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突击队极限训练魔鬼训练训练肖鑫鑫

当前位置: &
探秘中国武警“雪豹突击队”魔鬼训练[组图](1)
进行实地搜索演练。
精彩高清图推荐:
更多 的相关消息
中国武警,“雪豹突击队”,魔鬼训练上传时间:
走进[雪豹突击队]之魔鬼训练(2)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衢州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反恐精英是怎样炼成的 前“雪豹突击队”、现“山鹰突击队”队员忆“魔鬼”训练
  我市首支反恐精锐部队“山鹰突击队”组建亮相。12人的队伍中,除了本土优秀特警,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反恐精英。昨天,记者采访了一名代号“战痕”的队员,他曾在“雪豹突击队”服役。
  反恐精英部队训练5年
  2014年,在约旦举行的第六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中国“雪豹突击队”继2013年后再度夺冠。
  “夺冠不奇怪,雪豹突击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支特种部队了。”“战痕”是北方人,90后,在“雪豹突击队”服役5年,专长是狙击与狭小空间作战。
  “战痕”回忆,刚进入“雪豹突击队”预备队,除了白天进行高强度训练,晚上还会紧急集合进行加练,每个月考核一次,不合格的会被淘汰。“战痕”坚持了下来,并在第3年开始向狙击手方向发展。
  “做狙击手,需要一定的天赋,还需要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以及稳定力、专注力、耐力、肌肉记忆力,等等。”“战痕”第一次摸枪射击,就打出非常好的成绩。
  “狙击手的射击,与射击运动员不一样。曾有射击国家一级运动员使用实弹射击脱靶,因为射击运动的手枪和我们使用的枪支弹道不同。”
  “最重要的还是心理素质。有很多心理专家给我们上课,队里也有很多心理测试仪器。只有各方面达标了,才能真正走上实战场。”“战痕”的天赋很好,成为狙击手后成长迅速,多次在特警比武中取得好名次,在实战中保持零失误。
  “魔鬼训练周”生吃野鸡
  最让“战痕”印象深刻的,还是在“雪豹突击队”时挑战生存极限的“魔鬼训练周”。
  参加魔鬼训练周,队员全程携带30公斤重的背囊,里面除了装模拟负重,还有两瓶矿泉水、一个苹果、一袋压缩饼干、一包榨菜、一根火腿肠、一小袋面包。靠这些食物,“战痕”要在野外独自生存7天时间。
  没有手机、只有一部与导调小组进行通讯联系的对讲设备和寻找坐标用的定位仪。每天行进18小时,7天徒步行军300公里,其间还要完成47项任务,比如排爆、解救人质、穿过染毒山洞、武装奔袭10公里、连续抢占顶坡等。
  因为食物有限,“战痕”会在行进间隙打猎。每次魔鬼训练周,他都能打到野鸡等猎物。为了不暴露目标,“战痕”不能生火,只能生食猎物。“野鸡生吃起来肉非常硬,很难咬,但为了补充体力,只能硬着头皮吃下去。”在“雪豹突击队”的5年,“战痕”每年都要经历一次魔鬼训练周。
  特招进入衢州特警支队
  去年下半年,“战痕”被特招进入我市特警支队,如今是“山鹰突击队”的一员。“衢州特警的单警装备不错。我很多战友在广东、江苏、天津,浙江省内有金华、义乌、宁波等地,我和他们交流过,衢州特警的单警装备在浙江省排到前列,在全国也比较先进。”
  “最近几年,我们特招了几名国内反恐部队精英,对反恐装备的配给也很重视。”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队长范庆军介绍,除了前“雪豹突击队”的“战痕”,还有前武警上海总队第九支队成员,“都是国内有名的反恐队伍。我们‘山鹰突击队’的队员也是各有所长,抓捕、攀登、格斗、擒拿,像我们的排爆专家,曾是部队工兵连连长。”目前,针对我市闹市区、车站等重点部位的武装巡逻仍在继续,“我们在不断提升处置应对暴恐事件的能力,维护衢州的稳定安全。”
  记者赵峥琳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徐月明)
|栏目热线:3012206
手机订阅:联通用户发送811到 电信CDMA用户发送102到 移动用户发送
相关 山鹰突击队 新闻
一周新闻点击排行热点:&&&&
“雪豹突击队”每日训练18小时 队员百里挑一
  7月18日,李国勇接过了代表中国武警部队最高荣誉的“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奖章?他来自一支神秘之师――雪豹突击队?他们身着黑色制服?头戴黑色面罩?身携先进武器,怒吼的雪豹臂章更是他们格外醒目的标识?  他们在和平年代日夜苦练,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有他们警戒的身影,各种恐怖主义是他们紧盯的目标?“我们是一支作战部队,一切都是为了实战而做准备?”雪豹突击队政委傅俊光告诉本刊记者?  第一眼望见雪豹突击队队员,董涛就觉得心中的一腔热血顿时沸腾?  来自河南?今年19岁的董涛,那时刚入伍不久,还在武警新兵连接受训练,正好遇上雪豹突击队来挑“尖子”?望着身着黑色制服?开着悍马?气质非凡的雪豹突击队队员,董涛说,当时就决心要加入这支部队,“既然来当兵了,一定要加入最好的部队?”  日,要代表中国参加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的武警北京总队十三支队特勤大队接受了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正式命名――雪豹突击队?自此,这支部队肩负起了中国反恐“国家队”的神圣使命,先后圆满完成了“卫士08”?“长城5号”?中俄“合作-2007”等重大反恐演习和奥运安保反恐等重大任务?“用雪豹命名这支反恐精英部队,就是要求队员要有雪豹的迅捷和勇猛,遇有恐怖袭击?突发事件时,反应迅捷?快速处置?灭敌于瞬间。”大队长曲良峰告诉本刊记者?  魔鬼训练 百里挑一  董涛怎么也没想到,等待他的是八个月的“魔鬼训练”?  那时,新兵连的班长劝他说,你这样的90后怕是顶不下来?父母打来电话,对家中独子的他说:“别去了,吃这苦干啥!”连“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李国勇回忆起这段选拔经历时都说:“整个过程不堪回首?”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  “每年武警部队新兵连约近万人,按照要求挑选出120人左右进入后备队?他们需要面对是政治审查?体格检查?文化考试?心理测试等一道道关卡?然而,考验才刚刚开始,经过八个月的强化训练,剩下约七八十人进入二线队?再经过一年的随队磨合,还有20%的人会被淘汰,能留下来的才能进入一线队,成为正式作战队员,开始进行专业反恐训练?”傅俊光说?  董涛还是站在了训练场上?那时,他早上5点半起床,“一早跑到晚上熄灯”,一天至少跑25公里?早上和下午一个小时的体能训练,是董涛们的噩梦?那一个小时,董涛说,就是两腿一迈――跑――没有停歇,经常小腿抽筋?他不敢吃太多饭,因为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如果吃太饱,一跑就反胃?那时,董涛说,还真的想过放弃?“我们都是一批兵,谁也不想掉队,谁也不想被淘汰,来到这被淘汰回去感觉很丢脸?”就这样,董涛坚持了下来?  当得知自己成功留队的消息时,董涛没有把心中的狂喜表现出来,因为身边很多的战友遭到了淘汰,他只跟自己说了一句,“终于进去了,一定好好干?”  强化训练  “雪豹突击队队员的日程是格式化的:每天从早上5点到晚上11点总共18小时的训练时间?每个人每天2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100个蛙跳?举200次杠铃,负重35千克的10公里越野?  各种轻武器射击?排爆?侦察?越障?格斗等特种技能;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汽车?摩托车,三角翼飞行器的驾驶和使用;进行仿真训练和带有实战背景的对抗训练,实战情况下的心理素质训练,所有训练科目每半年接受一次苛刻的考核,不合格者即被淘汰?”傅俊光说?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训练,也在记者采访时被频频提及?  极限潜伏?一个洞穴盖上盖子,完全没有光亮,队员要独自在里面呆上一个星期,吃的是方便面和矿泉水?“这种训练的目的是为了磨练队员的忍耐力,抗击孤独感,集中精力?”  自杀式垂降法?距离地面20米的高空,一架飞机的舱门突然开启,一条绳子垂下来,一个特战队员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条件下抓住绳索快速垂降,整个动作用时3秒?这一方法是特战大队分队长李国勇首创?“这种方法的确非常危险,因为下滑过程中完全没有安全装置进行保护?但是经过我们的反复试验,通过双手和臂力去控制下滑的速度,就大大节省了平常系安全带的时间?高空下滑解救人质,时间就是生命!”  守护的使命感  在某国战火中度过的那个春节,胡志新终生难忘?  2003年入伍的胡志新,算是雪豹突击队的元老?当初,首都特警的荣耀让他羡慕不已,于是决心投身武警?他说:“雪豹突击队从2005年组建,到2007年正式命名,一路走来很不容易?2007年中俄反恐演习,外国媒体评价"中国一夜之间拥有了世界水平的反恐力量?"我相信今后如果一旦需要我们,我们肯定能顶得上去?”  2007年,作为第二批出国担任外交警卫任务的的胡志新来到了某国?那一晚,面对不时响起的爆炸声?枪声和不断盘旋的直升机引擎声,他失眠了?  2004年2月,外交部决定派复馆小组赴某国展开工作,6名特勤大队特战队员随行警卫,这在中国外交史上是第一次,也是中国武警首次驻外执行任务?“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环境,你可能想象不到,以为那边每天都像中国一样?他们的大街上什么都有,到处都是被炸的废墟?水泥堆,路口到处是守卫?悍马车?坦克……他们飞机都是盘旋着起飞与降落,为的是防止迫击炮弹的打击?”一次,中国使馆在某国办公的酒店一层发生爆炸,他们所在的三层玻璃全部震碎?胡志新的第一反应便是封锁楼道,保护大使安全?“你害怕别人会更害怕,我们一定要镇定,要先给别人心理安慰?我们的使命就是保护大使?作为一名军人,经历一场战争,那是很自豪的事情!”胡志新说?  问及梦想,胡志新说,希望能在雪豹突击队一天,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真的有一天离开了,也不会忘记雪豹突击队的精神?2011年,他将服役满8年,可以选择离开?“如果身体条件还能承受高强度的训练的话,还是想留下?毕竟这么多年了,有时想想确实舍不得?”  雪豹突击队防暴装甲车队分队长王峰有一件特别珍藏的作战队服,那是2009年国庆60年阅兵时,他所穿着的衣服?中国的武警装甲车方队第一次在阅兵中亮相,在第二辆装甲车上站立的王峰说:“当兵的过程中能够经历这样一次阅兵,对于人生是一次很好的历练?”  王峰说,他不会忘记那个难忘的2009年盛夏,阅兵村地表温度超过60摄氏度,他们穿着雪豹突击队的黑色作战服,带着黑色头盔?再加上为了保持车速统一,装甲车一律不准开空调……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雪豹突击队的队员完成了国庆阅兵的庄严使命?  在王峰的眼中,雪豹突击队的队员就要像作为雪山之神的雪豹一样,有 守护的使命感?(陈 飚 李光印)
(来源:人民画报)
(责任编辑:马涛)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竟然是孩子的妈……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揭秘武警部队训练:护旗完毕后“纹丝不动”3小时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夕阳下,战士们在练习踢正步,他们把帽子顶在头顶锻炼行进的稳定性。
午饭前的短暂休息,升旗仪式护卫方队的队员擦拭皮靴。
战士肩头的衬衫早已被枪管磨破。
教官用尺子丈量枪与身体之间的距离。
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训练直线行驶。A08-A09版图片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
  即将举行的胜利日阅兵式上,由武警北京总队组成的升旗仪式护卫方队将是首支亮相的方队。伴随着70响礼炮声,他们将用4分20秒,走完从纪念碑到国旗杆基座227米距离,准时开始9月3日上午10点的升旗仪式,由此拉开阅兵序幕。在此次大阅兵中,武警部队的摩托车礼宾护卫队将作为受阅地面部队的“排头兵”,护卫抗战老兵乘车方队首发出场。同时,武警官兵们还将担负抗战英模部队方队、武警反恐突击车方队、礼炮鸣放、军乐演奏等任务。
  如何做到护送国旗时间分秒不差?如何让护旗方队在红地毯上走出响亮的气势?如何保证摩托车方队驾驶零失误?近日,京华时报记者走进阅兵训练基地,实地目击武警部队官兵训练,采访他们训练背后的故事。
  升旗仪式护卫方队
  护旗完毕后“纹丝不动”3小时
  此次抗战胜利阅兵升旗仪式和平日相比有一定变化。按规定,重大阅兵活动时,升旗仪式由早间升旗改成上午阅兵活动开始前,当天升旗仪式将在上午10点准时开始。
  担任此次抗战胜利阅兵升旗仪式的护卫队由200名官兵组成,年龄在17岁到25岁之间,新兵人数占51%。
  届时,方队将从纪念碑北侧平台出发沿中轴线向北行进至国旗杆基座,需要进行齐步和正步的步伐变化。队员需要在4分20秒内走完227米的距离,准确走出253步,其中正步121步。
  到达国旗区后队伍从中间分开向两边走,形成6列横队面向天安门站立,护旗组将国旗交给升旗手进行升旗,升旗仪式需要56秒,护卫队站立3个小时直到纪念活动结束,全程要求纹丝不动,是所有阅兵方队中站得最长的一个方队。
  此次阅兵方队中,该方队具有地形最复杂、路线最长、动作变换最多等特点,需要经下台阶、转弯、上台阶几个地形变换,行进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步伐变化,包括正步、齐步、踏步,动作涉及持枪、托枪、举枪。在无踩点音乐情况中,要和70响礼炮精准配合,炮响出发,炮停到位,行进时间分毫不差。
  阅兵专用训练车高2.6米
  训练场上,教练员乘坐约2.6米高的阅兵专用训练车从高处俯视队伍的排面,一发现有个别队员姿势不标准,和队伍队形不一致的地方,便会及时用喊话器提醒调整军姿。
  据现场教练员介绍,站在高处检查方队主要有几点考虑,一是高处辐射较远,方便统一下口令时队员能更快地接收;二是由于队员托枪时枪比人高出一米,站得高可以更好判断是否整齐;三是场上队列有16列,距离较远,使用训练车,可以提高教练员指导训练效率。
  “此次阅兵训练标准更加精确,讲究科学训练,没有&大约&这个词。”升旗仪式护卫方队总教练邱亮说,以前向前摆臂要求大约30厘米,现在方队直接用尺子量好,定位了就不能动,说30厘米就是30厘米。同时,踏步也有要求,正常情况下是原地踏步脚尖离地15厘米,而阅兵训练要求在以往的基础上再抬高5厘米,为20厘米。
  鞋跟增硬度让脚踏声更响
  整个方队有2名口令员,他们要在礼炮声中踩住点,在天安门广场上喊出响亮口令,让200名官兵都能听见,这对口令员来说是一个挑战。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口令员需要提前起来练嗓子,从发气、发音,再到练节拍、节奏、腔调。
  “喊多长、哪个地方是强音、哪个地方是弱音,用什么节拍,都有规范。”邱亮说,口令员必须声音洪亮,让整个方队能够听到他的声音,低音到高音要清晰明确,掌握的时机要恰到好处,在行进步子中,口令要下得准,哪个脚起,哪个脚落,起的时候是脚跟起,落的时候是脚掌上落。“口令要与礼炮响那一刻的时间点错开,不然所有人都听不见就麻烦了。”
  由于这段227米的路面全程铺上红地毯,平日常人在地毯上走路都没有声音,如何才能走出“落地扎根,踢腿带风”的气势,是方队一开始就要解决的问题。据邱亮透露,除了平常标准训练外,队员要通过加重腿部沙袋重量,来加强腿部功夫训练。“马靴本来就很沉,鞋跟平常的硬度用专业术语说是在65到75之间,为此我特地让厂家加到85,可以让脚踏声更响。”
  战士皮靴厂家量身定制
  邱亮回忆,集训一开始,战士们第一次穿上重达3.8斤的鞋靴时,200人中有104人脚跟都磨破了。由于齐步走要用到脚跟,踢正步要用到前脚掌,齐步走脚腕需要翘起来,皮靴的脚后跟、脚底板、脚腕等部位磨损最为严重。为了方便战士们训练,方队请来制鞋厂家现场给战士测量,根据自己脚的大小、腿的粗细、脚的形状,进行量身定制。
  方队一排排长朱维远坦言,整个训练最难的课目是正步,正步首先要从摆臂、抱腹踢腿、踢腿摆臂分步骤进行训练,其次在摆臂使用器材上,特别加强原地摆臂,采取绑沙袋、拉线等措施卡高度、卡距离,行进还要按1步75厘米精确进行。
  其次是托枪,重约7.5斤的枪单手拿起来就不太容易,但要求动作具有爆发力就更困难,持枪离身体多远、放在身体哪个部位、多快速度,这些都是有标准的。“平常通过训练要求一个动作一分钟60次,通过练哑铃、俯卧撑、单双杠,来加强力量训练。”
  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
  摩托车方队首次亮相阅兵式
  8月27日,记者走进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训练场,在轰鸣的马达声中,一辆辆国产春风650G型摩托车闪烁着警灯呈“箭阵”形整齐排列,平均身高1米85的队员头戴白色头盔、脚穿锃亮高筒马靴、身着橄榄绿礼兵服,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次纪念活动,礼宾方队队员驾驶国产春风650型摩托车,车重265公斤、长2.25米、宽1米,犹如一群威武雄狮驰骋在阅兵广场。此次“箭阵”方队中间,官兵们护卫的既不是国家元首,也不是某国政要,而是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支前模范和英烈子女。9月3日,他们将乘坐国产新型敞篷车,在45辆武警摩托车礼宾护卫下,缓缓驶过天安门,接受来自各方的崇高敬意。
  整个车队在抗战老兵和支前模范两个方队前呈双“V”字形部署16辆摩托车,中间成“V”字形部署9辆摩托车,两侧呈一路队形各部署8辆摩托车,后面4辆摩托车押尾。
  “一般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元首护卫规格是11车,这次阅兵护卫规模是国宾护卫队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护卫队形,体现了国家对抗战老兵的尊重。”方队领队吴万涛说,建国以来的14次阅兵,都没有摩托车方队参加,此次是两轮摩托车第一次参加阅兵,也是第一次由45辆摩托车和30辆敞篷车混编共同参阅,而且是作为受阅地面部队首个出场的方队。
  在9月3日当天,作为受阅地面部队“排头兵”,武警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45名队员将需用时4分41秒56首发出场,护卫抗战老兵乘车方队走完783米。
  发动机转速表指针改为数字
  走进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营门,映入眼帘是一面“满目疮痍”的手套墙,每只手套下面是队员的名字和阅兵格言。据战士介绍,这是他们在训练初期磨损的56只手套,这些手套当时只使用了不到20天时间。“看着自己曾经用过的手套,更能激励我们要更努力去完成护卫任务。”
  阅兵护卫时,摩托车护卫时速为10公里,前后车距保持在1.5米,行驶在公路中心线上的前导车左右偏线不超过5厘米。犹如一只“蜗牛”在爬行,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风驰电掣”。
  有摩托车驾驶经验的人都知道,作为两轮交通工具要保持平稳不倒,速度是关键,速度越快,车越稳定。但如何在骑行中保持慢而不倒呢?
  “刚接到要慢骑的任务时,情绪有所起伏,有种像天花板捅不破的感觉。”吴万涛说,既然一时难以实现,那就尊重规律,先快起来,掌握车性,再慢下来,掌握稳定。每个人先道路骑行3万公里,再回到操场训练。
  针对车辆低速难驾控,方队特地联系厂家将发动机转速表由指针式改为数字式,便于调控车速,同时调整车辆电脑控制系统,保证怠速行驶不熄火,降低轮胎压强,增大车胎触地面积增强稳定性,此外,采取每天穿插定速定量进行骑线驾驶和通过独木桥的训练,要求每名队员每天直线行驶不少于5000米,在反复训练中提高低速平稳驾驶能力。
  将军参与阅兵展示部队正能量
  人物简介:徐平,武警部队抗战英模部队方队将军领队,武警北京总队副司令员,少将。
  京华时报:和20岁的年轻人一起训练有压力吗?
  徐平:此次阅兵将军领队要求是现役将军,根据个人身体状况,看是否能适应阅兵。我原来是负责作战训练的,刚接到这个任务时很忐忑,心里没有底。困难我是不怕,主要还是肩上担负的责任比较大,作为将军领队,要带领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还要下口令,全世界都看着,压力确实比较大。
  这次武警部队抗战英模部队方队属于端枪方队,和抱枪方队有一定区别,端枪方队一旦领队下错口令,后面部队的枪就端不出来了,因此下口令要严格标准。同时,敬礼动作也改变了过去的习惯动作,比抱枪方队要多踢2步正步才能上手敬礼。
  京华时报:集训3个月最难的是什么?
  徐平:集训没有任何技巧,全凭苦练。3个月封闭训练,我瘦了七八公斤,从外观上能直接感觉到帽子大了,以前穿的衣服有点紧,现在衣服都宽松了,得重新订做了。
  我一直喜欢健身,在以前的肌肉练习中,胸大肌、肱二头肌太大,来到阅兵训练场带来了麻烦,立正站军姿的时候胳膊容易夹不紧,敬礼的时候手就够不着,长时间站立,胳膊都僵硬了,手臂也都麻木了。有时
  候站时间长了,甚至会犯困。我会经常用手使劲儿掐一下大腿,现在腿上还有一片紫。三个月过去了,如今这些动作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了。
  京华时报:与作战训练相比,阅兵训练有何不同?
  徐平:以前我带过雪豹突击队,训练要求动作灵活,战士要经常摸爬滚打,不需要你身体长时间保持军姿,身体随时可以动,与阅兵训练完全不同。
  这次训练先从基础动作开始,每天数个小时,刚开始腰酸背痛有点吃不消,但谁也不甘落后,坚持到底。三个月下来,最切身的感受是找回了最初当兵的感觉,整个人都变得更精神了。
  京华时报:你如何看待将军领队首次参加阅兵?
  徐平:领队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表率作用和责任担当,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去影响到部队战士,把带兵打仗落实到位。领导就是研究如何打仗、怎么带兵的,这次我们将军领队上一线、打头阵,体现的是一种正能量,也是把军队将领的精神风貌展示出来。此次武警北京总队有3个将军参加了此次阅兵,作为将军代表,我们为能够担负这样的重大任务感到骄傲。
  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实习记者陈雪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op魔鬼训练营 百度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