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混合物a含有kal中含有Na+Ca2+F-O2-四种离子,则混合物最少是由几种物质构成最多由几种物质构成,请列出最多的

《高三化学》相关试题
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NH&+4、Mg2+、CO&2-3、Ba2+、SO&2-4.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3份100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果1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2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气体1.12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3加足量BaCl2溶液时,对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然后干燥、称量第一次称量读数为6.27g,第二次称量读数为2.33g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1对Cl-是否存在的判断是______(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确定”);根据实验1~3判断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2)试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不填满):阴离子符号物质的量浓度(mo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确定K+是否存在?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5秒后显示答案···
根据题意,Ba2+和SO42-,可发生离子反应生成BaSO4↓,因此两者不能共存.Ba2+和CO32-可发生离子反应生成BaCO3↓,因此两者也不能共存.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可能发生Cl-+Ag+═AgCl↓、CO32-+2Ag+═Ag2CO3↓、SO42-+2Ag+═Ag2SO4↓,所以可能含有Cl-、CO32-、SO4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5mol,和NaOH溶液加热产生气体的只能是NH4+,而没有沉淀产生说明一定不存在Mg2+.故可确定一定含有NH4+,一定不存在Mg2+.根据反应NH4++OH-═NH3↑+H2O,产生NH3为0.05mol,可得NH4+也为0.05mol;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部分沉淀溶于盐酸为BaCO3,部分沉淀不溶于盐酸为BaSO4,发生反应CO32-+Ba2+═BaCO3↓、SO42-+Ba2+═BaSO4↓,因为BaCO3+2HCl═BaCl2+CO2↑+H2O而使BaCO3溶解.因此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SO42-,一定不存在Ba2+.由条件可知BaSO4为2.33g,物质的量为2.33g233g/mol═0.01mol则SO42-物质的量为0.01mol,SO42-物质的量浓度=0.01mol0.1L=0.1mol/L&& BaCO3为6.27g-2.33g═3.94g,物质的量为3.94g197g/mol═0.02mol.则CO32-物质的量为0.02mol,CO32-物质的量浓度为0.02mol0.1L═0.2mol/L由上述分析可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SO42-、NH4+,一定不存在Mg2+、Ba2+.而CO32-、SO42-、NH4+物质的量分别为0.02mol、0.01mol、0.04mol;CO32-、SO42-所带负电荷分别为0.02mol×2、0.01mol×2,共0.06mol,NH4+所带正电荷为0.05 mo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K+一定存在,K+物质的量≥0.01 mol,当K+物质的量>0.01 mol时,溶液中还必须含有Cl-;当K+物质的量=0.01 mol时,溶液中不含有Cl-;(1)依据上述分析可知Cl-可能含有,依据实验现象分析溶液中一定不含有Mg2+、Ba2+;故答案为:不能确定;Mg2+、Ba2+;(2)依据上述分析计算,得到一定存在的阴离子为CO32-、SO42-,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CO32-)=0.2mol/L;c(SO42-)=0.1mol/L;故答案为:一定存在的阴离子为CO32-、SO42-,0.2& 0.1;(3)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SO42-、NH4+,一定不存在Mg2+、Ba2+.而CO32-、SO42-、NH4+物质的量分别为0.02mol、0.01mol、0.04mol;CO32-、SO42-所带负电荷分别为0.02mol×2、0.01mol×2,共0.06mol,NH4+所带正电荷为0.05 mo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K+一定存在,K+物质的量≥0.01 mol,当K+物质的量>0.01 mol时,溶液中还必须含有Cl-;当K+物质的量=0.01 mol时,溶液中不含有Cl-;故答案为:存在;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SO42-、NH4+,一定不存在Mg2+、Ba2+.而CO32-、SO42-、NH4+物质的量分别为0.02mol、0.01mol、0.04mol;CO32-、SO42-所带负电荷分别为0.02mol×2、0.01mol×2,共0.06mol,NH4+所带正电荷为0.05 mo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K+一定存在;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氯化钠与氯化镁混合物中,已知钠离子一镁离子物质的量比3:2
氯化钠与氯化镁混合物中,已知钠离子一镁离子物质的量比3:2
1。求混合物中两种的物质的质量比
2,如果混合物中共28MOL的氯离子。求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镁的质量
氯化钠与氯化镁混合物中,已知钠离子一镁离子物质的量比3:2
1。求混合物中两种的物质的质量比
NaCl-MgCl2-->n(Na):n(Mg)=3:2==>n(NaCl):n(MgCl2)=3:2
2,如果混合物中共28MOL的氯离子。求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镁的质量
设n(NaCl)=3xmol,n(MgCl2)=2xmol,得:
3xmol+2x*2mol=28==>x=4
==>3x=12mol,2x=8mol
==>m(NaCl)=n(NaCl)*M(NaCl)=702g
m(MgCl)=n(MgCl)*M(MgCl)=760g
回答数:152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的原子是自然界中质量最小的原子;由B元素形成的常见单质占空气体积的20%;C元素的一种单质是天然物质里硬度最大的晶体;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它的阳离子带有三个单位的正电荷.请用相关的化学用语回答:
(1)两个A原子2H;D元素的阳离子的符号Al3+;
(2)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O和CO2;若将这两种化合物按分子个数比1:1混合,则混合物中B、C元素的质量比为5:1.
(3)由以上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可再生能源的化学式是C2H5OH.
解:(1)两个H原子用符号写作2H;铝离子带有三个单位的正电荷,写作:Al3+;
故答案为:2H,Al3+;
(2)碳、氧元素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分别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CO2;每个C2分子中含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每个C22分子中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将这两种化合物按分子个数比1:1混合时,混合物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6×(1+2):12×(1+1)=2:1;
故选CO,CO2,2:1;
(3)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可再生能源酒精被称为绿色能源,其化学式为C2H5OH;
故选C2H5OH
A元素的原子是自然界中质量最小的原子,则A元素为H元素;
由B元素形成的常见单质占空气体积的21%,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则元素B为O元素;
C元素的一种单质是天然物质里硬度最大的晶体,天然物质中金刚石的硬度最大,则C元素为碳元素;
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O、Si、Al、Fe,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为Al,所以D元素为Al元素.当前位置:
>>>磷酸氢胺[(NH4)2HPO4](1)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2)一个分子共含多..
磷酸氢胺[(NH4)2HPO4](1)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2)一个分子共含多少个原子?(3)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4)200g磷酸氢胺含N元素的质量为多少g?(5)多少克磷酸氢胺含P元素为62g?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磷酸氢胺是由氮、氢、磷、氧四种元素组成的.(2)一个磷酸氢胺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9个氢原子、1个磷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分子共含16原子.(3)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4)×2+1+31+16×4=132.(4)200g磷酸氢胺含N元素的质量为200g×14×2132×100%≈42.4g.(5)需要磷酸氢胺的质量为62g÷(31132×100%)=264g.答:(1)该物质由4种元素组成;(2)一个分子共含16个原子;(3)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2;(4)200g磷酸氢胺含N元素的质量为42.4g;(5)264g磷酸氢胺含P元素为62g.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磷酸氢胺[(NH4)2HPO4](1)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2)一个分子共含多..”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式的写法和意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式的写法和意义
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可用O2,H2O,MgO分别表示氧气、水、氧化镁的化学式。 对概念的理解: (1)混合物不能用化学式表示,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 (2)每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但一个化学式有可能用来表示不同的物质。如氧气的化学式是O2,没有别的式子再能表示氧气;P既是红磷的化学式,也是白磷的化学式。(3)纯净物的化学式不能臆造,化学式可通过以下途径确定:①科学家通过进行精确的定量实验,测定纯净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再经计算得出。②已经确定存在的物质可根据化合价写出。书写规则: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按正前负后的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顺序通常是指: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边。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叫做“某化某”,如“CuO”叫氧化铜。当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不止一个时,还要指出一个分子里元素的原子个数,如“P2O5”叫五氧化二磷。有带酸的原子团要读成“某酸某”如“CuSO4”叫硫酸铜,还有的要读“氢氧化某”,如“NaOH”叫氢氧化钠。“氢氧化某”是碱类物质,电离出来的负电荷只有氢氧根离子。化学式的意义:(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以Cu为例) 宏观:表示该物质:铜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铜由铜元素组成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一个铜原子。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关系:(1)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①已知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化合价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确定元素的化合价。标出已知、未知化合价:列出式子求解:(+1)×2+x×1+(-2)×3=0 x=+4②根据化合价原则,判断化学式的正误,如判断化学式KCO3是否正确标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计算正负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0:(+1)×1+(-2)×1=-1≠0,所以给出的化学式是错误的,正确的为K2CO3。③根据化合价原则,计算原子团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如计算N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和H2PO4-(磷酸二氢根)中磷元素的化合价。由于NH4+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不是电中性的,因此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多,而是等于+1. 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 x+(+1)×4=+1 x=-3 所以在N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同理H2PO4-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不是电中性的、因此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而是-1. 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y(+1)×2+y+(-2)×4=-1 y=+5 所以在H2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 ④根据化合价原则,确定物质按化合价的排序。如H2S,S,SO2,H2SO4四种物质中均含有硫元素,并且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四种物质中分别为:-2,0, +4,+6,故这四种物质是按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2)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的原则,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推求实际存在物质的化学式,主要方法有两种:①最小公倍数法
确定化学式的几种方法:1. 根据化合价规则确定化学式例1:若A元素的化合价为+m,B元素的化合价为-n,已知m与n都为质数,求A,B两元素化合后的物质的化学式。 解析:由题意知正、负化合价的最小公倍数为m ·n,A的原子个数为(m·n)/m=n,B的原子个数为 (m·n)/n=m 答案:所求化学式为AnBm.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例2:根据反应方程式2XY+Y2==2Z,确定Z 的化学式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反应前有两个X原子,四个Y原子,则两个Z分子含有两个X原子和四个Y原子。 答案:z的化学式为XY2 3. 利用原子结构特征确定化学式例3: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求X、Y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析: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X原子易得1个电子,Y原子易失2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相等可求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2 4.利用元素质量比确定化学式:例4:有一氮的氧化物,氮、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 4,求此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析:设此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根据xN:yO =7:4 得14x:16y=7:4,即x:y=2:1。答案:所求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 5. 利用化学式中所含原子数、电子数确定化学式例5:某氮氧化合物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23个电子,求此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析:设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xOy,则x+y=37x+8y=23解得x=1,y=2答案:所求化学式NO2。利用化学式的变形比较元素的原子个数:例:质量相等的SO2和SO3分子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解析: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二者的最小公倍数是320,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物质的质量相同,转化为分子个数SO2 为320/64=5,SO3为320/80=4,即5SO2与4SO3质量相同,所以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5×2):(4×3)=10:12=5:6。四、利用守恒法进行化学式计算:例: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解析:在Na2S,Na2SO3,Na2SO4中,钠原子与硫原子的个数比是恒定的,都是2:1,因而混合物中钠、硫元素的质量比(或质量分数比)也是恒定的。设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可建立如下关系式。 Na ——S46  32x   32%46/32=x/32%解得x=46%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46%=22%。利用平均值法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找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平均值(包括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质量、平均质量分数等),再根据数学上的平均值原理,此平均值总是介于组成中对应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由此对混合物的组分进行推理判断。例:某气休可能由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C,O两种元素,其质量比为3:8,则该气体可能是?解析:由题给条件知,该气体只含C,O两种元素,而这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可能是CO2、CO,O2。CO2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8,CO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4,O2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0 (因C的质量为0)。题中给出该气体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8,故符合题意的气体组成为:CO2或 CO,O2或CO,O2,CO2。 利用关系式法解题技巧: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式所包含的各种比例关系,找出已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直接列比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例: 多少克(NH4)2SO4与42.4g尿素CO(NH2)2所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设与42.4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的(NH4)2SO4的质量为x(NH4)2SO4——2N——CO(NH2)2  132         60   x         42.4g132/x=60/42.4gx=93.28化学式前和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①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原子、分子)数目;②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③化学式石一下角的数字表示该粒子中对应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④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电荷数。
发现相似题
与“磷酸氢胺[(NH4)2HPO4](1)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2)一个分子共含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2536022955918411324821169257230690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盐酸、硫酸等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二者的水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因为瓶口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
(2)如图是甲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则挤压胶头滴管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乙同学和丙同学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想和验证.
(Ⅰ)可能是NaOH(Ⅱ)可能是Na2CO3(Ⅲ)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①乙同学向所取少量粉末中滴加一种溶液后,排除了(Ⅰ)的可能性.请你推测他所加的试剂和观察到的现象.
②丙同学提议用酚酞试液来鉴定,你认为可行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某同学对附近一家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的氢氧化钠含量进行了测定.他取了40g污水于烧杯中,逐滴加入5%的稀盐酸中和,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稀盐酸7.3g.请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1)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就是酸,所以酸中都有相同的离子氢离子,故答案为:氢&&
盐酸的溶质是氯化氢具有挥发性,氯化氢会与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而硫酸的溶质是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答案为:瓶口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是锥形瓶中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会使U性管中的页面产生高度差,故答案为: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3)①第一种猜想中没有碳酸钠,而后面的两种猜想中都有碳酸钠,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可知滴入了盐酸,故答案为:所加试剂是稀盐酸等,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②酚酞遇到碱性溶液都会变色,而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故答案为:不可行,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
(3)解:设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x&&&&7.3g×5%
=&&&&& X=0.4g
NaOH%=×100%=1%
答: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
(1)根据酸的定义进行分析,
根据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溶质进行分析,
(2)根据锥形瓶中的气压进行分析,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书写方程式.
(3)①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②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进行分析.
(4)根据题中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然后根据比例关系进行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某混合物a含有kal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