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二氧化碳转换成氧气和氧气

因为氧气有助燃性,氮气和二氧化碳不助燃,故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出氧气和空气;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氮气不与氢氧化钙反应,故可用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别.注意木炭燃烧对二氧化碳检验造成的干扰.所以要先检验二氧化碳,后通过木条检验其余气体.
解:分别澄清石灰水滴入各个集气瓶,盖好瓶塞振荡后观察集气瓶内是否变浑浊,浑浊的原瓶为二氧化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另外三瓶气体中:若木条燃烧更旺,则说明那瓶是氧气;若木条熄灭则说明那瓶;剩下的一瓶无明显变化的为空气.
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具备有关气体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
1112@@3@@@@物质的鉴别、推断@@@@@@105@@Chemistry@@Junior@@$105@@2@@@@化学物质的多样性@@@@@@15@@Chemistry@@Junior@@$15@@1@@@@物质构成的奥秘@@@@@@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63@@3@@@@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99@@Chemistry@@Junior@@$99@@2@@@@基本的实验技能@@@@@@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
@@15@@2##963@@99@@13@@2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有四个集气瓶,分别充满空气,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试用简单方法加以鉴别.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制取O2和CO2的方法,相信你能够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如果要收集纯度比较高的O2,最好用____法收集.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制取O2的方法,二者的共同点是____(填序号).A.发生装置相同B.都可用MnO2作催化剂C.反应基本类型相同D.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2)李丽同学设计了实验室制取CO2装置(如右图所示),装置中出现了一个错误,你的纠正方法是____.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如果将铜丝网改成铁丝网,收集到的CO2中还会含有____.-乐乐题库
&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 “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制取O2和CO2的方法,...”习题详情
29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4.9%
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制取O2和CO2的方法,相信你能够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如果要收集纯度比较高的O2,最好用排水法收集.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制取O2的方法,二者的共同点是BC(填序号).A.发生装置相同&&&&&&B.都可用MnO2作催化剂C.反应基本类型相同&&&&&D.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2)李丽同学设计了实验室制取CO2装置(如右图所示),装置中出现了一个错误,你的纠正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如果将铜丝网改成铁丝网,收集到的CO2中还会含有氢气.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制取O2和CO2的方法,相信你能够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如果要收集纯度比较高的O2,最好用____法收集.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制取O2的方法,二者的共同点是____(填序号).A.发...”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运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及运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但铜不和稀盐酸反应分析.
解:(1)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都发生分解反应,但双氧水制取氧气选用固液混合不加热装置,氯酸钾制取氧气选用固体加热装置;故答案:排水;BC.(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但铜不和稀盐酸反应,故答案:向上排空气法;CaCO3+2HCl=CaCl2+H2O+CO2↑;氢气.
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并能作出正确的选择,记住常见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并能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制取O2和CO2的方法,相信你能够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如果要收集纯度比较高的O2,最好用____法收集.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制取O2的方法,二者的共同点是____(填序号...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制取O2和CO2的方法,相信你能够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如果要收集纯度比较高的O2,最好用____法收集.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制取O2的方法,二者的共同点是____(填序号).A.发...”主要考察你对“金属的化学性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的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阶段要求掌握三个:一、金属能与氧气反应(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1.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铁锈呈红色,结构疏松,易吸水,加快铁器的腐蚀);还有铁经过缓慢氧化后,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认为是氧化铁,即4Fe+3O2=Fe2O3.在纯氧中,铁丝能够被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在点燃前,先将铁丝打磨,在集气瓶中留有少量细砂或水,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 )即3Fe+2O2点燃?Fe3O4.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同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现象可能不同,生成物有可能不同.”2.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所看到的镁条呈黑色,用砂纸打磨后呈银白色.做镁条燃烧实验时,要注意用坩埚钳夹持,在下面垫上石棉网.镁条被点燃后,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形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即2mg+O2点燃?2mgO.3.铝与氧气的反应: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故其抗腐蚀性能很好.铝箔在纯氧中能够剧烈燃烧,即4Al+3O2点燃?2Al2O3.4.铜与氧气的反应:在加热的情况下,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物质(氧化铜);即2Cu+O2△?2CuO.即使在纯氧中,铜也不能被点燃.在潮湿的空气中,铜能被腐蚀,形成绿色粉末状固体--铜绿[Cu2(OH)2CO3];即2Cu+O2 +CO2+H2O=Cu2(OH)2CO3.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氧气反应,只是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而已,由此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二、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1.镁、铝、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2.镁、铝、锌、铁、铜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根据金属能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2)酸应是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例如盐酸、稀硫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如2na+2H2o=2naOH+H2↑),其余金属则不能(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三、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即盐溶液)反应分别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中,进行实验.现象、结论下面的图表所示. 总之,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根据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虽然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例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例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实验现象及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关联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命题方式是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来分析、推断、选择或解答有关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应用、生活中有关金属的实际问题,或者是反过来考查,或者是对所给的有关金属性质及用途的表达进行判断,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提炼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我们身边生活中常用、常见金属及合金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从生活、电视、网络中了解到的有关金属及合金的信息,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爱心提示:要想做好这方面的题目,除了学好教材中的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等知识以外,还要做到以下两点:1.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留意、理解、搜集和熟记我们身边经常用到和见到的金属及合金的有关知识,以及最新的有关金属方面的科技前沿信息,等等.2.要特别注意灵活运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用途),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分析、推断和解答,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与“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制取O2和CO2的方法,相信你能够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如果要收集纯度比较高的O2,最好用____法收集.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制取O2的方法,二者的共同点是____(填序号).A.发...”相似的题目: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镁和稀盐酸反应,吸收热量把铁片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过一会儿取出,铁片表面有一层红色的物质产生
请根据装置图(如图),回答有关问题:(1)假如用上图所示装置做实验,并且从左侧导管向装置中通入CO气体,则过一会在A处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这种现象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O2.(2)根据你的理解,用该装置做CO还原CuO的实验有无问题?如果有,请指出&&&&,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3)为了研究由上述反应所得的固体物质的组成成分,请你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只需写其中的一种猜想即可)
观察的现象
解释或结论
(4)假如封闭上述装置中左侧的进气管,并将A处的药品改为CuO和木炭粉的混合物.请从反应条件的角度判断,要顺利完成这个实验,该装置是否还需改进?理由是:&&&&.
材料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1)下列生活物品属于无机材料的是&&&&;(2)现行流通的硬币材质均为金属材料,如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伍角硬币是钢芯镀铜,一角硬币是铝合金或不锈钢.①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填序号);A.金属的导电性&&&&&&&&&&&&&B.金属的耐腐蚀性C.金属的硬度&&&&&&&&&&&&&&&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②五角硬币镀铜是因为常温下,铜的化学性质&&&&(填“稳定”或“活泼”);③钢是一种含碳量为&&&&(填数值)的铁合金,其硬度比铁&&&&(填“大”或“小”);④在一定条件下,镍在空气中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Ni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iO.镍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镍(NiSO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⑤根据如图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镍原子的原子序数是&&&&,在化学变化中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制取O2和CO2的方法,...”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制取O2和CO2的方法,相信你能够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如果要收集纯度比较高的O2,最好用____法收集.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制取O2的方法,二者的共同点是____(填序号).A.发生装置相同B.都可用MnO2作催化剂C.反应基本类型相同D.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2)李丽同学设计了实验室制取CO2装置(如右图所示),装置中出现了一个错误,你的纠正方法是____.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如果将铜丝网改成铁丝网,收集到的CO2中还会含有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制取O2和CO2的方法,相信你能够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如果要收集纯度比较高的O2,最好用____法收集.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制取O2的方法,二者的共同点是____(填序号).A.发生装置相同B.都可用MnO2作催化剂C.反应基本类型相同D.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2)李丽同学设计了实验室制取CO2装置(如右图所示),装置中出现了一个错误,你的纠正方法是____.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如果将铜丝网改成铁丝网,收集到的CO2中还会含有____.”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只知它们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请设计..
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只知它们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将它们区分开来,并将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写在下表中: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可从氧气能助燃,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而氧气不能等几种不同点入手设计方案,注意方案的可行性,要有较祥的步骤,明显的现象,正确的结论.故答案为:
&方案一:将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或方案二: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注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并盖上玻璃片振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或石灰水不变浑浊)&
该瓶气体是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或燃着的木条燃烧立即熄灭或石灰水变浑浊)
该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只知它们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请设计..”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现象的分析
化学实验现象的规律:&&&&&& 第一种是物质燃烧实验;第二种是加热固体物质实验;第三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实验。 不同化学实验现象:1.物质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1)放出大量的热。(2)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指物质的色、态、味)的产物。 (3)固体直接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气体或固、液体转变成气体再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火焰(描述物质的燃烧现象:一光、二热、三生成)例如:镁条燃烧的现象是:①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再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①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硫受热先熔化,再汽化,最后才燃烧); 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加热固体物质的实验现象主要包括物质的状态、颜色、质量变化及产物中是否有水和气体产生例如:加热碳酸氢铵的现象:(1)有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产生;(2)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3)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4)试管内的白色固体逐渐消失。 3.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主要包括反应物(液态)的物质和颜色变化及溶液中是否有沉淀(包括沉淀颜色)和气泡产生。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是有蓝色沉淀产生。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五忌” :化学实验现象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能够感觉列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应注意“无忌”。1.忌把实验现象的先后顺序表述颠倒表述实验现象,要按照现象的先后顺序进行表述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能表述成“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热量,火星四射”,因为学生首先观察到的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最后才发现“生成一种黑色物质”。 2.忌把物质的名称当做实验现象物质的名称是根据实验现象、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的,通过外表现象是“看”不出来的。因此,在描述现象时,切不可把物质的名称当作实验现象。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但不能说生成氧化镁。 3.忌把实验结论当成现象实验结论需要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才能总结出来。在物质的鉴别时要根据实验现象才能确定物质,而不能没有现象直接得出结论。如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时,不能直接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应该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的物质是二氧化碳(结论),无明显变化的物质是氧气。 4.忌表述现象表面很多化学反应的现象十分复杂,有些现象易被忽视,导致在表述实验现象时顾此失彼,给实验分析、推断结论带来困难。 5.忌把“白色”与“无色”混淆白色是指物质对光的反射所产生的一种视觉现象,而无色则是光能全部透过物质所产生的现象。如纯水是无色液体,氧气是无色气体,碳酸钙沉淀是白色的等。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近几年的各地实验题侧重考查对实验进行设计、分析和评价,其中设计型实验题更是热点。对验方案设计和评价的命题主要有:①给出正确的实验方法,描述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的结论。 ②给出实验的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实验的目的:③给出实验方案,评价实验的合理性,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正确性。④改进实验方案。⑤根据已知实验,设计对比实验对某问题进行探究。⑥在探究实验中,对某一环节或某一步骤进行评价。1.实验方案的设计(1)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实验设计是指存进行科学实验探究之前,实验者依据一定的目的、要求.运用已有的知识、原理,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其中包括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科学性。实验原理要科学、正确,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器材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要以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及其他学科知识为依据,以确保实验的科学性、正确性 ②可操作性,在设计实验时,从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操作的实施到实验结果的产生,都要具有可操作性③简约性。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实验原料容易获得且价格较低、实验装置比较简单、实验操作比较简便、操作步骤简便易行、实验时间比较短。④安全性,设计实验时,要考虑药品是否安仝无毒,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爆炸、污染环境等。 (3)实验设计的类型①制备型实验设计。 ②性质型实验设计。 ③验证型实验设计。 ④计算型实验没计。 ⑤综合型实验设计。(4)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①实验名称:明确实验具体要做什么。②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具体目的是什么 ③实验原理:明确实验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反应,要求反应个数少,消耗的原料少,原料利用率高,且反应有利于向目标物方向进行。④实验装置的设计:根据发生的反应选择适当的仪器组成实验装置,装置的连接顺序一般是:(5)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①思考问题的顺序 a.围绕主要问题思考。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绿色化;实验现象明显。 b.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 c.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教材内容进行比较,找出其联系。例如,涉及气体的制备和检验时,这类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②仪器的连接顺序 a.所选仪器是否恰当,有无多余仪器。 b.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取有每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处理装置。c.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原则;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干燥,后经过水溶液除杂质。 d.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粗口进气,细口出气”等。 ③实验操作的顺序 a.连接仪器。 b.检查气密性。在仪器连接完毕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依装置而定,但关键是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 c.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2.实验方案的评价以批判的思维方法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法、装置设计从某角度否定、排除不合理或不是最优的方法,选择、创新更好的方法,即实验评价。(1)实验方案的评价原则 ①原理正确。设计实验方案要根据化学变化规律和化学实验原理,确保原理正确。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择的药品中一定要含氧元素,经过化学变化才能制出氧气。 ②操作可行。设计实验方案,特别是实验操作确实具有可操作性。如: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多种,如果将木炭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确实能生成二氧化碳,但不便于操作,无法控制反应物的量,也不便于收集 ③装置简单。设计实验时,如果能用多套实验装置进行操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选择最简单的实验装置,选择最简便的实验步骤。如: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用高锰酸钾,也可以用过氧化氢跟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当然选择后者,因为后者装置简单、操作简便。 ④经济合理。原料一般要求廉价、易得。 ⑤安全环保。进行实验所选药品尽量无毒,实验过程要安全且不造成环境污染。 (2)实验方案评价的主要类型 ①对方案可行性的评价:可行是方案的第一要素,评价方案时应注意从原理和操作两个方面分析方案是否可行:一是理论上要科学合理,二是操作上要简单可行。②从经济效益角度进行评价: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是否切实可行。 ③从环保角度评价:防治污染的根本途径是控制 “三废”的排放。在对方案进行评价时切不可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件。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内容框架:定量实验设计和综合实验设计: 1.定量实验设计通过实验.荻取有关数据。然后分析数据并推理出结论定量实验设汁要精密一些,要尽可能避免一些误差初中常见的定量实验有:分子组成测定、混合物成分含量的测定、物质溶解度的测定、气体体积的测定等 2.综合实验设计综台实验设计是指通过实验验证多个问题,其特点是多步操作.装置复杂、现象多样。常见的有对某气体从制取到组成、成分含量、性质、尾气处理等多项指标进行实验检验和验证: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将其组合起来制取气体、去除杂质、验证性质等。 3.开放实验设计试题从提出问题、实验的方向、仪器的选择、装置的设计、现象的观察记录到结论的推理是完全自主完成的.解答此类试题,过程要合理且完整,方法简便,现象叙述要准确,推理要符合逻辑。化学定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有三个定量实验:一是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二是用量筒时取液体的体积,三是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1)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引起误差 ①天平没有平衡引入正负误差。②物码错位引起误差。正确放置:左物有码物质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错位放置:左码右物物质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2)量筒量取液体时引起误差 ①量取液体量与量筒的大小不匹配如量取10mL.液体用10mL.量筒即可,如果用 50mL量简或100mL。量筒会引起误差。②观察量筒液向引入误筹如果俯视观察凹液面(沿A线) 观察值&实际值如果平视观察凹液面(沿B线) 观察值=实际值如果仰视观察凹液面(沿C线) 观察值&实际值 (3)pH试纸测定溶液pH引起误差pH试纸在测量前用水润湿相当于将溶液稀释,如果测定酸性溶液,pH偏大;如果测定碱性溶液,pH 偏小。
发现相似题
与“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只知它们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请设计..”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50825148755235758550412365819468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氧化碳转换成氧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