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冻时播种小麦的播种日期或者阴天锻炼身体 哪合适呢一个呢

那哪种俯卧撑锻炼肌肉最全面呢?最好就说一种_百度知道
那哪种俯卧撑锻炼肌肉最全面呢?最好就说一种
我是健身教练,多重运动姿势都锻炼猜全面,看能力,可以有取舍,逐步发展到高难度。按身体姿势可分为高姿、中姿、低姿三种姿势。
俯卧撑1.高姿俯卧撑是指在做练习时,练习者的身体姿势是脚低手高,手脚不在一个水平面上。2.中姿俯卧撑(又称标准俯卧撑或水平俯卧撑)是指在做练习时,练习者的脚和手都在一个水平面上。3.低姿俯卧撑是指在做练习时,练习者的脚高手低,手脚不在一个水平面上的。双手距离按双手之间的距离可分为超长距离、宽、中、窄四种1.超长距离俯卧撑主要锻炼胸大肌外侧和肱二头肌。当肘关节角度大于135度时主要是肱二头肌发力
俯卧撑2.宽距俯卧撑大约在一点五倍肩宽,主要锻炼胸大肌外侧,同时发展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3.中距离俯卧撑略大于肩宽,主要锻炼胸大肌中部(增加厚度),同时发展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4.窄距俯卧撑小于肩宽,双手置于两乳头前,主要锻炼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同时发展胸大肌内侧(胸沟)准备姿势从准备姿势可分为不同的手法和脚法手法:按手撑地的方式可分为全掌撑、拳撑和指撑三种形式。按手撑地的方向可分为向前、向内、向外三种形式。
俯卧撑1.全掌式全手掌撑地的一种方法。2.拳式以握拳的形式撑地的一种方法。3.指式用手指第一关节撑地的方法。可分为五指、四指、三指(这三种成锥体型)、二指、一指撑地共五种形式。脚法:按脚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两脚并拢式和开立式两种。按脚撑地的形式可分为脚尖式、脚背式和脚弓式三种姿势。练习形式从练习的形式来可分为以下几种1.普通练习法按教学与训练时规定的动作要求进行练习。
俯卧撑2.负重练习法在普通练习法的基础上,身体的腰背、腿等部位放置或捆绑适量的重物。3.击掌练习法在快速有力地推掌后,双手在空中击一次掌。4.腾空练习法可分为原地和行进两种。须在俯卧后快速有力推起,使手脚同时离地,并有一定的腾空高度和远度。最后祝你健身愉快,如有健身疑问可以找本教练解答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最全面&也是最常用的。就是正常宽度的俯卧撑锻炼方法。建议4种常用的俯卧撑&姿势&都轮换做做,对你上半身的肌肉增长&起到全面性。
建议双手比肩稍宽的方式锻炼,因为这样对于锻炼胸肌很有帮助,也很快见到效果,主要锻炼到胸大肌,正如如上说的,俯卧撑的标准一点的姿势就是必须双脚并拢,做的时候保证臀部,背部,大腿均成一条线可以让你的朋友或其他人给你指证下,开始锻炼的姿势正确很重要,如果错了,想改正是很难的,锻炼俯卧撑,最好是学会用分组的方法,不只是俯卧撑,其他的也是这样,可以分几个组,每组多少个,然后组间休息别超过2分钟,锻炼是注意意识和身体肌肉共同来参与,肌肉的运动是收我们神经来支配的,锻炼时全神贯注,别为其他事物而分心。长期坚持的话是很有成效的,还有一点就是饮食的配合,主要是蛋白质,糖类等 就不多说了。
要是只说一种的话还是宽臂的较全面些。俯卧撑做下去的时候小臂与大臂成九十度,大臂与身体直线成九十度!想练胸肌的话还是需要多种方式的俯卧撑配合比较好!如果想练的话可以找我为你制定计划,健身贵在坚持!切记
全俯卧撑,姿势较为复杂,不仅有俯卧撑的动作而且还加上了拉杆的动作
斯巴达俯卧撑这个比较好的
锻炼肌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什么是小麦土传病 是在做综述时的一个课题 农业科学类_百度知道
什么是小麦土传病 是在做综述时的一个课题 农业科学类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冬小麦播种时间管理: 1,高产小麦生育要求的:常言道,小麦子宫丰富,在全国各地达到了600多公斤的高产小麦领域,分析他们,在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2%以上,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协调条件。 因此,可以说,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小麦生产的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的小麦主产区,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有两种方式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一种方法是稻草,另一种方法是应用有机肥。
2,秸秆:秸秆,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每亩大田玉米秸秆500-700公斤,这是确定的,一年后,有机质含量在土壤中,可相对增加了0.05%-0.15%,土壤孔隙度,增加了1.5%-3%。因此,要注意的秸秆,小麦田土壤特点,不断优化和提高小麦生产后劲。实施20至25厘米深的耕作麦田秸秆。
3,施足基肥合理施肥,并提高生产率的土壤,小麦,生产稳定的产量,在为了实现小麦生产的目的,最好的方法是基础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养分含量测定在未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小麦所需的营养量,确定肥料和施肥的类型。 的麦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1.2%,如果预期的目标产量为600公斤,一般要求亩施充分发酵,鸡粪1000千克有机肥或堆肥公斤分解。 另外应用足有机肥,氮磷钾化肥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庞大的小麦产区,农民朋友往往是“炮轰”,这是所有化肥的施肥氮磷钾复合肥一次,设施齐全的地面。但这种施肥方法是不科学的,尤其是氮肥??的使用。 小麦的早期生长,拔节期氮肥需求增长,需求增加氮肥生产科学施肥。尤其是氮,氮肥作基肥的总需求的一半,另一半执政期间的焊接。 小麦亩产600多公斤,全生育期氮肥,每亩8-9公斤,磷肥8-10公斤,钾肥7.5?10公斤,硫酸锌1公斤,0.5公斤,硼砂。 使用8-10公斤,磷肥,钾肥7.5?10公斤,硫酸锌1公斤,全部作基肥,50%的氮肥,这是8-9公斤的氮肥,作基肥,其余氮肥等到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氮肥时,成再施。 二,合理的养殖:在最近几年中,中国的冬季小麦播种面积常用的旋耕机,耕地,然而,多年旋耕机耕作的麦田,旋耕机15厘米以下的土壤层,很容易形成一个坚实的犁,这是不利于小麦根系下吧,是不利于土壤蓄水保墒。 根效果可以保持很多年了,不中旬深耕。正确的方法3-4年的耕地,旋耕机,犁和其他机械深耕深松,摆脱犁。 通过松散表土耕作麦田后必须耙的老挝播种或种植过深的现象发生,影响小麦分蘖,所以在耕作土地耙老挝耙粉碎机块,表土疏松,平整的地面上,松下真正的。 灌溉条件可以是7-10天,到??了收获的作物浇水前来不急浇水的水分在收获前,后耕耙整畦灌溉的水分。
1,选择品种:好种子相结合,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小麦品种的选择原则:选择单株生产力,抗倒伏,抗病性,抗逆性强的品种。 目前,很多在中国的高产小麦品种,如郑麦9023的周麦18,济麦20。 生产,应根据该地区的气候,土壤,培肥地力,种植制度,生产水平,和害虫的条件,选择最适合的高产品种增长。
2,精密和半精量播种以小麦,产量高,种子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最好使用专用小麦种衣剂包衣种子作为药品含有预防疾病和病虫害防治,施肥,和生物调节剂促进综合防治病虫害,培育壮苗。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一直是比较大的小麦播种量,而在高浓度的情况下,土壤肥力,肥料充足,如果播种过大,势必造成小麦群体过大,密集的,竞争的化肥厂将小麦整体生长发育迟缓后期易倒伏,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 因此,高产麦田土壤肥力,肥料和大量的高浓度必须准确,半精量播种。 精度半精量播种,播种严格按照规定的品种播种量。 播种,半直播栽培,可大大降低每单位面积基本苗数,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吸收能力的单克隆小麦根部,提高肥料,水的利用率,从而显着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播种小麦精量播种机播种,种植在同一深度,行距一致和准确,播种,播种均匀度,以确保严格控制播种深度为3-4厘米,播种深度5厘米以上的会造成弱苗。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冬小麦播种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南到北逐渐推迟。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在过去几年中,因为播种的小麦进行调整,中国的科学家,每年都要做的播种试验,让农民朋友可以按照与当地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确定播期。 前冬小麦越冬管理:十一月下旬至12月初,前冬小麦越冬管理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除草锄,浇的水在冬天。
1,在冬天到来之前锄头冬小麦锄,可以松土器土壤水分,改善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肥的分解,有利于分蘖和根系生长。 锄深度应掌握在10厘米左右,并没有太深刻的。
2,化学除草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的小麦除草的最佳时机。 除草杂草种群可以选择适当的除草剂。主要是阔叶杂草的麦田,可曲唑酮草酯除草剂喷洒,严格按照标准上的指示,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守望者,二甲基甲磺隆除草剂喷洒除草剂和使用的方法。
越冬水,小麦冬季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以确保它可以防止小麦冻害死苗节约用水,为明年春天的绿色小麦浇越冬水,也可以粉碎坷垃,浇越冬水大小的土壤,以消除越冬害虫。 返青管理期间上升: 春小麦分蘖最活跃的时期。 在实际生产中,很多朋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农民起身期追施氮肥,这是非常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导致氮肥在这个阶段,小麦生长旺盛期,无效分蘖增加,这些无效分蘖的小麦植株的营养竞争,导致小麦植株的生长弱,后期植株倒伏。 绿色小麦起身期,根据小麦生长的,看起来分类管理。 后恢复增长是太强大了,过大的麦田,小麦上涨期,可喷施多效唑和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治小麦植物的蓬勃发展,抑制茎的伸长。较短的的茎节促进根系下扎提高小麦抗逆性中的作用。 植株健壮,叶片正常对照组相匹配的品种所需数量的麦田,起身的主要管理措施蹲苗,拔节期,穿衣浇水,预防和治疗的植株徒长引起的住宿。
5拔节期管理:月下旬至4月中旬,氮肥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小麦穗数和每穗小麦颗粒氮肥时,我们需要转变的另一半小麦生长期间,氮肥,直到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氮肥可提高冬小麦后期根系的吸收能力,延缓衰老的根源;可以提高开花后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旗叶延缓衰老。 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小麦品种和苗情,确定的N追肥的最佳时间和施氮量为8-9公斤,每亩。 对于分蘖穗穗型品种低,一般在早期的拔节期追肥浇水。 分蘖穗高穗和穗型品种,高土壤肥力水平的条件下,适宜的麦田组,适用于水的早期到中期追肥在拔节。适用于高层次的大群体的生育能力在麦田在拔节中期到后期追肥浇水。
VI开花灌浆期的管理:灌浆期的小麦籽粒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浇灌浆水和防治病虫害。 一般10天左右开花后小麦浇灌浆水,但对肥水条件好,小麦长势旺盛,更大的群体的麦田,要掌握不干燥,不浇,风不倒,下雨前不浇。如果遇到阴雨天气,要注意田间积水排出,以保证小麦正常生长的。 “近年来,中国冬麦区小麦灌浆期,一般采用喷雾防”技术是非常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 喷雾抗氧化小麦灌浆阶段,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混合喷洒农药可以达到病虫害防治,疾病预防,抗干热风,抗倒伏,目的是增加穗,增加千粒重。 喷雾反配方,根据当地害虫和疾病,由当地农业部门在编制公式。 七,适时采收:面团阶段是最合适的小麦收获期,小麦籽粒干重达到最高值功能:粮食几乎品种固有的颜色,内部糯状态,叶的植物枯萎,上部叶片变黄,茎仍然是灵活的。 当小麦达到成熟的标准,我们使用相结合的收获。
其他类似问题
小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用户账号:
←点击获取验证码&&
&&&&&&&发布供应信息请先注册为金农网新用户!
您所在的位置:
流苏种子什么时候播种
9:34:50   来源:金农网用户中心   【
信息类型:供应信息
信息标题:流苏种子什么时候播种
发布时间: 9:34:50
信息编码:989840
金农网农业百科:草莓露地栽培形式
  目前,我国草莓露地栽培主要有三种栽培形式,即一年一栽制、二年一栽制和多年一栽制。
  (一)一年一栽制
  一年一栽制,即每年栽植一次。在北方,一般在前一年的8月初至9月初定植草莓苗,第二年的5月25日左右至6月末达到盛果期。待果实采收后,把植株铲除,种植其他农作物,另外选地栽新苗。
  1、主要特点:这种栽植制度优点是:可以每年培育壮苗,通过倒茬轮作,利于控制病虫害;通过施足底肥和各项田间管理,可以达到高产优质。不足之处是:年年需要培育壮苗,对栽培技术要求严格,苗木质量要求高。
  2、园地选择:由于草莓为浅根系,喜光且耐荫,喜水又怕涝、怕旱,喜肥又怕肥害,所以,建草莓园时应选择地面平坦,水源方便的地方为好,以弱酸性或中性土壤为宜。北方寒冷地区应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为宜,地下水位较高时,可修建台田栽植。草莓园应选择与草莓无共同病虫害的前茬(马铃薯、茄子、番茄、甜菜等作物与草莓有共同的病害,不宜作草莓的前茬。);适宜作草莓前茬的作物(豆类、瓜类、小麦、玉米和油菜等)。利用幼龄果树的行间种草莓,既可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又可使果园提早收益。
  3、整地作畦:草莓种植前整地,主要是清除杂草、杂物、施肥、耕翻、耙平、作畦。
  由于草莓根系浅,株行距小,对肥料要求比其他果树高,而且根系耐肥力较弱,施用化肥太多或方法不当时易烧根,出现肥害,因此,园地耕作前要施足底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适量配合其他肥料,如土壤缺素还应补充相应微肥。底肥要全园撒施,翻耕后与土壤充分混匀。
  翻耕深度一般在20-30厘米,耕翻后要求耙平盖实,细碎平整,上暄下实。然后作畦,常用的平畦和高畦,北方用平畦较多,一般畦长可依据体地块来定,畦宽60-1.5米,畦埂高15厘米。地势低的地块可采用高畦或高垄栽培。高垄栽培一般垄长也可以根据地块来定,垄高20-30厘米,垄面宽10-50厘米,垄沟宽5-30厘米。高垄栽培的优点是土壤通气性增加,草莓果挂在垄两侧,光照充足,着色好,不易烂果。高垄栽培还有利于覆盖地膜,提高地膜覆盖的增温效果。一般采用高垄、高畦栽培时,要注意防旱、防止冻害。整地作畦后,应灌一次小水或适当镇压,使土壤沉实,以名栽后浇水苗木下陷,造成泥土淤苗或土表出现空洞出现露根。
  4、栽植与栽植密度:草莓苗的栽种密度主要取决于栽培方式、品种性、地的肥力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对于长势旺盛的品种,可适当稀植,长势弱的品种可密植。一般的栽植株行距为:15与30厘米,一般每平方米可栽12至15株苗。在草莓的栽植上合理密度与种植水平有有很大关系,壮苗、早栽、肥水好的地块密度应稀;弱苗、迟栽、肥水差的地块应密。花期雨水多、病害较重的地区宜稀,雨水少、病害较轻的地区可以适当密植。
  5、品种配置:虽然大多数草莓品种自花授粉后,果个和产量能达到生产要求,但是,调配授粉品种后,果个会增大,畸形果减少,产量增加。一个主栽品种可配置2-3个授粉品种。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相距一般不宜超过30米。在栽培面积大,地势又高低不平的情况下,应把早熟和中熟品种栽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因地势高,春季地温上升快,促进根系早活动,草莓鲜果成熟早。
  在北方地区,露地栽培草莓应选择休眠期长、抗寒性强、结果期集中、果实成熟一致的品种;南方应选择休眠浅并且耐高温的品种。
  由于草莓生长周期短,采收集中,如果露地在面积栽培草莓,应选择早、中、晚品种搭配,处长采收时间,便于安排劳力。如果以加工为目的,应选用果个中等、整齐、肉红色、风味浓、易脱萼的品种。做鲜食用的,应选用果个大、丰产、甜度高、香味浓、品质好的品种
  6、栽植时间:草莓苗可春栽也可秋栽,如果你想在第二年的春季或5、6月份销售草莓鲜果,还是秋栽为好。因为秋天的气温条件很适合草莓发生新根、茎叶生长和花芽分化,可促发壮苗。草莓喜温暖冷凉的气候条件,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根系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秋栽草莓苗,在越冬前有1-3个月的生长发育期,第二年春季还有一段发育期,苗壮花芽饱满,产量高。就栽苗的时间而言,各地也是不一样的,在沈阳、吉林、黑龙江等地区8月上中旬就可栽植,河北和山东在8月下旬可栽植,浙江及广东地区的栽植时间为10月上中旬。但具体栽时间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弱苗可早栽,壮苗可晚栽。具体栽植时间还要掌握一条原则,栽早不如栽巧,要根据当地的天气预报,最好选择在阴天、毛毛雨天或晴天的傍晚栽苗,因气温低、温度大、蒸发量小,有利于成活。
  如果是想秋季销售草莓鲜果,就可在春季5月初栽苗,这时的地温与自然温度也适宜草莓的生长了。此时的气候温暧,空气潮湿,此时栽植的草莓苗容易成活。在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发育后,9月十几号草莓鲜果就可上市了,这时上市的草莓鲜果价格很好。就一般年份来讲,此时的季节大约是中秋节与国庆节。会给草莓销售带来好的市场。
  如果你是搞苗木繁殖的,最好也选在春季栽植。
  7、提高栽植成活率的措施:草莓为草本植物,根系浅而弱,栽植不当很容易死苗,怎样提高草莓栽植成活率,保证全苗,是获得草莓高产的基础。下面有几点注意供你参考。
  (1)生长素浸根:草莓栽前用“千克萘乙酸”或“萘乙酸钠”、“生根粉”等药液蘸根,对促进生根效果十分明显,新根发生量比不蘸根的增加很多,可以明显提高苗木成活率。(注:使用这几种药液时,一定要看好使用说明。)
  (2)剪除老叶:栽苗前摘除一部分老叶,只留下2-3片新叶,可减少蒸发失水,有利成活,摘叶的,不要擗叶,基部要留下一段叶柄,以保护根茎。
  (3)遮荫覆盖:为防止栽后太阳曝晒,在供足水份的同时,可用苇帘、塑料纱、带叶的细枝条和蒿草进行遮荫,有条件的可采用塑料遮阳网。当缓苗成活后,要及时晾苗,4-5天后可适当晾苗锻炼,7-8天后,栽植的苗基本上可以用直射光了,这时可以把遮荫物完全撤除了。
  8、栽苗方法:栽苗时,先按株行距确定位置,然后用铲刀或抹子(瓦工用的工具)在栽苗处插入土中开穴,把土扒至穴后,左手拿苗,按穴前地表与苗的新茎顶部相平,露出心芽为准,把苗放入,将根顺置于穴内,再添入细土压实。栽植完的苗可立即浇水,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如发现有露根、淤心现象应立即调整,重新栽植。
  在栽植营养钵育出的苗时,为了提高栽植效率,可用锄头或镐头刨穴,再根据钵苗的大小,正确的把苗放入穴中添土埋好。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工效高、较省力。
  9、定植方向:草莓的花序从新茎上伸出有定规律,通常植株新茎略呈弓形,而花序是从弓背方向伸出。为了垫果和采果方便,使每株抽出的花序朝向同一方向,栽苗时应将茎的弓背朝向固定的方向。平畦栽植时,边行植株花序方向应朝畦里,以防花序伸到畦埂上,影响作业。畦内行花序朝一个方向,便于用档隔板将花序与叶分开,有利于花朵授粉,减少畸形果,同时有利于着色。高畦栽植时,草莓弓背要向外,这样能使草莓结果时浆果挂在高垄两边,有利于受到阳光照射和通风,减少果实表面湿度,改善浆果品质并减轻果实病害。
  10、越冬防寒与防寒物的撤除:草莓生长至深秋,便逐渐进入休眠。虽然草莓根系能耐-8℃的地温和短时间-10℃气温,但在我国北方,因冬季寒冷多风,干旱少雪,草莓一般不能露地安全越冬,必须进行覆盖防寒。越冬覆盖时间,一般在11月份,此时草莓植株经过了几次霜冻低温锻炼,土壤处在“昼消夜冻”时期。如果覆盖的太早,气温偏高,会造成烂苗,太晚会发生冻害。在覆盖防寒物前先灌一次防冻水。覆盖材料可用一定厚度的塑料薄膜、各种作物的秸杆、稻草,覆盖材料尽量不用带有种子的杂草,否则会带来草荒。一般覆盖材料的厚度为4-8厘米左右。
  在第二年春季开始化冻后分两次撤除覆盖物。第一次在平均气温高于0℃时,撤除上层已解冻的覆盖物,以便阳光照射,提高地温,有利于下层覆盖物的迅速解冻。第次可在地上部分即将萌芽时,太晚撤除防寒物易损伤新叶。覆盖物全撤完后,将地里的枯枝烂叶清除干净,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虫害。
  采用地膜覆盖,不但能使草莓安全越冬,保墒增温,而且还能使越冬苗的绿叶面积达80%以上,春季气温一回升,就可继续生长,制造养分,能使浆果早熟7-10天,增产19%左右。但是,因覆盖后花期提前,在有晚霜危害地区,易受晚霜害影响,需采取一些防霜措施。
  1、施肥灌水:根据草莓根系浅,株行距小的特点,必须在栽植前施用底肥,包括大量有机肥和无机磷肥。底肥不足时应进行2-3次追肥。
  第一次在10月下旬,这时植株和根系生长仍较旺盛,增施一次氮肥,不仅能促进营养生长,而且还能增加顶芽花序的花数。第二次在开花前施入。由于草莓生殖器官对养分的竞争能力较弱,在开花前后追肥是保证草莓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满足草莓开花结果对养分的需要,应提前于现蕾期尽早追施完全肥料,由于草莓对化反应敏感,一次追肥过多或不当,会产生严重生理障碍。第三次追肥,对于生长较弱的地块,可在果实膨大期再追肥一次,对于生长较壮的地块,可采收后追肥,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植株越冬能力。草莓追肥的方法可采用植株两侧撒施,也可以在离株根部20厘米处开沟施用。
  由于草莓根系浅,耐肥力差,常因追肥不当而出现烧根死苗现象,所以,草莓叶面喷肥不是土壤施肥的补充手段,而是草莓园肥水管理中的重要措施。草莓的叶片具有较强的吸肥能力。叶面喷肥不仅节约肥料,而且发挥肥效快。一般前期以喷尿素为主,花期可喷磷酸二氢钾和硼砂,还可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选用微量元素。叶面喷肥宜在傍晚叶片潮湿时进行,要以喷叶背面为主。
  草莓是需要水分较多的植物,对水分要求较高,一棵草莓在整个生育期中大约需水15升,但不同生育期对土壤水分要求也不一样。秋季定植期需水量较多,因此时气温较高,地面蒸发量大,新栽的幼苗新根尚未大量形成,吸水能力差,如浇水不足,容易引起死苗。此期以采用沟灌比较好,沟灌在短期内水量充足,可使土壤沉实,使根系和土壤结合紧密,有利于成活。越冬前要灌一次封冻水,一般在土壤封冻前,此水既能提高越冬能力,也能促进第二年春天的生长。早春去掉覆盖后,地温低,不宜灌水太早,以免引起地温明显下降,影响草莓根系恢复生长和地上部萌芽。可浅耕以增温保墒。萌芽水一般推迟至现蕾期为宜。进入花期后,随着开花坐果,需水量越来越多,要掌握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的原则。果实增大到浆果成熟期,在保证土壤湿润情况下,不宜大水漫灌,要适当控水,应在每次采果后的傍晚浇水,浇水量以浇后短时渗入土中,畦面不存水为原则。如果浇水太多,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易染灰霉病,导致浆果腐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滴灌,滴灌可增加15%-20%好果率,还可节省30%灌水量。另外,每次施肥都要结合灌水。
  草莓既喜水又怕涝,草莓植株在水中侵泡时间过长,叶片就会变黄,所以,在草莓园周围建立好排水系统,大雨过后要及时排除积水,要求雨后田干。
  12、中耕除草: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浅,喜湿润疏松的土壤。中耕有利于土壤通气和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快有机物分解,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生长。中耕同时可以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中耕次数和时间因不同草莓园的具体情况而定。杂草少,土壤疏松的新草莓园,每年中耕5-6次即可,以做到园地清洁,不见杂草,排灌畅通,土壤疏松为准。中耕深度以不伤根,又除草松土为原则,一般3-4厘米。
  13、摘除匍匐茎:匍匐茎是草莓的营养繁殖器官,但在以收获浆果为目的的生产园,应随时摘除匍匐茎。发生匍匐茎会消耗母株大量的养分,削弱母株的生长势,影响花芽分化,并降低产量和植株的越冬能力。据试验报道,摘除匍匐茎后,一般能增产4-5成,摘除匍匐茎的种苗自然越冬成活率也提高50%以上。摘除匍匐茎的植株,叶大而多,花多果大,能增产40%以上。
  14、疏花疏果:草莓一般每株有2-3个花序,每个花序有10-30朵花。草莓的花序为二出聚伞花序。最小的高级次花不能开放,叫无效花,或开花晚且结果太小,无经济价值叫无效果。因此,在现蕾期及早疏去高级次小花蕾,或株丛下部抽生的弱花序,可节省养分,增大果个,促进成熟,采收期集中,还可以防止植株早衰。及时疏去畸形果、病虫果,可使果形整齐,商品果率增加。
  草莓坐果后,随着果实的生长,果穗下垂,浆果与地面接触,施肥浇水均易污染果面,这不仅极易感染病害,引起腐烂,同时还影响着色,因此,对未采用地膜覆盖的草莓园,应在开花后2-3周,用麦秸或稻草垫于浆果下面。垫果有利于提高浆果商品价值,对防止灰霉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15、摘除病叶和老叶:草莓植株在一年中新老叶片更新频繁。在生长季节,当植株下部叶片呈水平着生,并开始变黄枯萎时,应及时从叶柄基部去除,对于越冬老叶,常有病原寄生,待长出新叶后应及早除去,以利通风透光,加速植株生长。发现病叶也应摘除,植株上生长弱的侧芽也应及时疏去。摘除的病叶和老叶不要丢在草莓园里,应收集在一起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16、春季防止霜冻:草莓开始萌芽生长后,对地温非常敏感。在-1℃时,植株受害轻,-3℃时则受害重。幼叶受冻后,叶尖与叶缘变黄,正在开放的花朵如果受冻严重,雌蕊变黑,不能发育成果实。受冻轻时,只有部分雌蕊受冻变色,形在畸形果。幼果受冻呈水渍状。由于早开的花结大果,霜冻往往引起早期大型果损失,因此,霜冰对早花品种、早熟品种和早期大型果危害较大。
  在晚霜发生频繁地区,早春延迟去掉覆盖物,以免返青生长早而受到霜冻害。另外,可根据天气预报,在有寒流时,用塑料薄膜、草帘或其他覆盖物进行临时覆盖;或在上风口处,点火熏烟;有喷灌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进行喷灌以防霜冻。
  17、间作、套种和轮作:在幼龄苹果树和梨园的行间栽种草莓,可以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利用果树遮阳降温作用,还有利于减缓高温对草莓生长的抑制作用。草莓可以在1-4年生的葡萄园里间作,在葡萄盛花期前草莓已采收完,葡萄根系深广,草莓根系浅,葡萄可以利用深层的土壤养料,草莓利用浅层土里的养分,无争肥的矛盾。葡萄发芽较晚,不影响草莓的通风透光,草莓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宜在篱架葡萄园行间作。
  草莓不宜与桃树间作,因桃蚜可传播草莓病毒,草莓黑霉病也危害桃树。
  在北方,草莓与玉米间作。
  (二)二年一栽制草莓园管理技术
  对于草莓产区人多地少,每年轮作有困难,也可以采取二年一栽的方式,这可以合理利用土地。在第二年植株生长健壮,花芽分化充实,贮藏养分多,也可以获得优质高产。
  1、疏苗:二年生草莓苗采果后,易抽生匍匐茎和发生新茎分枝,使株丛密度大,通风透光差,植株瘦弱,很容易造成减产。因此,在采收后,或7-8月份,及时摘除多余的匍匐茎和瘦弱的植株,保持苗距合理。疏苗时可以采用以下2种方法。
  (1)匍匐茎苗更新法:在老株行间,按原来的密度留健壮的新生匍匐茎苗,用新苗代替老株,同时把二年生老株全部挖掉,同时摘除多余的瘦弱匍匐茎,使留下的植株密度适宜。
  (2)新茎苗更新法:每穴留下1-2个健壮新茎分枝,把多余的新茎分枝和匍匐茎苗挖掉,使留下的苗株行距与定植时大体相同。
  2、摘除老叶:草莓园疏苗后,要及时摘除剩下植株下部的老叶和病叶,每株留3-4片新叶。一般摘叶后20天左右,新叶陆续的长出,植株很快恢复。这一措施既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可减少匍匐茎的形成,刺激侧芽多发新茎,增加每株的顶芽生长点,促进花芽分化。
  3、培土:由于草莓根系分布较浅,经过一年生长之后,根状茎上部的新茎部位上移,使须根外露,出现类似韭芽的“跳根”现象,新根外露时间太长,就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对养分的吸收,严重的导致植株干枯死亡。因此,对于二年生的草莓园特别是垄栽草莓,应在浆果采收后,初秋新根大量发生之前,结合中耕除草,及时进行培土,以促进新根发生。培土厚度以露出苗心为准。培土前也可结合撒施一些有机肥,再用土盖住,这对于新根的产生和养分的吸收以及来年的产量更为有利。
  4、摘除匍匐茎:由于二年草莓苗没有缓苗期,植株生长旺盛,匍匐茎大量抽生,7-9月份要随时摘除多余匍匐茎,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增加养分积累,促进花芽分化和植株充实,增加草莓越冬能力。
  5、肥水管理:由于草莓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草莓生长结果一年后,草莓园肥力有所下降,再加上二年生的草莓园新茎总数多,花多果也多,因此,为保证植株生长健壮,优质高产,应加强二年生草莓园的肥水管理,多施有机肥和速效肥,施肥后应立即浇水。在9月初时,再追一次复合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越冬防寒、春季防霜冻等到技术与一年一栽制介绍的相同,在此不现陈述。只要加强土肥水管理,措施得当,二年一栽制的草莓可以增产20%-30%以上。
  (三)多年一栽制
  多年一栽制就是草莓栽植一次后,连续生产3年以上的栽培方式。
  1、主要特点:多年一栽制的草莓,在栽后2-3年植株生长健壮,分株多,花序多,产量高;连种几年后,待植株衰老,产量降低时,再另选地块,重新栽植新苗。这种制度,不必每年育苗移栽,适宜在生产面积较大,劳动力少或新发展地区,病虫害不严重的地方采用。这种栽培制度也适合寒地栽培,因为草莓在寒地生长季短,一年一栽生长差,秋季花芽分化不充分,多年一栽制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2、栽培方式:由于栽植株行距大小不同,栽后对匍匐茎的处理方法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栽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定株栽植:成行栽植:单行栽植时株距15-25厘米,行距50-120厘米;双行栽植时株距15-25厘米,小行距30-40厘米,大行距50-120厘米;三行栽植与双行相同,仅多增大一行。无论采用几行栽植,定株栽对植株发出的匍匐茎严格控制,一律摘除,防止株行间出现枯株。
  (2)定向整枝:采用单双行栽植均可。单行栽植其株距100厘米,行距50-100厘米。双行栽植株行距与单行距栽植相同,小行距30厘米。栽植的当年或栽植后的第一年,保留部分匍匐茎,以便有计划地增加株数。即每一株上发出的匍匐茎先端进行摘心。发出的多余匍匐茎及时摘除。
  (3)地毯式栽培法:地毯式栽植就是在定植时按较大株行距栽种,该植株上长出的匍匐茎在株行间扎根生长,直到均匀地分布满畦面形成地毯状。也可让匍匐茎在限定的范围内扎根,长到规定范围以外的一律摘除,可形成带状地毯,地毯宽度和作业道可以同宽,在果实采收之后,在作业道上培育匍匐茎苗,再把畦内老苗去除变为作业道,通过畦面和作业道的交替变更进行更新。
  3、栽培技术特点:多年一栽制的草莓由于多年生长在同一园地,栽后改良土壤和深施有机肥困难,因此,栽植草莓前要选择肥力主的地块并施入大量有机肥,土壤条件不好时,可在种植草莓前种两茬绿肥翻入土中,以改良土壤,培育肥力。
  (1)栽种无病毒壮苗:栽种无病毒的壮苗比一年一栽制更为重要,这是多年一栽制能否成功的关健。有病毒的苗长势弱,发出匍匐茎少,不利于迅速合理利用地面。带病毒的草莓苗产量低,个小,品质差,这种不利影响将连续多年。由于多年一栽的方式,一般栽植稀,只有壮苗才能有助于匍匐茎大量形成,使草莓苗尽快覆盖地面,为多年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2)加强病虫害防治:由于病虫害的积累,多年一栽的病虫害比一年一栽严重,防治也较困难。为了减少土壤病虫害,除了要选择前茬作物外,最好进行土壤熏蒸消毒,在栽种前杀死一些病原菌和虫卵,减少病虫基数。
  (3)割叶:多年生栽培草莓园割叶,应在浆果采收后进行,一般从二年生植株开始,用锐利的镰刀,将露出地面的茎叶全部割除,可保留2-3个新叶。割叶后有如下好处:能明显减少匍匐茎的发生,减少养分的消耗,为草莓苗的休养生息提供了条件,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因为浆果成熟期不宜喷药,蚜虫、螨类和其他病害都有增加,割叶后能使虫口密度和病原菌明显下降。因为许多病毒病都是由蚜虫传播的,所以,在及时防治截止虫的同时,也可以减少病毒病的危害。
  在割叶后可进行中耕,并及时施肥灌水,保持土壤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为重新萌发生长创造条件。
  多年一栽制,有栽后一年不产果和产果两种形式。欧美许多国家定植前繁育壮苗,春天定植,以后发生的匍匐茎和花序全摘除,栽后一年以培养健壮的苗木为重点,为来年高产优质提供条件。在我们这里,一般都是在秋天栽植,第二年春天就可获得产量。
  (四)草莓重茬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草莓在同一地块内长期连作,会造成病虫害的孳生和蔓延,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浅层单一盐分的浓度障碍加重,使草莓的生长逐年下降。近几年,科研工作者对草莓的重茬病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多年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
  (1)病原微生物的积累:在同一地块连续栽种草莓多年,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很大变化,线虫和病原菌大量增殖,病虫害发生严重。草莓黄萎病和枯萎病病菌存活在土壤中,由植株根部机械损伤处侵入根中。开花结实期地温升高,病菌繁殖蔓延较快,叶片变小,叶柄变短,长势衰弱,全株矮化,须根变成黑褐色而腐烂,最后全株枯死。
  (2)养分平衡失调:草莓多年重茬,浅层土中有害盐类积累加重,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由于连年栽植草莓,土壤中草莓所需养分减少,草莓根周围的养分平衡失调,使养分缺乏而减产。
  (3)根系分泌物积累:草莓根系在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中,常分泌出一些对自身有害的物质,草莓连作使有害物质逐年积累,致使草莓生长受限,发育不良。
  2、防治措施
  (1)连作改为轮作制:提倡一年一栽制,一年一倒茬,草莓与其它农作物实行合理的轮换倒茬栽植,是目前解决重茬减产的一种有效办法。但在耕地少且以种草莓为支柱的产区实行起来有些困难。
  (2)增施有机肥:草莓采收完毕后,大量增施有机肥,并进行深耕,对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效果较好。
  (3)后茬栽种禾本科作物:在草莓采收结束后,栽种一些玉米、高梁等禾本科作物,然后割青,将其秸秆压入土中做绿肥。此法不仅可以减轻病害,而且可以培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和质地。研究表明,7月中旬左右,青高粱长至1米高时,青割后翻入土中,高粱秆中的化学万分不但能激活镰刀菌的分生孢子,而且还可杀死它们。
  (4)温室内更换表层土:在前茬种草莓的大棚内,把30厘米厚的表层土挖出,全部换上无病菌的新土,对克服草莓重茬病效果较好,但这种方法比较费工。
流苏种子什么时候播种【江苏润发花卉苗木种业】销售热线;183
王场长 在线QQ: 经营的国产和进口籽种,全部经过精挑细选,确保纯度,净度,发芽率。主要销售:苗木种子、花卉种子、林木种子、造林种子、草坪种子、牧草种子、地被种子、护坡种子、果树种子、水培种子、药物种子、油料种子、原料种子、进口种子、各种植物种子等;千余品种、批发零售、保质保量、诚信经营、真诚为您服务,欢迎各界新老朋友来人来电洽谈订购,所有种子一律快递、物流配送,量大价更优惠!流苏种子什么时候播种
以上信息由自行发布!
联系人:王先生(男)
联系电话:
手机号码:
在线QQ咨询:
联系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华冲镇
邮政编码:223641
电子邮箱:
信息标题:流苏种子什么时候播种
· ( 9:34:49)· ( 9:33:35)· ( 9:32:20)· ( 9:31:02)· ( 9:29:39)· ( 9:28:09)· ( 9:26:51)· ( 9:25:35)· ( 9:24:12)· ( 9:22:49)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麦的播种日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