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书评波兹曼 中国传媒大学参考书的哪些章节有介绍

&&& &&& &&&
作者简介 ? ? ? ? ? ?
  尼尔?波兹曼(),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传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兹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  波兹曼出版过20余部著作。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合作者:查尔斯?韦恩加特纳)、《教学:一种保存性的活动》、《诚心诚意的反对》、《疯狂的谈话,愚蠢的谈话》、《如何看电视》、《建造通向18世纪的桥梁:过去怎样改变未来》。其中《娱乐至死》和《童年消逝》已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 目录 ??????
前言第一篇第一章 媒介即隐喻第二章 媒介即认识论第三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第四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 ? ? ? ?
前言第一篇第一章 媒介即隐喻第二章 媒介即认识论第三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第四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第五章 躲躲猫的世界第二篇第六章 娱乐业时代第七章 “好……现在”第八章 走向伯利恒第九章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第十章 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告参考文献译名对照表? ? ? ? ? ? 书评: 11:21:56   来自: 纽约客@玉米地 (Here is New Yorker.) 娱乐至死的评论 &&   英文原版可以作为说理文章的典范;用词不求繁复华丽,句式不求冗长,一切皆以简明易懂为要旨.也许&文体要素&可以拿这个做例子.      个人比较喜欢里面关于\"形式即内容\"的部分.
16:53:24   来自: 卓 娱乐至死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即使你认识到多看电视是一个问题,你可能并为思考过这是哪一种问题,为什么我们称之它是一个问题。            《娱乐至死》这本书是美国的一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所著的关于自己对 电视这一媒介的思考。虽然在我看来,这是一本研究类型的专著,但是很易懂、而且毕竟描述的事情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整个书的逻辑架构也很清晰。下面,我就来尝试着以读书笔记的方式,帮大家和自己结构一下这本书吧。            开篇序言@关于未来的预言      赫胥黎 [Huxley, Aldous (Leonard)]的《brave new world》(美丽新世界)      奥威尔 [Orwell, George] 的《1984》      虽然这两本书我都没看过,不过其实很容易理解,这两本书对未来虽然都属于悲观,但其对未来的预言是截然不同。            后者认为未来人们失去自由,会受到外来压迫的奴役(big brother),人们受制于痛苦      政府会通过压制来控制信息流动,比如通过禁书的方式。      (实际上,奥威尔探讨的是一个存在于印刷时代的问题,)      而前者则认为,人们失去自由并非老大哥之过,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            一言以蔽之,奥威尔担心what we hate wil ruin us      赫胥黎担心 we will be ruined by what we love-----                  It’s very clear that the author of this book is with Huxley, an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prediction of Huxley’s will come true, and we will amuse ourselves to death.            @概念――――媒介即隐喻      作者首先想让我们知道,不同媒介是有不同作用和偏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认为电视这种媒介对人类历史和人的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      几种媒介形式:语言、绘画、象形符号、字母、电视……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      作者认为这种表述仍需修正:媒介即隐喻      因为信息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明确具体的说明      而媒介: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而且其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引导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被人所注意。            (钟表的发明:作者引用了某哲学家对钟表的哲学意义和隐喻象征的思考,几乎没有人曾经思考过这方面的意义)      钟表是一种动力机械,其产品是分和秒。这完全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产物,并非自然或上帝的创造。      而钟表又是如何使人变成遵循时间的人,节约时间的人和现在被拘役于时间的人呢。      在这个过程中,大自然的权威被取代了,人们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想想看,我们学会了漠视日出日落季节更替……            字母的发明:      用书面文字记录哲学观点,不是这些观点的终结,而是这些观点的起点。没有批评,哲学就无法存在,书面文字使思想能够方便的接受他人持续而严格的审查。      这样的对话没有对象,又似乎任何人都是对象。                  文字和钟表,不仅仅是人类对时间的约束力的眼神,也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文化内容的改变。            Why 隐喻? 貌似从隐喻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到―――要理解一个事物,必须引入另一个事物。      在这里,我们这样理解: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含超越其自身的意义。      我们关于大自然以及自身的对话,是用任何一种我们觉得便利的“语言”进行的,一切不过是他们在语言中的表达形式。      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媒介即认识论      为证明真理的定义至少有一部分来自传递信息的媒体的性质(媒介对我们的认识论的影响,甚至是对真理定义的影响),作者借用了“共鸣”一词:通过共鸣,某种特定语境中的某个特定说法获得了普遍意义。      作者认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共鸣,共鸣是夸大的隐喻。不管一种媒介原来的语境是怎样,他有能力越过这个语境并延伸到新的未知语境中。由于它能够引导我们组织思想和总结生活经历,所以能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和不同社会结构。            媒介如何无形影响文化?      例子:      1古老非洲部落,无文字,但用丰富的口述传统促成民法诞生,纠纷发生,首领就需要在他满脑子的谚语和俗语中找出一句适合当时情形的话,并使控诉人双方都满意。在这种口口相传文化中,谚语和俗语不是什么偶一为之的手法,因为他们构成思想自身的内容。            2而在印刷物为主的法庭,书面材料决定了寻求事物的方法。      在学术界,书面语言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远远超过口头语言。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体。此外,他能长久存在,而口头语言即刻消失,所以书面文字被认为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            3 苏格拉底的审判的例子。苏格拉底在为自己辩护之前,说明自己一定会不加任何修饰和技巧的告诉大家事实。虽然这样的开场白是苏格拉底的特点,但并不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因为当时人们从来不认为修辞原则同表达事实的方式是互不相干的,他的同代人相信,修辞是正确的观点的得以被发现和阐明的正确途径。苏格拉底缺乏激情和修辞原则杂乱无章的表述被认为是与陈述事实不吻合的态度,或许基于此,他被投票获罪。            作者希望借此例子说明:对于真理的认识同表达方式密切相连。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的存在。      尼采说过:任何哲学都是某个阶段生活的哲学。作者认为: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            比如说我们对智力的认识,一种文化的智力就决定于其重要交流方式的性质。。通常我们定义为:成人掌握事物真理的一种能力。      纯粹口语的文化中:智力常常同创造警句的能力有关。人们看重记忆力。      印刷文字社会:具有以上才能的人被称为怪人,背诵诗歌充其量为了有趣,而不是高智商标志。实际上,印刷文字对于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提出了想当苛刻的要求。现在,聪明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借助图画就可以从容应对一个充满概念和归纳的领域。                  @曾经的美国――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及其思想      当作者担忧电视媒介对传统印刷文化的冲击时,承认美国这个曾经是印刷机统治最为显著的标志,在面对电视文化面前,衰败的最快最彻底。            熟知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殖民地文化,清教徒是最主要部分。清教徒信奉的教义之一便是可以直接通过阅读《圣经》和上帝对话。美国那时高度而广泛的文化普及率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书中举了很多例子:学校的修建、各种报刊杂志的盛行、人们对书籍的渴望和热爱、印刷机的流行……这种情形产生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殖民地美洲没有出现文化贵族。阅读从来没有被视为上等人的活动。潘恩的小册子《常识》当时的广泛传播绝不是偶然(相当于1985年两个月内卖掉800万册),而且潘恩来到美洲之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但没有人怀疑这样一个来自英国穷人阶级没受过教育的卖衣服的人能写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文章,因为每个人都阅读,都有权利谈论政治、宗教一系列议题。      另一个现象即是演讲厅的普及。这是“学员运动”成人教育的表现和延伸,也是建立在铅字之上对演讲术的重视。在1840年左右,几乎每个镇都有自己的演讲厅。马克吐温、爱默生等人都是当时的演讲者,而演讲厅通常会聚集1000多人。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说,美国是一个有知识分子建立的国家,这在现代历史上是罕见的。想想看当时的建国元勋,都是些怎样伟大的人物。            铅字在公众话语的各种舞台中产生的影响是巨大持久的,主要是其所占的统治地位。因为在17-19世纪末,印刷品几乎是人们生活中唯一消遣。他们的演讲术也深受印刷文字的结构影响,用庄重的预期读出书面准备好的讲稿。            例子之一便是林肯和道格拉斯之间著名的辩论。当时该类型演讲节目是每个演讲者有3个小时陈述时间,对方则用相同时间来进行反驳。而甚至这些演讲者并不一定是具有一定政治级别的人。听众并不在乎这些,他们认为这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      除了长时间的演讲,他们演讲使用的书面语其语言结构也需要听众有结构复杂长句的能力,同时包括对历史事件和复杂政治问题知识的背景及理解。若听众无法理解他们的句型及讨论的政治事务的背景,一切便是无意义的,而这样的讨论对于演讲者来说也是不希望的。但是当时的听众做到了。            若分析一下印刷文字对思维的偏好,她具有的内容是:一种有语意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所以当时流行在美国的话语以语言中心,意义丰富,内容严肃。需要读者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因此18、19世纪印刷术赋予智力的定义便是推崇客观和理性的思维,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化话语。理性时代和印刷文化并存,并非巧合。      而当时的阅读也与今天的阅读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1。垄断着人们的注意力和智力。2。了解公共信息的途径。3。公众人物被人所熟悉的方式――他们的文字(立言),我们完全可以相信,美国前15位总统走在街上,没有人会认出他们是谁,著名的科学家律师也是如此。想到他们,即是他们的著作。这是一个几乎没有娱乐的文化和一个充满娱乐的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不同。            这个年代,作者将其称为“阐释年代”,以区别为19世纪末开始崛起的“娱乐业时代”。            @PEEL-A-BOO躲猫猫的世界      电报和摄影术的合力――躲猫猫的世界,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完全独立闭塞却其乐无穷的世界。而电视在这个世界中扮演着元媒介的中心角色――它不仅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工具。最危险的是,我们接受了电视对于真理知识和现实的定义,无聊成了有意义,语无伦次变得合情合理。                  #电报的发明      19世纪中期之前,人们关心着如何缩短“空间”的问题,正是因为交通和通讯的不发达,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不足以支持美国这个国家发展的速度。            当莫尔斯的电报使整个国家成为一个社区的时候,他没有意识到,电报摧毁了关于信息的原有定义。            电报相对印刷术统治下的话语定义,变得内容无聊,表现物力,形式散乱。其原因是:电报使脱离语境的信息合法化。也就是说,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社会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新奇有趣。电报把信息变成了一种商品,一种可以置用处或意义于不顾而进行买卖的东西。            #报纸的推波助澜      报纸帮助电报完成了信息商品化的转变。关注当地及具有使用功能的报纸不再popular,报纸的财富不再取决于新闻的质量和用途,而是取决于这些新闻来源地的遥远程度和获取的速度。1848年,美联社成立,从此,来路不明、读者对象不定的新闻开始横扫美国。            梭罗说过:电报使相关的东西变得无关。这些源源不断的信息与他们的首宗之间很少或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这种“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情形――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没有一点有用的信息,这是个失去语境的信息环境。      什么是没有语境的信息呢?      你可以自己想一下,在这个地球村,早晨的报纸,多少次为你提供了需要改变一天计划的信息,或帮助你更加了解你需要解决的问题?天气预报有时有用、股票市场新闻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有偶那个,但大多数新闻都是不起作用的,至多提供谈资,却不能引导我们采取有益行动。      这正是电报的传统:通过成产大量无关的信息,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行动比”。在电报创造的信息世界里,人们失去了行动的能力。我们第一次得到了不能回答我们任何问题的信息,而且对于这些信息我们也不必作出任何回答。            电报除了让公众话语变得无聊和无能,也带给了与印刷术截然相反的特点――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电报只适合传播转瞬即逝的消息,新闻的形式类似口号,新闻受众要自己找出独立存在的标题的意义。对于电报来说智力就是知道事情,而不是理解他们。            (知道分子、知识分子跟信息时代大环境息息相关。。)            #摄影术      摄影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语言。但它与语言有很大的不同      1. 构成图像的语言是具体的:照片把世界表现为一个物体,而语言把世界表现为一个概念。      2. 照片记录感受的方式也不同于语言。语言脱离语境,则没有意义或被扭曲。而照片根本不需要语境。而实际上,照片的意义就在于能把形象脱离语境。      这与电报一样:脱离语境、支离破碎、没有逻辑,有的只是现在。            照片与电报成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当电报式新闻把读者淹没在一大堆不知来自何处、事关何人的事实中时,照片正好为这些干巴巴的条目提供了具体的图像。可以说,两者互为提供某种语境,然后你甚至会相信你确实学到了什么。借用“伪事件”这一词汇,作者认为,源于电报和摄影术的一个重要产物就是伪语境。伪语境的作用是为了让脱离生,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其唯一的用处即是其娱乐功能。            @娱乐业时代,让我们来讨论电视            作者认为,电视正把我们的文化变成娱乐业的一部分。电视绝非“后视镜”思维的应用(认为一种新媒介只是旧媒介的延伸和扩展),相反,电视只能攻击文字文化,与15世纪印刷术的思维方式格格不入。            作者强调,在我们回答什么是电视这个问题上,我们需明白,这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媒介。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是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电视没有办法展现讨论,不仅是时间限制问题,同时是,它不允许暴露说话者的“思考过程”,因为思考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看。人们想要看的电视,是能看的――这个性质决定了他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            就像印刷术曾经统治一切,现在电视决定一切。人们不再彼此交谈,他们彼此娱乐。他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传教士们开始利用电视,结合各种娱乐方式进行传教――你不必为了虔诚而忍受乏味的东西,甚至你根本不必虔诚。            而当今的总统竞选进行的所谓电视辩论,更无法与我们前面提到的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同日而语,每个竞选者有五分钟时间回答一个全球政策问题,然后他的对手用一分钟进行反驳。这种情况下,复杂的措辞充分的证据逻辑都排不上用场,甚至句法也被丢在一边。但他们在乎的并不是留下观点,而是为观众留下印象,这正是电视擅长的。而辩论的胜负取决于竞选人的风格――眼神、外表、怎样说俏皮话……            如今一切,我们的文化已经开始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处理事务,尤其是重要事务。娱乐业和非娱乐业的界限也越来越难划分。所有重要的人士开始不务正业了,他们把更多注意力转向了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上镜。      There is no business but show business      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                  @“Now,this…” KIND OF DISCOURSE      好,,,现在。。。。            这句是我们在看电视新闻节目中常听到的一句:好,现在我们来看下一条新闻;好,让我们进入下一环节;好,现在我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作者认为,这句话目的在于指出我们刚刚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同我们将要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无关。而这样一个习惯让我们承认电子媒介勾画出来的世界里没有延续性,不存在意义和秩序。无论刚才的节目是什么类型、哪种情绪、多么悲惨的地震或凶杀,只要播音员说一句“好,现在”,你的思想和情绪也move on 了。。            另一方面,如果你是一个新闻节目的制片人,为了吸引更多观众,你会怎么着手呢?首先,你要选择演播人员――他必须有一张可爱、可靠地脸。(窦文涛曾抱怨他播新闻的那段时间,会被投诉说他播新闻不可靠)为什么同样的新闻,这个人播报就可靠,另一个人就显得不真实可靠,缺乏信任度呢?      电视为真实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定义:讲述者的可信度决定了事件的真实性。而这种可信度则是一种表演出来的真诚。            此外,作为制片人,你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最大限度的实现节目的娱乐价值上。你是否注意所有节目,不论内容类型严肃与否,都有音乐?开场音乐或者结束音乐……音乐和新闻有什么关系呢?――这跟电影中使用音乐的道理是一样的――制造一种情绪,为娱乐提供一种主题。如果没有音乐,观众会猜想一定什么真正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其他你需要做的,每条新闻占用时间要在45秒以内;通过图像吸引观众注意力;而不论前面是多么悲惨的新闻,之后的一则广告让之前的严肃淡然无存。            电视通过创造出一种被称作“假信息”的种类改变了“得到信息”的含义。这里的假信息并不意味错误的信息,而是使人产生误解的信息――支离破碎毫无关联没有依据流于表面――让人错觉与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离真相越来越远。            @电视传教      宗教组织掌控着几十家电视台,许多传教者利用电视传教,他们很满意这种形式,因为一档电视节目的观众比耶稣一生中传教的对象要多千百万。      但事实上,如果传递方式改变了,传递的信息就极有可能不一样。      电视的特点使得真正的宗教体验无法实现。      1. 无法保持宗教仪式地方的神圣性。(看电视宗教节目时,我们不会遵守一些如静默、等非世俗世界规范)观众不能沉浸在非世俗世界的神秘氛围中,他也不可能获得一种超凡脱俗宗教体验。      2. 你可以随时换台跳出这个宗教氛围。      3.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电视传教作用不同寻常的宗教信条。      伟大的宗教领袖(释迦摩尼、摩西、耶稣……),他们给的是人们应该具备的东西。      电视只能给予观众他们想要的,audience-friendly      一定程度上,传教士有血有肉的形象甚至带给我们这样的信息:上帝是一个身份不明的次要角色,值得我们崇拜的是眼前的他,而不是那个看不见得HIM。            @广告      19世纪末开始,广告背离了语言陈述      20世纪中,语言形式几乎从商业广告中消失了      电视广告的对象不是产品的品质,而是那些产品消费者的品质。      广告商需要知道的不是产品有什么好处,而是购买者有什么问题。      因此企业开支的中心从产品开发转向市场调查。从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到设法使消费者感觉产品有价值。      电视广告的主题是教我们应该怎样生活。      电视广告对政治话语最大的影响――政治家在广告上留给观众的不是自己的形象,而是观众想要的形象(与电视广告为了起到心理疗法的作用而必须舍弃真实可信的产品信息一样,形象政治为了同样的目的也必须舍弃真实可信的政治内容)            #历史      在电视的世界里,图像上的一切都是“现在”发生的事情      而在书还是严肃公众话语主要媒介时,一本书就是历史,他的一切都把我们带回到过去的时间里。      现代人对于历史已经变得漠不关心,因为历史对他们来说没有实用价值。导致历史小事儿是人们事不关己的态度,而不是他们的固执和无知。            @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      《芝麻街》是一档很受欢迎的教育类电视儿童节目。但作者指出,这个电视节目实际上没有鼓励孩子热爱学校或任何和学校有关的内容,他鼓励孩子热爱的是电视。            电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利。      传统意义上,教育哲学家们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其中需要付出代价耐力汗水,要想获得出色的思变能力绝非易事。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努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从芝麻街到国家地理杂志这样的纪录片,电视教育哲学有着一下三条戒律:      1. 你不能有前提条件      每个节目应是独立的,观众在观看时不需要具备其他知识。(电视通过摒弃教育中的循序渐进的顺序和连贯性而彻底否定了他们和思想之间存在任何联系。)      2. 你不能令人困惑      电视教学中,让观众心生困惑意味着地收视率。因此电视需要一最易懂的方式呈现,他们看中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      3. 没有阐述      电视只需要采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动感的图像伴以音乐来进行。      而这样一个没有前提条件、没有难题、没有阐述的教育我们只能把它取名为“娱乐”                  赫胥黎的警告      两种使文化精神枯萎的方法――奥威尔的文化监狱;赫胥黎的文化滑稽戏      其中的预言比后者更容易辨认,也更有理由反对。但是谁会拿起武器去反对娱乐?            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是电视最大的好处,他最糟糕的用处是它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他们换上娱乐的包装。            美丽新世界中希望告诉人们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澳门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15:31:47   来自: 绝世好男 (知行合一) 娱乐至死的评论 &&    电视在培养深层次的、具有推论性的思维方面明显不如铅字。    然而在现在 业界总结出的经验却是 “越短越好,避免复杂,无需精妙的涵义,以视觉刺激代替思想,准确的文字已经过时落伍。”       事实也证明 拒绝娱乐业的模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大量支离破碎、流于表面的信息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很多事实,其实确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不好笑的东西,不值得他们关注。公众拒绝表示兴趣。    媒介即隐喻 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诫我们的。发人深思 意味深长   
08:42:31   来自: xianglianli 娱乐至死的评论 &&   有趣的观点,不过比较简单,没读过的人好好琢磨下题目或者看看经常被引用的那几句话就行了。         
14:36:48   来自: 胡老魔e (杀出个自我!!!) 娱乐至死的评论 &&   我想说的要是作者没死,活到今天会不会还出现一本互联网相关的书籍!   奥巴马竞选,中国网民,草根的力量!
20:33:58 黄双  当时看得我惊心动魄,有些句子至今还能背出来,哈哈。
21:30:03 胡老魔e  .....背一段~
22:14:12 黄双  姐当时考研,作为参考书看的,必须背~呵呵
22:15:07 胡老魔e  .....考研啊~~~多么惨痛.......
22:20:22 黄双  %&_&%
22:25:25 胡老魔e  对啊~~我应该自学工商管理~ 18:48:56   来自: 秋色 (i feel so ........) 娱乐至死的评论 &&   。。。。。我新买的书装订不好 然后散架了。。谁有旧书转卖给我,最好江浙沪方便邮寄 请豆油。。。谢谢你very much、
16:55:52   来自: 邹小睡 (真心离伤心最近。) 娱乐至死的评论 &&   很久之前就想看的,但一直没有机会   现在买来看了,但却是因为这是考研参考书目   居然拿来当教材看,逅
16:02:45   来自: ranany 娱乐至死的评论 &&       我们的思考能力退化了,但是在生理上我们是满足的。我们觉得它更方便了。就像波兹曼所提到的现代社会的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它们取悦我们,无一例外。它们是分散的、碎片化的、图像化的、音乐化的,它们刺激我们的感观,让我们觉得很舒服,使得我们疏于思索我们自身和我们所处的世界,我们不再像印刷品时代或者更前的时代的人们关注人类的灵魂的东西,关注这个社会的情况,关注所有严肃的事情。但是我们觉得很开心,身体上、情感上都很满足。    可以说,我们乐意生活在这样一个到处是娱乐的世界里,我们不喜欢思考,懒于思考,我们非常喜欢将政治、教育、国家、宗教,家庭,一切严肃的东西变成可以满足我们情感的东西。我们远离了反思,远离了理性,我们反而生活的更开心了。    难道这就是人类的天性吗?就像那些功利主义者们肤浅的人生哲学所说的那样,人类都追求使自身愉快的东西。如果我们追求的愉悦的东西是娱乐时代的这些,那未,堕落不就是我们的天性了么。我们不需要进行思考,也不想再进行思考,思考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们贪婪的追求一切能够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以填充时间和生命,不再具有自我意识,不再具有灵魂,这就是我们吗。    在波兹曼的书中,偶尔也流露了作者的人性易于堕落的观点,尽管他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但是他提到伟大的宗教领袖的教义是教人们怎么去做,而不是满足于人们的需求,总之不是像电视将政治、宗教等等一切变成娱乐性的东西,去满足人们的需求。   
15:50:33   来自: 茉茉 (我爱秋天。) 娱乐至死的评论 &&   by 茉       想起在另外一本书上看到过,在当下的家庭,电视机俨然成为一个新的中心。沙发环绕着电视,饭桌正对着电视,卧室中则更加少不得电视。倘若有一天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人们简直不知道要干什么好,沉默地大眼瞪小眼。电视的好处在于:一来有声音有画面,一个人的家里都仿佛立马热闹起来;二来,就像波兹曼所说的,娱乐节目提供的是娱乐,严肃新闻提供的还是娱乐,哪怕再惨痛的灾难在电视上都好像一出悲情剧,演完可以立即接上麦当劳的新品广告。他在书中说道――       “再残忍的谋杀,再具破坏力的地震,再严重的政治错误,只要新闻播音员说一句‘好……现在’,一切就可以马上从我们的脑海中消失。观众很少需要把上一个时间段的思想和情绪带到下一个时间段。电视屏幕上的图像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图像的力量足以压倒文字并使人的思考短路。”       事件成为娱乐的源泉,电视中那些支离破碎、脱离语境、流于表面的信息只是被人用来随便一看或随便一说,并且震惊愈少、同情愈少、反省更加愈少,但这实在是消磨时间的最好方法。       其实说起来,大部分书籍和电视一样制造娱乐,供人消遣。在中国,印刷术大规模应用之后促进的是通俗小说的传播。但是波兹曼已经说了:“我的焦点是放在认识论上,而不是放在美学或文学批评上……我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印刷机产生的垃圾可以使大峡谷满得溢出来。而在生产垃圾这一点上,电视的资历还远远比不上印刷机。”即他的重点是印刷术和电视所创造的认识论高下立判。       他把印刷机统治美国人的时代称为阐释年代,“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这里可能有过多的褒奖,同样是印刷术统治下的wen ge时期,文字本身就构成太多的暴力和狂乱(“XX万岁”,“打倒XX”,口号、标语式的短句同样排斥理性)。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阅读文字必须运用抽象思维,必须理解词句含义,最后在脑中留下一个观点或概念。而电视连续不断地播出画面,一帧接一帧,激发观众直观的瞬间的反应,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因此他们只能产生印象、情绪。读书,即便是最通俗的读物,也需要人的主动参与,理解符号获得含义。而看电视几乎可以无需任何脑力消耗。“人们看的以及想要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于是,教育、政治甚至宗教传播都愈加依赖娱乐的形式,“除了娱乐业没有别的行业”。       结尾说句主观的话,三流的人看电视,二流的人读书,一流的人与自己对话。当我们对媒介的依赖愈深,愈加陷入泛滥无边的信息海洋,我们离自己也可能越来越远。想象一个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书本的孤独夜晚,好像我们谁也受不了。      by于小皮       我现在住在珠江路的一户老居民楼六楼,这里的一切都还算合意,有朝南的阳台和不大的电视。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尽管背负了无数的恶名,电视依然是群居生活廉价而又便捷的消遣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脱离了电视而以其他载体呈现的电影显然更加具有反日常性和仪式化的倾向。       而电视则不同,在一个并不具有充分话题的三口之家,四世同堂抑或是陌生的群居环境中,他扮演了的正是一个提供话题的作用。你或许无法和你的祖母讨论海德格尔,但是你们却能够就昨天晚上某个娱乐节目的细节相谈甚欢。所以,电视真正的娱乐性在于他是一个充满观念的盒子,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我们所应该重视的并不是他所提出的观点,而是他给出的话题。       一个社会群落,他要维系日常的人际交流,他就必须要学着去提供话题。我没有统计过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生活的周期内,由电视提供的话题到底站了一个什么样的比例,但是可以预见的是,缺少了电视这样一个将信息汇总和转述的媒介,我们终将陷于干枯的家长里短而倍感煎熬。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在属于FLAT的居住结构中,家长里短也变得难于传达,固定空间人际关系的简单化,必将带来话题的资源的减少。为什么说网络的兴起会替代电视的地位,其中当然有着技术层面的因素,但是最关键的是,网络提供了一个更大规模的交互平台。但是,值得怀疑的是,这样的一种无限扩大的人际交往的方式,是否可能对于传统的家庭成员的交往形式造成破坏。       正如进餐一样,电视带来的一种仪式化的围观能够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共通的交谈空间和提供最为可能的交谈话题,也正是因为这样电视娱乐节目才更加容易达成他自身的娱乐性。         
20:27:51 墨竹紫宸  应该批评电视机。 08:33:36   来自: 月光博客 (关注互联网和搜索引擎的科技博客) 娱乐至死的评论 &&   在电视节目进行过程中,是不允许说“让我想一想”或“我不知道”或“你刚才说……是什么意思”或“你的这些信息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样的话语不仅减慢了电视节目的节奏,而且还造成一种不确定或不完美的印象。提出这样的问题暴露了说话者的思考过程,这在电视上出现会像在拉斯维加斯的舞台上出现一样令人尴尬和乏味。思考无法在电视上得到很好的表现,这一点电视导演们很久以前就发现了。在思考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看。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      结论:电视让人们失去思考,带领大众进入“低智商社会”
14:21:17 abu  电视是娱乐匮乏时代的产物, 观众更多是被动接受的一方,不需要任何思考。随着各种娱乐的丰富,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然就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22:21:00   来自: CinChan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娱乐至死的评论 &&   每天下班需要近一小时的车程。当然,其中花在堵车上的时间约为40分钟。一般堵车的时候除了听音乐和胡思乱想,没有其它事情可做。而我一般都会~~边听音乐边胡思乱想。   物质文明的进化,以容器的精进为其表现形式。这里的容器意指人们生存和运动的空间,如房子、车子。而容器的不断改良,也加深了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必须住楼房,最好以车代步。   于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都只能这样跟着甚至是浆糊一般、甚至是横冲直撞的车流,一脚油门三脚刹车。有时候近在咫尺却不可得。它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便捷还是拘束。   不管我们能行多快多远,不管我们是否连通世界,终其一生都无法了解这个世界的哪怕一片小拇指甲盖。多点少点,又有什么太大区别。   《娱乐至死》的前提条件可以由此引出。   从早前的口口相传,到之后印刷术的运用,文化的传播以一种充满逻辑与语言魅力的方式进行着。   电报的发明让人们获取更多更快捷的信息,但快捷的形式掩盖了信息的内容。其实大部分信息对我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毫无益处,他们的出现只是为了证明电报技术的速度。   之后电视的出现,更是把新闻造成了一种娱乐事件。在电视新闻形式中,每则几十秒的新闻,前后之间不存在任何逻辑性,没有语言环境和历史背景,只是不断切换着话题,使得每篇新闻都无关痛痒、不夹带任何连续关系。   并且电视所运用的音乐、画面、现场布景、人物造型等多种手段,使得辩论、宗教、教育等原本充满形式感,并以此获得庄严感的文化生活,活脱脱的成为一场娱乐秀。人们聆听的并非上帝使者的布道,而只是吃着爆米花崇拜着电视上那个假扮布道者的明星。   由于电视频闪频换的画面,阻断了逻辑思考的可能性,使得电视机前的人自然而然、轻松自如的放弃了思维动作,就这样随意的被牵引着,进入电视人所布下的局。   奥威尔预言的世界,是被政府行为拘禁了文化传播的社会;而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道出的科学技术乌托邦更接近箴言。人类将享受科技成果所营造的生活方式,技术的发展逐步隔断了理性思维的血脉。人类在一场欢快的、无文化生活的娱乐中,麻痹的走向灭亡。这灭亡不是物质的覆灭,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的消亡。   想了那么多,我依旧在容器的浆糊中挪动,而波兹曼也没能最终提出坚实可行的解决之道。告诫人们多看电视有害精神健康?那只是无人在意的烟草禁忌罢了,那一口抽烟时的快乐似神仙,恐怕不是几句真实的告诫可以消解的。在感官享受的欢愉和智性的苦行中,有多少人会选择后者,即使它有益身心健康,又怎能抵抗麻痹的周而复始。                        
11:23:54   来自: 赵小虎 娱乐至死的评论 &&   不愧是经典.   好像是写于1980年前后的书吧,具体时间不是很记得了.但是,很多理论,很多观点,现在看来还是很实用的.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如果大一就读了这本书,应该会有更多的启发吧.不过,EVER LATE THAN NEVER.晚做总比不做好.继续深造期间,应该会对这本书有更深刻体会的.   这是一本适合深度阅读的书.第一遍只是用来预习,之后还要细细研读的吧.现在电视等多媒体\"娱乐\"的倾向愈演愈烈,在中国的卫视当中,以湖南卫视最为凶猛,直接打出了娱乐的旗帜.现在又以青海电视作为炮台...不过,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也直接证明了波兹曼的说法.   另外,封面,书的封面,恰如其分.
18:26:11   来自: 独上西楼 (cardiff ! cardiff !) 娱乐至死的评论 &&   微博的流行并非偶然.哪怕没有推特,我们也迟早会创造出来这种新型交流方式.环顾四周,简短的语言习惯和短簇的生活方式已是大势所趋.缩略词的过度使用(GFW ftw !!),各种总汇帖,传送门的泛滥,急功近利的弄虚作假亦是不胜枚举.对学生来说,当上课考试也缩减成勾重点,填模板的时候,我知道,微博文化已无可救药的渗透我们生活每个角落.人们变得懒惰,不愿意思考太多,攒太多方格子了.      从电视,电脑,到网络,通信的发达,从开始的聊天室,到即时通讯,博客,及至现在的微博,交流变得越来越即时,无间.对知识的索取,汇聚能力也越来越强,越来越方便.不消说,我们喜爱这样的改变.舒适,便捷,消遣.而在\"娱乐至死\"这个话题里,这所有的一切新科技的对立,都只是纸质文化,书籍和阅读.看书慢,挑选合意的书也慢,书上难有最新的更变.看电视我一个台很难停留超过五分钟,不停的换台寻找让我有三分钟热度的兴趣的内容一直延续;书艰涩,经常一个句子大半面纸,读得费心.微博短,几句之间就表达的清清楚楚;书是大家,得仰视的看.微博轻松,看得都是平凡的社会百态,周围人的嬉笑怒骂.这点可能也是微博有点区别于一般网络讯息的地方,这是一个我们自己身处的环境,我也可以参与其中,毫无压力,看着同学,朋友的动态,感受,亲切.而草根名人的崛起,更给了我们许多千奇百怪的观点,让我们感叹民众的心情和智慧.重要的是,这一切,大部分是非官方的.      不过,相比于书籍给人带来的游离于纸张之外的掩卷深思,微博更像是一种平民的速食文化.很多内容看了就过去了,\"哦,是这么回事\",多是些挺\"废\"的话,即使它消耗我们并不算多的时间. 微博是一种娱乐.或者说,微博的态度是一种娱乐.微博的内容可以是任何东西,可高雅,可低俗,可发人一谑,可惹人深思.围观的follower不仅看热闹,笑一场就走,也有关掉网页后的思索和对真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这些内容我无从批评的起,不开心的时候看个故事笑一笑,和埋首故纸堆中头悬梁锥刺骨相比,孰优孰劣无从比较的起.只是,微博作为一种态度,一种快到接近光速一般炫目的文化,是可怕的.      娱乐至死.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面前,人人免不了猎奇的心理.网络为我们提供各种解答和线索.微博为我们提供各种消息,带有个人情绪的新闻.它激发的是人内心永不满足的渴求.一条条更新像是迪厅里向下投射的不断变幻的亮斑,音乐不息,舞不停止.人们娱乐至死.不仅如此,人们还娱乐致死.什么是死.当人心不再向前的时候,人已死.微博艺术给我们的是快感,仿佛每更新一条脉搏就多快一点.当我们只注目于屏幕前的信息的时候,可能已经忘记了思索这些文字背后的内容,他们的来源.我不敢说所有信息都只是被动的接受,至少以远超出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明白的频率在fast forward.结果是我们一直在娱乐,一直在开心,有时候在思考,只有浅浅的思考.渐渐的减少了独立的,长时间的探索.对自己内心的扪心自问也会淹没在和大家同乐的欢笑声中.到头来,我们是掌握了大量信息,可这些信息为我们服务了吗,有没有时间让我们综合这零零总总?我们看到的是别人的见解,会心一笑,可是我们自己的大脑是不是慢慢被引到了别人的轨道上呢,或是慢慢就减少了自身的思考呢?这样的信息采集之下是浮华的泡沫,这样的娱乐方式是一剂精神鸦片,在满足我们的同时让人容易上瘾,一次次刷新的背后是向空虚深处的更加空虚.在电脑屏幕漆黑的刹那,一切幻影消失,人只剩下空壳.在不停渴求鸦片的饮鸩止渴之后,我们被娱乐致死.      微博是大众的文化.或许微博的出现对我们是件好事,他让我们的日子充满了欢乐,也变得轻松愉快,还不是传递给我们一些稗官野史,小道消息以供消遣娱乐.这种文化让我们变得简单,变得傻.少了思索,少了底蕴,我们将变成爱说话性格开朗的现代人.但我知道文化的传承,民族的前行没法靠这舞台前的觥筹交错,我只希望各处电脑面前的网络写手和微博红人们在给人以娱乐的同时,心里宁愿感到的不是一吐为快的满足,而是无人理解的寂寞和感伤,是莫谈国是之下报国无门的痛.我宁愿看到的是黑夜里孤灯下苦苦思索的斗士,而不是穿着漂亮衣裳周旋在鸡尾酒舞会中,和客人们说着秘而不宣的笑话的宠儿.渴求知识的同学们,切不可被过多新鲜的新奇思考消磨了时光,你们的归宿仍旧是堆满灰尘的图书馆书架.总有人要看穿屏幕,回到那背后的东西. \" Cogito ergo sum\"
20:26:31 MEDUSA  人人都有微博至少比只有毛一个人有微博要公平。    18:31:29   来自: si 娱乐至死的评论 &&    波兹曼认为西方陷入赫胥黎预言中,苏联陷入了奥威尔的预言中,那今天的我们呢,似乎同时陷入两种预言中,这的确是个神奇的国度,所有预言都在这里应验。    两种预言同样危险,又相互矛盾,一个拼命把一切娱乐化,于是到处充满娱乐,甚至娱乐老大哥,好像在反对威权;一个拼命把一切正确化,于是到处审查不正确的东西,甚至单纯的娱乐,貌似在反对庸俗。   
15:20:13   来自: Linally 娱乐至死的评论 &&    所幸看过作者频繁提到的《1984》《动物农场》以及《美丽新世界》,所以很能理解作者的忧心,但是理解归理解,始终不能在如今的盛世体会电视竟然也可以让人娱乐至死。    自从上大学后就没怎么看过电视,从以前的喜欢看电视到现在一看半小时以上就想吐,不知道是我变了还是电视变了。    前几天因为到亲戚家玩,没办法手机信号不好只有看看电视,突然发现现在的电视新闻已经恶心得超过了我的底线。    就举两个例子吧,第一个恶心到我的新闻是记者被打事件的后续报道,那个新闻整整从我吃饭前播到吃完饭,将近半小时的新闻都在指责打记者的人,到底是怎么个指责法能够说上半小时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不是说指责有何不对或是说就不该指责,但是作为一家新闻机构能不能客观一点能不能理性一点?既然电视台占领了话语权,是否应该对自己的发言负责?现在的记者很少有去想这个问题了吧。    第二个恶心到我的新闻是一个美国J,C打人的新闻,看完之后觉得打人倒是说不上就是在抓犯人的时候两人纠扯了一番。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新闻的播报方式让人觉得很扯,整件事都没有完整的客观介绍,比如发生在何时,发生在何地,那个人因犯何时要被警察要被抓,事后被抓之人是否起诉,J,C方是否出来表态。全部没有讲!!这叫什么新闻!看完那个新闻只得出一个结论,他只想告诉我们一个东西:美国J,C打人了。没了,是不是真的打人不重要,发生在哪里不重要,有没有救济手段不知道,J,C有没有被起诉知道了也不告诉你。最重要的就是我要你知道美国J,C也打人,你也只用记住这点我的新闻目的就达到了。    波兹曼担心他们会像《美丽新世界》中那样在娱乐中忘记还有真理那回事,似乎《1984》中的Z,L部所用的手段已离他们远去,他们应该防范的是更高级的手段。而联想到我们,我觉得ZQ是想两种手段双管齐下,可惜娱乐被搞得很恶心,Z,L部也是经常以一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样子出现在公众面前。    更可惜的是这两个方法似乎还挺管用的,人们纷纷在伪娱乐中淡忘已经看不见的真理。
21:47:44 味精  看这本书快一年多了,还没看完 19:34:12   来自: viperchaos 娱乐至死的评论 &&   书中的分析是很深入和有条理性的,只是人家是针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情形来,讨论了电视对宗教,教育,政治这些领域的影响,最后提出一些若干建议。里面精华的部分是刚开始谈论电视那一部分还有“媒介即认识论”的观点,中国完全不大一样了,首先没有传教的问题,没有政治广告,没有推广电视在教育中的应用,我们的文化更偏向监狱式的文化,什么可以进来,什么可以出去,信息都是要过滤的,不是你我说了算,中国明显不够娱乐化,老百姓们都还在为生活挣扎着呢,大多在晚上坐在电视前看看连续剧而已。娱乐至死??距离我们还太遥远
22:37:34   来自: 笑泪人 娱乐至死的评论 &&    我们身处在一个泛娱乐的时代,这是时代的伟大,也是失败。    龙应台在《野火集》二十年纪念版的序言中就表达了对于民主的新的焦虑:新一代的年轻人并没有像他们父辈所期望的一样,成为“能思考”“能判断”“有勇气良知”的一代,他们将娱乐作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成为政治“快乐的消费者”。    而尼尔 波兹曼在他的《娱乐至死》中则直接指出:“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是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1)    如今看来,龙应台的忧虑和波兹曼的预言似乎正在慢慢的上演,几乎所有严肃的话题都可以以娱乐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政治人物越来越偶像化、明星化,奥巴马上台固然是一次美国梦的集体绽放,但更像是一场民众的集体狂欢:新闻的聚焦点更多的是投放在各种猎奇、香艳、暴力之上,而非民众真实的诉求;电影虚构各种时代背景,却不约而同的选择遗忘社会中的种种现实问题……我们在娱乐中麻醉、沉沦,并且乐此不疲。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动物庄园》通过政治寓言解构的方式,暗喻极权体制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之中将人类送往奴役之路的悲剧。然而,不同于奥威尔“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波兹曼更多的显示了对于赫胥黎“我们将毁灭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预言的担忧。如果说奥威尔的寓言彰显的制度之恶,那么赫胥黎更多的谴责是人性的弱点和工具的原罪:“人类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2)    工具在帮助人的同时也可以奴役人,正如钟表可以告诉你时间,也“使人变成遵守时间的人、节约时间的人和现在拘役于时间的人”(3),如果说在封建时代,民众对于神的迷信导致他们对于神在人间的代表君王的崇拜和臣服,在现在社会中工具取代了神的权威,来奴役人类。只不过对神的迷信是由于未知的恐惧带来的不自信,而对于工具的迷信更多的则是由于以创造者身份自居的的过度自信。    麦克卢汉曾经提出:“媒介即讯息。”几乎每一次媒介技术革新都会带来讯息的快速增长,然而在麦克卢汉看来重要的不是每个时代里传播的讯息的具体内容,而是媒介革新所带来的讯息的可能性。波兹曼则是在此提出了:“媒介即隐喻”的观点来探讨“公众话语的方式是怎样规范乃至决定话语内容”(4),媒介作为公众话语这条语义之河流淌的河床,在一定程度上是会选择和排除一定的内容的。而公众话语内容的改变对于公众思维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中,形象地展示了垄断语言和钳制思想的关系:书中人物塞姆向温斯顿解释党的“新说法”(newspeak):“在当今世界上,新说法是唯一的词汇在逐年减少的语言?……新说法要的就是压缩思想的范围?最后可以使得思想犯罪根本不可能,因为人们再也不会有表达思想犯罪的语言。”(5)只不过,如今选择公众词汇的除了国家机器之外,还有媒介的形式,媒介的除了改变我们所身处的符号环境,更多的则是改变了我们的认识论。对此,波兹曼剔除了三点观点:一、一种新的媒介会改变话语的结构:二、电子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的改变了符号环境的性质;三、以电视为中心的认识论污染了大众交流和相关活动。    在波兹曼看来:“印刷文字,或者是建立在印刷文字之上的口头语言,具有某种内容:一种有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6)印刷品在空间上具有传递性、在时间上具有流传性,面临着供同代人和后代人诘难,辩驳的可能性,所以作者往往会千锤百炼,在措辞和逻辑上都力求完美,他们的思想体系是完整而有条理的,他们的表达是有意义的。因而在印刷机统计之下的美国,公共交流层面更多的是一种理性而严肃的对话,是事实和观点明确而有序的组合,对于作者而言,必须要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对于读者而言,必须具有判断力。在这里“印刷机不仅是一种机器,更是话语的一种结构,它排除或选择了某些类型的内容,然后不可避免地选择某一类型的受众。”(7)    而进入电子媒介时代之后,我们进入到了躲猫猫的世界,以前,信息的流通与交通或人的运动是等速的,而如今,它们则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世界。”(8)这些电子媒介合力给我们带来的是没有语境的话语体系,同时它也是零碎而破裂的,是一种“好……现在”的语法模式,它割裂了本来彼此相关的事件之间的联系,由于背景的缺失和内在逻辑的分裂,将我们的注意力也消耗的支离破碎,而缺少在印刷机时代严密而富于逻辑的思考。我们的视线总是不断的追逐最新奇、最颠覆眼球的新闻,透支精力,娱乐自我。    人们由于享乐而失去了自由,希望如此的的盛世危言不要湮没在人类的媒介狂欢之中。   
16:05:16   来自: GnemNij (其实还好) 娱乐至死的评论 &&   尼尔伯兹曼真是大家。他的媒介批判的角度是很有警醒意义的――无论是什么样的体制,无论是什么样的政策,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度里的人们,都将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娱乐至死。      人类爱娱乐,娱乐是人类能够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在尼尔伯兹曼之前,人们也娱乐了上千年,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能够单纯地被“一样东西”反反复复日日夜夜地娱乐。电视真是划时代的东西。过去人们运动,阅读,享受音乐,谈情说爱,都是颇费精力的事情,而如今呢?你只需要一台够清楚的遥控器没坏掉的电视机和一打家附近的外卖单就能把自己弄得开心得飘飘欲仙。      电视机技术单向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人们再也回不到过去没有电视全家围着饭桌聊天的日子,就如同我们无法回到刀耕火种一样。我们越来越多地关心那些与我们无关的东西,这一秒我们可以关心非洲,下一秒我们关心火星和银河系。我们的大脑里填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东西,新鲜玩意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实际上我们是变得越来越冷漠了,因为我们早在幼年就已经见识了人类的残忍和社会的阴暗,面对身边的小事情,很多人感动不起来。      按照尼尔伯兹曼的观点来看,更惨的是人类似乎越来越缺乏理性――持有理性的人越来越少,相反的是人们渐渐把自己的非理性都释放了出来。人类爱娱乐,人类爱性爱暴力爱刺激,谁都拦不住了。理性的精英们看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只得感叹了。
14:11:36   来自: 我是清都山水郎 娱乐至死的评论 &&   在娱乐社会,我们只是不断地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成了信息的奴隶。“我们不是毁于自己所憎恨的事物,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事物。”尼尔?波滋蔓在警醒浮躁的社会。
22:57:13   来自: Beth 娱乐至死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奥威尔预言的世界比赫胥黎预言的世界更容易辨认,也更有理由去反对。我们的生活经历已经能够让我们认识监狱,并且知道在监狱大门即将关上的时候要奋力反抗。在弥尔顿、培根、伏尔泰、歌德和杰弗逊这些前辈的精神的激励下,我们一定会拿起武器保卫和平。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听到痛苦的哭声呢?谁会拿起武器去反对娱乐?当严肃的话语变成了玩笑,我们该向谁抱怨,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抱怨?对于一个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我们能有什么救命良方?”波兹曼这样问。那,如果没有这些前辈的精神,又会怎样?    波兹曼说,在美国赫胥黎的预言实现了,而奥威尔的没有。在中国,大概越来越多的人读奥威尔读得心惊肉跳――魔幻的真实。另一方面,我想起因为中央的照顾,中国最偏僻的人家都送了接收锅,彩色电视机里频道充斥,甚至各种无从听懂的少数民族语言。我想起最近几年电视广播传媒的转变,似乎从中央文艺电台改成“音乐之声”开始,眼耳满是浅薄的娱乐主义。“真理部”还一手制造了当今的“娱乐至上”。    波兹曼笔下,“娱乐业时代”之前,美国有辉煌的“阐释时代”,塑造了一时美国精神。而中国呢?民国知识界的喧嚣从没下降民间,到来的是从上至下建国后的思想改造,通过大会小会,更通过无处不在的广播喇叭。“媒介即信息”,中国曾经如何被媒介塑造成“利维坦”的器官血脉。从来,大众只有在威权下求生的习惯,没有反问的传统。在集体解散将三十年之时,我们又处于怎样的媒介之下?功能强大的防火墙圈起中国的传媒,制造了一个规模空前的狂欢会。官员开始学会与媒体跳舞,一句“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信者信。网络是叛逆者的舞台,网络这种比快餐还速食的媒介决定了叛逆者的方式,裹挟着国民教育的简单二元对立与极端国族主义以及现世的犬儒主义,注定网络的叛逆宣泄远胜于严肃。    “不看电视/不上网怎么可以?”多少人深信之?有电视能上网又怎样?面对着这堆无可处理的垃圾占多数的信息,对一己人生有何意义?早已不是信息的获得而是内心快感的促使――娱乐是所有一切的超意识形态。“表面温和的现代技术通过为民众提供一种政治形象、瞬间快乐和安慰疗法,能够同样有效地让历史销声匿迹”,也让真实的自我销声匿迹――要的是自我沉沦后的醉生梦死。而沦陷在汹涌而来的支离破碎又流于表面的信息洪流的,是世界的真相,是应有的感知,是该有的行动力。躲躲猫(peek-a-boo)的世界,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独立闭塞又其乐无穷。    一切都以“找乐子”为目的与理由,芙蓉姐犀利哥凤姐的存在不是没有理由,同时也是“娱乐至死”的明证。对思考的弃绝,对自由意志的放弃,对现实的躲避,这一切让人如本书末尾引用赫胥黎: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关心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13:56:51   来自: 来无影 娱乐至死的评论 &&   现在的人们是可怜的,貌似掌握这个世界,其实什么都没有,电视和互联网好像可以让人了解一切,其实人们是被娱乐着。      书中第五章就形容了一个这样的躲猫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了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决定的世界。      这段话,其实是描写的现在的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被动,可以是呆坐在电视前,期望着被什么感动一下,也可以是一整天坐在电脑前,无所事事的浏览,期望有什么事情发生而又什么都没发生。      关于这本书的主题,书的前言部分说的非常清楚,相比于奥威尔《1984》的可怕的预言,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却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容的预言-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      从电视出现,到现在的互联网,人们开始接受大量与己无关的信息,在几分钟时间,战争、犯罪、交通事故、火灾或水灾横扫你的感官世界,每条新闻可能也就是十多秒钟,即使是报道悲剧和残暴行径的节目。按照媒体业的规律,制作新闻和广告的定位只是10岁孩子的智力水平,确保你不会厌倦,但也确保你不用思考。      从人类历史来看,特别是印刷术时代,思想的表达形成印刷的文字需要一个提炼和理性思考的过程,人的思想和行动是一脉相承的,而电视和网络的出现破坏了这个过程,到使人的思想和行动出现失衡,大量倾泻而来的,其实与与己无关的信息,而我们被娱乐着,不痛并快乐着,丧失了行动的能力,正应和了这本书的名字《娱乐至死》。      在一个在不断“被”的世界,这本书让人多思考一些,回到这本书的主题:“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16:02:17 Murray  sorry...鼠标晃了一下,不小心点了情节泄露。。 22:13:35   来自: sirs (我有王道我自豪) 娱乐至死的评论 &&   我不知道这本书成书于何时,但是我总觉得纠结于电视似乎是我小时候的事情了。   现在有了更让人纠结的各种东西,不过确实信息的爆炸也是消灭那个严谨、严肃的印刷时代的终结者了。      不过我个人也是属于那种对印刷时代的热爱中不能自拔的类型,虽然我生活的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文采飞扬的年代了。那些严格的语法和缜密的逻辑从来也不是我的朋友。我还是比较热爱那些成系统的知识吧。。TT      我也很怀念那逝去的诗歌时代,虽然没有经历过不能说它的好,但是总是能觉得在史诗中投下来的那一点点荣光吧      总之,技术和文化,是存在一个冲突的。技术总能提供新的媒介来“消耗”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让我们把更多的精力从老的生活方式中拿出来,让我们面临更多的改变和冲击。      技术总是旧生活的杀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不喜欢技术。      我很希望,我老掉的时候,还能找到几个朋友一起玩玩小时候玩过的游戏,重温一下那远去的时光。或许,在某个温暖的午后,能泡上一杯杨提督喜欢的红茶,还能找到几本纸质版的书,缅怀一下,这个在我少年的时候就开始没落的时代。
20:55:24   来自: [已注销] 娱乐至死的评论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目录      1 前言   第一篇   3 第一章 媒介即隐喻   19 第二章 媒介即认识论   37 第三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57 第四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85 第五章 躲躲猫的世界   第二篇   109 第六章 娱乐业时代   129 第七章 “好……现在”   148 第八章 走向伯利恒   163 第九章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185 第十章 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   201 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告   212 参考文献   215 译名对照表         前言   P2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正如赫胥黎在《重访美丽新世界》里提到的,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在《一九八四年》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第一篇   P13-14 路易斯?芒福德就是这些伟大观察者中的一个。他不是那种为了看时间才看钟表的人……芒福德总结说:“钟表是一种动力机械,其产品是分和秒。”……分分秒秒的存在不是上帝的意图,也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运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和自己对话的结果。      P17 12世纪眼镜的发明不仅使矫正视力成为可能,而且还暗示了人类可以不必把天赋或缺陷视为最终的命运。      P20 电视上最好的东西正是这些“垃圾”,它们不会严重威胁到任何人或任何东西。      P28 对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希腊人来说,在他们那个时代以及他们之后的两千年里,科学事实都是通过对一系列不言自明的前提进行推理而发现和表述出来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亚里士多德会相信女人的牙齿比男人少,以及刮北风时怀孕的小孩更健康。      P28-29 我们这些现代人总以为可以把真理和数量对等起来。毕达哥拉斯及其追随者……以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我们的很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其他当今的政客往往借助数字来陈述事实,否则就一无所能。      P30 尼采说过,任何哲学都是某个阶段生活的哲学。我们还应加一句,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      P30-31 据说,所罗门知道3000条谚语。在一个印刷文字的社会里,有这样才能的人充其量被看作是怪人,甚至是自大的讨厌鬼。在一个纯粹口语的社会里,人们非常看重记忆力,由于没有书面文字,人们非常看重记忆力,由于没有书面文字,人的大脑就必须发挥流动图书馆的作用。忘记一些事该怎样说或怎样做,对于社会是一件危险的事,也是愚蠢的表现。在印刷文字的文化里,记住一首诗、一张菜单、一条法规或其它大多数东西只是为了有趣,而绝不会被看作是高智商的标志。      P34 符号环境中的变化和自然环境中的变化一样,开始都是缓慢地累积,然后突然达到了物理学家所说的临界点。一条被逐渐污染的河流会突然变得有毒,大多数鱼类都灭绝了,游泳成为一种危险。但即使是这样,这条河看上去还是正常的,人们还可以在上面划船。换句话说,即使河里的生命都已经死亡,这条河还是存在的,它的用途也没有消失,但它的价值大大降低了,并且它恶劣的条件对于周围环境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的符号环境也是一样的情况。我相信,我们也已经达到了一种临界点,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的性质。      P35 印刷术树立了个体的现代意识,却毁灭了中世纪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印刷术创造了散文,却把诗歌变成了一种奇异的表达形式;印刷术使现代科学成为可能,却把宗教变成了迷信;印刷术帮助了国家民族的成长,却把爱国变成了一种近乎致命的狭隘情感。      P38 德美浸礼会教派的观点几乎制定了一条关于宗教话语的诫令:“不可记录汝等之教义,更不可将其印刷成文,否则汝等将永远受其束缚。”      P39 本书的观点――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所要表达思想的内容      P54 铅字在公众话语的各种舞台中产生的影响是持久而强大的,这不仅是因为印刷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垄断地位。……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印刷品几乎是人们生活中唯一的消遣。……公众事务是通过印刷品来组织和表达的,并且这种形式日益成为所有话语的模式、象征和衡量标准。      P66 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严肃的事情,当然也是一项理性的活动。      P67 阅读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铅字那种自序排列的、具有逻辑命题的特点,能够培养沃尔特?翁格所说的“对于知识的分析管理能力”。阅读文字意味着要跟随一条思路。这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      P70 “所有的教堂,不论是犹太教、基督教或土耳其教,在我看来都只不过是人的发明,是为了吓唬和奴役人类、垄断权利和利益而建立的。”因为写作了《理性时代》,潘恩失去了他在开国元勋神殿中的位置(直到今天,美国的历史课本对此仍态度暧昧)。      P76 下面是最高法院法官约瑟夫?斯托瑞对(丹尼尔?)韦伯斯特语言特点的描述:   ……他措辞简洁明确,涉猎广泛,善于从实际生活中旁征博引;他分析透彻,善于解决难题; 对于错综复杂的情况,他善于化繁为简并用绝大多数人都能理解的方式加以解决;他擅长归纳,常常利用对手的论述证明自己的观点;他理智慎重,从不因为忘形而在辩论中处于被动之地,或是为了无用的观点而浪费口舌。   我全文引用了这段话,是因为它对19世纪深受铅字影响的人所形成的话语特征作了最好的描写。      P80 想想尼克松或吉米?卡特,或比利?格雷厄姆,或爱因斯坦,首先进入你脑海的是一个图像,一张图片上的脸,或一张电视屏幕上的脸(对于爱因斯坦来说,则是一张照片上的脸)。而至于他们说过些什么,你可能一无所知。这就是思维方法在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和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中的不同体现。      P89 哈娄,《老的路线和新的浪潮: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历史》,纽约:艾波顿?世纪,1936   “……我们为读者提供的是截止到两点钟的来自华盛顿的消息。空间的隔阂已被彻底消除。”      P90 柯勒律治关于“到时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著名诗句,也许很能代表这个失去语境的信息环境: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电报可能已经使这个国家成为“一个社区”,但这个社区却是奇怪的,因为这里住着一群彼此之间除了了解一些最表面的情况外一无所知的陌生人。      P92 用路易斯?芒福德的话来说就是,它(电报)带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      P97 苏珊?桑塔格说过,照片是“我们通过照相机表现出来的东西对世界的理解”。但她又进一步论述,一切真正的理解起源于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来的东西。      第二篇   P110-111 技术和媒介的关系就像大脑和思想一样。大脑和技术都是物质装置,思想和媒介都是使物质装置派上用场的东西。一旦技术使用了某种特殊的象征符号,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融入到了经济和政治领域中,它就会变成媒介。换句话说,一种技术只是一台机器,媒介是这台机器创造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P128 There’s No Business But Show Business.      P136 掩藏在电视新闻节目超现实外壳下的是反交流的理论,这种理论以一种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的话语为特点。在美学中,这种理论被称为“达达主义”;在哲学中,它被称为i“虚无主义”;在精神病学中,它被称为“精神分裂症”。如果用舞台术语来说,它可以被称为“杂耍”。      P143 “新语”(Newspeak):指以模棱两可和自相矛盾为特点的宣传语言,源自乔治?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年》。      P148 她看上去50出头,头发梳理得挺直僵硬,人们说她的头发只会被折断,而不会被弄乱。      P151 电视――上帝保佑它――绝不适合传递赤裸裸的仇恨。一方面,你不知道谁在看电视,所以最好不要过于挑衅;另一方面,满脸涨得通红、不断挥舞双手的仇恨者在电视上会显得非常愚蠢。      P67 电视广告的对象不是产品的品质,而是那些产品消费者的品质。      P177 历史学家卡尔?肖斯科的观点非常切中要害,他说,现代人对于历史已经变得漠不关心,因为历史对他们来说没有实用价值。      P179 电视业的业内人士比尔?莫耶斯的话更是一语道破天机,他说:“我担心我的这个行业……推波助澜地会使这个时代成为充满遗忘症患者的焦虑时代……我们美国人似乎知道过去24小时里发生的任何事情,而对过去60个世纪或60年里发生的事情却知之甚少。”      P191 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作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P191-192 电视提出了三条戒律并由此形成了教育的哲学……你不能有前提条件……你不能令人困惑……你应该躲避瘟神一样避开阐述……   如果要给这样一种没有前提条件、没有难题、没有阐述的教育取一个合适的名字,那么这个名字只能是“娱乐”。      P201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      P204-205 所有的美国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因为我们都相信历史正把我们推向某个理想中的天堂,而技术正是推动我们的动力。      P205 卢德分子(Luddite):1811年至1816年英国手工业工人中参加捣毁机器运动的人,该运动据说由工人卢德(Ned Ludd)发动。
17:09:58   来自: 徐徐虫 (生有涯,学无涯) 娱乐至死的评论 &&   在读《娱乐至死》时,张艺谋与赵本山班底合作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正好上映。红男绿女,偷情谋财,唾沫四溅中,把一个俗字表现的相当了得。我坐在电影院里忍了它整整两个小时,在老张童鞋极力制造的N个笑点中,我一次都笑不起来。我在反省,是我笑点太高抑或是我看到了《娱乐至死》――人的思想不是被禁锢死的,而是被娱乐死的――人不是因为痛苦死的,而是快乐死的。我不想死,所以我没乐。      不知从何时起,我已经觉得自己没有思考的时间,特别是晚上,总觉得很忙,需要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七点至七点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八点档,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各式各样的新闻,九点至九点半,中央四台《中国新闻》,九点半至十点,中央四台《今日关注》;然后又是中央一台的《晚间新闻》……通常直至睡觉,我依然会把电视调在新闻频道上催眠。我被各种各样、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团团包围着。美国举行一场老公背着老婆赛跑,我知道;澳大利亚的袋鼠产了几只崽,我也知道。      原因为何?我怕自己落伍了。在某个应酬当中,人家说着某个新闻,我却接不上那话茬。作为现代潮人,必须就是第一个掌握信息的人,应该就是消息灵通人士。但这些东西,跟我有什么关系,会不会影响我的生活,我还真没有思考过。我也没有静下心来做一番思考,老公背老婆比赛的背后,有无怎么样的历史事件和背景;澳大利亚袋鼠繁殖过快,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会给澳大利亚人的生活形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些过足了眼球,觉得也长足了知识的信息,对我的生活有用吗?丰富了我的思想,提高了我的智力了吗?我不知道。但我想,我获得这些信息是快乐的。的确,很多时候我认为,电视不断上演的新闻事件,比电影、小说里的故事过瘾多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都在一段时间里不断发生的事件当中,尽情展现。比方说,陈水扁同志一家人,从去年他老人被第一次抓进监狱那刻起,我就在追踪;后来扁哥是放是抓,不知又浪费我多少精力,有时甚至挑灯夜战,陪着扁哥等待着最后的裁定结果。还有,近段时间在丹麦召开的气侯大会,这本是极为严肃的事情,却也极富戏剧化。什么中国代表团团解振华不让进会场了,什么中美对骂了,真是热闹的紧呀。在新闻事件当中,现实生活中的人似乎都成了演员,上帝当起了导演和编剧。理所当然,这应该就是最精彩的。我能不乐在其中吗?      但我想,我应该惊醒。我不能成为温水中的青蛙――优哉游哉地快乐死了。记得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年轻人应该选择崎岖艰难的道路去走,这样才能迅速成长。我并没有成名成家的宏愿,只想能够在有生之年并不白活。慢慢的,如蜗牛般缓慢的、踏踏实实的爬行着,用身后留下的那段长长的爬行印迹,记录着成长过程中留下的思想痕迹。      那么我应该关了电视吗?或者说我应该关上电脑吗?波兹曼写书的当年还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脑还远远没有像现如今这样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每天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真比电视更电视了呢。你看,我此时正在进行的作业,不就是靠电脑打字完成的。技术的进步,已经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某种思考的方式。电视让美国总统的政治方针、施政纲领以及个人思想水平不显得那么重要,反倒是相貌、夸夸其谈的表演才能才是王道。美国人也不再以谋求自己的利益来投票,而仅是对某个总统侯选人的人物形象进行表达好恶,就像选择喜欢《欲望都市》里的哪个女演员一样。波兹曼告诉我们,在电视化的思考方式下,美国人选择自己的当家人都是不负责任的,快乐至上的。既然如此,我又怎么能苛求自己能够关上电视,离开电脑吗?      那么就这么乐死算了?我真不知道。我喜欢阅读,更喜欢的是拿着纸质的书本阅读。我觉得在与铅字对话当中,有着许多当下的、可纪录的感受,某页纸上的折横,或者是一大堆随手写就的废话,都代表我当时的心境。某年某月重读这本书时,依然能够找回当年的自己。这便有了我自己的历史。      可我总又是有阅读欠思考。大量的阅读,让我有了许多人云亦云的东西,也有了许许多多的观点,但这些观点都却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只能片段性的、间歇性的那么一两句话。我没有老波说的印刷机时代人们所拥有的很强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长篇大论、旁征博引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形成一个体系,以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看来我这读书,也是枉然了。或者是不是可以认为,阅读也是一种我取乐自己的方式吗?根子里,依然是娱乐。我不想乐死算了,但又很难拒绝这种迷死人的快乐。   
09:53:57   来自: SinceYesterday (好歹算个文化人吧) 娱乐至死的评论 &&   导致这本书翻完第一章还继续读下去的人恐怕不多   作者显然并不太懂如何写作一本学术性的畅销书(比如黑天鹅)      不过耐下心来看完,又让人不得不钦佩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丝丝入扣的逻辑分析水平。流行这种东西,本身就是由于科技进步推动人的变化,而人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科技的方向。在不同的技术水平下,不同的传播模式下,人的接收人的反应必然会不同,无视这一变化,一味复古必然是失败的。虽然作者写这本书早过互联网的流行,但是拿他的思维框框来套在网络经济上一看,只怕很多人都会惊呼“YAHO,我怎么没想到”,这种禁得起时间考验的理论,不是wiki经济学这种应景文章可以比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娱乐至死 书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