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5x的平方 2x分之32x+3x的平方 2x分之31x-12)=24怎么答

中小学生课堂故事博览 无限的交响乐—极限的故事
&&&&&&&&&&&&&&&&
/ 中小学生课堂故事博览 无限的交响乐—极限的故事 
无限的交响乐──极限的故事“无限”的诞生  无限的思想诞生于何时何地,如今已难确切查考了。然而古希腊学者欧 几里得(Euclid,公元前 330~前 275)的名著——《几何原本》第九卷中对 质数无限性的认识十分精彩。
文中全部用几何的方式,表述了一个纯粹数的问题!其中“测量”一词, 即算术中的“除尽”。“质数比任何给定的一批质数都多。”  “假设 A,B,C 是指定的质数;我说除了 A,B,C 之外还有其他的质数。 事实上,取 A,B,C 所能测量的最小数,设它为 DE;把单位 DF 加到 DE 上。 于是 EF 或者是质数或者不是。首先,假设 EF 是质数,那么我们已得到了质数 A,B,C,EF,它比质数 A,B,C 要多。其次假设 EF 不是质数,从而它必 能被某个质数所测量。假设它能被质数 G 测量。我说 G 和数 A,B,C,都不 相同。因为,如果可能的话,假定 G 和 A,B,C 中的某个数相同。那么由于 A,B,C 能测量 DE,所以 G 也能测量 DE。但 G 还能测量 EF。所以 G 作为一个 数,它就能测量余数,也就是单位 DF;而这是荒谬的!所以,G 与 A,B,C 当中的任何一个数都不相同。并且按照假设,G 是质数。所以我们就找到了 质数 A,B,C,G,它比给定的一批质数 A,B,C 更多”。这个证明可以推广到多个质数的情形,即若 2,3,5,7,11??,P 为所有不大于 P 的质数,则2×3×5×7×11×??×P+1=N数 N 或者是质数,或者所有的质因子都大于 P。  在他之前约 200 年,另一位古希腊学者芝诺(Zenon,公元前 496~前 429) 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追龟”诡辩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类对“无限” 的认识,及理解上的局限。大家知道,乌龟素以动作迟缓著称,阿基里斯则 是古希腊传说中的英雄,善跑的神。芝诺断言:阿基里斯与龟赛跑,将永远 追不上乌龟!芝诺的理由是:如图所示假定阿基里斯现在 A 处,乌龟现在 T 处。为了赶上乌龟,阿基里斯先跑到乌龟的出发点 T,当他到达 T 点时,乌龟已前进到 T1 点;当他到达 T1 点时,乌龟又已前进到 T2 点,如此等等。当阿基里斯 到达乌龟前次到达过的地方,乌龟已又向前爬动了一段距离。因此,阿基里 斯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  芝诺的论断显然与常理相悖。由于当时人类只有粗糙的无限观念,数学 家们曾经错误地认为:无限多个很小的量,其和必为无限大。芝诺正是巧妙 地钻了这个空子:把有限长的线段分成无限多个很小线段的和;把有限的时 间可以完成的运动,分成无限多段很短的时间来完成。芝诺的“追龟”问题, 无疑是向当时错误的“无限”观念提出了挑战。数学家们感到数学面临着潜 在的危机!后来人们终于弄清楚,要克服上述危机,需要一场观念上的革命。即无限多个很小的量的和,未必是无限大!“无限”地累加,也可能得出有限的 结果!让我们再看一看追龟问题。设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十倍,龟在前面100 洣。当阿基里斯跑了 100 洣时,龟已前进了 10 洣;当阿基里斯再追 10 洣时,龟又前进了1洣;阿再追1洣;龟又进了1100洣,??。于是:阿基里斯追上乌龟所跑的路程 S:(单位洣)S=100 + 10 + 1 +1 1+10 100? ??  上式右端是无限多个很小量的和,然而它却是有限的!为了让读者理解 这一点,我们先从等比数列的知识讲起。  一个数列,如果从第二项起每项与前一项的比是个常数,我们把这个数 列叫做等比数列,常数叫这个等比数列的公比,例如①1,2,22,23,24,??263②1,7,72,73,74??都是等比数列。 现在假定有一等比数列,第一项为 a,公比为 q∶ a,aq,aq2,??,aqn-1怎样去求它的前 n 项和 Sn 呢?一个颇为巧妙的办法是:把 Sn 乘以 q,然后错位相减,即: Sn=a+aq+aq2+??+aqn-1 q·Sn=aq+aq2+aq3+aqn Sn(1-q)=a-aqna(1 - q n )S n
=1- q这样,我们得出了一个很有用的公式。  当等比数列的公比 q 的绝对值小于 1 时,数列的项无穷递缩,越来越趋 近于 0。此时,虽然项数有无限多个,但它们的和却是个有限的数。事实上,当 0<|q|<1 时:S=a+aq+aq2+?+aqn-1+?? lim Sn→?? limn→?ana(1 ? q n )1 ? q=1 - q上式中符号“lim”,“是英语 limit(极限)一词的缩写”。表示“当n 趋于无穷时某式的极限”。 应用上述公式可以算得追龟问题中阿基里斯的追及路程:1 1S ? 100 ? 10 ? 1 ? ? ? ??100101000102? 1
?1 ?10(洣)9与古希腊相比,我们的祖先对“无限”的概念可要明确得多。几乎与芝诺处于同一时代的墨子(公元前 468~前 367)就曾提出过“莫不容尺,无穷 也”的见解。这就是说,有这样一种量,用任意长的线段去量它,它都能容 纳得下。这是明显的“无限”的思想。稍后于墨子的《庄子》一书,更提到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前半句讲的是无限大,后半句讲的是无限小。该 书《天下篇》中还有一句名言: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把长一尺的木棒,每天 取下前一天所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永远也不会取完。1 1 1 1若S n
? ?? ? 2 n则 lim Sn
? 1n→?分牛传说析疑  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 19 头牛分给三个儿 子。老大分总数的 1 ;老二分总数的 1 ;老三分总数的 1 。按印度的教规,2 4 5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人的遗嘱更需无条件遵从。老人 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终于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 官府面对此事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话说邻村住着一位智臾。一天,他路过三兄弟家门,见三人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动问之下,方知如此这般。但见老人沉思片刻说:“这好办!我有 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 1 可得10 头;老二分 12 4可得5头;老三分 1 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 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5还给我!” 真是妙绝了!一个曾经使人绞尽脑汁的难题,竟如此轻松巧妙地得以解决。这自然引起了当时人们的热议,并一时传为佳话,以至流传至今。 不过,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 9.5 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 10 头呢?这件事终于惊动了数学家,他们决心对此弄个水落石出!数学家们进行了1 1 1如下计算: 19头牛按老大 ,老二 ,老三 的份额去分,各人分别可得19 19 192 4 519 19 19头, 头和 头。这时显然没有分完,还剩下(19- - - )2 4 52 4 5= 19 头。20所剩的牛自然仍要按遗嘱分给各人。于是老大又得 1 × 19 头;老二又得2 201 191 19 19× 头;老三又得 × 头。计算一下便知道,牛仍未被分完,还剩4 205 20202头。于是还得再按遗嘱规定去分,如此等等。这个过程可以一直延续到无究,只是每次所剩越来越少罢了! 很明显,在上述过程中老大共分得牛数19S1
?1 × 192 20? 1 ×2920 2? ??19=
= 1011 -20同理,老二、老三所分牛数19S2
4+ 1 × 19 +4 201 × 194 20 2+ ??19=
= 511 -20S3
=19 1 19+ × ?5 5 201 × 195 202+ ??19=
= 411 -20  数学家们终于用审慎的态度支持了智叟。他们宣告说:智叟的分牛结论 是正确的!  没过多久,有人对智叟的“动机”提出了疑议,他们认为智叟的做法充 其量只是“瞎猫碰上死老鼠”而已。他们举例说,倘若老人留下的只是 15 头牛而不19 头;遗嘱规定的是老大分 1 ,老二分 1 头牛老三分 1 那么结果又将怎样呢?2 4 8设想智叟牵来一头牛,添成 16 头。按遗嘱:老大分 8 头,老二分 4 头,老三分 2 头。三人共分去 14 头牛。那么,智叟是否要把剩下的两头牛都牵回 去?谁敢保证智叟没有“渔利”之嫌?!  说的不无道理!于是一个即将偃旗息鼓的问题,又死灰复燃起来。经过 几番争论,人们终于弄清楚,智叟的办法确实带有某种盲目性!问题的症结 不在于智叟是否牵牛来,或牵几头牛来又牵几头回去,而在于按遗嘱三兄弟 所获牛数的比:  1 ∶ 1 ∶2 41 ? 10 ∶5∶45只要最后这个简单的整数比,能够将 19 整分,那么结果必然皆大欢喜,又何 须再牵一头牛来?反之,如若遗嘱中的简单整数比,不能将牛数整分的话, 那么纵然智叟有再高十倍的智商,也只能是一阵空忙!上述结论为人们提出了分牛问题的最佳解答:??S1
= 19×? ?1010 + 5 + 45= 10?S
= 19× = 5   2?? ??S3
= 19×10 + 5 + 44= 410 + 5 + 4神奇的质数序列瑞士数学家列昂纳德·欧拉(leonhard Euler,)从 19 岁开始发表论文,直至 76 岁。半个多世纪期间,共写出论文、论著 868 篇,其中有近 400 篇是在他双目失明的 17 年间靠心算和口述写成的。 在欧拉逝世后,彼德堡科学院为整理他的遗稿,足足忙了 47 年!他勤勉而光 辉的一生,为人类智慧的宝库增添了巨大的财富!欧拉关于质数无限性的精彩证明,绝非欧几里德证明所能相比!大家知道,当 o<X<1 时,我们有:1+x+x2 +x3+?? =11- x,从而1+x+x2 +??x n <11? x若P为任一质数,则x =
1 <1,有:P1 1 1 p1 ? p ? p 2? ?? ? <p p ? 1另一方面,在非常著名的自然数倒数的求和式中1 1 1 11 ? ? ? ? ? ??2 3 4 5尽管后来的项越来越小,但其部分和却能无限地增大。事实上,令1A m
= 1 + 21 1? ? ? ?3 2m则有A - A = 1 ?1 ? ? ? 1m +1 m2 m
? 212 m?1> ·2 m
=             2 m ?1 2同理可得:A - A > 1m m-1 2       1A m?1 -A m- 2 > 2? ? ?     1A 2 -A1 > 2     1A 1 -A 0 ≥ 2以上各式相加,并注意到 A0=1 则得:1
A m-1 > 2 m这证明了 Am 当 m 增大时,能够无限地增大。  下面我们回到欧拉关于质数无限性的讨论上来。用反证法,假设质数序 列是有限的,它们依序是2,3,5,7,11,??,P于是,我们有:1A m
= 1 + 21 1+ ? ? ?3 2 m1 1 1 1 1 1< (1 + 2 + 2 2+ ? ? )·(1 ? ?2 n 3 32? ? ? )3n·(1 ? 1 ?1
? ? ?1 1)??(1 ? ?1
)5 52 5 np p 2 p n  这是因为左式分母的每一个数,都可以唯一地分解为若干质数的积,而 这些积都对应着右式展开后的某一个项。当然,在 m 确定之后,我们的 n 必 须选择得足够大。显然,右式对任何的 n 都小于 Mp2 3 5 PM
= · · ·?·p 2 - 13 ? 15 ? 1P ? 1而 Mp 是一个固定的数。当 m 取很大时必有mM p <1 ?
2这样一来,我们同时有一串矛盾的不等式1 ? m <A2m <M p<1 ? m2这表明原先假定质数序列有限是错误的。这便是欧拉关于质数无限性的证 明!这个证明过程,充分体现了无限中有限的思想。  当然,欧几里得的证法,也因首次冲破质数无规律的障碍而载入史册。 相同的方法可以用来证明质数序列中存在着很大的间隙。事文上,我们可以 随心所欲地挑出一串足够长的连续合数,并把它插在两个质数的间隙之中!  例如,我们希望插入 1000 个连续合数。我们可以先找出第一个大于 1000 的 质数 1009,那么以下的 1000 个数:2×3×5×?×1009+22×3×5×?×1009+32×3×5×?×1009+42×3×5×?×1009+5? ?           2×3×5×?× 显然便是连续的合数。这意味着我们在质数序列中,至少找到了 1000 个数的 间隙!  虽然质数序列稀稀拉拉,但是,质数之间也不是个个都离得很开。人们 也发现了不少紧挨在一起的质数,如:3,5;5,7;11,13;17,19;29,31;?;016959;?;,;?。这使得 质数序列显得更加神秘莫测。公元 1830 年,法国数学家勒让德(Legendre,)猜想,小于N 的质数个数π(N)为π(N ) ~NInN而号称“数学之王”的高斯(Gauss,),也几乎同时独立地猜出 了这一公式。勒让德和高斯的猜想,具有很高的精确度。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勒让德和高斯的结论依然停留在猜想上。只是在 20 年之后,大约公元 1848 年,俄国数学家车比雪夫取得了一些积极 成果,但此后又沉寂了半个世纪。直到上世纪末,公元 1896 年,智慧超群的 法国数学家阿达玛(Hadamard,)和比利时数学家布散(Poussin) 同时独立地取得了这一猜想的严格证明,并称之为“质数定理”。“质数定理”同时独立地被提出,又同时独立地被证明,这不能不成为数学史上的佳话!鉴于阿达玛的证明需要用到高深的知识,数学家们常常为 此感到美中不足。人们为寻找更为简易的证明,又花去了半个世纪。公元 1949 年,质数定理的初等证明终于被找到。大凡有关质数分布的命题,包括前面讲的质数定理,其证明大都使用到欧拉在证明质数无限性时所创造的方法,这大概就是数学家们为什么对欧拉 的证明感到特别赞叹的原因!“有限”的禁锢  有限,常常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大家习惯于把有限运算的法则,不知不 觉地运用到运算中去。当人们为某些正确的成果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往往忽 略了思维中的潜在危险!下面是一些十分有趣的循环算式计算:如 3
5?? ,这类循环算式是可以直接加以计算的,事实上1
1 1? ? ? ?? ? ? ?x ? 32
23125 ·52
42 1但如果注意到? 33 ·5 3
? 45x立得x = 3
45(舍去x=0),这显然要简单得多。又如下面的无限分数1x ? 1 ? 12 ? 11 ?2??1易知有 x = 1 + 12 +x从而 2x2
- 2x - 1=01 ? 3x ?2(x>0)  读者中可能很少有人会对上面运算的正确性表示怀疑。其实,这些计算 必须以“循环算式的值”存在为前提。倘若不是这样的话,我们甚至会得出 荒谬的结果!下面的例子在历史上是颇为有名的:三个学生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式子1-1+1-1+1-1+?? 竟然得出各不相同的结果!某甲:原式=(1-1)+(1+1)+(1-1)+??=0+0+0+??=0;某乙:原式=1+(-1+1)+(-1+1)+(-1+1)+??     =1+0+0+0+??=1; 某丙:令 X=1-1+1-1+1-1+??∵X=1-(1-1+1-1+1-1+??)=1-X∴2X=1,X = 1 。2亲爱的读者,依你之见,他们三人谁是对的呢? 要跨越有限的栏栅,需要一种异乎寻常的思考,下面一道问题的最终结果,可能会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公元 1799 年,德国数学家高斯证明了代数学的一个基本定理。即 n 次方 程必有 n 个根。对于一个简单的方程x2=x  我想读者都能准确无误地求出它的根来:x1 =1,x2=0。倘若有人告诉 你,你所求的只是有限根,还有两个“无限”解没求出哩!对此,你一定会 大感惊讶,然而这是确实的!显然,要使 x2=x,x 的个位数字只能是 1,5,6 三个。如果同时考虑十位数的话,那么只有以下的两种可能:? x1
= ??25?? x2
= ??76为求 x1 的百位数字,可令(k1 为 0 至 9 的数字):x1=??k1252
) 2 ×10 4=??625∵x 2 =x+2 ×(??k 1 )×102 ×25+252∴k1=6 接下去再令 x1=??116252
)2 ×10 6=??0625 又得 11=0+2 ×(??11 )×103 ×625+62522以上步骤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下去,得出一个满足“x 1 =x”的无限长的“数”x1=??2890625从推导的过程容易看出,这个无限长的“数”等于(((52 )2 )2 )2 ?求 x2 的过程稍微复杂一些,但方法是一样的。令x2=??k2762 2 2 2x2 =(??k 2 ) ×104
+ 2×(??k 2 )×102×76+76= (??k2 ) ×104 +15200×(??k2 )+5776∵x2
= x2∴2k2+7=K2+10,k2=3从而 X2=??376同样,我们可以求出 x2 的后四位数为 9376;后五位数为 09376;再下去又有 109376;如此等等,一位一位数字地往前算,便得到另一个无限长的 “数”X2=??7109376至此,一个极为普通的二次方程“x2=x”除通常的 X=0,x=1 两个解外,居然又找到了两个“无限”的解:? x1=??2890625?? x2 =??7109376对此有趣的结沦,聪明的读者难免感到意外,并对如今的方程理论,重作一 番认真的思考。由于 X1 的右起各位数字,可以通过下面的计算求得:5 552(52 )2((52 )2 )2(((52 )2 )2 )225625**0625** ** ** * 90625? ?(((52 )2 )2 )2?2890625  因此,我们完全不必一位接一位地推算。上表的右边便是直接得到的结 果。“*”是无效的数字。但求 X2 却没有相应于上述的那种捷径。不过,下 面的表却可以帮助你很快地通过 X1 求得它!右起位数
x1 的右起数字
X2 的右起数字
左两栏和
1
5
6
11
2
25
76
101
3
625
376
5
100001
?
?
?
?
n
?
?
( 10n+1 )
康托的“无限理论”  倘若有人告诉你,一根头发丝上的点,和我们生活着的宇宙空间里的点 一样多。对此,你可能感到不可思议!其实,只要挣脱“有限”观念的束缚, 上面讲的一切都可能发生!虽说人类早在二千年前就认识“无限”,但真正接触无限本质的却鲜有其人。第一个有意识触及“无限”实质的,大约要算意大利科学家伽俐略, 他把全体自然数与它们的平方一个对一个对应起来:1
5262 ??它们谁也不多一个,谁也不少一个,一样多!然而,后者很明显只是前者的 一部分。部分怎么能等于整体呢?伽俐略感到迷惑了,但他至死也没能理出 一个头绪来!  真正从本质上认识“无限”的,是年轻的德国数学家,29 岁的伯林大学 教授乔治·康托(G·Gantor,)。他的出色的工作,起于公元1874 年。 康托的研究是从计数开始的。他发现人们在计数时,实际上应用了一一对应的概念。譬如教室里有 50 个座位,老师走进教室,一看坐满了人,他再 也无须张三李四地一个个点数,即知此时听课人数为 50。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占一个座位,而每个座位都坐着一个人,两者成一一对应。倘若此时空了一 些座位,我们立即知道,听课学生少于 50,这是因为“部分小于整体”的缘 故。然而这只是有限情形下的规律。对于无限的情形,就像前面讲到的伽俐 略例子一样,部分可能等于整体!这,正是无限的本质!  经过深刻的思考,康托教授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如果一个量等于它的 一部分量,那么这个量必是无限量;反之,无限量必然可以等于它的某一部 分量。  接着,康托教授又引进了无限集基数的概念。他把两个元素间能建立起 一一对应的集合,称为有相同的基数。例如伽俐略的例子,自然数集与自然 数平方的数集,有着相同的基数。康托教授正是从这些简单的概念出发,得 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  例如,康托证明了在数轴上排得稀稀疏疏的自然数,能够与数轴上挤得 密密麻麻的有理数全体,建立起一一对应。也就是说,自然数集与有理数集 有相同的基数!下面是康托的证明。  先把全体有理数按表 1 排列,表中的每一个数都对应着唯一的一个有理 数。反之,任何一个有理数也都可以在下表中找到。表的构造细看自明:现在我们把表中的数,按下页图箭号方向的顺序排成一串长队,删去与前面重复的数后,便得出已经排了队的全体有理数。0,1,2 ,-1, 1 ,-2 ,3,4 , - 3,??它显然可以与自然数建2立一一对应。因此有理数集与自然数集基数相同。 由于自然数集的元素是可以从一开始逐个点数的,所以凡是与自然数集基数相同的集合,都具备可数的特性。显然,可数集基数是继有限数之后紧挨的一个超限数。为叙述方便,康托教授用希伯莱字母“阿列夫”卍,加上 下标 0 来表示它。于是,我们有以下的基数序列:1,2,3,4,5,??卍。 这一序列后面还有没有其他的超限基数?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倘若所有的无限集基数都相同,那么康托教授的理论也就无足轻重了! 下面我们再看一些令人惊异的例子。 下图可能是读者所熟悉的,它建立了圆周与直线上点的一一对应。这表明一个有限长圆周上的点,可同无限长直线上的点一样多! 更为神奇的是,我们还能得出,单位线段内的点,能与单位正方形内的点建立起一一对应。这一点远不是人人都很清楚的。大约读者中也会有不少 人对此表示诧异!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设单位正方形内点的坐标(α,β)其 K 中α,β写为十进小数是:? α=0.a1a2 a 3a 4 a4 ???? β=0. b1b2 b 3b4 ??令γ=0.a1b1a2b2a3b3??则γ必为(0,1)内的点。反过来,单位线段内部的任一点γ*:γ*=0.c1c2c3c4c5c6c7c8??它对应着单位正方形内部的唯一一个点(α*β*)。? α*=0.c c
7??? β*=0.c
??  这样,我们也就证明了一块具有一定面积的图形上的点,可同面积为零 的线段上的点一样多!  瞧!康托的“无限理论”是多么地奇特,多么地与众不同,又多么地与 传统观念格格不入?!难怪康托的理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受到了习惯势 力的抵制。有人甚至骂他是疯子。连他所敬重的老师,当时颇负盛名的数学 家克朗涅克(Krone-cker,),也宣布不承认康托是他的学生! 精神上的巨大压抑,激烈论战的过度疲劳,终于超出康托所能忍受的限度。1884 年,康托的精神崩溃了!此后他时时发病,并于公元 1918 年 1 月 6 日逝世于萨克逊州的一所精神病医院。 然而,历史是公正的。康托的理论并没有因歧视和咒骂而泯灭!如今康托所创立的集合论,已成为数学发展的基础。康托使人类从本质上认识了“无限”。人们将永远缅怀他的不朽功绩!奇妙的无限大算术  为 20 世纪数学的攻坚吹响进军号的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曾经讲 过一个关于无限的非常精彩的故事:我们设想有一家旅店,内设有限个房间,而所有的房间都已客满。这时来了一位新客,想订一个房间。旅店老板会怎么说呢?他只好讲: “对不起,房间都住满了,请另想办法吧!” 现在再设想另一家旅店,内设无限个房间,所有房间都住满客人。这时也有一位新客来临,想订个房间。这时却听到旅店老板说:“不成问题!” 接着,他就把一号房间的旅客移到二号;二号房间的旅客移到三号;三号房间的旅客移到四号;如此等等。在经过一场大搬家之后,一号房终于被 腾出来,新客就被安排在一号房里。  不久,突然来了无穷多位要求订房间的客人。怎么办呢?老板急中生智, 又想了妙法:“好的,先生们,请稍等一会”老板说。 接着,他通知一号房间的旅客搬到二号房;二号房间的旅客搬到四号房;三号房间的旅客搬到六号房;四号房间的旅客搬到八号房;如此等等。 现在,所有单号的房间都腾出来了!新来的无穷多位旅客,便可以安稳地住进去了! 希尔伯特的这个故事,把无限的特性刻划得维妙维肖!它说明了下面的真理:即可数集加一个或几个元素仍是可数集;可数集加上可数个元素还是 可数集。用符号表示就是:卍 0+1=卍 0卍 0+n=卍 0卍 0+卍 0=卍 0这便是无限大的加法。 下面我们再研究卍 0 的乘法运算。 假定有两个无限集合{○,△,,□,??};{白,重边,阴影,阴阳,黑} 它们的元素个数,分别等于已知的基数。那么很自然,两个基数的积,可以定义为由两个集合元素配合而得到的新集合的基数。下表列出了新集合 的所有无素。这个新集合的基数(○,白),(○,重边),(○,阴影),??(△,白),(△,重边),(△,阴影),??(,白),(,重边),(,阴影),??为卍 0,写成式子是:卍 0 卍 0=卍 0。由于 2×卍 0、3×卍 0。等等,不可能有比卍 0×卍 0 更大的基数,从而也就意味着对于正整数 n 有:n×卍 0=卍 0  下面是一道明显的错题,它可以帮助人们弄清有限算术和无限算术的界 限。有人作了以下推理:∵2 卍 0=卍 0∴2=卍 0/卍 0=1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错在哪里吗? 为了让读者一睹卍在应用上的风采,我们介绍一个数学史上的重大发现。  公元 1851 年,法国数学家刘维尔(Liouville,)首次证明 了“超越数”的存在。什么是超越数?如果一个实数,满足形如anxn+an-1xn-1+??+a2x2+a1x+a0=0的整系数代数方程(an≠0)。那么,这个实数就叫“代数数”。实数中除代数数之外,其余的数都是超越数。代数数范围很广,像 3 ,3
7 , 2 ? 2 ,5??都是代数数。超越数为人类所认识的第一个数,是刘维尔找到的,后来 就叫刘维尔数。它是一个无限小数,其中的 1 分布在小数后第 1,2,6,24,120,720,5040,??等等处: L=0.1000??  刘维尔的论证是艰难的。不过,在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应用神奇的无 限大算术,人们可以相当轻松地证明超越数的存在!事实上,在整系数代数 方程anxn+an-1xn-1+??+a1x+a0=0,(an≠0)中(n+1)个系数都只能取整数值,因此这样方程集合的基数当为:卍 0n+1,(n=1,2,3,??) 而对于全部的整系数代数方程,其集合的基数当为:2 3 n ?1卍0
+ ?卍0 + ?= 卍0
? ?= 卍0 ×卍 0
? 卍 0  另一方面,每个 n 次方程最多只能有 n 个根。因而代数的基数,当不大 于卍 0×卍 0=卍 0也就是说,代数数是可数的! 超越数虽然很多很多,但具体的超越性判定,却很难很难!在中学中最常见的两个超越数是,自然对数的底 e 和圆周率π:e=2.??π=3.??他们的超越性,是由法国数学家埃尔洣 Hermit,)和德国数学家 林德曼(Lindemann,),分别于公元 1873 年和 1882 年证明的!“连续统”之谜  在学习代数中都有体会,乘方运算要比加法和乘法运算有力得多,那么 在集合中这种乘方是什么含义呢?先让我们看看有限的情形吧!大家知道,一个单元素的集合,其子集共有两个,即空集φ和本身;一个双元素的集合,易知其子集有 4 个,即 22 个; 而一个有三个元素的集合{a,b,c},它的全部子集可以求得,共有 8=23 个,那么,一个具有 n 个元素的集合P={a1,a2,a3,?,an}它的全部子集是否有 2n 个呢?我们说:是的!事实上,可以这样来构造P 的子集:元素 a1 要么取,要么不取;元素 a2 要么取,要么不取;元素 a3 要么取,要么不取;元素 an 要么取,要么不取。  由于每个元素都有“取”与“不取”两种可能,因此它们之间共有 2n 种 不同的组合。每种元素的组合都构成了一个子集,所以集合 P 共有 2n 个子集。 以这 2n 个子集为元素的大集合,我们称为集合 P 的幂集。显然,如果集合 P 的基数为有限数 n,则幂集的基数为 2n。现在我们把幂集的概念推广到无限集去,把无限集的全体子集构成的集合也称为幂集。假定某无限集的基数为卍 0,那么它的幂集的基数也可以形式地写为 2 卍 0。问题在于 2 卍 0 等于多少?它能比卍 0 更大吗?  公元 1874 年,康托论证了幂集的无穷大级别大于原集的无穷大级别。特 别地:2 卍 0>卍 0康托教授终于使我们跳出了卍 0 的圈子。这样一来,我们得到了一个比卍 0 更大的数 2 卍 0,康托把它记为卍 1。利用求幂集的手段,我们又可以得到比卍 1 更大的超限基数卍 2,卍 3 等等。卍卍
0卍2 卍0卍 = 2 卍2= 22
2= 22??°就这样,康托找到了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无穷大家族: 卍 0,卍 1,卍 2,卍 3,卍 4,??  阿列夫家族的第一代卍 0,便是大家熟知的可数集基数;阿列夫家族的 第二代卍 1 表示什么呢?读者很快便会看到,卍 1 相等于全体实数的数目。  因为:任何一个实数都可以写成二进制数。反之,任何一个二进制数都 表示一个实数。特别,一个二进制小数,表示[0,1]区间内的一个数。例如:0.1101001?(2)1 1 1 1? ? ? 0 ? ? 0 ? 0 ? ? ??2 2 2 2 4 2 7? 0.5 ? 0.25 ? 0.0625 ? 0.0078125? 0.82??很明显,在可数集 Q={a1,a2,a3,??}的子集和二进制小数之间,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一对应。办法是:如果某子集 包含 Q 中的某个元素,则在与该元素对应的小数位上写“1”,否则写“0”。如 Q 的子集{a1,a3,a4,a8,a10?}则与其对应的二进制小数为0.??(2)反过来,任一个二进制小数,也对应着一个确定的 Q 的子集。如0.1101001??(2)它对应着 Q 的子集{a1,a2,a4,a7,??}  以上表明:Q 所有子集与二进制小数有相同的数目。这一结论,换成另 一种表述即:[0,1]线段上的点的数目有 2 卍 0=卍 1 个卍 0。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证实这一结果。 新的证明依然用反证法。假定区间△=[0,1]上的点是可数的,它们已按某种规则排成一列:α1,α2,?,αn,?把△分为相等的三部分[0, 1 ]、[1 , 2 ]、[ 2 ,1]。显然,这三部分中至3 3 3 3少有一部分不含α1 点。我们选定一个不含α1 点的部分,记为△1。接下去我们又把△1 分成三个小、部分,又取其中不含α2 的一小部分,记为△2。如此等等,这样的过程可以无限地延续下去,结果得出一串一个套着一个,并在越来越小的区间序列△ ? △1
? ??上述的区间序列,最终套缩为区间[0,1]上的某个确定点ε。这一点ε自然应当是集合{αn}的一个元素,不妨令ε=α1。这样,一方面根据△n的选取得知:αk
? △k 。另一方面由区间套的性质又有:αkS∈△k。上述矛盾表明:假令区间[0,1]上的点“可数”是错误的。这便是实数集不可数的又一种证明! 上述证明,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使它变得更为直观。令: α1=0.245087??α2=0.307762?? α3=0.955451?? α4=0.107078?? α5=0.202169?? α6=0.893321???? 现构造一个小数ε,使ε的相应数位上的数字,恰与上表对角线上的黑体数字,构成以下关系:凡ε黑体数字非零,则ε相应数位上的数字为“0”,凡黑体数字为零,则ε相应数位上的数字为“1”。即0.2
6 1??↓↓↓ ↓↓ ↓0.0
0??从而ε=0.010100?? 显然,数ε不可能等同于{αn}中的任何一个。事实上,ε与αk 之间至少小数点后第 K 位数字是不相同的。你非 0,我则 0;你为 0,我则 1。 由于{αn}包含了[0,1]间的任一实数,从而有ε∈{an} 这与前面的结论明显矛盾,从而证得[0,1]上实数“可数”的反设是错误的!  由于[0,1]上的实数代表着连续的点,因此历史上常用记号 C 表示这种 无穷大的基数,称为连续统基数。这里 C 是“连续统”的英文词的第一个字 母。神奇的循环小数  大概所有的中学生都知道,任何一个分数都能化成小数。要么是有限的, 要么是无限循环的。用除法便能得到需要的答案。反过来,一个循环小数一 定可以化为有理分数。如:0.16=0.16+0.016+??* *0.16 = 0.16 + 0.0016 + 0.000016 + ??0.16 16= =1 - 0.01 99*1.4 3 = 1.4 + 0.03 + 0.003 + 0.0003 + ??14 0.03= ?10 1 ? 0.114 3 43= ? =10 90 30不过,我们还有更为巧妙的计算方法:*
*令 x=0.16* *则 100x=16.16即 100x = 16+x16∴ x =99*“0.9 = 1吗?”,这一问题往往引起初学者的疑虑。他们感到明明前面的数比 1 小,怎么可能等于 1 呢?其实,在他们的脑中是用有限数去跟1作比较。殊不知,当n趋于无限时有 lina n
n→?有些循环小数具有奇妙的特性,例如:  循环节 142857 是个很有趣的数。当把后面的数码依次调到前头时,所得 的数恰是原来的倍数:2857×52857×42857×62857×22857×3
其中,最后一道算式,即 1956 年上海市第一届中学生数学竞赛题的答 案。原题如下:“设有六位数 labcde,乘以 3 后,变成 abcdel,求这个数”。 由于上题中的位数是确定的,所以可以用代数的方法进行求解。令x = abcde则依题意(105+x)·3=10x+1解得 x=42857 不过,倘若所求数的位数不知道,便就有些困难。这类问题在数学游戏中称为“蜻蜓咬尾”。下面便是一道“蜻蜓咬尾”题:一个多位数,最高位是 7,要把头上这个 7 剪下来,接到这个数的尾巴,使得到的新数是原数的 七分之一。  这道题可以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从上式步步推算出结果。所得的是 一个长达 22 位的数目            循环小数最为神奇的性质是:分母是质数的分数,若具有偶数循环节,则其相隔半个循环节长度上的两个数字之和为 9。n为什么呢?假定p为质数, 的循环节长为2s,前半循环节为A,后p半循环节为 B。于是n =0. ABABAB??pA B???
11 ?10 2sA·10 s
? 1)很明显 10s-1 不能被 P 整除,因为如若不然有10s-1=kpn kn kn则 ? ?p 10s
? 1 10s1(1 ? ?10s1102s )其循环节长只有 S,这与原来的假定的矛盾。这样,由前面式子知道,P 既不 能整除 108-1,则必整除 108+1n∴ ·(10s
? 1) ?pA(10s
? 1) ? A ? B10s
? 1A ? B? A ?10s
? 1上式左端显然是整数,从而右端也必须是整数。再注意到 A、B 都不大于 108-1,从而只能:A+B = 10s -1=9??99????9s个9斐波那契数列公元 1202 年,商人出身的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Fi-bonacci,1170~1250),完成了一部伟大的论著《算法之书》。在书中,提出以下有趣问题: 假定一对刚出生的小兔一个月后就能长成大兔,再过一个月便能生下一 对小兔,并且此后每个月都生一对小兔。一年内没有发生死亡,问一对刚出 生的兔子,一年内繁殖成多少对兔子?逐月推算,我们可以得到前面提过的数列:  1,1,2,3,5,8,13,21,34,55,89,144,233。这个数列后来便 以斐波那契的名字命名。数列的每一项,则称为“斐波那契数。”第十三位 的斐波那契数,即为一对刚出一的小兔,一年内所能繁殖成的兔子的对数, 这个数字为 233。从斐波那契数的构造明显看出:斐波那契数列从第三项起,每项都等于前面两项的和。假定第 n 项斐波那契数为 un,于是我们有:? u1
= 1?(n≥2)? u n +1
+ u n -1通过以上的递推关系式,我们可以算出任何的 un,不过,当 n 很大时递推是很费事的,我们必须找到更为科学的计算方法! 下面我们就从等比数列1,q,q2,q3,qn-1,?中寻求满足递推关系 un+1=un+un-1 的解答。  令 qn=qn-1qn-2(n≥2) 因 q≠0 解得:  1 ? 5q1
? 2n?15n?1现令?un
? 1?α + β = 1?? βq2立知?1 ?
5?α( ) + β() = 1? 2 2? 1 1 ?
5?α ? ( )解得? 5 2β ? ??1 1 ? 5( )5 2从而un
5 ) n ]2以上公式是法国数学家比内首先证明的,通称比内公式。令人惊奇的是,比内公式中的 un 是以无理数的幂表示的,然而这所得的结果完全是整数。不信,读者可以找几个 n 的值代进去试试看! 斐波那契数列有许多奇妙的性质,其中有一个性质是这样的:2 n +1u n -u n +1 ·u n -1
= ( - 1) (n>1)  斐波那契数列的上述性质,常被用来构造一些极为有趣的智力游戏。美 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就曾刊载过一则故事:
一位魔术师拿着一块边长为 13 英尺的正方形地毯,对他的地毯匠朋友 说:“请您把这块地毯分成四小块,再把它们缝成一块长 21 英尺,宽 8 英尺 的长方形地毯。”这位匠师对魔术师算术之差,深感惊异。因为两者之间面积相差达一平方英尺哩!可是魔术师竟让匠师用右图和下图的方法,达到了他的目的!这真是不可思议!亲爱的读者,你猜猜那神奇的一平方英尺跑到哪儿去呢?黄金比值——0.618  上一世纪中叶,德国心理学家弗希纳曾经做过一次别出心裁的试验。他 召开一次“矩形展览会”,会上展出了他精心制作的各种矩形。并要求参观 者投票选择各自认为最美的矩形。  入选的四个距形的长与宽,正好都是上一节我们讲到的斐波那契数列中 相邻的两个数。它们的比都接近于 0.618。0.618 这一再出现的神秘数字,终于引起人们的关注。数学家们开始探索这一神奇数字的真正含义!  假定 C 是线段 AB 的一个分点。为了使 C 满足“部分与部分及部分与整体 之间的协调一致”,显然必须:             AB∶AC=AC∶CB令 AB=1,AC=x则 1∶x=x∶(1-x)x2+1x-12=05 ? 1解得 x =2ω ?
x ?1(x>0)5 ? 1 ≈0.6182瞧!“美的密码”终于露面了! 由于美的密码有许多极为宝贵的性质,所以,人们称 0.618 为“黄金比值”;而导致这一比值的分割,便称为“黄金分割”;C 点则称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一个矩形,如果两边具有黄金比值,则称这样矩形为“黄金矩 形”。  黄金矩形的性质也很奇特,它是由一个正方形和另一个小黄金矩形组 成。事实上,如果设大黄金矩形的两边 a∶b=ω,分出一个正方形后,所余 小矩形的两边分别为(b-a)和 a,它们的比:  (b-a)∶a =
b ? 1 ?a11ω ? 15 ? 1?5 ? 12? 1 ? 2 ? ω这表明小的矩形也是黄金矩形。  黄金矩形的上述性质,允许我们把一个黄金距形分解为无限个正方形的 和!下页图表明了这种分解的过程。有趣的是,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算式 表示出来:  ω ? a
?baa ? (a ? b)1 1? b ? a
? a1 ? 1 ?a b1? 11 ? a1?b1? 11? 11 ? 1所得的是最为简单的连分数。1 ?1 ? ?  容易看出,图中大矩形中各正方形的角点形成两条直线。一条是大矩形 的对角线,另一条是小矩形的对角线。这表明这一系列正方形,构成了无穷 递缩等比数列!“黄金比值”这一美的密码,一经被人类掌握,立即成为服务于人类的法宝。艺术家们应用它,创造出更加令人神驰的艺术珍品;设计师们利用它 设计出巧夺天工的建筑;科学家们则在科学的海洋尽情地欢奏 0.618 这一美 的旋律。黄金比值,这一造福人类的数字,诚如 17 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所评价的那样:“是几何学的一大宝藏”!圆周率π的算法人类对于圆周率π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极为久远的年代! 古代的希伯来人,在描述所罗门庙宇中的“熔池”时曾经这样写道:“池为圆形,对径为十腕尺,池高为五腕尺,其周长为三十腕尺。”可见,古希 伯来人认为圆周率等于 3。不过,那时的建筑师们,都明白,圆周长与直径 的比要比 3 大一些。  早在公元前 3 世纪,古希腊的阿基洣德已经想到用“逼近”的办法来计 算π。为说明阿基洣德超越时代的天才构思,我们先从一个半径为 1 的圆的 内接和外切正三角形讲起。为叙述方便,我们用 ak 和 ak′分别表示单位圆  内接和外切正 k 边形的边长,和 pk 和 pk1 表示相应的周长。易知:
? Pk =k·a k?? Pk ′=k·a k ′显然,把圆内接正 k 边形各顶点间的弧二等分,便可得到圆内接正 2k边形,并由此得3·2有    ?a k <2a 2k?
? Pk <p2k这样,我们从圆内接正三角形出发,推出p3<p6<P12<p24<?<p3-2k-1<?上述无限递增序列{p3·2k-1},明显地以圆周长为上界。 同理,我们有P′3 > P′6 > p′12 >p′24 >?>p′3 ·2k-1>?这一递减序列{p′k-1},也明显地以圆周长为下界。很明显,以上两个一升一降的无限序列,当 k 增大时越来越靠近,从而lim p' 3·2 k ?1
? 2 πk→?阿基洣德正是利用上面的办法,一直计算到 p96 和 p’96,得出:3 10 <π<3 171 7阿基洣德的这一出色工作,载于他的著作《圆的度量》一书。 继阿基洣德之后,在计算圆周率的方法上有重大突破的,是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和他的割圆术!  公元 263 年,刘徽在对我国古籍算书《九章算术》的注释中,提出了计 算圆周长的“割圆”思想:“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 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创立的割圆术,有四个要点,用现代方式表述如下:(1)圆内接正 3×2k 边形,当 k 增加时,其面积与圆面积的差越来越小。当 k 无限增大时,正多边形面积 Sk 与圆面积 A 几乎相等;(2)S2k<A<S2k+(S2k-Sk)(3)S =
R2k 2 k(4 )a 2k= 2R 2
2  上述第一个要点,是刘徽思想的核心。他把圆看作是边数无限的正多边 形。读者从这里可以看到极限思想的光辉!  第二点是刘徽的一个重要发现。在计算圆面积的时候,只要考虑圆内接 正多边形,而无须同时考虑圆外切正多边形。这是刘徽方法与阿基洣德方法 之间本质的区别,也是割圆术先进之所在!这一重要公式证明如下:如下图,设 A、B 是圆内接正 k 边形两个相邻的顶点,C 是 AB 中点,则AC 为圆内接正 2k 边形的一边。已知 AB 与 OC 交于 D 点,又 ABFE 为矩形,其 一边 EF 切圆 O 于 C 点,易知:S2k-Sk=k·S△ABCO< A-S2k<2K·S△ABC=K·S△ABC∴O<A-S2k<S2k-Sk即 S2k<A<S2k+(S2k-Sk) 由此可得lim S = AK→?
2k割圆术的第三个要点,刘徽建立了一个面积 S2k 与边长 ak 之间的计算联系。事实上S2k=K·S 四边形 AOBC1 K? k· AB·OC ? a k R2 2这里 C 是圆的周长,C=2πR。∴ A= 1 ·2 πR·R = πR 22特别,当 R=1 时有A=π着眼于面积计算π,这是刘徽与阿基洣德方法的又一不同。 第四个要点,刘徽建立了 ak 与 a2k 之间的递推关系式。这一式子基于勾股定理,事实上∵ OD ?R 2
? ( a k ) 22又 a2k2=2R·DC=2R(R-OD)2 2 2∴a2k 2
4R即? a ka 2k= 2R 2
2刘徽就是利用上面的递推式子及公式kS2 k
2 a k如同下表,一直算到了圆内接正 192 边形:再根据 S2k<A<S2k+(S2k-Sk),当 k=96 时有         3.141024<π<3.142704 取相同的两位小数,即得:π≈3.14         k
ak
pk
S2k
( S2k-Sk )
6
1
6
24
0....
0....
0....
0....001680
?
?
?
?
?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的平方 2x分之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