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冰水蒸气是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

当前位置:
>>>根据对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比较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物质水银沙..
根据对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比较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物质水银沙石水冰比热容J/(kg·℃)(1)制作体温计常用 _________ 做介质,原因之一是 _________ .(2)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 _________ 特性.(3)一杯质量为0.2kg的水温度从70℃降到20℃.在此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为 _________ J,水的比热容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月考题
(1)水银;水银的比热容较小(2)水的比热容较大(3)42000;不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根据对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比较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物质水银沙..”主要考查你对&&比热容的概念,温度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其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比热容的概念温度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其应用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l℃时,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是多少焦。比热容的特征: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a.比热容是反映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度数相同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b.&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2)比热容也是物质的一种属性:a.比热容不随物体的质量改变而改变;b.比热容与温度及温度变化无关;c.比热容与物质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3)比热容与状态有关:状态改变,比热容改变。(4)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小,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变化大。比热容与热量的区别和联系:
巧法解图像类问题:&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图像题,此类题目的难度并不大,但是很多同学出错。有的看不懂图像,有的没有看清楚坐标轴,甚至有的会感到无从下手。其实此类问题用“公式法”会很容易解决,而且不易出错,具体方法是:根据公式,把题目图像的要求进行变形,最后根据图像得出答案。例:用同样的酒精灯对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实验得m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用T甲、T乙分别表示甲、乙两种液体的沸点,c甲,c乙分别表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根据图像可得出正确的关系是(&& ) A.T甲&T乙,c甲&c乙B.T甲&T乙,c甲&c乙C.T甲&T乙,c甲&c乙D.T甲&T乙,c甲&c乙解析:观察图线,乙图线与时间轴平行的“平台”对应的温度较高,不难看出T乙&T甲。虚线部分表示时间相同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又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因此我们把公式Q=cm△t进行变形,c=,而可从图像看出甲的温度变化大,故c甲&c乙答案:D定义: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工作原理: && 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已设计制造出多种温度计。其设计的依据有: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的现象;在定容条件下,气体(或蒸汽)的压强因不同温度而变化;热电效应的作用;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热辐射的影响等。&一般说来,一切物质的任一物理属性,只要它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单调的、显著的变化,都可用来标志温度而制成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的构造: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温标。各种温度计工作原理1.气体温度计:多用氢气或氦气作测温物质,因为氢气和氦气的液化温度很低,接近于绝对零度,故它的测温范围很广。这种温度计精确度很高,多用于精密测量。 2.电阻温度计:分为金属电阻温度计和半导体电阻温度计,都是根据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这一特性制成的。金属温度计主要有用铂、金、铜、镍等纯金属的及铑铁、磷青铜合金的;半导体温度计主要用碳、锗等。电阻温度计使用方便可靠,已广泛应用。它的测量范围为-260℃至600℃左右。高精度温度计高精度温度计3.温差电偶温度计:是一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测温仪器。利用温差电现象制成。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焊接在一起形成工作端,另两端与测量仪表连接,形成电路。把工作端放在被测温度处,工作端与自由端温度不同时,就会出现电动势,因而有电流通过回路。通过电学量的测量,利用已知处的温度,就可以测定另一处的温度。它适用于温差较大的两种物质之间,多用于高温和低浊测量。有的温差电偶能测量高达3000℃的高温,有的能测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 4.高温温度计:是指专门用来测量500℃以上的温度的温度计,有光测温度计、比色温度计和辐射温度计。高温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都比较复杂,这里不再讨论。其测量范围为500℃至3000℃以上,不适用于测量低温。5.指针式温度计:是形如仪表盘的温度计,也称寒暑表,用来测室温,是用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是以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用来控制指针。双金属片通常是用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且铜片在左,铁片在右。由于铜的热胀冷缩效果要比铁明显的多,因此当温度升高时,铜片牵拉铁片向右弯曲,指针在双金属片的带动下就向右偏转(指向高温);反之,温度变低,指针在双金属片的带动下就向左偏转(指向低温)。6.玻璃管温度计:玻璃管温度计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实现温度的测量的。由于测温介质的膨胀系数与沸点及凝固点的不同,所以我们常见的玻璃管温度计主要有: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红钢笔水温度计。他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相对较高,价格低廉。缺点是测量上下限和精度受玻璃质量与测温介质的性质限制。且不能远传,易碎。7.压力式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是利用封闭容器内的液体,气体或饱和蒸气受热后产生体积膨胀或压力变化作为测信号。它的基本结构是由温包、毛细管和指示表三部分组成。压力式温度计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不怕震动。价格低廉,不需要外部能源。缺点是:测温范围有限制,一般在-80~400℃;热损失大响应时间较慢。8.水银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是膨胀式温度计的一种,水银的凝固点是-38.87℃,沸点是356.7℃,用来测量0--150℃或500℃以内范围的温度,它只能作为就地监督的仪表。用它来测量温度,不仅比较简单直观,而且还可以避免外部远传温度计的误差。9. 双金属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是一种适合测量中、低温的现场检测仪表,可用来直接测量气体、液体和蒸汽的温度(见图)。该温度计从设计原理及结构上具有防水、防腐蚀、隔爆、耐震动、直观、易读数、无汞害、坚固耐用等特点。可取代其他形式的测量仪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船舶、发电、纺织、印染等工业和科研部门。水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的意义:1干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l℃所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是4.2×103焦耳。 水的比热容的应用:&&&& 水的比热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冷却或取暖。南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一般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水升高 (或降低)一定的温度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一定质量的其他物质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温度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我们利用水作冷却剂或取暖,作冷却剂时,是让水吸收更多的热量;用来取暖时,是让水放出更多的热量。另一方面,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自身的温度却改变不多,这一点有利于调节气候。夏天,太阳照存海面上,海水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住在海边的人们并不觉得特别热;冬天,气温降低了海水南于温度降低而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沿海气温不致降得太低,所以住往海边的人们觉得特别冷。
发现相似题
与“根据对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比较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物质水银沙..”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9205942318152059405436261107422672冰,水,水蒸汽是同种物质吗?
冰,水,水蒸汽是同种物质吗?
从宏观方面来讲,是同种物质的不同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从微观方面来讲,又包含不同种物质。如水中,可包含微生物、杂质等等,同一杯水,在变成冰和水蒸气的时候,部分细菌和微生物都会死亡,但是很多杂质是不会变化的,很多元素,例如钙等等,也会发生变化。
&
要看是从什么方面着手分析了。
其他回答 (1)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当前位置:
>>>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正确的是[]A.铜、铁、陶瓷是金..
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A.铜、铁、陶瓷是金属B.盐水、铝、人体是导体 C.沥青、冰、玻璃是晶体D.酒精、水蒸气、水是液体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中考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正确的是[]A.铜、铁、陶瓷是金..”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晶体和非晶体,导体,绝缘体&&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晶体和非晶体导体,绝缘体
物质的三态:物质的一般情况下,物质都有三态,如水的三态为冰、水、水蒸气,分别物质三态物质三态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三态的基本特征:(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2)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3)气态物质中,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而,气体具有流动性。 晶体与非晶体: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1)晶体 ①定义:分子整齐规则排列的固体叫做晶体。 ②常见类型:海波、冰、石英、水晶、金刚石、食盐、明矾、金属都是晶体。(2)非晶体①定义:分子杂乱无章排列的固体叫做非晶体。非晶体在熔化吸热时,温度不断地升高。 ②常见类型:松香、玻璃、石蜡、沥青都是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的特性:(1)晶体:a.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b.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即熔化时的温度;c.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 d.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2)非晶体:非晶体没有熔点。 定义:(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例如: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例如:橡胶、玻璃、塑料等;(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导体和绝缘体的比较:
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1)导体容易导电是冈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它们受原子核的束缚力很小,能够从导体的一个部分移到另一个部分;(2)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束缚在原子的范围之内,不能从绝缘体的一个部分移到另一个部分。半导体:&&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非导体之间,比导体差、比非导体强,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温度、光照、杂质等因素都对它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和砷化镓等。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造半导体二极管、二三极管和集成电路等多种半导体元件。 (1)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只允许电流由一个方向通过元件。 (2)半导体三极管可以用来放大电信号。 (3)应用: ①太阳能电池:当光照到某些半导体时,在半导体内会产生电流。太阳能电池是一种不用燃料、不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无害的电源。 ②条形码扫描仪:条形码扫描仪由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元件构成。当发光二极管照射条形码时,光敏二极管便测量被条形码反射回来的光,并将光信号变为电信号,电脑则依据获取的电信号进行分析、检测物品。条形码扫描仪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交通等领域: ③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集成了成千上万个半导体元件。 ④机器人:机器人内有由大量半导体元件构成的电路.智能机器人将成为工业生产活动的好帮手。超导体: 1.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下,电阻就变成了零,这就是超导现象。 2.应用:&(1)利用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可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超导输电线可以无损耗地输送较大的电流,这意味着用细电线就可以输送大电流。&(2)超导磁悬浮现象,使人们可以用超导体来实现交通工具的“无摩擦”运行。
发现相似题
与“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正确的是[]A.铜、铁、陶瓷是金..”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101718577825260119565251096252948冰会不会升华成水蒸气?_百度知道
冰会不会升华成水蒸气?
能讲升华条件能说原解释室温水蒸气存
谢各位支持答案都差难选择希望更详细另都提冬衣服晾,冻硬邦邦干问题证明我确定升华掉通衣服先变湿再变干没变湿程或者证明水升华所现没弄清楚欢迎各位继续讨论
提问者采纳
升华空气水蒸汽浓度低根据物质差异平衡般性现象使附近所能产水蒸汽物质尽量产保持平衡事实即使平衡候冰水蒸汽间断进行相互转化
其他类似问题
水蒸气的相关知识
其他19条回答
室内温度外面温度
冰是可以从固态升华的,比如严冬的阴天,放在室外的湿衣服也会干,就是因为冰的升华,只要有类似低温且空气干燥的情况,冰就能升华。
能 只不过很少很少 冰冒烟你一定见过吧? 突然遇到高温时
最简单的例子冬天洗的衣服凉在外面会冻得很硬,但也会干。冰没有变成水就直接变成蒸汽跑掉了。条件:1:空气内水蒸气没有饱和;
2:有热源。
当然可以冬天你把衣服晾出去,冻的硬邦邦的也会干,这个就是升华,直接从冰变成水蒸气啊.水汽或水蒸汽是水(H2O)的气体形式。当水达到沸点时, 水就变成水蒸汽。在海平面一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或212°F或373.15°K。当水在沸点以下时,水也可以缓慢地 蒸发成水汽。而在极低压环境下(小於0.006大气压),冰会直接升华变水汽
可以,因为冰在空气中有很少一部分会立刻升华成为气体.
因为水分子每一刻都在进行热运动 而这导致了水分子的扩散 但分子的热运动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快
说一温度高的物体容易扩散 虽然冰温度很低
但他仍然具有扩散现象而这导致了冰不受热也会消失
事实上水蒸气是不可见的
描述空气中水蒸气的标志是空气湿度 空气中之所以有水蒸气是因为水分子的热运动
也许你听过这样的事实 在较热的地方时候空气湿度也会较高
升华是物体的存在状态
只要在短时间内有足够的热量供应就算是铁也能够气化 更别说水了
当然可以,冰棒上冒的气就是冰直接升华成蒸汽
“户用册注的度百”说得很明确,但有错误:升华是物体在世界上存在形式的转化过程(物理术语);升华与内能有关系,但与热量没关系;“气化”应为“汽化”,是某物体液态变气态的过程。把金币给他吧!
冰可以升华成为水蒸气 其原理很简单 因为物质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之中 所以即使是固体的冰表面的分子也可能从表面脱离出来 到了空气中形成水蒸气 当外界温度较高 或者通风条件较好的时候 升华就更加快了 这种升华的现象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证实 那就是在北方 冬天很冷的时候 即使是晒在外面的衣服结了冰 也能晾干
一般来说,物质有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之间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至于室温之下为什么有水蒸气的问题,你可以这样理解,常温下,水为液态,但是你可以看到,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干,这证明有蒸发现象,在潮湿的天气,你可以看到墙壁上会结出水珠,这证明常温之下有水的凝结,那么既然在室温之下蒸汽可以凝结成水,水又可以蒸发成空气,那么就不定两者都存在,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所以常温之下必然存在水蒸汽~
参考资料:
自己写的,我是学物理的
双手赞同5楼同学的说法!!
能.没有条件.
楼上的都把升华的定义搞错了。升华是指物质通过加热从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现象,它是有沸点的。楼上晾衣服的只是普通的挥发现象。水只能从冰先变成水再变成水蒸气,不会跳过这个步骤。只有少数几种物质才有升华。室内有水蒸气是因为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空气中无法再容纳更多的水分子,才呈现白茫茫的样子。
会,例;吃棒冰时,棒冰会冒烟
当然,想以下冬天把衣服晾出去,谁会结成冰,如果冰不能升华,衣服不是被冰住了吗,怎么会干呢?
可以的。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在物理化学上叫三相。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只是我们生活中达不到而已。冬天结冰的衣服可以干,就可以看成是冰的升华。
可以,像樟脑丸,放的时间长了,它就变小了,冰也一样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用分子、原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水、水蒸气、冰三者化学性质相..
用分子、原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水、水蒸气、冰三者化学性质相同.______;(2)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比阴暗的地方容易干.______;(3)氧化汞受热变成了汞和氧气.______;(4)用铝壶烧水时,水开了会将壶盖顶开.______;(5)加油站里的汽油贮存在油罐里,但在离油罐一定距离内仍要“严禁烟火”.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水、水蒸气、冰三者化学性质相同说明它们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故填:它们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2)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比阴暗的地方容易干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故填:阳光下,温度高,分子运动剧烈,水分子易散发到空气中.(3)氧化汞受热变成了汞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填:发生了化学变化,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再重新组合为氧分子,汞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汞,就生成了汞和氧气.(4)用铝壶烧水时,水开了会将壶盖顶开说明温度越高分子之间的间隔越大.故填:水被烧开,水分子运动非常激烈,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5)加油站里的汽油贮存在油罐里,但在离油罐一定距离内仍要“严禁烟火”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剧烈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填:汽油的分子不停地运动,汽油在一定距离内有较高的浓度,被点燃易燃烧爆炸.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用分子、原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水、水蒸气、冰三者化学性质相..”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围观示意图能清晰的使用微观粒子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例如: 表示的化学反应为:Cl2+2NaClO2==2NaCl+2ClO2 典型例题解析:一、确定模型表示的物质例1: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A.HCHO& B.CO2& C.NH3& D.CH4 【解析】:模型表示物质的确定要从物质的元素种类、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原子的总数来综合考虑。模型中小球的大小及颜色不同值代表了不同种类的原子,也就是代表了宏观上的元素种类的不同。同种小球的个数代表了同种原子的个数。本题中有三种不同的小球,说明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且其中有两个同种原子,另外分别有两种一个原子。符合条件的只有A。【答案】:A。二、判定模型表示的变化例2: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解析】: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就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三个变化中,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化学变化。②中变化前是A、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答案】:C。三、观察模型变化的结果例3: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解析】:水受热由液态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水分子的本身大小和个数也不会改变,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且分子还是均一的状态,不会跑到容器的一端。【答案】:B。四、判定模型表示的化学反应类型例4: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解析】:观察反应前后模型的变化,可以知道:反应前只有一种化合物,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符合一分为多这样的特征,应该是分解反应。【答案】:C。五、判定模型表示的物质分类 例5: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若用“○”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解析】:物质的分类要熟悉:按照物质种类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按照元素种类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按照元素的性质分成酸、碱、盐、氧化物。判定物质的分类主要看模型中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结合成的集团的种类,前者代表了元素的种类,后者代表了物质的种类。本题中A中每个集团中有两种原子,且整个中只有一种这样的集团,所以它是化合物,B和C都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一个集团,属于单质,D是B和C那样的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答案】:A。六、判定模型表示的粒子构成例6: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解析】: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铜属于金属,是由原子构成。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由分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阳离子钠离子和阴离子氯离子构成。金刚石由原子构成。【答案】:C。七、安排化学反应顺序例7: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解析】:水电解是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它的过程应该是:水分子先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随后后氢原子向负极移动,氧原子向正极移动,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最后大量氢分子聚集在负极,大量氧分子聚集在正极,且体积比为2:1。【答案】:A。八、寻找符合模型的化学反应例8: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反应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A.2H2+O2=2H2O& B.2CO+O2=2CO2& C.N2+O2=2NO D.N2+3H2=2NH3 【解析】:如果简单的判定反应前有两种物质,反应后有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那这个题仍然没有答案。再进一步判定反应前是两种单质,仍然有ACD三个答案。其实微观模型除了告诉物质种类外,还表示了反应前后粒子的个数关系,这是根据模型寻找化学反应的重要依据。本题中反应前后两种双原子单质与生成的化合物的个数比是1;1;2.符合这个关系的方程式只有C。【答案】:C。九、找寻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例9:氢气不仅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还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若用“○”表示氯原子,“●”表示氢原子,则上述反应可表示为 A.B.C.D.【解析】:知道了化学方程式,就知道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它们的数量关系。此题反应前都是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氯分子,没有差别,因此要看生成物。由反应知道生成物应该是HCl,它是由一个氢和一个氯原子构成,且每一个氢分子、一个氯分子要生成两个HCl分子。正确表了生成物是氯化氢,数量比是1:1:2的就只有C。【答案】:C。十、比较模型微粒的质量和半径例10: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下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若用r、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1)m(Na)____m(Na+);(2)r(Cl)___r(Cl-); (3)r(Na)___r(Cl);(4)r(Na+)_____r(Cl-)。& 【解析】:此题形式新颖,别致有趣。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观察图形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电子质量所占很小,得失对原子影响很小。那么钠原子和失去一个电子的钠离子的质量就几乎相等。半径要看清模型:氯原子的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钠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半径,钠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答案】:≈;&;&;&十一、说明模型图示的微观意义例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3g物质Ⅰ与1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物质Ⅲ B.每3个物质Ⅰ分子与1个物质Il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Ⅲ分子C.每3万个物质Ⅰ分子与1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Ⅲ分子 D.每3n个物质Ⅰ分子与n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Ⅲ分 【解析】:一个表示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除了能分析出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外,还能知道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由图示可知:物质Ⅰ、物质Il分子、物质Ⅲ分子个数比是3:1:2。只有符合这个结果的微粒数量都可以,所以BCD正确。A错误的把粒子个数比等同于质量比,实际上质量还和每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系。【答案】:A。十二、确定模型图示的构成 例12: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化合物,丙氨酸是其中的一种。下列有关丙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氨酸是由四种原子构成 B.一个丙氨酸分子中质子数是89 C.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6O2N 【解析】: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记数以及科学的叙述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也是中考的出发点和归宿。本题就是这样的一个好题。丙氨酸分子中的确有氢、碳、氧、氮四种原子,但正确的说法是丙氨酸是由丙氨酸分子构成,每个丙氨酸分子由四种原子构成。看图可知丙氨酸分子的化学式应该是C3H7O2N,一个丙氨酸分子中质子数是各个原子中子数之和,应该是44,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7就是2:1。【答案】:C。十三、计算质量、质量比例13:A物质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40g的纯净物B在—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物质反应完时,可生成44gC物质和9gD物质。&①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②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解析】:由模型可知:反应生成的C是二氧化碳,D是水,由生成44g二氧化碳可计算出反应前有碳元素的质量是12g,氧元素质量是32g,9g可计算出氢元素质量是1g,氧元素质量是8g。A的质量是44g+9g—40g=13g,A物质中有12g碳,1g氢。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1。【答案】: ①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13g ②A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1。 十四、化学反应模型图示的规律或结论 例14:右图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从示意图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即可)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解析】:化学反应的模型就是表示了一个化学反应的进行过程,所以只要和这个反应有关的信息都可以作为它的结论,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其重要的部分。如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分子种类要变,原子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数目不变,每两个氧化汞分子分解生成一个氧分子和两个汞原子等。本题是开放性题,只要合理均可。【答案】: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⑵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十五、完成模型、写出反应例15:下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微粒(选填序号)。 A.B.C.(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反应。(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密闭体系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均不变。反应有三个分子,反应后剩余一个,则反应了两个,反应前有一个分子,反应后没有,则参加了反应,反应后应该生成了两个分子,所以应再填一个。反应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化合反应。注意没有反应的不要影响思维,当成了两种生成物。要写符合图示的反应,就要能总结出反应的特点:反应物是两种双原子分子,单质,这样的物质一般是气体,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且个数比是1:2:2。在初中化学中比较熟悉的就是氢气燃烧。【答案】:(1)C(2)化合(3)2H2+O22H2O 解题方法点拨:&&&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运用微粒观点解释实际问题时,要先看看与哪种粒子有关,然后再联系着该粒子的有关性质进行分析解答之。 2.运用模型图来解答有关题目时,要先留意单个原子模型图的说明(即原子模型图所代表的意义和相应的元素符号),然后再逐一分析,综合考虑。尤其是,在解答用模型图来表示化学反应的题目时,一定要特别细心地进行全面思考才行;一般要做到以下“六抓”:⑴抓分子、原子的性质,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⑵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但原子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⑶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⑷抓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⑸抓反应基本类型及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⑹抓单个分子的构成情况;等等。
发现相似题
与“用分子、原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水、水蒸气、冰三者化学性质相..”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244742194372542902399121774571239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