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陈文牵手为什么出国当跳水教练

世游赛:多支外国跳水队都有“中国出口”之教练
17:50 &&来源:新民晚报&&&&
&&&&  说到中国跳水,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包揽”两个字。然而,在本届上海世游赛中,被称为“梦之队”的中国跳水队将面临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多支强队的围攻。这些强队有着一个共同点――队中的核心教练都是“中国出口”的教练。
  与雷声大雨点小的中国乒乓球队“养狼计划”相比,中国跳水队如今所面临的情况,已是名副其实的“狼来了”!
  如果没有陈文,也许戴利只是一个和千千万万同龄人一样,长得比较可爱的英国小男孩而已。当初在1400名孩子中,陈文一眼就“相中”当时年仅8岁的戴利。当时,前北京队跳水总教练、中国国家队教练陈文受英国跳水协会邀请,出任英国跳水队总教练,并担任英国青少年跳水培养计划――“普利茅斯计划”的技术指导。之后,在陈文的培养下,戴利成为英国体育圈的新偶像。14岁便征战奥运赛场的他被誉为跳水天才,更被视为萨乌丁、德斯帕蒂的接班人。而在本届世锦赛上,在男子10米跳台项目中,戴利将给中国队带来极大威胁。
  很多人也许至今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男子10米跳台上澳大利亚选手马修?米查姆神勇夺冠,中国跳水“梦之队”未能包揽跳水金牌八金。马修?米查姆的背后,有两张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面孔――那是他的教练、前中国知名跳水运动员童辉和王同祥。
  1986年首任国家队总教练梁伯熙第一个出国执教。此后,许多国家队教练、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以及地方队教练像“播种机”一样把中国的训练方法和秘诀传播到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各个“角落”,这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李孔政、李艺花、童辉和高敏等明星选手。
  跳水与乒乓球一样,都是中国称霸国际体坛多年的传统优势项目,在重大国际比赛中总是占据绝对优势。不过在周继红眼中,中国跳水队还远没有达到独孤求败的境地。“中国乒乓球队那是绝对实力,中国跳水还没有完全具备。我何尝不想拿到所有金牌呢?”如今“狼来了”的形势对中国跳水队而言,是个严峻考验。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每个项目的“难度第一”都不是中国选手。
  但周继红仍然很淡定:“如果没有对手,竞技体育也就没有味道了。男子10米台虽然难比,还是很有乐趣,至少我们有目标,困难大才会去努力,这也不是坏事。”
  缺少强敌竞争,一枝独秀的竞技体育无法更好发展。如今的跳水比赛,因海外教练团的崛起充满了悬念,也让中国跳水队在压力之下得到成长。
责编:陈江南
 |  |  |  |  |  |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 E-mail:
客服热线:010--668-0040 传真:010-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本版新闻列表
了解上海的一选择
|& |& |& |& |& |& |& |& |&
放大缩小 默认
王大勇、陈文:体育无国界
&&&& B05版:【海外兵团】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海外兵团”中那些从中国走出去的教头们,同时也在展示“体育无国界”这一奥林匹克理念。 &&&&培养出国际乒坛著名选手塞弗兄弟的比利时乒乓球队主帅王大勇,他原本只是北京乒乓球队的一名教练,在上世纪80年代和几位同行一起创立的国际乒乓球交流中心,为很多乒乓球运动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来华学习的机会,同时还为他们寻找中国教练。而他自己,去比利时队执教前,也曾在索马里和智利担任过教练。 &&&&和许多以公派形式赴海外执教的中国教练一样,王大勇也曾在很长时间内面临着所服务的国家无论是运动水平还是训练条件,都难和国内相比的困难。但在出任比利时队教练后,王大勇不仅培养出了欧洲冠军大塞弗,还由此让许多比利时青少年拿起了乒乓球拍,加入到各种青少年乒乓球队中。因为王大勇为乒乓球运动的普及作出的贡献,国际乒联在2002年为其颁发了“特殊贡献奖”。 &&&&陈文,在英国跳水队的“希望之星”、14岁小将托马斯?戴利身上,做出了和王大勇类似的贡献。1956年就开始练习跳水的陈文,是中国最早的跳水运动员之一,曾任北京跳水队总教练和国家队教练。14年前,他和曾经的国家队教练王同祥一道,前往澳大利亚执教其国家队,培养出了悉尼奥运会男子三米板双人铜牌得主纽贝里;6年前,他被英国跳水队“挖角”,将根据地设在谢菲尔德,开始了被称为“普利茅斯计划”的跳水苗子海选工作。也正是在这一海选之中,戴利进入了陈文的“法眼”。 &&&&戴着牙套站在男子十米台上的戴利,已在今年的世界杯上拿到男子双人十米台铜牌,又在欧锦赛上拿到单人十米台的金牌,成为欧洲最年轻的跳水冠军,被周继红称为“三大新对手”之一,更被认作是继萨乌丁和德斯帕蒂之后,又一个有能力和潜力向中国跳水发起冲击的天才。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户评论:英国跳水队总教练英国跳水男子十米台有望夺牌
时间: 日 07:44:47 星期三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九日电(记者 高凯)昨天上午刚刚抵京的英国跳水队今天便出现在“水立方”开始适应性训练,该队总教练陈文是中国跳水海外军团的一员,他表示,此番奥运英国跳水队有望在男子十米台项目上夺得奖牌。
六十七岁的陈文以前是北京跳水队总教练。曾在澳大利亚执教八年,并带出了悉尼奥运会男子三米板双人铜牌得主罗伯特o纽贝里等名将。二00二年,陈文应英国跳水协会邀请,出任英国跳水队总教练,此前世界杯总决赛上大放异彩的天才少年托马斯o戴利就是被他慧眼相中的。
昨天上午,陈文率领英国跳水队来到北京入住奥运村,今天,该队便在“水立方”进行了适应性训练。今天下午的训练以跳板选手为主,众人关注的戴利并未出现。在训练结束后的短暂采访中,陈文表示,此次英国跳水队目标是奥运奖牌,而最有希望完成的是男子双人十米跳台,“戴利和他的搭档近来表现不错,在个人来说,戴利目前的状态很好。而我个人认为,虽然中国队目前的实力无法动摇,但男子十米台可能会成为突破口。”
现年十四岁的小将戴利是陈文在英国执教的最好成果,在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西班牙站,戴利获得男子单人十米台亚军,之后与搭档布莱克获得北京跳水世界杯男子双人十米台季军,成为世界杯历史上最年轻的奖牌得主;三月底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的欧锦赛上,他又力压世锦赛冠军加尔佩林和世界杯冠军克莱因一举登顶,成为最年轻的欧锦赛冠军。
陈文认为:“对戴利来说,参加北京奥运会主要就是过来体验一下奥运会这种国际顶级赛事的气氛。我们的主要目标还是放在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那时候戴利十八岁,正是跳水的黄金年龄,希望那时候他能够给英国跳水带来惊喜。”
作为中国跳水众多海外教头的一员,陈文认为,众多的中国教练为世界跳水运动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北京奥运会除了我以外,澳大利亚队的总教练童辉,还有墨西哥队总教练马进,都是中国军团的成员,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责任编辑: 金波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函告知(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162号广电中心天健网),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C)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大连天健网版权所有新浪专访原跳水队教练于芬:运动员是教练的镜子_综合体育_NIKE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新浪专访原跳水队教练于芬:运动员是教练的镜子
.cn 日20:33 新浪文化
  中国跳水兵败巴塞罗那,6个奥运会项目仅获两金。这只被人们称作“梦之队”的中国跳水队正在失去它往日的辉煌。严重缺乏自信,难度跟不上;跳水人才流失,执教国外;体育明星被大肆包装,心态浮躁;运动员过早退役,跳坛缺乏常青树……所有这些仿佛在一夜之间摆在了人们面前。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中国跳水?
  被采访人:于芬,原中国国家跳水队副总教练、现任清华大学跳水队总教练、清华大学终身教授
  新浪观察:这次中国跳水队在巴塞罗那世锦赛上成绩不理想,包括您的弟子劳丽诗只获得一枚双人金牌,您感到意外吗?
  于芬:其实国家队的那几个队员,比如郭晶晶,她是92年从河北被我选上来的一个9岁的队员,当时还没进专业队就直接进国家队到我手上了。93年她就参加了全运会,她的3米跳板就进了全国前12名,那时候她12岁都不到。94年她就已经学会了这次比赛的这套动作。95年世界杯她就采用了这套动作并且获得了3米跳板和10米跳台的双人冠军。从92年到95年获得世界冠军,时间非常短,这套动作难度完全没变。到这次比赛,这套动作练了7、8年了,应该是稳定性啊还是比较好,虽然没有什么创新。
  劳丽诗是99年来清华的,也是在我这里。她从广东来的时候只会跳一些基本动作,她也是上的比较比较快,因为要准备2001年的全运会。从基本功开始抓,到2000年就有基本动作了,2001年准备全运会预赛。除了626是后来改变的,其他的动作是我教会她的。这次为什么人们说她动作不太细腻,确实上的比较快,当时因为时间短,年龄也比较小,全运会拿了成绩以后,这几年用的比较多,频繁的参加比赛,可能基本功抓的也不细。
  新浪观察:请您谈一谈以往历届世锦赛或者奥运会中国选手的参赛难度和临场发挥的稳定性。
  于芬:从89年我带的那批少年队员进入国家队,90年伏明霞她们开始在世界锦标赛等一些大赛上拿成绩,91年世界锦标赛拿冠军,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拿冠军。当时在奥运会上伏明霞就已经跳了四个“7”,当时女子跳台只跳四个动作,跳的是107B、207C、407C、5237D。92年初赛的两名队员都跳了四个“7”,96年伏明霞和郭晶晶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10米跳台比赛,当时增加了一个动作,跳的是305,其他仍然是跳四个“7”,92年奥运会我们以50分的优势战胜对手,因为对手根本跳不过来三周半,她们只会跳405一类的,那时侯我们的优势就非常明显,因为难度大,也有稳定性。
  到了96年我们仍然是跳这套动作,外国选手已经有人开始跳三周半了,但她们还不太稳定,伏明霞拿冠军时优势就是30来分了。92年到96年,伏明霞和郭晶晶参加奥运会就已经是很高的难度了,2000年奥运会反而中国运动员难度降下来了,当时我们就感到比较危急,因为96年优势从50分降到30分,就说明人家已经在赶超。
  到2000年10米跳台丢掉以后,那个时候的难度就比较有问题了。三年过去,劳丽诗应该说难度还比较大,但她由于上的比较急,各方面还是要差一点。国外的选手现在进步很大,难度跟我们一样,基本功也抓得不错。加拿大拿冠军那几个,都已经20来岁了,也就是说基础训练已经很长时间了,而我们这些小孩儿,像劳丽诗这些顶大梁的,年限、经验都短一些。
  96年之前,中国男队已经是世界最好水平了,熊倪也蝉联了三米板的冠军;田亮是跳台冠军。这次,男子实力已经很少,因为男子本身就比较难,国外的选手比较有优势,他们有些天才运动员,要说真正他们训练水平有多么的好,也仍然不能跟中国比。他们经常能发现一些才能非常好的选手,再加上现在的确有些中国教练员在那边执教,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对着中国队,超越中国队。
  新浪观察:求难还是求稳在本次中国队的参赛过程中引起了最多的议论。多数声音指责中国队难度下降,缺乏信心。直到胡佳10米台的最后一跳,本来跳3.5就可以领先,但他却选择了3.8而最终屈居亚军。据胡佳说,高难度的动作他只练了4个月,为了练动作他与教练多次争吵。您认为这背后的问题是什么?是什么决定了一个运动员能否高质量的去完成一个高难动作?
  于芬:说到现在整个国内的选手,难度上已没有什么优势了。从表面上看是这样一种状况。但是,任何一种成功或者失败绝不是偶然的,偶然中有必然因素。
  我是带了三届奥运会。所有的队员教练员在这一届奥运会结束以后如果还准备做下届奥运会的话,我们肯定就有一个大的目标和方向。人一定要有长远的目标、方向和设计,这样才有计划性。有一句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计划得比较长远,有难度、有强度、有冲击的可能性,又不能好高骛远。那么怎么能够比较合适的给每个运动员定位,这需要教练员有较高的境界和思维方式,我在国际比赛上也更改难度,但所有更改的动作必须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平时的训练必须有相当的把握,而且这么大型的比赛,必须是熟练掌握的动作才能拿出来参赛。而且绝对是非常有计划性,最高级别的这样一支队伍,它的指挥者决策性的人物要对运动员很系统的训练,绝不是我的对手上了难度我就去冲,对手降了难度我就去降,这就形成了被人牵着打着的感觉,这就形成了难度低了也输,难度高了也输,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因素。
  实质的东西是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比如这个项目遇到危机以后,即使过去训练练得很好,难度超出对方很多的时候,你在比赛中也会发现一些问题,要不断的去改进,不断的要去突破,竞技体育就是与极限做斗争,很多东西就是敢于想,敢于做,还要有能力去做,才可能站在领奖台上。像胡佳,当时我没有看到他的407,我只看了5255,这个动作丢掉了几十分挺可惜的,我不知道他平时练的熟不熟练,因为他不是我的队员,我不好评价。我是觉得运动员冲击难度不是一时的事情,要通过很长的积累,一定通过科学的手段,计划性,对每个运动员能力的预测,他有没有能力完成这个预测,如果完不成是什么原因,是体能问题,还是他的力量问题,还是技术问题,还是心理问题,要完成这么高级的动作,是个综合因素。跳出来怎么使他稳定这又是一个综合因素,所以必须把这些关系弄清楚。比如,有一个运动员他很有决心,但是他能力欠缺,他根本做不出来这个动作。如果你作为教练员叫他非要去冲,可以通过训练方法手段,来促进他可不可能让他的能力增长上去,如果时间证明可以,那就要用非常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促进他,加上他的信心,可能这个动作就能成型。
  要做一个最高级别的动作、世界第一流的动作,一定要具备最好的教练员,最好的思维,最好的训练方法,最全面的管理,各个方面都要很吻合,他才可能在最后的比赛中表现最好。
  很多事情是综合因素。绝不是这个动作没跳好,就把人家批一顿,把队员骂一顿,到比赛结束了,这些东西没有太多意义了。有些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用一两句话能够把它说清楚。从我的当了20年教练的体会是,做一个好的教练员是非常困难的,他每天都要花很多脑子和精力去考虑运动员各方面的问题,不断的去解决他们,就跟搞一个高精尖的研究没什么区别。
  新浪观察:国际泳联主席穆斯塔法说:“我知道有许多优秀的中国跳水教练在世界各地执教,对中国队来说,这也许是一种威胁,但对跳水运动的发展,却有很多的好处。”海外军团是体育界的一个老问题,陈肖霞、王同祥、童辉、陈文、高敏,这么多杰出的中国和运动员在国外执教,现在他们所起的作用似乎正在逐渐显现。您觉得这应该引起重视吗?
  于芬:这些在国外执教的教练员,由于在国内受过训练,国内的训练手段他们的确也了解,但我觉得这不是主要问题。如果现在我们不断有新的东西出来的话,他们也不能出来那么快。其实人家有一些好的竞争机制,有好的管理机制,尤其是我们欠缺的。我们可能有些好的东西被人家学去了,比如我们从小集中培养是中国的优势。但公平竞争公平竞赛是国外的优势,如果我们能够把一些竞争机制有些东西加以改进。人家在学习我们的东西,但我们没有学习人家的东西。
  说中国教练出去教学来打败中国队,我觉得这不是完全因素。我们所掌握的一套从小学不会跳水的培养成奥运会的冠军,这一整套的训练方法,出去的那些教练员也不可能完全掌握熟练,所以我们并不缺乏新的创意和重新培养世界最好运动员的能力和水平,他们出去以后改进了那个国家的不足。
  你看现在外国的选手动作很正规,过去看像业余的,弯手弯脚的,反而中国现在没有别人那么细腻。现在广大的积极性调动得不够彻底,就影响到下一代的培养,底下的人不够能够培养的话,最高水平的运动员他也没有竞争,他在国内也没有什么危机感。国外这些人危机感很强,参加选拔赛,选上了一项就是一项,选上了两项就是两项。当然中国也有好的地方,集中培养,集中训练,这是过去我们的经验。如果我已经被定了,明年奥运会就是我去,没有谁能跟我竞争,那可想而知我还用的着努力吗?公平竞争,公平竞赛可以促进中国跳水的发展,因为过去的集中训练是要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领头人,能把这支队伍完全领向世界,这种办法也可以。但是目前,看来要是完全采用这种办法,几年的时间还不行,实力强大的分配在各个地方,就很难做到集中训练。
  新浪观察:有人指出中国队一些“领军人物”平时多参与商业活动,甚至被追捧成明星,因此不免浮躁、自满,对此您有何评价?
  于芬:他们年龄比较小就获得很高的荣誉,就他当时的认识水平而言,还不能很好的接纳自己的位置,所以会有一些行为啊,表现啊,自满啊,这作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是正常的。最重要的还是引导,还是教练员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代价,对每个运动员启发。伏明霞92年拿冠军的时候,她也飘飘然,后来找了郭晶晶这帮人就顶着她的屁股,这一帮小孩子一下子两年就冲上去,结果她也不干,拼命的往前赶,结果才能保持到96年、两块金牌。如果92年完了,后面没人赶她,谁的话她也不听,根本没有办法再让她进步。所以我说用很多方法手段去帮助他们进步,并不是等待,也是观望,也不是从容,所以使这些队员成为最好的运动员真是要绞尽脑汁。
  孩子的文化水平啊也比较低,特别的我的学生啊很多也不读书,他们也难理解,所以就必须要靠管理人员。教练员要了解运动员的内心,他到底是什么想的。怎么能够把他拉紧,怎么能够完成我们所期望他完成的东西。第二就是我刚才说的,要有竞争机制,要有人跟他竞争,让他感觉到危机,让他感到不是随便就是他。有这种危机以后,你不用讲,他就会拼命的拔着腿往前跑。我抓郭晶晶来促进伏明霞,用了这个激将法。一方面要大量提高运动员的素质,从小让他们读书,学文化,提高整体的理解能力,一方面教练员本身在教初级、中级、高级运动员,对教练员自身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他也要提高自身的东西。不能老一套,你用13岁的思想来领导23岁的人,就有问题。运动员在很大程度上是教练员的一面镜子。
  首先要提高教练员自身的水平,然后才是指挥队伍。否则找再多的原因都没有用,你说什么难度差啊,没发挥啊,那都是后话,重要的是在这之前我们怎么做好。一个教练员越敏锐,知识面越广泛,能力越强,手段越多,越能够避免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在比赛中间出现的任何问题我们回过头来看一定是平时的问题。这是我做教练员的体会。比赛的成败是很重要,如果完全去怪罪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说完了以后不吸取教训,还会出问题。
  能够正视这个问题去解决它这是最重要的,我从来不怕我的队员输,我的队员输我也从来不批评她,一定是我们前面的工作没做好。我们问题就是首先输在哪里,不清楚。第二没有办法去解决它,
  骄傲什么的,没有理由去怪罪他,难道这跟我们过去没有关系吗?从小到大,我们的管理是不是合适。运动员被捧出来了,是十二、三岁就是冠军了,教练再跟他讲,他未见得听得进去。这不一定怪运动员个人,这是综合因素的影响。要想改进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的环境就是这样。不要说孩子了,包括我们大人很多时候都会出问题。
  新浪观察:国外的老将,包括30岁的拉什科、29岁的萨乌丁都在这次比赛中成绩骄人,而中国的运动员往往是十几岁、二十岁在其运动生涯最巅峰的时刻退役,原因是什么?
  于芬:我个人理解,这是跟中国过去的培养模式有关系。因为早期专业化,所以这些小孩都上的比较快,再加上集中训练、集中培养的模式,就使这些小孩快速的成长,因为小孩比较听话。所以中国一贯是培养小队员来促进大队员,取代大队员,它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当时小孩都不读书,很容易就上来。由于急功近利,大队员小时候没有受到好的文化熏陶,到大了以后,他就失去了信念,拿了冠军以后,他急,怎么办呢将来?赶紧去读书啊,或者挣点钱哪,他就有危机感。俄罗斯那个跳板新冠军,他是法学院的学生,以后做律师的。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我读书很认真,跳水是我的乐趣,我能拿奥运会冠军,两届、三届、八届最好,将来我当大律师,他没有危机感,能做很长时间。离开了跳水也不存在生存问题。中国运动员是单一的,跳到30岁怎么办?一个5年级的学生,退役以后谁要他?只能趁他最高峰的时候,要么就找个大学读书,要么就做点广告挣点钱,或者找个单位,因为他那时候有成绩。这种机制就造成了中国运动员较早的退役。
  新浪观察:据国家队教练介绍,还有成绩好的运动员没有出征;另外,排名靠前的郭晶晶和吴敏霞也被安排去跳三米板而放弃了一米板,这些安排是不是合理的竞争机制?
  于芬:奥运会项目集中优势兵力去打歼灭战,这个战略战术也没有什么错误,因为1米板不是奥运会项目,如果有郭晶晶这些人1米板更好,没用她,让她集中精力跳三米,而且跳赢了,倒不是什么可以指责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国内的竞争机制是不是公平的,是不是真正调动所有的跳水同仁的积极性,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一点,那你再去找其他的问题。所有同仁的积极性是中国跳水的希望,怎么样来调动还在中国、为中国的跳水事业还在勤奋工作的所有人的积极性,不是用一种消极的办法。中国跳水界的同仁这么多年能把跳水领到世界最高水平,我相信只要如果大家能够精诚团结,好好的做,中国跳水应该不会有问题。
  新浪观察:明年就是雅典奥运会了,现在大家都在说要赢回来,您认为首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于芬:我们所要解决的就是整个中国跳水队的优良传统怎么能够保持和发扬。中国人在80年代之前,跳水也并不强。80年代之后逐渐上来,学了外国很多好的东西,然后再发展自己的新东西,不断的改进,所以就占了上风。现在是外国人把我们的许多东西学过去了,而我们如果不创新,没有一套新的训练方法手段、新的理念和用一种超越的东西的话,就很可能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这种局面也没有什么特别可怕的。关键是解放思想,还要有钻研精神,这也是一个很尖端的东西,取得这样一个世界最好水平,保持了这么多年,如果还想继续保持的话,必须还得更艰苦的创新,当然要花很大的代价。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还是能站在奥运领奖台上,我们有一套东西、有难度,基本功和难度的关系也搞的很清楚。怎么来让难度动作稳定确实是我们的拿手戏,现在全变成了外国人反而比我们还拿手,这就是一个问题。小孩的基本功如果抓的好的话对他们的难度和长时间保持稳定是有利的。一个难度真正突破上去,到稳定,而且真正站稳优势,可以保持10年,伏明霞92奥运会年那套动作被验证已经是冠军,到现在正好10年,现在谁在创新上下功夫,能够领先,将来的10年可能就会是谁的。
【】【】【】【
】【】【】
   新 闻 查 询
 活动公告
NIKE Utraposite
Air Jordan XVIII
& 新浪商城推荐
易趣运动专区推荐
igo5美味购物体验
比基尼美女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相关链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拨开性爱迷云达到终极体验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每日2条,28元/月
--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每日2条,30元/月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李矛是一位个性十足的教练,他在韩国队执教,不学韩语,队员们主动去学中文迎合他。2010年底,李矛又因为家庭原因离开了韩国队,最终出任印尼队的教练,他在亚洲羽坛的“大迁徙”也涵盖了亚洲所有强队。  如今的李矛已经回到国内,赋闲在家,十几年海外颠沛流离后,李矛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国执教。“哪个中国人不想回家,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呢?”李矛说道,“执教中国队,我是家长,队员是孩子,教他们是我的责任;执教外国队,我是打工的,队员是养子,教他们只是我的工作。只要给我机会,我肯定回来。我对中国羽毛球队,有太深的感情。”  东道主英国代表团希望跳水神童汤姆-戴利可以在主场冲击中国跳水梦之队,而戴利这两年之所以进步神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与一位中国教练有关,那就是已经70多岁的陈文教练。陈文以前是北京跳水队总教练,曾在澳大利亚执教8年,并带出了悉尼奥运会男子三米板双人铜牌得主罗伯特-纽贝里等名将。2002年10月他应英国跳水协会邀请,出任英国跳水队总教练。戴利就是陈文的徒弟。图为2008年奥运会,陈文担任英国跳水教练。  陈文认为戴利心理状态特别好,脑子特别聪明,而且属于比赛型的选手,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戴利的表现也越来越好。2009年陈文与英国跳水协会的合同结束,一位长期合作伙伴请他去任教,但是他谢绝了,并就此退休,在家呆了几个月后,因为闷得慌,又开始担任伦敦水晶宫俱乐部的义务跳水总教练。  在跳水这个项目当中,中国梦之队的实力的的确确是超人一等,因此前往国外担任其他国家跳水队教练的相对而言也多一些。有着澳大利亚”跳水教父“之称的童辉也是其中一个。童辉生于湖北黄陂,14岁时被选入国家队,有”戏水金童“的美誉,1989年退役之后先是前往加拿大一家跳水俱乐部出任教练,又于2001年受邀成为澳大利亚跳水教练,培养出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跳台冠军马修。  马进是另一位在国外任跳水教练的中国人,作为当年中国援墨教练团当中的一员,马进离开家人和孩子去往遥远的墨西哥,担任墨西哥跳水队的总教练。北京奥运会,墨西哥跳水队派出7名队员出征,马进的弟子就占据了三席。
&&&&&&3&&&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 ·[] ·[] ·[] ·[] ·[]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24小时论坛热点本周论坛热点本月论坛热点
Copyright &
加拿大华人网
SinoNe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文牵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