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修改开机启动项项,我把程序拖到开始的启动里面,结果弹出个窗口说你需要权限来执行此操作

1、计算机读取BIOS来加载硬件信息并完成硬件的自检,然后读取BIOS设置的第一个可开机的设备。
2、读取并执行第一个开机设备的MBR的boot loader(grub、lilo、spfdisk等引导程序)& &&&a) boot loader提供的功能有3个:提供选单:使用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开机项目,可以选择不同的核心启动;载入核心档案:直接指向可开机的程序区段来开始操作系统;转交其它loader:将开机管理功能转交给其它loader 负责。这里的要点是系统能够使用的引导加载程序必须能够认识文件系统。& & b) boot loader是存储在MBR中的,虽然不同的操作系统的boot loader不同,但是BIOS通过硬件的INT 13中断来读取MBR,也就是说,BIOS能检测到硬盘,就能通过INT 13中断来读取MBR了,这样boot loader也就能被执行了。& &c) boot loader的大小可能会超过466,解决方法是将引导加载程序分成两段来执行,第一阶段仅安装引导加载程序的最小主程序,此主程序必须安装在启动区,即MBR或第一个扇区,不去安装相关配置文件。第二阶段为载入引导加载程序的所有设置文件和相关的环境参数文件,一般来说,设置文件都在/boot目录,如grub.conf注:MBR不属于任何操作系统,不能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磁盘操作命令来读取它,但是可以通过命令来修改和重写。位于硬盘的0柱面,0磁头,1扇区,共分为3部分引导程序区,硬盘分区表区,扇区结束标志区,MBR总大小为512字节,其中引导程序区占466个字节,它负责检测硬盘分区表和寻找可引导分区并将其引导扇区信息加载到内存;硬盘分区表占64个字节,含4个分区项,每个分区项长16个字节,这也就是每个硬盘主分区加扩展分区的数量最多有4个的原因,与此同时,每个硬盘最多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这个扩展分区不能被直接使用,必须和逻辑分区结合起来使用,每个硬盘分区表里面记载了每个分区的类型、大小和分区开始、结束的位置等重要内容;扇区结束标志位为2个字节,固定为55AA,如果标志错误,系统无法启动。
3、依据boot loader的设定加载kernel和initrd,kernel检测硬件设备并加载驱动& &&&a) 由boot loader管理开始加载内核,首先将内核解压到内存中,利用内核功能测试和驱动各个装置,如CPU、网卡、声卡等,这是kernel自身进行的检测,不一定使用BIOS检测的硬件信息。& &&&b) 核心是/boot/vmlinuz*文件,核心可以动态加载核心模块,比如各种驱动程序& &&&c) 核心模块放置在/lib/modules目录,因为系统启动第一个挂载的分区为/,假设内核无法识别硬盘,需要加载硬盘的驱动程序才能识别,但是读取驱动程序又必须先挂载模块分区,这时候就需要initrd,这个文件/boot/initrd*,它可以被boot loader加载到内存中,并被虚拟成一个根目录/,完成开机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模块的加载,完成后释放虚拟系统,挂载实际的文件系统,开始后续的正常开机流程。没有initrd,也可以顺利开机,只有在特殊的磁盘接口(USB, SATA, SCSI) , 或者档案系统较为特殊(LVM, RAID) 等等在开机时无法挂载/的时候才需要它。
4、硬件驱动完成后,kernel会去执行初始化脚本程序& &&&a)&&核心加载完成后,开始执行系统的第一个二进制脚本:/sbin/init,它的主要功能是准备软件执行的环境,包括主机名、网络环境、语系、启动各种服务等,init会去读取/etc/inittab文件并根据其设置完成以上动作。/etc/inittab 的设定也有点类似shell脚本,文件内容的设置也是逐行从上向下处理,init 的处理流程为:& && && &&&1. 先取得runlevel 亦即预设执行等级的相关等级& && && &&&2. 使用/etc/rc.d/rc.sysinit 进行系统初始化& && && &&&3. 由于runlevel 是5 ,因此只执行l5:5:wait:/etc/rc.d/rc 5,其它行则略过& && && &&&4. 设定好[ctrl]+[alt]+[del] 这组的组合键功能& && && &&&5. 设定不断电系统的pf, pr 两种机制;& && && && &6. 启动mingetty 的六个终端机(tty1 ~ tty6)& && && && &7. 最终以/etc/X11/perfdm -nodaemon 启动图形接口啦!& && &b) inittab文件定义了启动的运行级别,根据不同的级别开启/关闭不同的服务。& && && &&&1、首先文件定义了7个run level,分别是:& && && && &&&0& & & & - halt (系统直接关机)& && && && &&&1& & & & - single user mode (单用户模式,用在系统出问题时的维护)& && && && &&&2& & & & - Multi-user, without NFS (类似底下的runlevel 3,但无NFS 服务)& && && && &&&3& & & & - Full multi-user mode (完整含有网络功能的纯文字模式)& && && && &&&4& & & & - unused (系统保留功能)& && && && &&&5& & & & - X11 (与runlevel 3 类似,但加载使用X Window)& && && && &&&6& & & & - reboot (重新开机) 2、 根据上述init处理inittab文件的内容的流程,可以读取默认的启动级别,同时根据指定接下来执行的脚本文件等信息,文件的语法 是利用冒号(:) 将设定分隔成为四个字段,每个字段的意义与说明为:[设定项目]:[run level]:[init 的动作行为]:[指令项目] 设定项目:最多四个字符,代表init 的主要工作项目,只是一个简单的代表说明 run level:该项目在哪些run level 底下进行的意思。如果是35 则代表runlevel 3 与5 都会执行 init 的动作项目:主要可以进行的动作项目意义有initdefault(代表预设的run level 设定值)、sysinit(代表系统初始化的动作项目)、 ctrlaltdel(代表三个按键是否可以重新启动的设定)、wait(代表后面字段设定的指令项目必须要执行完毕才能继续底下其它的动作)、 respawn(代表后面字段的指令可以无限制的再生,举例来说, tty1 的mingetty产生的可登入画面, 在你注销而结束后,系统会再 开一个新的可登入画面等待下一个登入) 指令项目:亦即应该可以进行的指令,通常是一些script 3、 重要信息摘录有: id:5:initdefault: &==预设的runlevel 设定, 此runlevel 为5 si::sysinit:/etc/rc.d/rc.sysinit &==系统的环境脚本 1: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1 &==共有tty1~tty6个终端 x:5:respawn:/etc/X11/prefdm -nodaemon &==X window 则是这行决定c)& & & & rc.sysinit脚本inittab中指定rc.sysinit这个shell脚本来设置系统环境,这个脚本的主要工作有:1、& & & & 获取网络环境与主机类型(首先读取网络设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获取主机名与默认网关等网络环境)2、& & & & 测试与载入内存设备/proc及USB设备/sys3、& & & & 决定是否启动SELinux4、& & & & 接口设备的检测和即插即用(PnP)参数的测试5、& & & & 用户自定义模块的加载(可在/etc/sysconfig/modules/*.modules加入自定义模块,此时会自动加载到系统中)6、& & & & 加载核心的相关设置(系统会去主动读取/etc/sysctl.conf文件的设置)7、& & & & 设置系统时间8、& & & & 设置终端控制台的字形9、& & & & 设置RAID与LVM等硬盘功能10、& & & & 以fsck检测磁盘文件系统11、& & & & 如果需要,进行磁盘配额quota的转换12、& & & & 重新以可读取模式载入系统磁盘13、& & & & 启动quota功能14、& & & & 启动系统随机设备(产生随机数功能)15、& & & & 清除启动过程中的临时文件16、& & & & 将启动相关信息加载到/var/log/dmesg文件中经过上述过程,基本的系统设置都完成了,基本上这个文件中执行的很多工作的默认设置文件都在/etc/sysconfig中。d)& & & & rc.n 文件:rc.sysinit执行完成后,根据inittab文件中的设置值,根据不同的默认运行级别,来启动系统所需的各项服务,只执行与运行级别对应的脚本,其他都忽略,每一个运行级别对应/etc/rc.d/rc.n目录下的文件都是以S或K开头的文件,这些文件都是连接文件,它们连接到/etc/rc.d/init.d目录下的shell脚本(/etc/rc.d/init.d和/etc/init.d其实是一样的,因为这两个目录是连接文件),其中S打头的文件是启动时需要启动的服务文件连接,K开头的文件为关机或者更改运行级别时需要关闭的服务的文件连接,S和K后面的数字是执行的顺序。如系统变换运行等级从5到3时,系统会去比较两个运行等级对应K和S开头的文件,然后关闭那些rc5.d中启动且不存在rc3.d中的对应服务,启动那些rc3.d中需要启动且不存在与rc5.d中的服务。runlevel命令可以显示当前的运行等级e)& & & & rc.local:利用此文件完成用户自定义的开机工作。根据文件inittab中设置,完成了所有的系统服务启动后,Linux会启动终端或者X桌面系统,在运行级别时2345时,都会执行/sbin/mingetty,这个脚本就是启动终端的命令,执行了6个,这就是为什么会有6个纯文本中终端的设置。同时respawn的init,表示后面的命令被终止时init会自动重新启动该项目,这也就是为什么以exit离开后,系统还是会重新显示用户登录的界面的原因。
最流行grub引导程序:a)& & & & /boot/grub目录下文件:-rw-r--r-- device.map &==grub 的装置对应文件-rw-r--r-- e2fs_stage1_5 &==ext2/ext3 档案系统定义文件-rw-r--r-- fat_stage1_5 &==FAT 档案系统定义文件-rw-r--r-- ffs_stage1_5 &==FFS 档案系统定义文件-rw------- grub.conf &==grub 在Red Hat 的配置文件-rw-r--r-- iso9660_stage1_5 &==光驱档案系统定义文件-rw-r--r-- jfs_stage1_5 &==jfs 档案系统定义文件lrwxrwxrwx menu.lst -& ./grub.conf &==menu.lst 才是配置文件-rw-r--r-- minix_stage1_5 &==minix 档案系统定义文件-rw-r--r-- reiserfs_stage1_5 &==reiserfs 档案系统定义文件-rw-r--r-- splash.xpm.gz &==开机时在grub 底下的背景图示-rw-r--r-- stage1 &==引导程序第一阶段的相关说明-rw-r--r-- stage2 &==引导程序第二阶段的相关说明-rw-r--r-- ufs2_stage1_5 &==UFS的档案系统定义文件-rw-r--r-- vstafs_stage1_5 &==vstafs 档案系统定义文件-rw-r--r-- xfs_stage1_5 &==xfs 档案系统定义文件menu.lst有时候也叫grub.conf,但是/boot/grub/下会有一个名叫menu.lst的符号链接指向它。它是grub引导系统的配置文件。&文件基本选项:default 0:grub的默认启动项timeout 5: 指定一个超时值,单位为秒,若用户在grub等待的超时时间范围内没有任何操作,则启动默认项hidemenu: 开机时是否显示多选项菜单,若被设置则启动的时候默认不显示选项菜单,否则grub启动时自动显示选项菜单color white/blue: 指定grub菜单的默认颜色password --md5 $1$etSG6$LlxT8irAfAv5vYQn6tZUw1: 指定一个密码,启用grub的密码保护,这个命令需要放置在title下第一行。为安全起见,一般使用md5值,这个值可以使用grub-md5-crypt或者在grub shell中使用md5crypt生成,也可以直接使用字母或者数字。当要修改加密的启动项时,需要按p键,然后输入密码。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放置点击e,进入编辑模式,然后删除密码字段,再按下b启动系统,这时可以将密码设置设置在整体上,而不是放置在某一个title下,相对应的title下增加一行lock &==多了死锁的功能产生MD5密码命令示例如#grub-md5-cryptPassword: &==输入密码Retype password: &==再输入一次$1$kvlI0/$byrbNgkt/.REKPQdfg287. &==这就是产生的md5 密码!一个启动Linux的菜单项title Linux*:指定此菜单项的名称,既在grub列表里的名称root&&(hd0,0): 指定启动分区,注意,编号从0开始:比如第一块硬盘的第一个分区应该是(hd0,0)。启动分区的编号可以使用fdisk -l查询,但是需要root权限kernel /boot/vmlinuz-2.6.20-16-generic: 系统内核root=UUID=3f784cd9-516f--b19356f6bdea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 vga=0x318:指定启动的内核的绝对路径和名称,后边跟参数,一般来说root参数就是你的根文件系统,一定要有的,可以像范例中使用 uuit表示,也可以直接使用/dev/sda2或者/dev/hda1这样的表示。其实有root和kernel两行就可以启动linux了initrd&&/boot/initrd.img-2.6.20-16-generic: 指定系统启动访问真正的根文件系统前,访问的ramdisk映象savedefault: 如果选择了这个启动项,那么下次启动时就用此项作为默认项. 在前面设置为default saved时有效Linux kernel常用的参数root:根文件系统的位置。&ro:可读写,当启动分区是JFS等格式时需要使用此参数使得系统可以在启动是存放日志。&quiet:安静模式,不显示核心检测的信息。&splash:显示徽标。&locale:指定locale&vga:指定终端的显示模式。要调整tty1 ~ tty6 终端机的分辨率呢参考下面表格(此为十进制数值):彩度/分辨率bit640x480 & & & & 800x600 & & & &
& & & & &256 & & & & 769 & & & & & & & & 771 & & & & & & & & 773 & & & & & & & & 775 8 bit32768 & & & & 784 & & & & & & & & 787 & & & & & & & & 790 & & & & & & & & 793 15 bit65536 & & & & 785 & & & & & & & & 788 & & & & & & & & 791 & & & & & & & & 794 16 bit16.8M & & & & 786 & & & & & & & & 789 & & & & & & & & 792 & & & & & & & & 795 32 bitb)& & & & 启动项的操作对于多个启动项,可以选择启动项后,点击e进入编辑状态,完成后可以是点击b按键进行引导。万一/boot/grub/menu.lst 设定错误,或者是因为安装的缘故,或者是因为核心档案的缘故,导致无法顺利开机时,记得啊,可以在grub 的选单部分, 使用grub shell 的方式去查询(find) 或者是直接指定核心档案,就能够开机。c)& & & & 救援模式:当系统连单用户模式都无法进入时或出现GRUB命令行也不能解决的引导问题,我们就需要使用Linux救援模式来进行故障排除了。步骤如下:1、将Linux安装光盘放入光驱,F2进入BIOS设置为光盘引导,F10保存退出,当Linux安装画面出现后,在&boot:&提示符后输入&linux rescue&回车进入救援模式。(F5键查看模式详细信息)2、系统会检测硬件,引导光盘上的Linux环境,提示选择救援模式下使用的语言,选择英文,中文为乱码;键盘设置用默认的&us&就好;网络设置暂不用。3、接下来系统将试图查找根分区。默认在救援模式,硬盘的根分区将挂载到光盘Linux环境的/mnt/sysimage目录下,默认选项&continue&表示挂载权限为读写; &Read-only&为只读,如果出现检测失败可以选择&skip&跳过。此处,因为要对系统进行修复,所以需要有读写权限,一般选择默认选项 &continue&。进入下一步后,系统提示执行&chroot /mnt/sysimage&命令,可以将根目录挂载到我们硬盘系统的根目录中去。4、修改引导配置文件vim /boot/grub/grub.conf,输入grub命令可以修复引导程序grub& root (hd0,0) 和title下的root一致grub&setup (hd0) 真正的修复grub&quit 退出案例一:双系统启动修复当我们安装双系统环境,先安装Linux再安装Windows;或者已经安装好双系统环境的Windows损坏,在重新安装Windows后,保存 GRUB的MBR(Master Boot Record,主引导记录)会被Windows系统的自举程序NTLDR所覆盖,造成Linux系统无法引导。1、如果要恢复双系统引导,首先用上述方法进入救援模式,执行chroot命令如下:sh-3.1# chroot /mnt/sysimage2、将根目录切换到硬盘系统的根目录中,然后执行grub-install命令重新安装GRUB:sh-3.1# grub-install /dev/hda&/dev/hda&为硬盘名称,如使用SCSI硬盘或Linux安装在第二块IDE硬盘,此项设置要做相应调整。3、然后依次执行exit命令,退出chroot模式及救援模式(执行两次exit命令):sh-3.1# exitsh-3.1# exit系统重启后,将恢复GRUB引导的双系统启动。案例二:系统配置文件丢失修复如果/etc/inittab误删除或修改错误,Linux将无法正常启动。此时,只有通过救援模式才可以解决此类问题。1、有备份文件的恢复办法进入救援模式,执行chroot命令后,如果有此文件的备份(强烈建议系统中的重要数据目录,如/etc、/boot等要进行备份),直接将备份文件拷贝回去,退出重启即可。如果是配置文件修改错误,如比较典型的/boot/grub/grub.conf及/etc/passwd的文件修改错误,也可以直接修正恢复。假设有备份文件/etc/inittab.bak,则在救援模式下执行:sh-3.1# chroot /mnt/sysimagesh-3.1# cp /etc/inittab.bak /etc/inittab2、没有备份文件的恢复办法如果一些配置文件丢失或软件误删除,且无备份,可以通过重新安装软件包来恢复,首先查找到/etc/inittab属于哪一个RPM包(即便文件丢失,因为存在RPM数据库,一样可以查找到结果):sh-3.1# chroot /mnt/sysimagesh-3.1# rpm -qf /etc/inittabinitscripts-8.45.3-1退出chroot模式:sh-3.1# exit挂载存放RPM包的安装光盘(在救援模式下,光盘通常挂载在/mnt/source目录下):sh-3.1# mount /dev/hdc /mnt/sourceFedora系统的RPM包存放在光盘Fedora/RPMS目录下,其他Linux存放位置大同小异,这里不一一列举;另外,因为要修复的硬盘系统的根目录在/mnt/sysimage下,需要使用--root选项指定其位置。覆盖安装/etc/inittab文件所在的RPM包:sh-3.1# rpm -ivh --replacepkgs --root /mnt/sysimage /mnt/source/Fedora/RPMS/ initscripts-8.45.3-1.i386.rpm其中的rpm命令选项&--replacepkgs&表示覆盖安装,执行完成后,即已经恢复了此文件。如果想只提取RPM包中的/etc/inittab文件进行恢复,可以在进入救援模式后,执行命令:sh-3.1# rpm2cpio /mnt/source/Fedora/RPMS/initscripts-8.45.3-1.i386.rpm| cpio -idv ./etc/inittabsh-3.1# cp etc/inittab /mnt/sysimage/etc注意此命令执行时不能将文件直接恢复至/etc目录,只能提取到当前目录下,且恢复的文件名称所在路径要写完整的绝对路径。提取文件成功后,将其复制到根分区所在的/mnt/sysimage目录下相应位置即可。d)& & & & inittab配置文件错误(/etc/inittab)这个文件设定错误导致的无法开机!根据开机流程,我们知道runlevel 0~6 都会读取/etc/inittab文件, 因此你使用单用户模式也是要读取/etc/inittab 来进行开机的。这时是无法进入单人维护模式的,那就需要告诉核心不要执行init ,改使用bash,从而略过init,操作同样在开机进入grub 后,同样在grub edit 的情况下这样做:grub edit& kernel /vmlinuz-2.6.18-92.el5 ro root=LABEL=/ rhgb quiet init=/bin/bash因为我们指定了核心呼叫的第一支程序(init) 变成/bin/bash,因此/sbin/init 就不会被执行。又根据开机流程的说明,我们知道此时虽然可以利用root 取得bash 来工作,但此时(1)除了根目录外,其它的目录都没有被挂载; (2)根目录被挂载成为只读状态。因此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动作才行!如下所示:仅下达两个指令,『mount -o remount,rw / 』用途是将根目录重新挂载成为可写, 至于『mount -a 』则是参考/etc/fstab 的内容重新挂载档案系统!此时你又可以开机进行救援的工作了! 只是救援完毕后,你得要使用『reboot 』重新开机一次e)如果grub.conf文件损坏,不能正常启动系统,启动时进入grub提示状态:注意:以下grub环境可以使用Tab键补全哟!grub&3.&&设置grub的根设备为linux内核所在分区,因为我的/boot分区安装在第一块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所以设置为(hd0,0),注意这里是不区分IDC硬盘与SCSI硬盘的!grub& root (hd0,0)4.&&设置内核参数,加载内核文件,因为我是安装的独立的/boot分区,如果/boot分区是放在/分区下面,则内核文件要指定为/boot/vmlinuz-verstion!grub&kernel /vmlinuz-2.6.18-53.el5PAE ro root=/dev/VolGroup00/LogVol00 rhgb quiet5.&&加载内核镜像文件grub& initrd /initrd-2.6.18-53.el5PAE.img6.&&引导系统grub&boot7.&&进入系统后,修复或者创建新的/boot/grub/grub.conf文件,确保系统下次能够正常启动;8.如果你有光盘,还有另外一种修复方法,即进入linux rescue模式去修复grub.conf文件。a) 光盘引导,进入linux rescue模式boot: linux rescueb) 根目录切换sh-3.1#chroot /mnt/sysimagec) 现在就可以修复或者重建grub.conf文件啦sh-3.1# vi /boot/grub/grub.conf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333788次
积分:5436
积分:5436
排名:第1634名
原创:205篇
评论:171条
(1)(1)(1)(2)(3)(3)(5)(1)(1)(1)(3)(10)(13)(3)(11)(11)(12)(12)(6)(6)(11)(9)(17)(7)(10)(7)(8)(1)(18)(7)(2)(1)(1)(2)(5)怎么把美图看看设置为开机启动项啊_百度知道
怎么把美图看看设置为开机启动项啊
我想把打开图片速度快点。谢谢,告诉我拉。
依次打开: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开始」菜单鼎功尺嘉侔黄踌萎穿联\程序\启动把美图看看的图标复制进去,这样就可以开机运行了
你这个路径我电脑貌似没有。可不可以提供下用360设置的啊,或其他的办法。
点击开始---程序————有一个启动,双击打开它把美图看看图标复制进去就可以了
我的系统是WIN7
没用过win7帮不了你了,sorry!
其他类似问题
开机启动项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你好,自动重启有很多种可能。电脑自动重启应该考虑的问题如下: 一、软件方面 1.病毒 “冲击波”病毒发作时还会提示系统将在60秒后自动启动。 木马程序从远程控制你计算机的一切活动,包括让你的计算机重新启动。 清除病毒,木马,或重装系统。 2.系统文件损坏 系统文件被破坏,如Win2K下的KERNEL32.DLL,Win98 FONTS目录下面的字体等系统运行时基本的文件被破坏,系统在启动时会因此无法完成初始化而强迫重新启动。 解决方法:覆盖安装或重新安装。 3.定时软件或计划任务软件起作用 如果你在“计划任务栏”里设置了重新启动或加载某些工作程序时,当定时时刻到来时,计算机也会再次启动。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打开“启动”项,检查里面有没有自己不熟悉的执行文件或其他定时工作程序,将其屏蔽后再开机检查。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运行”里面直接输入“Msconfig”命令选择启动项。 二、硬件方面 1.机箱电源功率不足、直流输出不纯、动态反应迟钝。 用户或装机商往往不重视电源,采用价格便宜的电源,因此是引起系统自动重启的最大嫌疑之一。 ①电源输出功率不足,当运行大型的3D游戏等占用CPU资源较大的软件时,CPU需要大功率供电时,电源功率不够而超载引起电源保护,停止输出。电源停止输出后,负载减轻,此时电源再次启动。由于保护/恢复的时间很短,所以给我们的表现就是主机自动重启。 ②电源直流输出不纯,数字电路要求纯直流供电,当电源的直流输出中谐波含量过大,就会导致数字电路工作出错,表现是经常性的死机或重启。 ③CPU的工作负载是动态的,对电流的要求也是动态的,而且要求动态反应速度迅速。有些品质差的电源动态反应时间长,也会导致经常性的死机或重启。 ④更新设备(高端显卡/大硬盘/视频卡),增加设备(刻录机/硬盘)后,功率超出原配电源的额定输出功率,就会导致经常性的死机或重启。 解决方法:现换高质量大功率计算机电源。 2.内存热稳定性不良、芯片损坏或者设置错误 内存出现问题导致系统重启致系统重启的几率相对较大。 ①内存热稳定性不良,开机可以正常工作,当内存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就不能正常工作,导致死机或重启。 ②内存芯片轻微损坏时,开机可以通过自检(设置快速启动不全面检测内存),也可以进入正常的桌面进行正常操作,当运行一些I/O吞吐量大的软件(媒体播放、游戏、平面/3D绘图)时就会重启或死机。 解决办法:更换内存。 ③把内存的CAS值设置得太小也会导致内存不稳定,造成系统自动重启。一般最好采用BIOS的缺省设置,不要自己改动。 3.CPU的温度过高或者缓存损坏 ①CPU温度过高常常会引起保护性自动重启。温度过高的原因基本是由于机箱、CPU散热不良,CPU散热不良的原因有:散热器的材质导热率低,散热器与CPU接触面之间有异物(多为质保帖),风扇转速低,风扇和散热器积尘太多等等。还有P2/P3主板CPU下面的测温探头损坏或P4 CPU内部的测温电路损坏,主板上的BIOS有BUG在某一特殊条件下测温不准,CMOS中设置的CPU保护温度过低等等也会引起保护性重启。 ②CPU内部的一、二级缓存损坏是CPU常见的故障。损坏程度轻的,还是可以启动,可以进入正常的桌面进行正常操作,当运行一些I/O吞吐量大的软件(媒体播放、游戏、平面/3D绘图)时就会重启或死机。 解决办法:在CMOS中屏蔽二级缓存(L2)或一级缓存(L1),或更换CPU排除。 4.AGP显卡、PCI卡(网卡、猫)引起的自动重启 ①外接卡做工不标准或品质不良,引发AGP/PCI总线的RESET信号误动作导致系统重启。 ②还有显卡、网卡松动引起系统重启的事例。 5. 并口、串口、USB接口接入有故障或不兼容的外部设备时自动重启 ①外设有故障或不兼容,比如打印机的并口损坏,某一脚对地短路,USB设备损坏对地短路,针脚定义、信号电平不兼容等等。 ②热插拔外部设备时,抖动过大,引起信号或电源瞬间短路。 6.光驱内部电路或芯片损坏 光驱损坏,大部分表现是不能读盘/刻盘。也有因为内部电路或芯片损坏导致主机在工作过程中突然重启。光驱本身的设计不良,FireWare有Bug。也会在读取光盘时引起重启。 7.机箱前面板RESET开关问题 机箱前面板RESET键实际是一个常开开关,主板上的RESET信号是+5V电平信号,连接到RESET开关。当开关闭合的瞬间,+5V电平对地导通,信号电平降为0V,触发系统复位重启,RESET开关回到常开位置,此时RESET信号恢复到+5V电平。如果RESET键损坏,开关始终处于闭合位置,RESET信号一直是0V,系统就无法加电自检。当RESET开关弹性减弱,按钮按下去不易弹起时,就会出现开关稍有振动就易于闭合。从而导致系统复位重启。 解决办法:更换RESET开关。 还有机箱内的RESET开关引线短路,导致主机自动重启。 8. 主板故障 主板导致自动重启的事例很少见。一般是与RESET相关的电路有故障;插座、插槽有虚焊,接触不良;个别芯片、电容等元件损害。 三、其他原因 1.市电电压不稳 ①计算机的开关电源工作电压范围一般为170V-240V,当市电电压低于170V时,计算机就会自动重启或关机。 解决方法:加稳压器(不是UPS)或130-260V的宽幅开关电源。 ②电脑和空调、冰箱等大功耗电器共用一个插线板的话,在这些电器启动的时候,供给电脑的电压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往往就表现为系统重启。 解决办法就是把他们的供电线路分开。 2.强磁干扰 不要小看电磁干扰,许多时候我们的电脑死机和重启也是因为干扰造成的,这些干扰既有来自机箱内部CPU风扇、机箱风扇、显卡风扇、显卡、主板、硬盘的干扰,也有来自外部的动力线,变频空调甚至汽车等大型设备的干扰。如果我们主机的搞干扰性能差或屏蔽不良,就会出现主机意外重启或频繁死机的现象。 3、交流供电线路接错 有的用户把供电线的零线直接接地(不走电度表的零线),导致自动重启,原因是从地线引入干扰信号。 4.插排或电源插座的质量差,接触不良。 电源插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簧片的弹性慢慢丧失,导致插头和簧片之间接触不良、电阻不断变化,电流随之起伏,系统自然会很不稳定,一旦电流达不到系统运行的最低要求,电脑就重启了。解决办法,购买质量过关的好插座。 5. 积尘太多导致主板RESET线路短路引起自动重启。 四、部分实例 1. CPU二级缓存坏的实例 一台几年前配置的兼容机:K6-2 200MHz CPU,采用VX-Pro+芯片组的主板,两根16MB 72线EDO内存, Windows 98操作系统。在出现蓝天白云画面后自动重启,安全模式同样无法进入,只能进入MS-DOS模式。笔者猜想由于内存条质量问题导致电脑重启的可能性较大,所以首先更换同型号内存条测试,故障依旧。再更换电源仍无法解决问题。排除到最后只剩下主板、CPU和显卡,试过显卡没有问题后,苦于找不到能安装K6-2 200MHz CPU的旧主板只能作罢。 当时也怀疑过BIOS设置可能有误,试过恢复到缺省值,也未能解决问题。过了几天,再次摆弄电脑时,无意进入BIOS并将CPU Internal Cache一项设为Disable,保存退出后重启,系统竟然可以启动了!由此估计应当是CPU的缓存有问题,于是再将缓存设置为打开状态并启动电脑,果然系统又不能正常启动了。由于将缓存关闭后大幅度降低了CPU的性能,所以Windows 98在启动和运行程序时比以往慢了许多,最后换了一块CPU才算解决问题 2. 电源故障的实例 笔者上班的地方计算机每天都要开着(因为上网的人多),十天半月不关机是常事。在如此高的工作强度下,硬件设备的故障率也很高。 故障现象:两台兼容机,一台CPU为Athlon XP 1700+,一台CPU为P4 1.7GHz,主机电源均为世纪之星电源。当计算机处于满负荷状态运行一段时间后(此时CPU使用率保持在100%,硬盘也在大量读写数据),经常性地自动重启。其中一台在挂接一块60GB硬盘和一块80GB硬盘时,出现供电不足的现象。 故障分析处理:由于这两台计算机平时用于文档编辑、上网等一般工作时正常,只有进行大量计算时才出问题。开始怀疑是CPU温度过高所致,但检测表明温度正常。检查硬盘发现,其中一块硬盘出现了坏道,但是在更换硬盘重装系统后故障依旧,看来硬盘出现坏道很可能是计算机经常非正常重启导致的。在更换新电源后,故障消失。 拆开两个旧电源,发现其中一个电源的两个相同型号的电解电容(3300μF/10V)顶端有黄褐色的颗粒状凝结物,另一个电源的两个不同型号的电解电容(1000μF/16V,3300μF/16V)顶端也有黄褐色的颗粒状凝结物,这是电容被击穿漏液所导致的。在电子市场花钱购买了相同型号的电容更换后,经测试均恢复正常。这里提醒一下,千万别把电容正负极接反了! 事后分析发现,笔者单位电网常因检修或用电不当突然停电,导致配件上的电容被击穿,一块主板也曾经在一次突然停电后罢工,检查发现几个大电解电容被击穿漏液,更换电容后恢复正常。 3. 显卡接触不良的实例 故障现象:朋友电脑配置为明基BenQ 77G的显示器、技嘉8IRX的主板、P4 1.6G CPU、80G硬盘、小影霸速配3000显卡、全向极云飞瀑内猫、主板自带AC97的声卡。因装修房子,要挪动电脑,就把电脑后的连线都拆了。后来自己接好线后,电脑却怎么也启动不起来了。电脑自检正常,闪过主板LOGO后,出现WINDOWS 98启动画面,接着光标闪动,一切很正常,可是约摸着快要进入系统的时候,电脑突然“嘀”的一声重启动了,重新启动几次都是这样。 故障分析:笔者的这位朋友是个纯纯的“菜鸟”,初步判断可能是一般性的接线问题,很有可能是鼠标和键盘接反导致的。先是检查了一遍电脑接线,没有问题,会不会是接线松动呢?重新把所有电脑连线接了一遍 故障依旧。启动时选安全模式能进入系统,运行也正常,重启后进入BIOS里查看CPU温度,在正常范围内,排除因CPU过热导致的重启。朋友也没安装新的硬件,故排除电源供电不足导致重启现象。引起故障的原因可能有以 下四个方面:一是软件冲突;二是显示分辨率或刷新率设置高于额定的值;三是显卡和其它硬件冲突、或驱动程序问题导致;四是显卡故障。 故障排除:问朋友发生故障前对机器进行了哪些操作?朋友说拆机前一直都用的很好,没有安装过新软件。没有蛛丝马迹,只有从上面的四个可能的故障原因里排查。重启后,进入安全模式,运行msconfig命令,把启动项里不是操作系统所必需的项都去掉,重启后,故障依旧。看来不是软件安装导致的。接下来看看是不是分辨率和刷新率过鼎功尺嘉侔黄踌萎穿联高,在安全模式下,将监视器删除,重启动,故障依旧。最后问题都集中在显卡身上了。再次进入安全模式,删除显卡驱动程序,重启动后,跳过显卡驱动安装,能进入正常启动模式,看来故障是驱动程序的问题或显卡与其它硬件冲突引起的了。下载一个新的驱动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拨号上网,机器突然又重启了,难道猫也坏了吗?这可怎么办,真的山穷水复了吗?这台电脑是因为拆了以后就启不起来了,显卡和猫总不会因搬一下机器就坏了吧?想到搬运机器,是不是因为拆装电脑时把显卡碰松导致接触不良而引起的故障呢?抱着最后试一试的心理,打开机箱,将显卡和猫拔出重新插紧安好,装好显卡驱动,重启,竟然看到美丽的桌面了,试着拨号,也没问题了,故障排除了。原来故障是显卡接触不良的导致。 小结:以上显卡接触不良导致电脑不能进入系统故障,现象有点类似显卡故障的症状,如果不从细小问题入手,还真难一时半会解决,甚至会怀疑是硬件故障,而大费周折。希望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
你以为你很牛B,插楼这么厉害
好吧,最简单就是在设置里面找到开机启动并勾选...应该是有的。不行的话就把美图看看的图标拖到开始菜单(那个圆)弹出了开始菜单后再拖到“所有程序”进入后再拖到“启动”,等它展开后,移动到“(空)”的上面(应该是吧...)应该就行了。不过这样每天你都会看到美图看看的窗口,然后再把他关上...最好用我说的第一种方法
1、复制桌面上的 美图看看图标。2、依次打开
我的电脑-C盘-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ion-开始菜单-程序-启动3、粘贴刚才复制的图标 到 启动里这是方法之一。其它许多方法用熟练了就自然知道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改开机启动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