m(CuO)=a&n你如p;g,m(H2O)=你&n你如p;g,则Ar(Cu)=____;(4)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Ar(Cu)偏大的是____&n你如p;(填序号);①Cu0未完全起反应&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②CuO不干燥&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 ③Cu0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④碱石灰不干燥&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 ⑤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5)在本实验中,还可通过测定____和____,或____和____达到实验目的.”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Cu)(近似值)的实验.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0),由此计算Ar(Cu).为此,提供的实验仪器及试剂如下(根据需要可重复选用,加入的NH4C1与Ca(OH)2的量足以产生使CuO完全还原的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还原炽热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从所提供的仪器及试剂中选择并组装本实验的一套合理、简单的装置,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用图中标注的导管口符号表示)a→____;(3)在本实验中,若测得m(CuO)=a&n你如p;g,m(H2O)=你&n你如p;g,则Ar(Cu)=____;(4)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Ar(Cu)偏大的是____&n你如p;(填序号);①Cu0未完全起反应&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②CuO不干燥&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 ③Cu0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④碱石灰不干燥&n你如p;&n你如p;&n你如p;&n你如p; ⑤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5)在本实验中,还可通过测定____和____,或____和____达到实验目的.”相似的习题。已知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镁和钠的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氧化铜和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根据不同的微型课题进行研究,其方案如下:I.第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镁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类似于制取二氧化碳,在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取二氧化硫:____.A.10%的硫酸B.95%的硫酸C.浓盐酸D.稀硝酸E.亚硫酸钠固体F.亚硫酸钙固体G.饱和亚硫酸钠溶液(2)反应后,发现B管壁有淡黄色固体粉末产生,取反应后B中固体溶于稀盐酸中,产生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写出在B管中发生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3)提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并写出改进方法:____.Ⅱ.第二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I装置(图I)进行适当改进(图Ⅱ)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4)分别注明所用试剂:甲____,乙____,M为氧化铜,C为____.确认反应己发生的实验现象____.Ⅲ.第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认为第1I组实验装置(图II)中在A、C处添加加热装置就可以验证:乙醇在加热条件下能否被氧化铁氧化,且验证主要产物.(5)C处的加热方法是____.分别注明试剂:甲为乙醇,M为氧化铁,C为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 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知识点 & “已知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已知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镁和钠的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氧化铜和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根据不同的微型课题进行研究,其方案如下:I.第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镁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类似于制取二氧化碳,在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取二氧化硫:&.A.10%的硫酸&&&&B.95%的硫酸&&&&C.浓盐酸D.稀硝酸E.亚硫酸钠固体&&&&F.亚硫酸钙固体&&&&G.饱和亚硫酸钠溶液(2)反应后,发现B管壁有淡黄色固体粉末产生,取反应后B中固体溶于稀盐酸中,产生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写出在B管中发生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提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并写出改进方法: &.Ⅱ.第二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I装置(图I)进行适当改进(图Ⅱ)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4)分别注明所用试剂:甲 &,乙 &,M为氧化铜,C为 &.确认反应己发生的实验现象 &.Ⅲ.&第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认为第1I组实验装置(图II)中在A、C处添加加热装置就可以验证:乙醇在加热条件下能否被氧化铁氧化,且验证主要产物.(5)C处的加热方法是 &.分别注明试剂:甲为乙醇,M为氧化铁,C为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1-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分析与解答
揭秘难题真相,上天天练!
习题“已知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镁和钠的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氧化铜和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根据不同的微型课题进行研究,其方案如下:I.第一个研...”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Ⅰ(1)根据实验室制备SO2的原理,强酸制弱酸;(2)高中已学的淡黄色的固体药品有:S、Na2O2、AgBr;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是硫化氢,根据淡黄色药品、硫化氢的性质分析并写出反应方程式.(3)根据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时的产物判断.Ⅱ(4)根据实验装置确定制取氨气所用的药品,根据氨气的性质选取尾气处理试剂,注意类比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变化判断反应现象.Ⅲ(5)根据银镜反应的条件选择加热方法;乙醇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乙醛,注意类比乙醇和氧化铜的反应.Ⅰ(1)因SO2的溶解度较大,应选用浓度较大的H2SO4溶液;为了使反应顺利进行须选择Na2SO3固体与硫酸反应(CaSO3固体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故选BE.(2)高中已学的淡黄色的固体药品有:S、Na2O2、AgBr,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是硫化氢,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氢的淡黄色的固体药品是硫.根据Mg与CO2的反应知:Mg与SO2反应能生成氧化镁与单质硫,但单质硫能与镁反应生成硫化镁;反应方程式为:2Mg+SO22MgO+S,Mg+SMgS.故答案为:2Mg+SO22MgO+S,Mg+SMgS.(3)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所以在二氧化硫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影响镁的化学反应,所以应在A、B之间加一个干燥管.故答案为:在A、B之间加一个干燥管.Ⅱ(4)由装置图知,制取氨气所用的药品是固体和液体,且该反应不需加热,实验室常用浓氨水和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制取;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现象知,氨气还原氧化铜的现象为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色粉末,试管内壁有水珠.故答案为:浓氨水;生石灰;水;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色粉末,试管内壁有水珠.Ⅲ(5)根据乙醇和氧化铜的反应知,乙醇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乙醛、铜和水3CH3CH2OH+Fe2O32Fe+3CH3CHO+3H2O,如果检验乙醛,可用银氨溶液检验是否发生银镜反应,反应条件为水浴加热.故答案为:水浴加热烧杯;银氨溶液;3CH3CH2OH+Fe2O32Fe+3CH3CHO+3H2O.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已知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镁和钠的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氧化铜和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根据不同的微型课题进行研究,其方案如下:I...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揭秘难题真相,上天天练!
经过分析,习题“已知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镁和钠的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氧化铜和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根据不同的微型课题进行研究,其方案如下:I.第一个研...”主要考察你对“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网上课堂。
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
找提分点,上天天练!
与“已知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镁和钠的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氧化铜和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根据不同的微型课题进行研究,其方案如下:I.第一个研...”相似的题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硫是一种淡黄色能溶于水的晶体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硫和氧属于同一主族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SO2,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SO3
题中各组物质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Na2SO3溶液中,与Na2SO3不发生反应的是①Na2O2和CO2②Al和NaOH溶液③MnO2和浓盐酸共热④浓硝酸和铜片⑤铜片和浓硫酸共热(  )只有②只有①②只有①②⑤只有②④⑤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熟石膏与水混合成糊状后会很快凝固,转化为坚硬的生石膏,可用它制作石膏绷带人造纤维是利用自然界的非纤维材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可知,HCO3-可称之为酸碱两性物质煤的液化、海水中提取碘、铁矿石中获取铁等过程中都包含了化学变化
“已知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已知硫粉跟亚硫酸钠溶液共热可制得硫代硫酸钠.现以硫化亚铁为主要原料,按下图制取硫代硫酸钠.图中的A、B、C和D是硫单质或硫的化合物,其它不含硫的反应产物已被略去,各步反应可以添加必要的试剂.请填写下列空白:(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2)物质B的分子式是:&&&&.(3)物质D的分子式:&&&&.
2氯磺酸(HSO3C1)是一种易与水反应的强酸,可以在常温下用HCl+SO3→HSO3Cl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014o湖南一模)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
&选项&&a&&b&&c&&A&&S&&SO3&&H2SO4&&B&&SiO2&&NaSiO3&&H2SiO3&&C&&AlCl3&NaAlO2&&Al(OH)3&&D&&NaOH&&NaHCO3&&Na2CO3&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氯磺酸(HSO3C1)是一种易与水反应的强酸,可以在常温下用HCl+SO3→HSO3Cl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014o湖南一模)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
&选项&&a&&b&&c&&A&&S&&SO3&&H2SO4&&B&&SiO2&&NaSiO3&&H2SiO3&&C&&AlCl3&NaAlO2&&Al(OH)3&&D&&NaOH&&NaHCO3&&Na2CO3&
3下列化合物:①SO3&&&②Fe(OH)3&③FeCl2&&④CuS&&⑤H2SiO3&&⑥NaHCO3其中不可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
欢迎来到题库,查看习题“已知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镁和钠的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氧化铜和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根据不同的微型课题进行研究,其方案如下:I.第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镁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类似于制取二氧化碳,在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取二氧化硫:____.A.10%的硫酸B.95%的硫酸C.浓盐酸D.稀硝酸E.亚硫酸钠固体F.亚硫酸钙固体G.饱和亚硫酸钠溶液(2)反应后,发现B管壁有淡黄色固体粉末产生,取反应后B中固体溶于稀盐酸中,产生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写出在B管中发生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3)提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并写出改进方法:____.Ⅱ.第二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I装置(图I)进行适当改进(图Ⅱ)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4)分别注明所用试剂:甲____,乙____,M为氧化铜,C为____.确认反应己发生的实验现象____.Ⅲ.第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认为第1I组实验装置(图II)中在A、C处添加加热装置就可以验证:乙醇在加热条件下能否被氧化铁氧化,且验证主要产物.(5)C处的加热方法是____.分别注明试剂:甲为乙醇,M为氧化铁,C为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已知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镁和钠的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氧化铜和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根据不同的微型课题进行研究,其方案如下:I.第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镁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类似于制取二氧化碳,在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取二氧化硫:____.A.10%的硫酸B.95%的硫酸C.浓盐酸D.稀硝酸E.亚硫酸钠固体F.亚硫酸钙固体G.饱和亚硫酸钠溶液(2)反应后,发现B管壁有淡黄色固体粉末产生,取反应后B中固体溶于稀盐酸中,产生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写出在B管中发生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3)提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并写出改进方法:____.Ⅱ.第二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I装置(图I)进行适当改进(图Ⅱ)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4)分别注明所用试剂:甲____,乙____,M为氧化铜,C为____.确认反应己发生的实验现象____.Ⅲ.第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认为第1I组实验装置(图II)中在A、C处添加加热装置就可以验证:乙醇在加热条件下能否被氧化铁氧化,且验证主要产物.(5)C处的加热方法是____.分别注明试剂:甲为乙醇,M为氧化铁,C为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相似的习题。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某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1)实验目的:分析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①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加热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活动小组预测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可能还会有氢气产生,为进一步确认气体的成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2)实验目的:检验气体的成分。
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碱石灰。仪器如下图(可重复使用,可根据需要取用); 
①连接仪器。将装置的字母填入方框内,并将试剂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可不填满)②若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目的:确定产物的含量。 ①若混合气体中含有SO2和H2,为测定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含量,需收集的数据有_____。 ②若反应后烧瓶中溶液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Fe2+、Fe3+,其中检验是否含有Fe2+可采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 ;如果该过程中共消耗了11.2g铁,反应后的溶液能吸收标准状况下1.12L氯气,则原溶液中含有Fe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某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1)实验目的:分析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①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加热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活动小组预测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可能还会有氢气产生,为进一步确认气体的成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2)实验目的:检验气体的成分。
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碱石灰。仪器如下图(可重复使用,可根据需要取用); 
①连接仪器。将装置的字母填入方框内,并将试剂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可不填满)②若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目的:确定产物的含量。 ①若混合气体中含有SO2和H2,为测定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含量,需收集的数据有_____。 ②若反应后烧瓶中溶液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Fe2+、Fe3+,其中检验是否含有Fe2+可采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 ;如果该过程中共消耗了11.2g铁,反应后的溶液能吸收标准状况下1.12L氯气,则原溶液中含有Fe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某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1)实验目的:分析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①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加热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活动小组预测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可能还会有氢气产生,为进一步确认气体的成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2)实验目的:检验气体的成分。
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碱石灰。仪器如下图(可重复使用,可根据需要取用); 
①连接仪器。将装置的字母填入方框内,并将试剂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可不填满)②若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目的:确定产物的含量。 ①若混合气体中含有SO2和H2,为测定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含量,需收集的数据有_____。 ②若反应后烧瓶中溶液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Fe2+、Fe3+,其中检验是否含有Fe2+可采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 ;如果该过程中共消耗了11.2g铁,反应后的溶液能吸收标准状况下1.12L氯气,则原溶液中含有Fe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1)① 干燥气体;② 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2)① A-A-A(或C)-D-E-A(或C)或A-A-A-A(或C)-D-E-A(或C)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浓硫酸(或石灰)—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浓硫酸碱石灰(或: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高猛酸钾酸性溶液(或品红)—浓硫酸(或碱石灰)—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浓硫酸或碱石灰、或: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高猛酸钾酸性溶液(或品红)—浓硫酸(或碱石灰)—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浓硫酸或碱石灰 ②D中固体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E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3)①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反应前后D中粉末质量的差值(反应前D中氧化铜粉末质量反应后D中粉末的质量)(其他合理给分) ②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0.1
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碱性磷酸酶试剂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